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币圈知识 » 币圈圣经

币圈圣经

发布时间: 2023-08-31 12:41:16

① 未来金融三问

文/肖小跑

面向未来最好的姿势是问问题,问问题最好的态度是从自己最熟悉的领域问起——于是有了这篇 “未来金融三问” 。也许不太成熟,但都是我自己想了很久的问题。

1. 最有前(钱)景的地方在哪里?

我入行时的“职场圣经”是Michael Lewis老师的 《说谎者的扑克牌》

书中有一段,描述他拿到Salomon Brothers债券销售的offer,第一天去报道时的感觉: “并不像是去上班,而更像是去领彩票奖金”

人生第一份工作直接抛给他了一袋子金砖——他的工资是自己LSE(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的两倍多。教授年近50,已经站在了自己领域的顶峰;而他24岁,刚摸着山脚的第一块石头。

他的结论是:这个世界没有“公平”。


1985年的华尔街是世界上最有前(钱)景的地方,Salomon Brothers是当年街上最handsome的 boy。后面的几十年里,“金融投行”就像希腊神话中的弥达斯,点石成金 (弥达斯的触摸,The Midas touch) ,从华尔街到伦敦金融城到香港再到上海,它触到的东西都会变成金子。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这个行业依然是金色的——全球金融业界共同经历了有史以来最赚钱的一年。2022年也许还有更大的红包。

但“中彩票”的惊喜感已经没有了,《说谎者的扑克牌》、《华尔街之狼》中那些“没有明天”的狂欢消失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说不出的“中年疲乏感”——明天还要面对没完没了的监管,和经济学家们无时不刻不在提醒我们的“酝酿中大危机”。真正的乐趣已经不在这里了,在“别处”。

为什么曾经的金融业界会有那么巨大的虹吸力?

绝不仅仅是因为赚得多, 更因为它是一台能将“聪明”转化为“金钱”的大机器 。在这里,总有人会因为解决了一个钱的难题、把一个精妙的设计变成现实、或升级成市场 游戏 高阶玩家而变得富有。《大空头》里的MBS、CDS、CDS平方、tranche、高斯定理、奇异期权这些工科天才们的杰作,虽然被贴上了“贪婪”的标签,但谁没有私下偷偷赞叹过“真牛逼”?

但这已经是“过去”了。现在的并购和投行从业者,感觉就是普通打工人。而那台神奇的机器,被搬进了市值2万亿美元的加密业界。曾经投行精英的金手指,长在了币圈、DeFi、web3开发者、和迷因NFT的“钻石手”(diamond hand)上。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法言说的嫉妒、FOMO和的抑郁。

所以钱景已经从金融进入了加密行业了吗?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证据在一首唐诗里: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和“商人”一样, “华尔街皈依者”其实是一个符号 ,无关领域。它代表一类特殊群体,他/她们心跳的动力来自于“波动”——茶叶、菜市场里的大葱、股票、大宗商品、债……当然还有比特币。他/她们有一门“手艺”,能够承受任何波动、能适应任何错综复杂的市场结构。

三十年前,这个群体在大宗商品市场上享受过的所有快乐,啪,现在都没了。蓦然回首,发现快乐的影子嬉笑着,躲进了加密行业。那些在传统市场里,被“低利率”、“监管”、“冷兵器内卷”而废了武功的旧策略,都在这里重获了新生。

比如高频做市:这个在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上近乎寡头的行业,在加密货币领域,羊毛遍地,就一把小手枪就可以“打着枣,吃到饱”。

还有“泡菜溢价”(泡菜溢价——每次牛市,韩国人民对加密货币的强烈需求 ,都会把价格推得比别国高,是为“泡菜溢价”)、期现套利、日间动量、统计套利。


一年又一年,只要人类依然是“单向度”的人,价值评价体系依然是“增长”,前(钱)景就会继续向那些可以用杠杆和衍生品来“套现时间”的地方移动。

结局依然是卷。这便是“单向度人间”的必然归宿。




2. 到底什么才是“价值”?

我们都渴望得到有“价值”的资产,拥有财富。 但“价值”是什么呢?它是真实存在的吗?

