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c推行管理制度
A. 推行新的管理制度之前作為部門經理應該考慮那些因素20個
1、人員的素質;
2、人員的培訓;
3、績效的考核;
4、部門的協調;
5、應急預案;
6、流程的變更;
7、崗位的調整;
8、崗位職責的調整;
9、制度的公示與簽認;
10、工具表單的微調;
11、工作協調;
12、工作效率;
13、工作計劃的變更;
14、備用人員的補位;
15、新制度評估;
16、統計工作配合及記錄新制度實施的負作用;
17、備用方案;
18、審核流程的變更;
19、工作阻力。
20、工作信息的收集。
B. 如何在公司內進行制度管理的推行
在飛馬網搜到的建議,這個案例在飛馬網管理者社區有很多的討論和建議,如果我的還不夠借鑒,可以自己去搜索,看更多的,總之,往採納哦!
如果你這個中層管理人員能夠有一定的自主權利並且在管轄范圍內有一定的權威,可以考慮先在自己的管轄范圍內逐步實行切實有效的管理制度,等待管理制度的優勢體現出來,再以事實向領導建議。
在實施新的管理制度時,切記避免過度形式化,制度的目的是為管理服務,為生產服務,務實的管理制度能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也能減少員工對新制度的抵觸情緒,便於制度推廣實行。
C. 如何理解華為的LTC流程
首先,我的理解,Lead to Cash是根據銷售周期(從客戶有意向,或者說銷售線索開始,到收到用戶的付款為止),將整個組織的原有系統和分流程,整合/調整為端到端的流程,以便能更好的滿足用戶日益復雜的需求,交付,提高整個組織的運作效率(efficiency)和更快的市場反應(Effective),提升端到端的交付能力。在LTC的主流程下面,還有流程組,流程,子流程。
具體到華為,我不了解,沒有發言權。在設備供應商,E/ALU/N/ZTE都已經開始LTC的流程重構。
我覺得之所以在Tier 1的設備供應商開始,是符合了整個通信設備行業的大的趨勢,
1. 產品線日趨復雜的同時,產品線之間的邊界開始變得模糊,
2. 市場份額越來越向大的供應商集中,同時,這些大的供應商開始往服務,集成,solution provider發展;這兩個也互為因果;
3. 通信設備製造商,開始很頻繁的剝離,收購,業務整合,對整個管理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4. 設備製造業整體利潤率逐步走低
5. 各主流廠商之間技術的差距越來越小,競爭越來越多的體現在整體能力上,比如反應速度,比如交付的速度和質量,比如支持能力上;
D. 如何推行「一體化」制度體系管理
信息網路中心緊扣財政改革需求,充分履行財政信息化建設歸口管理職責,積極作為,強力推進一體化建設,努力提升財政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和信息化水平。
1.謀劃研究突出「准」
精準、科學的謀劃是有效推進財政信息化一體化建設的前提。深入分析研究一體化系統建設的技術架構及實現路徑,提出建設「四類應用系統、三大基礎支撐、兩套保障體系、一個數據中心」的總體架構,提升一體化系統建設的前瞻性、科學性和規范性。其中,「四類應用系統」是指業務生產系統、專項業務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和風險防控管理系統;「三大基礎支撐」是指應用支撐平台、IT基礎設施支撐和安全體系支撐;「兩套保障體系」是指標准規范和管理制度體系、IT運維服務管理體系;「一個數據中心」是指財政數據中心。
2.標准制定突出「細」
標准規范和管理制度是一體化建設的基礎,是實現系統銜接、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的重要依託。信息網路中心堅持標准制度先行,認真梳理現有標准規范和管理制度,詳細設計需要補充完善的標准規范和管理制度,確保一體化建設有標可依、有據可循、規范開展。
3.系統整合改造突出「實」
系統整合改造是一體化建設的核心,是一體化建設成果的最直接反映。信息網路中心堅持以業務需求為導向,充分考慮系統銜接和信息共享,做實做優「四類應用系統」,逐步構建順向相互支撐、有效制衡和逆向真實反饋、有效監督的完整體系。
根據財政部內控管理要求,研究風險防控管理系統建設需求,逐步實現對各類風險的全面管理。
4.基礎支撐建設突出「穩」
應用支撐平台是支撐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的基礎,也為數據中心建設提供了底層支持。信息網路中心堅持分步實施、穩步推進,進一步強化應用支撐平台升級完善,扎實做好數據綜合利用工作。
積極推進財政部與人民銀行財稅庫銀橫向聯網,逐步豐富財稅信息共享內容,確保信息共享安全、准確、高效,為數據中心建設積累外部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