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哪里记载数字货币
㈠ 圣经中半舍客勒是现在人民币多少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啊。
舍客勒,约相当11.25克。和黄金,白银差不多市价。自己是可以折算出来。
这里是黄金和白银的市价:黄金每克238.04元;白银每克3.23元。
㈡ 哪里可以买到圣经(新旧约都要)
圣经可以在网上和实体书店购买。
圣经中文译本(包括全译本和节译本)的数量难以确考。一般认为,有据可查者便达近百种。其中不仅有汉语文言文、白话文译本,还有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译本。最早的《圣经》中译本可追溯到7世纪的“景教本”,由景教传教士阿罗本(Alopen)等人根据其叙利亚文《圣经》所译。
现已失传,部分译文散见于敦煌文献中。元代天主教传教士孟高维诺(J. de Monte Corvino)用蒙文译出《新约》和《圣咏集》,但译本也已失传。此外巴设于18世纪初译有部分《新约》,其译稿存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而贺清泰于18世纪末也曾译出《圣经》大部。
近现代译本
重要的英文译本:《美国标准译本》(1901),这是美国圣经公会出版发行的第一本圣经。《修订标准译本》(1952),在《美国标准译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耶路撒冷圣经》(1966),在吸收早期译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希伯来文和希腊文直接译成英文,因学术性较强而深受天主教和基督教徒的欢迎。
《新英文圣经》(1961—1970),由英国新教徒完全采用流行的当代英语译成,出版后曾一度引起争议,但其巨大成就逐渐被世人所公认。《当代圣经》(1971),有泰勒参照《美国标准译本》,在咨询希腊文、希伯来文专家的基础上意译而成。
㈢ 世界上有3本书很珍贵,一本被比尔盖茨买走,一本来自中国,你知道吗
历史上,无论是文学大家,思想大儒,还是学术大师,都对书籍大加赞赏。高尔基说“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诗圣”杜甫更是呐喊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就是人类文化传承的第一载体,人类经验智慧的结晶。可见,书籍的重要性。虽然现代化的科技发展,大家在电脑网络,平板手机等工具中,能搜索到几乎所有书上的内容。那些古书的学术价值、文物价值、文献价值、版本价值等更是不可低估的。
老子
《老子》有许多版本,但是要说到原版的,真没有多少人见过,这本书到现在至少有2500多年历史了。如今收藏在博物馆中,记载文字所用的字体是——甲骨文,也是最原始的字体。这本书就是出土于湖北郭楚墓,用楚简书写的《老子》。这也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版本;这本书的内容与后来各种版本都有很高的契合度。值得一提的是,当初老子著作的《老子》一书,后来才分为《道德》、《德经》两部分来讲。这本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文物价值,是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第一手资料,堪称无价之宝,无法用金钱衡量。
这3本书,无论是学术价值,文献价值,文物价值,都堪称无价之宝。是历史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也是知识传承的见证!对于这些书,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留言交流!编者认为,老子《道德经》最值得研究和学习,你们认为呢?