不管你的财富成分是什么,它们的“价值”映射在你心中,大概率都是价格标签上那一串“数字”。 你拥有资产的“价值”,只是电子屏幕上显示的数字。

“价值”看不见摸不着,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能对它拳打脚踢;但你仍然可以“讨论”它,用它来衡量现实世界存在的意义。

哲学中的 “唯名论”(normalist)有分教:概念不是“真实存在”,只是谈论“真实存在”时用的“符号”和“标签”——除了便于逻辑推理,它其实什么也不是。 而我们和动物最重要的区别,就是“人”可以相信、思考、和讨论虚构的概念,也能自己“构建”出一个世界。

“价值”也只是一个符号。你坚信的“价值”,其实是人类自己的“构建”出来的。



太抽象了。好在币圈这个神奇的地方,经常可以给你莫名其妙的启发。

去年最火的剧是《鱿鱼 游戏 》。跟着它一起爆红的,还有一款叫做 SQUID(鱿鱼币) 的项目。去年10月开始,它的价格一周内飙升了23万倍;然后在一个月后光速归零。

鱿鱼币是个骗局。虽然这又是一场对韭菜智商的侮辱,但其中的“反跌”设计,却奇怪地让我明白了“价值”这件事的本质:



鱿鱼币的经济模型中有一个 “反跌”(anti-mping) 的设计。买它不难,但是“卖”需要满足一些条件:

一句话总结:这是一款“买了就卖不出去的”东西。


此设计的目的昭然若揭,就是要把“卖”这个动作扼杀在摇篮中——当“买压”远远大于“卖压”,一周飙升23万倍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

这个案例让我此起彼伏。 “买压大于卖压” 这句话太熟悉了。不管您持有什么品类的“价值”——房子、股票、还是比特币,每当它们价签上的数字增加时,一定会有专家解读:价格上涨是因为“买家比卖家多”。

这其实是一句很正确的废话: 因为“买家比卖家多”和“涨了”是一个意思。

每个交易发生时,这笔交易中都只有一个(成交的)买家和一个(成交的)卖家。所以理论上,在某一个价格上的“买家”永远不会多于“卖家”。而如果一个卖家都没有,交易根本不会发生,也就不会有价格。

所以“买家多于卖家”的意思是:由于看到了某种“价值”,想 “拥有它”的热情更高,有更多的人愿意出价得到它——这曾经是岁月静好的时代里,我们默认的常识。

而鱿鱼币却像灭霸一样,生生地把“卖家”的人数消灭掉了一半,强制要求“买入”的数量永远多于“卖出”——于是“价值”这件事就变成了一个纯粹的数字 游戏 :

只要所有人都“买”某个东西,然后齐心协力“hold”住这个东西不卖,让“买入”的数量永远多于“卖出”,它的价格就一定会上涨,我们就一定会发财——而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不管是jpeg文件、GameStop一样的垃圾股票、还是狗币,都和“价值”、“上涨”、“发财”没有关系。

于是一个新的价值理论出现了。或者应该说是一种“ 新常识”和信念 ——这种信念的名字是“钻石手(diamond hand)”,“HODL”,以及上一篇文章(《里拉“荣誉谋杀”》)提到的(3,3)博弈最优解。

只是有一个逻辑上的小问题:如果不卖,这些”价值“就会永远留在“纸面”上。一旦试图变现,从“hold”阵营到了“卖”的阵营,“价值”就有可能会崩溃。

当然,除非这个东西已经有了规模效应。如果你在10年前用100美元买了一大堆比特币,十年后的今天卖掉一两个就可以实现财富,且“卖两个比特币”的动作对其当前价格不会产生任何影响——比特币就变成了一种价值存储。

仔细想想,世界上大部分“价值”似乎都是这么诞生的。“只能买不能卖”——可以被解读为骗局,也可以被解读为“需求”。而需求就是价值。


3. 货币体系的灵魂拷问

最后一问是来自王玮老师的 货币灵魂三问 (节目全文):

信用货币体系,尤其是”央行—商业银行”二元货币体系是人类 社会 迄今为止最合理的模型。如果颠覆掉它,用任何其他模型都回答不好三个问题。我们必须有一个“信用创造”机制,否则会陷入比通胀更悲惨的境地。

我都同意。只是: 我们是不是还要往前看?

