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更方便印钞吗
⑴ 数字货币与现在的网络支付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
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崛起,驱动着金融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货币的形态也在不断演变。近日,数字货币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现在的网路支付还是有很多差距的。
⑵ 数字化人民币的最大好处是什么
根据《反平台论断法》,某金服被无限期延长上市,以及这十年来形成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得到了一些启发。
一开始我也在想,我们用某宝,某信很好啊,很方便。为什么还要用数字化人民币呢?因为数字化人民币的初衷就不是给你用的,是给企业用的。
中国互联网商业已经形成了平台烧钱抢占用户,商家入驻,平台卖数据给商家,商家转区用户利润,平台抽成商家的模式。
我们可以套入,阿里巴巴,美团,抖音,快手等等,只要是有流量,有用户的平台都是这种模式。
这种模式有什么问题吗?现在网购这么方便,不是多亏了这些平台?
我换一种说法,你就会发现一些端倪。
平台+用户+商家=地主+土地+佃农
古代地主雇人开垦荒地,再把土地租给佃农去种,佃农每年再把收成一部分交给地主,遇到“善良的地主”还会借给佃农买农具,秋收的时候一起换就可以了。
现今的平台是先烧钱买用户,然后积累“流量池”,再让商家入驻,入驻的商家再把销售的利润分给平台。阿里,京东等“善良的平台还为您准备了花呗,借呗和白条”
是不是和地主如出一辙,用户成了平台的地,商家成了平台的佃农。那么慢慢地所有资源都将流向平台,平台有更多的资本形成垄断,所有的商家都必须进入平台,不然商家可能一个用户也没有,毕竟用户都在平台手里。
最可恶的是,地主开荒的钱要自己出,平台烧出去的钱是借的。地主没法剥削自己的土地,平台却可以通过大数据杀熟。
并且现在的互联网平台正在裹挟全体实体产业,上平台没有利润,不上平台没活路。前有“二选一”后有“20%抽成,所有的商家都在为平台打工,难么最终成本一定是铺给用户的。
互联网已经摧毁了原有的商业模式,并且新的模式正在把所有的资源和润集中在互联网巨头!
以上是掌握平台的互联网巨头使用的手段。
还有跟高一级的是收铸币税,也就是阿里pay和微信pay。
所有在平台的交易的流水,也就是钱,全部转换成平台的虚拟货币。不管是支付宝里的钱,还是微信里的钱,本质上都是平台的虚拟货币。
不管是阿里还是微信提现都是要手续费的,所有微信上生态的商铺使用微信支付都要付0.6%的服务费的!这其实就是在收铸币税!
我们回归数字化人民币,数字化人民币是什么?就是人民币,只是流通途径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以前一张纸币的流通距离是十厘米,现在可以是一百公里。以前你要把钱给我要么到我面前递给我,或者银行转账,现在你可以直接发送给我。
在有支付宝和微信的前提下是否多此一举呢?表面看起来是脱裤子放屁,但实际上是本值得区别!
比如我们在淘宝上买一支笔,我需要把钱打到第三方平台,其实也就是某宝里,然后商家再从自己的支付宝里提款。这时我们——商家——平台进行了以下的交易流程。
1.我买了一支笔,钱从我的银行卡打入某宝,我的钱就变成了某宝里的虚拟币,交易完成,某宝把虚拟币打入商家的虚拟币账户中。
这个过程其实是完成了把钱变成虚拟币的过程
2.商家卖了一支笔,交易完成,商家某宝账户里收入虚拟币,再提现。
这个过程其实是把虚拟币再变成钱的过程
在这一来一回的过程中,平台在其中抽成,就形成了完成的商品流通和资金的流转。钱就在不知不觉间减少了。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称为“吸血”
那么如果我们直接用人民币交易呢,我把钱直接给到商家,是不是就没人吸血了?
我们类推到数字化人民币上,你从你的钱包,直接把数字化的人民币直接打到商家的钱包里,你的人民币还是人民币,商家收到的也还是人民币,数字化人民币就等于人民币,是真实的货币!所有资金的流转都不再经过平台了!
