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负利差是什么意思
① 中国从90年开始国际收支出现双顺差的原因是什么
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指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在理论上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是互补的,所以不可能同时出现顺差,但在我国却出现了双顺差的现象
1、经常项目顺差,指进出口贸易、出口大于进口。
2、资本项目顺差,指入出境投资、外资流入大于本国资本输出。
双顺差的影响:
当国际收支顺差来自于大量实际资源的输出时,会制约一个国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而国外投资的净流入,则增加了对远期利润、利息流出的资金需求,同时可能会对国内资金的利用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如果流入的资金中包含大量游资,很可能会对一个国家的金融稳定、经济安全带来威胁。另外,长期的国际收支顺差还可能招致伙伴国的经济对抗和制裁。
我国国际收支中货物贸易长期顺差的原因分析
内容提要 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顺差的扩大,既有主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客观因素的作用。从主观因素来看:一是我国处在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生产力大幅提高,但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扩大;二是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形成了门类齐全、配套能力较强的制造业体系,对一般产品的进口需求减弱;三是我国政府推进出口行业发展壮大,扶持进口替代产业日趋成熟;四是国家为了保护相对较弱的行业,从而在关税壁垒方面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贸易保护。从客观因素来看:一是世界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外部需求强劲,拉动我国出口增长;二是国内投资增长趋缓,国际市场石油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影响了进口,却带动了出口;三是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出口多重限制,进一步扩大了中国贸易顺差;四是我国的人民币汇率被低估。
2005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较快发展,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国直接投资保持较大规模。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673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383亿美元,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7110亿美元。上半年,经常项目顺差673亿美元,同比增长801%。经常项目顺差增加主要是因为货物贸易顺差大幅上升。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按国际收支口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6307亿美元,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3425亿美元,进口2882亿美元,分别增长33%和14%;货物贸易顺差542亿美元,增长823%。
货物贸易进出口顺差的扩大,既有主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客观因素的作用。
从主观因素来看:
一是我国处在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生产力大幅提高,但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扩大。
改革开放28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平均达9.6%,有专家估计到2020年,还可以保持7%左右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之所以成为全球经济的领跑者,主要是由于改革开放大大激发了经济活力,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改革开放犹如两条自动向前滑动的巨轮,带动中国生产力大幅提高的同时,推动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大幅提高,并未引起我国消费需求的同步增长。由于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降低了社会平均消费倾向。从理论上说,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倾向也不同,高收入者边际消费倾向较低,低收入者则较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二十年来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下降。然而提高居民收入,建立健全有效的社会保障体制,是消费长期稳定增长的根本保证。因此,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缩小各阶层收入差距,可使全社会平均消费倾向提高,从而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