㈣ 金钱乃万恶之源,这句话出自哪里
“金钱乃万恶之源”出自《圣经》。
㈤ 在圣经创世纪中,亚伯拉罕的故事我们能学到什么
亚伯拉罕——信心的典范
“怀具信心的人,亚伯拉罕就成了他们的父亲。”——罗马书4:11。
他是一个重要民族的祖宗,也是先知、商人、领袖。可是,他最为现代基督徒津津乐道的,却是无可动摇的信心。由于他的信心这么坚定,耶和华上帝把他看做朋友。(以赛亚书41:8;雅各书2:23)他名叫亚伯拉罕。圣经说他是所有怀具信心的人的父亲。——罗马书4:11。
2 在亚伯拉罕之前,亚伯、以诺、挪亚等古人不是也很有信心吗?不错,但由于亚伯拉罕的约,万国才能得福。(创世记22:18)因此,谁对上帝应许的苗裔有信心,亚伯拉罕就仿佛成了这些人的父亲。(加拉太书3:8,9)另一方面,亚伯拉罕的信心是我们的典范,所以也可说是我们的父亲。他的一生体现了信心,经历过许多考验和试炼。上帝吩咐亚伯拉罕献上爱子以撒,可说是亚伯拉罕一生中最严峻的考验。不过在这件事以前,他已经克服了很多障碍。(创世记22:1,2) 现在我们看看较早的时候,有什么困难考验亚伯拉罕的信心,并且看看今天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事。
奉命离开吾珥城
3 圣经在创世记11:26,头一次提到亚伯兰(后来称为亚伯拉罕),说:“他拉活到七十岁,生了亚伯兰、拿鹤、哈兰。”亚伯兰的祖先是敬畏上帝的闪。(创世记11:10-24)据创世记11:31说,亚伯兰和家人住在幼发拉底河东岸一座繁荣的城,叫做“迦勒底的吾珥”。 因此,他本来不是住在帐幕的游牧民族,而是自小在城里长大,过着舒适的生活。吾珥的集市有外地运来的货物,街道两旁是整齐的房子。当地的深宅大院有14个房间,还有粉墙和室内水管。
4 虽然吾珥城繁荣富庶,但城里的人要事奉真神并不容易,因为这个城充斥着偶像崇拜和迷信。吾珥最触目的建筑物是一座高耸的金字塔,供奉着月神南那。 很多人自然想迫使亚伯兰参加这类卑下的崇拜,也许连他的亲戚也给他不少压力。根据犹太人一些传统看法,亚伯兰的父亲他拉是造偶像为生的。(约书亚记24:2,14,15) 不管他拉是不是造偶像的,亚伯兰都没有参加堕落、谬误的崇拜。当时他年迈的祖先闪仍然在世,一定教导亚伯兰认识真神。结果亚伯兰信从耶和华,并没有信奉南那。——加拉太书3:6。
信心经历考验
5 亚伯兰的信心经历考验了。上帝向他显现,吩咐他,说:“你要离开家乡、亲属、父家,往我要指示你的地去。我要让你成为大国,赐福给你。我必使你的名为大,你必使众人得福。祝福你的,我必赐福给他;咒诅你的,我要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必因你而赢得福分。”——创世记12:1-3;使徒行传7:2,3。
6 亚伯兰已届暮年,膝下犹虚,怎能“成为大国”呢?上帝吩咐他去的地方在哪里呢?上帝没有告诉亚伯兰。因此,亚伯兰离开吾珥,放弃城里舒适的生活,的确要很有信心。《家族·亲情·圣经》论述古代社会说:“家族里要是有人犯了大罪,最重的惩罚就是把他赶走,不认他是家族的一分子。……所以,亚伯拉罕响应上帝的呼召,不但离开本国,还离开族人,实在对上帝绝对服从,非常信任。”
7 现代的基督徒可能遇到类似的考验。我们可能像亚伯兰一样受到很大压力,要我们追求功利,把事奉上帝当做次要的事。(约翰一书2:16)不信的家人、被开除的亲戚也许反对我们的信仰,引诱我们参加一些有害的活动。(马太福音10:34-36;哥林多前书5:11-13;15:33)亚伯兰为我们立下好榜样。在他看来,跟耶和华的友谊比什么都重要,甚至家庭关系也不及上帝的友谊。他虽然不清楚上帝实现应许的方法、时间、地点,却全心信赖上帝的应许,甘愿把一生托付给上帝。他的榜样的确激励我们把王国视为一生首务!——马太福音6:33。
8 亚伯兰的直系亲属又怎样呢?亚伯兰的信心显然对他们有重大影响。他的妻子撒莱、丧父的侄儿罗得都受他感动,响应上帝的呼召,离开吾珥。后来,亚伯兰的兄弟拿鹤和拿鹤的一些子孙也离开吾珥,住在哈兰,崇拜耶和华。(创世记24:1-4,10,31;27:43;29:4,5)连亚伯兰的父亲他拉也同意跟儿子一起离乡背井!既然他拉是一家之主,所以圣经说他带领家人到迦南去。(创世记11:31) 我们要是机巧、体贴地向亲人作见证,会不会也得着一些成果呢?
