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注重數理成績嗎
⑴ 申請ETH的難度究竟有多大
對於申請材料,ETH的給出的清單如下:
個人簡歷。
2. 大學入學資格證書,一般為高中畢業證和高考成績證明。
3. 高中畢業證明。
4. 大學錄取通知書(比較值得注意一點的是,錄取通知書的專業一定要和申請ETH的專業一樣,不然無效,另外大學只能是ETH認可的大學)
5.德語語言證書。
沒有給出具體的標准,但是要求的證書都是C1級別的證書,也就是說語言水平必須在C1以上才行。
6. 標准照
7. 申請交費證明
所有的證書裡面,難度最大的無疑是歌德學院的C2,ZOP,KDS,GDS之類的證書,基本上是母語水平的要求。
難度最小的是德福考試以及DSH考試,所要求的水平大概在B2-C1,從零基礎開始脫產學習(每日),需要的時間大概為一年可以考過。
2.關於申請資格。
ETH根據不同的中國申請人設定了2種不同的申請資格,
一種是針對已經被國內大學相關專業錄取,或者已經在大學就讀的同學,需要參加的是小錄取考試,考試科目是:
數學1:包括的內容有:中國高中級別的 *** 、方程、函數、三角函數、數列、復數的知識,以及一般來說在中國大學學習的微積分的知識。
數學2:內容是:平面幾何,空間幾何,向量幾何,排列組合統計學知識。
以及化學和物理和生物。
一共五門考試。
難度詳見。
第二種是針對沒有被國內大學相同專業錄取的,但是高中已經畢業的同學,除了參加上述五門考試之外還需參加:德語考試、第二外語考試、歷史考試和地理考試。
祝出國申請成功!
⑵ 申請ETH本科(重讀)需要什麼樣的要求和條件
瑞士的ETH:
雅思(IELTS)7-8分
托福(TOEFL)110-120分
GPA需要在3.0分以上
除了以上成績外,它們需要考德語,以下是他們承認的德語考試項目:
·歌德學院C1水平證書
·德福考試文憑(TestDaF)-每考試項目最低4分
·奧地利德語文憑C1級(ÖSD)
·德國文化部長聯席會議德語文憑(DSDIII)
·德國文化部長聯席會議德語文憑(KMK II)
·UNIcert德語文憑(最少3級)
以下是ETH具體的申請條件,包括了本科和碩士:
入學條件: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網站設有專門的新生信息網頁(德、英)。
1. 來蘇黎世理工學院就讀本科學業的中國留學生要滿足以下條件:
高中畢業證書
已取得中國大學(中國政府認可的高校)相關專業的本科錄取通知書
通過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小錄取考試。考試科目為:數學I、數學II、生物、化學、物理。
如果報名學生沒有在中國相關專業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則必須通過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大錄取考試。理科考試科目為: 數學I、數學II、生物、化學、物理;文科考試科目為:德語、第二外語(法語、英語、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中選一)、歷史和地理。
蘇黎世理工學院對母語非德語的報名者有如下的語言要求:
在德語為教學語言的學校讀書8年以上,可免德語考核。
畢業於德語為教學語言的高校,可免德語考核。
否則,報名者必須出示語言能力證書,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承認的德語水平證書有:
·歌德學院C1水平證書,評語至少為「好(gut)」
·歌德學院C2、ZOP、KDS和GDS水平證書
·德福考試文憑(TestDaF)-每考試項目最低4分
·奧地利德語文憑C1級(ÖSD)
·德國文化部長聯席會議德語文憑(DSDIII)
·德國文化部長聯席會議德語文憑(KMK II)
·UNIcert德語文憑(最少3級)
2. 來蘇黎世理工學院就讀碩士學業的中國留學生要滿足以下條件:
大學本科畢業成績優秀(國際承認的高校所頒發的本科學歷)。
已取得中國大學(中國政府認可的高校)相關專業的碩士錄取通知書。
在學年開始前,出示語言水平證書。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承認的德語水平證書有:
·歌德學院C1水平證書,評語至少為「好(gut)」
·歌德學院C2、ZOP、KDS和GDS水平證書
·德福考試文憑(TestDaF)-每考試項目最低4分
·奧地利德語文憑C1級(ÖSD)
·德國文化部長聯席會議德語文憑(DSDIII)
·德國文化部長聯席會議德語文憑(KMK II)
·UNIcert德語文憑(最少3級)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承認的英語水平證書有(各院系對語言水平會有不同要求):
·雅思(IELTS)7-8分
·托福(TOEFL)110-120分
·劍橋熟練英語證書考試(CPE)C級
·劍橋高級證書考試(CAE)B級(註:該證書不會被視作等同於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所規定的C2標准)。
·密歇根熟練英語考試(Michigan Certificate of Proficiency in English,ECPE)750-840分。
授課語言:
本科課程的主要教學語言是德語(但個別課程的教學語言為英語或法語)。
大部分碩士課程為英語授課。除此之外,一部分課程為英、德雙語教學,也有少數課程以德語授課為主。
報名材料: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要求報名者提供的基本材料(原件復印件、翻譯件和公證件)包括:
1. 一份針對所選專業的簡短申請書
2. 個人簡歷(表格形式,請參見下方鏈接「獲得本科/碩士錄取後申辦簽證手續須知」)
