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種行情 » eth分發工具

eth分發工具

發布時間: 2022-08-28 03:47:23

以太坊幣是什麼

在圈子裡的人,對於比特幣都是非常熟悉的,比特幣開創了去中心化密碼貨幣的先河,但比特幣並不完美,存在很多詬病難以解決,然而以太坊的誕生就解決了比特幣擴展性不足的問題。
以太坊是一個開源的有智能合約功能的公共區塊鏈平台,通過其專用加密貨幣以太幣ETH提供去中心化的以太虛擬機來處理點對點合約。
它上面提供各種模塊讓用戶來搭建應用,如果將搭建應用比作造房子,那麼以太坊就提供了牆面、屋頂、地板等模塊,用戶只需像搭積木一樣把房子搭起來,因此在以太坊上建立應用的成本和速度都大大改善。具體來說,以太坊通過一套圖靈完備的腳本語言,簡稱EVM語言來建立應用,它類似於匯編語言。

❷ Linux Bonding 怎麼玩

一、什麼是bondingLinux bonding 驅動提供了一個把多個網路介面設備捆綁為單個的網路介面設置來使用,用於網路負載均衡及網路冗餘二、bonding應用方向1、網路負載均衡對於bonding的網路負載均衡是我們在文件伺服器中常用到的,比如把三塊網卡,當做一塊來用,解決一個IP地址,流量過大,伺服器網路壓力過大的問題。對於文件伺服器來說,比如NFS或SAMBA文件伺服器,沒有任何一個管理員會把內部網的文件伺服器的IP地址弄很多個來解決網路負載的問題。如果在內網中,文件伺服器為了管理和應用上的方便,大多是用同一個IP地址。對於一個百M的本地網路來說,文件伺服器在多 個用戶同時使用的情況下,網路壓力是極大的,特別是SAMABA和NFS伺服器。為了解決同一個IP地址,突破流量的限制,畢竟網線和網卡對數據的吞吐量是有限制的。如果在有限的資源的情況下,實現網路負載均衡,最好的辦法就是 bonding 2、網路冗餘對於伺服器來說,網路設備的穩定也是比較重要的,特別是網卡。在生產型的系統中,網卡的可靠性就更為重要了。在生產型的系統中,大多通過硬體設備的冗餘來提供伺服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比如電源。bonding 也能為網卡提供冗餘的支持。把多塊網卡綁定到一個IP地址,當一塊網卡發生物理性損壞的情況下,另一塊網卡自動啟用,並提供正常的服務,即:默認情況下只有一塊網卡工作,其它網卡做備份三、bonding實驗環境及配置1、實驗環境系統為:CentOS,使用4塊網卡(eth0、eth1 ==> bond0;eth2、eth3 ==> bond1)來實現bonding技術2、bonding配置第一步:先查看一下內核是否已經支持bonding1)如果內核已經把bonding編譯進內核,那麼要做的就是載入該模塊到當前內核;其次查看ifenslave該工具是否也已經編譯modprobe -l bond*或者 modinfo bondingmodprobe bondinglsmod | grep 'bonding'echo 'modprobe bonding &> /dev/null' >> /etc/rc.local(開機自動載入bonding模塊到內核)which ifenslave注意:默認內核安裝完後就已經支持bonding模塊了,無需要自己手動編譯2)如果bonding還沒有編譯進內核,那麼要做的就是編譯該模塊到內核(1)編譯bondingtar -jxvf kernel-XXX.tar.gzcd kernel-XXXmake menuconfig選擇 " Network device support " -> " Bonding driver support "make bzImagemake moles && make moles_installmake install(2)編譯ifenslave工具gcc -Wall -O -I kernel-XXX/include ifenslave.c -o ifenslave第二步:主要有兩種可選擇(第1種:實現網路負載均衡,第2種:實現網路冗餘)例1:實現網路冗餘(即:mod=1方式,使用eth0與eth1)(1)編輯虛擬網路介面配置文件(bond0),並指定網卡IP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0DEVICE=bond0ONBOOT=yesBOOTPROTO=staticIPADDR=192.168.0.254BROADCAST=192.168.0.255NETMASK=255.255.255.0NETWORK=192.168.0.0GATEWAY=192.168.0.1USERCTL=noTYPE=Ethernet注意:建議不要指定MAC地址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DEVICE=eth0BOOTPROTO=noneONBOOT=yesUSERCTL=noMASTER=bond0SLAVE=yes注意:建議不要指定MAC地址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1DEVICE=eth1BOOTPROTO=noneONBOOT=yesUSERCTL=noMASTER=bond0SLAVE=yes注意:建議不要指定MAC地址(2)編輯模塊載入配置文件(/etc/modprobe.conf),開機自動載入bonding模塊到內核

