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今日價400刀什麼時間
⑴ 動畫<fate>(聖杯)中Saber的劍的事(好象是什麼圓桌騎士)
正如玩過《鬼武者》就會去閱讀日本戰國史,看過《一騎當千》就想重溫三國志一樣。游戲和動漫雖不能為史料做出什麼貢獻,有時甚至是一種歪曲,但藉由它們的契機去研究歷史、地理和人文,這是我的興趣。創作本文的初衷正是如此:通過fate線中對Saber「阿爾托莉雅」的描繪,結合現實中阿瑟王的傳說,希望能讓大家對這位騎士王的傳奇生涯有所了解。
由於精力所限,一些地點和事件不可能很詳細地去考證,權當作是在講故事。
(I)Artorius(King Arthur) 阿托利斯(亞瑟王)
(I)The Legend 傳說
阿爾托莉雅——《fate/stay night》中的亞瑟王
「阿爾托莉雅
才剛過成年儀式的少女,在那一天,被國內的人這么稱呼著
那是個戰亂的時代
戰亂的開端,是一個帝國的滅亡
原本應該是無敵的帝國,在眾多異教徒的侵略下等待著死亡
為了與異教徒戰斗,帝國把原本守護一個島國的兵力調走了
那就是開始
她的國家失去了帝國的庇護,無法繼續獨力後,很快地分裂成了一個個小王國
異教徒的進攻
部族間,可說是自殺行為的內斗
之後,就是被稱為"如夜晚般黑暗的日子"的長年征戰時期
就在這時,她以王的繼承者的身份出生了」
——摘自Fate線第十一日
亞瑟王的本名並非Artoria (阿爾托莉雅。這是根據奈須きのこ筆下的"アルトリア"推測出來的英文),而是另一個名字——Artorius(音"阿托利斯")。反過來考慮,奈須きのこ也許正是以Artorius為基礎、參考Maria(瑪麗亞)、Victoria(維多利亞)之類的女子名,才創造出Artoria這個名字。有學者認為"Artorius"是一個羅馬氏族的名字,代表亞瑟王具有的羅馬血統。另一種說法是,"Artorius"來源於古英國原住民Celtic(音"賽爾提克")人語言中的"artos"和"viros"(bear、man),意為"有鬍子的男人",不過個人認為,那個年代還沒有剃須刀之類的東西,有鬍子的男人肯定比比皆是,所以"胡須男"應該不能作為名字這樣用來辨識身份的標志...
雖然擁有金砂般發絲、銀鈴般聲音和碧綠色眼瞳的Saber給人太多幻想的空間,然而阿托利斯幼年被寄養卻並非出於"就算身上有著王的宿命,不是男孩就無法繼承王位"這樣的原因。相反地,正因為阿托利斯註定要成為不列顛之王,所以他的父親King Uther Pendragon(音"尤瑟.潘達剛",即尤瑟王)才需要借寄養這一方法來保護他。
阿托利斯是其父尤瑟王的私生子,在此之前尤瑟王正室的孩子則是個女孩。正如fate中所提到的,這女孩就是亞瑟王同父異母的姐姐Morgan(音"摩根")、也是騎士Mordred(音"莫德雷德")的生母。這些將在稍後詳述。
尤瑟王和默林,王臂中抱著嬰孩的阿托利斯
總之,作為家族唯一男性後繼、阿托利斯很不巧偏偏是個私生子。雖然王位必須是由男性來繼承,但私生子的身份又難免會遭到非議甚至暗害。於是,尤瑟王聽從魔法師Merlin(音"默林")的建議,由他將阿托利斯寄養在普通貴族家裡。連所寄養家的貴族都不知道阿托利斯的真實身份,當然阿托利斯本人也不知情。
然後終於有一天尤瑟王過世,國內形勢開始動盪。主教聽從默林的建議召集所有的貴族騎士,以石中劍選定新的不列顛之王。然而,沒有人能從岩石中拔出那劍。既然沒有更好的辦法,於是騎士們一致決定通過比武選王。阿托利斯也去了,但他沒有參加比武的資格,由他所寄養的家族的兒子Kay(音"凱",日後也成為圓桌騎士之一)代表家族參戰。然而凱進入會場後才發現竟忘了帶劍,於是請求阿托利斯回家去取。阿托利斯趕回家發現大門緊鎖,所有人都去看比武了。隨後的事不難想像,阿托利斯來不及返回比武會場取鑰匙,情急之下跑到教堂前拔出石中劍交給凱,這令所有人大驚失色。大家懷疑地把劍插回石頭里,但就算重復了很多次,仍然是除阿托利斯之外無人能將其拔出。就這樣,騎士們終於接受了新的王。從這天起,阿托利斯被尊稱為阿瑟王。
正因為無人知道這個男孩是尤瑟王的嗣子,所以就算有些騎士心有不甘,但還是不得不相信他就是神賜予不列顛的國王。從小過著寄居的生活的阿托利斯,這份辛苦終於得到了報償。
阿托利斯在眾人驚奇的目光中拔出石中劍
即位不久阿瑟王就娶了Guinevere(音"格尼薇兒")王後,作為嫁妝,王後的父親送給阿瑟王那張著名的圓桌。不過跟父親尤瑟王一樣,阿瑟王也有私生子。比父親更大膽的是,他偷情對象竟然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姐姐摩根。阿瑟王和這個孩子既是叔侄也是父子,這個私生子就是後來叛亂的莫德雷德。
阿瑟王迎娶格尼薇兒王後
阿瑟王在位期間,不列顛迎來了空前的統一和強大。他扶貧濟弱,建立起一個繁盛的王國,騎士精神和最早的騎士的行為准則就是在這時形成的。他從湖之仙女那裡得到聖劍Excalibur,通過十二次戰役最終成功擊退了自北面來的薩克遜入侵。期間,圓桌騎士成為王國重要的一個部分。傳說阿瑟王的騎士最多時曾達到一百五十名,騎士們在戰場上沖鋒陷陣,在圓桌上議論國內事務。雖然他們也會因為政見相合或相左而形成一些派系,但只有在圓桌上才沒有地位差異和君臣之別,每個人都被允許自由發言。在這張富有傳奇色彩的圓桌上發生了許許多多傳奇故事,其中就包括尋找聖杯。
阿瑟王在默林的指引下得到Excalibur
時間推移,阿瑟王的領土在不斷擴大。他統治了法蘭西,隨後最終擊潰日漸衰落的羅馬帝國,在羅馬大聖堂接受主教的加冕,這是阿瑟王傳奇生涯中最輝煌的一段日子。天下太平之後,阿瑟王的興趣開始轉移到尋找傳說中的寶藏上。他手下的騎士們或出於受命、或出於自願,相繼離開城堡去尋找傳說中的聖杯,這些人大都有去無回。就這樣,圓桌上的騎士越來越少,強大的帝國開始走下坡路。
這時,圓桌騎士——同時也是阿瑟王的第一位騎士——Launcelot(音"蘭斯洛特-加龍省")與格尼薇兒王後的私情被曝光。蘭斯洛特-加龍省逃走,格尼薇兒王後被阿瑟王判處火刑。然而蘭斯洛特-加龍省強襲處刑場救走格尼薇兒,逃到法蘭西建立起自己的領地。雖然後來蘭斯洛特-加龍省顧慮名譽勉強交還了格尼薇兒,但阿瑟王依然發兵親征法蘭西,留下表兄Gawaine(音"蓋文")和侄子莫德雷德管理王國。
莫德雷德意識到這是千載難逢的良機,他發動叛亂殺死蓋文,欲強娶格尼薇兒(又是亂倫),並向回師的阿瑟王發動大戰。就這樣,在Camlan(音"卡姆蘭",又譯劍欄)戰役中,雙方軍隊血流成河兩敗俱傷。
Camlan戰役
故事的結局正如fate線所述的那樣,阿瑟王最終以Excalibur殺死莫德雷德,而自己也受到莫德雷德的致命一擊,身邊只剩下一名騎士Bedivere(音"貝狄威爾")。阿瑟王請求貝狄威爾將Excalibur交還湖之妖精,貝狄威爾連續兩次對阿瑟王說謊都未能如願,最終咬牙將Excalibur投入湖中。
瀕死的阿瑟王被仙女用船載向Avalon(音"阿瓦隆"),傳說他最終葬在那裡,而人民都相信阿瑟王並未死去,他會再度回來拯救世人。據稱這是在公元452年。
前往Avalon
(II)The Truth 史實