3. 重要證書(例如高校畢業證書、學士學位證書、碩士學位證書、大學錄取通知書)
4. 成績單(須註明滿分和及格線)
報名本科、碩士的外籍學生須繳付150瑞郎的報名費。
因登記注冊數量龐大,所以不完整的登記注冊文件將被一律退回。
簽證申請注意事項:參加入學考試的學生須注意:從入學考試過後的星期五中午開始,考生便可收到學院考試通過的確認。該確認件是申請學生簽證所必須的文件。
因為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入學考試多於8月中下旬進行,學院開學日期在9月中旬,而學生簽證的申辦大多需要3個月時間,所以學生基本無法在考試當年開始在瑞的學習,而得等到第二年秋季學期入學。
學生可持旅遊簽證赴瑞參加入學考試。但考試通過後,學生須回國辦理學生簽證:學生簽證只能在原籍國辦理。學生來校報到前,務必要在國內辦理好學生簽證。
獲得錄取通知後,學生至少要在擬定抵瑞日期前3個月提交簽證申請。
⑶ 請問如果要申請留學瑞士ETH,對GPA及托佛或雅思成績的具體要求
申請留學瑞士ETH,對GPA、托佛和雅思成績的具體要求:
雅思(IELTS)7-8分,托福(TOEFL)110-120分,GPA需要在3.0分以上。
ETH全名為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在2016年QS世界大學綜合排名中列世界第9位;2017年QS世界大學綜合排名中列世界第8位;2018年QS世界大學綜合排名中列世界第10位;2019年QS世界大學綜合排名中列世界第7位。
ETH還以其極高的教學淘汰率及極低的錄取率聞名,錄取率只有不到10%。

(3)eth注重數理成績嗎擴展閱讀: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相關要求規定:
1、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本科課程的主要教學語言是德語(但個別課程的教學語言為英語或法語)。大部分碩士課程為英語授課。除此之外,一部分課程為英、德雙語教學,也有少數課程以德語授課為主。
2、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主圖書館收藏書報、地圖等資料逾六百九十萬件,是瑞士最大的圖書館,也是瑞士科技信息中心[5]。主圖書館負責維護瑞士圖書館與信息中心網路(NEBIS),讀者可以通過此網路借閱全瑞士八十多個高校或研究機構圖書館的資料。
3、根據世界四大排名(USnews世界大學排行,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行,QS世界大學排行,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均高居世界Top20,連續多年位居歐洲大陸理工高校翹首,在全世界范圍亦與麻省理工學院享有同樣崇高的聲譽。
⑷ 如何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 詳細�0�3
朱清時 院士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 同學們: 早上好! 在座的很多同學是去年剛入學的。我首先代表學校衷心歡迎這些新同學!這個歡迎詞已經 說的太晚了一些,這個報告去年就該做,但由於我們學校換屆等各方面原因沒有做,推遲至現在才做。 有人說過,一個人的一生可以分為三個三十年,第一個三十年是從出生到30 歲,在座的同學基本上都處於這個年齡段,這個是成長的時期。這個時期的人開始認識社會,認識自然界,為今後的事業打基礎。第二個三十年從30 歲到60 歲,是一個人為社會做貢獻的時候,是他從事一生主要事業的時候。第三個三十年是從60 歲開始,不一定所有人都能夠把第三個三十年過完,在第三個三十年中的人,精力不行了,但是他們對社會對自然界的了解很豐富了,所以,最適合當教師。 我擔任學校的行政領導職務之後就離開了教學科研的第一線。在離開教學科研第一線之後,我覺得我還有一些東西可以幫助同學們成長,那就是從我的閱歷中了解到的,一個人特別是從事理工科工作的人,如何才能成才。因為很少有人像我們這一代人經歷這么多的事情。我1963 年進中國科大近代物理系讀書,1966 年6 月份開始文化大革命,停課。1968 年,分配到青海去當了一名工人,真正的工人,是鑄造工。後來又當采購員、計劃員。到1974 年底才調到了青海鹽湖研究所,從事科學研究,從那以後,從實習研究員一步一步地做起,到國外很多機構工作過。所以我自己覺得像我這樣的人,在科學上的成就是一般的,但是我們對如何在科學事業上成才的了解,比很多科學成就遠大於我們的人可能更多。所以,我應該把自己從閱歷中了解到的年輕學生怎麼做才能夠成才告訴大家,使大家在進入大學生活的時候就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不要到了幾十年以後認識清晰了,但是時間已經過去了。這樣也許能夠幫助在座的同學們,使 你們中間有比較多的人具有很強的創新能力,今後在科學技術的事業上取得更大的成功,所以,我每年都給同學們講一次,今年我要講的跟過去幾次講的不同,換了一個角度,談談我從親身閱歷中感受到的一個人如何做才能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有人常說過,一個人到了60 歲才知道自己無知。我以前看到這句話,總覺得是這些人謙虛的話,現在我已經接近60 了,才感受到這句話確實說得不錯。因為,在這幾十年的工作和學習中,越學越知道宇宙很大,世界上的事務非常復雜,一個人的一生太短;越學越覺得自己知道的太少,不僅在自然科學方面和人生方面知道的太少,甚至對自己都了解得太少。現在才理解人到六十才知道什麼叫無知。我很想把我的感受告訴大家。一個人越早理解這一點,就越能虛心學習,進步就越快,成就會越大。 今天我想講一個人怎麼做才能夠使自己的創新能力最大化。我從1957 年上初中算起到現在, 認識了許許多多的學生:初中同學,高中同學,大學同學,然後在國外工作的同事,同事中有 很多人是研究生和博士後,還有現在一起工作的這些同事。