vi /etc/modprobe.conf

alias bond0 bonding options bond0 miimon=100 mode=1

alias net-pf-10 off #關閉ipv6支持說明:miimon是用來進行鏈路監測的。 比如:miimon=100,那麼系統每100ms監測一次鏈路連接狀態,如果有一條線路不通就轉入另一條線路;mode的值表示工作模式,他共有0,1,2,3,4,5,6六種模式,常用為0,6,1三種,具體後面會介紹 mode=0,表示load balancing (round-robin)為負載均衡方式,兩塊網卡都工作,但是與網卡相連的交換必須做特殊配置( 這兩個埠應該採取聚合方式),因為做bonding的這兩塊網卡是使用同一個MAC地址mode=6,表示load balancing (round-robin)為負載均衡方式,兩塊網卡都工作,但是該模式下無需配置交換機,因為做bonding的這兩塊網卡是使用不同的MAC地址mode=1,表示fault-tolerance (active-backup)提供冗餘功能,工作方式是主備的工作方式,也就是說默認情況下只有一塊網卡工作,另一塊做備份 注意:bonding只能提供鏈路監測,即從主機到交換機的鏈路是否接通。如果只是交換機對外的鏈路down掉了,而交換機本身並沒有故障,那麼bonding會認為鏈路沒有問題而繼續使用(4)重啟並測試第一:由於bonding使用的模式為mod=1(網路冗餘),所以eth0、eth1與虛擬的bond0同一個MAC地址注意:對比上面這兩個圖,可知mode=1模式下,eth0與eth1這兩塊網卡,只有一塊網卡在工作(即:eth0),因為eth1網卡的RX與TX都沒有在發生變化第二:測試,用ping指令ping虛擬網卡設備bond0的IP地址(192.168.0.254),然後禁用eth0設備看一下能夠繼續ping的通說明:如上圖可得到,斷開eth0(上圖的右下角),還是可以ping的通的例2:實現網路負載均衡和網路冗餘(即:mod=0方式,使用eth0與eth1)注意:VM中只能做mode=1的實驗,其它的工作模式得用真機來實踐跟例1的步驟一樣,只需要修改模塊載入配置文件(/etc/modprobe.conf),如下:

alias bond0 bonding options bond0 miimon=100 mode=0

(1)測試如下##目前兩塊網卡都處於連接狀態root@Web:~# ifconfig | grep 'eth' | awk '{print $1}'eth0eth1##禁用了網卡eth0,用ping指令測試反之,也是一樣的!例3:實現網路負載均衡和網路冗餘(即:mod=6方式,使用eth0與eth1,其中eth0設置為primay)跟例1的步驟一樣,只需要修改模塊載入配置文件(/etc/modprobe.conf),如下:alias bond0 bonding options bond0 miimon=100 mode=6上圖可知:mode=6時,eth0與eth1所使用的MAC是不一樣的(1)測試如下##目前兩塊網卡都處於連接狀態root@Web:~# ifconfig | grep 'eth' | awk '{print $1}'eth0eth1##禁用了網卡eth0,用ping指令測試四、bonding運用的注意事項1、bonding的模式:0-6,即:7種模式第一種模式:mod=0 ,即:(balance-rr) Round-robin policy(平衡掄循環策略)特點:傳輸數據包順序是依次傳輸(即:第1個包走eth0,下一個包就走eth1....一直循環下去,直到最後一個傳輸完畢), 此模式提供負載平衡和容錯能力;但是我們知道如果一個連接或者會話的數據包從不同的介面發出的話,中途再經過不同的鏈路,在客戶端很有可能會出現數據包無序到達的問題,而無序到達的數據包需要重新要求被發送,這樣網路的吞吐量就會下降第二種模式:mod=1,即: (active-backup) Active-backup policy(主-備份策略)特點:只有一個設備處於活動狀態,當 一個宕掉另一個馬上由備份轉換為主設備。mac地址是外部可見得,從外面看來,bond的MAC地址是唯一的,以避免switch(交換機)發生混亂。此模式只提供了容錯能力;由此可見此演算法的優點是可以提供高網路連接的可用性,但是它的資源利用率較低,只有一個介面處於工作狀態,在有 N 個網路介面的情況下,資源利用率為1/N第三種模式:mod=2,即:(balance-xor) XOR policy(平衡策略)特點:基於指定的傳輸HASH策略傳輸數據包。預設的策略是:(源MAC地址 XOR 目標MAC地址) % slave數量。其他的傳輸策略可以通過xmit_hash_policy選項指定,此模式提供負載平衡和容錯能力第四種模式:mod=3,即:broadcast(廣播策略)特點:在每個slave介面上傳輸每個數據包,此模式提供了容錯能力第五種模式:mod=4,即:(802.3ad) IEEE 802.3ad Dynamic link aggregation(IEEE 802.3ad 動態鏈接聚合)特點:創建一個聚合組,它們共享同樣的速率和雙工設定。根據802.3ad規范將多個slave工作在同一個激活的聚合體下。外出流量的slave選舉是基於傳輸hash策略,該策略可以通過xmit_hash_policy選項從預設的XOR策略改變到其他策略。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傳輸策略都是802.3ad適應的,尤其考慮到在802.3ad標准43.2.4章節提及的包亂序問題。不同的實現可能會有不同的適應性。必要條件:條件1:ethtool支持獲取每個slave的速率和雙工設定條件2:switch(交換機)支持IEEE 802.3ad Dynamic link aggregation條件3:大多數switch(交換機)需要經過特定配置才能支持802.3ad模式第六種模式:mod=5,即:(balance-tlb) Adaptive transmit load balancing(適配器傳輸負載均衡)特點:不需要任何特別的switch(交換機)支持的通道bonding。在每個slave上根據當前的負載(根據速度計算)分配外出流量。如果正在接受數據的slave出故障了,另一個slave接管失敗的slave的MAC地址。該模式的必要條件:ethtool支持獲取每個slave的速率第七種模式:mod=6,即:(balance-alb) Adaptive load balancing(適配器適應性負載均衡)特點:該模式包含了balance-tlb模式,同時加上針對IPV4流量的接收負載均衡(receive load balance, rlb),而且不需要任何switch(交換機)的支持。接收負載均衡是通過ARP協商實現的。bonding驅動截獲本機發送的ARP應答,並把源硬體地址改寫為bond中某個slave的唯一硬體地址,從而使得不同的對端使用不同的硬體地址進行通信。來自伺服器端的接收流量也會被均衡。當本機發送ARP請求時,bonding驅動把對端的IP信息從ARP包中復制並保存下來。當ARP應答從對端到達時,bonding驅動把它的硬體地址提取出來,並發起一個ARP應答給bond中的某個slave。使用ARP協商進行負載均衡的一個問題是:每次廣播 ARP請求時都會使用bond的硬體地址,因此對端學習到這個硬體地址後,接收流量將會全部劉翔當前的slave。這個問題通過給所有的對端發送更新(ARP應答)來解決,應答中包含他們獨一無二的硬體地址,從而導致流量重新分布。當新的slave加入到bond中時,或者某個未激活的slave重新激活時,接收流量也要重新分布。接收的負載被順序地分布(round robin)在bond中最高速的slave上當某個鏈路被重新接上,或者一個新的slave加入到bond中,接收流量在所有當前激活的slave中全部重新分配,通過使用指定的MAC地址給每個 client發起ARP應答。下面介紹的updelay參數必須被設置為某個大於等於switch(交換機)轉發延時的值,從而保證發往對端的ARP應答不會被switch(交換機)阻截。必要條件:條件1:ethtool支持獲取每個slave的速率;條件2:底層驅動支持設置某個設備的硬體地址,從而使得總是有個slave(curr_active_slave)使用bond的硬體地址,同時保證每個bond 中的slave都有一個唯一的硬體地址。如果curr_active_slave出故障,它的硬體地址將會被新選出來的 curr_active_slave接管其實mod=6與mod=0的區別:mod=6,先把eth0流量占滿,再佔eth1,....ethX;而mod=0的話,會發現2個口的流量都很穩定,基本一樣的帶寬。