人类 社会 已经经历过的、以及它未来将经历的东西也许是不同的。我们已经经历过一个必须利用信用货币体系来实现人类富足、保持基本物质生活水平无忧的时代。过去几十年,信用货币体系确实使地球上几十亿人口实现了物质生活保障,以至于新冠这么多年,大家大概率还是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甚至到了大概率不会再出现生存问题的阶段。

如果人类已经到了这个阶段,再往后,我们还需要这么大的信用程度来支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机制吗?或者,我们已经实现了 历史 阶段性目标, 下个阶段是不是不再需要信用乘数来支持发展,而是倒过来,换成从主动脉到毛细血管的发展模式?

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不是真的需要一种“点对点”的、信息和价值完全绑定的货币体系?

下个阶段最理想的货币体系虽然还没出现,但至少知道现在的货币体系是有问题的——这个世界需要多少钱?明显是太多了。

我们已经习惯了“线性”思维,觉得一次只能有一个世界、一种形态。如果当下的体系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某种巨大问题,它才会迭代成为另一种更好的“新形态”。然后接着再往前迭代。

但是如果现实和虚拟世界开始“并行发展”呢?会不会在信用货币发展的同时,有另外一种“自下而上”的形态同时发展?

在我有生之年,“现实世界”大概率依然会干预到“虚拟世界”。元宇宙到底长什么样子我不知道,但“现实人类 社会 ”里,一定可以找到镜子。


— End —

② 全文干货 ‖ 读了几百本书,我推荐这些

改变,从读书开始。

下面是我从所有过去读过的、还记得的几百本书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很棒的书,每一本都是那么的优秀,不知道花了作者多少心血才写成。现在,让我们捡了个便宜。

希望我推荐的这些书,能让你的寒假更充实,让你的思想更有趣,让你的人生更丰满。

由于书单量多,我就不详细介绍了,简单说一下推荐语就好,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择书。

《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

漫威电影《钢铁侠》的原型,埃隆马斯克是那种可以被无数次搬上银幕的创业者,他的人生没法模仿,但你不可否认的是,这个世界上,就有那种只为实现自己伟大的野心的实干家,创业者!

度阴山的五大权谋人物传记之三

《知行合一王阳明》

”近代中国与日本之间就差个王阳明”,王阳明也是经历了大风大浪的圣人,龙场悟道,平定叛乱,创办心学,简直就是开挂的人生啊。

《曾国藩:又笨又慢平天下》

千万不要读完王阳明之后,读曾国藩,因为你会觉得,跟王阳明比起来,曾国藩就是个“智障”。不过,他用“扎硬寨,打死仗”,硬是把湘军打造成一支铁的军队,还带出了李鸿章,左宗棠等大人物,他的人生也是充满大智慧的,我们这个浮躁的社会,很值得也很有必要去学习曾国藩。

《帝王师:张居正》

我还记得那一句:明只一相,张居正是也。少年才子,师从徐阶,和高拱关系也不错,这本身就决定了他的前途,但他能如此流传百年,还在于他有野心,万历十年,是张居正的十年。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一介草民加身龙袍,这背后不知道有多少东西要学,你要知道,现在这么猖狂的朝鲜,就是朱元璋起的名字。不过,就像很多大佬说的,有时候走上哪条路,是被逼的,但是后期,如果没有野心,也是不行的。

一切都是人心,一切都是人情,一切都是政治,一切都是分权

目前我准备读乔布斯和周鸿祎的传记,拭目以待。

《 穷爸爸富爸爸》

《小狗钱钱》

这是最适合培养财商的书籍,以浅显的例子,阐明深刻的道理,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更重要的是,你要有财商,这是一种思维,很多东西在时间的发酵之下,都会变化,包括金钱。

