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存款准备金
❶ 4.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架构是什么
央行讲话里都说的很清楚,数字货币是M0,M0是什么呢?M0就是现金。我们猜测未来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基架构应该是一个二层架构。核心是央行的数据库,外围是不同行业、地区、第三方的区块链。为什么?只有第二层用了去中心化的系统,你才能够确保这个钱是用户自己控制的,才能够确保数字货币真正的成为M0。
我们推测未来一旦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结构外围一定是去中心化的系统,目前来看区块链是最好的选择。
央行在说数字货币的时候,还提到另一个概念,叫可编程货币。怎么理解?对于计算机,它的内部是有一定的自我控制的功能。以早期面向对象语言为例,要求至少有两个函数,一个是构造函数,一个是析构函数。你既要解决它的创造问题,也要解决它的消亡问题。
通过编程,央行可以控制货币的整个生命周期——创造、流通、回笼。
在没有数字货币,没有可编程货币的情况下,央行发行的货币在社会中自由流通。最后怎么回笼呢?一个是商业银行派生货币的回笼,一个是央行基础货币的回笼。前者央行可以通过存款准备金及其他政策去控制,后者是由税收体系来完成的。如果我们未来上升到可编程的数字货币,央行的控制权就大了很多。甚至在流通环节也可以增加控制。这也是为什么各国央行都对区块链技术抱有非常大的兴趣。
❷ 银行账户余额仅为记账记录并非是数字货币是什么意思
个人理解:
银行接受了你的储蓄是要再留存了存款准备金之后贷款出去的,这样才能实现居民储蓄到企业投资生产的路径,银行业才能称之为金融中介。
这样的话银行会形成一部分钱留作准备来应付居民提款,一部分钱用作贷款,所以你账户上的数字仅仅是数字,代表了你应该拥有多少钱,但是并不是数字货币。
❸ 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之间有什么联系
两个东西没什么直接关系
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按照规定存入央行的钱,而这些钱占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了,比如,有100块存款,交了15块的存款准备金,那么存款准备金率就是15%
存贷款利率就是银行指在银行存款和向银行贷款的利率
这两个东西的调整是货币政策,也就是控制市场货币流通量的手段,提供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银行可贷资金减少,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存贷款利率,意味着存款更划算,贷款更贵,那么会吸引大家存钱,减少贷款,也是减少货币供应量
如果是提高利率,借贷成本增加,所以相对而言,只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是温和的做法了
❹ 关于央行数字货币cbdc和dcep的区别
在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这个问题上,央行们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全球的央行都在考虑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以跟加密货币比如比特币进行竞争,却久久不能付诸行动。
媒体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关注度明显上升,尤其是扎克伯格就 Libra 问题在国会上作证,以及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在担任欧洲央行行长的第一次媒体招待会上承认了对稳定货币的“清晰需求”之后,似乎有点改变了公众对这件事的看法,让许多加密货币社区的人认为 CBDCs 就在眼前了。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过去七年各国央行都在对这项技术进行调查,并评估其影响。参与调查的 63 家央行中的 55 家认为他们在未来三年不太可能发行,只有一家央行报告称他们“极有可能在未来三到六年发行大规模的 CBDCs。”
尽管各国央行目前(或即将)在研究 CBDCs 的比例很高,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主要是理论上的,调查性质的工作。只有五家央行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并进行了真实项目的开发或实验——不过这仍然不能表明他们将必然发行 CBDCs。
经过近距离的观察,越来越明显的看到,不管是 Facebook 最近发布的 Libra,还是新的稳定币资产,都对央行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天的局面是经过上百年才形成的,然而在几个月之内就发生了变化;之前从未想到过的,渗透到央行精英社会的最恐怖,最陌生的概念——-竞争,现在正在敲门。
可以说,目前情形的解决方案仍不明确。一些对这些事比较熟悉的人甚至说这都是虚张声势。不过,用拉加德自己的话来说,慢慢来以及走着瞧的监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
1. 什么是央行数字货币?
