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币圈知识 » 次元宇宙论

次元宇宙论

发布时间: 2022-04-26 00:35:47

『壹』 所谓的多宇宙理论是讲什么

本世纪50年代初,年轻的物理学硕土研究生休·埃弗里特在研究一些比量子力学本身更为奇异的量子力学的推论时,第—次提出了令人信服的多宇宙体系可能存在的理论。这个被所有严肃物理学家接受的理论认为,人们永远无法确定无疑地对原子和亚原予粒子的运动进行预测,比如,你只能推断某个电子在千分之一秒后大概会在哪里,但是它也很可能会跑到别的地方。
这一点重要的不确定性使我们掌握了亚原子世界的一些基本特性,而这恰好是物理学家们近几十年来—直在苦苦思索的问题。例如,伟大的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认为:在你通过测量行为将某个粒子的位置确定下来之前,这个粒子确实可以同时处于几个位置。他认为,测量行为本身迫使这个粒子选择其中的一个位置,这个位置超越了所有其他的位置。
但是埃弗里特却有另一种想法:他认为,在你将这个电子的位置确定下来的同时,世界会分裂成许多宇宙。在每个宇宙中,这个电子都有一个不同的位置——而且所有这些每一个都同样真实的世界会继续发展变化并拥有其自己的未来。根据这个所谓的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诠释,宇宙的多产性已经达到了难以置信的程度,因为宇宙中的每一个粒子在每一瞬间都会产生许多新的宇宙——而在下一个瞬间,每一个新宇宙又会再次分裂。但是有许多物理学家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令人信服的观点。如果这一理论是正确的,正在平行发展的宇宙的数量将远远超出我们的计算能力。
但是,这一理论完全是一种假设,因为我们目前还想象不出任何可以使我们与这—多宇宙体系中的任何一个字宙进行接触的方式。因此,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随着我们体内粒子的分裂和再分裂而产生无数的平行“自我”,但是我们了解其他“自我”发展历史的机会绝对为零——所以判断埃弗里特对量子力学所做的这种解释是否正确的机会也同样为零。
广义相对论多宇宙体系
第二种类型的多宇宙体系,看起来也像第一种多宇宙体系一样没有多少可以确定的因素。这种类型的多宇宙体系的理论依据并不是量子力学,而是20世纪物理学研究领域的另外—项具有革命意义的成果——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认为,质量极大或密度极高的物体可以使时空结构延长。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密度接近无穷大的物质(比如黑洞),这种延长就可以变成一条裂缝。