現在回頭一看,發現他們中間有很多在學校念書都很好的人,在畢業後獨立工作的時候,往往比預期做得差,反而有一些在學校大家都覺得他學得不太好的人,在以後工作中表現出了很強的創造性。原因何在呢?我經過了這幾十年才算認識得清楚一點,原因就是我們現在的教育體系存在一些弊病,在這個教育體系中間,表現為優秀學生的人,並不一定就是真有很強的創新能力,並不一定在今後的工作中間能夠取得重要的成績。 1、 組成創新能力的要素和現行教育體系的問題 首先,一個人的創新能力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他的智力,包括通常我們所說的知 識和能力。知識學得越多、學得越活,這個人的創新能力可能就越強。所謂能力就是理解力,記憶力和想像力等,這些構成創新能力的第一方面,就是一個人的智力。智力超群的人創新能力可能比較強,但是也不一定。創新能力還有第二方面,就是這個人在面對復雜的局面時,是否能夠迅速地抓住要害,找得出辦法來,這是一種能力,目前的學校教育都忽視了這種能力,沒有關注去培養它,甚至很少有人提它。這種能力還包括在復雜的工作中,善於發現機遇並抓住機遇的能力。人的創新能力是由這兩部分構成的,如果這樣理解的話就會全面一些。舉個簡單的例子。大家都熟悉三國演義上的諸葛亮的故事。諸葛亮的中青年時代,在出山之前,是在南陽卧龍崗隱居。那個時候他就有非凡的智力,即他第一方面的素質很強,很聰明,知識也很淵博。何以見得?大家都知道劉備去看他時,他的《隆中對》,現在已是中國歷史上膾炙人口的一篇經典文章。這個《隆中對》說明他有非常高的智力,知識豐富,非常聰明。但是如果他沒有遇到劉備,即使遇到劉備,但是他沒有意識到這是機遇,沒有去抓住機遇的話,那麼就不會有三國演義以後的那些故事,就不會有中國歷史上那一段精彩的歷史。這段歷史被我們一直傳頌至今。諸葛亮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創造性的人才第一要有很好的智力,包括知識和他的各種能力,就要求他本人的智力要高,而且勤奮學習。第二就是要有發現機遇,抓住機遇的能力,這後一方面是過去強調得比較少的。 現在的教育體系有什麼弊病呢?這弊病就是片面性。片面性是在什麼地方呢,現在的教育體系只重視了學生的知識積累,以及培養他們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往往大家在學校受到的教育是灌輸式的,傳授很多知識,但培養分析和推理能力比較薄弱。這兩方面毫無疑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還遠遠不夠,還有很多其它素質,這些素質比如剛才我說的創新人才的第二方面的素質:發現機遇和抓住機遇的能力。我發現有些學生,他們在學校的時候成績很好,但是在工作的時候一遇到問題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他做的研究往往就是老師教他做的,一直做下去,甚至做一輩子。要不然就一籌莫展,只會去模仿別人或者文獻上做的事情,很難去做出開創性的事情。即使做開創性的事情他 也很難找對方向,往往做些異想天開不可能做成的事情,這就是為什麼年輕的學生畢業以後,在科學技術上往往缺乏創新能力的原因。他們在面對復雜的問題時缺乏能力去發現關鍵所在,去發現機遇並且抓住機遇。這是我們現在教育制度的弊病造成的。 在座的同學會想,你現在已經在學校做校長了,你不能把這些弊病改掉嗎?我在過去五年努力想在學校推行教學改革,就是想做這些事,但是這種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一個學校就能做到的,要全國的學校統一來做才能做好。而且不是少數幾個人想做就能做到的,而是要全校的教職員工和學生都配合才能做好的,所以這個改革還有相當一段路要走。我相信中國的教育,有一天一定能夠改革好。但是,這個路程不是幾年,甚至不是十幾年能夠做到的。現在我希望同學們能夠認識到我們的教育體系現存的弊病,能夠自覺地想辦法彌補它的不足,使得你們能夠在我們的教育體系沒有改革好之前,照樣能夠成為創新人才。 舉個例子來說明我們學校教育體系的問題,大家今後可能都會遇到,所以我先說,你們遇到之後就知道了,其實學校已經知道這個問題。兩年前,我們主動請國外的一些專家來評審我們的一個學院,評審的時候學生提意見說,課程安排不恰當。新生一入學就上物理實驗課,上試驗課的時候才發現好多理論知識都還沒有學到,所以,上試驗課並不懂實驗在干什麼。學生提了這個問題,我們就問教務處負責人是不是這樣,教務處負責人回答說,的確是事實,為什麼呢?教務處解釋:大學一年級的物理課程很不好安排。因為物理課往往從力學開始,但是要講力學,必須先講微積分和高等數學,要先講高等數學,必須先講實數理論和極限論,從極限論開始講,講完高等數學至少需要一個學期,這個時候才能開始講力學,才能夠講普通物理。那麼,頭一學期怎麼辦呢,在講高等數學期間物理課沒有辦法安排,只好把實驗課安排過來,因為實驗課畢竟不需要數學基礎。這個回答我們理解。這件事情不是說教務處把事做錯了。他 們沒錯,他們是在精心安排課程。這件事只說明我們的教育思想有一個重大的特點,即我們現在的教育思想是知識傳輸型的,著重傳授給學生系統的知識,非常講究知識的連貫性、系統性和完整性,所以就有剛才的那個問題,沒有實數理論和極限論就不可能講微積分,沒有微積分就不可能講力學,沒有力學就不可能講到後面的普通物理,這就是知識的連貫性和完整性。這樣的教學思想是從孔夫子時代一直傳下來的,就是著重基礎一步一步的往上堆。這種教學體系有個最大的優點:學生的知識是系統的,完備的,知識也比較多。但是,這樣的教育方法有個重大的缺陷,就是學生學習是被動的,學生的創新能力被忽略了,創新能力的培養被擠掉了。所以,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往往知識很豐富但是創新能力不強。 西方國家在20 世紀上半期也有與我們剛才說的教育體系相同的弊病,從愛因斯坦在他的回憶錄中間所說的一段話中能反映出來。