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主板trx40
『壹』 主板晶元組怎麼選
DIY一台電腦主機相信有很多朋友都可以做到,但是經常會有人錯誤的搭配了電腦主板、CPU、內存,等配件到齊之後才一臉懵逼,出現了,CPU裝不上去、電腦不開機等問題,如何讓裝機不尷尬?這里小編來講講電腦主板晶元組的這點事情。
intel和AMD在CPU的定位上分別會有,低端入門、中端主流、高端發燒三種檔位的處理器,而主板市場同樣定義為低、中、高三個等級。一般來件不玩大型3D游戲,只是普通的學習、辦公、影音最新的入門級電腦即可滿足需求,而發燒高配則是發燒友的專屬,最求極致的性能體驗,更流暢的游戲運行,或者是一些3D建模、視頻剪輯用戶的需求。
目前主流的intel主板晶元組有H310(低)、B360(中)、Z370(高),一般H310不支持M.2介面,Z370適合超頻CPU功能做得比較好。總體上越高端主板擴展性越強,可以支持內存、顯卡、硬碟各方面的拓展。AMD方面A320(低端)B450、X370(中端)、x570(高端),AMD的優勢在於,CPU雖然不斷升級,但是老主板晶元組卻可以繼續支持,這一點比intel良心太多。
說一下高端晶元組,因為一般裝機接觸比較少(辦公室、宿舍估計里很少有人用),高端的英特爾酷睿X和AMD線程撕裂者,為了表示性能牛逼都喜歡在名字里帶個99,然鵝兩家爭來爭去數字肯定是有限的。英特爾名稱為 intel X299,另一個則是AMD X399,更讓人頭疼的是處理器、內存等介面的數量、樣式還都很接近……未來AMD會放棄這個命名方式,下一代線程撕裂者的主板晶元叫TRX40。
H310(低)、B360(中)、Z370(高)是目前9代intel處理器使用的晶元組,而上一代(7、8代通用)處理器使用的主板晶元組則是,H110、B150、B250、Z170、Z270。結合以往H61-H71、H81,可以看出下一代inte了主板晶元應該是H410、B460(要和AMD撞衫了)、Z470。當然intel在AMD的壓力下也有可能不更新晶元組,支持現有晶元組。具體到我們看到的產品,產品名稱內有M字母(例如:H310-M)代表著是一塊小(M-ATX版型結構),而後面帶有PLUS則是大板(ATX版型結構)
『貳』 trx40主板內存限制
華碩TRX40系列主板採用OptiMem III第3代內存優化技術,內存頻率達3200MHz(超頻),擁有8內存插槽設計,支持4通道,總容量可達256GB,支持ECC內存。
(2)amd主板trx40擴展閱讀:
全新TRX40系列主板,包括ROG ZENITH II EXTREME、ROG STRIX TRX40-E GAMING和PRIME TRX40-PRO,為即將發布的第三代AMD Threadripper(線程撕裂者)處理器做准備。
華碩主板擁有64個PCIe 4.0通道,傳輸速度較上代快兩倍。華碩TRX40系列主板每個PCIe插槽和M.2介面均支持PCIe 4.0技術。
ROG ZENITH II EXTREME主板採用大面積全鋁金屬盔甲以及16 Power Stage供電模組設計,其I/O防護罩擁有AURA RGB燈效加持,配備全彩LiveDash OLED系統顯示屏,支持AURA SYNC神光同步。
ROG ZENITH II EXTREME主板配備5個PCIe 4.0 NVMe M.2介面,還有10G萬兆網卡、Wi-Fi 6無線網卡及速度達20Gbps的USB 3.2 Gen 2x2介面。
ROG STRIX TRX40-E GAMING主板採用1.3英寸的LiveDash OLED系統顯示屏,可實時顯示系統信息及自定義圖形或動畫。M.2及音頻模塊區域配備全覆蓋式散熱盔甲,支持AURA RGB燈效。
ROG STRIX TRX40-E GAMING主板採用16 Power Stage供電模組設計,板載3個PCIe 4.0 NVMe M.2介面,配備2.5Gbps網卡和千兆網卡,同時搭配Intel Wi-Fi 6 AX200無線網卡。
資料來源於網路若侵權聯系刪除
『叄』 trx40主板支持3950x嗎
不支持。Ryzen 9 3950X是AM4介面的處理器,搭配的是AMD的A520、B550、X570主板。
而TRX40主板只能使用Ryzen Threadripper的三款處理器:3990X、3970X、3960X。
