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網路發行的usdt會不會增發
1. 中本聰會不會偷偷地增發比特幣系鈴人會不會解鈴
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就會知道。
一開始每十分鍾就會憑空發行50個比特幣。
經過幾次減半後,現在每十分鍾憑空發行6.25個比特幣。
也就是說,一直都在增發的過程中。
只是總量不會超過2100萬個。
那麼總量會不會超過2100萬個呢?
白皮書裡面寫了,如果對現有規則不滿意,那麼大家可以投票。
比如減半到每十分鍾發行量 1個的時候,礦工可以投票,如果都同意以後不繼續減半了。
那麼總量必然會超過2100萬個。
當然,投票的時候要考慮好,會不會導致比特幣的崩盤。
比特幣是去中心化的,所以即使規矩有改動的話,也不是某一個人說的算的,中本聰也不行。而是要全體礦工投票。
中本聰、 傳說中的人吧,你知道他長啥樣嗎,你知道他住在哪嗎?多大年紀,是男是女,哪國人!其實這些你都不知道。唯一知道的是這個比特幣是他創造的,比特幣的源碼在網上公布。那麼你知道這個公布的源碼和現在用的源碼有多大的出入?那麼那麼多的謎一樣的信息,甚至有人懷疑這是美國人製造出的一種數字概念武器,專門用來忽悠中國人的。就跟當年的 星球大戰計劃 一樣,那個是忽悠蘇聯人的,結果把老大哥直接忽悠瘸了,我么要小心了。
你想想現在還有地平學說的支持者固執的存在,堅持地認為,我沒看見的東西,你就是在忽悠我,那麼這個叫 中本聰 的人,用電腦打出的一組數字憑啥就是錢,難道就因為他宣稱這個比特幣發行有限,不能偽造嗎?前者我不信,後者我更不信。你要信你就信吧!至於好多人在炒,這也沒啥大不了的,那些 游戲 里的打出的金幣也有人在用現金交易,可能流通性差些,也沒那麼大規模和影響力。但是人家至少有運營公司背書吧!
你要稍微懂點大餅的運作機制就不會問這種問題。
會光明正大地增發!不過,概率極小極小。
偷偷增發是不會,這都在鏈上被控制好了。
起源區塊鏈,很好理解,區塊鏈起來。
這個區塊在「宇宙大爆炸」的時候,是每10分鍾,產出1個區塊,每產出21萬個,難度就會增加,後面就越來越難挖,越來越接近0,總量被限制在了2100萬個。
公開及試圖增發基於區塊鏈的比特幣的白皮書和代碼都是公開的,誰都能看到,但不是誰都能改。
如果想要增發比特幣,勢必要去動代碼,就會形成 一套新的規則 ,那就可能引發地震。
要去動代碼,就需要 鏈上有這個共識 ,要社區內都同意。
所以,不可能去偷偷改代碼,因為改不了,大家都沒投票,所以也不會給誰來搞大地震的機會。
如果現在發起增發需求當下,比特幣社區的底線,就是比特幣總量恆定。
在這個鏈上有許多既有受益群體,比如,
某人持有了1200萬枚比特幣,是總量的一半,這個時候你說增發,增發到2億四千萬枚,
他第一個不同意,還有很多大戶都不會同意,那就沒法通過。 就是分叉失敗。大家不承認。
這要是現在能通過,那就沒信任可言了,一直增發還值什麼錢?
美元一直增發,也貶值。黃金,貶低都是,也貶值。一個道理。
綜上結論,要自己偷偷增發是不會了,都在大家的視野和控制之下了。
但如果,有一天他像佛祖一樣,從天而降,給信徒們講一套什麼新的東西,就不好說了。(僅做想像~~~)
您這個問題,如果被比特幣的粉絲看到了,一定會罵你無知的。因為比特幣的演算法在那裡放著呢,據說只有2100萬個比特幣。
關於比特幣,我並不認可其粉絲或者吹捧者的觀點。
首先,人們知道比特幣是中本聰弄的,但沒有人知道中本聰是誰?