二是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形成了门类齐全、配套能力较强的制造业体系,对一般产品的进口需求减弱。
跨国公司将生产或服务的一部分搬到海外,人工成本更低廉,赋税更低,企业负担的其他成本也更低。这种跨国外包产生的影响之一,就是各国的比较优势格局发生重组,而且重组还出现了时间差,即劳动成本密集型生产和服务通常率先外包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中国、印度等国。发达国家感受到压力,转而创造更高档次的产品或服务,以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新的出口优势。但这一过程往往滞后一段时间,从而形成了时间差,在这一阶段,贸易不平衡会扩大。而国内形成了以外资企业为主的加工贸易基地,且供应链不断延长,附加值不断提高。而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生产和销售的大幅增加部分替代了中国的进口,形成了门类齐全、配套能力较强的制造业体系,减弱了对一般产品的进口需求。中国市场上外国品牌、外国设计的产品非常多,但其中相当一部分已转为由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生产。
三是我国政府推进出口行业发展壮大,扶持进口替代产业日趋成熟。
当前巨大的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顺差也和中国现有的外资、外贸政策有关。中国现有的外贸、外资政策的基本框架形成于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初中国是一个既缺资金又缺外汇的典型“双缺口”发展中经济。为了多赚外汇,克服外汇缺口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限制,1985年开始中国政府采取了出口退税等政策以鼓励出口。在这些政策的刺激下,中国对外贸易增长非常快,1978-2005年间年均增长高达17%,为世界同期贸易增长率8%的2倍多,27年间对外贸易增加了68倍。另一方面,中国政府扶持国内的公司提升产业结构,进而导致大量的进口替代。进口替代型产业是我国政府产业政策的扶持方向,虽然我国制造业科技基础一直很薄弱,且产业升级的过程充满艰巨性和长期性,但通过进口替代不断实现局部升级将是一个长期现象,积极产业政策对此的支持不是短期性的,可以在较长时期内带来“产业政策红利效应”。最近,随着在华的外国公司,尤其是电子产业领域,越来越多地向国内供应商采购部件,产生了大量的进口替代。
四是国家为了保护某些相对较弱的行业,从而对其在关税壁垒方面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贸易保护。
国家为了保护某些相对较弱的行业,诸如保险、汽车等行业,能够在入世后有一个更为有力国内外的竞争条件,从而对其在关税壁垒方面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贸易保护。这使得国外的同类型产业,在国内失去了竞争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我国的进口需求。但2005年后许多行业和产业的保护政策将逐步取消,一些弱势产业的竞争力在近几年并没有得到根本加强,如农业,一些相对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家电、纺织等,则面临如何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问题。
从客观因素来看:
一是世界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外部需求强劲,拉动我国出口增长。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稳步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4.3%,仍维持较高水平;国际市场以石油为主的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受需求和投机双重因素的作用,仍将继续高位运行;美联储为抑制石油价格上涨和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继续采取趋紧的货币政策,小步快走地升息,全球经济有进入加息周期的可能性。从国内看,下半年国内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国家将进一步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宏观调控的成果,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加快发展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尽管面临一定通货膨胀压力,但总体上处于可控范围,本外币负利差可能扩大。综合上述因素的影响,内外部需求都将有进一步强劲的增长,不仅拉动了出口的增长,而且可能减少部分进口需求。
二是国内投资增长趋缓,国际市场石油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影响了进口,却带动了出口。
2005年上半年中国投资的特点是:第一产业投资增速加快,二、三产业投资增速放缓;重点行业投资增速继续趋缓;各种注册类型投资增速继续回落;东、西部地区投资小幅回落,中部地区投资略有上升;国内贷款的资金来源小幅回落,自筹资金增速略有上升;新开工项目继续增长,但当月新开工项目较上月有所减少;房地产投资增速略有上升。尽管国际石油成本居高不下,但中国政府却限制了主要石油产品零售价格的上涨。这样,油价只是对中国的石油公司造成了冲击。石油公司为了应对油价上涨,就减少了向国内市场的石油供给,转而选择出口更多的精练石油产品。同时,中国政府又鼓励这些石油公司减少石油进口。于是,2005年1月至7月份,中国的原油进口量仅增加6%,而精练石油产品的出口量却飙升了46%。