與其討論阿瑟王的性別,有一個前提來得更為重要,那就是阿瑟王「是否真的存在於歷史中」。公元830年前後,威爾士的一位僧侶Nennius在《Historia Brittonum》(暫譯"歷史上的不列顛")一書中記載了阿瑟王的事跡,這是被承認的關於阿瑟王傳奇的最早文字記錄。盡管古代英國人抵抗Anglo-Saxon (音"盎格魯薩克遜",公元六世紀入侵英國的西日耳曼人) 的地點跟阿瑟王的傳說有吻合之處,以及發現了Camelot(音"卡米洛特-加龍省",傳說中阿瑟王的王城所在地)甚至圓形石桌的遺址。然而非常遺憾地,考古學家們沒能在任何一處古跡、或者任何一件文物上找到阿瑟王的刻印。
持反對觀點的歷史學家們認為,就像羅馬的西澤、阿拉伯的默罕默德和蒙古的成吉思汗一樣,假設阿瑟王是建立了獨立而強大的不列顛王國的偉大國王,那麼如此光輝的名字就不可能不化為文物流傳後世。正因為找不到與阿瑟王對應的客觀存在,那麼阿瑟王傳說的其真實性就值得懷疑。但是即便如此,對於流傳了近一千年阿瑟王和他的圓桌騎士的傳奇故事,要否定它的真實性,似乎比起去證明它還更要困難百倍。歷史學界關於阿瑟王是否存在的研究和爭執持續了上百年,至今仍然沒有一方能作出具有壓倒性的舉證。
O.J. Padel在他的書《The Nature of Arthur》(阿瑟王的由來)中認為:阿瑟王這個歷史上並不曾存在的人物,可能來源於我們所發現的那些如阿瑟王傳奇中描述的歷史功績 (原文:"historical attributes of just the kind that we find attached to Arthur can be associated with a figure who was not historical to start with." )。即有類似功績的某一個或者某一群人,例如某位帶領原住民抵抗薩克遜人侵略的賽爾提克酋長,為後人創造阿瑟王的傳說提供了素材。這一折衷意見令學術上的矛盾暫時和解。時至今日,仍然還有眾多為阿瑟王傳奇所痴迷的學者和人們,固執地在史書和遺址里尋找這位傳說中不列顛之王的蛛絲馬跡。
(II)King Uther Pendragon 尤瑟.潘達剛
「那是個漫長的,戰亂的時代
國王相信魔術師的預言,期待著一個優秀的繼承人
可是生下的小孩,並不是國王所期待的人
那孩子,不是男孩
就算身上有著王的宿命,不是男孩就無法繼承王位
少女被寄養給一個家臣,以一名騎士的小孩的身分而成長
雖然國王因此失望,但魔術師卻很滿意
本來,性別就跟成為國王是沒有關系的
更重要的是,魔術師相信,少女在預言之日以前必須離開城堡的這件事,才是真正的國王之證」
——摘自Fate線第十一日
尤瑟.潘達剛是阿瑟王的父親。一般意義上認為他是羅馬的一位高級軍官,娶了賽爾提克女子。當羅馬軍隊從不列顛撤退時,潘達剛沒有離開。鑒於不列顛在擺脫羅馬帝國的統治之後,仍然依照羅馬帝國的制度和模式運轉了一段時間,那麼尤瑟王很可能就是在這個時期成為名義上的不列顛之王。
阿瑟王幼年被寄養並非出於勵志,也不是什麼因為是女性這種原因,更不是魔術師的預言。說來難堪,然而就是這么一位地位相當於國王的統帥,阿瑟王卻是他與其它人的妻子偷情產下的私生子。在那個動亂的年代,幼小的孩子隨時可能成為權力爭奪的犧牲品,更何況是一個私生子。為了保護未來的繼承人,尤瑟王只能把孩子交給魔法師默林,寄養在一位名叫Ector(音"埃克特")的騎士家裡。
(III)Merlin 默林
站在那岩石之前,少女在想些什麼呢
回過神來,注意到後面站著一位沒見過的魔術師
「在要拔起那把劍之前,確實地想一下會比較好」
他說了,我不會騙你的,別那麼做
「拔起那把劍之後,你就不再是人類了喔」
他還說,只要得到那把劍就會被人們憎恨,走向凄慘的死亡
她不可能不害怕
畢竟,魔術師確實地讓她看到了
看到拔出那把劍後,她會走向怎麼樣的一個末日
「———不」
可是,這讓少女下了決心
就算看到了自己的未來,她也用力地點了點頭
魔術師問了,這樣好嗎
「———有許多人在笑著。我想,那一定不會錯」
她的手搭在劍上
魔術師似乎很困擾地背過臉去
「奇跡需要代價。作為交換的,應該就是你最重要的事物吧」
留下了像是預言般的話語
——摘自Fate線第十三日
Merlin英文中的意思是"隼"。傳說里默林是一位精深的魔法師,其形象可以藉由今天我們在《魔戒》中看到的灰袍巫師甘道夫去聯想。不過,在阿瑟王朝的傳說中,默林更多是以一位謀士和預言家的身份出現在人們面前。
正是默林預言阿托利斯將成為不列顛之王,並向尤瑟王獻策將阿托利斯寄養出去。同樣,尤瑟王去世之後也是默林向主教建議,在聖誕節時將全國的貴族騎士召集到倫敦舉行祈禱儀式。石中劍在儀式中出現,所有騎士都不能將劍柄拔出,只有阿托利斯成功了。可以推測這不過是默林自導自演的一出戲:一把拔出即代表被上帝選為不列顛之王的"石中劍",也是一把只能讓阿托利斯拔出的劍。假借上帝的名義宣布阿托利斯為王,非常簡單而有效率的計策。沒有人知道阿托利斯是尤瑟王的嗣子,所有人都認為是上帝選出了他們的阿瑟王,默林傑出的智慧與法力,最終讓阿瑟王平穩地接過了父親的王位。
默林愛上湖之仙女
阿瑟王繼位之後,默林依舊盡心盡力地輔佐,但他的結局卻頗具戲劇性。傳說默林因為愛上了Nimue(音譯"怡妙") —— 湖之仙女Vivien(就是給阿瑟王Excalibur的湖之仙女,她們一共是三人:Nineve, Nimue和Niniane)中的一位,而離開阿瑟王,然而怡妙並沒有被這個老頭兒打動。因為默林精通法術,仙女逼他發誓,「不得對自身使用法術」,然後才和他一起旅行。途中仙女想方設法擺脫默林,但默林始終痴心追隨,最終不勝其擾的仙女騙默林表演穿石魔術,趁他進入石頭時將石頭封印。默林信守誓言沒有對自己使用法術,就這樣永遠地困在岩石中。
默林被騙入岩石
(IV)Sword In the Stone 石中劍
「然後,預言之日到了
為了選出國王,國王召集了國內的領主和騎士
大家都猜想,既然是要選出最優秀的人當王,那就一定是馬上戰斗吧
可是,在集合地點只准備了一把插在石頭里的劍而已
劍柄上有著黃金的銘文
"將這把劍從岩石中拔出的人,就應當成為不列巔之王———"
有許多騎士照著這銘文,抓住了這把劍
但是沒有人拔的出來,於是騎士們就照原先准備好的,開始以馬上戰斗選定國王
那時少女還只是騎士候補,沒有馬上戰斗的資格
少女走近了四周無人的岩石,毫不猶豫地朝劍柄伸手
劍就像理所當然一般被拔出,周圍被光芒所包圍」
——摘自Fate線第十一日
不列顛之王身份的象徵。劍身上有這樣的銘文:凡能自石台上拔出此劍者,即為英格蘭的天命之王(原文:"Whoso pulleth out this sword from this stone and anvil is ly born King of all England")。
雖然在很多地方石中劍和Excalibur被混為一談,但在fate中清楚地顯示兩者並不是同一件物品:由士郎投影出來的是"石中劍",而Saber所持的則是Excalibur。 事實上也的確是不同。石中劍是選定王所用的"天命之劍",雖然在fate中很強大的樣子可以一瞬間殺死身為Berserker的海格力斯7次,但實際上它只是作為象徵王權的聖劍。從另一個角度說,劍身上過於繁復而華麗的紋飾也不符合作戰需要,所以它的作用更在表明權利和地位。再說石中劍本身就是默林trick(詭計)也說不定...