9 起程之前,亚伯兰有很多事要办。他要变卖产业,买帐幕、骆驼、食物和旅途上需要的用品。亚伯兰匆匆办理这些事,可能要损失金钱,但他乐于服从耶和华。一切预备妥当,亚伯兰的骆驼队终于在吾珥的城墙外集合,准备出发!那一天实在影响深远!骆驼队沿着幼发拉底河弯弯曲曲的河道,往西北前进。几个星期后,骆驼队走了1000公里路程,到达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一座城,叫做哈兰。哈兰是商旅中途歇息的重镇。
10 看来亚伯兰由于父亲他拉年迈,于是在哈兰住下来。(利未记19:32)今天许多基督徒也要照顾年老有病的父母,有些弟兄姊妹因此要改变自己的生活。要是基督徒为了负起儿女的责任,不得不放弃一些事,他们出于爱心的牺牲“在上帝眼中是可悦纳的”。——提摩太前书5:4。
11 时光飞逝。“他拉共活了二百零五年。他拉死在哈兰。”亚伯兰痛失父亲,自然伤心,但哀悼的时候一过,他就马上起程。“亚伯兰离开哈兰的时候,七十五岁。亚伯兰带着妻子撒莱、侄儿罗得,以及他们在哈兰积聚的一切财物和他们所得的人口,出发到迦南地去。”——创世记11:32;12:4,5。
12 在哈兰,亚伯兰积聚了不少财物。这一点很值得注意。亚伯兰离开吾珥,虽然牺牲了不少资财,他离开哈兰的时候却很富有。这显然由于上帝赐福给他。(传道书5:19)今天,上帝没有承诺赐财富给他的所有仆人,但谁为王国“撇下了房屋、兄弟、姊妹”,上帝都应许照顾他们,决不食言。(马可福音10:29,30)亚伯兰也得了“人口”,意思是他得了一大群仆人。《耶路撒冷塔古姆译本》和《迦勒底意译本》说亚伯兰使他们“归信”。(创世记18:19)你的信心促使你向邻居、同事、同学作见证吗?亚伯兰没有就此永久定居,忘记上帝的吩咐,反而善用在哈兰的时间。现在时候到了,“亚伯兰就照耶和华吩咐他的去了”。——创世记12:4。
横渡幼发拉底河
13 亚伯兰又要上路了。他的骆驼队离开哈兰后,往西走了差不多90公里。亚伯兰也许在幼发拉底河岸边停下来,从古代的贸易中心迦基米施渡河。迦基米施是骆驼队渡河的主要地点。 亚伯兰的骆驼队在哪一天渡河呢?根据圣经,以色列人在公元前1513年犹太历尼散月14日离开埃及,在此之前430年就是亚伯兰渡河的日期。出埃及记12:41说:“四百三十年结束的那一天,耶和华的大军都从埃及地出来了。”公元前1943年犹太历尼散月14日,亚伯兰遵照上帝的吩咐渡河,亚伯拉罕的约看来就在那个时候生效了。
14 亚伯兰离开了繁荣的吾珥城,但现在他能预见一座“有稳确根基的城”,就是上帝用来统治人类的正义政府。(希伯来书11:10)亚伯兰虽然所知甚少,但已能看出上帝旨意的端倪,知道上帝要救赎不免一死的人类。今天,我们有福深入了解上帝的旨意,远比亚伯兰所知道的多。(箴言4:18)亚伯兰所指望的“城”已经实现,王国政府已经在1914年于天上建立。既然这样,我们不是更应该信赖耶和华,并且用行动表明我们的信心吗?
