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c1569接外部時鍾
Ⅰ 單片機中,外部時鍾信號與內部時鍾信號有什麼區別
外部時鍾信號,是指從外部給單片機提供工作時鍾信號,利用外部時鍾源,晶振等。內部的則是單片機自帶的了。使用外部主要是考慮到內部的時鍾源的頻率范圍和精確度問題。外部選擇廣。
Ⅱ FPGA的外部時鍾是怎麼接的
你說的四個腳的晶振是有源晶振吧!一個電源腳,一個時鍾輸出腳,兩個地腳。把晶振的時鍾輸出接到FPGA的時鍾輸入管腳就好了,看看晶元的DATASHEET。
Ⅲ 關於單片機內部時鍾和外部時鍾的問題
答:當單片機有內部時鍾的時候。其工作的時候是可以用內部時鍾和自己接外部時鍾。
這個是沒有硬性要求的,但是一般都用外部時鍾,因為外部時鍾比較穩定可靠。但是如果你想電路簡單也可用內部時鍾,不接外部時鍾。這個也是可以的。使用起來沒有什麼差別。
Ⅳ (單片機)外部時鍾與內部時鍾區別、作用、使用條件
1)使用壽命。壽命主要指以下2方面:單片機開發產品擁有良好的穩定性和較長的使用壽命,可以長時間穩定運行10年或是20多年;與微處理器相比擁有較長的使用壽命。隨著半導體技術的不斷提高,MPU更新換代速度的不斷提升,部分已經成功上市,同時年齡較小的CPU核心同樣會隨著I/O模塊的發展而不斷豐富,生存周期較長。隨著新型CPU產品的出現,單片機領域也不斷擴展,用戶選擇餘地也相繼增加。目前單片機的主要發展趨勢就是32位、16位和8位單片機的共同進步。最初單片機主要是從8位開始的,隨著多媒體技術、互聯網技術和移動通訊技術的發展,32位單片機逐漸發展起來。比如32位的CPU單片機Mororola68k曾經就實現過八千萬枚的銷量,而16位單片機的發展從產量和品種兩種層面上看也有著巨大的進步,呈現出增長的態勢。[5]
(2)運行速度。MUP發展中的主要是不斷提升速度,主要是以時鍾頻率為主要標志,時鍾頻率逐漸增高。但是單片機卻和MUP存在一定的差異,為了進一步提升單片機的抗干擾能力,減少噪音影響,單片機在發展過程中逐漸開始從降低時鍾頻率入手,為此不惜降低運算效率。從單片機內部系統入手,改變內在時序,在不提升時鍾頻率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單片機的運算速度。[
Ⅳ 單片機的時鍾電路 內部時鍾方式和外部時鍾方式有什麼不同
區別:
1、XTAL1和XTAL2引腳
內部時鍾方式:必須在XTAL1和XTAL2引腳兩端跨接石英晶體振盪器和兩個微調電容構成振盪電路。
外部時鍾方式:要求XTAL1接地,XTAL2腳接外部時鍾。
2、電容,頻率
內部時鍾方式:通常C1和C2一般取30pF,晶振的頻率取值在1.2MHz~12MHz之間。
外部時鍾方式:對於外部時鍾信號並無特殊要求,只要保證一定的脈沖寬度,時鍾頻率低於12MHz即可。
3、產生信號
內部時鍾方式:單片機的XTAL1和XTAL2內部有一片內振盪器結構,但仍需要在XTAL1和XTAL2兩端連接一個晶振和兩個電容才能組成時鍾電路,使用晶振配合產生信號。
外部時鍾方式:直接向單片機XTAL1引腳輸入時鍾信號方波,而XTAL2管腳懸空。
(5)ltc1569接外部時鍾擴展閱讀
晶體振盪器的在MCS-51單片機片內有一個高增益的反相放大器,反相放大器的輸入端為XTAL1,輸出端為XTAL2,由該放大器構成的振盪電路和時鍾電路一起構成了單片機的時鍾方式。根據硬體電路的不同,單片機的時鍾連接方式可分為內部時鍾方式和外部時鍾方式。
振盪信號從XTAL2端送入內部時鍾電路,它將該振盪信號二分頻,產生一個兩相時鍾信號P1和P2供單片機使用。
時鍾信號的周期稱為狀態時間S,它是振盪周期的2倍,P1信號在每個狀態的前半周期有效,在每個狀態的後半周期P2信號有效。CPU就是以兩相時鍾P1和P2為基本節拍協調單片機各部分有效工作的。
Ⅵ 單片機外部時鍾電路!!!!