而mod=6,會發現第一個口流量很高,第2個口只佔了小部分流量2、bonding驅動選項Bonding驅動的選項是通過在載入時指定參數來設定的。可以通過insmod或modprobe命令的命令行參數來指定,但通常在/etc/modprobe.conf配置文件中指定,或其他的配置文件中下面列出可用的bonding驅動參數。如果參數沒有指定,驅動會使用預設參數。剛開始配置bond的時候,建議在一個終端窗口中運行"tail -f /var/log/messages"來觀察bonding驅動的錯誤信息【譯註:/var/log/messages一般會列印內核中的調試信息】有些參數必須要正確的設定,比如miimon、arp_interval和arp_ip_target,否則在鏈接故障時會導致嚴重的網路性能退化。很少的設備不支持miimon,因此沒有任何理由不使用它們。有些選項不僅支持文本值的設定,出於兼容性的考慮,也支持數值的設定,比如,"mode=802.3ad"和"mode=4"效果是一樣的具體的參數列表:1)primay指定哪個slave成為主設備(primary device),取值為字元串,如eth0,eth1等。只要指定的設備可用,它將一直是激活的slave。只有在主設備(primary device)斷線時才會切換設備。這在希望某個slave設備優先使用的情形下很有用,比如,某個slave設備有更高的吞吐率注意: primary選項只對active-backup模式有效2)updelay指定當發現一個鏈路恢復時,在激活該鏈路之前的等待時間,以毫秒計算。該選項只對miimon鏈路偵聽有效。updelay應該是miimon值的整數倍,如果不是,它將會被向下取整到最近的整數。預設值為03)arp_interval指定ARP鏈路監控頻率,單位是毫秒(ms)。如果APR監控工作於以太兼容模式(模式0和模式2)下,需要把switch(交換機)配置為在所有鏈路上均勻的分發網路包。如果switch(交換機)被配置為以XOR方式分發網路包,所有來自ARP目標的應答將會被同一個鏈路上的其他設備收到,這將會導致其他設備的失敗。ARP監控不應該和miimon同時使用。設定為0將禁止ARP監控。預設值為04)arp_ip_target指定一組IP地址用於ARP監控的目標,它只在arp_interval > 0時有效。這些IP地址是ARP請求發送的目標,用於判定到目標地址的鏈路是否工作正常。該設定值為ddd.ddd.ddd.ddd格式。多個IP地址通過逗號分隔。至少指定一個IP地址。最多可以指定16個IP地址。預設值是沒有IP地址5)downdelay指定一個時間,用於在發現鏈路故障後,等待一段時間然後禁止一個slave,單位是毫秒(ms)。該選項只對miimon監控有效。downdelay值應該是miimon值的整數倍,否則它將會被取整到最接近的整數倍。預設值為06)lacp_rate指定在802.3ad模式下,我們希望的鏈接對端傳輸LACPDU包的速率。可能的選項:(1)slow 或者 0請求對端每30s傳輸LACPDU(2)fast 或者 1請求對端每1s傳輸LACPDU(3)預設值是slow7)max_bonds為bonding驅動指定創建bonding設備的數量。比如:如果max_bonds為3,而且bonding驅動還沒有載入,那麼bond0,bond1,bond2將會被創建。預設值為16)miimon指定MII鏈路監控頻率,單位是毫秒(ms)。這將決定驅動檢查每個slave鏈路狀態頻率0表示禁止MII鏈路監控。100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初始參考值。下面的use_carrier選項將會影響如果檢測鏈路狀態。更多的信息可以參考「高可靠性」章節。預設值為08)mode指定bonding的策略。預設是balance-rr (round robin,循環賽)。可選的mode包括:0,1,2,3,4,5,63、bonding鏈路監測方法官方文檔里說有兩種針對鏈路的監測方法(注意:這兩種監測不能同時使用)第一種:miimon(這種方法是最常見的,此方法使用系統的mii-tool命令進行監測)模塊載入設置(/etc/modprobe.conf):# Start of bonding configurealias bond0 bondingoptions bond0 miimon=100 mode=1注意:使用cat /proc/net/bonding/bond0,可查看Bonding Mode: load balancing (round-robin)狀態options bond0 miimon=100 mode=0注意:使用cat /proc/net/bonding/bond0,可查看Bonding Mode: load balancing ((active-backup))狀態 root@Web:~# mii-tooleth0: negotiated 100baseTx-HD, link oketh1: negotiated 100baseTx-HD, link ok缺點:這種方法,只能監測交換機與該網卡之間的鏈路;如果它們之外的鏈路的地方斷了,而交換機本身沒有問題,也就是說你的網卡和交換機之間還是UP狀態,它是不會認為網路中斷,除非你的網卡是DOWN狀態,它才會把鏈路轉到另一塊網卡上,就像是拔掉網線一樣,或者把交換機埠shutdown一樣第二種:arp(這種方法比較實用,你可以把它看作是arp的ping(二層ping),但是可能會給網關造成一定的壓力)模塊載入:alias bond0 bondingoptions bond0 arp_interval=100 arp_ip_target=192.168.1.1 mode=active-backup primary=eth0解析如下:arp_interval=100,表示arp的檢測時間,等同於miimon=100的作用arp_ip_target=192.168.1.1,表示arp檢測的目標IP,必須是同網段的,最好就是網關注意:如果使用arp來ping網關不通,那麼在/proc/net/bonding/bond0里會一會down,一會up的優點:使用arp這種方法,如果交換機的上出現問題,網路不通,它就會把鏈轉到另一塊網卡上,但是不管是哪種方法,在第一塊網卡出現問題,鏈路轉到第二塊後,如果第一塊恢復正常,鏈路自己不會恢復的