央行数字货币CBDC和其它数字货币的区别是什么
CBDC 是新的货币形式,由央行以数字的形式直接发行,以作为法定货币。目前的法币形式是现金、准备金存款或余额结算。
CBDC 和其它数字货币(包括加密货币和其它形式的央行货币)有两点主要的区别:
1、CBDC 与加密资产一点关系都没有。它们不是去中心化的,它们不一定必须基于区块链,而且他们肯定不是匿名的,不是无须许可的,也不抗审查。
2、与目前的数字现金相反的是,CBDC 的操作结构将与其它形式的央行货币不一样。CBDC 的功能更加强大,它们是可编程的,可以产生利息,可以近乎实时的清算,手续费更便宜,开放程度更广。
当真正设计 CBDC 时,各国央行的速度就不太一样了。不同的央行都采用它们独有的方法。不过总的来说,正在探索的问题有三个,CBDC 是应该基于代币的还是应该基于账号的,CBDC 是批量的(只对银行开放)还是零售的(面向大众开放),是否应该基于 DLT?
当要实际落地 CBDC 时,事情就变得复杂起来,有很多棘手的问题需要考虑。
比如,一旦 CBDC 推出了,是否需要取消现金?CBDC 是否应该计息?它们是否应该像现金那样拥有面值?或跟总价格指数挂钩?这对商业银行会产生什么影响?匿名和隐私问题怎么处理?所有这些问题都有待回答。
2. 发行CBDC的动机
在 2017 年的员工讨论文件中,加拿大央行在一篇题为《央行数字货币:动机与影响》的文章里给出了发行 CBDC 的六个理由:
1. 确保央行向大众提供足够的现金,以及维持央行的铸币税收入
2. 降低利率下限,支持非传统货币政策
3. 降低总体风险,提高金融稳定性
4. 提高支付的可竞争性
5. 促进金融包容性
6. 抑制犯罪活动
回头看我们之前分析的国际清算银行的调查,支付安全以及国内效率被选为央行最重要的动机。根据央行和其它大型金融机构发表的大量论文来看,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转型成为无现金社会是主要的驱动因素,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金融包容性,降低成本以及提高操作效率是主要动机。
纵观其余的报告和能找到的文献,由加密货币行业中的比特币以及其它创新所带来的激烈竞争,以及对“领先一步”的明确需要,当然,都没有被列为发行 CBDC 的原因。
3. CBDC的优势和概率极低的潜在风险
如果央行开始推出 CBDC,并且最后成功了,那么潜在的好处有很多。
从技术角度来说,CBDC 比现在的法币形式要好得多,它们能更好地被追踪,更方便地收税,更好地传递货币政策,有更好的金融包容性,能减少生产物理货币的成本。
最明显优势是支付更便宜,更快速,无论是境内支付还是跨境支付。
除了设计和实现方面的难题之外,发行 CBDC 的一个关键问题是 CBDC 可能会提高银行运营的风险。不过,这只在银行承诺银行的存款可按需兑换 CBDC时才会发生,根据英国央行的这份文件,这种情况不一定会发生。
4. Facts on the Ground
距离我们看到一个真正的 CBDC 在市场上出现还有多远?这很难估计,但是,目前来说,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现在的情形:光说不练。
如果我们抛开失败的厄瓜多尔、突尼斯、及委内瑞拉的数字货币不谈的话,我们能做的只有理论研究,少量的实验,以及发布一些未来国家支持的可行的 CBDC 发行公告。
还在进行中的最著名的 CBDC 项目有:乌拉圭的E-peso(该项目在2018年试验成功)、中国的 DCEP、泰国的“ Project Inthanon, ”、瑞典的 E-krona (仍在调研阶段)……
5.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考虑到前面说的那些因素,大多数关于 CBDC 即将发布的头条新闻都是没有根据的。所有计划今年发布的项目都推迟了。
事实上,CBDC 距离诞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要想说服大众,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份声明,还需要更多的东西。鉴于当前的情形,看起来 CBDC 与其它加密货币或互不影响——至少目前如此。
❺ 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为什么用于消费(之前说的刷卡)的钱就大大减少呢
这有个基础货币的概念,存款准备金率增加,按比例提留的准备金就增加,这部分保留在央行帐户上。有存款就有贷款,当准备金率增加,银行贷款出去的钱就少了。宏观上看,基础货币是一定的,当央行账户中的数字增加,社会上流通的基础货币就减少,所以用来消费的就减少了,还有个放大效应,基础货币是在银行和社会上循环流通的,比如法定准备金率是10%(忽略银行自己的计提准备金率),则 一元基础货币可以产生 1/(10%)= 10元的放大效应,相反,提高一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就回收10个百分点的社会流动资金。