愛因斯坦是全世界公認的最有創新能力的科學家,他在1955 年3 月去世之前,是這樣回憶他的大學生活的。他上大學是在蘇黎世工業大學,現在仍然是非常有名的ETH。值得注意的是,他第一年考蘇黎世工業大學沒有考上,第二年才考上的。所以,大家不要歧視那些高考落榜生,其實現在的考試體系,往往考上的不一定就有很強的創新能力,而有很強創新能力的不一定能考上好的大學,甚至不一定能考上大學。我們來看看愛因斯坦是怎麼回憶他的大學生活的,他說一進到大學之後很快發現,他能成為一個有中等成績的學生,就該心滿意足了。要做一個好學生,必須有能力去很輕快的理解所學習的東西,要心甘情願的把精力完全集中於人們所教給你的那些東西上,要遵守紀律,把課堂上講解的東西筆記下來,然後自覺地做好作業。遺憾的是,他發現這一切特徵,正是他最為欠缺的,對於像他這樣愛好沉思的人來說,大學教育並不總是有益的,無論多好的食物,強迫你吃下去,總有一天會把胃口或肚子搞壞的,純真的好奇心的火花會漸漸地熄滅。愛因斯坦這段話生動地說明了,西方國家在20 世紀初期的教育跟中國現在的教育一樣,也是灌輸式的,弊病相同,弊病就在於對愛因斯坦這種有創新能力的學生來說,填鴨式教育是個災難,他的肚子是要吃壞的。所以說,他不可能成為一個好學生,他也不可能第一次考試就被錄取。 西方科技發達的國家,像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這種學校,比我們早一個世紀開始教改,從20 世紀初就開始教學改革,改革成的教學方法跟我們現在的教學體系不一樣了。我在麻省理工學院體驗到的這種教學體系是這樣的:學生可以注冊比如化學系選擇物理化學專業,這是我在那裡所在的地方。課程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物理化學專業的幾門必修課,不多四五門,至少熱力學你必須學,物理化學必須學,結構化學必須學,然後其它課你任選,只要把學分學夠就行。每個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愛好或自己的特徵特點去個性化地選課程。如果這個學生像我,可能去選文學史,然後去專門看世界最優秀的古典文學;還有一些學生選電影史,麻省理工學院有一個非常好的圖書館,存了很多電影膠片,你可以任意調一個出來看;你也可以選生物學,選財經,選法律,..,總之,你自選的課程你完全可以個性化選擇。如果你是二年級同學,你可以跟高年級一起上課,也可以跟低年級一起上,同一門課你可以先上也可以後上,學生這樣選課最大的弊病是什麼呢?這個學生的知識沒有系統性,他有的時候可能選了一門課,比如他選了催化課,但是表面化學他沒有學過,物質結構沒有學過,那麼催化有好多基礎知識他都沒有,怎麼辦呢?麻省理工學院的教學方法恰好就是靠這種知識上的跳躍式,來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如果你選的課程中有好多基礎知識你沒有,就強迫你趕快自學,把你需要的基礎知識補上。如果你不理解,你可以問老師和同學,反正你要一直到理解,一直到能把你現在選的課上下去,考及格為止。這樣就逼著學生不能不去學習自學,學會自學,而且允許學生按照他的興趣,按照他的愛好,按照給自己樹的目標去選課,去克服他遇到的困難,這就是「跳躍式」的學習。這種學習方法,比較容易鍛煉一個學生的創新能力。 這就像「窮人家的孩子會當家」一樣。家裡沒錢,父母沒權,想要的一切都要靠自己去爭取。這種孩子一般都會有較強的獨立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盡管也許知識面不如家庭條件好的孩子寬。 我本人就經歷了這個跳躍式學習階段。這是時代給我造成的,我在大學學核物理,畢業後 到工廠當工人,然後到鹽湖所做激光分離同位素,激光在1962 年誕生,但我們大學的時候沒有人講過。一下子要開始研究激光分離同位素,所有基礎知識都要從頭學,但好在我數理化學得好,學這些知識還比較容易。1979 年到美國之後,就要到實驗室做研究了。因為中國過去沒有改革開放,我們的試驗設備跟國外的設備完全不一樣,連電源插座都不一樣,所有的測量儀器不一樣,試驗的理論方法和設備也不一樣。所以我面臨非常巨大的一個鴻溝要跳過去,這個鴻溝比美國學生選課遇到的還要大,這個時候我只有兩條路:一個就是乖乖地承認你不行,轉成學生,然後去選美國大學生的課,這樣走比較輕松但是至少要花好幾年時間,才能把這些課上完,然後才能開始研究;第二就是我走的這條路,就是硬著頭皮去跳這個鴻溝。怎麼跳呢,儀器不懂就把它的說明書全部找來,一本本地去看,看說明書是輔助的,主要的是看我的同事, 美國的研究生,他們做實驗的時候是怎麼操作這些儀器的,把他們操作的每一個步驟都記下來,我現在還保存著我在美國聖巴巴拉加州大學的筆記本,每一台儀器我都把它的控制面板畫在上面,每個按鈕是干什麼的?每一次調的時候要走幾個步驟?等等,只要有不懂的,我就去問這些學生,然後趕快把它記下來,因為你要問多了人家就煩了。就用這個方法一步一步地把自己沒有的知識都補起來。 現在我覺得我補這些基礎是在補一種訓練,把我自己在國內受的這種循序漸進的教育,改 變成適應美國式的跳躍式的教育。美國式的跳躍式的教育比較有利於培養創新能力,但是要從循序漸進的到跳躍式的,中間的變化很大,不是一下子就能改變的,會有很長時間過渡。兩種教育方法都各有優點,循序漸進的教育有利於使學生有完備豐富的知識。跳躍式的教育往往學生的知識並不完備,並不豐富,但是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很強。這兩者要結合起來才行。我去過的大學,像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麻省理工學院等,這幾個學校,都是頂尖的研究型大學,它培養的學生是搞科研的,所以著重培養創新能力。美國的社區學院是美國最大規模最大量的學校,它培養的學生就不講跳躍式,它就講循序漸進,因為對於這些學生,就是希望他們知識多一點,知識完整、系統一點,所以兩種教育體系都有利弊,因為今天我著重講創新能力,所以我就只講有利於創新能力的這種研究型大學的教育體系。 