开始在应许之地寄居
15 创世记12:5,6说:“最后他们到了迦南地。亚伯兰穿越那地方,到了示剑地,靠近摩利的大树区。”示剑位于耶路撒冷以北50公里一个山谷之中。曾有人说,这个肥沃的山谷是“圣地中的乐园”。那里虽然丰饶,但“当时迦南人还住在那个地方”。迦南人道德沦亡,亚伯兰自然要小心保护家人,免得他们沾染堕落的风气。——出埃及记34:11-16。
16 耶和华第二次向亚伯兰显现,说:“我要把这块土地赐给你的苗裔。”这句话使亚伯兰多么兴奋!虽然亚伯兰看不见应许实现,只有后世的子孙才能承受福分,他还是十分高兴,可见他对上帝很有信心。他听见了上帝的应许,“就在那里为向他显现的耶和华筑了一座坛”。(创世记12:7)一位圣经学者说:“亚伯兰在当地筑坛,其实是接收土地的仪式,表明他由于对上帝有信心,稳稳当当地得着土地的拥有权。”亚伯兰要筑这么一座坛,必须很有勇气,因为坛显然跟后来律法规定的一样,用未凿过的石头筑成。(出埃及记20:24,25)这种坛跟迦南人的祭坛有显著分别。因此,亚伯兰无畏地宣示他崇拜真神耶和华,不怕迦南人仇视他,伤害他。今天我们又怎样呢?我们不敢让身边的人知道我们崇拜耶和华吗?年轻人,你让邻居或同学知道你的身份吗?但愿我们都效法亚伯兰的勇敢榜样,以身为耶和华的仆人自豪!
17 亚伯兰不管到哪里去,总以崇拜上帝为首务。“后来他从那里迁到伯特利东边的山区,搭盖帐幕,西朝伯特利城,东望艾城。他在那里又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呼求耶和华的名。”(创世记12:8)在希伯来语,“呼求”也有“宣扬”或“传讲”的意思。亚伯兰显然向四邻的迦南人勇敢地宣扬耶和华的名。(创世记14:22-24)我们看见他的榜样,不禁想到自己也有责任竭尽全力宣扬上帝的名。——希伯来书13:15;罗马书10:10。
18 亚伯兰不管住在哪里,都没有久留。“亚伯兰又拔营,渐渐迁到南地去。”(创世记12:9)南地就是犹大山区以南的干旱地带。亚伯兰带着家人不断迁移,并且向各处的邻居表明自己崇拜耶和华,“声明自己在当地是外来的,是寄居的”。(希伯来书11:13)他们从不会跟异教的邻居过度亲密。 现代的基督徒也必须“不属于世界”。(约翰福音17:16)我们虽然对邻居和同事仁慈有礼,却要提防习染不良的行为,免得反映世界的精神,好像远离上帝的世人一样。——以弗所书2:2,3。
19 我们不该忘记,不管是亚伯兰还是撒莱,适应艰苦的游牧生活绝不容易。他们只能吃牲畜的肉,喝牲畜的奶,不能在吾珥的集市上购买种类繁多的食物。他们只能住帐幕,不能住华丽的房子。(希伯来书11:9)亚伯兰有许多事要办,忙于管理牛羊仆婢。撒莱也要做传统中东妇女的家务,例如揉面、烘饼、纺纱、缝衣。(创世记18:6,7;列王纪下23:7;箴言31:19;以西结书13:18) 可是,新的考验快要出现了。不久,亚伯兰和家人都性命堪虞!亚伯兰能应付考验吗?