『肆』 trx40主板 後面那個bios按鈕幹嘛的
清除CMOS,可使主板BIOS恢復至出廠狀態,用於解決某些BIOS更改引起的故障,或刷新BIOS之後。
以TRX40AORUSMASTER為例,其提供16+3相直出式英飛凌數字供電,8層電路板配合PCIe4、0專用低阻抗電路設計,讓電力充沛於整塊主板。同時CPU供電介面採用8+8pin的設計,完全足夠目前最強的3970X處理器使用。
而主板後面的BIOS按鈕一般是重置BIOS時使用,具體操作如下:
1、如果你的電腦無法使用U盤快捷鍵設置U盤啟動,也可以進入BIOS進行設置。
2、在網上查詢並記錄電腦型號對應的BIOS快捷鍵。
3、將U盤winpe插入電腦,選擇開機或重啟,當開機畫面出現時,快速按下BIOS快捷鍵。
4、進入BIOS界面後,使用方向鍵右切至「BOOT」界面。
『伍』 AMD新出的線程撕裂者哪家主板最適合最近在關注這個u
華碩、微星、技嘉等幾大一線廠商,都推出了適配Zen2架構線程撕裂者的主板,請關注各大IT網站的推薦測評文章。
『陸』 核心數量優勢碾壓一切不服 AMD銳龍Threadripper 3970X評測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AMD第三代銳龍處理器無疑是DIY硬體市場上最大的熱點,其中銳龍5 3600、銳龍7 3700X和銳龍9 3900X等型號,憑借著不錯的性能、出眾的性價比,在主流消費級處理器市場站穩了腳跟。而在年底發布的銳龍Threadripper 3970X和3960X處理器更是引爆了廣大A飯的熱情,憑借著IPC全面提升的ZEN2架構,以及核心數量優勢,成功刷新了HEDT平台的性能新高度。而根據國內外各大硬體媒體的首發評測來看,銳龍Threadripper 3970X和3960X在綜合性能上確實可以做到一騎絕塵、碾壓全場的地步。
當然,面對這種情況很多喜愛Intel處理器的玩家在心裡肯定不是完全服氣的,就拿最新的酷睿i9-10980XE來舉例,雖然只有18核心36線程,規格上對比銳龍Threadripper 3970X處於全面劣勢,但Cascade Lake-X架構擁有滿吞吐的AVX-512指令集,矢量位寬從AVX 2的256bit提升到了512bit,在某些測試場景下擁有極強的性能(可以參考本站此前做的酷睿i9-10980XE對比銳龍9 3950X評測——
英特爾酷睿i9-10980XE評測 AVX-512指令集大顯神威!
);此外,Intel的14nm工藝節點經過了數代優化,包括酷睿i9-10980XE在內的第十代酷睿X處理器也都有很好的超頻潛力,經過測試,可以在1.2V電壓下超頻到全核心4.6GHz運行SSE負載,如果換上更好的水冷散熱器,全核心4.8GHz也能夠通過絕大部分性能測試。而在國內外各大媒體的首發評測中,可能受限於時間和軟硬體條件限制,酷睿i9-10980XE被玩家所津津樂道的AVX-512指令集性能及超頻潛力大多都未能被體現出來,這也是令人遺憾的地方。因此,很多玩家都有兩個疑問,在經過適當的超頻後,酷睿i9-10980XE能否縮小和銳龍Threadripper 3970X在常規測試中的差距呢?此外,銳龍Threadripper 3970X憑借著核心數量優勢,又能否在支持AVX-512指令集的測試場景中打敗酷睿i9-10980XE呢?筆者藉此契機,重新對銳龍Threadripper 3970X和酷睿i9-10980XE展開一場全面對決,以盡可能更全面的反應這兩款旗艦級處理器的真實性能。
測試平台介紹
為了搭配這兩款旗艦級處理器,因此本次測試平台的其他硬體配置也全部選用了高端產品,電源為華碩ROG THOR 1200W白金牌、內存為4條芝奇皇家戟8GB 3600 C16組成4通道、散熱器選擇酷冷至尊P360 ARGB銀色版、顯卡為英偉達RTX 2080 SUPER。
酷冷至尊P360 ARGB銀色版水冷散熱器,集強勁散熱性能和優雅外觀於一身;支持多種燈光控制系統,冷排風扇為一體式設計、安裝快捷。
芝奇皇家戟8GB 3600 C16內存:
AMD平台主板選擇了華碩PRIME TRX40-PRO。
Intel平台的主板選擇了華碩ROG STRIX X299-E GAMING-II。
在測試酷睿i9-10980XE前,我們先進入華碩ROG STRIX X299-E GAMING-II的BIOS,調整超頻選項。