2、人的智力有多種類型。 現在我開始講培養創新能力需要重視的問題。 首要問題就是觀念要改變,要認識到人的智力和創新能力具有多種類型,現在我們一說到創新能力,很多人馬上就想到科學家、工程師,最多再加上作家、演員、運動員。他們沒有想到人的智力其實遠遠比這個廣。特別是現在說到創新能力往往跟在校成績好壞掛上鉤,大家千萬不要忘了,在校的成績好壞只是能力的一個方面,而且往往是很窄的方面。當你到社會上之後你會發現,光是在校成績好遠遠不夠用。我知道很多科大畢業生在社會上的狀況,有一個學生是我們學校成人教育畢業的,當時在黃山辦的成教班畢業的,現在事業做得很大,很出色。他的成就、創造性已經超過好多我們正規本科的高才生了,所以在校成績只是你一生中間一個重要的方面,但不是決定性的。在今後生活中間你會發現還有好多好多你在學校里聞所未聞的東西,而那些東西往往可能會決定你一生事業的成功與否。 人的智力有幾種類型。第一種是分析推理的智力。愛因斯坦是此方面的最高代表。一般來說,哲學家、數學家、科學家最擅長的就是使用抽象的符號並用形式邏輯推理來工作,在這方面的智力很高。這種智力是我們現在學校教育主要培養的,就是邏輯推理、分析推理的智力,這個我不多講。 第二種智力是語言智力。是指那種善於運用語言思考和表達問題的人,例如小說家、詩人都是語言智力很高的。這里我想就這點多講一點。我們現在的大學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學生往往忽視語言智力,所以我經常看到學生的博士論文,大多數的語言表達能力都不夠。只有少數很好,寫出來基本上不用改就成了。語言智力關鍵在什麼地方呢?關鍵在於你是不是能夠很簡潔地用很准確、到位、生動的詞彙把一個復雜的事情表達清楚。我在初中時代很喜歡文學,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是悟到了一些語言智力的重要性。這是從柳宗元的一首詩開始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詩用20 個字給人畫出一幅非常生動的圖畫,而且有一種很強的讓人嚮往的意境。這時我發現,原來語言有種特別的魅力。有好多人,包括老師,喋喋不休的說半天,我都抓不住要領,不知道他在講什麼,自己聽得很不耐煩,但柳宗元這首詩,僅僅二十個字就很強烈的就把人的興趣吸引過去了,所以我意識到好的語言有很大魅力。 隨後這幾十年我越來越強烈地感覺到,語言智力不亞於分析推理的能力,這是一種重要的智力。有好多人,沒有下過功夫,所以他的語言能力不強。他寫出的東西,自己覺得寫得很到位了,但是別人一看就覺得摸不清頭緒,不知道他要說些什麼。這種人不會設身處地為讀者著想,不善於用簡單生動准確的詞彙把一個復雜的事情一下子刻畫出來。我一生能夠在科學上有一點成績,從中學就開始意識到的語言智力,和對詩歌和優美文章的愛好給我打下的基礎,起了很大作用。 記得我一生中第一場學術報告也是最關鍵的學術報告是在1975 年作的。那個時候我剛調到青海鹽湖研究所,做激光分離同位素。當時文化大革命還沒有結束,全國都癱瘓,但是胡耀邦等人在管科學院,他們都是些實幹家,想在科學院組織一些重大項目去跟蹤追趕國際上的科技發展新動向,其中之一就是激光分離同位素。這個項目立項之後,除了青海鹽湖研究所,沒有任何研究所去承擔這個項目。為什麼呢?那個時候科學院最大的研究基地,北京的、上海的,在文革中還亂得一塌糊塗,都癱瘓了,大連的、長春的也都癱瘓了,那時的骨幹研究員,都還在農村,根本就沒有辦法承擔。青海鹽湖所把這個項目拿去了,然後從分配到青海的大學生工人中間去選人才。我意識到這是個機遇,就去自己報名,被選上了。剛去不久就接到通知,1975 年4 月份在長春吉林賓館召開激光分離同位素的方案論證會,讓鹽湖所准備到論證會上講方案。科學院組織了全國有關的專家去聽,其中我記得最清楚的是,長春應化所的吳學周老先生,他是1955 年的學部委員,是中國光譜學界最老的前輩。在我們這些學生聽來,這個名字如雷貫耳。鹽湖所趕快准備方案,那個時候本輪不到我來設計方案,因為我是剛調去的大學生,在我前面 有好幾代前輩。主持這個項目的是1958 年大學畢業的,但他是學無機化學的,還有好多資格比我老的,他們都試著首先寫文獻綜述,然後再提方案設想,好幾個人試了都覺得不行,寫不出來。室主任開始讓我整理資料,後來就說你趕快寫個稿子吧,我就開始寫稿子。那是我第一次寫這么重要的文章,當時我沒有意識到。由於我有中學開始訓練出的語言表達能力,所以雖是第一次寫,但大家一看就發現表達很清楚,決定就用我寫的這個稿子。到長春開會去兩個人,我們的主任去做報告,因為是我寫的稿子,他也把我帶去。我們去了住在吉林賓館。主任花了一天時間背講稿,到晚上散步的時候對我說,還是不行,明天你講算了。他1958 年畢業的,下面坐的是吳學周這樣的學部委員,他講一個自己還沒有搞懂的東西,確實有些害怕,所以他最後決定不講,讓我去講。那是我一生中做的第一個重大學術報告,而且是很重要的。一上台覺得緊張了一下,但很快我就進入到了意境,我自認為講得不錯,因為講完之後吳學周老先生走上來和我握手,誇我講的很好。那個時候我還是研究實習員,和老先生相差很多。這說明語言智力對一個理工科人的重要。因為即使你再聰明,你再有能力,你做的工作再好,但如果表達不清楚,不能被社會接受,不能被學術界接受,也等於零。 第三,音樂智力我就不多說了,有很多人實際上使用旋律在思考,比如說莫扎特,貝多芬,不知道為什麼音樂界在他們去世後就再也沒有出過超過他們的人了,不知道是環境變了還是現在的人浮躁,莫扎特、貝多芬、肖邦這些人,現在就沒有超過他們的人。貝多芬活的年齡大一點,肖邦和莫扎特活的壽命都不長,尤其是肖邦,這種人是用旋律在思考問題,他有感情要表達,腦子里就冒出旋律,不象我們有什麼想法,腦袋裡冒出的是中文。當我到美國去時間長了之後,體會到英語要學好,你一定要練到這種程度,就是一有什麼事情腦袋裡頭滾的是英文,這時候你英語就學好了。第四種智力是形象思維的能力,像畫家這些人。 第五是肢體運動的能力,特別是一些演員、運動員,我特別要說的就是高級技工,技術員,他們的手特別巧。回首我的經歷我發現確實手巧的高級技工或技術員是一種智力,一種財富。