我們看到有關中本聰的介紹,其實都是中本聰自己通過網路說出來的,他並沒有現身。中本聰究竟是一個自然人,還是一個組織,我們不確定。
其次,比特幣是否真的是去中心化?我們並不能確定。
因為中本聰是誰,我們都不知道,也就不知道他的行為是否受到某個國家或組織控制,我們也就不能確定比特幣是否是去中心化的。
如果比特幣是非去中心化的,那就有可能被某個組織控制。可以進行增發或減發。
第三,比特幣本質上就是一些代碼編寫的程序。
只要是程序,就有可能存在漏洞或者是後門。比特幣是否存在相應的漏洞或者是後門,沒有人知道。
第四,比特幣的危害,現在已經顯現出來。現在比特幣挖礦,每年消耗的能源相當於挪威等國家一年的用電量。
能源浪費巨大,即使中本聰不放水比特幣,他給 社會 帶來的危害,也不能忽視。
最通俗易懂的語言,讓你 1分鍾 了解區塊鏈
比特幣是一種通縮型虛擬貨幣,總量是2100萬個,具有恆量的貨幣屬性。
1
比特幣為什麼還沒挖完?
比特幣系統靠調節難度系數保證比特幣不被太快挖完。
每10分鍾,全網礦工共同計算一道難題,競爭記賬權及比特幣獎勵。如果全網算力不斷增長,比特幣將很快被挖完。
為了保證比特幣穩定在約10分鍾挖出一個區塊,中本聰設計礦工挖礦獲得比特幣的難度每過2016個區塊(約2周時間)動態調整一次,調整後的難度使得每生成一個區塊的預期時間為10分鍾。
現在的難度系數約為480PH/s,大約是創世區塊的680億倍,也就是說,以現在的算力,全網礦工需要經過約3000萬億億次哈希運算才能找到一個符合條件的答案,生成新的區塊。
2
比特幣的反 社會 屬性?
當一個具備通貨緊縮屬性的貨幣出現會導致大量的人群開始囤錢,而市場上流通量就越來越少,而錢也就越值錢,這樣就會導致產出的價格就相對下降,產出下降的結果就是工資和需求的下降,又導致產出價格的下降,最終造成了螺旋形通縮(deflation spiral)。
雖然比特幣嚴格來說並不屬於貨幣,但是比特幣總量在2140年會達到2100萬數量的極限,貨幣總數量不會再次增加,那麼比特幣的數量就會處於恆量狀態,而具備恆量或者通縮特性的貨幣,會帶有反 社會 的隱藏屬性。
盡管比特幣通縮的貨幣政策是否合理在貨幣學上爭議很大。
3
中本聰會不會偷偷增發比特幣?
數字貨幣是可以增發的,這個要根據白皮書,每年增發多少的代碼一開始可以設定好後,以後執行就行了,當然也可以中途改代碼,但是要大部分算力同意才行。
中本聰在設計比特幣的時候,規定每個比特幣可以細分到小數點後8位,每個區塊發行 50個比特幣,每21萬個區塊後,每個區塊的比特幣產量減半。
比特幣目前已經被挖出18萬枚,現在要更改這個規則來增發比特幣,已經不可能了。
所有的加密貨幣創始人在發布的時候都自己先印夠了屯著。轉起來修改規則什麼的他有很大權威,和神差不多。但是創造新物質是沒戲的。
我也來回答一下,中本聰是人不,他想要錢不,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就肯定增發。就像美元,開始的時候也像比特幣一樣不能隨意增發,但是現在疫情影響,去年 印九千億美元,今年加印1.9萬億美元!最終目的是收割。
凡是略微了解比特幣的就知道。中本聰沒有公布最開始他自己的原始比特幣數量。要知道最開始的時候挖幣幾乎無成本。
我先說說我的觀點:可以但是不能!為什麼這么說,下面是我的論據。
比特幣為什麼在不斷的上漲,因為在大家心裡,普遍有一個共識,那就是比特幣以後會越來越難挖,因為比特幣總量是一定的,基於這個基礎,所以比特幣的價值才會有越來越高可能性。因為在最開始的時候源代碼就已經設定了總量會固定在2100萬左右。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比特幣可以增發嗎?當然可以 !比特幣的源代碼本身就是開源的,就是大家都是可以看到源代碼的,如果中本聰或者是維護比特幣的工作人員可以的話,可以輕松的更改。 但是他不能!為什麼?
因為在最開始的時候,開源的代碼就已經設定好了,總量就是2100萬,也就是說源代碼已經固定好了,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了。 如果想要增發,就必須更改代碼 ,換句話說就是說原來2100萬的規則是需要改變的。這樣的話,就必須將原來的代碼重新制定規則,意思就是之前挖出來的比特幣和更改規則之後的比特幣是不一樣,根本就不是一個鍋里的飯!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在原來規則下的比特幣總量還是不變的,只不是產生了一種類似於比特幣的新型數字貨幣罷了!
