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本位與usdt本位的區別
『壹』 幣本位合約和usdt合約有什麼區別
1、如果兩種合約都處於溢價狀態,基差值為正,那麼幣本位保證金合約會更利於開倉。
2、如果兩種合約都處於折價狀態,基差值為負,那麼USDT保證金合約更利於平倉。
3、賣出開空幣本位保證金合約,買入開多USDT保證金合約以達到資產利用最大化及使用杠桿的目的。
4、跟幣本位合約相比,USDT合約繼承了其大部分設計,而其獨有設計所帶來的保值、直觀的好處外,
幣本位合約和usdt合約設計值注意事項:
1.同一幣種同一時間 既可開多又可開空
多空雙向持倉就是對同一幣種同一時間即可開多倉又可開空倉,尤其是在震盪行情,如果糾結到底是做空還是做多,你可以利用多空雙向持倉進行鎖倉,鎖住風險,待行情明朗即可平掉一方,保留有利一方。這個是新手玩家會經常使用的一個功能,等到成為高段位玩家或許就不必如此了。
2.雙向持倉 僅收一側保證金
如果你同一幣種你同時持有多倉和空倉,那麼按照永續合約常見規則可是要繳納兩份保證金的,但USDT合約不會這樣,因為其僅收一份保證金,哪一份呢?需繳納較多的那一份。例如,按慣例一側需收100USDT的保證金,另一側是200USDT,那麼最終只會收取200USDT。帶給用戶最直接的好處就是一份錢可以開兩份倉。
3.浮盈(未實現盈利)可用來開倉
浮盈開倉就是假定倉位現在平掉可能會拿到手的盈利,是一個預估值。雖然你沒有平倉落袋為安,但是這份預估的收益卻是可以用來開倉的,相當於是拿未來的錢作為本金去賺更多錢。
4.採用風險度衡量爆倉風險
一般來說,衡量爆倉與否的指標是「強平價格」,而「USDT合約」則是用風險度,並且是全部倉位不分幣種匯總到一個風險度,爆倉線為100%,但是其本質還是看保證金是否滿足維持保證金下限。這樣設計的好處是即便其中部分倉位虧損,但只要其他倉位盈利穩定足夠安全,那麼很大概率就所有倉位都安全。頗有些「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味道。
『貳』 u本位和幣本位的區別
一、兩者在建倉或是最後交割的時候所採用的幣種不同,U本位所使用的就是USDT,幣本位就是任何對應的虛擬貨幣;
二、兩者的穩定性不同,在投資時使用U本位操作會比幣本位操作更加的穩定,並且結算時的數據顯示會更明確;
三、兩者使用的情況不同,投資者通常在開多倉時使用幣本位操作,而在空倉時使用U本位操作。
【拓展資料】
幣本位與U本位的優劣:
1.幣本位在交易時所採用的杠桿機制使風險直接成倍數增長,價格的一點波動都會按照杠桿的倍數來放大,雖然收益的可能性也增大了,但是風險也非常大,爆倉的幾率很大,對於投資者的投資能力要求非常高。U本位相對來說風險會更小,出現爆倉的可能性更小;
2.幣本位制度下,每個種類貨幣的交易都需要有相應的交易賬戶,因此在交易時也要考慮到幣種之間切換的問題,U本位制度只有一種結算貨幣會更簡單。
U本位 「U本位」,指的是建倉以及最後交割,都是用USDT作為流通憑證,無論做多或是做空BTC或者ETH以及其他幣種,都需要在合約賬戶中充入USDT,最終虧損或者收益,都以USDT結算。
幣本位」,指的是建倉以及最後交割,用的都是對應的標的產品,比如你要做多或做空BTC,則需要在合約賬戶中充入BTC,最終虧損或收益,也都以BTC結算。
總的來說,兩者的優勢也非常明顯。
對比例子: BTC在7400USDT的時候,駱駝使用幣本位開空,BTC下跌,賺了1BTC,但由於方向是下跌方向,如果遇到極端行情,所賺的BTC則相應有所縮水。 BTC在7400USDT的時候,駱駝使用U本位開空,BTC下跌,賺了1BTC,但由於所賺到的是USDT,哪怕遇到極端行情,也不會出現資產縮水的情況。 在幣圈,誰都想多囤點BTC。幣本位合約指的是建倉以及最後交割,用的都是對應的標的產品。
『叄』 u本位和幣本位的區別
「u本位」是指使用USDT作為開倉和最終交割的流通憑證。無論是做多還是做空BTC或ETH等幣種,都需要在合約賬戶中收取USDT,導致最終虧損或盈利。全部以USDT結算。
「幣本位」是指開倉和最終交割,使用對應的標的產品。比如做多或做空BTC,需要在合約賬戶中充值BTC,以及最終的損失或收益也以BTC結算為准。
我們通過以上關於u本位和幣本位的區別內容介紹後,相信大家會對u本位和幣本位的區別有一定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肆』 幣本位合約和USDT合約有啥區別
幣本位合約和USDT合約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開倉優勢:當兩種合約都處於溢價狀態,即基差值為正時,幣本位保證金合約更有利於開倉。例如,在OKEX交易所,如果投資者有$10,000可用於投資,可以選擇買入價值$10,000的BTC,並用這些BTC作為保證金賣出開空合約。由於幣本位保證金合約的特性,投資者不會被強制平倉。
2. 平倉優勢:當兩種合約都處於折價狀態,即基差值為負時,USDT保證金合約更利於平倉。投資者可以利用USDT保證金合約建立相反的倉位(即買入開多合約,賣出BTC現貨)。在OKEX平台賣出BTC現貨,獲得USDT後,可以1:1的比率買入開多合約。在市場價格下跌至1-維持保證金率之前,投資者不會被強制平倉。