開啟「AI Optimized」AI超頻模式後,酷睿i9-10980XE的各負載單核心睿頻相比默認沒有變化;但全核心睿頻方面:SSE負載的全核心睿頻從3.8GHz提高到4.4GHz、AVX2的全核心負載睿頻從3.3GHz提高到3.7GHz、AVX-512負載的全核心睿頻從2.8GHz提高到3.6GHz。此外,如果選用手動超頻,我們可以在1.3V電壓下,將酷睿i9-10980XE的全核心睿頻調整為4.8GHz(AVX Offset和AVX-512 Offset設置為10)。
渲染性能測試
首先我們進行渲染性能測試,在Cinebench R20中,銳龍Threadripper 3970X的全核心得分高達16764分,相比默認頻率的酷睿i9-10980XE高出了接近一倍!酷睿i9-10980XE經過超頻後確實有很大提升,AI超頻全核心4.4GHz時得分破萬,手動超頻至4.8GHz後得分突破一萬一,但和銳龍Threadripper 3970X依舊有巨大差距。
單核心分數上,銳龍Threadripper 3970X的R20成績也依舊比酷睿i9-10980XE略高一點,令人驚喜。
Cinebench R15的測試結果和R20相近,酷睿i9-10980XE即使是經過超頻後,在多核心性能上也依舊摸不到銳龍Threadripper 3970X的尾巴。
Cinebench R15單核成績上,銳龍Threadripper 3970X則相對酷睿i9-10980XE要略微落後一點,但差距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POV-Ray 3.7.1渲染測試中,銳龍Threadripper 3970X相比酷睿i9-10980XE,結果同樣是單核小幅落後,而多線程性能取得巨幅領先優勢。
V-Ray是由專業的渲染器開發公司CHAOSGROUP開發的渲染軟體,是業界很受歡迎的渲染引擎,對多線程優化較好。這項測試中,結果不出所料,銳龍Threadripper 3970X巨幅領先酷睿i9-10980XE。
Corona Render渲染器是業界後起之秀,在渲染質量和速度上非常優秀。銳龍Threadripper 3970X領先酷睿i9-10980XE(超頻至4.8GHz)45%左右。
基準性能測試
(由於時間有限,以下的測試沒有加入酷睿i9-10980XE手動超頻的結果)
首先是常見的CPU-Z,在V17標准測試中,結果基本上沒有懸念,銳龍Threadripper 3970X在單核得分上相比酷睿i9-10980XE差距極小,但在多核性能上則成倍領先。
在1.90版本的CPU-Z中,還有一個V19 beta測試,可以選擇指令集。當使用AVX-512指令集後,酷睿i9-10980XE確實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分數,但在多核性能上依舊沒有趕上使用AVX2指令集的銳龍Threadripper 3970X。
Geekbeech5是一款跨平台CPU測試軟體,銳龍Threadripper 3970X在這項測試中同樣獲得了很好的成績,不但多核性能遠遠甩開酷睿i9-10980XE,與此同時單核分數也有一點小優勢。
SuperPi一個考察處理器單線程性能的傳統測試工具,使用老舊的X87指令,因此只對頻率非常敏感,這項測試中酷睿i9-10980XE由於頻率更高,所以相對銳龍Threadripper 3970X有一定性能優勢。
y-cruncher是計算
圓周率
等數學常數的軟體,比SuperPi效率更高,創造了計算圓周率的世界紀錄。由於y-cruncher對AVX-512指令集及其拓展有非常好的支持,所以此前的首發評測中,酷睿i9-10980XE在計算1,000,000,000位數圓周率時比銳龍9 3950X要快很多。不過當面對高達32個核心數量的銳龍Threadripper 3970X時,酷睿i9-10980XE已經無法獲得優勢了。7-Zip 19.00版本的基準測試中,銳龍Threadripper 3970X無論是壓縮性能還是解壓縮性能都遠遠超過了酷睿i9-10980XE。
在AIDA64的內存性能測試中,銳龍Threadripper 3970X在寫入速度和復制速度上領先酷睿i9-10980XE,在讀取速度上則小幅落後,總體來看兩個四通道平台處於同一水準。
