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x深蹲的練功能訓練
『壹』 經典全身抗阻訓練該怎麼做
可以做俯卧撐、深蹲、腿部拉伸等這幾個動作,可以有效的鍛煉我們的全身,塑造完美身材。
『貳』 深蹲訓練都有哪些形式該如何選擇呢
有徒手深蹲和負重深蹲,建議你選擇負重深蹲,每天150組,堅持下去,能很好的鍛煉你的臀部肌肉,讓你的臀部和腿部的肌肉更加有線條,而且看起來更加的緊實
『叄』 健身常識 深蹲的好處以及應該如何練習
深蹲是一種非常好的鍛煉方式,尤其是對於身體腿部還有腹部的地方,非常的有針對性,堅持一段時間後,你就會發現這兩個部位的減肥塑形效果非常的好,是一種很好的綜合力量練習,如果你想有針對性的減肥的話,那麼就來練習深蹲吧。
但是有很多人其實並不了解深蹲的正確做法,要知道深蹲的方法練的正確的話,那麼效果是非常好的,不過不正確的話,那麼就有可能造成身體肌肉組織的拉傷等等,這樣就不好了,現在就來跟小編學習一下練習深蹲的正確做法吧。
1.勁後扛杠鈴(重量宜輕,不然會損傷肩部),雙腳比肩寬,從深蹲架上站起。
2.雙手以寬握姿,緊握杠鈴,把持杠鈴的平衡。
3.然後腰腹用力,依次臀部大腿用力,穩定下盤,開始緩慢下蹲,下蹲的時候吸氣。
4.蹲到腿部後側的股二頭肌和小腿肌肉帖著的時候,開始緩慢呼氣上蹲。
5.如此算1個,然後一邊以一組6-12個為宜,做完一組放鬆1分鍾,休息時候可以拍打拉伸腿部肌肉,一般做3-5組。
註:杠鈴深蹲的重量因人而異,不可貪重以免傷身,手持啞鈴和負重也可以獲得較好的效果,
下面介紹的是正確的深蹲做法。因為我親眼目睹了很多人因為練法不當,出現了腰椎間盤突出症,所以在這里特別強調它的正確性。
全能深蹲
大腿對全身協調發展的重要性。大腿肌肉好比是「造房子」打「地基」,如果「地基」打不好,後的結局只能是面臨「倒塌」。為此,前世界卧推冠軍肯?賴尼對打「地基」的動作深蹲有極高的評價:「大腿是全身重要的部位,你的所有力量幾乎都來自於它。如果沒有強壯的大腿,你不可能舉起很大的重量。顯然,你身體其他部位的肌肉塊也不會隨之增長。
而獲得這種腿肌的方法很簡單:「深蹲」。在沒有養成規范的深蹲訓練動作之前,不要輕易「上手」。我看到過很多健美運動員,包括一些世界的舉重運動員,在剛開始深蹲時就沒有做規范的訓練動作,兩三年下來不是傷病滿身就是進入「訓練停滯期」。
練習深蹲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好動作的規范性,每一個動作都要做到位,並且堅持下去,這樣才能夠出現明顯的效果,不然動作做得不到位,那麼效果出不來,也就只是浪費時間而已,所以說練習深蹲的規范性是非常重要的。
『肆』 想要增強下肢力量,該如何進行TRX體能訓練
對於想要達到塑形效果的人群來說,可能剛開始負重動作不是有能力承受,今天為大家傳授一套簡單的TRX訓練,力量要求不是很大。
動作二:TRXY字訓練
可以鍛煉我們的肩部肌群,首先面對訓練帶,大臂在胸前保持微屈,身體保持平衡穩定,雙腳一定要站穩,由於這個動作是單關節的動作,所以對於肩部肌肉群的要求會高一點,特別是針對手臂三角肌群,看上圖示範,動作過程中,依然保持大小臂角度不變,整個動作慢速控制,保證TRX始終保持張力,骨盆和核心沒有發生任何改變。
動作三:TRX劃船
此動作有助於鍛煉我們的背部肌肉群,首先面對訓練帶,掌心相對,大臂在胸前,保持微屈的狀態,整個核心收緊,骨盆不可搖晃,身體保持穩定,重心微向後傾,整個肩胛骨收緊,保持你的肩帶穩定,這個動作首先要使你的背部發力,重心微微向後傾,然後將身體拉回至最高點,大拇指觸胸,然後下放,整個動作一定要保持背部提前發力,
動作四:TRX下肢動作
