元月17日联合国数字货币峰会
A. 美国提出将发行全球通用数字货币,这将会取代支付宝微信的地位吗
全球通用数字货币的实现不依赖于科技水平,而依赖于政治影响力。
其实美元已经具有超主权货币特征,在很多国家都拥有流通货币的地位,只不过美元尚未数字化。

而在浪潮来临之际,我们与其探讨迎来的是Libra还是比特币,不如探讨一下,是数字美元,还是数字人民币。
B. 联合国发行了那些数字货币
这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推动的,人民银行将成为首个研究数字货币及真实应用的中央银行,央行版的数字货币和传统的数字货币是不同的。
央行版的数字货币会首先应用到票据市场,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已测试成功。春节后,央行旗下的数字货币研究所也将正式挂牌,央行版本的数字货币具有货币属性有媒体报道,春节前
C. 数字货币平台开发,什么是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平台开发需要专业的人士去负责,不过现在数字货币技术已经成熟,开发难度已经变得非常简单,已经成为了一个标准化的技术。现在的数字货币技术不在是亮点,亮点是这种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
比特币诞生并火爆全球靠的是理念,这种理念走在了时代的前言,但是比特币已经先入为主,其它数字货币已经无法将其取代。虽然,后来的一些山寨币也曾火爆一时,但最终还是慢慢的低沉下去,只有比特币坚挺了下来。普银则另辟捷径,作为一种本位制数字货币出现,背后有相关茶叶资产的背书,其价值是获得社会认可的。
D. 十月十七日这天历史上发生过什么事情
420年——刘裕废除东晋,建立宋,南朝开始。 1104年——以司马光为首,共309人重定党籍,刻石于朝堂,即“元佑党人碑”。1890年——清朝政府改各省书院为学校。 1912年——四川都督尹昌衡出征西藏。 1919年——广州各界集会要求废除对外密约,声讨卖国贼,由伍廷芳任广东省省长。 1914年——中国反对英藏签订《西姆拉条约》。1929年——中苏因张学良武力接管中东铁路而断交。1949年——彭德怀歼灭胡宗南部。1949年——林彪指挥三路大军渡江进击两湖地区。1975年——陕西省临潼县发现秦代兵马俑。 国外645年——日本中大兄皇子发动政变,诛杀权臣苏我入鹿,改元大化,大化改新开始。1796年——德国数学家高斯在他的日记中记录下新发现:任何自然数是最多三个三角形数的和。 1904年——巴拿马政府把巴拿马运河区划给美国。 1913年——俄国向保加利亚宣战。 1925年——“猿猴诉讼案”进化论成被告。1925年——苏联塔斯社成立。1937年——日军参谋部决定大规模对华用兵。1938年——霍华德·休斯驾驶一架洛克西德Super Electra创造了91小时环球飞行的世界记录。1938年——法国圣母院大教堂重开。1940年——法国政府迁徙,维希法国成立。1940年——贝当建立法国傀儡政权。1941年——冈村宁次提出“三光”政策。1943年——盟军登陆西西里。1947年——英国任命首位非白人自治领总督。 1951年——朝美代表在开城开始进行停战谈判。1953年——苏联秘密警察头子贝利亚被解职。1966年——奥特曼播出。1973年——巴哈马独立。 1976年——意大利塞韦索发生环境污染事故1985年——停泊在新西兰北部的奥克兰港口的绿色和平运动组织“彩虹勇士号”大船,突然发生爆炸。一名西班牙籍的摄影师丧生。事件为法国特工人员所为。 1991年——鲍里斯·叶利钦成为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 2006年——意大利获得世界杯冠军。2011年——泰国超人气巨星BIE在曼谷最大的场馆举行爱不怕,怕不爱的第三场演唱会。
E.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有:
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一是人类在牺牲发展条件中求发展。一些学者称为自残式发展。人是自然的产物,但人类的发展却是在毁灭自然中进行的。地球诞生大约45亿年,地球生命发生大约35亿年。人类的出现不过300万年历史。人类有文字记载的文明不过6000年。在300年以前的人类发展历史长河中,人类与自然基本上能够和谐相处。但在工业革命以来的300年,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已经接近自然对人类生命的支撑极限。照目前的开采规模,石油天然气最多够耗50年,煤炭最多够耗100年;到2020年,地球上的大多数矿产资源包括铜、铝、锡、锌、金、银等都将被开采完毕。今天,环境和生态危机已经充分显现:南极臭氧层空洞在不断扩大;全球气候变暧,温室效应在使海平面不断上升;工业生产带来的大气污染、海洋与淡水污染、土壤污染、化学污染相当严重;森林覆盖率大幅锐减、土地沙化荒漠化日益严重;人类疾病发病率在上升,物种灭绝在加速,等等。总之,地球资源在骤减、生态环境在恶化,人类在以物质为中心的飞速发展中,再发展、持续发展的条件却在不断丧失。
