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币圈知识 » 币圈四川远大董事长

币圈四川远大董事长

发布时间: 2022-07-20 06:13:11

❶ 四川交投董事长被杏,会影响到交投的房地产吗

这肯定会影响到交投的房子的,因为这里面肯定有黑幕,中间吃了很多黑钱

❷ 远大集团胡凯军的背景是什么

胡凯军(Hu Kaijun),中国人。2019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排名1605位,2019年胡润百富榜排名第113位。2019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排名第168位,财富值145亿元人民币.2020年2月26日,以300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国际中心·胡润全球富豪榜》第589位。
中国远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3年,系股份制集团公司,总部位于北京亚运村远大中心。作为一家经营管理型投资公司,中国远大集团主营业务涵盖医药健康、大宗商品交易、置业投资及金融服务等领域。
拓展资料:
中国远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远大集团)成立于1993年,系股份制集团公司,总部位于北京亚运村远大中心。作为一家经营管理型投资公司,中国远大集团主营业务涵盖医药健康、大宗商品交易、置业投资及金融服务等领域。
医药健康:
中国远大集团医药健康下属由华东医药、远大医药集团、雷允上药业集团、远大生物科技集团组成,是治疗领域广泛、产品剂型丰富、国内领先的综合性医药集团 ,可提供千余种制剂品种、多种原料药、化工中间体和保健品等医药相关产品;拥有专业的营销体系,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多项产品通过欧洲COS认证和美国FDA认证,销往多个国家和地区。
远大健康秉承“以研发为基础,以病人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始终将创新作为战略重点,通过构建自主研发平台、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国际合作等多种方式,新产品不断投放市场,为企业可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保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已经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中、化、生物药物并举,国内和国际市场共同发展的医药健康业务模式。
大宗商品交易:
大宗商品交易是中国远大集团的重要业务领域之一,目前主要包括远大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天津远大联合汽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两大企业集团。远大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商之一 ,连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集团主营石化、金属、农产品等大宗商品贸易,形成了主营业务期现货结合、进出口互补、内外贸联动的格局 。
天津远大联合汽车贸易服务有限公司,以经销高档进口汽车为核心业务,代理全球知名品牌汽车,与美国、欧洲、日本等汽车制造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采购关系,在国内拥有200余家合作经销商,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销售服务体系,同时也提供汽车金融服务。

❸ 四川比特币矿场集体断电,币圈是否会凉凉

四川比特币矿场集体断电,币圈肯定会凉凉,四川是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币挖矿聚集地,关闭了四川的矿场,会对币圈造成沉重的打击。

以比特币为首的加密货币,自从诞生之后一直被排斥在国家金融体系之外,随着各国对加密货币的重视,我国对加密货币的交易和挖矿行为都进行了打击,其中四川作为比特币最大的挖矿聚集地,遭遇了集体断电,沉重打击了币圈。

币圈在遭到各国抵制之后,投资者无法变现加密货币,币圈凉凉已成定局。

三、加密货币无法变现,自然会走向灭亡。

加密货币火爆主要是因为不少人通过加密货币赚钱,他们能够把加密货币换成法币,但是随着国家对加密货币的监管,加密货币无法交易和变现,币圈投资者无法通过加密货币获利,自然会退出加密货币挖矿和炒作,币圈随着投资者的减少,自然也会走向灭亡。

币圈凉凉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矿场集体断电表明了监管部门的决心。大家对此有什么其他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❹ 中国远大集团董事长是个老头子吗

中国远大集团董事长是胡凯军,不算老吧,应该也就40多岁。

❺ 币圈一姐何一的老公是谁

赵长鹏。赵长鹏1986年11月15日出生四川,教育专业毕业,早年在学校里担任过艺术系班主任,和何一结婚后辅佐何一成为币圈一姐。

❻ 远大集团造房子为什么那么快

地产业是中国远大集团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远大地产已经在北京、哈尔滨、杭州、珠海、成都、贵阳、绵阳等地组建专业地产公司,按照“精品化、品牌化、规模化”的模式进行专业开发,是国内大型的跨地域品牌开发商之一。



远大地产聚集了一批有着强烈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以“创一流企业,奉献于社会”为企业宗旨,致力于为社会大众建造高标准的精品住宅,提供优质的物业服务,倡导先进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全面提升消费者的生活品质。

看来,房子造的快,关键是企业的“规模、实力、人才和专业开发”模式。

有一篇文章可能对你的问题有参考价值,转载如下:

标题:《远大:一家“造楼”公司的速度与“市场”》

来源:新金融观察 发布:2012-09-17

7个月内建成838米的“世界第一高楼”,实际建楼期只有3个月,舆论认为远大集团有商业炒作之嫌,旨在营销展示其独特的高楼建造技术。但以生产空调闻名的远大集团似乎没有开玩笑的意思,在短时间内‘组装’起一栋高楼,也是它们的拿手好戏。

1.速度

自8月27日“天空城市”项目交付湖南大学环境影响评价中心开始环评公示起,远大集团几乎就没有就此项目接受过国内媒体的采访,关于“天空城市”的信息,显得支离破碎。

新金融的采访同样遭到拒绝,理由是“现在处于保密阶段,任何关于‘天空城市’的信息不适合公开。”这座并未真正落地的“天空城市”,已让人产生了诸多猜想。

湖南大学环境影响评价中心工作人员透露,该项目开工前要经过诸如能源评价、消防评价、图纸方案审批等众多环节,环境评价只是其中一项。而此次《天空城市项目环评》则针对的是施工期和运营期的污染问题,因污染“影响很小”,项目通过专家评审会的几率并不低。

远大集团提供的《“天空城市”初步计划》显示:“天空城市”项目的选址地点为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计划建设高度为838米,共220层。今年6月公布建设计划时,远大集团总裁办朱琳芳告诉记者,“天空城市”为集住宅、酒店、学校、医院、写字楼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综合大楼。

按照远大集团的构想,这座由迪拜设计师设计的“天空城市”,采用远大可持续建筑模块化材料,就像堆积木那样,从2012年11月开始,至2013年1月建成,“拼装”起全球最高的摩天大楼,只用3个月,一天甚至可以“堆积”出5层。

目前的全球第一高楼迪拜哈里发塔建造时,用了近6年时间方才完成。其使用的建筑技术让远大集团自豪,他们称之为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创新”。

按照这一技术,他们将建造“天空城市”95%的工程量放在工厂里完成。在远大可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大可建”)工厂里,数千名工人需要忙碌于焊接捶打,制作长15.6米、宽3.9米的地板以及墙面块状标准件。

制作完成后,这些标准件将由平板卡车运送至施工现场,并迅速吊起,安装在之前早已计划好的位置,建筑工人只需要在现场拧紧螺丝,然后刷漆。

2.跨界

远大集团也早已反复验证了它们的技术。` 纵观远大以前的建筑项目,先有6天时间建成15层的新方舟宾馆,后有15天盖起30层塔式酒店T30。

15天建30层楼,也被英国媒体《每日邮报》冠上“中国速度”称号。现在这个“世界第一高楼”的项目似乎并不是一件难事,除了建筑规模不同,它们所用的预制组件与堆叠方式几乎完全相同。

然而,这家靠生产空调发家的公司在数年前跨界进军建筑行业,则显得吊诡。1988年,以3000元人民币作为资本金成立的远大集团,在之后的长时期内一直将业务重心放在生产非电中央空调上。

如今,这家企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空调制造商之一。其对外公布的进军建筑行业的原因,有些理想主义。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远大集团董事长张跃称:在看到2008年四川地震中楼房倒塌的惨状后,他认定自己的真正使命是进军建筑业。

人们总是认为,建筑行业存在大量问题,这是一个非常过时、落后的行业,目前很多行业都有较高的高科技含量,但建筑不是其中之一。“我们希望能够改变这种状况。”张跃曾如是说。在张跃的构想中,他需要借鉴世界各地城市郊区常见的预制房屋的建筑理念,并放大其工程规模。

2009年3月,远大科技集团创立全资子公司远大可建,并专心打造“可持续建筑”的概念:9度抗震、5倍节能、20倍净化、90%工厂制造、1%建筑垃圾。

当然,远大还有其他的预期:在不远的未来,全世界每三幢新建建筑就有一幢是远大可建的产品,“让全人类共享远大可建的关怀”。

3.商务区

实际上,远大集团“投身”建筑业之时,中国城市的高楼角逐已趋向激烈,这一角逐几乎发生在每一个一线城市。

1999年,420.5米高的上海金茂大厦竣工,中国终于拥有了第一座摩天大楼。2008年,492米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建成,3个月后,632米的上海中心开工建设。相距不远的江苏苏州则在2005年才拥有了其第一座摩天大楼—— 232米的苏州新地中心。

