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字币问答 »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论文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论文

发布时间: 2022-06-11 10:38:47

Ⅰ 我国数字货币发展现状及趋势

1、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位居世界第二。截至2020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增长到9.89亿,互联网普及率提升到70.4%,已建成5G基站71.8万个,5G终端连接数据超过2亿。我国庞大的数字经济规模和较高的互联网普及率,以及电子支付尤其是移动支付快速发展,为研发和推广数字人民币创造了有利条件。
2、重要的是,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成为催生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驱动力。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培育和壮大发展新动能,全方位提升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亟需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为依托,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不失时机地推出数字产品。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字人民币的诞生是顺应技术进步和时代潮流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打造我国数字经济新优势,并在越来越多的国家竞相着手推出数字货币的大趋势中掌握先机。
3、目前,我国数字人民币布局已取得阶段性进展。早在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就成立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小组,开始对发行框架、关键技术、发行流通环境及相关国际经验等进行专项研究。2016年,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完成法定数字货币第一代原型系统搭建。2020年5月初,央行发行数字货币进入试点阶段,截至2020年8月底,数字人民币在全国共落地试点场景6700多个,覆盖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领域;此外,数字人民币也将在明年冬奥会场景进行内部封闭测试。
4、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主要定位于现金类支付凭证(M0),其具备货币的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价值贮藏等基本功能,与实物人民币一样是法定货币,以国家信用为支撑,具有法偿性。考虑到我国国情以及居民的支付习惯、年龄结构、安全性需求等因素,实物人民币将不会消失,数字人民币将与实物人民币长期并存,而且两者都是央行对公众的负债,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经济价值。 与一般电子支付工具相比,数字人民币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两者虽都是一种方便公众的支付工具,但数字人民币更加便捷,可以实现双离线支付,即便网络信号不佳的情形下也能完成支付交易。数字人民币的优势还在于它是国家法定货币,以国家信用为支撑,是安全等级最高的资产。
5、此外,数字人民币具有可控匿名功能,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上述数字人民币的优势是一般电子支付工具所不具备的。可以说,数字人民币和一般电子支付都可应用于日常支付,但两者不是竞争和取代关系,数字人民币是借鉴电子支付技术和经验,为公众提供一种新的通用支付方式,以提升金融普惠水平为宗旨,对现有支付体系形成了有益补充。所以,与和实物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一样,数字人民币也将和一般电子支付工具长期并存。
6、当前,我国数字人民币的探索走在了世界前列,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尚处在试点测试阶段,距离真正落地还需一定时间。数字人民币相关的法律框架和制度体系建设、金融基础设施与运营技术路线的统筹协调、基于数字人民币的金融新业态发展、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数字人民币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等,都是下一阶段数字人民币发展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数字人民币是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助推器,在网络技术和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推动下,在中国不断提升的经济实力支撑下,数字人民币的未来大有可期。

Ⅱ 按提纲写论文,关于我眼中的货币(控制在1000字左右,不要太长)

你借鉴一下就可以了 灵活运用
关于中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研究

【摘要】宏观经济学中学到了GDP,CPI等衡量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指标,同时也学到了针对经济运行态势,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合理调整经济运行方向,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政策工具,本文首先搜集了2008年各月的CPI数据以及08年各季度GDP数据,以此来反映08年经济运行状况,同时结合08年全年央行货币政策及国家的财政政策,运用宏观经济学中所学知识对政策进行考究,鉴于政策具有时滞性本文最后通过对09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的分析验证政策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 宏观经济 CPI GDP 数据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一、08年中国国内外经济环境与经济运行情况

2008年各季度GDP数据

季度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GDP
10.6%
10.1%
9.0%
8.5%

2008年各月CPI数据

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CPI
7.1%
8.7%
8.3%
8.5%
7.7%
7.1%
6.3%
4.9%
4.6%
4.0%
2.4%
1.2%