㈥ 上帝当年给该隐的印记是什么样的有图吗有关于罪印的文献记载吗
额头上的十字。没有图。
该隐对耶和华说:“我的刑罚太重,过于我所能当的。你如今赶逐我离开这地,以致不见你面。我必流离漂荡在地上,凡遇见我的必杀我。”耶和华对他说:“凡杀该隐的,必遭报七倍。”
耶和华就给该隐立一个记号,免得人遇见他就杀他。于是该隐就将眼目离开了耶和华,不再视见耶和华的面,去住在伊甸东边挪得之地。(圣经,创世记 4:1-12)
(6)圣经哪里记载数字货币扩展阅读:
该隐是《圣经》中的杀亲者,是世界上所有恶人的祖先。是人类祖先亚当以及其妻子夏娃最早所生的两个儿子之一,该隐为兄长。因为嫉妒弟弟亚伯,而把他杀害,后受上帝惩罚。
上帝作出判决,将该隐逐离“这地方”,看来是指将他逐离伊甸园附近一带,到边远的地区去。当时土地已经受了咒诅,但对该隐来说,这咒诅甚至会加倍,也就是说,即使他努力耕耘,也不会有好收成。该隐抱怨刑罚太重,并表示担心别人会为亚伯报仇而杀害他,可见他仍不愿悔改。
然而,耶和华还是“为该隐立了个凭据(或做:记号),免得人遇见他就杀他”。但圣经的记载并没有说,上帝在该隐身上实际加了一个凭据。“凭据”很可能是指上帝颁布的严肃命令,是人人知道并遵从的。(创4:10-15;另见第24节,拉麦曾提及上帝的这个命令)。
有一种说法认为该隐是的吸血鬼始袓,随着这个说法开始在网络上传播,一些以吸血鬼为题材的网络原创文会写入相关内容,故此有许多人都坚持以为“该隐是吸血鬼”是事实,并且认为《圣经》有记录。
实际上,关于该隐作为吸血鬼或身为第一个吸血鬼的说法来源,并非来自《圣经》,无论是正统经典、次经或伪经都没有记载,西方国外也没有人相信这个说法,这只不过是白狼游戏公司出品的游戏中的一个背景设定。
㈦ 我是个初信徒,信主后才知道必须奉献收入的十分之一,《圣经》是怎么规定的
在旧约圣经中,确实有十分之一的规定。
犹太教至今仍然遵循着,神的这个规定。
犹太教是因律法称义,谁符合神的律法,谁就是神眼中的义人。
在新约圣经中,耶稣说:“天地可以废弃,律法的一点一划,也不能废弃”。
但旧约的律法,非常复杂,记载于犹太教的塔木德之中。人们很难完全遵守。怎么办呢?
耶稣把全部的律法,归纳为2条:
1.爱神。2.爱人如己。
只要符合了这2条总纲,也就是符合了,神的律法。
也就是做到了:“天地可以废弃,律法的一点一划,也不能废弃”。
这叫做:恩典。
犹太教的旧约,注重律法的形式,条文,戒条等。
在新约,注重律法中,博爱的本质。
所以,你需要做的,不再是:“十分之一”。
而是:“尽心,尽性,尽意”。
也就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尽量去做。
㈧ 圣经生命记第28章一到十四节解释
1、“你若留意听从耶和华—你神的话,谨守遵行他的一切诫命,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他必使你超乎天下万民之上。
2、 你若听从耶和华—你神的话,这以下的福必追随你,临到你身上: ……你若听从耶和华—你神的诫命,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谨守遵行,不偏左右,也不随从事奉别神,耶和华就必使你作首不作尾,但居上不居下。”
㈨ 圣经中有说不让放贷取利的经文吗在哪里
圣经中有说不让放贷取利的经文有:
1.(申23:19)你借给你弟兄的,或是钱财或是粮食,无论什么可生利的物,都不可取利。
2.(申23:20)借给外邦人可以取利,只是借给你弟兄不可取利。这样,耶和华你神必在你所去得为业的地上和你手里所办的一切事上赐福与你。
㈩ 圣经所有的记载是真实的吗
摘要 与神话故事更为相似,无冒犯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