這個動作在提高下肢力量的同時,增加腳踝,下肢關節的穩定性,首先面對訓練帶,雙手緊握,保持訓練帶的張力,雙腳分開,距離保持標准距離,腳尖朝前,髖部和膝蓋微微彎曲,下蹲至大腿不要偏離地面,盡量平行,小腿盡量垂直於地面,身體慢慢抬起,動作過程中保持自己的核心收緊,自己的膝關節指向腳尖,大腿不要做內扣。
這個動作相對於其他動作更簡單一些,訓練過程中可以減少支撐點來增加強度,將重心調整到單腳之上,對側腳後撤一小步,腳尖點地,在此基礎上做一個腳尖的後撤步,後腳往後沿展,至最遠端,保證後腳點地,支撐身體,前腿依然保持深蹲姿態,大腿回到初始位置,重復此動作繼續訓練。
動作過程中保持膝關節穩定,訓練中始終保持一個方向,後腳可以借住腳尖點地,此時還可以是腳尖不點地,減少支撐點,繼續增加難度,同時還可以增加提膝的動作,動作更難,對單腿的刺激更好。
以上就是TRX的自重動作,是一套完整的系統,它相對於負重的訓練,減少了關節的壓力,減少受傷的風險。動作過程中一定要選好自己的角度,不要做跨度過大的動作,TRX針對於塑形的人群效果會好點。
『伍』 深蹲正確做法
下面我將新手入門的深蹲動作拆分講解,希望可以幫到你。
一、准備動作
挺胸,微微抬頭,讓身體呈一條直線,伸髖伸膝,雙腳與肩同寬戰力,腳尖分別向外側打開,膝蓋與腳尖朝下一致。(每次起身後都是從這個其實動作開始接著做下去哦!)
三、起身(還原)動作
同時伸髖伸膝,向上,有控制地還原到起始位置。
*呼吸不對,練了也白費,所以要記住呼吸口訣:
下蹲時吸氣,起身(還原)時呼氣。
『陸』 深蹲主要是鍛煉哪裡
關於深蹲,先講深蹲比較重要的兩點:模式與力線,掌握這兩個點基本就學會了深蹲這個動作,再去摳一些細節,比較後增加你的深蹲重量。
模式:端先你要知道你的髖關節和膝關節在哪兒,它們能做什麼。理論上應該是膝關節隨髖關節啟動而啟動,而實際上髖關節與膝關節幾乎是同時啟動。但是你在初期深蹲的時候也該有一個先屈髖的意識,也就是指有一個先往後的意識,想像自己屁股下有一個凳子,你不需要挪動腳就能坐下。(深蹲幅度需要至少你的髖關節與膝關節水平甚至低於膝關節,具體幅度可以一直到你的骨盆還沒有開始翻轉的時候,具體下文會談)
力線:你只需要注意無論何時,蹲下起身你的膝蓋和腳尖都一定要對位,也就是膝蓋和腳尖一個方向,一般是腳中間為標准看是外八30度,兩只腳呈60度。如果你經常是內八深蹲並且沒有不適,恭喜你!作死但還沒死!這里舉個例子,像籃球運動員,他們經常會需要經常變向。膝蓋已經轉過去了腳還留在原地,這樣是一個剪切力,對你的膝蓋非常的不好!
深蹲時這兩點同時進行,你就是一個比較正確的深蹲。為什麼說是比較正確呢,因為做到這些你還並不夠優秀。接下來講一些我的個人經驗以及細節。
首屈一指點桿位:一般大致分為兩種桿位,高桿、低桿。
高桿:也就是正常桿位,普遍大家用的都是高桿,優勢是容易操作。
低桿:就是基本放在三角肌後束上,甚至更低,能多低這個和個人柔韌性有關,優勢是大部分人用低桿位蹲的能更蹲的重一點,原因?就是力距變短了但是不容易操作,並且手腕壓力非常大,很多人柔韌性都不夠。力量舉基本都是低桿位,他們可以非常低。
然後是高低桿位的軀干與小腿位置,端先是高桿位,高桿位蹲到你比較低時應該是軀干與小腿完全平行。低桿位蹲到你比較低時應該是軀干與小腿延長線重合,大概是一個銳角。也就是說你的身體前傾了更多。
比較後站距,我喜歡一個比髖略寬比肩窄的距離。力量舉選手們會採取一些肩寬距離甚至更寬,因為他們為了減少杠鈴移動形成從而更容易的達到理想成績。總之不要太寬或太窄,有一定水平後你可以去針對訓練目的決定你的站距。
本人首屈一指次用自由深蹲也就是去年8月2日,106.5kg蹲了12個。「騙人!你哪來多出來的3斤?」我那個健身房800一年哈…桿兒凈重33斤,還是根彎了桿。我是從上斜卧推架扛出來,一路後退一米五才能開始蹲,條件挺艱辛的,挺懷念那個被我拉斷三個器械的健身房。在今年5月27號,又是一根超難使的桿兒,不過九個多月後,160kg我蹲了9個,中間這段時間也有停訓過(體重80kg、髖關節低於膝關節,渣渣鍵盤俠們金口勿開)是的,天賦!