二是人类在缓解资源环境危机方面的合作与努力收效甚微。在人类共同危机到来时,合作是非常必要的。这一点,全球基本上已经达成共识。1972年联合国在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大会,提出了人类要爱护地球这个“共同的家园”。1992年,联合国又召开了第二次环境发展大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并提出了若干缓解全球资源环境危机的目标。但在如何合作方面,至今还没有统一认识,更谈不上协调处理。在这方面一个明显的事调整实是,发达国家今天的发达程度,与其昨天对自然的掠夺、破坏程度是呈正比的。在应对全球资源环境危机问题上,发达国家多承担一些义务是理所当然的。然而事情恰恰相反,当人类共同的危机到来时,发达国家首先考虑的不是面对危机,而是通过各种办法向弱者转嫁危机。发达国家基本的逻辑是,发展的机遇一出现,就会首先抓住;而地球的危机一旦到来,则会让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先品尝。当前的具体情况是:一方面,发达国家拒不执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以优惠条件进行技术转让的政治承诺,官方发展援助不升反降,同时还无理要求发展中国家调整国内产业政策,企图推卸掉发达国家在全球环境问题上的主要责任;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优势,在其有优势的领域从自身利益出发制定、量化或更改各种环境标准,并将人权、贸易、劳工等问题引入环境领域,目的是借环境保护之名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最典型的例子是旨在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京都议定书》的案例。美国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30%,然而就是美国于2001年首先退出《京都议定书》,不承担二氧化碳的减排任务,使人类在阻止温室效益方面的这一努力几乎流产。后来是俄罗斯的加入,才使这一造福于全人类的活动得以持续。但美国并没有为此承担义务。
对世界资源、环境问题负有主要责任的发达国家,在应对资源环境危机方面不承担主要的义务,极大地弱化了人类在拯救“共同家园”方面的合作与努力。这样一来,地球资源环境问题一方面是越来越突出,危机越来越深刻,另一方面是人类应付危机的合作与努力形不成气候。结果只有一个:人类生存发展的条件在不断丧失。
全球生态占用
全球可利用的生态空间有多大?研究表明:就耕地、草地、森林、海洋、建筑用地和能源用地等 6 种主要资源而言,前景不容乐观[19、20]。
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耕地是生态生产力最高的,估计全球人均耕地不足 0.25hm2;
全球 33.5亿hm2 或者人均 0.6hm2 草地的积累或者生产生物量的潜力明显低于耕地。此外,从植物到动物再到人类的能量传递过程也直接降低了人类可以利用的生物化学能量;
森林,除了能够生产木材,还提供其它的功能,诸如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全球共有 34.4亿hm2 或人均 0.6hm2 森林。大多数森林占用了生态生产力较低的土地;
全球有 363亿hm2 或人均 6hm2 的海洋,但 95% 的海产品来自于 8% 的沿海岸带,也就是说人均 0.5hm2 的海岸带是生态生产力较高的区域;
建筑用地,包括居住和交通用地,全球大约人均 0.03hm2。因为大部分居民点都集中在全球最肥沃的土地地带,建筑用地造成了全球生态能力的无法挽回的损失;
能源用地是用来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所排放的 CO2,以及通过木质生物量积累可利用能源的土地。后者的用途比 CO2 的吸收需要更大的面积,因为不是所有的生物量都能够用作能源。而现在,还没有土地被仅仅用来吸收 CO2 或者补充化石燃料燃烧所丧失的生物化学能源。
那么,我们每个人能够占用的具有生态生产力面积就是上述六类面积之和,也就是,0.25hm2 的耕地、0.6hm2 的草地、0.6hm2 的森林、0.03hm2 的建筑用