但4年后,这一城市的高楼纪录被282米的环球188打破。2012年,苏州金鸡湖畔还要建起号称“世界第一门”、“中国第一大高楼”的“东方之门”。

然而,“东方之门”还未竣工,在其北侧,名为苏州中心广场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已经在2012年5月破土动工,项目中包含500米和450米超高层建筑各1栋。

“东方之门”还未封顶就要以“屈居苏州第三”收场。“摩天城市网”发布的“2011中国摩天城市排行榜”则显示:5年之后,中国的摩天大楼总数将超过800座,为目前美国摩天大楼总数的4倍。

未来3年,平均每5天就有一座摩天大楼在中国封顶。2012年6月5日,远大可建与长沙市望城区人民政府签订J220项目战略协议,同时与J220项目用材供货方逐一签约。而彼时,远大集团总裁办新闻事务负责人朱琳芳则告诉记者,“这仅是个战略协议”。

业内人士告诉新金融记者,建造高楼总与当时的市场需求有关,区别只在作为市场主体的是城市经济还是地方政府。而在他看来,无论作为市场主体的是城市经济还是地方政府,建楼的速度都趋向于更快。在另一方面,高楼也有其“城市经济吸附力”,使之周边产生商务区,“如北京国贸建成后,其产生巨大吸附力,促成周围商圈的发展以及CBD的形成。”

❼ 四川比特币矿场集体断电,币圈将会何去何从

6月20日零点,四川所有矿场被集体断电,来不及转移的比特币矿工因此遭遇巨大损失。据报道,四川是国内乃至世界最大的比特币矿工聚集地,大约有800万的负荷正用于加密货币挖矿。第二,西方一直以碳排放打着全球气候变暖的旗帜来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崛起,限制他们的工业,贸易战,大宗商品价格一系列手段来让发展中国家消耗电力,抑制发展碳排放指标等等,然后让不发达国家来“挖掘”这种虚拟货币,所以应该严厉打击比特币挖矿行为,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人和幕后黑手绳之以法,严惩不贷。

❽ 远大集团总裁是谁

远大集团总裁张跃
创业历程
毕业于美术专业,却转行做工程,直至成功地捣腾出一家全球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直燃式中央空调企业;作为一名企业家,却痴迷于蓝天飞行,拿到中国第一张直升机私人驾照,还拥有6架(现存3架)私人飞机;个子不高,却想要一手擎天,践行于节能减排的战场。他,就是远大空调有限公司总裁张跃。
"我们开始吧。"他侧过身,正向面对记者,两只脚略微交叉,以支撑着因半坐而悬空的少许身体。他挺直腰背,揉了揉白天还神采奕奕,此刻却已略显些许迷离的眼睛。此时,已近晚上十点。在他的座驾里,他开始了与《能源》杂志记者的交谈。

聚焦"第一"

恐怕连张跃自己,都没想到,当年那个沉浸于绘画,并有所造诣的自己,最终会转变成今天的样子。从一名教师到一位企业家,从单纯的商业行为进而定格节能减排而不能自拔,每一次,张跃都大角度地转换着自己的人生,也大幅度地变换着远大的视角。

12岁那年,一位长者曾告诉他:"创作是天才,临摹是奴才。"从此做别人没有的东西,干别人不敢干的事情的理念便根植于张跃的心里。

八十年代社会涌动的"下海"浪潮拨动了张跃的心弦,也从此转换了他的人生轨迹。1984年10月,他辞去已经从事三年的教师工作,投入到了未知的奋斗中,开始了一次次的折腾:创办广告公司,经营电视机、摩托车,做室内装修……,"最初想要做生意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不想自己家比别人家穷。"弃教从商的张跃毫不掩饰朴素的初衷。

1987年的那个冬天对张跃来说尤其温暖。不仅仅是因为他躲开了南方阴冷潮湿的冬天,和弟弟在东北老家度过了温暖惬意的冬季,也让他萌生了在南方制造取暖设备的念头。事后证明,就是这个念头,引领张跃走上了崭新的人生征程。

"在东北,即便是农村,循环采暖也很平常。在屋外造个炉子,通过管道向屋内送热水,热水在暖气片中不断循环进行取暖。"张跃说,"南方潮湿阴冷,除了零星几家采用煤炉取暖外,没有其它取暖设施,因此,在南方生产销售锅炉肯定有市场。"

经过多方考证后,1988年6月5日,张跃拉开了他大手笔创业的序幕。他用绘画以及装修等生意积累的3万元钱,在湖南郴州注册了远大有限公司,开发取暖设备。

"3万元创办远大,当时还觉得蛮宽裕。1万元做了产品研发,2万元做广告推广,就把公司的基本雏形打造出来了。"张跃以轻松的口吻诉说着他那并不轻松的经历。

弃教从商,张跃并不是头脑发热,他有过深思和取证。"做锅炉是我弟弟的专长,他的专业是热工。" 张跃神秘地笑谈,"我弟弟说锅炉容易做,我就敢去做。"