那麼問題來了, 目前已經擁有了比特幣的人是不是支持這種新型的貨幣呢 ?這種可能性幾乎沒有,因為沒有人會人為的將自己手中的貨幣弄的貶值的,所以增發的可能性很小幾乎為零。因為到目前為止絕大多數的比特幣都已經被挖出來了,所以,如果增發的話,會直接影響這些比特幣的價值,所以,如果這些礦工們不同意或者說不能達成共識,那麼增發比特幣的可能性幾乎為0.
增發比特幣的結果是什麼?增發比特幣不是沒有人想過,之前的時候有人增發了比特幣鑽石等等,最後怎麼樣了?到現在依舊是沒有多少人認可,沒有人認可的虛擬貨幣基本上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和一串毫無意義的數字沒有什麼區別。所以說,增發比特幣的關鍵是: 大眾達成共識和認可!而這種共識達成的可能性幾乎為0.
2. 比特幣提現使用跟美元掛鉤的穩定幣 能信嗎
你好
暫時沒出現什麼大問題,就是USDT這兩年增發的厲害,其背後不太透明,信任度有所降低,所以今年引發了穩定幣的狂潮,出來了許多新的穩定幣,每個交易所上基本上都上有不同的。現在穩定幣都想爭第一,不太會出現什麼問題,還是可以使用的。
望採納謝謝
3. GBEX交易所里的USDT怎麼提現
GBEX提現需要通過在交易所中交易來實現。你可以前往GBEX交易所,賣掉虛擬幣,最後買家打款到用戶的賬戶後,就完成了提現操作。
USDT和其它幣種不同,不是只基於一個區塊鏈網路發行的,在BTC,ETH,TRC等網路上都有發行相應的USDT代幣,使用最多的還是基於BTC和ETH網路上發行的USDT。不同網路中的USDT是不互通的。也就是說如果用戶使用BTC_USDT轉賬到ETH_USDT那麼肯定是不能成功的。
(3)比特幣網路發行的usdt會不會增發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gbex交易所賣鑽石交易匹配之後,買家需在2小時之內付款並上傳打款憑證確認付款,如若超過2小時內未付款,交易自動取消,鑽石退回到賣家賬戶,系統會按1天/3天/1月封禁買家賬號。
gbex交易所賣鑽石交易匹配之後,買家付款並上傳打款截圖,賣家未及時確認發送鑽石,系統會在2小時之後自動將交易鑽石劃分到買家賬戶,同時額外內扣除賣家交易鑽石數量10%的鑽石,買家獲得一定比例的賣家額外扣除鑽石。
gbex交易所賣鑽石交易匹配之後,如買家上傳虛假交易憑證,賣家提交申訴,此時凍結交易訂容單,賣家申訴/聯系客服,查實後,確認買家未按要求付款,則交易訂單取消,鑽石退回到賣家賬戶。
4. 數字貨幣領域的USDT是什麼貨幣
泰達幣(USDT)是一種將加密貨幣與法定貨幣美元掛鉤的虛擬貨幣,是一種保存在外匯儲備賬戶、獲得法定貨幣支持的虛擬貨幣。
很多朋友在進行USDT轉賬的時候都會出現三種鏈類型,這個時候就很多人不知道具體選擇哪一種,也不知道這幾種鏈類型的區別,心裡就會產生謹慎,其實這三種鏈類型都是可以使用的,致遠也將會簡單地講述一下這三種鏈類型的區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USDT的三種形態分別是:
基於比特幣網路的Omni-USDT,充幣地址是BTC地址,充提幣走BTC網路;
基於以太坊ERC20協議的ERC20-USDT,充幣地址是ETH地址,充提幣走ETH網路;
基於波場TRC20協議的TRC20-USDT,充幣地址是TRON地址,充提幣走TRON網路。
1、Omni-USDT
2014年11月,USDT於比特幣網路上誕生,於2015年2月正式上線幾大主流交易所。在2018年之前,USDT的轉賬路徑只有一條,那就是基於比特幣網路的Omni-USDT。Omni-USDT存儲在比特幣地址上,因此每次轉賬的時候,需要支付比特幣作為礦工手續費。Omni-USDT於比特幣網路的鏈上,黑客攻擊的成本很高,所以資產相對安全性較高。但是其交易速度非常慢,已經無法滿足當今加密交易市場的需求,但很多大宗交易還是會傾向於Omni-USDT。
2、ERC20-USDT
2018年初,以太坊網路爆紅,智能合約普及於區塊鏈應用,ERC20-USDT出現。和Omni-USDT一樣,使用ERC20-USDT同樣需要支付曠工費,但轉賬速度有了顯著的提升。由於安全性好、轉賬速度快,ERC20-USDT被市場廣泛接受,USDT的發行者泰達公司也開始放棄了比特幣Omni,轉而支持更高效的以太坊ERC20。隨著近期泰達公司多次在以太坊上增發USDT,ERC20-USDT的數量顯著增加,目前已超過Omni-USDT總量的50%。除了官方放棄Omni協議以外,主流交易所也開始轉向支持ERC20-USDT。7月3日,幣安交易所宣布將由OMNI網路切換為ERC20網路,雖然原OMNI網路的USDT可以繼續充值並上賬,但將無法提現OMNI網路的USDT。
3、TRC20-USDT
2019年4月,泰達公司宣布在波場上發行了基於TRC-20協議的USDT,TRC20-USDT誕生。TRC20-USDT發行時承諾完全公開透明,零轉賬費,秒級到賬。和前兩者不同的是,目前TRC20-USDT轉賬是不收取手續費的,這也是波場打造的一個亮點。但目前TRC20-USDT的發展還不是很成熟,也無法保證安全性。
應該如何區分?