標准電路
74HC04或4CD4069
14腳接電源,7腳接地
都是6反相器,剩下的可同U1C一樣接,輸入端並在一起
Ⅶ 如何用D/A轉換成正弦波
任意波形發生器(Arbitrary Waveform Generator,AWG)是隨著眾多領域對於復雜的、可由用戶定義的測試波形的需要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的主要特點是可以產生任何一種特殊波形,輸出信號的頻率、電平以及平滑低通濾波的截至頻率也可以作到程序設置,因此在機械性能分析、雷達和導航、自動測試系統等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而對AWG的控制、數據傳輸、輸出信號的頻率和電平設置都可以通過微機列印口在EPP(增強並行介面)工作模式下設計完成。這樣不僅具有設計簡單,佔用微機資源較少的優點,而且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易於硬體升級。
2 總體框圖及設計原理
所設計的AWG可以產生多種任意波形模擬信號,包括正弦波、方波、三角波、梯形波、拋物線波、SINC波和偽隨機信號等。信號的產生採用直接數字合成的設計思想,所不同的是DDS產生的信號是固化在 ROM中的正弦波,通過波形查詢表和數模轉換器產生不同頻率的正弦波,而AWG中存儲波形的存儲器是可以隨機寫入的,這樣才可以真正產生任意波形。此外,AWG的工作方式可以分為連續方式和突發方式。連續工作方式是指存儲在存儲器中的數據在時鍾的作用下連續不斷的送給數模轉換器,以獲得周期的模擬信號;突發工作方式則是在特定的觸發條件下,信號只輸出一次。觸發條件包括軟體內部觸發和外部觸發,外部觸發又包括外部觸發信號的上升沿、下降沿、正電平和負電平觸發等。AWG的總體設計框圖如圖1所示。
AWG的設計可以分為兩部分:EPP介面電路和波形產生電路。EPP介面電路是軟體控製程序和波形產生電路的數據傳輸通道。它採用ALTERA公司的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EPM7128設計完成,負責並口和波形存儲器之間的緩沖隔離、匯流排收發控制和地址產生。波形產生電路主要任務是在EPP介面電路控制下產生任意波形信號。來自並口的波形數據通過EPP寫操作順序寫入波形存儲器。波形數據存儲完後,由軟體決定採用何種觸發條件和工作方式,進而產生相應的控制信號。時鍾產生電路產生頻率可控的時鍾信號,作為波形存儲器、地址發生器以及數模轉換器的時鍾。在控制信號的控制下,地址發生器產生地址,讀出和地址相對應的波形點數據送高速數模轉換器產生模擬信號,最後對該模擬信號進行平滑濾波後輸出符合用戶需要的波形。
3 主要硬體電路設計 3.1 EPP介面電路
計算機並行口的工作方式可設置為SPP、 EPP和 ECP三種工作方式。EPP是一種與 SPP兼容且能完成雙向數據傳輸的外圍介面模式。EPP最高傳輸速率可以達到2MBPS,並可雙向工作,接近於PC機ISA匯流排的數據傳輸率。它提供四種數據傳輸周期:數據寫周期、數據讀周期、地址寫周期及地址讀周期,數據讀寫和地址讀寫在微機中所佔用的地址不同。數據讀寫產生 DATASTB信號,地址讀寫產生 ADDRSTB信號。例如,數據寫的工作過程為(1)WRITE信號保持低電平,若WAIT信號為低,數據選通信號DATASTB有效(低電平)。(2)等待WAIT信號變高,變高後數據線上數據生效。(3)DATASTB信號由低變高。(4)等待 WAIT信號由高變低,WAIT的上升沿釋放數據線,結束讀周期。本文闡述的EPP任意波形發生器要用到數據寫和地址寫兩個操作周期,其時序如圖2所示。
EPP介面電路的設計由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CPLD)設計完成,負責AWG的邏輯控制和數據分配。由圖1可以看出所設計的AWG可以輸出兩路模擬信號,因此來自並口的波形數據應當分別寫入兩個波形存儲器中,完成數據分配。具體實現上是在CPLD為兩個波形存儲器分配不同的地址,首先由地址寫操作決定後續的數據寫入哪個地址埠,隨後順序將波形數據寫入指定的波形存儲器。此外,整個電路的控制命令、輸出波形電平設置以及平滑濾波器的截至頻率設置也是由軟體通過並口完成的,因此在CPLD中也應為其分配地址埠。CPLD內部數據分配電路設計如圖3所示。