由於銳龍Threadripper 3970X改用了改進的第二代Infinity Fabric匯流排,因此在內存延遲上相對上一代銳龍Threadripper 2990WX有了很大改進,和採用MESH網狀結構的酷睿i9-10980XE已經很接近了。
專業性能測試
首先使用SiSoftware 2020進行測試,SiSoftware 2020是一套功能強大的系統分析評測工具,有多個測試項目,能夠全面的反應處理器的性能。
算數處理器和財務分析這兩個測試項不支持AVX-512指令集,銳龍Threadripper 3970X的測試結果大幅領先酷睿i9-10980XE,可以說時贏得毫無懸念。
多媒體處理器、影像處理、加密解密性能這三個測試項都對AVX-512指令集有不同程度的支持,因此銳龍Threadripper 3970X相對酷睿i9-10980XE已經取得不了壓倒性優勢,但憑借著核心數量優勢,銳龍Threadripper 3970X在多媒體處理器和加密解密性能這兩項測試中依舊獲得了領先。酷睿i9-10980XE經過AI超頻後,在影響處理這個項目中成功扳回一局。
然後是AIDA64的各項基準測試,CPU Queen、CPU Zlib和FPU SinJulia使用傳統的X86 SSE3指令,對AVX2、AVX-512支持不好,因此銳龍Threadripper 3970X可以獲得大幅領先。
FPU Julia、FPU Mandel、FP32 Ray-trace和FP64 Ray-trace對AVX-512指令集都有一定支持,不過由於酷睿i9-10980XE如果在默頻狀態下AVX-512全核心負載只有2.8GHz,所以銳龍Threadripper 3970X依舊可以獲得很大程度的領先優勢;當酷睿i9-10980XE AI超頻至AVX-512全核心負載3.6GHz時,二者差距有所縮小。
而CPU PhotoWorxx這個同樣對AVX-512指令集有很好的支持,經過測試筆者發現CPU PhotoWorxx對多核心優化並不好,因此銳龍Threadripper 3970X相比酷睿i9-10980XE還要落後一些。
由於AMD處理器都額外支持Hash加速指令,所以CPU AES一直以來就是AMD銳龍處理器的傳統優勢項目,甚至16核心的銳龍9 3950X都不遜色於酷睿i9-10980XE,至於32核心的銳龍Threadripper 3970X面對酷睿i9-10980XE更是贏的毫無懸念。
GPGPU Benchmark可以說對AVX-512的支持可謂是非常好了,但憑借著高達32個核心,無論是單精度還是雙精度,銳龍Threadripper 3970X即使使用AVX2指令集也依舊能夠領先默頻下的酷睿i9-10980XE;和經過華碩主板AI超頻後,AVX-512負載全核心睿頻3.6GHz的酷睿i9-10980XE基本打平。
游戲性能簡測
HEDT平台的主要目標面向的是對生產力有需求的創作者,他們對多核性能有極強的需求,並不是發燒級游戲玩家。而目前絕大部分游戲對於超多核心/線程優化做的並不算好,使用銳龍Threadripper 3970X和酷睿i9-10980XE這兩款處理器進行游戲可謂是有些暴殄天物的意味。
但也不排除部分創作者、設計師用戶也有玩游戲的需求,因此本次測試也順便跑了3個游戲以作參考。
為了解決游戲對超多核心調用不好的問題,AMD也為銳龍Threadripper 3970X處理器准備了Game Mode游戲模式,用戶在玩游戲前可以使用Ryzen Master程序將其開啟,帶來更好的體驗。
從實際的測試結果來看,開啟游戲模式後的銳龍Threadripper 3970X在運行《刺客信條:奧德賽》、《孤島驚魂5》以及《奇異小隊》時都能取得不錯的成績,和酷睿i9-10980XE難分高下。
總結和購買建議
通過此次評測,我們再一次對AMD銳龍Threadripper 3970X的強悍性能有了進一步的認知。由於採用全新設計的ZEN2架構,第三代銳龍處理器在IPC上提高了15%,再結合睿頻的改進,最高加速頻率4.5GHz的銳龍Threadripper 3970X和最高加速頻率4.8GHz的酷睿i9-10980XE在單核性能及游戲性能上差距極小,基本處於一個級別,補足了此前第二代銳龍Threadripper處理器的短板。
