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技术栈
❶ 数据中心的未来三大趋势
商业现代化、公共云的爆炸和深层次的技术创新是2021年的基石,突出表现为生物技术、供应链分析、量子计算和区块链的进步。2022年是关于元宇宙、加密货币、基因医学以及互联网和云的进步,以帮助实现之前承诺。
虽然互联网、新兴技术和云服务的发展为各行业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体验,但它也将把传统IT架构的能力推到极限。支持下一代应用的技术栈需要类似云的敏捷性、规模、安全性和性能来支持工作负载。
展望未来,以下是塑造互联网发展和改变现代数据中心的三个关键技术趋势。
支持软件的DPU的崛起
计算正在向数据所在的地方靠近。5G连接与边缘计算的创新相结合,正在改变医疗保健(病人监测)、 汽车 (自动驾驶 汽车 )和能源(智能电网)等行业。
在2022年,我们将看到更多的企业部署边缘计算战略。更加分散的工作负载将推动数据中心东西向流量的大量增加,强调了对类似云计算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的需求。这就催生了DPU的部署,将CPU还给应用。
DPU的设计是为了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大规模跟踪有状态的连接和流量。对于服务提供商来说,这些进展将释放客户数据中心的CPU,用于关键业务和创收的处理。DPU的进步不仅改变了我们设计网络的方式,也改变了我们在网络上运行的应用程序,为增强工作负载创造了更多空间。
加速人工智能模型的发展
边缘计算的采用导致了处理能力的大规模进步和人工智能驱动的图像处理的可用性增加。但是,对于这项新兴技术能够为各行业带来的好处,我们还只是刚刚开始。在明年,不断发展的IT基础设施和DPU、GPU和其他SmartNIC的进步将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利用AI模型,并从数据中获得更多的价值。
通过现代化的IT架构来释放高级数据分析的新可能性,我们预计将在 健康 诊断、制造业、航空航天研究和零售等领域看到新的使用案例。
零信任的任务
在2021年出现创纪录的复杂的勒索软件攻击后,美国发布了一项关于改善国家网络安全的行政命令,要求联邦机构与私营部门更紧密地合作,以提高他们对网络攻击的弹性。行政命令中的一个要求是制定一个计划来实施 "零信任 "架构。
对企业来说,"零信任 "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是,打击网络攻击的激增将需要更强有力的承诺,实施 "零信任 "框架,并将这种方法纳入所有硬件和软件设计原则的核心。
2022年,企业和政府机构在迈向零信任安全架构的过程中,将寻求采用分段和微分段政策,以提高其网络对数据泄露的复原力,不过这将面临包括调整传统基础设施和相应安全政策的挑战。
结论 - 持续的数字化转型
疫情带来的一个意外收获是数字转型的加速,这将持续到2022年及以后。数字化转型将为企业的创新提供更多的机会,但它首先要有现代化的、敏捷的架构作为支撑。这些迎来去中心化的互联网的先进技术趋势将为传统的数据中心带来范式的转变,因此组织和行业可以为未来做好准备。
❷ 【元宇宙】元宇宙的核心技术及相关名词解释
一、元宇宙的六大核心技术
元宇宙的基石由以下六大核心技术构成:
基础设施:物联网技术、网络通信及算力技术、数字孪生技术
底层: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技术
前端:交互技术(全息影像技术、脑机交互技术、传感技术)
1、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在元宇宙中扮演关键角色,为元宇宙提供去中心化保障,确保文件的原始性和唯一性。它通过防篡改和可追溯性确保数据安全,支持元宇宙中的规则、资产等。
2、交互技术
交互技术为元宇宙提供沉浸式体验,包括VR、AR、MR全息影像技术、脑机交互技术及传感技术。用户能直接输入内容,探索无限可能性。
3、网络通信及算力技术
高性能网络通信技术,如5G/6G、云计算、边缘计算,是元宇宙运行的关键。5G提供高速、低延迟、高可靠性和低功率的通讯,支撑元宇宙需求。云计算提供元宇宙所需的计算和存储能力,边缘计算确保低延迟体验。
4、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让设备能接入互联网,实现信息交互。无线模组是设备联网的关键,为元宇宙提供感官链接,提升沉浸感。
5、数字孪生技术
数字孪生技术通过物理模型、传感器数据、运行历史等,构建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虚拟映射,模拟真实世界的复杂系统。
6、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如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为元宇宙提供智能支撑,实现更高效、人性化的交互体验。