这种时空裂缝被称为虫蚀洞,从理论上来说,人们也许可以将它作为—条捷径,通过它到达宇宙中距离我们非常遥远的另—个地方。但是根据斯蒂芬霍金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观点,虫蚀洞也有可能使我们完全脱离我们生活的宇宙,从而创造出一个新生的“小宇宙”,这个“小宇宙”诞生后会自行膨胀和发展,并形成自己独立的时空分支。
如果这一理论是正确的,那么现在我们应该以万亿为单位来计算这样的“小宇宙”的数量,因为据认为我们生活的宇亩中存在数以万计的黑洞。而且这些“小宇宙”还只是自然产生的一部分;原则上“小宇宙”也有可能通过人工方法制造出来。本世纪80年代末,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艾伦·古思提出,人类也许可以在实验室中利用几磅重的物质创造出一个“小宇宙”,方法是将这几磅重的物质压缩到与黑洞相当的密度。
在未来的100年时间里,我们是不会掌握这种技术的——甚至有可能在未来10亿年时间里我们还是无法做到这—点。但是,—个足够先进的文明也许有能力掌握创造“小宇宙”的复杂技术——甚至还有可能在科学博览会上出售制造“小宇宙”的成套工具。不幸的是,容纳这样一个宇宙的新时空将由于黑洞瓶颈(它会破坏任何从其中穿过的东西)的存在而同我们的宇宙永远割裂开来,因此这种新时空将像量子论的多世界诠释的那些时空—样永远无法被人们发现。
“涡轮增压”多宇宙体系
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类型的多宇宙体系,而且这次人类有可能会发现它的存在——尽管这种可能性受条件因素的影响很大。
自1965年以来,天文学家已经掌握了许多有力的证据证明宇宙始于创世大爆炸,自那时起所有的东西一直都在向外扩张。但是在本世纪70年代和8O年代初,美俄两国的物理学家(包括古思在内)认识到,在宇宙刚刚诞生的的候控制着宇宙的强大能量场也许对宇宙的扩张产生过涡轮增压作用,这种作用迫使宇宙急速“爆裂”——或者称为“膨胀”——其速度是光速的许多倍(光速上限不能被在宇宙中运动的物体打破,但是宇宙本身却不受这—普遍的速度极限的制约)。
到目前为止,我们谈论的还只是一个宇宙——尽管这个宇宙比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一小块(跨度只有300亿光年)要大得多。但是后来,包括移居海外的俄国人安德烈.林德在内的许多科学家意识到这种膨胀的可伸缩性比任何人以前想象的都要大,甚至在正常宇宙中亚原子粒子大小的区域内也有可能纯粹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出现高强度能量场(强度相当严宇宙形成初期的能量场)。
因此,我们的宇宙也许是在一个早就存在的宇宙中形成的不断膨胀的“泡泡”,我们可以将这个早就存在的宇宙更好地称为元宇宙。同我们的宇宙一样,其他类似的“泡泡”也可以很容易地形成。
但是如果膨胀产生的“泡泡”可以在—个早就存在的元宙宇中扩展开来,那么、它也有可能突然从我们生活的宇宙中冒出来。我们的宇宙也许—直都在萌生新的宇宙,事实上这些越吹越大的“泡泡”可以膨胀到不可思议的程度,而且它们可以沿着各自的前进道路发展变化。这些新宇宙中的自然法则和物理现象也许同我们所熟悉的截然不同——举两个例子来说,也许这些宇宙中的引力非常强大以至于它们几乎立刻就发生了塌缩,或者引力非常微弱以至于恒星永远无法形成。接下来、它们可能又会生出其地的宇宙,因而自己也变成元宇宙,宇亩可以在这样的元宇宙中以一种无穷无尽的方式不断地萌生出新的宇宙。
关于“平行宇宙”
假设在我们的现实宇宙前放了一面镜子,那么镜子里就出现了一个和我们的现实宇宙有同样初始条件的另一宇宙系统。当镜面是绝对平面时,我们的现实宇宙和镜面宇宙的对应关系是(Φ╠Φ、a1╠b1、a2╠b2、a3╠b3、……),也就是说,我的现实宇宙与我的镜面宇宙呈中心对称的。
当镜面不是绝对平面时,镜面宇宙就会出现局部扭曲,虽然和我们的现实宇宙有同样的初始条件,但是镜面宇宙的表现已经是被扭曲了。这时我们的现实宇宙和镜面宇宙的对应关系就会是一种不同于前者的对应关系了,是不对称的。
对于这两个不同的宇宙系统来说,两者是平行的,初始条件是同样的,但是事件发展的动态是不同的。如果这两个平行宇宙系统再也没有出现相交,就是说:初始条件相同,事件发展动态不同,事件结果不同。
如果这两个平行宇宙系统在后续发展中相交于一个奇点,就是说:初始条件相同,事件发展动态不同,但事件结果却相同。这两种情况在现实中都是可能存在的。
再推广这一假设,假设在我的现实宇宙周围不止放一面镜子,假如有n(无穷多)面,且两两的反射状态不相同,那么和我的现实宇宙同步出现了n(无穷多)个初始条件相同、事件发展动态不同、事件结果可能不同的宇宙系统。在这n(无穷多)个宇宙系统中,无论我们去哪一个宇宙系统中去进行时间旅行,我们都可以进行干涉,因为我们的任何一次干涉结果都可以在n(无穷多)个宇宙系统中找到一个与事件结果相吻合的镜面宇宙。你们认为如何?