我遇到的幾個手非常巧的技術員在實驗室里做工作,是搞科研的人不可替代的。當時我剛在加州大學、麻省理工學和加拿大國家研究院做研究的時候都要用激光,那時激光很復雜,調節起來很困難,我花半天時間弄的滿頭大汗也不一定能調好,但那個技術員很沉著,同樣的事情他手就很巧,花個一二十分鍾保證干好,而且很有信心。所以我佩服他們。現在我們教育體系中間最薄弱的,就是動手能力特別強的人太少,動手能力也是一種智力,一種創新能力。這不光是我們學校,是中國整個教育體系中間被忽略的一個環節。 第六種就是認識自己的智力。有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認識自己,他往往都是光看別人的缺點,就是不正視自己。一個人能夠認識自己,這是一種能力。 第七,還有一種智力就是與人相處的智力,就是人際關系智力,具有這種智力的人很容易了解其他的人,善於與人共處,並且善於影響和激發別人的能力,這種人在我們現在社會上長期被忽視了,體現在我們學校,就是我們學校現在的思想工作和道德品質教育顯得有些蒼白無力,為什麼,就在於大家沒有重視這種能力。要去做思想工作和道德品質教育的人啊,需要很強的人際關系能力,很善於去認識別人,與人相處,善於與人共事,並且善於影響別人和激發別人。現在的思想工作和道德品質教育往往就是把上級文件拿來往下貫徹,缺乏創造性,沒有認識到這也是一種智力。 最後一種是直覺能力。直覺和洞察力我後面要講,這里就不多講了。 剛才我說的主要是要大家意識到人的智力和創新能力是多種多樣的,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有可能討論創新人才。如果我們把創新人才定義得片面,很狹窄,就會誤導大家。現在一般說智力大家都指剛才講的第一類,分析推理這種能力,這種能力,毫無疑問是最重要的智力之一,但決不是全部的智力,特別是現在把智力片面理解為就是成績好、考高分,這就過分片面了。剛才我一再說,學校中間成績好、考高分是件好事,但在工作中是遠遠不夠。工作以後,很多人就把智力看成科學上、技術上做出發明發現,或者是發表好的論文,得到專利獲得成果獎,認為這就是智力高。這些,毫無疑問就是最重要的智力之一,但是決不是全部的智力。以上這些片面的認識,造成了我們教育體系中間的若干薄弱環節,或者叫做若干誤區,這個不光是在我們學校要重視,要多講。完善的教育體系要重視發展具有各種智力的人才。 比如現在我們中國各行各業中最缺的高級技工,這種人我們已經鳳毛麟角了。因為我們社會長期忽視了這種人的重要性,如果沒有大量的高級技工,任何工廠都運轉不好,學校也運轉不好,實驗室也運轉不好。我們學校過去幾年做出的一個努力就是建公共實驗平台。公共實驗平台的關鍵就是需要一批動手能力特別強的高級技工技術員去主持這些服務體系,現在要找這樣的人太難了!以前我們學校有一些這樣人,老了,退休了,為什麼,是因為這二三十年來社會上忽視了這種人的重要性,這種智力,實際上是創新能力中間的一種。他能夠把別人動手做不出來的東西很巧妙地做好,這就是一種創造性。 以下集中說第一類狹義的創新人才,就是科學技術上的創新人才,他們只是創新人才中間的一種,不要把創新人才等同於這些人才。但是,由於我的經驗閱歷,我了解得比較多得是科學上的創新人才。所以下邊我就集中只講這種狹義的,科學技術上的創新人才,而且由於時間限制,只講部分容易被忽略的智力。 3、學會使自己處於最佳工作狀態。 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要具備上述第六種:認識自己的智力,進而學會使自己處於最佳的工作狀態。大家可能沒有想到,人生中往往有些很簡單的事情,做起來卻非常之難。學會使自己處於最佳工作狀態,這件事太簡單、太本能,所以往往被人忽略。我從1963 年上大學,今年已經40 多年了,現在我才明白,學會使自己處於最佳工作狀態,是高效地從事任何工作的前提, 因此我在這兒先談談它,希望我們的同學們進科大以後都自覺地、下意識地去認識自己,學會使自己處於最佳工作狀態。我們這一代人認識到這一點,經過是曲折的。記得我們上中學的時候,當時的格言是「天才出於勤奮,聰明在於積累」。這句話是不錯的,本義應該是:一個科學家對基礎知識下的功夫 很深
⑸ 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本科申請難度大嗎
ETH的本科入學難度不大,基本是寬進嚴出形式的。德國高中過來很容易,基本壓及格線都可以。如果是國內過來也不難,我讀本科大二的時候關注過ETH,國內來這里考基本上80%都能順利入學,也有國內有二本退學過來重讀本科的,但他們大多數都耗很多年(有的長達六年)都無法畢業。所以你要想畢業那是要掉一層皮的。IC本科均分70就是first honor class(GPA算4),到時候想去哪裡都很容易。在ETH熬個四五年科科擦線過,讀研你就只能在ETH了,屆時ETH的熱門專業可能要卡本科GPA或者卡本科第一年成績你雖然本科在ETH讀但處境依然尷尬(想在ETH德語授課情況下拿高分你掂量下)。ETH本科特別適合那種高考沒考好逆襲類的學生(自身實力不俗但是因為高考發揮或者省份名額不多不能進好大學),如果你起跑線已經很超前了,沒要再去走這一遭專門為了獲得某種認可。再說你讀研也是英語授課的,以後你又不移民去德國,找工作在瑞士英語也夠了,為什麼要專門死磕德語就為了去讀個小本?我尋思著如果你能拿到IC非冷門專業的本科offer且家境可以支持你的話,你不該有這樣的糾結。

⑹ 申請eth碩士可以後補語言成績嗎
可以。
可以先提交申請,拿到條件錄取之後,再提交語言成績,等到考出來雅思成績之後再後補是可以的。
ETH的碩士課程有兩大類,其中一類是連續碩士學位課程,另一類是專業碩士學位課程。前者代表著對對應本科學士學位的學習,後者則針對的是一個特定的主題,從跨學科和國際角度來教授。學期一般都是3-4個學期,學制一年半到兩年。
⑺ 計算機什麼專業最好
計算機什麼專業最好
計算機每年的申請人數實際上都位列所有理工科專業申請人數的第二位,近些年選擇出國學習計算機專業的中國學生人數也在不斷增長。下面我整理的關於計算機什麼專業最好,歡迎大家參考!