2008年对中国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中国南方百年不遇的冰冻雨雪天气,给中国的2008年经济蒙上了一层迷雾,5.12汶川大地震使中国经济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至少造成全国工业增长速度回落1.5个百分点,拉低08年一季度GDP增速0.5个百分点,推高CPI涨幅0.3个百分点,汶川地震可能拉低全国工业生产增速0.3个百分点,可能使2008年GDP增长率下降0.4-0.7个百分点。北京奥运会涉及北京、青岛、秦皇岛、沈阳、天津、上海和香港七座城市,由于改善主办城市空气质量和阻止安全生产隐患的一系列活动限制了经济发展。

国际:从07年下半年从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在世界不断蔓延,由于金融危机最后波及到实体经济,08年后半年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表现的尤为明显,突出表现在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中国是制造业的“世界工厂”,同时社会上还有“中国制造,美国消费”的说法,研究表明美国GDP增长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中国出口增长率平均将下降5.2个百分点。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消费欲望急剧下降,然而中国连续几年GDP以两位数字的速度增长,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中国经济已成为出口导向型经济,而这次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更是证明了这一点,2007年中国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1.5%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而2008年前三季度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5%拉动经济GDP1.2个百分点,表明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度明显下降。

二、经济运行指标与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中学到了GDP、CPI等反映经济运行情况的指标,GDP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经济中(一个国家或地区)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CPI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物品和服务总费用的衡量指标,反映了消费者的生活费用水平。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在贴现率、法定准备金率等,财政政策工具包括税收、转移支付等,08年由于经济的急剧变化,这些经济术语不时出现在我们眼前,中国政府也运用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来调整经济的波动,促使经济能够稳定发展。

三、08年与经济运行对应的货币与财政政策

08宏观政策出现了“过山车”式的调整,先是“减速”(防过热,防通胀),再是“换挡”(一保一控),后是“转弯”(保增长,扩内需),最后几乎是“掉头”(防衰退,防通缩)。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都出现了大的调整。

货币政策,由上文得知08年一月CPI已达7.1%经济过热现象明显,央行在一月决定从2008年1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减速”防过热,防通胀,然而08年二月CPI达8.7%创多年来新高,之后连续几个月CPI都在8%以上,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已过热,央行在三月、四月、五月连续三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在六月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2008年6月15日和25日分别按0.5个百分点缴款。通过上文2008年各月CPI数据反映的情况以及央行出台紧缩性货币政策之频繁,力度之不断加大,表明08年上半年我国通胀压力之大,经济明显过热。08年CPI从七月开始下降表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开始见成效但是同时我国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开始显现,国内出口下降,消费欲望大幅下降,内需严重不足,货币政策则从2008年7月份就及时进行了较大调整。一是调减公开市场对冲力度,相继停发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减少1年期和3个月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频率,引导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当下行,保证流动性供应。二是于9月和10月连续三次下调基准利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保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三是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四是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灾区重建、“三农”、中小企业等贷款。五是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浮幅度,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

08年货币政策的IS—LM曲线简单分析(假设IS曲线不变)

08年上半年央行不断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实施不断紧缩的货币政策如图由(1)到(2)所示,以达到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从而提高利率,抑制投资,防治经济过热

(1) (2)

08年下半年受国际经济危机影响,外需急剧收缩,国内消费不足,央行转而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反映在图中(2)到(1)。

财政政策

2008年财政收入,一季度增长35.5%,二季度增长31.4%,三季度增长10.5%,10月下降0.3%,11月下降3.1%,11月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进出口环节税和印花税增长速度都出现了下降,11月财政收入出现了1462亿元的赤字,表明受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在外需急剧下挫,内需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国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其中在08年上半年由于投资者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不明确,作为反映中国经济晴雨表的中国股市一度下跌,为提振投资者信心,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从2008年4月24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3‰调整为1‰,下半年国务院于2008年11月10日宣布了一项在未来两年内(到2010年年底之前)投资4万亿人民币财政刺激计划。学习宏观经济学我们知道在计算GDP的支出法中GDP=C+I+G 因此政府增加投资可以直接拉高GDP,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政策具有时滞性,而且4万亿投资多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对经济的影响不能立竿见影,但是在当前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对提振人们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08年财政政策的IS—LM曲线简单分析(假设LM曲线不变)