『贰』 多重宇宙与次元理论

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平行宇宙"这个说法,而我也是大约两年前在北京酒吧为一位英国留学生占卜时候,从他口中得知的。今天在神秘学资料中再次听到这个名词,才回想了起来,平衡宇宙的某些理论和古卡巴拉教的生命之树有不谋而合的地方,而它则是从一个科学的论证角度来解释了它的真实性,为了让大家了解什么是“平行宇宙”,在这里为大家转载一些说明。
是否有另一个你正在阅读和本文完全一样的一篇文章?那个家伙并非你自己,却生活在一个有着云雾缭绕的高山、一望无际的原野、喧嚣嘈杂的城市,和其它7颗行星一同围绕一颗恒星旋转,并且也叫做“地球”的行星上?他(她)一生的经历和你每秒钟都相同。然而也许她此刻正准备放下这篇文章而你却打算看下去。
这种“分身”的想法听起来奇怪而又难以置信,但似乎我们不得不接受它,因为它已为各种天文观测的结果所支持。如今最流行同时也最简单的宇宙模型指出,离我们大约10^(10^28)米外之处存在一个和我们的银河一模一样的星系,而那其中正有个一模一样的你。虽然这距离大得超乎人们的想象,却毫不影响你的“分身”存在的真实性。该想法最初起源于很简单的“自然可能性”而非现代物理所假设:宇宙在尺寸上无限大(或者至少足够大),并且象天文观测指出的那样--均匀的分布着物质。既然如此,按照统计学规律便可以断定,所有的事件(无论多么相似或者相同)都会发生无数次:会有无数个孕育人类的星球,它们之中会有和你一摸一样的人--一模一样的长相、名字、记忆甚至和你一模一样的动作、选择--这样的人还不止一个,确切的说,是无穷多个。
最新的宇宙学观测表明,平行宇宙的概念并非一种比喻。空间似乎是无限的。如果真是这样,一切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必然会发生,不管这些事有多荒唐。在比我们天文观测能企及范围远得多的地方,有和我们一模一样的宇宙。天文学家甚至计算出它们距地球的平均距离。
你很可能永远见不到你的“影子”们。你能观测到的最远距离也就是自大爆炸以来光所行进的最远距离:大约140亿光年,即4X10^26米--定义了我们可观测视界的大小,或者简单地说,宇宙的大小,又叫做哈勃体积。同样的,另一个你所在的宇宙也是个同样大小的球体。以上便是对“平行宇宙”最直观的解释。每个宇宙都是更大的“多重宇宙”的一小部分。