首先要明白一點:三種類型的USDT在交易所內並沒有差別,但在鏈上是不互通的。也就是說Omn上的USDT是無法轉到另外兩條鏈上的,所以在交易所充提USDT時一定要留意地址種類。
三者最明顯的區別:
Omni-USDT的地址是以1開頭
ERC20-USDT的地址是以0x開頭
TRC20-USDT的地址是以T開頭
那麼,應該如何選擇?
Omni-USDT的安全性最好,但轉賬速度太慢。要是你有不著急交易的大額訂單,可以優先選擇Omni-USDT。
ERC20-USDT的安全性和轉賬速度居中,適用於數字貨幣市場的頻繁交易。要是你經常做短線交易,可以優先選擇ERC20-USDT。
TRC20-USDT的轉賬速度最快,而且鏈上轉賬無需手續費,但安全性比較低。要是你非常在意交易速度,可以考慮TRC20-USDT,建議小額為主。
5. USDT會不會崩盤,手中的USDT會不會歸零
建議大家千萬不要長期持有大量USDT,如果想打持久戰,那還是選擇比特幣、以太坊等大市值幣種吧,畢竟咱都不容易,且行且珍惜!
USDT的發行和交易使用的是Omni(原Mastercoin)協議,而Omni幣可以說是市面上的第一個基於比特幣區塊鏈的2.0幣種。
所以USDT的交易確認等參數是與比特幣一致的。根據Tether的CTO及聯合創始人Craig Sellars 稱,用戶可以通過SWIFT電匯美元至Tether公司提供的銀行帳戶,或通過Bitfinex交易所換取USDT。贖回美元時,反向操作即可。用戶也可在上述兩個網站用比特幣換取USDT。
泰達幣發展軌跡:
2014年11月下旬,注冊地為馬恩島和香港的公司Realcoin改名為Tether。
2015年2月發布時就抱上了一條粗腿,當時比特幣期貨交易量最大交易平台:bitfinex宣布支持泰達幣(下稱USDT)交易。隨後競爭幣交易平台Poloniex交易所也支持USDT。P網憑著以太幣強勢崛起,在競爭幣交易平台中隱有龍頭之勢,也順帶提攜了USDT的交易量。
6. 幣圈基礎知識,USDT三兄弟Omni、ERC20.TRC20
話說最近HB全球站開通USDT錨定代幣在HECO網路充值、提現業務,先不談
USDT的三種形態分別是:
基於比特幣網路的Omni-USDT,充幣地址是BTC地址,充提幣走BTC網路;基於以太坊ERC20協議的ERC20-USDT,充幣地址是ETH地址,充提幣走ETH網路;
基於波場TRC20協議的TRC20-USDT,充幣地址是TRON地址,充提幣走TRON網路。
打開搜狗搜索APP,查看更多精彩資訊
1、Omni-USDT
2014年11月,USDT於比特幣網路上誕生,於2015年2月正式上線幾大主流交易所。在2018年之前,USDT的轉賬路徑只有一條,那就是基於比特幣網路的Omni-USDT。Omni-USDT存儲在比特幣地址上,因此每次轉賬的時候,需要支付比特幣作為礦工手續費。Omni-USDT於比特幣網路的鏈上,黑客攻擊的成本很高,所以資產相對安全性較高。但是其交易速度非常慢,已經無法滿足當今加密交易市場的需求,但很多大宗交易還是會傾向於Omni-USDT。
2、ERC20-USDT
2018年初,以太坊網路爆紅,智能合約普及於區塊鏈應用,ERC20-USDT出現。和Omni-USDT一樣,使用ERC20-USDT同樣需要支付曠工費,但轉賬速度有了顯著的提升。由於安全性好、轉賬速度快,ERC20-USDT被市場廣泛接受,USDT的發行者泰達公司也開始放棄了比特幣Omni,轉而支持更高效的以太坊ERC20。
隨著近期泰達公司多次在以太坊上增發USDT,ERC20-USDT的數量顯著增加,目前已超過Omni-USDT總量的50%。除了官方放棄Omni協議以外,主流交易所也開始轉向支持ERC20-USDT。7月3日,幣安交易所宣布將由OMNI網路切換為ERC20網路,雖然原OMNI網路的USDt可以繼續充值並上賬,但將無法提現OMNI網路的USDT。
3、TRC20-USDT
2019年4月,泰達公司宣布在波場上發行了基於TRC-20協議的USDT,TRC20-USDT誕生。
TRC20-USDT發行時承諾完全公開透明,零轉賬費,秒級到賬。和前兩者不同的是,目前TRC20-USDT轉賬是不收取手續費的,這也是波場打造的一個亮點但目前TRC20-USDT的發展還不是很成熟,也無法保證安全性。
應該如何區分?