《 创富法则》

作者秦小明是一个财商专家,金融段子手,他自创了关于财商的四个象限,不仅讲财商,更讲这个世界的运行法则。本书不会教你怎么赚钱,但你读懂了本书,会更好的赚钱。

《 谁动了我的奶酪》

全书以变化为主题,围绕着几个小老鼠寻找奶酪的故事,很有趣,也很有道理,我们这个世界,已经不能再追求稳定了,到此都在发生翻天覆的变化,所以我们要求变,谋变。

《 明朝那些事儿》

这可能是你读过的最有趣的历史书,当年明月的笔法很老道,能抓住问题的本质,繁琐枯燥的流水账历史,在他的笔下,竟然这么生动有趣,人都活起来了。

《 中国,何以文明》

本书讲中国的文化,中国崛起不只是国力的强劲,不只是GDP,还有文化,我们要有文化自信,我们要懂我们的文化起源和演变,还有东西方文明的矛盾。中国近现代大文人都会稍稍觉得自己的人格有某种分裂,本质上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我们这两个文化是不兼容的。

《人类简史》

《未来简史》

吴晓波先生昨天评选出年度十大人物,其中就有这两本书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之所以选他,是因为它今年的新书《未来简史》,我不得不说这是一本神书,绝对能刷爆你的世界观,像这种写一本书就能颠覆全世界的人,不得不说是奇才鬼才,他的书,你不能不读啊。

《 定位》

这是一本西方最不愿意让中国人读到的关于商业的书籍,足以说明他的牛逼之处,可惜的是他的作者特劳特在几个月前去世了。经典永存,这是一本经典的不能再经典的书了,任何品牌和营销策略,都是在消费者心中占领心智!

《 从0到1》

本书作者彼得蒂尔是硅谷的大投资家,只要是他写的,你就不能不看!本书讲创新!大多数人只能做到从1到n,做不到从0到1,因为这本质上是创新,而不是模仿。在商业领域,模仿是很难做成功的,创新往往能找到一篇蓝海。

《营销管理》

这是一本人人必读的书,和《定位》一样经典。我之所以学习市场营销这个专业,就是看中:各行各业都需要营销,一切都是营销,营销本质上是一种思维,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思维。而《营销管理》是营销界的“圣经”,值得花时间好好研读,培养营销思维。

《 万万没想到》

本书作者万维钢是我非常喜欢的作者,他常年定居在美国,搞物理研究,拥有理工科思维,但他又偏偏喜欢人文社科,而且读了大量的书,知识非常渊博。最值得赞扬的,还是他的思维,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人文科思维了解历史,两者结合,便会释放出大量的灵感,往往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而且,他的书思辨性和逻辑性很强,需要耐心地研读,这本《万万没想到》是他的代表作。

《 自下而上》

本书其实是万物演变简史,以独特的思考方式解释这个世界,竟然还让作者解释通了,神奇不神奇?我们通常理解的世界,是自上而下的,政治,经济,教育,公司等等都是,但作者就是找到了一个新的思维方式,万事万物是自下而上演变的,人们只是在后期找理由去解释已经演变的而已,

《 自私的基因》

本书作者的观点有点烧脑,一切都是基因在“作祟”,基因只是寄生在生物体上,它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活下去,这样的话,人类的存在就更没意义了,只是一个被寄生的动物而已,想想是不是觉得毛骨悚然?

《 拆掉思维里的墙》

本书作者古典是一个职业规划师,专注人的成长,专门打破人的思维,他提出观点:这个世界是个体崛起的时代,每个人都至少有一次机会去实现自己,但是,我们的思维还停留在过去,没有突破,这会大大阻碍我们的成长,这本书的观点很值得我们深思,都是具体的问题的解析,很有参考价值。

《 稀缺:我们是如何一陷入贫穷和忙绿的》

本书作者提出了一个“带宽”的概念,贫穷使我们忙绿,越贫穷,越忙绿,因为我们的带宽太小,没有存量,这本质上还是思维的问题。我们要拥抱变化,拥抱不确定性,培养思维,多做有增量的事情,慢慢积累,就会有质的变化。

木心的文字有一种灵动的魔性,往往能给你冲击。你不得不承认,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如果你知道本书是一部世界文学史,你应该能想到它的价值有多大了。

《 平凡的世界 》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我,这里有我的故事(点击可看)