(V)Excalibur and Avalon 誓約勝利之劍和理想鄉
這里使用了Fate中的譯名,當然Excalibur本身並沒有明確的字面含義。傳說阿瑟王是通過默林的指引,從湖之仙女Vivien那裡得到這把聖劍,擁有它阿瑟王就能戰無不勝。Excalibur的鞘並不叫Avalon,它作為Excalibur的一部分並沒有其它的名字。據說只要佩著鞘,阿瑟王就不會流血也不會受傷。
至於Avalon,倒是的確可以稱作"理想鄉",是阿瑟王在卡姆蘭之戰受到致命傷後前往的秘境。Avalon字面意思為"蘋果島",有些數據中也譯為"飛龍谷",也許因為傳說阿瑟王最終葬在那裡的緣故。
在Fate中,Excalibur則已經不代表具體的劍名了(Saber的劍貌似就叫做黃金劍),它純粹只是Saber寳具、類似於招式的名稱。
(VI)Arthur's 12 Battles 十二戰役
「———之後
就開始被後人稱為傳說的,王的時代
新登基的國王,其戰爭有如軍神所為
王經常站在前線
敵人全都望風披靡
戰神.阿爾托莉雅
被歌頌作龍之化身的王,不可能敗北
十年沙場,十二場大戰,全都以她的勝利作結
那是一段專心地,以王的身份馳騁的日子吧
她一次也沒有回頭,一次也沒有受傷
她以王的身分成長,而又貫徹了她的義務」
——摘自Fate線第十一日
大約在公元400年,日益衰落的羅馬帝國為了抵禦高盧人的入侵而從不列顛撤軍。羅馬帝國的統治模式只繼續支撐了很短的時間,隨後本土的部族開始為爭奪政權而頻繁爭斗。這時,蘇格蘭的盎格魯薩克遜人開始從北方侵入,逐漸佔領了威爾士和英格蘭的大片土地。傳說阿瑟王在即位之後,籍由十二次對薩克遜人的戰爭,最終阻止了薩克遜的繼續入侵。
這十二次戰役涉及很多古老的地名,因為精力有限,沒有去考證這些地名在今天的名字,但是附上它們的舊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依此去查找數據。
第一戰在the mouth of the river Gleni (Gleni河的河口);
第二、三、四、五戰在river Duglas, in the region Linuis (Linuis地區的Duglas河);
第六戰在river Bassas (Bassas河);
第七戰在the wood Celidon (Celidon森林);
第八戰在Gurnion castle附近,據說這次戰役中阿瑟王得到耶穌與聖母馬麗亞的保佑,不僅擊退了薩克遜人,並且對薩克遜人展開了一整天的追擊和屠殺。
第九戰在the City of Legion (Legion城);
第十戰在the banks of the river Trat Treuroit (Trat Treuroit河岸);
第十一戰在the mountain Breguoin (Breguoin山);
第十二戰也是最後一戰,在the Mount Badon,在fate中也有提到的,巴頓山丘戰役。相傳阿瑟王在此役中,憑借Excalibur以一己之力殺死九百四十名敵人,薩克遜人完敗,不列顛在長年的戰亂後終於迎來了和平。
巴頓山丘之戰
(VII)the 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 and Acts Of Chivalry 圓桌騎士與騎士精神
圓桌騎士的標記
「……時間持續地流動
其中,只有一件事是共通的
不管在王座之上
還是在絕境之中
或是在戰場上
都沒有人向她說過話
就連騎士們講述各自戰績的華麗圓桌,在王出現的瞬間就都轉為沉默」
——摘自Fate線第十三日
圓桌騎士幾乎成了阿瑟王朝最具代表性的標志。相傳在阿瑟王迎娶格尼薇兒王後的時候,王後的父親、他的老丈人送給他一張碩大無比的圓桌,可以一百五十人同時入座。本來是一張除了出奇地大之外並沒有更多的特點的圓桌,阿瑟王卻將它發揚光大。
當阿瑟王和他的騎士們議論國事的時候,他們圍著圓桌而坐,沒有高位和低位,沒有君王和騎士之分。擁有不同膚色、出自不同種族、來自不同地區的騎士們平等發表意見,成為夥伴。可以想像,在這樣一張大圓桌上發言,雖然享有無上的光榮,不過也是對嗓子的考驗...
騎士們都擁有自己獨特的紋章,紋章既象徵騎士的身份,也是戰場上互相區分的標志。這些紋章上的圖案都是精心選定的,或來自於和該騎士有關的傳說,或體現該騎士的性格特點。以下是本文中提到或將要提到的幾位騎士的紋章,他們的中文譯名會出現在本篇中對應的地方。
King Arthur(亞瑟王)
Sir Lancelot(蘭斯洛特)
Sir Gawaine
Sir Kay(凱)
Sir Bors
Sir Percivale
Sir Galahad(加拉哈德)
Sir Bedivere(貝荻威爾)
不管怎麼說,圓桌是平等和世界的象徵,阿瑟王不曾在這張圓桌上被他的騎士疏遠過。即便在騎士蘭斯洛特-加龍省與王後格尼薇兒的私情成為圓桌上的話題時,許多騎士仍然對阿瑟王忠誠有加。也是在這張圓桌上,阿瑟王和他的圓桌騎士們發展出最初的騎士行為准則:勇氣、忠誠與自製,對君主效忠,對弱者謙讓,對貧者布施,以及禮貌地對待女性。這就是為後世稱道的騎士精神。
不過這張傳奇的圓桌是否真的存在過尚有疑問。在今天的Caerleon——據信也許就是阿瑟王的王城Camelot的所在地——發現了具有羅馬帝國時代風格的圓形會場遺址。有一種意見認為,是類似的圓形會場在後世子孫的口中最終演化為"圓桌"。
Caerleon的圓形會場遺址
(VIII)the Holy Grail 聖杯
「然後,數次的戰爭以勝利為結束,統率幾個部族,處罰數百個罪人後。
「阿瑟王不懂人類的感情」
側近的騎士如此自言自語。
大家都懷有那份不安嗎。
以王而言完美某種地步時,大家對自己的君主產生疑問。
沒有人類感情的人是無法治理人的。
幾個有名的騎士離開離白色的王城,連這樣子王也像當然的事情地接受,看成是統治的一部分。」
——摘自Fate線第十二日
騎士們離開白色的王城並不是棄王而去,而聖杯也決不是阿爾托莉雅在死前才開始尋求的救國之道。事實上,阿瑟王擊潰羅馬帝國封王之後,他的興趣就轉移到尋找聖物上來了。引起他這一興趣的,當然就是遠征歐洲大陸途中所遇到的各種奇聞軼事。
相傳聖杯是耶穌基督在最後的晚餐中使用的、由玉石雕琢而成的杯子。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之時,他的門徒Joseph(約瑟)曾用這只杯子接住耶穌流下的鮮血。不過到了阿瑟王的傳奇故事中,聖杯全部是金質的。
聖杯最早出現是在蘭斯洛特-加龍省旅行到伯萊斯王的領地共進晚餐的時候,有美麗的少女手持金杯向伯萊斯王走來,大家馬上跪倒祈禱。伯萊斯王後來說,聖杯如果有一天出現了,圓桌就註定要銷毀。
產生尋找聖杯的念頭是在一次圓桌聚會上面,一陣電閃雷鳴後突然閃現一縷陽光,聖杯出現,巡行一圈後消失,給予所有的騎士前所未有的愉悅體驗。於是所有的騎士都發誓要出去旅行尋到聖杯。至於目的……好象是為了能夠再次親近那種神聖的愉悅吧。騎士們或出於自願、或接受王命,出發踏上尋找聖杯的旅途。總之一百五十位圓桌騎士就這樣走掉一大半。預言中說的圓桌的銷毀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聖杯在Camelot出現
騎士中最後尋到聖杯下落的是三騎士:最世俗的Bors(音"勃斯"),最單純的Persivale(音"帕西法爾")和最純潔的Galahad(音"加拉哈德"),但其中只有加拉哈德能夠捧起它——"雙手間如同捧著基督的聖體",在他捧起聖杯的剎那,無數光輝的天使降臨,將他的靈魂迎入天堂。順便說,這位加拉哈德就是騎士蘭斯洛特-加龍省的兒子。
⑵ 暗黑里那個什麼什麼方塊到底怎麼用
IABLO2:毀滅之王》神符之語
神符是一種篆刻了神秘象形文字的小石頭,可以被安插在插孔裝備上。神符並不同於其它的插入物品:單獨的神符擁有增強魔法的屬性,但特定的神符組合(神符之語),按照一定的順序將神符安放在插孔裝備之中就可以獲得更為神奇的能力。
神符包括從最平常的到最不可思議的
神符也可以用於製造Crafted Items(手工藝品)
神符名稱 武器 盔甲、頭盔、盾牌 級別
El:攻擊等級提升 50;光照范圍 +1 防禦度提升 15;光照范圍 +1 11
