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司徒老师
Ⅰ 我们老师问:“诸葛亮最终为什么没有统一中国。”怎么回答
《三国志》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以上这段是《三国志》作者陈寿先生对诸葛亮的评价,
陈寿毕竟是史学大家,说的还是很准确的,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
管、萧之亚匹矣。”,就是诸葛亮在治理国家方面是很优秀的,可以
与管仲、萧何相媲美!
但是在军事就差一些,所以才“连年动众,未能成功”!
再分析一下其它方面:
第一:在魏、蜀、吴三国中,蜀汉的综合国力本身就最弱。
何况,还犯了两次致使性的错误,一是关羽违背了
“联吴抗曹”的策略,结果与东吴失合,在孙、曹两
家的共同夹击下,不但失去了荆州,而且也赔上了性命!
使蜀汉损惨重!二是刘备不听众人之劝,倾国之兵为关羽、
张飞报仇,结果在彝陵惨败!
这两次重大失误已经使原本国力最弱的蜀汉伤到了根本,
而且也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可能!
第二:蜀汉地方狭小,人口少,且可能之才更少,所以才有“蜀汉
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说法”!
曹魏的人才最多,从曹操到司马懿到后期的钟会、邓艾等!
而东吴也是一样,从孙策、周瑜,到鲁肃,再到吕蒙、陆逊!
蜀汉呢?等到刘、关、张等老一辈一牺牲,就剩下诸葛亮自己,
最后才招降姜维!
所以人才的匮乏也是诸葛亮统一不了天下的原因之一!
第三:诸葛亮已经为国为民耗尽心血,而后面当家的刘禅是个扶不起来
的小阿斗,帮不上诸葛亮不算,偶尔还给诸葛亮添点乱!
第四:蜀汉的地理环境是宜守不宜攻,所以诸葛亮每次出兵,
都很费力,尤其是运粮草最困难!
所以诸葛亮一旦粮尽则必须退兵!
第五:诸葛亮自己也清楚这些厉害关系,但还是要出兵,因为他知道蜀汉
的国力最弱,必须摆出强势,这样曹魏和东吴才不敢来进攻蜀汉,
所以出兵也是为了达到以攻代守的目的!
综上所述,无论从诸葛亮的个人军事才能,
还是蜀汉的综合国力、人才储备、地理环境等等,
诸葛亮都没有统一天下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