首先要明白一點:三種類型的USDT在交易所內並沒有差別,但在鏈上是不互通的。就是說Omn上的USDT是無法轉到另外兩條鏈上的,所以在交易所充提USDT時一定要留意地址種類。
三者最明顯的區別:
Omni-USDT的地址是以1開頭
ERC20-USDT的地址是以0x開頭
TRC20-USDT的地址是以T開頭
那麼,應該如何選擇?
Omni-USDT的安全性最好,但轉賬速度太慢。
要是你有不著急交易的大額訂單,可以優先選擇Omni-USDT。
ERC20-USDT的安全性和轉賬速度居中,適用於數字貨幣市場的頻繁交易。
要是你經常做短線交易,可以優先選擇ERC20-USDT。
TRC20-USDT的轉賬速度最快,而且鏈上轉賬無需手續費,但安全性比較低。
要是你非常在意交易速度,可以考慮TRC20-USDT,建議小額為主。波場上都發行了幾十億的USDT了,安全性其實可以。
7. 泰達幣的增發會怎麼影響比特幣的市場
usdt增發,說明市場對usdt有需求,當前市場活躍。所以,大家一般看到usdt增發前後,都伴隨著市場的巨大波動,一般是向上波動。
8. 炒USDT是正規交易嗎
/
/
/
/
據 Tokenview 數據分析,大部分增發的 USDT 在印鈔後的 24 小時內,就流入火幣、幣安、Bitfinex 為首的主流交易所。
總得來說,USDT 在這段時間的增發更多還是源於增長的市場需求。暴跌後持幣者將比特幣換回 USDT 持倉觀望,以及投資者入場抄底,都需要穩定幣。
9. usdt等於多少人民幣
usdt是一種穩定價值的貨幣,可以1:1兌換美元,即1ustd=1美元。
按今天匯率兌換:
1美元=6.3796元人民幣
即1USDT等於人民幣6.3796元。
匯率兌換
10. 比特幣會不會漲到100萬人民幣一枚呢
最終得到如下比特幣價格和用戶數之間的關系,這正是邏輯斯蒂關系。和生物學上描述物種數量隨時間變化的關系是一類方程,因此論文標題為「比特幣向病毒一樣傳播」(Bitcoin Spreads Like a Virus)。
研究還發現,這一關系並不是偶然的,而是有背後規律的,這就是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
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
20世紀80年代,以太坊發明者羅伯特·梅特卡夫提出評估互聯網網路價值的方法。他認為,網路的價值與網路節點(用戶)的平方成正比。 這也就是所謂的「網路效應」,用戶越多,網路的價值越大。
在一個具有n個用戶的網路中,每個用戶和其他用戶發生的鏈接數為n(n-1)/2,在n很大時,n(n-1)/2約等於n²。這樣,梅特卡夫定律形式如下:Network Value等於常數C乘以n的平方。
但是如果n隨著時間線性增長,則網路價值會隨著時間指數增長,沒有邊界,顯然不符合現實。因此,2013年梅特卡夫修正認為,n應該是邏輯斯蒂增長(logistic growth),也就是人們熟知的「S」形增長。
這一規律不僅僅適用於比特幣, Peterson同樣研究了Facebook價格隨時間的變化,發現Facebook的價格也適用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