『叁』 次元学说的认知讨论

说实话,很多东西并不是简单的语言就可以描述的,很奇妙,次元论,自我的存在,都是很奇妙的东西,时间到底是什么?我们存在于4次元,我们拥有3次元的视觉,我们能看到物体的空间属性,那么,时间呢?4次元的存在比3次元要多一个时间,我们看不到时间,我们在移动,在运动,我们拥有空间移动的能力,是因为有时间,所以我们才可以移动,还是因为我们移动了,产生了时间?我们在这个空间里,在这个4次元的空间里,我们可以移动,但有限制,我们只能向一个方向移动,空间与时间有断面,那个断面,是空间的移动造成的,如同电影一样,我们的每一瞬间,就是一个空间断面,时间,不过是因为我们无法回头才产生的。如同电影之所以连续,是因为它在运动,而不是因为他连续,才运动。因果是互逆的。假设,空间的断面是无法回头的,那么实际上,这个世界有无数的空间,这些空间就好比电影的一祯,属于3次元,因为我们在移动,所以我们是4次元的,在每一个瞬间,都诞生无数的空间,我们看不到,但如果看的到的话,就可以在空间的断层里移动,就是所谓的时间移动。5次元的生命,拥有4次元的视觉,他们看的到空间的断层,能够来往于静止的空间断层,然后移动,就又可以造成时间的移动。所以,他们能看到时间,能进行时间移动。空间移动,产生了时间,那么时间移动又会产生什么呢?我认为,是命运。由此产生对0次元,1次元,2次元,3次元的假象,在4次元前的次元里,有生命吗?无法理解,我们观测到的都是运动中的物体,都拥有4次元时间的属性,所以,我们无法看到,或者说,我们看到了,但是下一刻我们看到的又不是我们之前看到的。是另外一个,我们在空间里不断移动,所以,我们看到的东西,也是在移动。其实他们没动,只是我们动了。在4次元以前的东西,都是物质的,不变的,他们没有时间属性,人类存在,也只能是在这个4次元才行。我们拥有物质的身体,却不是我们的本体,我们的本体是4次元的,身体只是3次元的。每时每刻都在变动。那么记忆又是什么呢?我们所拥有的记忆,在次元里,是因为什么而存在?因为我们本身是4次元生命,我们看不到自己,只能看到物质的3次元,感受到3次元,但我们的记忆,或者可以说是灵魂,本体是4次元的。我们拥有的是空间移动的能力,我们拥有记忆,这是本能。4次元生命的本能。我们是特殊的。那么5次元呢?假设拥有5次元,那么在5次元的生命就拥有更高一层的时间属性,他们能看到4次元,能看到我们的本体,能看到时间这个属性。也可以说,时间,存在于我们的记忆里,记忆,是我们的本体,5次元的生命看的到4次元的我们,看的到时间。他们不能空间移动,但他们可以看到我们的时间。可以在时间里移动。也就间接的进行了空间移动。我们看不到他们,感受不到他们,他们却可以在一瞬间,看到一切,本能的看,本能的理解一切。那么,他们可以改变我们的记忆吗?或者说,改变4次元的我们,让我们的过去或者未来改变?是可以的。就好象我们可以感受到一块石头,就在那不变的在我们旁边跟我们一起经过时间一样,是本能,可以做到就是可以做到,不需要理由,我们可以带着低次元的存在进行空间移动,只要我们在看着他们。就可以。当我们“看”着任意的东西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让他们暂时拥有空间移动的能力,我们感受到了,他们跟我们一样,所以他们到达了4次元的高度,拥有了时间,空间的属性,当我们不再看的时候呢?他们恢复了本身的次元高度,不再拥有时间、空间。我们每次的空间移动,产生时间,我们是没有过去,没有未来的,过去,已经过去了,不存在于4次元,未来,4次元的我们根本没有未来,空间的移动是时间的本质,我们只能在空间里挣扎。我们拥有将物体提升为3次元的能力,我们看到了,感受到了,他们就是3次元。又因为我们是在空间上不断移动才成为4次元的,所以,现在,是4次元,过去是3次元,我们看的到,感受的到,都只是3次元。5次元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每一个3次元,都可以被他们提升为4次元,拥有再一次改变的能力,时间穿梭的能力。可以让3次元的过去改变。再次成为4次元,这个时候,产生了命运。未来出现了。没有空间的移动,不会出现时间,没有时间的移动,就没有命运!4次元的我们仰望高次元的存在,我们是基础,如同3次元是4次元的基础一样,没有物质的3次元,就没有我们的寄宿体。低次元,是高次元的基础。每一个生命,死亡的那一瞬间,就降为了3次元,没有了空间的移动能力,本能上的拒绝,让我们只会向高阶段前进,我们惧怕死亡,生命的意义,在于向更高的次元迈进,成为更高次元的基础。突然觉得很可笑。5次元的生命在看着我们,在每个3次元里看着我们。他们看着我们的过去,所以产生了未来。那么6次元的生命呢?他们看着的,是命运。能看透过去和未来,他们的制约又是什么呢?不知道。。。

『肆』 所谓的异次元空间宇宙论是真的吗

人其实可以预知未来的,比如你做过一件事,想一想,好像很熟悉的样子,或做梦与现实一模一样,这样说明了:我们人不止有一次生命,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 宇宙的时间以反方向进行,我们人也将会被时间带到你已经走过的时间了,就是说:从新活,但你还是你!

『伍』 平行宇宙,次元,异次元,异次元空间,这些词的概念是什么

我预感到有某种超智慧存在,他们设计制造了一个超级矩阵系统SMS,并在该平台上开发编写了一套多维空间虚拟程序TT-DVRA,正是这套程序的开启运行,虚拟造就了我们这个世界——宇宙。所有的物质,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与对应关系,都是由程序事先写好的,可以说这是一个严谨到天衣无缝的精妙体系。因为它太有规律了,以至於我们这些被虚拟出来的智慧生命,每每想到这里都由衷发自内心地赞叹,这一切似乎太不可思议了!

破译的终极-Hypothesized world (被假设的世界)