二、元宇宙相关名词解释
1、元宇宙(Metaverse):一个与现实世界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
2、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构建元宇宙的基础技术,包括网络云服务、数据中心、边缘计算等。
3、实时服务(Live Services):基于互联网支持复杂虚拟世界和在线游戏的软件平台。
4、发现(Discovery):了解元宇宙中可参与活动的方式,包括传统营销和去中心化市场。
5、低代码平台(Low Code Platform):简化应用程序开发的平台,支持无编码制作。
6、人机界面(Human Interface):包括传统屏幕、虚拟现实设备和脑机接口等。
7、控制论(Cybernetics):弥合人类与机器感知动觉系统差距的技术。
8、空间计算(Spatial Computing):使用户沉浸式进入计算环境并与周围对象进行计算。
9、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向环境增加信息的技术。
10、模拟现实(Simulating Reality):准确模拟现实世界的技术趋势。
11、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完全沉浸在虚拟世界中的技术。
12、智能眼镜(Smartglasses):结合了虚拟现实功能的增强现实设备。
13、5G:第五代无线网络,提供高速、低延迟和高连接能力。
14、图形处理单元(GPU):专门用于渲染3D图形和AI的芯片。
15、3D引擎(3D Engine):支持实时生成三维图形的软件。
16、区块链(Blockchain):确保信息不可篡改和去中心化的技术。
17、加密货币(Cryptocurrency):使用加密算法和区块链的虚拟货币形式。
18、非同质化代币(NFT):区块链上的资产所有权证书。
19、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基于区块链的编程方式交换价值。
20、权益证明(Proof-of-Stake):一种处理交易的去中心化方法。
21、分布式网络(Distributed Network):由多个节点机互连的网络。
22、创作者经济(Creator Economy):软件和市场为元宇宙创造内容。
23、边玩边赚(Play-to-Earn):通过游戏赚取虚拟物品或货币的经济模型。
24、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权力和控制分散到网络中的各个节点。
25、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链上治理形式,成员通过投票指导方向。
26、去中心化金融(DeFi):无信任、无许可的金融合作。
27、数字全息图(Digital Hologram):物理空间中的相干图像投影。
28、数字身份(Digital Identity):数字化的真实身份信息。
29、数字孪生(Digital Twin):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虚拟映射系统。
30、角色化身(Avatar):个人数字身份的图形表示。
31、自我主权身份(Self-Sovereign Identity):个人控制和拥有身份。
32、虚拟世界(Virtual World):支持多人交互的持久环境。
33、虚拟货币(Virtual Currency):虚拟世界内的记账单位。
34、虚拟经济(Virtual Economy):控制虚拟货币和物品的系统。
35、虚拟物品(Virtual Item):游戏或其他虚拟世界体验中的物品。
36、虚拟主流化(Virtual Mainstreaming):数字身份、虚拟财产与实体财产平等化。
37、虚拟存在(Virtual Being):游戏或其他元宇宙体验中的角色。
38、网真(Telepresence):通过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远程传送。
39、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实现人脑与计算机直接连接的技术。
40、体验(Experiences):元宇宙中的活动,如游戏、社交、办公等。
41、未来办公(Future of Work):远程协作的能力。
42、沉浸式社交(Immersive Social):面向社交互动的元宇宙体验。
43、游戏(Games):推动元宇宙体验的硬件和软件技术(GameTech)。
44、免费游戏(Free-to-Play):基于游戏的货币化模式。
45、游戏技术(GameTech):支持现代电子游戏的技术栈。
46、修改(Mods):游戏或虚拟世界的修改。
47、电竞(Esports):电子游戏竞赛形式。
48、开放平台(Open Platforms):无需许可的内容和应用程序创作平台。
49、无需许可(Permissionless):无需许可即可使用的技术。