地、0.5hm2 的海岸带,总计 1.98hm2。然而,并不是所有这些都能够为人类所利用,我们还必须与其他的物种共享这些资源。根据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至少要保护全球 12% 的生态承载力,包括各种生态系统类型,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尽管从长远看来,这并不足以安全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但现在要保护更多的土地可能不具有经济和政治上的可接收性[21]。这样,扣除 12% 的地球面积,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可以利用的面积包括海洋在内仅有 1.74hm2。这就是我们人类的生态阈值 (ecological benchmark)[18]。因此,现有人口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平均的生态占用需要被缩小到 1.74hm2。在一个可持续的世界里,如果有人占用了更大的面积,那么,其他人就必须缩小相应的生态占用。据有关预测,按现在的人口增长速度,全球人口在 2030 年达到 100 亿。如果我们保持现有的生活水平,并且不使生态系统继续退化,届时人均生态占用就必须缩小到 1hm2,或者我们寄希望于生态生产力或能量转化效率的大幅度提高。无论是人均的还是全球的生态占用,都已经超过了地球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就人均而言,全球人均生态占用为 2.4hm2,而地球的供给能力仅人均 2.0hm2,也就是说,目前全球人均生态赤字 0.4hm2;就总体而言,人类总的生态占用为 13420.1万km2,地球的生态占用供给能力为 11207.4万km2,全球生态赤字高达 2212.7万km2,超出了地球承载力 20%。如果所假设的 12% 的地球表面还不足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话,那么人类的生态赤字将会更大!考虑到其它动物的生态占用,我们的地球已经变得不堪重负了。
(1)就生态占用而言,美国居民人均生态占用 10.9hm2,为全球之最,是全球平均水平 (2.4hm2) 的 4.5 倍,而孟加拉国的最低,人均仅 0.6hm2;生态占用最大的国家是美国,为 2901.7万km2,最小的为冰岛,仅 1.8万km2。人均生态占用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居民的资源消耗强度,生态占用越大,资源利用越多,可能生活质量越高。
(2)就能够提供的生态占用而言,全球人均水平为 2hm2,新西兰、冰岛的人均生态占用供给能力最强,分别为 26.8hm2 和 21.8hm2,城市化水平最高的香港地区和新加坡最低,为 0.0hm2;在国家水平上,资源丰富、面积广阔的国家提供的生态占用会较大,如美国和巴西,分别为 1780.8万km2 和 1449.9万km2,最小的为香港和新加坡,分别为 19km2 和 178km2。
(3)以上二者的差值则表现为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全球人均生态赤字为 0.4hm2,城市化水平最高的香港地区和新加坡的人均生态赤字最大,分别为 6.3hm2 和 6.2hm2;生态赤字最大的国家是美国,为 1120.9万km2,而生态盈余最大的国家是巴西,为 843.2万km2;新西兰和冰岛的人均生态盈余最大,分别为 18.6hm2 和 15.2hm2。
国家的生态占用,是一个表征潜在的生态脆弱性的指标,那些生态赤字较大的国家的资源消耗量已经超过了本国的资源再生能力,其结果就是加剧了环境恶化,或者将这种环境退化后果通过贸易②转移到了其它国家或地区。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表明了居民、地区或国家对于全球生态环境现状的贡献。
对全球环境问题,各国都采取了措施:
1.1970年4月22日 美国发起第一个"地球日"活动
2.1972年6月16日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3.1972年11月 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4.1973年1月 联合国成立环境规划署
5.1973年11月 通过《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
6.1977年8月 联合国通过"防止荒漠化行动计划"
7.1979年6月 通过《保护移动性野生动物物种公约》
8.1982年5月18日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内罗毕宣言》
9.1984年4月 非洲召开环境保护会议,决定每年4月10日为"非洲环境保护日"。
10.1985年3月5日 通过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