三是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出口多重限制,进一步扩大了中国贸易顺差。
按照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自由贸易原则,中国主要对海外原材料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需求较大。但一些发达国家以国家安全等为借口,对本国企业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设备施加种种限制。巴黎统筹委员会解散后,某些国家对华出口的管制政策不但没有放松,反而加强,这自然会加大双边贸易不平衡。早先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为了遏制中国军力发展,限制主要针对的是军事技术和产品,富有冷战色彩。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西方发达国家对华出口限制出现了军事与高科技并重的变化,西方发达国家更多地从国家竞争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对华出口,通过种种管制手段来确保其国家实力的领先。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有关出口管制部门,在对华高技术出口和项目合作方面实行的严格管制措施,也是我国货物贸易顺差扩大的重要原因。
四是我国的人民币汇率被低估。
1994年以后我国贸易收支出现连年顺差,与1994年汇率并轨,人民币贬值刺激了出口有很大的关系,但以后几年人民币名义汇率基本没有发生变化,而实际有效汇率还有升值的趋势,却仍然保持了贸易顺差。虽然关于人民币升值与货物贸易顺差之间有无实际联系一直众说纷纭,但低汇率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我国在货物贸易出口方面的增加。
② 数字货币中的泰达币 (USDT)是什么,怎么样,如何投资
USDT是币圈里面的美金,可以套利,可以直接在OKEx比特币交易所,利用人民币对USDT和人民币对USD的差价去做一个低买高卖,从中赚取利差。泰达币是一种将加密货币与法定货币美元挂钩的虚拟货币,是一种保存在外汇储备账户、获得法定货币支持的虚拟货币。
(2)币圈负利差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2015年2月发布时就抱上了一条粗腿,当时比特币期货交易量最大交易平台:bitfinex宣布支持泰达币(下称USDT)交易。随后竞争币交易平台Poloniex交易所也支持USDT。P网凭着以太币强势崛起,在竞争币交易平台中隐有龙头之势,也顺带提携了USDT的交易量。
USDT的发行和交易使用的是Omni(原Mastercoin)协议,而Omni币可以说是市面上的第一个基于比特币区块链的2.0币种。
所以USDT的交易确认等参数是与比特币一致的。根据Tether的CTO及联合创始人Craig Sellars 称,用户可以通过SWIFT电汇美元至Tether公司提供的银行帐户,或通过Bitfinex交易所换取USDT。赎回美元时,反向操作即可。用户也可在上述两个网站用比特币换取USDT。
③ 资金缺口是什么意思
资金缺口管理(gap management),也叫差额管理,是在利率变动时期使银行资产负债利差达到最大化的一项战略措施。其基本做法是,随着利率的变动,调整可变利率和固定利率的资产与负债组合结构,通过改变资金缺口大小,达到盈利最大化的目的。
1、资金缺口在数量上等于利率敏感性资产(IRSA)与利率敏感性负债(IRSL)之差,利率敏感性资产是指浮动利率资产,利率敏感负债是指浮动利率负债。
2、资金缺口=IRSA-IRSL, 利率敏感系数=IRSA/IRSL, 净利息收入=利率变动×资金缺口。
(3)币圈负利差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资金缺口其基本做法是:
1、随着利率的变动,调整可变利率和固定利率的资产负债组合结构,通过改变资金缺口的大小,达到盈利最大化的目的。当利率上升并逐渐转向高利阶段时,银行应建立一个正的资金缺口。正缺口表明有一部分利率敏感性资产是由固定利率负债筹措资金。
2、随着利率的提高,较多的短期资产按较高的市场利率波动,相对较少的负债按较高的市场利率波动,净利息收入随着市场利率的上升而增加。
3、利息收入对市场利率变化的确切反映程度,由固定利率负债提供资金所购买的浮动利率资产的相对份额决定,通过增加浮动利率资产,减少利率敏感性负债,就可以实现正缺口策略。最大的正资金缺口应在利率周期达到最高点前出现。
4、在预期利率最高点即将来临时,应抢时间按市场利率扩大贷款争取将资金改为固定利率长期贷款,投资证券到期后,应立即进行再投资。
如果负债利率较高,应尽量缩短期限,以避免市场利率下降风险。在利率下降并逐渐转向低利阶段时,银行应采取负缺口战略。在利率周期到达最高点前和充分的流动性。
④ 利息下降,对投资有什么影响
在经济学理论上说,利率下降会刺激投资,但同时也会造成流动的货币数量增加,从而推动物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所以,利息是否下降,下降多少取决于多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
⑤ 疫情过后会有哪些行业崛起
疫情过后会有哪些行业崛起?每个人的视角不同,所以观点也就不同,我认为以下3点会在疫情过后的行业中崛起健康产业、线上办公软件以及无人服务。
疫情过后,人们的思想一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行业也会像黑天鹅事件一样随之崛起,要想跟上时代潮流,企业也面临革命与转型,疫情过后将有哪些行业会顺势崛起呢?新的投资机遇在哪里?企业如何进行高效转型呢?让我们一探究竟吧!