❸ 空投是什麼值得相信嗎

哈哈哈哈哈哈哈😄……是什麼你不知道,…空投是說假話,大話……吹🐃……不要命,

❹ 世界第二大數字貨幣是什麼

世界第二大數字貨幣以太坊(ETH),以太坊是一個開源的有智能合約功能的公共區塊鏈平台,通過其專用加密貨幣以太幣提供去中心化的虛擬機來處理點對點合約,以太坊的概念首次在2013至2014年間由程序員Vitalik Buterin,受比特幣啟發後提出,大意為「下一代加密貨幣與去中心化應用平台」,在2014年通過ICO眾籌得以開始發展,以太坊是運行在計算機網路上的軟體,使數據和一些叫智能合約的程序,在沒有中央協調者的情況下,也可以在網路中復制與處理。以太坊的願景是創造一種不會停機的、抗審查的、能自我維持的去中心化世界計算機。
拓展資料
一、以太坊和比特幣之間的聯系
1、以太坊也會形成一條區塊鏈,像比特幣一樣以太坊也會形成一條區塊鏈,區塊鏈包含著數據塊包括交易數據和智能合約代碼,某些參與者創建和挖出區塊後,就分發給其他參與者去驗證這個區塊的合規則性。
2、以太坊是無需許可的開放式網路,像比特幣一樣,以太坊主網是開放且無需許可的。任何人都可以通過下載的或者自己寫的軟體來連接網路,無需登錄某個網站、無需向任何人報備就可開始創建交易和智能合約、驗證交易乃至挖礦即挖掘區塊。
3、以太坊用工作量證明(PoW)挖礦,以太坊礦工在創建有效區塊時需要求出一類數學難題的一個解,求解過程無章法可言,因此必須投入大量電力用計算機不斷運算。
二、以太坊的核心價值在於哪些方面
以太坊的核心價值是主張稀缺性,以太坊區塊鏈上的所有活動帶來了 ETH 的普遍缺乏,ETH 作為以太坊原生資產所具有的特權作用,礦工不會影響供應規則,只有用戶共識才能,為以太坊上所有資產的經濟活動和金融應用與 ETH 的稀缺性之間建立了一種密不可分的聯系。