又说到这本书了,好几遍了吧,这是一本对我影响最大的书,因为它教会我奋斗。人活着,就不能简简单单地活着,必须要追求自己想要的,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总不枉白活一场,我想,这就是活着的意义吧。

《 解忧杂货店》

作者写本书的手法很值得称赞,以倒叙的方式,讲述了5个人的困惑,其实我们遇到难题的时候,内心深处早就有了答案,我们问这个问那个,也只是在寻找自己,得到支持。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这样,明知答案,还有去做,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 追风筝的人》

本书主旨是“救赎”。每个人在成长的路上都会犯错,但作者想表达的是去转化,去补偿,进而得到救赎。不能逃避,逃避只会让自己更后悔,更无奈。时间永远不会停下来,但我们犯的错的伤痕却永远的定格在双方的心中,无日不在折磨着我们,但秘密终究是秘密,没法公开。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救赎方式,不要活得伤痕累累。

《 我把一切告诉你》( 已更新三部)

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职场小说,蓝小雨的奋斗之路,彰显了他性如烈火的性格,也凸显出小人物的职场之路,种种过失,造就了蓝小雨的江湖地位。但这不是白来的,他熬过多少夜,加过多少班,学过多少知识,这些少一个,就不会有现在的蓝小雨。作者可能还有第四部哦,期待着···

《 刻意练习》

本书也是一本神书,关于学习,前几年刷爆了我们眼球的《异类》中讲过一个“一万小时定律”:任何人只要在一个专业领域勤学苦练10000个小时,就能成为专家。本书就颠覆了这个观点,它说到,只要你摆脱舒适区,一千个小时就能成为专家,相反,如果你只是在单纯的重复,就算你练习10万小时,也只是新手,重要的是走出舒适区。

《 好好学习》

作者成甲是一个善于总结的人,而且本书也不是讲学习的,而是讲认知的。作者的灵感来自于查理芒格,他讲到,只要认知提升了,学习力马上就能上去,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很不错的好书,值得一读。

《 如何高效学习》

本书是一个赤裸裸的学霸写的,我觉得他的“整体性学习”方法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闲话不多说,先看资历:他从高中开始,放学后就几乎不学习,尽管如此,他还是以全班第2名的成绩毕业。读大学时,他每天学习一般不超过2个小时,但他的平均成绩总保持在A以上。他在家用了12个月时间,通过互联网完成了四年麻省理工大学33门的计算机课程。学习时,先看目录,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寻找各个章节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样学习的效率会很高。

《 穷查理宝典》

这不仅仅是一本讲投资的书,更是给我们提供了整个的思维框架,关于跨学科,关于理解世界的方法论。相信我,本书会把你的世界观撕扯地粉碎,所以,读此书之前,请先做好思想准备。

《 投资异类》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天使投资人王利杰的书,也是讲他对世界的理解还有他成功的方法论,对于一个投资人来说,你必须要理解世界上任何事物,这样才能做出理智的判断,这也就要去他们要有一个总的思维框架去思考分析,所以,他们的书往往很有价值。

《 乌合之众》

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这本书,讲群体行为。可为什么我把本书放在了投资一栏?对于投资者来说,第一层次是要判断自己在想什么,但对于更高层次的投资者来说,你要判断大多数人在想什么,也就是群体在想什么,然后你做出跟大多数人不一样的投资决策,这样往往能获利。

《 中产阶级如何保护自己的财富》

本书围绕房产展开,副标题是:在你读到本书之前,你所做的大部分投资,都在亏损。我觉得前言部分的几十页讲的特别好,你专门可以找来看看。

《聪明的投资者》

这是一本讲证券投资的专业书籍,作者是巴菲特最敬仰的老师,书中讲的是价值投资策略,对于想买股票投资的人来说很有参考价值。

《 世界是红的:看懂中国经济的一本书 》

正如副标题所说的,看懂本书,你就能看懂中国的经济,对于当今社会青年大学生,不懂经济,也就不能懂这个世界。作者白云先生的分析能力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还是那句话,轮分析能力,我只服白云先生。