而在生產力性能和專業計算上,這一直以來都是AMD銳龍Threadripper系列處理器的傳統優勢,此次的銳龍Threadripper 3970X也不例外,在絕大部分不支持AVX-512指令集的常規基準測試和渲染測試中,銳龍Threadripper 3970X都可以遙遙領先酷睿i9-10980XE將近一倍之多,如此差距,即使酷睿i9-10980XE經過全核心大幅超頻後也難以追上。
而當面對y-cruncher、SiSoftware Sandra 2020以及AIDA64中部分對AVX-512指令集支持較好的測試項目時,銳龍Threadripper 3970X雖然沒有AVX-512指令集,但其憑借著32核心和位寬翻倍的AVX2計算單元(此前2990WX的SIMD寬度為128bit,3970X為256bit),同樣取得了出色的成績,相比默認18核心AVX-512負載頻率2.8GHz的酷睿i9-10980XE還要更強一些,酷睿i9-10980XE需要將AVX-512全核心頻率超頻到3.6GHz以上,才有機會在這些測試中和銳龍Threadripper 3970X相抗衡。
AMD在2019年憑借著7nm ZEN2架構的第三代銳龍處理器確實有了全面崛起的跡象,這在需求多核性能的高端處理器市場中更加明顯。主流消費級平台的旗艦產品——銳龍9 3950X面對競爭對手的HEDT平台旗艦——酷睿i9-10980XE,兩者的常規性能就已經非常接近了,後者只能通過手動超頻、以及對AVX-512指令集的支持來挽回臉面。但銳龍Threadripper 3970X可謂是真正刷新了HEDT平台的新高度,核心數量的巨大優勢,讓酷睿i9-10980XE在絕大部分測試中根本難以招架。更不要說AMD還有一個隱藏的大招64核銳龍Threadripper 3990X沒有被放出來......
目前銳龍Threadripper 3970X的國內零售價為15299元,和海外指導價基本相當;而酷睿i9-10980XE的國內指導價卻高達12999元,相比979美元的海外售價差距極大,匯率高達13以上,甚至超過了銳龍Threadripper 3960X的國行10699元指導價!按照當下的這個形式,顯然在國內購買銳龍Threadripper 3970X會更加劃算,畢竟對於組裝X299/TRX40平台的發燒級用戶來說,2300元差價實在不算大,多花費15%預算就能讓處理器的綜合性能獲得質的飛躍,何樂而不為呢?此外,銳龍Threadripper 3970X擁有對PCIe 4.0協議的原生支持,AMD也承諾TRX40晶元組主板是一個長期平台、未來將兼容下一代銳龍Threadripper處理器,後續有很強的升級潛力,這些平台上的優勢在攢機時也不容忽略。
購買鏈接:
AMD 銳龍Threadripper(線程撕裂者) 3970X 處理器 (tr)7nm 32核64線程 3.7GHz 280W sTRX4介面 盒裝CPU
京東價:15299.00
去購買
『柒』 華碩主板PRIME TRX40-PRO S多大尺寸,屬於什麼板型的
華碩主板PRIME TRX40-PRO S尺寸大小是30.5cm x 24.4cm,屬於ATX板型,購買機箱時請注意兼容性。
『捌』 三星 305V4A/305V4A ( AMD K12 )主板可以更換AMD Ryzen Threadripper 3990X嗎
不可以,K12主板是FM1插槽的,十年前的了,早淘汰了,最高也就支持四核A8-3870,但性能現在連速龍X2 200GE都不如。
而3990X,需要TRX40主板,最便宜的還要3500元.
『玖』 微星TRX40 PRO 10G和華碩ROG STRIX TRX40-E GAMING哪個好些
以上兩款 TRX40 其實都不錯,但「二選一」更偏向 華碩 ROG STRIX TRX40-E GAMING 。
『拾』 微星Socket sTRX40用什麼硬碟
TRX40晶元組是AMD高端處理器 「線程撕裂者」系列所搭配的主板,該類主板擁有各種類型的硬碟介面,是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進行選擇搭配的。
優先選擇m.2介面的固態硬碟,其次是SATA介面的固態硬碟,最後如果有重要資料或者辦公數據則需要使用一塊機械硬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