11.1987年4月27日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公布《我们共同的未来》长篇报告
12.1987年9月16日 联合国环境署保护臭氧层会议通过《蒙特利尔协定》
13.1989年3月23日 联合国环境署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会议通过《巴塞尔公约》
14.1992年6月3日至14日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02个国家元首出席会议。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以及《二十一世纪议程》。
15.1992年11月16日 由1575名著名科学家起草的《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发表
16.1993年9月17日至19日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澳大利亚民间环境团体联合倡议的"让世界清洁起来"的运动在61个国家得到热烈响应。
17.1994年9月5日至13日 联合国第三次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遏制世界人口增长促进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与会代表15000人。
F. 联合国为什么不发行全球通用的数字货币
联合国本身就是一个临时凑起来的组织说的那么好听,给他面子才是面子不给他面子就真的没面子。就像是美国一样完全不可不用给联合国面子。因为本身的经费就基本上他出了大头。大不了就退出去,然后光经费就直接让他解散了。然后里面还勾心斗角了,然后弄得乱七八糟。就这样的组织,你觉得能发行吗?放行了,谁会认呢?
G. 每年6月17日是世界什么日
6月17日大事记载
1397年——卡尔玛联盟形成——丹麦统治冰岛、芬兰、挪威、瑞典四国走向合法化。
1462年——瓦拉几亚大公弗拉德三世率领军队夜袭奥斯曼帝国的一个军营,试图刺杀其皇帝穆罕默德二世。
1528年——(明世宗嘉靖七年六月辛丑)《明伦大典》修成。世宗朱厚熜亲自为之序。宣示史馆,刊布天下。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史上的一个重要战役——班克山战役爆发
1895年——日本首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於台北举行始政式。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大沽炮台。
1902年——《大公报》在天津问世,英华任社长
1907年——同盟会内部分歧,章炳麟与孙中山对立
1907年——杨翠喜妓案加剧清廷内部倾轧
1911年——保路同志会成立
1915年——土耳其屠杀大批亚美尼亚人
1917年——梅西纳山脊战役—60高地的19分钟的爆炸,造就世界历史上最大一次人工爆破报站延绵长度相当于从伦敦到都柏林。
1938年——新四军在江苏卫岗伏击日军,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正式加入华东抗战。
1940年——法国新总理贝当元帅发表广播讲话,宣布已经向德国探询停战条件,宣称“必须停止这场战斗”。
1944年——冰岛共和国成立。侵华的日本军队第三次进攻长沙。美军在菲律宾海域集结兵力, 2天后,史称“马里亚纳猎火鸡”的马里亚纳海战爆发。1947年——缅甸制宪会议通过一项决议——要求成立命名为“缅甸联邦”的独立自主共和国。
1950年——中央音乐学院成立
1953年——东德爆发反对苏联的工人运动
1954年——中国与英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972年3月13日升格为大使级。
1962年——巴西队获得第七届世界杯冠军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20分,在中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上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72年——五人潜入水门大楼安装窃听器被捕
1974年——伦敦议会厅遭恐怖炸弹袭击
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修正案(海安会以决议MSC.6(48)通过
1980年——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失踪
1984年——中国首次参加国际伤残人运动会
1998年——广深电气化铁路全线建成