Eld:對抗不死系怪物提升 175%傷害:對抗不死系怪物提升 50攻擊等級 精力值消耗為 15%:提升成功抵擋幾率(盾牌) 11
Tir:每殺一個怪物得到 2點Mana 每殺一個怪物得到 2點Mana 13
Nef:震退敵人 對抗射擊物時防禦度提升 30 13
Eth:減少目標 25%防禦度 Mana恢復速度提升15% 15
Ith:最大傷害 +9:所受傷害15%轉換為Mana15
Tal:增加持續2秒的19毒系傷害 :抗毒屬性提升30%:抗毒屬性提升 35%(盾牌) 17
Ral:增加 5-30火系傷害;抗火屬性提升 30%;抗火屬性提升 35%(盾牌) 19
Ort:增加 1-50閃電傷害;抗電屬性提升 30%;抗電屬性提升 35%(盾牌) 21
Thul:增加 3-14冰凍傷害;抗冰屬性提升 30%;抗冰屬性提升 35%(盾牌) 23
Amn:每擊吸取 7%生命 攻擊者受到 14點反傷害 25
Sol:最小傷害 +9 所受傷害減少 7 27
Shael:提升武器攻擊速度;最快速打擊恢復;較快速抵擋等級 29
Dol:被擊中怪物有25%幾率因恐懼而逃跑;自動恢復生命 +7 31
Hel:裝配需求-20%;裝配需求 -15% 33
Io:活力 +10;活力 +10 35
Lum:能量 +10;能量 +10 37
Ko:Dex +10;Dex +10 39
Fal:Str +10;Str +10 41
Lem:從被殺怪物身上得到黃金的數量提升75%;從被殺怪物身上得到黃金的數量提升50% 43
Pul:對抗惡魔系怪物提升175%傷害;對抗惡魔系怪物提升100攻擊等級;防禦度提升 30% 45
Um:20%幾率出現加大傷口效果;所有抗性提升 25(盔甲)15(頭盔)12(盾牌) 47
Mal 阻止怪物治療 所受魔法傷害減少 7 49
Ist 獲得魔法物品幾率提升30%;獲得魔法物品幾率提升 25% 51
Gul 攻擊等級提升20%;抗毒屬性上限提升 5% 53
Vex 每擊吸取7%Mana;抗火屬性上限提升 5% 55
Ohm 傷害提升50%;抗冰屬性上限提升 5% 57
Lo 20%幾率出現致命一擊;抗電屬性上限提升 5% 59
Sur 致盲被擊中目標;最大Mana值提升 5%;Mana +50(盾牌) 61
Ber 20%幾率出現決定性打擊;所受傷害減少8% 63
Jo 減緩目標速度25%;最大生命值提升5%;生命值 +50(盾牌) 65
Cham 冰凍目標;不會被冰凍 67
Zod 永不磨損;永不磨損 69
如果玩家把神符按照正確的順序安插在裝備上,並且裝備的類型和插孔的數量也完全匹配,該裝備將擁有「獨特的」名字,並呈現金色,擁有神符之語的強大法力。
神符的好處是你可以將它們安放任何與神符要求的插孔數量一致的裝備中獲得魔法屬性
3 Thul(10#) + 1 碎裂黃寶石 = Amn (11#)
3 Amn(11#) + 1 碎裂紫寶石 = Sol (12#)
3 Sol(12#) + 1 碎裂藍寶石 = Shael (13#)
3 Shael(13#) + 1 碎裂紅寶石 = Dol (14#)
此公式只能作用在單機游戲,開放角色,LADDER 模式角色。不能作用在普通伺服器游戲中。
3 Dol (14#) + 1 碎裂綠寶石 = Hel(15#)
3 Hel (15#) + 1 碎裂白寶石 = Io (16#)
3 Io (16#) + 1 裂開的黃寶石 = Lum (17#)
3 Lum (17#) + 1 裂開的紫寶石 = Ko (18#)
3 Ko (18#) + 1 裂開的藍寶石 = Fal (19#)
3 Fal (19#) + 1 裂開的紅寶石 = Lem (20#)
3 Lem (20#) + 1 裂開的綠寶石 = Pul (21#)
2 Pul (21#) + 1 裂開的白寶石 = Um (22#)
2 Um (22#) + 1 黃寶石 = Mal (23#)
2 Mal (23#) + 1 紫寶石 = Ist (24#)
2 Ist (24#) + 1 藍寶石 = Gul (25#)
2 Gul (25#) + 1 紅寶石 = Vex (26#)
2 Vex (26#) + 1 綠寶石 = Ohm (27#)
2 Ohm (27#) + 1 白寶石 = Lo (28#)
2 Lo (28#) + 1 無瑕疵的黃寶石 = Sur (29#)
2 Sur (29#) + 1 無瑕疵的紫寶石 = Ber (30#)
2 Ber (30#) + 1 無瑕疵的藍寶石 = Jah (31#)
2 Jah (31#) + 1 無瑕疵的紅寶石 = Cham (32#)
2 Cham (32#) + 1 無瑕疵的綠寶石 = Zod (33#)
3 普通寶石 + 1 帶孔武器 (任何類型) = 1 帶孔魔法武器 (同一類型)
這個公式會隨機生成一個新帶孔武器,武器類型與原來相同,孔數隨機生成,屬性也將會改變。最大的作用是把例如一把黑色帶孔武器變為藍色武器。
3 無瑕疵寶石 + 1 魔法武器 = 帶孔魔法武器
給普通藍色武器打孔,孔數方面沒有具體的說明確定方法,應該是隨機生成。屬性將會完全改變。
.
1 Tal(7#) + 1 Thul(10#) + 1 完美黃寶石 + 普通盔甲 = 同類型帶孔盔甲
插孔數會隨機變化.
1 Ral(8#) + 1 Amn(11#) + 1 完美紫寶石 + 普通武器 = 同類型帶孔武器
插孔數會隨機變化.
1 Ral(8#) + 1 Thul(10#) + 1 完美藍寶石 + 普通頭盔 = 同類型帶孔頭盔
插孔數會隨機變化.
1 Tal(7#) + 1 Amn(11#) + 1 完美紅寶石 + 普通盾牌 = 同類型帶孔盾牌
插孔數會隨機變化.
1 Eld(2#) + 1 碎裂寶石 + 低品質武器 = 同樣類型的高品質武器
1 El(1#) + 1 碎裂寶石 + 低品質防具 = 同樣類型的高品質防具
1 Ral(8#) + 1 Sol(12#) + 1 完美綠寶石 + 普通暗金武器 = 該武器擴展版
這個公式會把普通等級的暗金武器提升為擴展等級的暗金武器,原有屬性不變,只是提升物品的基礎類型,ETH 物品同樣有效.
1 Tal(7#) + 1 Shael(13#) + 1 完美白寶石 + 普通暗金防具 = 該防具擴展版
這個公式會把普通等級的暗金防具提升為擴展等級的暗金防具,原有屬性不變,只是提升物品的基礎類型,ETH 物品同樣有效.
1 Lum(17#) + 1 Pul(21#) + 1 完美綠寶石 + 擴展暗金武器 = 該武器精華版 Ladder Only
這個公式會把擴展等級的暗金武器提升為精英等級的暗金武器,原有屬性不變,只是提升物品的基礎類型,ETH 物品同樣有效.
1 Ko(18#) + 1 Lem(20#) + 1 完美白寶石 + 擴展暗金防具 = 該防具精華版 Ladder Only
這個公式會把擴展等級的暗金防具提升為精英等級的暗金防具,原有屬性不變,只是提升物品的基礎類型,ETH 物品同樣有效.
1 Ort(9#) + 武器 = 完全修復武器耐久度
用這個公式在CUBE中,可以將你的武器耐久度修復完好,ETH 物品無效. 同時充能物品也會被沖滿.
1 Ral(8#) + 防具 = 完全修復防具耐久度
用這個公式在CUBE中,可以將你的防具耐久度修復完好.
1 Hel(15#) + 回城卷軸 + 任何帶孔裝備(以放物品)= 去掉以放物品
注意: 這個公式會使已經安放在裝備上的寶石,神符,珠寶等物品消失
1 Ort(9#) + 1 Amn(11#) + 1 完美藍寶石 + 普通 (基礎) 亮金武器 = 擴展亮金武器
屬性不變,但基礎類型提升.
1 Ral(8#) + 1 Thul(10#) + 1 完美紫寶石 + 普通 (基礎) 亮金防具 = 擴展亮金防具
屬性不變,但基礎類型提升 .
1 Fal(19#) + 1 Um(22#) + 1 完美藍寶石 + 擴展亮金武器 = 精華亮金武器
屬性不變,但基礎類型提升 .
1 Ko(18#) + 1 Pul(21#) + 1 完美紫寶石 + 擴展亮金防具 = 精華亮金防具
屬性不變,但基礎類型提升 .