事情并没有一帆风顺的,张跃也不例外。锅炉大规模生产之后,生意虽也红火了一阵子,但是很快就发现锅炉存在缺陷:当热水被送到二、三楼的时候,随着高度的增加,水压增加,水温可升高至100摄氏度以上,这样,锅炉一旦泄漏就可能发生爆炸。

"发现锅炉缺陷之后,有人主张申请一个有压锅炉,按照有压力的锅炉贴上铭牌就可以了。当时,申请这样一个锅炉并不是一件难事,很多乡镇企业都申请到了。但是我听说过有压锅炉爆炸事件,觉得这么做不安心。"张跃说。

张跃执着而坚毅的个性,直接推动了无压热水锅炉的诞生。1989年,"远大"的第一个产品--全球第一台浮子式无压热水锅炉问世。该产品将一个浮球阀、一个止回阀分别安装于锅炉入\出口,使锅炉不承受系统的压力,永无爆炸的可能。

"无压锅炉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市场需求很旺盛,我们自己做不过来,只能租用别人的车间生产。通过出售锅炉和转让技术,创业第二年就积累了很多钱。"张跃说。

由此,张跃认识到一个问题:想要成功,就要做别人没有的东西。

1991年,对张跃来说又是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无压热水锅炉参加了巴黎发明博览会,这为远大打开了另外一扇窗。

"无压锅炉在巴黎国际发明博览会上获得银奖。"张跃说,"当时,我们并不知道企业应该什么样,也没有琢磨过别人的企业,从来不看电视、报纸,就仅仅琢磨自己那点事。这次会议后我就觉得企业可以再做大一点,应该把自己的发明拓展到国际去。"

一颗不安分的心又让张跃在寻觅另外的突破口。

冬冷夏热,冬有锅炉,夏需空调--张跃的逆向思考,将远大推向了顶点。面对电力短缺的现状,"搞一种不用电的空调"的想法油然而生。如果说无压锅炉,还停留在简单的产品研发阶段,那么,"非电空调"的想法,则直接把张跃带上了有意识的节能减排之路。

"当时有很多空调厂家,但是都是用电的,我们听说日本有非电空调,于是就下定决心要做非电空调。"

经过半年的技术研发,非电空调技术在远大终于得以攻关。1992年,成功研发出中国第一台直燃吸收式溴化锂冷温水机(直接以燃料为能源的非电空调,简称"直燃机")。直燃机的成功,再次验证了张跃的成功秘诀--做就要做"独一无二"。

"那时要是懒惰一点,可能会多做几年锅炉。"张跃感慨,"当时比现在勤快。可能是年轻,体力旺盛,精力充沛,再加上内心不安分,想要做更大的事情的缘故。"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曾经评价:"远大"早年没有最终成为一个锅炉公司,是"远大"历史上的一件幸事。

问鼎节能

"如果现在的全球气候问题没有这么严重,我就可以把自己的飞机开出来了,就不用像现在这样在外边滞留一个晚上,我是不喜欢待在外边的。"张跃的眼里闪烁着神采,"如果建筑节能能够顺利实施,我就可以继续开飞机出行了。"

不放弃享受生活的张跃,在意识到全球气候变化的严重性之后,就致力于节能减排工作。"其实在做无压锅炉的时候,就已经比较注重节能,消耗大量精力开发节能技术。但是,当时注重节能的动机很简单,就是为了让客户喜欢。"张跃说。

真正意识到温室气体的严重性,是1996年前后。"恰巧赶上联合国在京都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组织》会议,讨论《京都议定书》,这次会议让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就开始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了节能减排上。"张跃说。

据张跃介绍,非电空调的节能效益是极高的。远大每年卖出的非电空调,每年减排二氧化碳大约新增300万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远大减排的二氧化碳大约是9000万吨。

"过去十几年,远大空调主要是用三种燃料。一种是燃油,当时天然气比较少,后来天然气比较多的时候,就用天然气。之后随着气候的变化,就更多的关注到气候保护,空气污染的等问题,就采用了废热做能源。目前,远大的国外大部分用户都在利用废热空调。"