計算機分為計算機工程和計算機科學,計算機工程偏向於計算機硬體,開設在工學院下,一般會和電氣工程開設在一起,而計算機科學偏向於軟體編程,在美國會開設在文理學院、工學院、計算機學院下。人們常申的體系結構、嵌入式系統實際上是偏於計算機工程,而大多申請計算機科學的學生,則更多的是計算機下軟體工程、資料庫、人工智慧等方向,這些方向也都是就業需求量大,就業薪資較高的幾個專業。
而計算機科學專業在全球幾乎所有的知名高校中都有開設,如何從眾多的院校中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留學》記者現盤點計算機科學專業世界排名前十位的院校。
NO.1 麻省理工學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麻省理工學院(下文簡稱:MIT),坐落於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大波士頓地區)。麻省理工學院創立於1861年,是一所世界著名的理工科比重較大的私立綜合大學, 年年進入美國最佳大學排名榜的前幾名,教授中擁有多名諾貝爾獎獲得者,畢業生往往是各大公司爭相聘用的對象。
MIT素以世界頂尖的工程學和計算機科學而享譽世界,長期在世界大學學術排名、U.S.NEWS最佳研究生院等權威排名中名列前茅。而據相關資料統計,截至2016年,MIT共走出了19點陣圖靈獎(計算機界最高獎)得主,僅次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22位)和斯坦福大學(20位),位列世界第三位。20世紀MIT最主要的成就是由傑·弗里斯特領導的旋風工程,其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能夠實時處理資料的“旋風電腦”,並發明了磁芯存儲器。這為個人電腦的發展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MIT在課程學習上要求十分嚴格,其嚴格程度在全美大學中都很出名。不嚴的教授被認為是水平低,用低標准、高分數來取悅學生,反而得不到學生的歡迎,所以教授上課的風格都以進度快、要求嚴而著稱。
NO.2 斯坦福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
斯坦福大學,全名小利蘭·斯坦福大學,位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南部的帕拉阿圖市(Palo Alto),臨近世界著名高科技園區矽谷,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
學術方面,斯坦福大學與舊金山北灣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共同構成了美國西部的學術中心。據相關機構統計,截至2016年4月,共有20位斯坦福大學的校友或教授獲得圖靈獎(計算機界最高獎),僅次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22位),位列世界第二位。
斯坦福大學為矽谷的形成和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培養了眾多高科技產品的領導者及創業精神的人才,這其中就包括惠普、谷歌、雅虎、耐克、羅技、特斯拉汽車、Firefox、藝電、太陽微系統、NVIDIA、思科、矽谷圖形及eBay等公司的創辦人。此外,斯坦福大學的校友涵蓋30名富豪企業家及17名太空人員,亦為培養最多美國國會成員的院校之一。根據美國《福布斯》雜志2010年盤點的億萬富翁最多的大學,SU名列第二位,億萬富翁數量達28位,僅次於哈佛大學。
NO.3 牛津大學
(University of Oxford)
牛津大學,簡稱“牛津”,是一所位於英國牛津市的公立研究型大學。牛津大學有記錄的授課歷史可追溯到1096年,為英語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學,也是世界上現存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
牛津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專業分為三年制的本科項目和四年制的本碩連讀項目。四年制項目允許學生在第四年選擇繼續深造高階課程或自行進行課題研究。課程專注於創造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聯系,覆蓋了種類豐富的軟、硬體研發技術及其應用。校方在招生要求中提到希望錄取在數學方面有真正天賦的學生,並會為其提供既可應用於應用程序,又可應用於程序推理的技術課程。而牛津大學計算機科學課程的一大特色是,學院的大多數科目都與設備齊全的實驗室實踐操作相結合,能夠讓學生真正做到活學活用。
NO.4 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大學,簡稱哈佛,坐落於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是一所享譽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學,是著名的常春藤盟校成員。這里走出了8位美利堅合眾國總統,上百位諾貝爾獲得者曾在此工作、學習,其在文學、醫學、法學、商學等多個領域擁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及廣泛的影響力,被公認為是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
作為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的母校,哈佛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專業的研究內容包括但不限於理論計算機科學,人工智慧,經濟學與計算機科學交互發展,自適應和可信賴系統,智能介面,計算機圖形學,計算語言學,隱私和安全,機器人,數據管理系統,網路,節能架構,程序語言以及機器的學習和可視化等等。學生和研究人員將共同參與整個大學越來越多的跨學科舉措,如計算和社會研究中心,應用計算科學研究所和伯克曼互聯網與社會中心。
在微軟前首席執行官史蒂夫·鮑爾默的倡導下,校方在2014年11月宣布將為計算機科學專業增加50%的師資規模,而在未來幾年,校方希望達成以下五個長期目標,以支持教學和研究的進步:保留並吸引一流的計算機科學教師和研究生;為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學生提供一流的學術課程;提供對其他專業的學生有強大吸引力的課程;保持嚴謹的學術態度,在跨學科領域與其他部門和學校進行深度交流;為社會提供計算機科學方面的技術與支持。
NO.5 卡耐基梅隆大學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卡內基梅隆大學,簡稱CMU,坐落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Pittsburgh),研究型大學。該校擁有全美頂級計算機學院和戲劇學院,該校的藝術學院,商學院,工學院以及公共管理學院也都在全美名列前茅。2017年U.S.NEWS美國大學排名,卡內基梅隆大學位列24名。
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學院下設七個部門或機構,分別為計算生物學部門(Computational Biology Department),計算機科學部門(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人機交互研究所(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Institute),軟體研究所(Institute for Software Research),語言技術研究所(Language Technologies Institute, LTI),機器學習部門(Machine Leaning Department)及機器人研究所(Robotics Institute),是美國少數幾個將計算機科學專業獨立成院的大學之一,是全美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計算機學院。該院可授予學士、碩士、博士學位,課程有數學、物理、計算機硬體、軟體工程、計算技巧、人工智慧、心理學、程序設計、機器人等。卡內基梅隆大學在科技方面的學術表現可圈可點,舉凡計算機科學、機器人學(robotics)、電機工程等,在各自領域內都享有領導性地位。
NO.6 劍橋大學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劍橋大學是英國歷史第二悠久的大學,由31所獨立自治書院及6所學術學院組成。該校是多個學術聯盟的成員之一,亦為英國“金三角名校”及劍橋大學醫療夥伴聯盟的一部分,並與產業聚集地硅沼的發展息息相關。此外,劍橋大學也是英國羅素集團、“G5超級精英大學”、歐洲的大學聯盟科英布拉集團(Coimbra Group)的成員。