3 碎裂寶石 + 魔法物品 = 新的魔法物品
物品類型不發生變化,變化的是魔法屬性,隨機1~2孔.(官方未公開)
黑色(Black)3棍棒系,戰錘系,釘頭錘系 書爾+破/埃歐+那夫40%的機率發動爆裂一擊強化傷害力120%增加攻擊速度15%減少魔法傷害2點命中率增加200點屍暴技能級數增加4級
狂怒(Fury)3近戰型武器 喬/裘+古爾+愛斯強化傷害力209%增加攻擊速度40%阻止怪物回復生命力66%的機率發動淌血一擊每次攻擊吸收6%生命力33%的機率發動致命一擊
神聖雷擊(Holyhunder)4權杖系 愛斯+拉爾+歐特+塔爾強化傷害力60%附加20-60點電擊傷害增加最大傷害力10點增加電系抗性60點增加電系抗性上限值5點神聖沖擊技能級數增加3級
榮耀(Honor)5近戰型武器 安姆+艾爾+伊司+特爾+索爾強化傷害力160%再生力增加10點所有技能級數增加1級增加命中率200點25%機率發動致命一擊增加10點力量
王者的慈悲(King'sGrace)3劍系、權杖系 安姆+拉爾+書爾強化傷害力100%增加命中率150點對惡魔系敵人增加100%的傷害力附加50%倍對不死生物傷害力對惡魔系敵人增加100點命中率對不死生物增加100點命中率
葉子(Leaf)2棍系 特爾+拉爾火系技能級數增加1級增加(等級*16)點的防禦力增加冰系抗性33點地獄之火技能級數增加3級火彈技能級數增加3級暖氣技能級數增加3級
獅子心(Lionheart)3護甲系 海爾+盧姆+法爾增加15點力量增加20點體力增加15點敏捷度強化傷害力20%增加50點生命力增加所有抗性30點
知識(Lore)2頭盔系 歐特+索爾增加10點能量所有技能級數增加1級可視范圍增加2格每打倒一名敵人便加2點法力
怨恨(Malice)3近戰型武器 伊司+艾爾+愛斯100%的機率發動淌血一擊減少對手防禦力100點阻止怪物回復生命力強化傷害力33%可視范圍減少1格再生力增加5點
旋律(Melody)3遠程型武器 夏/沙爾+科+那夫強化傷害力50%弓與十字弓技能級數增加3級致命攻擊技能級數增加3級閃避技能級數增加3級慢速箭技能級數增加3級對惡魔系敵人增加300%的傷害力
記憶(Memory)4棍系 盧姆+破/埃歐+索爾+愛斯增加法力20%減少魔法傷害7點強化防禦力50%較快施法速率33%女法師技能級數增加3級能量護盾技能級數增加3級
天底(Nadir)2頭盔系 那夫+特爾強化防禦力50%增加10點防禦力可視范圍減少3格魔影斗篷技能級數加9-13級找到的金幣數量增加33%增加5點力量
光輝(Radiance)3頭盔系 那夫+索爾+伊司可視范圍加5格增加10點能量增加10點體力減魔法傷害3點增加33點法力強化防禦75%
押韻(Rhyme)2盾牌系 夏/沙爾+愛斯增加格擋速率20%增加格擋速率20%增加所有抗性25點無法被冰凍(Frozen)找到的金幣數量增加50%找到魔法物品機率增加25%
寂靜(Silence)6近戰型武器 多爾+艾德+海爾+伊司特+特爾+伐克斯每次攻擊吸收4%的法力33%機會造成對手目盲強化傷害力200%增加攻擊速度20%增加所有抗性75點所有技能級數增加2級
煙霧(Smoke)2護甲系 那夫+盧姆對投射武器增加250點防禦力增加防禦力75點增加所有抗性50點20%較快打擊回復可視范圍減少1格削弱技能級數增加6-18級
隱密(Stealth)2護甲系 塔爾+愛斯減少魔法傷害3點增加敏捷度6點增加15點精力較快行走/奔跑速度25%較快施法速率25%25%較快打擊回復
鋼鐵(Steel)2劍系,斧系,釘頭錘系 特爾+艾爾增加攻擊速度25%增加最小傷害力3點增加最大傷害力3點50%的機率發動淌血一擊強化傷害力20%
力量(Strength)2近戰型武器 安姆+特爾增加20點力量強化傷害力35%增加10點體力25%的機率發動爆裂一擊
毒牙(Venom)3所有類型武器 塔爾+多爾+馬爾附加312點毒素傷害無視目標防禦力(ITD)毒爆技能級數增加15-27級劇毒新星技能級數加11-13級每次攻擊吸收7%的法力
財富(Wealth)3護甲系 藍姆+科+特爾找到的金幣數量增加250%找到魔法物品的機率加100%
白色(White)2杖系 多爾+破/埃歐毒素與白骨技能級數增加3級減少魔法傷害4點較快施法速率20%增加13點法力白骨裝甲技能級數增加3級骨矛技能級數增加2級
和風(Zephyr)2遠程型武器 歐特+愛斯較快行走/奔跑速度25%增加攻擊速度25%強化傷害力33%增加66點命中率受傷時,發動等同1-7級鐮鼬風增加25點防禦力
一個孔
Rare物品最多隻能有1個孔。不能有孔的物品(皮帶,手套等)是不能打孔的。
1PS+1Rare物品+soj=1件同類型的更高Quality(品質)的Rare物品.這條公式使「製造高Quality的Rare物品」成為可能。ilvl=66
6PS+1Rare物品=1個隨機的同類型的低品質Rare物品通過這條公式,你有另一個得到同類新Rare物品的機會。ilvl=40。但要注意,一把好劍可能會變出一把打了孔的普通長劍。這條公式對大於3x2格的物品不適用。
4紅瓶(任何大小)+紅寶石(任何大小)+藍/金黃/暗金的劍(任何類型)=吸血劍通過這條公式,你可以造出帶LifeStealing(吸血)的劍。
3戒指=1隨機的項鏈你可以把任何沒用的戒指變成高品質的項鏈。ilvl=[(3*角色級別)/4]+3。這意味著一個65級的人,ilvl= 51.75。因此,他可以變出Magical前綴或後綴而級別低於51的項鏈。skill+2的項鏈級別要求是90級,所以用這條公式不可能變出一個 skill+2的項鏈。
3項鏈=1隨機戒指你可以把任何沒用的項鏈變成高品質的戒指。。ilvl=[(3*角色級別)/4]+3。這意味著一個65級的人,ilvl=51.75。因此,他可以變出Magical前綴或後綴而級別低於51的項鏈。
3紅瓶+3藍瓶=1小紫瓶通過這條公式,你可以得到立刻補充hp和mana的小紫瓶。任何大小的紅藍瓶都適用於這公式。
3紅瓶+3藍瓶+1任何寶石=1大紫瓶
3相同的寶石(非最高級)=1同類但更高級的寶石次公式用於升級你的寶石,使其變得更有用。
3Chipped(碎的)寶石+1把劍=1有孔的劍用這公式可以減少尋找帶孔劍的麻煩。任何單手劍都適用於此公式。
2袋Bolts=1袋Arrows專為急需「彈葯」的人而設。得出Arrows的數量是隨機的。
2袋Arrows=1袋Bolts專為急需「彈葯」的人而設。得出Bolts的數量是隨機的。
1矛+1袋Arrows=1堆標槍大多數AMA使用技能時要用標槍。任何矛都適用於此公式。
1斧頭+2匕首=飛斧任何斧頭都適用。得出的飛斧數量也是隨機的。
3Perfect寶石(任何類型)+1Magic物品=1新的同類Magic物品通過這條公式,你有另一個得到同類新Magic物品的機會。ilvl= 100。這意味著你可以變出任何Magical前綴或後綴而級別低於100的Magic物品。你可能變出一條skill+2的項鏈(用項鏈來變),一種只有84級以上的人才能賭出的項鏈。但幾率極低。Rare物品不適用於此公式。
Strangling毒氣瓶+任何紅瓶=1解毒瓶
6Perfect寶石(同一類)+1任何項鏈=棱鏡項鏈此公式可製造出加4防的項鏈。
1任何戒指+1任何綠寶石+4解毒瓶=1綠戒指此公式可製造出加毒防禦力的戒指。戒指的毒防禦力是隨機的。
1任何戒指+1任何紅寶石+4爆炸瓶=1紅戒指同上,製造防火戒指。
1任何戒指+2任何黃寶石=1珊瑚戒指同上,製造防電戒指。
1任何戒指+2任何藍寶石+4冷凍瓶=1珊瑚戒指同上,製造防冰戒指。
1小盾(magical或better)+1任何釘棒+2任何skull=1小釘之盾(?)
任何鑽石(Diamond)+1任何staff+1任何短刀(Kris)+1任何腰帶=SavageBardiche(?)
Wirt'sLeg+1時空門之書=奶牛關你必須在Act1使用此公式。你必須已經殺死該難度的DIABLO。每個難度一次。注意,如果你把牛都引到入口處並在那裡被殺,你就無法再殺進去了。逃跑時應在遠離入口的地方用時空門逃跑
六個完美骷髏+一件亮黃色傑出裝備->一件隨機出現的低品質的同類型亮黃色傑出裝備
四個醫療葯水(任何類型)+一個紅寶石(任何類型)+藍色魔法物品類/綠色套裝類/亮黃色傑出裝備類的劍->一把同樣類型的可以吸取生命值的劍
三個戒指->一個隨機出現的護身符
三個護身符->一個隨機出現的戒指
三個醫療葯水+三個魔力葯水->一個恢復葯水
三個醫療葯水+三個魔力葯水+一個寶石(任何品質)->一個全恢復葯水
三個恢復葯水->一個全恢復葯水
三個同類型、同樣級別的寶石(級別低於完美型)->一個同類型的、高一個等級的寶石
三個最低級寶石+一把劍(任何類型)->一把同類型的帶魔法屬性的劍
兩袋弩箭->一袋弓箭
兩袋弓箭->一袋弩箭
一支長矛+一袋弓箭->一堆投擲用標槍
一個斧子+兩個匕首->飛斧
三個完美的寶石(任何類型)+一個魔力物品->一個同類型的新的隨機魔法物品
毒氣瓶+任意類型的醫療葯水->一個解毒劑
六個完美寶石(每一個類型一個)+一個護身符(任意類型)->棱鏡護身符(提供所有抗性)
一個戒指+一個完美綠寶石+一瓶解毒劑->一個碧綠戒指(提供抗毒屬性)
一個戒指+一個完美紅寶石+一瓶爆炸劑->一個深紅戒指(提供抗火屬性)
一個戒指+一個完美黃玉->一個珊瑚戒指(提供抗電屬性)
一個戒指+一個完美藍寶石+一瓶解凍劑->一個深藍戒指(提供抗冰屬性)
一面小盾牌(藍色魔法類或更好的)+一把釘錘(任意品質)+兩個骷髏->地釘盾
一個鑽石+一根棍棒(任意類型和品質)+一把波壯刃短劍+一根腰帶->野蠻的Bardiche
懷特的假腿+一本回城魔法書->隱藏關卡:奶牛關
110合成公式
克萊姆的連枷 + 克萊姆之心 + 克萊姆之眼 + 克萊姆之腦 -> 超級克萊姆連枷
1個懷特的腳 + 1個回城書 -> 通往奶牛關的門
3 生命 葯劑 + 3 魔法 葯劑 + 1 普通的 寶石 -> 全面恢復葯劑(大紫)
3 生命 葯劑 + 3 魔法 葯劑 + 1 碎裂的 寶石 -> 恢復葯劑(小紫)
3 小紫 -> 1 大紫
6個不同的完美寶石 + 1 項鏈 -> 多彩的(加4抗) 項鏈
1 戒指 + 1 完美的 紅寶石 + 1 爆炸 葯劑 -> 深紅的 戒指 (+抗火)
1 戒指 + 1 完美的 藍寶石 + 1 融解 葯劑-> 深藍的 戒指 (+抗冰)
1 戒指 + 1 完美的 黃寶石 + 1 耐力 葯劑 -> 珊瑚色的 戒指 (+抗電)
1 戒指 + 1 綠寶石 + 1 解毒 葯劑 -> 碧玉的 戒指 (+抗毒)
1 斧頭 + 1 匕首 -> 投擲斧
1 長矛 + 1 箭袋 -> 標槍
3 戒指 -> 項鏈
3 項鏈 -> 戒指
1.10新增的魔法 武器合成公式,用於替代3CG公式,重要.