並口數據埠的數據究竟是控制命令還是某個波形存儲器的數據由其地址決定。圖3描述了地址產生的方法,從而完成了數據分配,具體工作過程如下:首先,地址選通信號(ADDRSTB)和數據選通信號(DATASTB)與寫信號(WRN)相或,產生寫地址選通信號(ADDRSTB_WRN)和寫數據選通信號(DATASTB_WRN),從而區分讀地址周期和讀數據周期的操作;然後,發出地址寫操作,決定後續數據發往哪個地址;最後是數據寫操作。從圖3可以看出控制命令埠地址為0,而波形存儲器A和波形存儲器B的埠地址分別是1和2,波形電平設置埠地址為3和4,而平滑濾波器設置埠為5和6。
3.2 高速D/A轉換電路
高速D/A轉換電路不僅負責將波形存儲器中的數據轉換為模擬信號,還負責輸出信號的電平設置,設計框圖如圖4所示。
輸出信號電平設置電路主要由參考電壓源AD1580、低速D/A轉換器AD7524和高速D/A轉換器AD9708設計完成。AD1580為AD7524提供1.2V的電壓基準,在8位數字(DB7~DB0)的控制下,AD7524內部的電阻網路將1.2V的電壓基準轉換為0.1V~1.2V電壓輸出。而AD9708的參考電壓正是AD7524的電壓輸出,從而實現了由DB7~DB0控制高速D/A轉換電路的輸出信號電平。
設DB7~DB0所表示的無符二進制數為M,AD7524電壓輸出為VREF,則:
設輸入AD9708的數字量為N,AD9708的輸出電壓為VOUT,負載為RLOAD,則:
由(1)式和(2)式可得:
從(3)式可以看出,適當的選擇M的值,可以設置輸出信號的電平。其中N來自波形存儲器,M由程序設置,從而實現了程序控制輸出信號的電平。
3.3 平滑濾波器
由於波形存儲器中抽樣信號的頻譜是原信號頻譜的周期延拓以及高速數模轉換器的非線性,數模轉換後的模擬信號除了基波外還有各次像頻分量和基波的各次諧波分量,所以在數模轉換器之後跟一個平滑低通濾波器以獲得純凈的基波信號。平滑低通濾波器的截至頻率應當略大於輸出信號的最高頻譜,小於數模轉換頻率的一半。為了獲得不同頻率的輸出信號,採用了不同的數模轉換速率,因此平滑低通濾波器的截至頻率也應當由程序設定。
平滑低通濾波器採用LINEAR公司的10階低通濾波器LTC1569-7設計完成。設置LTC1569-7的截至頻率有兩種方式:外接電阻和外時鍾輸入。外接電阻法通常要求採用數控電位器改變外接電阻的阻值,從而改變低通濾波器截至頻率。外時鍾輸入法是依靠改變外時鍾的頻率從而改變低通濾波器截至頻率。兩種方法相比,外時鍾輸入法易於實現,設計方法如圖5所示。
濾波器截至頻率和外時鍾頻率之間關系為:
4 結論
所設計的AGW性能指標如下:
(1) 模塊最高D/ A轉換速率:4MHz;
(2) 存儲深度:128K;
(3) 模擬信號幅度解析度:8位;
(4) 輸出電壓幅度范圍:±10V;
(5) 輸出信號頻率范圍:100 Hz~300KHz;
實踐證明,基於EPP工作模式下的任意波形發生器易於實現,使用方便靈活,具有較高的性能價格比
Ⅷ 單片機內部時鍾方式和外部時鍾方式什麼意思
一、內部時鍾方式:
利用單片機內部的振盪器,然後在引腳XTAL1(18腳)和XTAL2(19腳)兩端接晶振,就構成了穩定的自激振盪器,其發出的脈沖直接送入內部時鍾電路,外接晶振時,晶振兩端的電容一般選擇為30PF左右;這兩個電容對頻率有微調的作用,晶振的頻率范圍可在1.2MHz-12MHz之間選擇。為了減少寄生電容,更好地保證振盪器穩定、可靠地工作,振盪器和電容應盡可能安裝得與單片機晶元靠近。
二、外部時鍾方式:
此方式是利用外部振盪脈沖接入XTAL1或XTAL2。HMOS和CHMOS單片機外時鍾信號接入方式不同,HMOS型單片機(例如8051)外時鍾信號由XTAL2端腳注入後直接送至內部時鍾電路,輸入端XTAL1應接地。由於XTAL2端的邏輯電平不是TTL的,故建議外接一個上接電阻。對於CHMOS型的單片機(例如80C51),因內部時鍾發生器的信號取自反相器的輸入端,故採用外部時鍾源時,接線方式為外時鍾信號接到XTAL1而XTAL2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