现在有许多书籍和网站探讨骇客帝国哲学,其实我也有类似的想法:我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这个问题也同样因为电影而提出,比如The Truman Show(楚门的世界)和Abre los ojos(翻拍为Vanilla Sky)以及The Thirteenth Floor(异次元骇客)。这个学说还被一位哲学家Nick Bostrom升级,写成《你生活在一个电脑世界吗?》因此我时常思索这样一个问题,什麽是真实的存在?是不是像有些人的观点,实质的,物理的世界才是虚幻呢?那麽由此我对这个世界的解释为,我们所看到的身処的这个无边无际的宇宙以及它所包含的物质运动规律,都只不过是一台被称之为Super Matrix System的超级计算机程序虚拟出来的模仿拟像而已。所以我们不妨来试著这样假设,有那麽一个真实存在且高度文明的世界,那裏的智慧生物进化到近乎理解宇宙万物运动规律的程度,他们设计制造了一台叫做Super Matrix System的超级矩阵系统,并且在它上面开发编写了一整套Ten three-dimensional Virtual Reality Application,虚拟出了一个他们认为近乎合理到天衣无缝的模型体系。在这个虚拟宇宙模型中同样会有以他们的原形设计的生命元,并且这些生命元会按照Ten three-dimensional Virtual Reality Application事先定义好的规则升级进化。直到有一天出现了人类,然后再用亿万年的时间进化到像现实中的他们那样,拥有高度发达的智慧与文明,能够有能力去制造同样一台叫Super Matrix System的机器,接著那些实质为虚拟的人类依照自身对自然的认知也去虚拟了一个宇宙模型,而这个再次被虚拟的宇宙模型中也注定会有生命元,且进化到同样高的程度必然也会去制造一台Super Matrix System机器,再往后推理又会继续去虚拟下一个宇宙,依次周而复始无限循环嵌套下去。那麽我们究竟存在于这无数层嵌套的哪一环呢?就目前来看,生命元是不可能想象得出宇宙之外的事情的,这更受限於Super Matrix System在设计之初就已经回避了对母体自身的不安全因素。所以我更倾向于Super Matrix System根本不允许生命元代码拥有突破宇宙之外的意识概念,否则的话当生命元升级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破坏系统的平衡。而且我们也不会有什麽自由思想,所谓的自由也只是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的。比如我现在猜破了这一玄机,认定这个世界是被超智慧制造虚拟出来的,如果这一刻我的头脑拥有了自由思想,那麽为什麽我却无法去证明验证我的猜测呢?再比如,我发挥我的自由思想,我想此时此刻我就站在宇宙以外的某个地方,我正在放眼审视宇宙的真相,可是我能把看到的一切都描绘出来吗?所以说我们没有什麽自由思想,所谓的自由也只是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的。另外在我们的社会群体中还存在一种现象值得我们去推敲,那就是人类个体都喜欢反驳他人的观点。一个事情的正反两面,都有不少人在反驳,假如有一个人说这个是对的,马上就会有人站出来反对他,反之也一样。照这样来说“否认”是人类个体最常见的反应了。更值得一提的是,人在一生当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知道!”而这也是一点可疑之処。这个所谓的“否认”和“不知道”其实都是Super Matrix System超级矩阵系统的原始程序代码的遗留问题。早期的TT-DVRA为了防止思维元破译该体系,在最初设计的时候就对它们的社会交互性采用了一种间接回避补偿模式,进而很好的避免了该严密系统的过快崩溃。

也许真正的真理就在SMS母体自身之外,人类永远也无法知晓,因为有些东西自始至终我们也无法明白。展望遥远的未来,我们的智慧与文明也必将进化到一个更高的层面,这让我们也有能力制造一台象Super Matrix System一样的超级计算机系统,同样用於去模拟我们所认为的这个宇宙体系,其中有生命,并且也会沿著设计好的时间规则进化……
最后我只能用Morpheus的著名台词“Pulled over our eyes to blind us from the truth”(拉到我们眼前来使我们看不到真实)来结束这次讨论。

--------------------------------------------------------------------
我的思想本身也是受限的,所以文中所用词汇也许并不贴切,无法真正表明我的想法。关於超智慧,那也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的超智慧,一个比我们早壹千万年的文明对於我们来说就是超智慧。至於他们制造的计算机还称得上称不上计算机,或者早超越了计算机的境界,那就另当别论了,不过有一点我认为,即便是再先进他也要有编码的存在,只是编码方式的不同罢了,如果不编码又怎麽组织物质呢?