如图所示国家通过财政手段调整税收,增加政府支出从而促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进而增加国民收入。

r r

Y Y

当然财政政策是与货币政策同时实施的,如在上文中假设LM曲线不移动只考虑IS的移动就会发现IS的移动在增加Y的同时利率也上升了,这样就会影响投资,这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是不可行的,然而事实是如上文我国在08年下半年实施了积极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实施使得在国民收入提高的同时利率不至于上升的太大。(如图)

r r

Y Y

四、从09年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数据来看08年政策效果

08年下半年中国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的衰退,鉴于政策的时滞性,我们通过09年一季度的各项宏观经济数据来探究政策的效果。

09年一季度GDP增长6.1%,CPI,PPI依然为负,但降幅收窄,一些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已到了低谷,中国经济有可能率先复苏。

企业景气指数 国家统计局09年一季度发布的全国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信心回升,一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也出现降幅明显收窄的迹象 调查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01.1,比上季度提高6.5点;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为105.6,虽然比去年四季度回落了1.4点,但相对去年四季度比三季度21.6点的回落,降幅明显收窄。“企业是经济的细胞,企业家信心指数的回升和企业景气指数降幅的明显收窄,从生产者方面显现出中国经济运行出现积极迹象。”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国内经济周期影响,中国企业家信心和企业景气指数一度大幅下滑:企业家信心指数从去年三季度的123.8急降至四季度的94.6,企业景气指数从去年三季度的128.6急降至四季度的107.0。企业家信心指数的回升表明企业家对中国经济态度由悲观开始变得乐观,同时也表明国家在08年11月出台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开始拉动民间投资,我们知道拉升GDP的投资主要是民间投资,企业家信心指数的回升表明企业投资的欲望开始增强,政策效果开始显现。

PMI指数 国家统计局显示3月份PMI指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达52.4,连续4个月回升,PMI指数被认为是快速及时反映市场动态的先行指标。一般认为,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制造业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总体衰退。自去年12月份以来,PMI指数已经连续4个月回升,3月份达到了52.4 。PMI指数的连续回升且达到了50以上表明制造业经济开始扩张,从另一方面反映经济的回暖

央行自去年七月以来连续几次下调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以释放流动性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09年4月11日发布了3月份货币金融运行情况。数字显示,3月份人民币贷款延续高增态势,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89万亿元。至此,一季度人民币新增贷款已达4.58万亿元,几近完成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全年5万亿信贷增量的目标。多位经济学家指出,信贷高增与此前国家4万亿元投资密切相关,体现了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在全球经济普遍低迷的同时,有望为中国经济率先回暖奠定基础,通过IS—LM曲线的学习我们知道货币增加使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而使利率下降促进投资的增加,同时流动性的增加使经济变得活跃起来,作为中国经济晴雨表A股在一季度出现了较大的反弹。

08年中国经受了巨大的考验,中国经济也经历了内外交困的局面,反观08年的中国经济运行,中国出台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稳定经济运行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事实表明,时时把脉经济运行走势,对经济加以适度的政策调节有利于经济稳定地发展,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Ⅲ 如何看待央行数字货币DCEP