3 普通寶石 + 1 帶孔武器 (任何類型) = 1 帶孔魔法武器 (同一類型)
這個公式會隨機生成一個新帶孔武器,武器類型與原來相同,孔數隨機生成,屬性也將會改變。最大的作用是把例如一把黑色帶孔武器變為藍色武器。
3 無瑕疵寶石 + 1 魔法武器 = 帶孔魔法武器給普通藍色武器打孔,孔數方面沒有具體的說明確定方法,應該是隨機生成。屬性將會完全改變。.
1 魔法 小盾 + 1 釘頭棒 + 2 骷髏 -> 刺盾
4 生命 葯劑 + 1 紅寶石 + 1 魔法 劍 -> 吸血的劍
1 鑽石 + 1 短劍 + 1 長杖 + 1 腰帶 -> 野蠻的 長棍
1 窒息 葯劑 + 1 生命 葯劑 -> 解毒 葯劑
2 箭袋 -> 矢袋
2 矢袋 -> 箭袋
寶石的合成公式,沒有變化.
3 碎裂的 紅寶石 -> 裂開的 紅寶石
3 裂開的 紅寶石 -> 普通的 紅寶石
3 普通的 紅寶石 -> 無暇的 紅寶石
3 無暇的 紅寶石 -> 完美的 紅寶石
其他寶石的合成方法同
10符文以前符文的合成公式,沒有變化.
3 符文01 -> 符文02
3 符文02 -> 符文03
3 符文03 -> 符文04
3 符文04 -> 符文05
3 符文05 -> 符文06
3 符文06 -> 符文07
3 符文07 -> 符文08
3 符文08 -> 符文09
3 符文09 -> 符文10
09魔法的經典合成公式,3PG仍有效,3CG被取消.
3 完美的 寶石 + 1 魔法 物品 -> 魔法 物品
09黃金的相關合成公式,未變.
6 完美的 骷髏 + 1 黃金 物品 -> 低等級 黃金 物品
1 完美的 骷髏 + 1 黃金 物品 + 喬丹之石-> 高等級 金 物品
3 完美的 骷髏 + 1 黃金 物品 + 喬丹之石-> 給黃金 物品打1個
09的所有橙色物品合成公式仍然有效,未有新增公式.
1.10新增的11符文以上符文的合成公式.
3 符文10 + 1 碎裂的 黃寶石 -> 符文11
3 符文11 + 1 碎裂的 紫寶石 -> 符文12
3 符文12 + 1 碎裂的 藍寶石 -> 符文13
3 符文13 + 1 碎裂的 紅寶石 -> 符文14
3 符文14 + 1 碎裂的 綠寶石 -> 符文15
3 符文15 + 1 碎裂的 轉石 -> 符文16
3 符文16 + 1 裂開的 黃寶石 -> 符文17
3 符文17 + 1 裂開的 紫寶石 -> 符文18
3 符文18 + 1 裂開的 藍寶石 -> 符文19
3 符文19 + 1 裂開的 紅寶石 -> 符文20
3 符文20 + 1 裂開的 綠寶石 -> 符文21
2 符文21 + 1 裂開的 鑽石 -> 符文22
2 符文22 + 1 普通的 黃寶石 -> 符文23
2 符文23 + 1 普通的 紫寶石 -> 符文24
2 符文24 + 1 普通的 藍寶石 -> 符文25
2 符文25 + 1 普通的 紅寶石 -> 符文26
2 符文26 + 1 普通的 綠寶石 -> 符文27
2 符文27 + 1 普通的 轉石 -> 符文28
2 符文28 + 1 無暇的 黃寶石 -> 符文29
2 符文29 + 1 無暇的 紫寶石 -> 符文30
2 符文30 + 1 無暇的 藍寶石 -> 符文31
2 符文31 + 1 無暇的 紅寶石 -> 符文32
2 符文32 + 1 無暇的 綠寶石 -> 符文33
1.10新增的打孔公式,強.
符文07 + 符文10 + 1 完美的 黃寶石 + 普通 盔甲 -> 有孔的 盔甲
符文08 + 符文11 + 1 完美的 紫寶石 + 普通 武器 -> 有孔的 武器
符文08 + 符文10 + 1 完美的 藍寶石 + 普通 頭盔 -> 有孔的 頭盔
符文07 + 符文11 + 1 完美的 紅寶石 + 普通 盾牌 -> 有孔的 盾牌...
1.10新增物品升級公式,適用於Uniq/黃金的Wepon/盔甲,重要.
符文02 + 1 碎裂的 寶石 + 低級 武器 -> 普通 武器
符文01 + 1 碎裂的 寶石 + 低級 盔甲 -> 普通 盔甲
符文08 + 符文12 + 完美的 綠寶石 + 基本級 暗金 武器 -> 擴展級 暗金 武器
符文07 + 符文13 + 完美的 轉石 + 基本級 暗金 盔甲 -> 擴展級 暗金 盔甲
*符文17 + 符文21 + 完美的 綠寶石 + 擴展級 暗金 武器 -> 精英級 暗金 武器
*符文18 + 符文20 + 完美的 轉石 + 擴展級 暗金 盔甲 -> 精英級 暗金 盔甲
以上2個公式之據說只在ladder或單機游戲有效,有待驗證
符文09 + 符文11 + 完美的 藍寶石 + 基本級 黃金 武器 -> 擴展級 黃金 武器
符文08 + 符文10 + 完美的 紫寶石 + 基本級 黃金 盔甲 -> 擴展級 黃金 盔甲
符文19 + 符文22 + 完美的 藍寶石 + 擴展級 黃金 武器 -> 精英級 黃金 武器
符文18 + 符文21 + 完美的 紫寶石 + 擴展級 黃金 盔甲 -> 精英級 黃金 盔甲
1.10新增的修理公式,適用於符文之語等修理費昂貴的物品.但對無形的裝備無效.
符文09 + 武器 -> 完全修好
符文08 + 盔甲 -> 完全修好
1.10新增的除孔公式,鑲上的東西將會消失.
符文15 + 回城卷軸 + 任何 鑲嵌過的 物品 -> 未鑲嵌寶石的物品 (寶石被毀壞消失)
1.10新增的其他公式,官方尚未作任何說明,估計是給Mod的設計者們准備的.