不过,张跃认为即便是非电空调再节能,也是在消耗能源。"目前城市二氧化碳很高,北京大约450,广东高达900。事实上,无论是工业行为,还是各种生活消耗行为,所带来的二氧化碳的危害都是很严重的。"如此,节能减排的严重性昭然若示。

想要解决能耗问题,还要从根上找原因。"如果建筑节能做的比较好,空调是可有可无的。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我就已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建筑隔热上了。"

在张跃看来,建筑隔热并不复杂。"主要是三道工序。一是墙体采用泡沫保温,二是摈弃铝合金采用塑料窗户,再加上三到四层玻璃,三是做好外遮阳工作。"张跃介绍。

这个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目前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做这项工作是有巨大效益的。因为这项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而大量的失业人口都是低素质的劳动力,这些人有一个非常好的就业空间,就是建筑节能的改造。"张跃说。

张跃介绍,我们的研究表明,一位普通素质的民工一年大概可以接受300平方米的建筑节能改造。那么,中国城市的建筑中有大概150亿平方米需要进行建筑节能的改造。150亿平方米能够给未来10年的中国每年增加500万个就业岗位。

他憧憬,"再有一两年,如果建筑节能技术能够推行的话,我甚至可以自己重新用飞机了,如果没有气候的变化,自己在自己的天空里翱翔是很舒服的。我是不放弃享受的。"

逆"势"而为

张跃用他的"特立独行"将既有的"行业潜规则"一一打碎,外人眼中的偶然成功被他演绎成了必然。

当众多企业挤破"上市独木桥"时,张跃却没有推动远大上市的意愿。当"相互提携"变得心照不宣时,张跃却反其道而行之。当众企业们纠葛于债务纠纷焦头烂额时,远大已有14年没有借贷一分钱。

对于不推动远大上市,他有着一套自己的理论,"金融危机以后,不再上市的想法就更坚定了。第一,从股市融资而来的资金即便再大,也不会觉得开心,因为那不是自己的成就。第二,如果经营不慎亏欠了股民,又会觉得是自己的罪过。所以,不应上市。"

对于资本,张跃也纯净到了"洁癖"的地步。"创办企业之初,有段时间是不愉快的。大约七年的时间,远大或多或少都有负债。直到2005年,公司才完全无负债经营。"

专修美术的张跃,到底还是留有一份艺术家的情怀,他说,自己创办公司要做到像个常人一样不欠钱,心里才会觉得愉快。"其实,很多企业并不需要借贷,而是经营者提出了超越自己能力和当时条件的目标;亦或是看见了新商机,原因可以有很多,但归根结底是价值观的问题。"

如果说远大的路走的稳,离不开张跃轻财务重研发的经营的理念,"我没有其它特别的爱好,所以每一天的精力都放在了研究新产品上。在技术攻关、产品制造、品质管理以及售后服务各方面,远大都花了大量的资金。产品功能的可靠性和能源效率都需要非常高才具有竞争力,这也是我一年到头在抓的事情。"

一个公司,领导的精力在哪方面,整个公司也会集中力量在这方面,张跃对此很自豪,"众人的观念中,老板最应该管理的是公司的账目和发展战略。但是,这恰恰是我用的时间最少的方面。我的精力主要放在产品研发上。"张跃说。

张跃的行事作风,可谓是当前社会的"稀缺"。而稀缺的他,更擅长挖掘稀缺产业。"成功是不能复制的。创办企业,一定要去寻找社会的稀缺,不可跟在别人后边。好的产品和好的服务都是稀缺的。做了别人没有的东西我就成功了。别人也开始做了,我就研究其它出路。"

敏锐的嗅觉,带领着他一次次聚焦产业的前沿。内心的责任,使他最终定格节能减排。他用实践宣告,一份对社会对环境的责任,能让一个企业走的更远。

热点内容
谁能成为下一个比特币 发布:2025-09-15 15:48:03 浏览:183
币圈7爷 发布:2025-09-15 15:20:15 浏览:178
eth字母结尾的单词 发布:2025-09-15 14:49:21 浏览:338
蚂蚁矿机s914t价格 发布:2025-09-15 14:33:14 浏览:204
算法与大数据区块链 发布:2025-09-15 14:15:45 浏览:799
振动放矿机cad 发布:2025-09-15 14:11:57 浏览:511
比特币提现套路 发布:2025-09-15 13:59:42 浏览:232
币圈交易平台排行榜 发布:2025-09-15 13:46:09 浏览:136
真实的矿机 发布:2025-09-15 13:08:59 浏览:504
21年币圈投资项目 发布:2025-09-15 12:56:07 浏览: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