而这,应该,我是说应该就没人抽成了把。。。
⑶ 央行试行的数字货币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
金融界: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对们普通人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金天:央行数字货币有几个比较突出的特点。第一,中心化发行,就是央行来发的法定数字货币。第二,双重投放体系,就是说所谓它有央行这层,也有商业银行这一层。日常在接触当中,存取还是通过你和一般的商业银行去完成的。第三,账户松耦合,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就是一张纸币,只不过没有纸的这个介质。它不像在银行里的钱,需要一个银行账户作为载体。央行数字货币,其实就是一个账户,但是账户很松,零钱可以放到钱包里,也可以放到桌上,并不影响钱的这个价值,这是它的一个特点。所以基于这个特点,其实可以做很多离线支付,甚至不亚于网络,手机和手机一碰,所谓的碰一碰支付,这个钱就从我的账户里面到了你的里面去了,这也决定了它会有一些相应的应用的场景。最后,它在现阶段会与现有的体系并存,而且央行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技术上也是保持中性的,可以既用扫码的形式,你也可以用NFC支付的形式,或者其他的一些创新的形式。简单理解,央行数字货币,第一,要做的就是替代现金。第二,就是要满足一些场景和特定的人群的匿名的、小额的支付需求。过去这样的支付,如果是现金的话,央行是完全没有数据防控的,不知道这个现金给了你,你又给了谁,可能它虽然只是一百块钱,但不知道它流通轨迹。但对于数字货币而言,虽然是匿名的,在央行层面它还是能够知道,这个钱投放出去之后,经过了几手。那么目前来看,对于普通人来讲,因为落地场景现在还比较有限,主要们看到的就是交通出行,可能以后还会有一些城市管理和本地生活服务的应用,比如拿这个钱去缴水电费、物业费、垃圾处理费等。现在有几个城市已经在做这样的试点了,包括苏州、深圳。苏州当地政府做的一个事情是交通补贴的形式,用数字货币的形式发给你。但这个并不会增加货币总量,有些人会担心是不是现在要放水了,现在要去印钞了,所以搞出一些数字货币。其实完全不必有这样的担忧,不会增加货币的总量,它只是会在很小的一部分场景上,做形态上的转化。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讲,有一部分人可能,在一些小额支付上会更加方便了。一些离线支付,比如发红包,过去还要在一个群里面去发红包,还需要网络环境去发,现在可以两个手机一碰把红包发出去,这种小额的匿名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对于一些相关的机构而言,未来央行数字货币扩大试点,这个过程可能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和生态会有一些变化,那么可能会出现轻账户化,或者说去账户化的这样一个趋势。那么对于这些支付机构而言,它以后可能仅仅就是一个通道了,沉淀不下来太多的资金,这个资金实际上还是在用户手里面,这个资金实际上还是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的这种形式。这是未来的一个趋势,这个可能会比较长远。
⑷ 纸币使用越来越少,为什么每年还会印钞呢
什么是纸币?纸币是指代替金属货币进行流通,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那么什么是货币呢?货币是一个历史的经济范畴,是随着商品和商品交换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交换发展和价值形态发展的必然产物。货币从形式上来看,迄今为止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以及数字货币几个阶段。
随着近些年移动支付手段发展势头的迅猛,刷银行卡、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在就瞬间就可以完成支付,这已经改变了我们的支付习惯。年龄段在20岁至50岁之间的消费者是主要的消费群体,而这些人在现阶段都基本上不使用现金支付了,大多数消费者的现金使用偏好都趋于减少了。
⑸ 我国数字货币是怎么用的为什么会推行这种货币
我国数字货币是只要有手机,无需网络,只要碰一碰就可以进行支付了,并且带有详细的交易记录,对于打击洗钱犯罪很有帮助;推出这种货币主要是为了向支付宝、微信、POS终端抢夺一下份额吧,也是可以为了人民币国际化做好铺垫,数字货币不但安全并且有国家背书,全球多国央行正在力推数字货币, 现在这种数字货币还处于测试阶段,那大概什么时候才推广使用呢?那就要等到2022年2月的北京冬奥会才开始全面推广使用。
我国央行的数字货币可用于日常的小额支付,由于在国家的背书下会更稳定,央行的数字货币和比特币、脸书计划推出的Libra具体不同性,我给数字货币具有法律效应,个人不能拒接接收。同时,使用上非常方便,不需要绑定任何银行账户就可以进行支付了,数字货币不会引发通货膨胀,现在可以在深圳、雄安、成都、苏州等城市推行并使用,更表明无纸化时代即将到来,数字货币是一个全新概念,技术含量非常高,将来人民币将进入3.0时代。虽然现在的数字货币比较厉害,但还是无法杜绝洗黑钱与腐败的。
⑹ 数字货币会不会代替纸币
数字货币会是货币系列的补充,完成与纸币同样的支付清算功能。当然,数字货币有它独特的优势,未来可能会出现新的货币应用功能。相对于纸币来说,数字货币更方便、更易于存储,但说到取代就不一定了,至少短期内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