无人外卖、无人快递、无人配送等等之外,无人化服务还将渗透生活服务的各个领域:无人洗车,手机智能定位、智能洗车机,还有无人餐厅,还可以智能点餐机点餐,根据历史点餐记录分析顾客喜好。
总之,疫情过后到底会有很多的行业崛起,每个人和每个人的看法都会有不同,想法也会有不同。所以答案也是会不相同的。小伙伴们,你觉得疫情过后会有什么行业崛起,可以在下方的评论区提出,我们可以一起讨论,期待你的参与!
⑥ 离岸人民币市场利率为什么低
香港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从建设伊始就吸引了大量的眼球,同时,伴随着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很多有趣的问题也被提出,其中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境内市场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利差。很多投资者都发现,香港的人民币市场利率,大大低于境内的人民币市场利率。举例来说,一年期的人民币债券,在内地的发行利率,大约在3%左右,而在香港市场上,发行利率则只有1.3%左右的水平。即便在香港的人民币债券收益率如此之低,香港市场上的人民币资金,仍然对这些人民币债券趋之若鹜。 同样是人民币债券,为什么在境内外存在如此大的收益率差异呢?事实上,境内外人民币利差的存在,是因为中国内地实施着非常严格的资本账户的管控制度,这事实上导致了境内外市场的相对隔绝。按照内地的监管要求,人民币资金如果想从香港回到内地,在没有贸易背景的情形下,需要经过严格的逐笔审批程序,而从此前的经验来看,审批通过的案例相当少。这样一来,大量的人民币资金到了香港后,就再也无法回到境内市场,成为了真正的“离岸货币”。“离岸货币”的大量累积,导致了人民币市场利率在香港市场上不断走低。在香港,中银香港作为唯一的一家清算行,可以利用其垄断地位为市场提供一个最低利率,即金融机构所持有的人民币资金如果无处可去,可以选择存在中银香港的清算账户上,而这个账户提供的隔夜利率的水平,仅为0.865%。 但从那些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机构的角度来看,如果不能把在香港筹集到的人民币资金回流至内地进行投资,那末,这些资金只存在香港银行系统是会有负利差的,而以人民币计价的话,这些投资其实不赚钱。很多人要问,为什么又有如此多的机构在香港发行亏钱的人民币债券呢?笔者认为,一定程度上,有些机构考虑到的是“广告效应”,也有一些机构认为,人民币市场会快速发展,利率水平也将随之大幅提高。但是,如果人民币可以每年升值3-5%,这些债券在到期时换回美元计价还是有较好回报的。 这一边,人民币的收益率保持在低水平上,而另外一边,香港的人民币资金却出现了大规模的上升,这主要是因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带来的。按照最新的统计,在香港的人民币存款大约达到了3700亿元,在过去的一年内增长了4倍之多。按照香港最新的预测,在香港的人民币存款将在今年年底达到8000亿元人民币的水平。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可以预见的是,目前发行的每一个人民币债券,都将被这些资金抢购一空,而目前来看,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债券的规模,普遍的规模在1-2亿元人民币,这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胃口。 那么,香港市场上的人民币汇率,可以被提高么?当然。最近就有传言称,中国央行考虑推高离岸市场上的人民币利率水平。央行主动提高利率水平,这固然有一定的效果,然而,提高人民币收益率,最重要的仍然是推广人民币在海外市场的使用,比如创新更多的人民币产品和允许香港银行向私人客户贷款,同时建立人民币的有效回流机制。 人民币在海外的广泛使用,仍然面临着很多的资本管制的约束,比如说,人民币仍然不可以自由兑换,同时,很多国家对于人民币资金的接受程度并不高。而建立回流机制,则相对可行一些,比如内地已经允许很多外资机构将手中的人民币投入境内的银行间债券市场,近期就有包括建银香港等一系列机构被允许进入内地的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交易。值得指出的是,如果大规模允许人民币从海外市场回流,那么又可能出现离岸市场向境内市场大规模转移的情形,那么,离岸人民币市场也面临着资金流失的风险,资本流入又成了问题。(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