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白皮书说中国数字货币
㈠ 央行拟发行数字货币(DC/EP)的背景和战略意图是什么
背景:
2019 年 6 月 18 日,Facebook 发布了数字货币项目 Libra 白皮书,由此引发了世界各国央行的关注与讨论。全球央行开始密集释放研发数字货币的信号,中国央行也不例外。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从 2014 年开始研究,到 2018 年已经趋于成熟,并在 2019 年 8 月份 Libra 引发全球央行热议时 「呼之欲出」。
中国的央行数字货币英文简称为「DC/EP」,「DC」是「Digital Currency (数字货币)」的缩写,「EP」是「Electronic Payment (电子支付)」的缩写,主要功能就是作为电子支付手段。
战略意图(浅层):
首先:减少现钞流通,优化钞票管理
现在纸钞、硬币的印制、发行、贮藏等各环节成本相对数字货币都非常高,还需要不断投入成本进行防伪技术研发。同时由于电子支付的发展,纸钞和硬币的便捷性不足,使用场景逐渐萎缩。
其次:替代现钞M0,推行人民币数字化
推出DCEP重点替代 M0 (M0是现钞),而非 M1 和 M2,简单而言就是实现纸钞数字化。我国当前货币体系中,基于商业银行账户体系的 M1 和 M2 已经实现了电子化和数字化,所以短时间内没必要使用另一种技术对其进行再一次的数字化改造。
M0 由于交易匿名和伪造匿名,存在被用于洗钱、恐怖融资等风险。而随着安全意识和数据保护意识的提升,普通用户自身存在一定的匿名支付和匿名交易的需求,但现在的支付工具,无论是移动支付还是银行卡支付都无法摆脱银行账户体系,满足不了匿名的需求,也就不能完全取代纸钞支付。但从央行的角度来看,未来的数字货币要尽最大努力保护私人隐私和匿名支付需求,但是社会安全秩序同样重要,在遇到违法犯罪问题时要保留必要的核查手段。
所以,央行数字货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既要保持纸钞的属性和主要价值特征,又能满足便携和匿名要求,同时还要在隐私保护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之间寻找平衡。穆长春多次将央行数字货币定义为「具有价值特征的数字支付工具」、「纸钞的数字化替代」。
战略意图(深层次):
但是除了表面上出于优化现钞管理,推进M0的数字化之外,DCEP的发行背后的有着涉及人民币国际化等更加宽宏的战略意图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抵制美国经济制裁,维护国内经济平稳。这类国家以委内瑞拉为代表,由于受到以美国为首的经济制裁打击,使得国家深陷经济危机,传统货币体系面临崩溃,通货膨胀严重,几乎与世隔绝,无法通过传统金融手段从外界获得援助。为了打破封锁,这类国家寄希望于诸如数字货币这类无国界的价值储备工具,将其视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二、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这类国家多以美元作为政府货币,在国内经济方面受制于美元,以马绍尔群岛为代表。此外,对于那些由于参与国际贸易而不得不依赖美元的国家来说,引入一种由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也可能有助于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进而可能意味着这些国家拥有更多的经济主权。
三、追求金融科技发展,改善现有体系。这类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新加坡、以色列、迪拜、爱沙尼亚等。比如新加坡则希望通过数字货币来促进跨境支付;以色列则是为了针对国内的黑市及漏税现象。这类国家经济基本上都比较稳定,但为了追求金融科技的发展,把握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和补充或改善现有货币体系而选择加入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探索中。
四、维护现有货币体系稳定。这类国家以挪威、瑞典为代表。这些国家货币体系现阶段由于某些外在因素而遭受到威胁或冲击,希望通过法定数字货币来稳定国内现有货币体系,将其作为法币的补充,确保央行对国内货币的控制权。
另外,央行法定数字货币也被认为是更安全和合规的虚拟数字货币:
首先,以比特币为代表的非法定数字货币以去中心化为主要特征,但法定数字货币却需要明确的中心化组织。这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以国家信用作为担保,相比用纯技术作为信用担保的比特币等数字货币,能得到法律上的保障。
其次,区别于非法定数字货币存在价格波动巨大、属性难以定义等诸多问题,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价格相对平稳,可以方便地与法币兑换,是法币的数字形式,不存在流通和监管方面的障碍。
另外,法定数字货币可以采用分布式记账方式也可以采用传统银行账户体系。采用分布式账本的优势在于能拥有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等特性,便于降低发行成本与加强监管,打击违法犯罪。但区块链技术并非唯一选项。
资料来源:01区块链
现在DCEP还处在内测阶段,可以在建设银行APP里面使用数字货币钱包功能,打开建行app,在最上方搜索栏输入“数字钱包”,显示“数字钱充值”和“数字货币”。
该功能暂未正式对外提供服务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谢谢:)
㈡ 数字货币为什么会有价值
价值尺度,也是货币的功能之一。因为数字货币也是货币,具有货币的一般属性。
㈢ 什么是数字货币白皮书