『陆』 六次元和七次元是什么

1.六次元:

即六维度,六维空间可以接纳任何可能的形状,而且都与其自身的世界相一致,具有其自身的物理学规律。除了四维时空,另有六个人类未知的空间维度。

2.七次元:

即七维度,是指所有点即无限点上产生无限个时间线 。

相关介绍:

次元本身是指未知数的多重指数,更多表示的是维度或者独立空间。在平行宇宙理论中,由于存在着无数多个3维宇宙,这些宇宙并不能通过长、宽、高或者时间进行相连,只能通过另外一条维度进行连接,因此平行宇宙本身至少就是一个4+1维时空(5维空间)。

在弦理论中,认为各种基本粒子都是由很小很小的线状弦组成的,在众多现象难以用理论解释的情况下,爱德华·维顿提出了11维空间的概念。

(6)次元宇宙论扩展阅读

在理论中,七维空间包括了从宇宙大爆炸开始到宇宙结束,所有空间维,所有时间维上的所有可能性,以及在任意两点直接到达的可行性。五维空间是某一点产生无限个发展趋势,七维是所有点即无限点上产生无限个时间线。

一维是线,二维是面,三维是静态空间,四维是动态空间。在物理学中描述某一变化着的事件时 所必须的变化的参数。这个参数就叫做维。人类只能理解到3维,所以后面的维度可以通过数学理论构建。

『柒』 宇宙次元论中的三元一体什么意思啊

三元,在道教教义中原指宇宙生成的本原和道教经典产生的源流,隋唐以后又衍化

为道教神仙和道教主要节日的名称,延续至今。

道家著作原无“三元”之说,但是古历法家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年、月、日之始,称

三元日,因为此日为“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此“元”当系开始之意。古术数

家以六十年为一甲子,第一甲子为上元,第二甲子为中元,第三甲子为下元。一百八十

年为“天地一变”之周始,合称“三元”,此“元”又是单元之意。早期道教太平道

有“三统”神学思想,称:“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

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

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

欲太平也,此三者常当腹心,不失铢分,使同一忧,合成一家,立致太平,延年不

疑矣。”其时尚无三元之说。《三国志·魏书·张鲁传》引《典略》称五斗米道“请

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

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也未将三官和三元联系在一起。

大约在北周末年成书的道教类书《无上秘要》中,“三元”一词才见著录。该书卷

二十七《上清神符品》引《洞真三元玉检布经》称,受佩“三元玄坛玉检紫文”之人,

佩身九年,就有可能“乘三元之軿,上升三元之官”。该经收入《道藏》洞玄部本文

类,全称《上清三元玉检三元布经》。该经所称“三元”,指的是天、仙、地,即上元

玉检检天大录、中元玉检检仙真书、下元玉检检地玉文。附有《三元内存招真降灵上法》,

其内存之神为“太素元君”以及她的三个女儿,紫素元君、黄素元君、白素元君,三女

神又合称为“三素元君”。故上清派的“三元”并非指天地水三官。《无上秘要》卷

五十二有《三元斋品》,认为从道之人“生长流俗,五神诤竞,尘深罪秽,永不自觉,

与罪同长,山海弥积,前生至今,不知缘来,凡以几劫,逮及今日,罪结天地,在何簿

目,为三官执举,拘逮地役,虽自修厉而无感彻,真灵不降,众魔所伐,致思念不专,

五神飞越,常恐一旦归命幽壑,弥沦万劫,终天无拔”,因此必须以三元大庆吉日,

“清斋烧香,首谢前身及得今日积行,所犯天所不原、地所不赦、神所不哀、鬼所不放

亿罪兆过”。据此,南北朝时期已开始将“三官”和“三元”联系在一起。

唐初编成的《艺文类聚》卷四“七月十五”条称:“道经曰:七月十五,中元之日,

地官校勾,搜选人间,分别善恶,诸天圣众,普诣宫中,简定劫数,人鬼传录,饿鬼囚

徒,一时皆集。以其日作玄都大献于玉京山,采诸花果,珍奇异物,幢幡宝盖,清膳饮

食,献诸圣众。道士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俱饱满,免于

众苦,得还人中。”《艺文类聚》所称道经乃《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

《道藏》收入洞玄部本文类。该经有题解和注释,作者不详。注称:“三元者,元,本

也。但以上三官为万物之行本,故曰三元。”题解称:“一切众生,生死命籍,善恶簿

录,普皆系在三元九府,天、地、水三官考校功过,毫分无失。所言三元者,正月十五

日为上元,即天官检勾;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即地官检勾;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即水官

检勾。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三官之所统摄。”在《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