符文08 + 珠寶 + 超強的 盔甲 -> 特定屬性的 盔甲
符文08 + 珠寶 + 超強的 武器 -> 特定屬性的 武器
符文08 + 珠寶 + 魔法 戒指 -> 特定屬性的 戒指
符文08 + 珠寶 + 魔法 項鏈 -> 特定屬性的 項鏈
符文01 + gcv(這個應該是碎裂的紫寶石) + 特定屬性的 武器 -> +30-50
4 孔盔甲
14 + 22 + 30 + 24
Dol + Um + Ber + Ist
Chains of Honor
榮耀之鏈 +2 所有技能
+200%傷害力對惡魔系怪物
+100%傷害力對不死系怪物
每次命中偷取 8% 生命
+70% 提升防禦力
+20 強壯
恢復生命速度 +7
四防 +65
抵消物理傷害 8%
+25% 魔法裝備出現概率
4 孔盔甲
8 + 27 + 29 + 5
Ral + Ohm + Sur + Eth
Bramble
荊棘 裝備後具有 15-21 級 Thorns 靈氣 (可變)
+50% 快速恢復打擊
+25-50% 毒技能傷害 (可變)
+300 防禦力
提升最大 Mana 5%
快速恢復 Mana 15%
+5% 防冰上限
防火 +30%
防毒 +100%
每殺一個怪物 +13 生命
13 級 Spirit of Barbs (33 次)
6 孔武器
26 + 15 + 1 + 2 + 33 + 5
Vex + Hel + El + Eld + Zod + Eth
Breath of the Dying
死亡呼吸 50% 概率釋放出 20 級 Poison Nova 當你殺死敵人時
永不磨損
+60% 提升攻擊速度
+350-400% 提升傷害力 (可變)
+200% 傷害力對不死系怪物
-25% 目標防禦
+50 攻擊命中率
+50 攻擊命中率對不死系怪物
每次命中偷取 7% Mana
每次命中偷取 12-15% 生命 (可變)
防止怪物自療
+30 點所有屬性
+1 點光明度
裝備要求 -20%
5 孔武器
11 + 8 + 23 + 24 + 27
Amn + Ral + Mal + Ist + Ohm
Call To Arms
武裝號召 +1 所有技能
+40% 提升攻擊速度
+250-290+% 傷害力 (可變)
+5-30 火傷害
每次命中偷取 7% 生命
+2-6 級 Battle Command (可變)
+1-6 級 Battle Orders (可變)
+1-4 級 Battle Cry (可變)
防止怪物自療
快速恢復生命 +12
30% 提升魔法裝備出現概率
3 孔 斧子/劍/長棍
13 + 22 + 3
Crescent Moon
新月 10% 概率釋放出 17 級 Chain Lightning 在攻擊時
7% 概率施放出 13 級 Static Field 在攻擊時
+20% 提升攻擊速度
+180-220% 提升傷害力 (可變)
忽略目標防禦
-35% 敵人防電
25% 概率造成傷口
+9-11 魔法吸收 (可變)
每殺一個敵人 +2 Mana
18 級 Summon Spirit Wolf (30 次)
3 孔 頭盔
20 + 24 + 16
Lem + Ist + Io
Shael + Um + Tir
Delirium
迪勒瑞姆 1% 概率釋放出 50 級 Delirium(stun) 當被攻擊時
6% 概率釋放出 14 級 Mind Blast 當被
⑶ 暗黑2聖騎士最好的武器是什麼
PAL的武器要根據技能來說的,大體分為兩類:
BH:祝福之錘(BH)型的BH屬於法師范疇,通常選擇橡樹之心(OAK)作為武器,搭配45抗性/35快速施展(FCR)的精神小盾。因為PAL聖盾技能讓快速格擋恢復(FBR)固定在2F,所以PAL帶什麼樣的盾牌都不用擔心被怪粘住。
部分PK BH會採用一些別的武器,比如說50FCR的小刀,或者是帶技能的PAL技能釘錘做的戰爭呼喚,都屬於個例搭配,因人而異。
SMT/雙熱:武器都採用悔恨,盾牌採用無形45R旋風盾底子的流亡,當然無形45R小盾也是可以的。另外盾牌上還有一種增強傷害和命中的ED AR盾也是可以的,不過不如抗性盾要好,如果變數JP也是可以用的,價格略低一些。
⑷ 盤點全球著名結構工程師
盤點全球著名結構工程師
結構工程師是指合理的將建築物的結構承重體系(包括水平承重體系的樓、屋蓋等和豎向承重體系的砌體、柱子、剪力牆等)建立和布置起來,以滿足房屋的承載力、安全、穩定和使用等方面的職務和工作。結構工程師即取得相應資質,進行結構計算和繪制結構圖的人。大家知道全球著名結構工程師有哪些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是盤點全球著名結構工程師的內容,歡迎閱讀與借鑒!想要了解更多的內容,歡迎關注論壇!
這是個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代表性的問題。一個建築系的學生會問「著名建築師有哪些嗎?」不會,因為隨便找一個建築系學生,他至少也能說出柯布、密斯、賴特、安藤、扎哈、赫爾佐格、庫哈斯、妹島、王澍……但是,隨便拉一個結構工程系的學生,問他著名的或者說優秀的結構工程師有哪些,怕是很難說出幾個。
結構工程師的種類很多:學術界工業界雙棲、樂於為建築師跨刀的、不理建築師自己單乾的、自己建築結構兩門抱的、會結構設計並且還很不錯的建築師……從工業革命到現在,整個近現代結構工程的歷史里,時間跨度也很大,我把時間界定在活躍在20世紀初以後的工程師,活躍在19世紀的布魯奈爾、艾菲爾、羅布林、泰爾福特等等,暫時不包括在內。
而且,由於中文資料的不完備,很多人沒有中文譯名,或者不同的版本里有不同的中文譯名,我就一律寫英文姓名,有中文譯名的我會追加註明。另外,結構工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並不是一個人能夠完成的。這里列出的代表作,是說結構工程師做出了主導性的、決定性的工作和貢獻,而不是說所有的工作都是他一個人完成的。
以下無責任榜單 TOP20,按出生年份排序,也算是一個結構工程發展歷史的回顧。個人偏見和偏好,不足為憑,僅供參考。
Vladimir Shukhov(1853~1939)。舒霍夫老師絕對是大神級的存在,我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追捧特斯拉,卻無人知曉舒霍夫。舒霍夫是梁、殼和膜體系在彈性理論下的應力應變實用數學分析方法研究的先驅。藉助這一領域的研究,他創造性的發展了雙曲殼塔、網狀殼體、張拉結構、柵格殼體以及儲油罐、輸油管、工業鍋爐塔架、船隻和駁船等各種各樣的結構體系。此外,他還是一位化學工程師、機械工程師和設備工程師,他設計了石油的「舒霍夫裂解」的工藝流程、新型油泵、使用裂解油渣作為燃料的新型鍋爐、巴庫油田的輸油管網、好幾座城市的主幹給排水網路……此外,可能有建築師熟悉梅爾尼科夫這個名字,舒霍夫在多個建築項目中與梅爾尼科夫合作,為梅爾尼科夫跨刀。當然,最為著名的還是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屹立在俄羅斯大地上的獨具匠心的「舒霍夫」雙曲殼塔。
Robert Maillart(1872~1940)。Maillart 畢業於蘇黎世聯邦高工 ETH,是混凝土結構的先驅,也是 David Billington 非常推崇的結構工程師。在那個混凝土剛剛開始興起的年代,Maillart 賦予了混凝土結構靈性和活力,發明了無梁樓蓋、蘑菇柱帽。更為突出的成就是他的混凝土橋梁設計,尤其是混凝土三鉸拱,堪稱是力與美的完美結合。曠世之作 Salginatobel 橋被國際橋協評為20世紀最優美的橋梁,被 ASCE 列入土木工程歷史遺產。Maillart 對圖解分析的嫻熟應用,我覺得依然能夠給現在的.工程師啟發和創意。
Othmar Ammann(1879~1965)1964年美國國家科學獎。Ammann 也是蘇黎世聯邦高工 ETH 的畢業生,與 Maillart 一樣師從 Wilhelm Ritter 教授。此後在美國執業,作為一位頂尖橋梁工程師,Ammann 的根據地在紐約,設計了連接曼哈頓、紐約、新澤西的眾多大跨橋梁,包括 George Washington 橋、Bayonne 橋、Verrazano-Narrows 橋、Bronx–Whitestone 橋、Triborough 橋。Ammman 作為顧問也參與了金門大橋的設計工作。
Eugene Freyssinet(1879~1962)1957年 IStructE 金獎。與同時代的 Maillart 並稱為混凝土雙子星,預應力混凝土的開拓者。完成了大量的設計作品,包括自錨懸索橋、混凝土拱橋、預應力混凝土梁橋、剛構橋等等。與坪井善勝、萊昂哈特類似,Freyssinet 的公司培養出了 Michel Virlogeux、Jean Muller、Michel Placidi 等優秀法國結構工程師。FIB 的結構混凝土獎章以 Freyssinet 的名字命名。
Pier Luigi Nervi(1891~1979)1967年 IStructE 金獎。「混凝土詩人」之一的奈爾維,出生於義大利,畢業於博洛尼亞大學。奈爾維的突出貢獻在於他完善了混凝土的設計理論,藉助著二戰之後百廢待興、大興土木的形勢,成功的讓混凝土成為了主流的建築結構材料,讓高層混凝土剪力牆體系成為了主流的解決方案。作為結構工程師,奈爾維以混凝土薄殼、肋殼、折板薄殼見長,並且對混凝土預制化有著深刻的理解。他設計建造的殼體,不僅美觀、受力合理、用料節省,而且工期短、預制化程度非常高。代表作包括羅馬奧運會的大小體育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會議廳。