通俗的来讲,DCEP就是由国家发行的“具有价值特征的数字货币”,它可以将市面纸币完全替代,与纸币拥有同等的功能与属性。DCEP的发布重新定义了数字货币所代表的内容。过往比特币以太坊等货币也拥有数字货币或加密货币等多个别称,现在数字货币需要从这些别称中剔除。
在定位方面,央行数字货币DCEP不是简单的纸钞数字化,而是要替代M0(纸钞和硬币),改变基础货币的形态。M0指的是流通中的现金,即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纸钞数字化一般指的是线上代替线下,比如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属于线上支付,但是其二者都需要绑定银行卡才能支付。而DCEP却没有这个限制,也就是说,在使用DCEP进行支付的时候,不需要绑定任何银行账户。
数字货币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但DCEP与它们相比存在一个根本性的区别: DCEP是中心化的,而比特币去中心化的。
准确来说,DCEP是一种主权信用货币,而后两者却是“货币非国家化”思想的产物。纸钞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其之所以能够履行货币职能,是因为有国家信用作为支撑,具有法偿性和强制性。而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本质上是一种私人货币,并没有稳固的信用基础。所以,任何一种有自己开采算法、遵循P2P协议、限量、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并且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都可以是比特币的替代品。
相比较而言,如果说有DCEP的替代品的话,也只能是其他形态的人民币,比如纸钞和硬币。也就是说,由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DCEP仍然是中央银行对社会公众的负债,这种债权债务关系并不会随着货币形态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Ⅳ 什么是央行数字货币

央行数字货币,是由国家央行直接发行或授权商业机构发行的数字化货币,是一种电子化、面向一定人群或者机构的现金替代品或补充品。中国的央行数字货币称为“数字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与纸钞和硬币等价,并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的可控匿名的支付工具。
央行货币的数字化有助于优化央行货币支付功能,提高央行货币地位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央行可通过调整央行数字货币利率,影响银行存贷款利率,同时有助于打破零利率下限。能消除通过现金的非法交易和洗钱活动、实行负利率的可能性和实现央行对特殊群体的直接援助。
拓展资料
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历史
2014年,中国央行成立专门的研究团队,对数字货币发行和业务运行框架、数字货币的关键技术、发行流通环境、面临的法律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2017年1月,央行在深圳正式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
2018年9月,数字货币研究所搭建了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
2019年7月8日,在数字金融开放研究计划启动仪式暨首届学术研讨会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曾透露,国务院已正式批准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央行在组织市场机构从事相应工作。
2019年8月2日,央行在2019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上表示将加快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步伐。8月10日,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在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可以说是呼之欲出了”。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到支持在深圳开展数字货币研究等创新应用。8月21日,央行官微发布两篇有关数字货币的文章,一是发表于2018年1月的副行长范一飞谈央行数字货币几点考虑,二是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8月10日在伊春的演讲。
2020年4月14日晚间网络上流传的一张央行数字货币在农行账户内测的照片。据称,苏州相城区是央行数字货币的重要试点地区。 2020年4月17日晚间,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就央行数字货币内测一事做出最新回应。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称,当前网传DC/EP信息为技术研发过程中的测试内容,并不意味着数字人民币正式落地发行。
2020年4月22日,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改革发展局组织召开了法定数字人民币试点推介会,19家拟参与落地应用的试点单位参会。

Ⅳ 央行对数字货币,是什么态度

央行马上要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CBDC了

Ⅵ 关于央行数字货币cbdc和dcep的区别

在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这个问题上,央行们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全球的央行都在考虑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以跟加密货币比如比特币进行竞争,却久久不能付诸行动。

媒体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关注度明显上升,尤其是扎克伯格就 Libra 问题在国会上作证,以及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在担任欧洲央行行长的第一次媒体招待会上承认了对稳定货币的“清晰需求”之后,似乎有点改变了公众对这件事的看法,让许多加密货币社区的人认为 CBDCs 就在眼前了。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过去七年各国央行都在对这项技术进行调查,并评估其影响。参与调查的 63 家央行中的 55 家认为他们在未来三年不太可能发行,只有一家央行报告称他们“极有可能在未来三到六年发行大规模的 CBDCs。”

尽管各国央行目前(或即将)在研究 CBDCs 的比例很高,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主要是理论上的,调查性质的工作。只有五家央行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并进行了真实项目的开发或实验——不过这仍然不能表明他们将必然发行 CBDCs。

经过近距离的观察,越来越明显的看到,不管是 Facebook 最近发布的 Libra,还是新的稳定币资产,都对央行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天的局面是经过上百年才形成的,然而在几个月之内就发生了变化;之前从未想到过的,渗透到央行精英社会的最恐怖,最陌生的概念——-竞争,现在正在敲门。

可以说,目前情形的解决方案仍不明确。一些对这些事比较熟悉的人甚至说这都是虚张声势。不过,用拉加德自己的话来说,慢慢来以及走着瞧的监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

1. 什么是央行数字货币?