中,叙述更细,称天官有三宫三府三十六曹,地官有三宫三府四十二曹,水官有三宫三

府四十二曹,三官共有九宫九府一百二十曹,专司记载人的生死和功过,“责役考对,

年月日限,无有差错”。该经还称:“人身中亦有三宫六府百二十关节,三万六千神。

人身行恶,身神亦奏之三官;

人身行善,则度其仙名。生死罪福,莫不先由身神影响相应乎自然也。”这就将

天神和人身之神联系起来,成为对于人的善恶行为的监察系统。

宋代张君房编撰的《云笈七箓》卷五十六《元气论》称:

“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长养万物。人亦法之,号为三焦、三

丹田,以养身形,以生神气。”将人体的三丹田称为“三元”是道教内丹术的说法。

《参同契》称“含精养神,通德三元”。宋末元初道教学者俞琰注“三元”为“上中下

之三田也”。宋曾慥编撰的《道枢》卷三十有《三元篇》,其“三元”所指“上元者,

首以上属焉;中元者,首之下脐之上属焉;下元者,脐之下腰之上属焉”。“人有三元,

三元塞则六气乱矣”;“三元之中,中元其最尊者也”;“上气入既足,若动而不动于

恍惚之间,自然结成寄于气海,故中元注于下元之珠,元气斯定矣。中元者,阳也,雄

也;下元者,阴也,雌也”;“中元守乎下元,左白右黑,合而为一”;“外气不入,

内气不出,与天地同和,其寿无涯焉”。张伯端《悟真篇》卷上有“四象五行全籍土,

三元八卦岂离壬”句,董德宁注称:“三元者,三才也,其在天为日月星之三光,在地

为水火土之三要,在人为精气神之三物也。”这就将内丹修炼同道教教义中的宇宙生成

理论联系在一起了。现代道教著名学者陈撄宁还在《黄庭经讲义》中称“三元”为元精、

元气、元神。

另据《云笈七箓》卷三《道教三洞宗元》,“三元”又有宇宙和道教经籍起源的意

思,称“原夫道家由肇,起自无先,垂迹应感,生乎妙一,从乎妙一,分为三元,又从

三元变成三气,又从三气变生三才。三才既滋,万物斯备。其三元者,第一混洞太无元,

第二赤混太无元,第三冥寂玄通元”。从三元中又分别化生出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

三君分别居于玉清境清微天,上清境禹余天,太清境大赤天。此三君各为道教教主,即

三洞之尊神。“天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真教主;

灵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玄教主;神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神教主”。由此衍生

出道教三洞系统以及包括其中的各种道教经籍。

『捌』 宇宙次元论是什么意思

次元可以理解为宇宙的维数,第十次元空间即使第十维宇宙。
在M-理论中,空间有十一维,但是人们认为其中六七个或七个方向被卷曲成非常小,只留下三个大的几乎平坦的方向。霍金提出了他的宇宙模型,给出了11维空间,认为要描述宇宙,X、Y、Z和T(时间)4个未知数是不够的,要加到11个未知数之后,才能够解释宇宙的很多结构。
根据物理学家的看法还应该有7个维。尽管有这么多的维,但这些维是看不见的,它们自身卷在了一起,被称为压缩的维。为了弄清这种看法,让我们再以蚂蚁为例我们的想象。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将蚂蚁在上面行走的那张纸卷起来,直到卷成一个圆筒形。如果蚂蚁沿着的纸壁走,最后它又会回到出发点,这就是压缩维的一个例子。如果能沿着著名的麦比乌斯带走,也会发生上述现象,当然,它是3维的,但如果沿着它走过,总是会回到出发点的。麦比乌斯带从维的角度讲是压缩的,按照物理学它有3个维,但谁在上面行走,都只能认知人一个维。这就有点像左图上的人:上行或者下行,但永远不会走到尽头。如果蚂蚁不是沿着纸筒弯曲的壁行走,它就永远不会返回到原出发点。这就是二维的例子,沿着它一直走,就不可能返回到原来的出发点。

『玖』 关于次元什么是次元

对于不同的理则,是拥有不同的次元的。

从一的法则,前半部分,我们都能理解地球行星际这一理则范畴内的7大次元,但地球这一行星际理则的焦点范畴内的次元不能与我们人类相比较。人类拥有自己这一理则范畴内独特的7大意识次元。