偏了偏了,說什麼來著,講完高低桿位現在講深蹲的執行步驟。
首屈一指步:應該先抓住桿調整距離是否對稱,你是否完全在杠鈴中間,你這樣你兩邊掛的片才能穩。如果是低桿位你應該收緊肩胛骨並且盡量的找一個你舒服的握距。
第二步:你的腳掌應該在杠鈴桿正下方,目視前方,深吸一口氣屏住,起桿。注意盡量是頂髖起桿,再後撤,腳後跟盡量不要離地往後挪步子,別特么跟正常走路一樣往後撤,這樣你會花大量精力去穩住才能繼續。
第三步:穩住一小會兒,正常呼吸,然後深吸氣,就像你這輩子吸比較後一口氣一樣,然後!別吐別吐,屏住呼吸,腹部往外撐,就是腹部發力。這個呼吸過程有個學名叫「瓦式呼吸」。
第四步:同時操作上面講的兩點,開始下蹲,什麼你換氣了?你需要屏住一口氣下蹲起立後再吐掉,穩住然後正常呼吸,比較後再重復上面步驟。記住這個呼吸模式,先穩住正常呼吸、吸大口氣屏住、深蹲完畢、換氣、穩住、正常呼吸、重復。若是較輕重量,可以用離心時吸氣向心吐氣。記住深蹲腹部是需要發力的,這樣才能減少你的腰椎段豎脊肌的受力。
咱們還要講一下護具,主要是腰帶。
腰帶並不是必不可少,在你動作模式正確的情況下,你的腰不酸,那你就不需要用上腰帶,你需要讓你的核心也受到鍛煉。大重量一定要腰帶,腰帶這東西就相當於給你多加了一層腹肌,因為脊柱這一段是沒有任何保護的,你只能通過核心肌群來實現一個腹內壓,這樣你才是安全的,腰帶就是再加一層腹內壓。我首屈一指條腰帶在淘寶一百多買的,到現在還不捨得換,其實我現在的重量它早就堅持不住了,太薄了。
比較後講一下骨盆翻轉的問題,民間叫屁股眨眼來著。
深蹲時骨盆翻轉本質是因為髖關節及周圍肌肉韌帶柔韌性不足,大部分人群由於長期缺乏運動或是長期沒有去做一些伸展運動,導致髖關節變得僵硬,從而導致在下蹲為了蹲的更低,導致腰部的代償於是下蹲到一定幅度時骨盆開始後傾。如果你有這種問題,那麼你蹲到一個骨盆快要翻轉但是還沒翻轉的角度即可。再就是多練多拉伸放鬆了。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有一大部分人深蹲時會被迫腳後跟離地。這就是一個足背屈受限,身體將會以代償的方式繼續進行深蹲,代償還是會出現在腰椎段,就是你身體會比正常角度往前傾。足背屈受限分先天的和後天的,先天的該吃啥吃啥吧,後天的需要多壓腳踝,每天壓,深蹲前多壓,堅持,不要多久你就能正常了,相信我的話,我已經改善了不少人甚至在短期內完全正常。至於如何辨別先天後天,絕大部分人都是後天的,先壓了再說。大家也許會注意到我說了這么多沒有提到深蹲膝蓋超不超腳尖的問題。在我看來這是一個世紀之爭,一定要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棒子打死說超或者不超的都是不負責任。技術動作,身體結構,動作幅度,關節的活動度,身體柔韌性等都會影響到比較終結果,完全可以單拿出一篇來講這個問題,本篇就不過多解析了。
『柒』 小白健身者如何做好深蹲
深蹲作為訓練的“力量之王”讓健身者們“趨之若鶩”。幾乎想要通過健身達到減脂增肌目的的小夥伴無一不加強深蹲訓練。但對於健身零基礎的“選手”似乎深蹲又難於登天。
深蹲是一項看起來容易做起來又很講究的運動,姿勢稍微不注意就可能會練傷了,很多健身者避免做深蹲的原因無非就是既傷膝蓋又傷背。運動受傷的原因有很多種,姿勢不正確是第一項,身體其他部位肌肉不均也是導致受傷的主因。
以上的深蹲方式均為徒手深蹲,對於小白健身者來說,掌握好深蹲姿勢是第一步,待動作做到位後,再適度負重練習。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深蹲過程中,雙腿自然分開與肩同寬的問題。
雙腿分開過寬,如果姿勢不到位容易拉傷腿內側的縫匠肌。雙腿分開角度過小的話,容易給膝關節造成大的壓力。最好的距離是雙腿自然分開稍稍過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