劍橋大學的課程特點與牛津大學類似,都是學期短,課容量大,此外還有社交和運動項目,學生的時間表通常都是滿滿當當的。劍橋大學也會為學生提供教授一對二輔導的小課(supervision),小課通常每周一次,時長一小時。學生需要提前將作業交給老師批改,而雖然理論上小課成績不計學分,但如果長期不交作業或者表現不佳的話,教授會向學院匯報,由學院酌情處理。
NO.7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簡稱伯克利,位於美國舊金山灣區伯克利市,是世界著名公立研究型大學、在學術界享有盛譽,在2016年ARWU世界大學學術榜中排名世界第3位,在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4位。伯克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研究教學中心之一,ARWU理科排名世界第1位、工程及計算機均排名世界第3位、人文社科也長期位列世界前3位,與舊金山南灣的斯坦福大學共同構成了美國西部的學術中心。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本科項目是四年、全日制的,非常強調藝術與科學方面的培養。大一新生的入學競爭非常激烈,但有很多學生通過轉學在大二大三時進入到伯克利就讀。而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正是伯克利大學最受歡迎的熱門專業之一。
伯克利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專業設置有很多獨樹一幟的地方,尤其在專業基礎課方面,除了有專業導引課程“計算機科學專題”外,對於沒有編程經驗的學生,第一門課是符號編程入門,採用LISP語言,而對於有一定編程經驗的學生,則可以選擇多種語言和環境的自主學習(Self-paced)課程,包括C、Fortran、C++、Java,以及UNIX的使用等。
NO.8 普林斯頓大學
(Princeton University)
普林斯頓大學,簡稱普林斯頓,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位於美國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市,是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學校於1746年在新澤西州伊麗莎白鎮創立,截至2016年,共有41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普林斯頓大學工作或學習過,位列世界第12名。另有10位世界計算機最高獎圖靈獎得主(世界第六)和14位世界數學最高獎菲爾茲獎得主在普林斯頓工作或學習過(世界第四位)。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應用與計算數學專業堅持精英化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獨一無二的學習、從事精確的控制數據技術研究的機會,使學生學會如何以自己的方式來運用跨學科應用數學的哲學與工具。學生要獲得學士學位需修滿5門課程(300-level或以上,及格/D/不及格等級別的成績不予承認),其中至少兩門不是所屬院系的課程或不用於滿足專業要求。同時,學生也需要完成一項獨立工作,包括論文、課程項目或者計算實驗等。
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的本科基礎課程包括:積分方程概論、數學模型專題、積分方程分析技術、工程分析數學方法Ⅰ、廣義相對論、科學計算基礎、離散數學、數字通訊與網路、偏微分方程概論、組合學、代數等。應用課程包括:物理海洋學、電子學結構理論方法與概念、電腦繪圖、動態經濟學導論、理論生態學、信息理論、非線性控制、金融風險管理、現代經典動力學等等。
NO.9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坐落於瑞士蘇黎世,是享譽全球的世界頂尖研究型大學,連續多年位居歐洲大陸高校翹首,享有“歐陸第一名校”的美譽。ETH是德語區高校之最,在全世界范圍與英語教學下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享有同樣崇高的聲譽。蘇黎世聯邦理工同其姊妹學校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及所屬研究機構共同構成了瑞士聯邦理工學院,隸屬於瑞士聯邦政府。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基礎課以筆試為主要形式,有些課程則會加設上機考試。而筆試題量非常大,如果對教材不能倒背如流,則很難完成所有題目。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一個特色考試為口試,學生需要接受教授的當面考試——教授一般會把考生叫到辦公室,然後一對一,一問一答,一般會帶一個博士做筆錄;有些教授十分嚴格,會在口試時考察到全部細節,有些教授則只要求你掌握其核心思想。而排除運氣成分,想要在口試環節拿到滿分需要學生理解並記憶課堂上的所有內容,幾乎達到可以給學生講課的水平。而ETH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考試的平均分會越來越高,部分原因是不合格的已經逐漸被淘汰了。
NO.10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新加坡國立大學,簡稱國大(NUS),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世界級頂尖大學,為東亞AACSB認證成員、東亞EQUIS認證成員、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成員、Universitas 21大學聯盟成員、環太平洋大學協會成員,在工程、生命科學及生物醫學、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等領域的研究享有世界盛名。
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機專業通過最前沿的理論知識與貼近實踐的教學方式培養尖端人才,該校的課程模式偏向西化,教授們授課模式認真嚴謹,平時課程並不算多,項目作業量則視具體科目而定。而最終成績也不取決於期末成績,更偏向整個學期學生的綜合表現。此外,學院經常舉辦社交晚宴和酒會,邀請各行業的校友回校同應屆學生交談交際,讓在校學生能更多地接觸行業信息,建立人際關系網,取得就業實習的機會。學生能不定期收到各種實習、就業的職位信息。
;⑻ 怎麼申請瑞士的ETH大學
瑞士這個地方雖然面積不算大,然而它的教育水準卻能夠在國際上擁有不錯的成績與名氣,它在蘇黎世這里有一所理工大學,那麼就到這里看看被許多人作為留學目標的ETH大學要怎麼申請吧。
一、學校的情況
ETH是一所由政府來做管理的大學。不管是它成立的時候,還是到現在,它始終都是瑞士一所十分優秀,也很有國際性的學校。如今它已經擁有14116名學生了,它也和瑞士這里另一所理工學校因為在科學研究上有很好的成績,規模也很大,被認為是這里最優秀的院校。
在科研的設施上,學校有許多的研究所以及實驗室,數量已經達到八十多個。在師資上,學校里一共有三百多名教授,可見是投入了很多的。學校每一年都差不多有1,250個學生能夠得到本科的學位或者是碩士這個等級的學位。愛因斯坦就誰都知道,但卻沒有多少人知道,其實他也在ETH這里讀過書的吧。
當然這個學校沒有那麼容易就讀,它採取的也是非常標準的「寬進嚴出」。雖然在整個就讀的期間學生只有兩次考試,然而學校的淘汰率卻是很高的。
二、申請時需要的條件
本科
申請本科的學生,必須要有高中的畢業證才能夠申請,這是前提條件,或者要是已經得到國內某個學校本科的offer,也能拿來申請。
當然不是只有這些就行,申請過後,學生要去參加學校的錄取考試,一般是考數學、化學這些理科比較常規的科目。如果學生沒有國內大學的offer,那麼參加的就是學校的大錄取考試,要考的的內容就不止是數理化這些理科了,還有語言和歷史等這些文科的內容。
對於這些留學生,學校當然也會有德語這方面的要求,要是學生已經讀過8年以上的德語課程,那麼在申請的時候就不用再考核德語了,或者是讀過用德語來上課的大學也不用考核德語。要是這兩種課程都沒讀過,那麼就得有德語的能力證書了。
碩士
要申請它的碩士,學生在本科的時候必須有很好的成績,而且也擁有了本科的學歷,得到了國內某所大學的碩士offer,這樣的條件算得上是比較高了。在讀碩士的課程前,學生還得有德語以及英語兩種語言的水平證書。
三、材料
1、一份內容涉及到要讀的專業的申請書
2、用表格的形式來寫一份個人的簡歷
3、畢業證還有學位證等等類似的證書,還有自己所得的offer
4、就讀本科時所得到的成績單
因為這個學校還是還是很多人申請的,所以大家在申請的時候要是材料准備得不完整,那麼是會被學校退回的,要多注意自己有沒有缺少什麼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