我们看待理则和次元,需要有一个非常清醒地头脑,因为,人体复合体,是一个复合体,而其内在本质的 身/心/灵 三位一体的源头是不同的。仅仅从物质的“身”的角度看,我们从猿猴进化而来其实没有错误;但是从心的角度(意识或灵魂,但不是灵体本质)讲,这便是从最高的内在次元出发的投胎过程。

其实,灵体虽然是永恒得,但是灵魂也是会“死亡”的,其实“死亡”这个概念比较误导人类,对于人类来说生存在帷幕之后,并不能够理解“死亡”只是从内在次元角度看来的一种脱去外壳换一件衣服这样的事情。在人类相应的7大不同意识次元,拥有不同的 身/心/灵 聚合体,而不是我们通常想象的物质身体和灵魂两种这样简单。

其实,任何生命都是一个全次元的完整生命,包括任何一个人类个体。人类个体理则的生命焦点,由低至高包含:物质层、星体层、意识层、布迪克层、阿特密层、阿努帕层和阿地层(也有名为地球层、星光层、起因层、阿卡西层、心智层、弥赛亚层、佛陀层)。

我们现在生存的世界,是人类个体理则7大意识次元的第一次元(请千万不要和地球的第三次元混淆)地球层。我们在这个世界拥有稳定形态的能量振动。虽然可以借助星体投射进入更高意识次元,比如第二层、第三层等等其他意识次元进行体验,但那仍然是一种意识旅行而不是稳定的能量振动形态,我们的其他次元心身灵聚合体无法在那里定居生活。

灵魂在脱去肉体之后,并不是我们想象的进入天堂或者地狱这么简单。由于意识的稳定性,很多灵魂可能都没有意识到已经经历了“死亡”,直到他们真的确认自己的肉体已经死亡,才能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并开始学习逐步的脱去一层一层的外壳进入更微细的“心/身/灵”聚合体。我们能称之为死亡么?其实,这是能量振动层级不断提升的过程。

不过,不可以局限在一个人类的思维里面思考问题。生命的聚合是两股源头能量的聚合。我们看现在的地球,从物质往能量的方向思考,能量层级不断提升。但是从能量往物质方向思考,其实一切的物质都建构于能量场之上。光与爱从源头倾泻而下,不断减低振动频率最后凝聚为物质,因此,实际上,无论从哪个方向思考,最终都是万源合一的。因此,灵魂会逐渐学习提高内在本质的能量振动,逐步提升自己的振动,提升便伴随着低次元“心/身/灵”聚合体的解构,就像不断地蜕去外壳进入更高的振动层级,直至最终在最高次元中融合贯通所有次元并振动在本质源头能量的群体合一之中。

实际上,我宁肯称由能量向物质方向为“死亡”而不是相反,如果一个灵魂因为不断的拒绝提升,其内在次元意识的能量振动会逐步减地,于是,从这个生命的外在次元观察,会发现这是一种倒退,这个生命可能会重新回到地球行星际的第二次元的生命中轮回体验学习内在次元的提升。这是因为这生命本身内在次元的意识振动层级降低而导致无法与第三次元的物质聚合体相匹配。

『拾』 宇宙的形成,次元,等问题

我也高中,技术有限,试答几问。

1. 难以说清宇宙是为什么存在,我们意识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存在了
(请查阅“人存原理”)
2.很有可能…… 只是无法证明

3.如果根据量子论,应该没有什么是注定好的……

4.不会。之所以叫【平行】宇宙…… 当然是不相交的意思。
平行嘛……
(而且,这种理论只是说,会产生不同的时间线,
并没有说会生成不同的次元……)

5.根据4的解释,5已经不成立

热点内容
硅谷数字货币交易2018 发布:2025-08-04 17:05:41 浏览:765
bcw币8btccom 发布:2025-08-04 17:01:16 浏览:765
区块链多米诺效应 发布:2025-08-04 16:33:28 浏览:207
区块链价值评估 发布:2025-08-04 16:24:28 浏览:571
区块链短视频制作 发布:2025-08-04 16:05:52 浏览:125
比特币和eos区别 发布:2025-08-04 15:10:00 浏览:125
元宇宙近视 发布:2025-08-04 15:05:44 浏览:413
数字货币vfp 发布:2025-08-04 15:05:41 浏览:801
数字货币资深律师 发布:2025-08-04 15:01:03 浏览:961
华为跟央行数字货币 发布:2025-08-04 14:52:13 浏览: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