央行数字货币CBDC和其它数字货币的区别是什么

CBDC 是新的货币形式,由央行以数字的形式直接发行,以作为法定货币。目前的法币形式是现金、准备金存款或余额结算。

CBDC 和其它数字货币(包括加密货币和其它形式的央行货币)有两点主要的区别:

1、CBDC 与加密资产一点关系都没有。它们不是去中心化的,它们不一定必须基于区块链,而且他们肯定不是匿名的,不是无须许可的,也不抗审查。

2、与目前的数字现金相反的是,CBDC 的操作结构将与其它形式的央行货币不一样。CBDC 的功能更加强大,它们是可编程的,可以产生利息,可以近乎实时的清算,手续费更便宜,开放程度更广。

当真正设计 CBDC 时,各国央行的速度就不太一样了。不同的央行都采用它们独有的方法。不过总的来说,正在探索的问题有三个,CBDC 是应该基于代币的还是应该基于账号的,CBDC 是批量的(只对银行开放)还是零售的(面向大众开放),是否应该基于 DLT?

当要实际落地 CBDC 时,事情就变得复杂起来,有很多棘手的问题需要考虑。

比如,一旦 CBDC 推出了,是否需要取消现金?CBDC 是否应该计息?它们是否应该像现金那样拥有面值?或跟总价格指数挂钩?这对商业银行会产生什么影响?匿名和隐私问题怎么处理?所有这些问题都有待回答。

2. 发行CBDC的动机

在 2017 年的员工讨论文件中,加拿大央行在一篇题为《央行数字货币:动机与影响》的文章里给出了发行 CBDC 的六个理由:

1. 确保央行向大众提供足够的现金,以及维持央行的铸币税收入

2. 降低利率下限,支持非传统货币政策

3. 降低总体风险,提高金融稳定性

4. 提高支付的可竞争性

5. 促进金融包容性

6. 抑制犯罪活动

回头看我们之前分析的国际清算银行的调查,支付安全以及国内效率被选为央行最重要的动机。根据央行和其它大型金融机构发表的大量论文来看,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转型成为无现金社会是主要的驱动因素,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金融包容性,降低成本以及提高操作效率是主要动机。

纵观其余的报告和能找到的文献,由加密货币行业中的比特币以及其它创新所带来的激烈竞争,以及对“领先一步”的明确需要,当然,都没有被列为发行 CBDC 的原因。

3. CBDC的优势和概率极低的潜在风险

如果央行开始推出 CBDC,并且最后成功了,那么潜在的好处有很多。

从技术角度来说,CBDC 比现在的法币形式要好得多,它们能更好地被追踪,更方便地收税,更好地传递货币政策,有更好的金融包容性,能减少生产物理货币的成本。

最明显优势是支付更便宜,更快速,无论是境内支付还是跨境支付。

除了设计和实现方面的难题之外,发行 CBDC 的一个关键问题是 CBDC 可能会提高银行运营的风险。不过,这只在银行承诺银行的存款可按需兑换 CBDC时才会发生,根据英国央行的这份文件,这种情况不一定会发生。

4. Facts on the Ground

距离我们看到一个真正的 CBDC 在市场上出现还有多远?这很难估计,但是,目前来说,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现在的情形:光说不练。

如果我们抛开失败的厄瓜多尔、突尼斯、及委内瑞拉的数字货币不谈的话,我们能做的只有理论研究,少量的实验,以及发布一些未来国家支持的可行的 CBDC 发行公告。

还在进行中的最著名的 CBDC 项目有:乌拉圭的E-peso(该项目在2018年试验成功)、中国的 DCEP、泰国的“ Project Inthanon, ”、瑞典的 E-krona (仍在调研阶段)……