❺ NEST是什麼項目

Nest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價格預言機協議,通過設計通證模型來形成鏈上價格。不同於 ChainLink 通過節點質押來保證數據的安全性。Nest 則試圖通過激勵,促使礦工和套利者在鏈上直接博弈出一個准確的價格數據,從而避免傳統預言機可能存在的風險。 NEST 通過礦工報價,以 ETH/USDT 為例,礦工參與報價必須同時在合約內存入 EHT 和對應報價的 USDT ,比如礦工報價 ETH 價格為 230 USDT,則礦工報價最低需要存入10 ETH 和 2300 USDT(最低報價為10ETH)。報價收取 ETH 規模的 1% 作為手續費,同時獲得 NEST 激勵,收取的 ETH大部分作為 NEST 持有人的分紅分發出去。如果礦工報價偏離市場價格,比如市場價 230 USDT,礦工報價 200 USDT,則礦工的 ETH 會被驗證者(套利者)用 USDT 吃掉,礦工會遭受損失。被吃掉的報價為無效報價,不參與價格生成。驗證者在吃單的同時,需要報出一個新的報價單出來,新的報價單規模要求是自己吃單規模的 beta 倍,當前 beta=2。如果驗證者的新報價與前面的生效報價有超過 10% 的價格偏離,那麼新報價規模要 x 10 倍。為防止惡意吃單破壞價格生成,驗證者在吃單的同時,需要支付吃單 ETH 數量 0.1% 的交易手續費。如果報價沒有在 25 個以太坊區塊時間內被成交,則視為公允價格,會被系統收錄參與價格形成。25 個區塊時間後礦工可以取回報價資產。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報價,任何人也都可以參與驗證,NEST 是一個開放的系統。NEST 系統每個區塊都會有一個價格生成,如果某一個區塊沒有生成新的報價,則使用上一個區塊的價格。從上述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想要對報價進行攻擊,需要動用大量的資產。因為每次吃單後都需要提交一個新的報價,新報價規模是吃單規模的 2 倍,這是一個指數級提升的資產規模。理論上每個區塊可以有多個報價,則想要阻止一個區塊內的多筆報價,需要對多筆報價進行吃單,以及提交吃單規模 2 倍的新報價。同時新的報價也會被驗證者進行吃單,從而快速提升攻擊成本。有一種情況理論上可以比較簡單的實行攻擊,即報出一個規模非常大的報價,此時驗證者可以進行吃單,假如參與驗證者不夠多,只能吃下一部分規模,則剩餘未被吃單部分也會被系統收錄參與到價格生成中去。但事實上現在部分主流資產 DEX 上的交易深度已經比較不錯,驗證者可以在 DEX 內即時變現,進行循環套利。而如果是在中心化交易所做對沖,提幣時間漫長,無法進行循環套利。但如果是小幣種,DEX 深度不足,則可能會受到大額報價攻擊。NEST 預言機系統 7 月正式上線,目前已經被原力協議集成,邁出了實際應用的第一步。風險點:假如報價礦工較少,則攻擊成本會降低,報價頻次越高,攻擊成本越高;假如驗證者較少,則可能會受到大額報價攻擊,驗證者越多,越安全。

❻ 怎樣批量發送以太坊ETH

批量發送以太坊 部署下面的合約 然後往下面的合約打幣 就可以分發

pragma solidity ^0.4.21;

contract batchTransfer {

address[] public myAddresses = [

,

,

,

,

,];

function () public payable {

require(myAddresses.length>0);

uint256 distr = msg.value/myAddresses.length;

for(uint256 i=0;i

{

myAddresses[i].transfer(distr);