50、OpenXR
51、WASM
52、Web3.0
53、零知识证明(Zero Knowledge Proof):无需提供额外信息即可验证特定内容的技术。
54、围墙花园(Walled Gardens):元宇宙中的特定域,限制内容创作。
55、网络效应(Network Effects):网络价值增长的理论。
56、高性能计算(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HPC):具有极高计算能力的计算系统。
57、量子计算
58、云计算
59、边缘计算
❸ Web3.0概念到底是什么
近期,Web3.0概念颇受市场关注。11月10日,Web3.0概念股掀起涨停潮。天地在线获10天8板,榕基软件4连板。那么,表现强势的Web3.0概念到底是什么?以下为多家机构关于Web3.0的论述:。在Web3.0中,用户为满足自身需求进行交互操作,并在交互中利用区块链技术,从而实现价值的创造、分配与流通。综合多方论述,Web3.0是一种生态网络,关键词是“去中心化”、“基于区块链”。综合多方观点,Web 3.0发展处于早期阶段、技术上存在限制。第一批可行的Web 3.0应用有望在2025年实现落地。值得注意的是,多家上市公司近期相继表示已布局Web3.0业务。东方国信:目前Web3.0的概念尚不明晰,还处在应用场景探索阶段。
Web3.0概念到底是什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近期,Web3.0概念颇受市场关注。11月10日,Web3.0概念股掀起涨停潮。天地在线获10天8板,榕基软件4连板。

Web 3.0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综合多方观点,Web 3.0发展处于早期阶段、技术上存在限制。
华泰证券:Web 3.0尚处早期阶段。由于技术和资金上仍存在限制,Web 3.0尚未做到真正的去中心化。第一批可行的Web 3.0应用有望在2025年实现落地。中信证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应用层仍处萌芽阶段。从Web3技术栈来看,根据Web3Foundation,Web3主要由基础设施与网络层(Layer0)、协议层(Layer1)、中间件层(Layer2&3)及用户接入层(Layer4)构成。随着L1多链并存生态发展、以太坊共识机制的变迁、侧链及Layer2的扩展,Web3基础设施的可拓展性正不断增强,以支撑繁荣发展的上层生态。应用方面,尽管NFT、GameFi等领域不断有明星项目出圈,但对稳定的商业模式、经济系统的探索仍处于早期阶段。东吴证券:行业当前仍然处于早期阶段,在投资确定性上一定程度上仍受到发展阶段的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上市公司近期相继表示已布局Web3.0业务。
东方国信:目前Web3.0的概念尚不明晰,还处在应用场景探索阶段。公司有Web3.0底层技术栈储备,包括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元宇宙。中文在线:公司在web3.0领域持续关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最新政策动态,与行业内优质公司充分交流沟通,在符合各地区政策前提下开展相关业务布局,目前公司已在新加坡设立COL WEB全资子公司。超图软件:Web3.0作为下一代互联网技术,超图在相关的技术与GIS结合方面进行了布局。包括空间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GIS技术、大数据GIS技术、融合AR与VR的新一代三维GIS技术等。东港股份:公司目前已经在开展web3.0相关技术的研究,未来计划在数字金融、智慧办税等相关业务领域结合Web3.0有关技术进行产品化的应用与推广。
机构建议关注相关产业机遇
市场前景方面,据GrandView报告,到2030年,全球Web3.0区块链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35.3亿美元,从2022年到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4.9%。
东方证券观点是,现阶段Web3.0处于发展初期,底层基础设施的搭建尤为重要,建议关注提供区块链技术服务的运营商、分布式存储服务供应商。
中信证券认为,Web3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技术及全球监管环境仍不成熟的背景下,依然面对较多的不确定性及风险,建议更多关注Web3技术创新带来的产业机遇,以及相关互联网公司的布局及发展。
东吴证券则表示,依然对未来的变化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政策的持续出台也有助于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