5.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考虑到前面说的那些因素,大多数关于 CBDC 即将发布的头条新闻都是没有根据的。所有计划今年发布的项目都推迟了。

事实上,CBDC 距离诞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要想说服大众,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份声明,还需要更多的东西。鉴于当前的情形,看起来 CBDC 与其它加密货币或互不影响——至少目前如此。

Ⅶ 央行将推出数字货币(DCEP)对整个社会会产生什么影响

Ⅷ 什么是数字货币,央行为什么要发行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是电子货币形式的替代货币,即一种基于节点网络和数字加密算法的虚拟货币
现阶段央行数字货币设计,注重M0替代,主要想解决现钞和电子支付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是纸钞和硬币容易匿名伪造,存在被用于洗钱、恐怖融资的风险;二是基于现有银行账户紧耦合模式的电子支付,无法满足匿名支付的需求。
数字货币具有以下三个特性:
一、交易成本低
与传统的银行转账、汇款等方式相比,数字货币交易不需要向第三方支付费用,其交易成本更低,特别是相较于向支付服务供应商提供高额手续费的跨境支付。
二、交易速度快
数字货币所采用的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不需要任何类似清算中心的中心化机构来处理数据,交易处理速度更快捷。
三、高度匿名性
除了实物形式的货币能够实现无中介参与的点对点交易外,数字货币相比于其它电子支付方式的优势之一就在于支持远程的点对点支付,它不需要任何可信的第三方作为中介,交易双方可以在完全陌生的情况下完成交易而无需彼此信任,因此具有更高的匿名性,能够保护交易者的隐私。
拓展资料
BDC,全称为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ies,译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在其关于CBDC的研究报告中给出这样的定义: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是中央银行货币的电子形式,家庭和企业都可以使用它来进行付款和储值。
中国版CBDC被描述为,数字人民币,是由人民银行发行,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和硬币等价,并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的可控匿名的支付工具。
而我们所说的DC/EP是中国版的央行数字货币,译为“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
国际清算中心(BIS)与支付和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CPMI)两个权威国际组织联手在2018年和2019年对全球60多家中央银行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各国央行在数字货币上的工作进展、研究数字货币的动机以及发行数字货币的可能性。70%的央行都表示正在参与(或将要参与)数字货币的研究。

Ⅸ 数字货币的前景和未来

数字货币的前景喝未来非常广阔和高明。发展法定数字货币有三个方面好处:一是可以节省成本,防范假币,可以强化支付系统的普惠特性;二是可以实时把握结构性的货币流通数据,进而能够特别精准地调控货币供应的总量;三是资金流的信息可以全程追踪,有利于反腐败、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等。“数字货币已经迎来了科技与市场方面的大变革。当前,有很多区块链系统不能被称为数字货币系统,因为它们没有交易性或监管性。蔡维德表示,只有把数字货币的支付和结算分开,才能真正实现产业化。未来,一个符合现代法律法规以及现代金融交易原则的数字货币结算系统,将从支付开始带领整个金融系统改革,从而带动其他领域的改革。

热点内容
比特币差价交易算法 发布:2025-08-11 02:34:23 浏览:420
龙币网上的usdt 发布:2025-08-11 02:19:41 浏览:302
区块链黑市 发布:2025-08-11 02:08:23 浏览:597
蚂蚁z9矿机挖什么币 发布:2025-08-11 02:08:07 浏览:576
中国区块链供应链提供 发布:2025-08-11 01:30:56 浏览:839
失败区块链项目的名人 发布:2025-08-11 01:29:35 浏览:269
trx4随车工具是什么规格的纸 发布:2025-08-11 01:26:23 浏览:533
usdt爆仓被冻结怎么办 发布:2025-08-11 01:20:51 浏览:471
矿机挖矿千分之二释放软件 发布:2025-08-11 01:11:37 浏览:758
比特币不能随买随卖是什么 发布:2025-08-11 01:07:07 浏览: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