数字货币简称为DIGICCY,是英文“Digital Currency”(数字货币)的缩写,是电子货币形式的替代货币。数字金币和密码货币都属于数字货币(DIGICCY)。
数字货币不同于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货币,因为它能被用于真实的商品和服务交易,而不局限在网络游戏中。早期的数码货币(数字黄金货币)是一种以黄金重量命名的电子货币形式。现在的数码货币,比如比特币、莱特币和PPCoin是依靠校验和密码技术来创建、发行和流通的电子货币。其特点是运用P2P对等网络技术来发行、管理和流通货币,理论上避免了官僚机构的审批,让每个人都有权发行货币。
白皮书是政府或议会正式发表的以白色封面装帧的重要文件或报告书的别称。作为一种官方文件,代表政府立场,讲究事实清楚、立场明确、行文规范、文字简练,没有文学色彩。白皮书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正式官方文书。
㈣ 数字货币有没有白皮书
都有白皮书
就是看白皮书是不是粗制滥造的
㈤ 数字货币白皮书为什么很多都不可相信
因为很多项目白皮书需要夸大其词来实现更大的融资
㈥ 数字货币平台开发,什么是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平台开发需要专业的人士去负责,不过现在数字货币技术已经成熟,开发难度已经变得非常简单,已经成为了一个标准化的技术。现在的数字货币技术不在是亮点,亮点是这种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
比特币诞生并火爆全球靠的是理念,这种理念走在了时代的前言,但是比特币已经先入为主,其它数字货币已经无法将其取代。虽然,后来的一些山寨币也曾火爆一时,但最终还是慢慢的低沉下去,只有比特币坚挺了下来。普银则另辟捷径,作为一种本位制数字货币出现,背后有相关茶叶资产的背书,其价值是获得社会认可的。
㈦ 数字人民币发行机制
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它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具有等价性和法律补偿无限性的特点。今年7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R&D工作组发布了《中国数字人民币R&D进程白皮书》(以下简称E-CNY白皮书),数字人民币将成为未来重要的支付基础设施。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数字人民币探索步伐领先全球,应用前景机遇与挑战并存。
拓展资料
数字货币的制度保障
1.加强法律保护。只有通过完善的法律和相关的规章制度,数字货币的法律地位才能得到有效保护。央行可适时出台数字货币法律法规,加强监管,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有效发行,坚决打击利用数字货币实施的欺诈行为。处罚规则可参照已制定的《数字货币法》,确保数字货币在发行过程中的法律地位。在央行内部也可以设立专门的数字货币管理机构,对合法参与数字货币交易的消费者给予支持和法律保护,有效保障消费者资金安全。使用数字货币从事非法活动的主体将受到专门部门的处罚,央行应该作为主人出现。
2.加强宏观管理。为了加强数字货币的金融控制,政府必须加强宏观管理。央行负责发行数字货币,其主导地位不可动摇。这可以有效控制数字货币私下发行的无序状态,更好地控制数字货币中的发行数量,引领央行制定数字货币发行实施细则,从而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中国人民银行2017年1月推出的中国数字票据实验平台已经成功测试,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已经投入试运行,这标志着中国人民银行将成为第一家发行数字货币并进行实际应用的央行。
3.利用大数据分析提高技术能力。数字货币的广泛应用对现代互联网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如果采用区块链技术,只要掌握全部网络的51%,就可以控制所有节点,目前的技术处理和备份都需要更新。数字货币证券交易所近年来接连被黑的原因是网络的系统性安全没有得到有效保障。未来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提高技术能力。数字货币系统通过现代密码学、完善的加密功能和系列组合,可以识别货币持有者,防止数字货币被盗用和重复使用,可以极大地帮助数字货币参与各方的正常权益。保障流通领域数字货币的安全。
4.进一步完善区块链技术。利用区块链技术发行数字货币,由于区块链建设的数字货币系统在与其他平台的连接上会出现问题,区块链技术的密码服务需要与其他平台进行数据交换。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区块链技术,特别是密码学技术,实现数字货币中的网络节点与实物货币绑定到账户的方式,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数字货币在国际结算中的收款业务,通过数据加密实现数据交换,提高身份验证和网络安全性,加大数据库建设,确保数字货币的区块链平台稳定,完善区块链技术,为数字货币发行后进入流通领域创造有利条件。
㈧ 国外对中国的数字货币有哪些看法
国外对中国的数字货币没有太多的看法。不过,国内的数字货币是是非常的混论的,资金盘,传销骗局,圈钱币是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比特币穿涨水高衍生出的不好东西,受骗群体对数字货币基本上是不了解的。
比特币、莱特币这些主流的数字货币的收益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欧陆众筹推出的众筹项目的收益预期才有30%左右。那些打着高收益的币种基本上可以确定是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