❻ 存款准备金率与利率的关系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金融机构必须将存款的一部分缴存在中央银行,这部分存款叫做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则叫做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在16日晚8时11分通过其官方网站宣布,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6年7月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暂不上调,继续执行现行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行长周小川15日回答媒体提问时说“未来在货币政策方面将采取微调取向”。话音刚落,央行就在16日晚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
这是继4月底小幅上调贷款基准利率0.27%之后,央行再次出台紧缩政策。和上调贷款利率一样,此次调整也属于温和紧缩,预计还会有组合紧缩政策出台。
市场对央行举措感到有些意外,因为当天没有听到任何风声,沪深股市大涨,交易所国债连续第二天上涨。
其实央行此举也在情理之中。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大约将一次性冻结流动性1500亿元。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认为,此举主要目的就是为防止货币信贷总量继续过快增长,从供给方面收紧银根,回收和冻结市场上多余的货币资金。
更深一层的目的是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投资偏热、贷款强劲增长、通胀压力加大和商业银行流动性泛滥给经济增长带来隐忧。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虽然当前消费物价指数还比较低,但如果货币信贷继续加快增长,可能有刺激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风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央行之所以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与贸易顺差有一定关系。5月份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创新高,广义货币M2增速过高,客观要求中央银行采取对冲流动性的政策措施。
另外,财政部和央行日前发布《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暂行办法》,从今年7月1日起,将国库现金逐步推向市场化运作。这意味着将有一万多亿元的国库现金从中央银行流向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也要求央行收紧流动性。
其实,在4月末上调贷款利率后,央行后续推出了一系列调控政策。除公开操作外,央行在4月底和近日两次召开窗口指导会议,要求各银行把握信贷投放节奏。此外,央行还开始通过发行定向票据的方式收紧货币信贷。5月17日央行发行了1000亿元定向票据,6月14日又发行了1000亿元定向票据,这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是调控政策的延续。
也有专家对此次上调准备金率的政策效果持保留态度。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主任赵锡军认为,央行此举对资金充裕的商业银行来说只是九牛一毛,实际能减少多少贷款量还需要进一步判断。
据悉,商业银行在央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余额约2.3万亿元,并持有七万多亿元流动性较高的国债、金融债券和央行票据等资产。相对来说,被冻结的1500亿元确实不算一个大数字。
随着贸易顺差的扩大,未来流动性过剩的局面还有加剧趋势。连银行业人士也认为货币政策还将趋紧。央行上周发布的二季度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央行出台上调贷款基准利率的政策后,银行家认为货币政策“偏松”的依然大幅增加,本季达到18.5%的历史最高水平;同时预计下季度货币政策趋紧的银行家比例同样明显增加,成为连续七个季度下降后的首次回升。
因此,预期下一步央行还将推出系列紧缩政策。可选的政策包括发行定向票据、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提高利率、适当加大人民币升值幅度。分析人士相信,如果6月份经济数据仍显示投资和信贷过热,央行加息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希望采纳
❼ 一个金融题目(关于存款准备金率和货币存量)
1) 该经济体中的货币总量为多少?
货币总量=M0+全部银行存款=800+2500*3=8300
(2)每家银行和的存款准备金率为多少?
A银行:(30+120)/2500 =0.06*100%=6%
B银行:(30+120)/2500 =0.06*100%=6%
C银行:(30+120)*3/2500*3 =0.06*100%=6%
整个银行体系: (30+120)/2500 =0.06*100%=6%
(3)
Bank A Bank B Bank C
A L A L A L
Cb= 30 DP= 2500 Cb= 30 DP= 2505 Cb= 30 DP= 2505
Db= 110 Db= 125 Db= 125
BL= 2360 BL= 2350 BL = 23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