《 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 》

本书讲华尔街崛起的历史,看它如何一跃成为世界金融的"心脏",如今,世界已经离不开华尔街,但我们对它的历史却一无所知,这多少有点不太合理吧。

本书作者是个大人物,有传言说1929年到1933年的大萧条就是他干的,这多少有点耸人听闻,毕竟是改变了整个经济格局的大萧条,竟然是一个人干的?不管真不真实,足以说明他的能力,这是作者死前一段时间写的,很有参考价值。

现在我正在读《大而不倒》《世界是弯的》《非理性繁荣》,有点难懂,正在啃。

《 图说区块链

《区块链:定义未来金融与经济新格局》

2017年谷歌热搜中有一个词:比特币。毕竟一年时间涨了20倍的东西还很少见,到底比特币是不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庞氏骗局,还是真正能颠覆整个经济格局的货币,每个人都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但我们至少要有一些专业的知识,去分析比特币到底有没有未来,区块链的潜力到底有多大!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开放的智力》

作者采铜是心理学专业出身,分析能力很强,他的观点很值得我们借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想知道学习的方法,他聚焦个人成长,专业地教你如何更快的成长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把时间当作朋友》

本书作者李笑来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主要是他自称自己是比特币首富,拥有6位数的比特币,之前币圈一直有人吆喝:ICO终究还是割了韭菜,富了笑来。撇开这些不说,他的学习方法真的很厉害,牛人就是牛人,我可以这样说,李笑来老师是对我影响最大的老师,我很推荐他的书和他的方法论。

《 向死而生》

我们的世界,不但缺少思维教育,性教育,还缺少死亡教育!本书作者是李开复,我们都知道他曾经得过淋巴癌,但后来治好了,就是治疗的这段时间,让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特别是死亡。从那以后,他活得更豁达了,很多事情都看开了,所以,读此书,让我们都进行一次死亡教育。

《 瓦尔登湖》

《查令十字街84号》

这是爱书之人应该读的,不求别的,只求内心的安宁平和,与世无争,把世间的一切纷扰放在心外,对他们来说,读书就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两本书适合在深夜拜读,用心去体验书中的场景,你听,风停了。

《背包十年》

《好吗好的》

眼前不只有苟且,远方也见得有多美好(点击可看)

我总是说,当你迷茫的时候,就出去走走吧。本书作者小鹏就是一个职业旅行家,他说,自由与梦想,虽然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坚持,就不是空中楼阁,我希望自己能够作为一种介质,将旅行梦想传递下去。你未必要成为职业旅行者,但只要还有梦想,肯为此坚持努力,就一定会在自己的天空中看到彩虹。”

《 不要等到毕业以后》

《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你从未真正拼过》 领英合编,偏职场

很多事情,你不能等,因为现在不做,以后更没机会做了,比如读张志的《不要等到毕业以后》。这是指导大学生规划的一本书,很值得借鉴。我们努力的效果往往与努力的方法和方向有关,只有把握好前行的方向,才能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写了这么多,有点累了,推荐了这么多优秀的书,不知道你们会不会看。但我保证:上面推荐的每一本书,我都有仔细地读过,绝不是胡乱推荐的,因为那是对你们的不负责任!

寒假我准备读关于政治,经济,量子物理,人工智能,哲学等方面的书籍,如有收获,定会在后期分析给大家。

我是孤林问道

大二狗一枚

喜欢就点个赞呗

热点内容
宇宙有没有二次元 发布:2025-08-12 02:35:57 浏览:326
trx户外健身 发布:2025-08-12 02:28:09 浏览:389
虚拟货币怎么放入冷钱包 发布:2025-08-12 02:26:01 浏览:934
trx软件 发布:2025-08-12 02:23:51 浏览:865
比特币能存储在u盘 发布:2025-08-12 02:16:26 浏览:763
比特币零知识 发布:2025-08-12 02:15:34 浏览:452
玩游戏赠比特币 发布:2025-08-12 02:08:29 浏览:905
ltc和ada对比 发布:2025-08-12 01:58:09 浏览:426
比特币合约套利公式 发布:2025-08-12 01:44:44 浏览:530
eth实体经济 发布:2025-08-12 01:41:05 浏览: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