1998年——香港六名球员涉嫌打假球被捕2004年——在云大宿舍连杀四人的马加爵最终被执行死刑
2008年——在2008年穿越东方越野拉力赛上,驾驶239号锐骐皮卡赛车的中国车手徐浪不幸被铁链击中了额头部位,严重受伤,由于伤势过重,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于当地时间17日6时左右不幸去世。
2010年——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邀请香港公民党党魁余若薇进行电视辩论,讨论2012年政改方案。
2011年——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在日内瓦以23票赞成、19票反对和3票弃权通过了关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人权决议,这是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或联合国大会历史上第一次投票通过同性恋人士权益的决议。
2012年——父亲节
6月17日出生的名人
1239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出生。(1307年逝世)
1611年——保科正之,江户幕府二代将军德川秀忠三子
1682年——查理十二,是瑞典在大北方战争时期的国王
1772年──德国牧师和图书馆管理员马丁·施莱廷格出生
1723年——英国经济学家、哲学家亚当史密斯出生(Adam Smith),著有《国富论》,这是政治经济学的第一本巨著,支持自由贸易与放任的经济政策
1882年——俄国音乐家作曲家指挥家斯特拉文斯基出生
1888年——德国将军,闪电战的创始者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出生
1913年——支教模范,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白芳礼出生(农历五月十三,合阳历1913年6月17日)
1920年——原节子,日本演员
1936年——肯·罗奇,英国演员
1939年——日本众议院议员加藤纮一出生
1941年——MikeHonda,美国国会议员、硅谷高创会主席
1942年——石英,中国台湾男演员。
1942年——穆罕默德·巴拉迪,第4任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
1943年——纽特·金里奇,美国政治家
1950年——台湾政治人物,代表中国国民党任职立法委员吴光训出生
1951年——前卫生署长,中华民国总统府国策顾问涂醒哲出生
1957年——菲利达·劳埃德,美国女导演
1959年——日本动画声优矢尾一树出生
1961年——日本动画声优,日语版唐老鸭配音山寺宏一出生
1965年——名越稔洋,知名游戏制作人
1976年——中国节目主持人、演员赵子琪出生
1977年——乔杰立家旗下女团七朵花的前成员馒头出生
1977年——坂本真,俳优
1978年——台湾棒球选手,效力中华职棒中信鲸队郭岱咏出生
1978年——日本演员麻生久美子
1980年——日本歌手kimeru出生
1982年——阿莱士·罗德里戈·迪亚斯·达·科斯塔,足球员
1983年——日本歌手,杰尼斯男艺人,岚成员,二宫和也出生
日本演员,杰尼斯男艺人,风间俊介出生
1987年——日本歌手,前早安少女组成员辻希美出生
1987年——津田朱里,动漫歌手
1987年——Kendrick Lamar,美国新晋说唱歌手
1987年——2010快乐男声选手王野出生
1988年——澳大利亚女子游泳运动员史蒂芬妮·赖斯出生
1988年——日本演员马场彻出生
1991年——日本女演员波琉出生
1995年——《快乐星球》冰柠檬扮演者张兆艺出生
2004年——日本儿童演员 铃木福出生
6月17日逝世的名人
前193年(汉惠帝二年七月辛未)——萧何逝世。
1025年——波列斯瓦夫一世,第一位波兰国王
1565年——足利义辉,幕府将军
1719年——约瑟夫·艾迪生,英国文学家、政治家
1734年——克洛德·路易·赫克托尔·德·维拉尔,法国元帅。(年出生)
1977年——文学家阿英(钱杏村)病逝
2008年——著名赛车手徐浪(在2008年穿越东方越野拉力赛上,驾驶239号锐骐皮卡赛车的中国车手徐浪不幸被铁链击中了额头部位,严重受伤,由于伤势过重,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于当地时间17日6时左右不幸去世。)
2012年——陈廷骅,香港企业家及富翁,南丰集团创办人,被誉为“棉纱大王”。
希望采纳
H. 你好!我想问一下现在有联合国数字货币银行吗
这么低劣的骗局
相信的得是啥样智商
I. 联合国世界数字货币管理委员会主席是谁
反正是骗子编出来的机构,随便说个名字就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