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7修改網卡eth0還是一樣
❶ 求助centos7網卡問題
解決CentOS7網卡埠出現紊亂的問題
最近項目上,遇到一個問題,讓我們很是沒辦法,就是Dell R920 安裝上CentOS7的系統,做完Bonding後,發現埠重啟系統後會紊亂,過程如下:
埠紊亂情況
伺服器上一共配置了兩張萬兆兩口的網卡和一張千兆四口的網卡,其中不同萬兆卡上,兩埠做Bonding,同時千兆卡上也挑了間隔的兩口做Bonding,大概如下情況:、
eth0,eth1,eth2,eth3千兆埠,eth4,eth5,eth6,eth7是萬兆埠,這時經常紊亂是eth3,eth4的埠,兩埠變更,使得做了bonding的埠無法生效
CentOS7的埠命名規則
原來CentOS6之前的網卡埠命名都是eth的,CentOS7之後千兆網口已經變更成隨機的em0...emN或是ens01(N=整數),萬兆網口則變成p1p2等形式,要修改為eth的模式步驟如下:
a.編輯文件
vi /etc/sysconfig/grub
GRUB_TIMEOUT=5
GRUB_DISTRIBUTOR="$(sed 's, release .*$,,g' /etc/system-release)"
GRUB_DEFAULT=saved
GRUB_DISABLE_SUBMENU=true
GRUB_TERMINAL_OUTPUT="console"
GRUB_CMDLINE_LINUX="rd.lvm.lv=centos/swap vconsole.font=latarcyrheb-sun16 net.ifnames=0 biosdevname=0 rd.lvm.lv=centos/root crashkernel=auto vconsole.keymap=us rhgb quiet"
GRUB_DISABLE_RECOVERY="true"
「以上標紅色的值是修改為eth的基礎」
b.執行命令生效
grub2-mkconfig -o /boot/grub2/grub.cfg
c.增加規劃文件
vi /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
SUBSYSTEM=="net", ACTION=="add", DRIVERS=="?*", ATTR{address}=="78:2b:cb:xx:xx:01", ATTR{type}=="1", KERNEL=="eth*", NAME="eth0"
SUBSYSTEM=="net", ACTION=="add", DRIVERS=="?*", ATTR{address}=="78:2b:cb:xx:xx:02", ATTR{type}=="1", KERNEL=="eth*", NAME="eth1"
SUBSYSTEM=="net", ACTION=="add", DRIVERS=="?*", ATTR{address}=="78:2b:cb:xx:xx:03", ATTR{type}=="1", KERNEL=="eth*", NAME="eth2"
SUBSYSTEM=="net", ACTION=="add", DRIVERS=="?*", ATTR{address}=="78:2b:cb:xx:xx:04", ATTR{type}=="1", KERNEL=="eth*", NAME="eth3"
SUBSYSTEM=="net", ACTION=="add", DRIVERS=="?*", ATTR{address}=="00:1b:21:xx:xx:a1", ATTR{type}=="1", KERNEL=="eth*", NAME="eth4"
SUBSYSTEM=="net", ACTION=="add", DRIVERS=="?*", ATTR{address}=="00:1b:21:xx:xx:a0", ATTR{type}=="1", KERNEL=="eth*", NAME="eth5"
SUBSYSTEM=="net", ACTION=="add", DRIVERS=="?*", ATTR{address}=="00:60:6e:xx:xx:f6", ATTR{type}=="1", KERNEL=="eth*", NAME="eth6"
SUBSYSTEM=="net", ACTION=="add", DRIVERS=="?*", ATTR{address}=="00:60:6e:xx:xx:f7", ATTR{type}=="1", KERNEL=="eth*", NAME="eth7"
「以上MAC地址與網卡埠對應」
總結:以上方法並不能解決網口紊亂問題,因為官方文檔都要求bond的網卡都不需要寫MAC地址,所以最後我們嘗試使在每個/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網卡配置文件上寫上HWADDR,重啟有7-8遍,做ethtool檢查幾次,發現在沒有問題,所以建議遇到同樣問題同學,可以嘗試一下這種方法
❷ linux系統修改網卡 ens33 為 eth0 的原因以及解決辦法
首先,需要了解 eth0 與 ens33 的關系。在 Linux 系統中,乙太網卡介面通常以 ethN 的形式命名,其中 N 是數字。在 CentOS 7 中,en 表示 ethernet 乙太網,常見的 enX 類型有 o、p 和 s,分別代表主板板載網卡、獨立網卡和熱插拔網卡,nnn (數字) 表示 MAC 地址和主板信息計算出的唯一序列。
舉例來說,如果主機有一張乙太網卡,那麼其網路介面就是 eth0(第一張網卡從 0 開始編號)。從 CentOS 7 開始,網卡編號採用 dmidecode 命名方案,以實現網卡名字的永久唯一化。eth0 是當上述名稱都不適用時的默認網卡編號。在 CentOS 6 及之前版本,網路介面使用連續號碼命名,如 eth0、eth1 等,增加或刪除網卡時,名稱可能會變化。