3. 資產利用和杠桿使用:投資者可以利用幣本位保證金合約賣出開空,同時買入開多USDT保證金合約,以最大化資產利用和杠桿效應。例如,假設1USDT=$1,幣本位保證金合約的價格通常高於USDT保證金合約,這為投資者提供了利用兩種合約價差進行套利的機會。通過這種方式,投資者可以在不買賣現貨的情況下,提高交易杠桿,從而可能獲得更高的收益。然而,這也要求投資者密切關注市場波動,以防任一合約被爆倉。
綜上所述,OKEX交易所提供的USDT保證金合約為交易者創造了更多的套利機會,並允許他們實現合約與現貨之間的隱含利率套利,以及不同保證金合約間的套利。從風險控制的角度來看,賣出做空幣本位保證金合約的風險通常低於USDT保證金合約(反之亦然)。此外,用戶還可以使用這兩種合約組合來對沖Tether的風險敞口。因此,在所有交易所中,OKEX提供了最佳的風控機制和最多的交易機會。
『伍』 u本位和幣本位的區別
u本位和幣本位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流通憑證不同:
- u本位:使用USDT作為開倉和最終交割的流通憑證。無論是做多還是做空BTC、ETH等幣種,都需要在合約賬戶中收取或支付USDT,盈虧也以USDT為單位進行結算。
- 幣本位:直接使用對應的標的產品作為開倉和最終交割的流通憑證。例如,做多或做空BTC時,需要在合約賬戶中充值BTC,盈虧也以BTC為單位進行結算。
風險暴露差異:
- u本位:由於使用USDT作為流通憑證,投資者在交易過程中主要承擔的是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而不直接暴露於標的幣種的價格波動風險。
- 幣本位:投資者不僅承擔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還可能面臨標的幣種本身價值變動的風險。例如,如果BTC價格大幅下跌,那麼做空BTC的幣本位合約投資者將直接面臨BTC價值的損失。
操作便捷性:
- u本位:對於習慣使用穩定幣或法定貨幣進行交易的投資者來說,u本位合約可能更加便捷,因為他們不需要直接管理多種加密貨幣。
- 幣本位:對於看好或看空特定加密貨幣的投資者來說,幣本位合約可能更加直接和符合他們的投資策略,因為他們可以直接在合約中持有或交割該加密貨幣。
適用場景:
- u本位:更適合那些希望避免直接暴露於加密貨幣價格波動風險,或者希望使用穩定幣作為交易媒介的投資者。
- 幣本位:更適合那些對特定加密貨幣有明確看法,並希望直接通過該加密貨幣進行交易的投資者。
綜上所述,u本位和幣本位在流通憑證、風險暴露、操作便捷性和適用場景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投資者在選擇時應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投資策略和市場情況做出合理決策。
『陸』 u本位和幣本位的區別
區別:1、計價單位不同。USDT本位永續合約是以USDT為計價單位;幣本位永續合約是以美元為計價單位。因此兩者之間的指數價格也會有所不同,比如BTC/USDT的指數價格是取各交易所BTC現貨兌USDT的價格;而BTC/USD幣本位永續合約的指數價格是取各交易所BTC現貨兌美元的價格。
2、合約價值不同。USDT本位永續合約每張合約的價值為對應的標的幣種,比如BTC/USDT的面值為0.001BTC;幣本位永續合約每張合約的價值為USD,比如BTC/USD的合約面值為100美元。
3、充當擔保資產幣種不同。USDT本位永續合約所有品種合約都使用計價幣種USDT作為擔保資產,用戶只需要持有USDT即可參與各個品種合約的交易;幣本位永續合約是以標的幣種作為擔保資產,用戶需要持有對應標的幣種方可參與該品種合約的交易,比如BTC/USD幣本位永續合約,用戶需要轉入BTC充當擔保資產。
由於充當擔保資產幣種的不同,在價格下跌時,兩種合約的擔保資產貶值的風險也有所不同。假設當BTC/USD幣本位永續價格下跌時,對用戶倉位所需的擔保資產要求越高,持倉擔保資產所需的BTC越多;但USDT本位永續合約因為所需的擔保資產是USDT,BTC幣價下跌不會影響USDT擔保資產的價值。
計算盈虧幣種不同。USDT本位永續合約所有品種合約都使用計價幣種USDT計算盈虧;幣本位永續合約是以標的幣種計算盈虧,比如用戶交易BTC/USD幣本位永續合約,盈虧的幣種是BTC。
拓展資料:
一、U本位合約和幣本位合約的區別是什麼?
1.幣本位
幣本位」,指的是建倉以及最後交割,用的都是對應的標的產品,比如你要做多或做空BTC,則需要在合約賬戶中充入BTC,最終虧損或收益,也都以BTC結算。
2.U本位
「U本位」,指的是建倉以及最後交割,都是用USDT作為流通憑證,無論做多或是做空BTC或者ETH以及其他幣種,都需要在合約賬戶中充入USDT,最終虧損或者收益,都以USDT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