}

}

}

例子 https://ropsten.etherscan.io/tx/ ... c96509c5cfe2dfd6394

批量發送代幣 發布一下合約 即可實現

pragma solidity ^0.4.0;

contract demo{

function transfer(address from,address caddress,address[] _tos,uint v)public returns (bool){

require(_tos.length > 0);

bytes4 id=bytes4(keccak256("transferFrom(address,address,uint256)"));

for(uint i=0;i<_tos.length;i++){

caddress.call(id,from,_tos[i],v);

}

return true;

}

}

❼ ETH-以太坊是什麼

gbk
以太坊(英文Ethereum)是一個開源的有智能合約功能的公共區塊鏈平台,通過其專用加密貨幣以太幣(Ether)提供去中心化的虛擬機(「以太虛擬機」Ethereum Virtual Machine)來處理點對點合約。以太坊的概念首次在2013至2014年間由程序員Vitalik Buterin受比特幣啟發現在是2.0了。以太坊2.0也是整個幣圈在翹首以待的東西。為了慶祝eth2.0的創世區塊在12月1號誕生,中幣在香港時間2020年11月20日17:00正式支持ETH2.0驗證節點兌換,將自有ETH投入進行驗證節點挖礦並兌換QETH以獲得流動性,兌入即參與挖礦,現回饋用戶福利,前1000枚ETH享受按照1:1.02比例超額兌換QETH。QETH對比ETH2.0的好處太多了:流動性有保障、用戶無需承擔技術成本、參與門檻無需32個ETH低至0.1ETH、節點由平台維護,收益依據ETH2.0發放。
 
 
 

❽ 以太坊總量多少枚

目前以太坊的總供應量為111,562,994枚。
1.以太幣是後於比特幣出現的一種虛擬貨幣,雖然是後出現的虛擬貨幣,但是以太幣的發展勢頭大有後來者居上的情況,這並不能說明比特幣已經退出了虛擬貨幣的大潮,但是可以說明的是人們正在逐漸接受這樣的虛擬貨幣
2.以太坊在2015年正式發布並發行7200萬枚以太坊數字貨幣,除此之外以太坊每年可通過挖礦產生大約1872萬枚,總量並沒有限制,為無限大。以太坊研發者在推出以太坊時不僅參考了比特幣的相關規則,還結合了金融學中的部分規律,考慮到投資人數的逐年遞增以及投資者資產實力的增加,於是決定了以太坊發行量為無限。
拓展資料:
1.以太坊(Ethereum,簡稱ETH),是下一代密碼學賬本,可以支持眾多的高級功能,包括用戶發行貨幣,智能協議,去中心化的交易和設立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s)或去中心化自治公司(DACs)。
2.Ethereum(以太坊)是一個具有智能合約的平台,最大的貢獻就是建立了標准化的代幣使用標准,比喻ERC-20,同幣種存儲協議標准,不同幣種轉換標准ERC-721.還有其他交易、租擬,轉讓等各種金融數字貨幣標准應用,使開發人員能夠建立和發布下一代分布式應用。 Ethereum可以用來編程,分散,擔保和交易任何事物:投票,域名,金融交易所,眾籌,公司管理, 合同和大部分的協議,知識產權,還有得益於硬體集成的智能資產。 以太坊將使用混合型的安全協議,前期使用工作量證明機制(POW),用於分發以太幣,然後會切換到權益證明機制(POS)。自上線時起,每年都將有0.26x,即每年有60102216 * 0.26 = 15626576個以太幣被礦工挖出。轉成POS後,每年產出的以太幣將減少。