Sir Ove Arup(1895~1988)1973年 IStructE 金獎。阿魯普爵士出生於英格蘭,畢業於丹麥工業大學,此後創辦了自己的工程公司,二戰中為盟軍建造了一些預制混凝土的臨時港口。之後創辦了著名的奧雅納工程咨詢公司,時至今日,奧雅納的業務遍布全球,已經是工程咨詢設計領域的巨頭。阿魯普本人在商業、管理方面的才能令人驚嘆。此外,作為結構工程師,阿魯普主持設計的代表作包括高層混凝土剪力牆體系的早期試水之作 Highpoint I、悉尼歌劇院、Kingsgate 步行橋。阿魯普本人非常喜歡 Kingsgate 步行橋,他去世後,家人按照他的願望在這座橋上撒下了他的骨灰。
Eardo Torroja(1899~1961)。托羅哈也是一位混凝土詩人,國際空間結構協會 IASS 的創始人和第一任主席。在西班牙工程師群星中,他上承高迪,下啟坎德拉。托羅哈擅長混凝土殼體、懸挑、空間網格殼體、預應力混凝土的設計和分析,在西班牙內戰前後等困難時期用最少的材料、最低的造價完成了很多優美的作品。國內羅福午教授最是推崇托羅哈,《建築結構概念設計及案例》一書專門列舉了托羅哈的作品集。IASS 的終身成就獎以托羅哈的名字命名,頒發給對空間結構工程做出貢獻的結構工程師。
Yoshikatsu Tsuboi(坪井善勝)(1907~1990)1976年 IASS 托羅哈獎,曾任 IASS 主席。坪井善勝是傑出的日本工程師,在日本戰後經濟騰飛的那個黃金時代,坪井善勝和建築師丹下建三合作,完成了很多標志性的工程,包括東京奧運會代代木體育館、大阪世博會場館。同時,坪井善勝堪比日本的萊昂哈特,致力於培養年輕工程師,在注重師承傳統的日本業界堪稱一代宗師。坪井善勝也參與了很多 IASS 的工作,IASS 專門設有坪井善勝優秀論文獎。
Fritz Leonhardt(1909~1999)1975年 IStructE 金獎,1981年 IABSE 國際橋協獎章。萊昂哈特先後就讀於普渡大學、斯圖加特大學,此後在斯圖加特大學任教,同時也有自己的工程咨詢公司。他是施萊希的導師和引路人,施萊希的職業生涯就是在萊昂哈特公司起步。萊昂哈特對現代斜拉橋、混凝土電視塔、箱梁橋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發明完善了頂推施工方法,設計了大量的優美的懸索橋、斜拉橋和混凝土塔。萊昂哈特的作品還包括著名的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德國工程師協會的結構工程師獎項以萊昂哈特的名字命名。
Felix Candela(1910~1997)1960年 IStructE 金獎。坎德拉也算是個懂結構的建築師,但是懂的非常好,可能超過了很多結構工程師。坎德拉最為著稱的是他的混凝土薄殼,幾乎把混凝土殼體的美麗和優雅發揮到了極限,代表作包括 Los Manantiales 餐廳、L'Oceanogràfic 餐廳、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會場館。傳奇之作 Los Manantiales 餐廳的花瓣形殼體跨度30米,厚度僅僅4厘米,令人嘆為觀止。
Tung-Yen Lin(林同炎)(1912~2003)美國工程院院士,1986年美國國家科學獎。林同炎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後來也在該校任教。林同炎最大的成就是他對預應力混凝土的研究和發展,極大的促進了預應力在實際工程中的大規模應用。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 ASCE 將自己的預應力混凝土獎項命名為林同炎獎。同時,林同炎也有自己的工程咨詢公司,工程設計包括在尼加拉瓜地震廢墟中屹立不倒的美洲銀行大廈、若干橋梁工程。此外,還有未建成的停留在圖板上的 Ruck-A-Chucky 曲面曲線懸索橋。
Heinz Isler(1926~2009)1996年 IASS 托羅哈獎,2006年 Freyssinet 獎。Isler 也是蘇黎世聯邦高工 ETH 的畢業生,一生致力於混凝土殼體的設計和建造,守護著混凝土薄殼最後的榮耀,在美麗的瑞士留下了許多更美麗的混凝土殼體。他對模型設計無比鍾愛,很多工程的設計都是用縮尺模型進行研究,比如一張薄膜,按照支撐條件吊掛好,然後澆上水放在室外,第二天早上,水都凍成了冰,把這個薄膜反過來,這塊冰的形狀就是混凝土殼體的初始合理構型。據說,Isler 老師的小院子里堆滿了各種小模型,Isler 老師還修了一個小鐵路模型,搭配小橋梁模型,玩具火車每天穿行其中,這樣的生活,想想就令人神往。
Christian Menn(1927~),2009年 IABSE 國際橋協獎章。Menn 是一位極其優秀的橋梁工程師,任教於瑞士蘇黎世聯邦高工 ETH,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預應力混凝土。此外也有大量的工程實踐,主要以混凝土橋見長,尤擅板式斜拉橋、矮塔斜拉橋等等,建成作品有一百多座,代表作包括 Ganter Bridge、Sunniberg Bridge。
Leslie E. Robertson(1928~) 2004年 IStructE 金獎,2004年 Khan 終身成就獎,2011年 IABSE 國際橋協獎章。Robertson 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是 LERA 理雅的創始人,超高層結構專家。代表作包括紐約世貿中心雙子塔(2001年毀於9.11恐怖襲擊)、上海環球金融中心、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香港中國銀行大廈。Robertson 跟貝聿銘合作頗多,香港中銀大廈、蘇州博物館、日本美秀美術館的結構顧問均為理雅。
Fazlur Khan(1929~1982)1982年 IABSE 國際橋協獎章,美國工程院院士。Khan 出生於孟加拉,在美國 UIUC 取得博士學位,此後一直在 SOM 工作,是 SOM 的合夥人。可以說 Khan 是高層建築的一代宗師,提出並且完善了筒體、桁架筒體、束筒的概念,讓 SOM 成為超高層建築的領頭羊,讓人類可以在經濟合理的范圍內突破400米大關。Khan 同時還提出了電梯分區分段運行和電梯轉換層的設計思路,解決了超高層建築的豎向交通問題。代表作包括雄踞世界第一高樓名號近30年、束筒體系的西爾斯大廈、桁架筒體的漢考克中心。在他英年早逝之後,美國 Council on Tall Buildings and Urban Habitat 的終身成就獎以他的名字命名,頒發給對高層結構工程作出貢獻的結構工程師。
Jorg Schlaich(1934~)1990年 IStructE 金獎,2002年萊昂哈特獎,1991年 IABSE 國際橋協獎章,2004年 IASS 托羅哈獎,美國科學院院士。我是施萊希老師的腦殘粉,如假包換。就像鄭板橋的「青藤門下牛馬走」,我也很想給自己刻一個這種印章。施萊希是德國斯圖加特大學的教授,學術成就包括完善了混凝土的 Strut-and-Tie 模型。更突出的工作是他的工程實踐,優秀作品無數,而且花樣繁多,包羅萬象,大項目做的經濟合理,小項目做的別出心裁。青馬大橋、孟買大橋、A380 車間、漢諾威世博會展館、各種跨線橋、各種人行橋、各種折疊橋、各種可折疊可收放屋面、各種玻璃幕牆和索穹頂……此外,他還關注能源問題,致力於研發太陽能電站相關技術,完善了熱空氣流動型的太陽能電站的工藝和結構,並且已經在西班牙和澳大利亞付諸實施。此外,施萊希老師跟愛因斯坦、福爾摩斯這些高智商大神們一樣,也愛拉小提琴。
Cecil Balmond(1943~)。至少我個人覺得,巴爾蒙德其實更接近於一個懂結構設計的建築師,而且接近的很嚴重。巴爾蒙德是奧雅納的副主席,目前負責奧雅納的 AGU 高級幾何學小組,此外還是哈佛、耶魯的客座教授。巴爾蒙德出生於斯里蘭卡,後來在英國讀書,先後就讀於南安普頓、帝國理工。巴爾蒙德最為著名的就是他與庫哈斯、伊東豐雄、西扎等新銳建築師的合作,將很多紙面上的炫目之作變成了現實。代表作 CCTV 新樓、蛇形畫廊。巴爾蒙德很有才情,寫過好幾本書,Number 9,Element,Informal,此外還熱愛音樂,當年可是在吉他手和結構工程師之間忍痛割愛放棄了吉他手。如果你覺得 CCTV 大褲衩已經超越你的想像了,請看它右邊那一個。
Michel Virlogeux(1946~)1996年 IStructE 金獎,1999年萊昂哈特獎,2003年 IABSE 國際橋協獎章,2006年 Freyssinet 獎,法國科學院院士。畢業於法國巴黎高科橋路學院。Virlogeux 起步於 Freyssinet 的工程公司,是一位非常傑出的橋梁工程師,尤其擅長體外預應力、斜拉橋,代表作世界第一高的米約高架橋、諾曼底大橋等等。
Santiago Calatrava (1951~)1992年 IStructE 金獎。卡拉特拉瓦畢業於蘇黎世聯邦高工 ETH,是典型的建築結構兩門抱的工程師加建築師,作品著眼於結構的表現力和雕塑感,靈感往往來自於仿生學,追求的是動感的平衡,非常擅長可折疊可轉動結構的設計。作品包括各種人行橋、景觀橋、交通建築、藝術場館等等。齋藤公男在他的《空間結構的發展與展望》一書中講過這么一個段子,兩位教授碰面,談到卡拉特拉瓦,其中一位立馬單腿金雞獨立,身體下彎,雙臂伸展,做了一個瑜伽動作,兩人相視一笑。這就是卡拉特拉瓦的個人獨特標記。
William F. Baker(Bill Baker)(1953~)2010年 IStructE 金獎,2009年萊昂哈特獎,2008年 Khan 終身成就獎。畢業於 UIUC,SOM 合夥人,頂尖的高層結構專家。代表作世界第一高的迪拜哈里發塔、倫敦 Exchange House、芝加哥 Trump 大廈、南京紫峰大廈、迪拜無限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