要查看網卡和硬體信息,可以使用以下命令:lspci | grep -i ethernet、lshw、lsscsi、lscpu、lsusb。查看 CPU 信息(型號)可以使用 cat /proc/cpuinfo | grep name | cut -f2 -d: | uniq -c,查看內存信息可以使用 cat /proc/meminfo,查看操作系統內核信息可以使用 uname -a,查看操作系統發行版信息可以使用 cat /etc/issue 或 *.release,查看機器型號可以使用 dmidecode | grep "Proct Name",查看網卡信息可以使用 dmesg | grep -i eth,查看伺服器品牌和型號可以使用 grep 『DMI『 /var/log/dmesg,查看 Linux 的內核版本可以使用 cat /proc/version 或 uname -a 或 -r,內核版本號由三組數字組成,分別表示內核主版本、穩定版本和錯誤修補的次數。
要修改網卡配置文件,將 NAME 和 DEVICE 項修改為 eth0,並將 ONBOOT 修改為 yes。將 ifcfg-ens33 重命名為 ifcfg-eth0,編輯 /etc/default/grub 禁用可預測命名規則,並添加"net.ifnames=0 biosdevname=0" 到 GRUB_CMDLINE_LINUX 變數。運行 grub2-mkconfig -o /boot/grub2/grub.cfg 重新生成 GRUB 配置並更新內核參數。重啟系統後,使用 ip addr 或 ifconfig 檢驗配置。
ifconfig 用於顯示或設置網路設備的參數信息。示例命令包括關閉網卡、啟動網卡、配置 IP 地址、配置 IP 地址和子網掩碼、配置 IP 地址和子網掩碼及廣播地址、開啟 ARP 協議、關閉 ARP 協議等。
❸ redhat7.2怎麼修改網卡名稱
在RHEL/centos7中介面名稱自動基於固件、拓撲結構和位置信息來確定,因此新的介面名稱難以閱讀,在系統安裝完成後網卡是截圖中這樣的。使用起來較為不便,因此我們將圖中的網卡名稱改為熟悉的eth0。
方法/步驟:
1.首先將網卡配置文件名稱重命名為eth0: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mv ifcfg-eno1677736 ifcfg-eth0
2.其次編輯修改後的網卡文件:vi ifcfg-eth0
將NAME參數改為與網卡文件相同的名稱:NAME=eth0
3.接下來禁用網卡命名規則。此功能通過/etc/default/grub文件來控制,要禁用此次功能,在文件中加入"net.ifnames=0 biosdevname=0"即可。
4.添加udev網卡規則(可不做)
在/etc/udev/rules.d目錄中創建一個網卡規則70-persistent-net.rules文件。在文件中寫入以下參數:SUBSYSTEM=="net",ACTION=="add",DRIVERS=="?*",ATTR{address}=="需要修改名稱的網卡MAC地址",ATTR{type}=="1" ,KERNEL=="eth*",NAME="eth0"
5.執行grub2-mkconfig -o /boot/grub2/grub.cfg命令生成更新grub配置參數。
6.reboot重啟系統驗證成功
免費提供最新Linux技術教程書籍,入門自學書籍《linux就該這么學》,為開源技術愛好者努力做得更多更好
❹ centos網卡命名規則以及更名方法
Linux 操作系統的網卡設備的傳統命名方式是 eth0、eth1、eth2等,而 CentOS7 提供了不同的命名規則,默認是基於固件、拓撲、位置信息來分配。這樣做的優點是命名全自動的、可預知的,缺點是比 eth0、wlan0 更難讀,比如 ens33 。
規則1:
對於板載設備命名合並固件或 BIOS 提供的索引號,如果來自固件或 BIOS 的信息可讀就命名,比如eno1,這種命名是比較常見的,否則使用規則2。
規則2:
命名合並固件或 BIOS 提供的 PCI-E 熱插拔口索引號,比如 ens1,如果信息可讀就使用,否則使用規則3。
規則3:
命名合並硬體介面的物理位置,比如 enp2s0,可用就命名,失敗直接到方案5。
規則4:
命名合並介面的 MAC 地址,比如 enx78e7d1ea46da,默認不使用,除非用戶選擇使用此方案。
規則5:
使用傳統的方案,如果所有的方案都失敗,使用類似 eth0 這樣的樣式。
1、前2個字元的含義
2、第3個字元根據設備類型選擇
如果不習慣使用新的命名規則,可以恢復使用傳統的方式命名,編輯 grub 文件,增加兩個變數,再使用 grub2-mkconfig 重新生成 grub 配置文件即可。
1、編輯 grub 配置文件
2、重新生成 grub 配置文件
然後重新啟動 Linux 操作系統,通過 ip addr 可以看到網卡名稱已經變為 eth0 。
3、修改網卡配置文件
原來網卡配置文件名稱為 ifcfg-ens33,這里需要修改為 ethx 的格式,並適當調整網卡配置文件。
注意:ifcfg-ens33 文件最好刪除掉,否則重啟 network 服務時候會報錯。
❺ 新安裝的Centos 7系統怎麼將網卡名稱改為eth0
工具:
Centos 7系統
步驟:
1、系統安裝完畢,可能網卡命名是這樣的!
2、首先,先編輯網卡的配置文件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o16777736 將裡面的NAME項修改為eth0
3、繼續,重命名該配置文件。
4、然後,禁用該可預測命名規則。對於這一點,可以在啟動時傳遞「net.ifnames=0 biosdevname=0 」的內核參數。這是通過編輯/etc/default/grub並加入「net.ifnames=0 biosdevname=0 」到GRUBCMDLINELINUX變數來實現的。
5、運行命令grub2-mkconfig -o /boot/grub2/grub.cfg 來重新生成GRUB配置並更新內核參數。
6、其實到第5步的時候,重啟在ifconfig查看應該就已經生效了,根據Centos 官方WIKI的FAQ中得知,如果有多個介面,並且想要控制其設備名,而不是讓內核以它自己的方式命名,創建,/etc/udev/rules.d/XXX-net.rules規則是必要的。
注意:以前系統的net規則名稱是70-persistent-net.rules,這里也按照這個名字定義規則!
7、重啟系統,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