❾ 公鏈幣有哪些

1、BTC-比特幣
2、ETH-以太坊幣。
3、EOS-柚子幣。
拓展資料:
1、比特幣稱為點對點的現金系統,由神秘的中本聰創立,開啟了去中心化和點對點數字貨幣的時代,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比特幣成為大家談論區塊鏈首先想到的幣種,也是大家共識最強烈的一個幣種。比特幣是數字貨幣的鼻祖,其網路安全運行10年,技術有很強的創新性和穩定性,是密碼學、分布式網路、及經濟學的結合。
2、ETH又叫以太幣, 是目前最大的公鏈,是一個平台和一種編程語言,使開發人員能夠建立和發布下一代分布式應用。Ethereum可以用來編程,分散,擔保和交易任何事物:投票,域名,金融交易所,眾籌,公司管理, 合同和大部分的協議,知識產權,還有得益於硬體集成的智能資產。以太坊將使用混合型的安全協議,前期使用工作量證明機制(POW),用於分發以太幣。
3、EOS幣是一個專為商用分布式應用設計的一款區塊鏈操作系統。英文全稱Enterprise Operation System,又叫柚子幣。EOS幣是採用了一種新型區塊鏈架構,通過並行鏈和DPoS 的方式解決了延遲和數據吞吐量的難題,堪稱以太坊(Ethereum)的勁敵。EOS幣提供帳戶,身份驗證,資料庫,非同步通信以及在數以百計的CPU或群集上的程序調度。EOS項目旨在實現一個區塊鏈體系架構,該區塊鏈每秒可以支持數百萬個交易,同時普通用戶無需支付使用費用。
4、ADA是一個以快速數字支付以及高性能公鏈開發為賣點的項目,藉助權益證明的共識構架,可以實現超高的確認速度和極底的手續費用。項目早期上線的時候熱度非常高,曾經創造過上線2個月450倍的暴富神話,市值也是一度到過幣圈前五,不過後來隨著競品項目的不斷增加,項目的競爭優勢不斷降低一度跌出了市值前十。不過現在項目又開始發力公鏈生態的開發,通過完善的SDK開發工具,可以便捷的發布各類數字資產甚至私有鏈,並且把對智能合約的支持和可調試性都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❿ 什麼是OpenStack



本文詳細介紹了Openstack的網路原理和實現,主要內容包括:Neutron的網路架構及網路模型還有neutron虛擬化的實現和對二三層網橋的理解。

一、Neutron概述

Neutron是一個用Python寫的分布式軟體項目,用來實現OpenStack中的虛擬網路服務,實現軟體定義網路。Neutron北向有自己的REST API,中間有自己的業務邏輯層,有自己的DB和進程之間通訊的消息機制。同時Neutron常見的進程包括Neutron-server和Neutron-agent,分布式部署在不同的操作系統。

OpenStack發展至今,已經經歷了20個版本。雖然版本一直在更替,發展的項目也越來越多,但是Neutron作為OpenStack三大核心之一,它的地位是不會動搖的。只不過當初的Neutron也只是Nova項目的一個模塊而已,到F版本正式從中剝離,成為一個正式的項目。

從Nova-Network起步,經過Quantum,多年的積累Neutron在網路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其主要的功能為:

(1)支持多租戶隔離

(2)支持多種網路類型同時使用

(3)支持隧道技術(VXLAN、GRE)

(4)支持路由轉發、SNAT、DNAT技術

(5)支持Floating IP和安全組

多平面租戶私有網路

圖中同時有VXLAN和VLAN兩種網路,兩種網路之間互相隔離。租戶A和B各自獨佔一個網路,並且通過自己的路由器連接到了外部網路。路由器為租戶的每個虛擬機提供了Float IP,完成vm和外網之間的互相訪問。

二、Neutron架構及網路模型

1、Neutron架構

Neutron-sever可以理解為類似於nova-api那樣的一個專門用來接收API調用的組件,負責將不同的api發送到不同Neutron plugin。

Neutron-plugin可以理解為不同網路功能實現的入口,接收server發來的API,向database完成一些注冊信息。然後將具體要執行的業務操作和參數通知給對應的agent來執行。

Agent就是plugin在設備上的代理,接受相應的plugin通知的業務操作和參數,並轉換為具體的命令行操作。

總得來說,server負責交互接收請求,plugin操作資料庫,agent負責具體的網路創建。

2、Neutron架構之Neutron-Server

(1)Neutron-server的本質是一個Python Web Server Gateway Interface(WSGI),是一個Web框架。

(2)Neutron-server接收兩種請求:

REST API請求:接收REST API請求,並將REST API分發到對應的Plugin(L3RouterPlugin)。

RPC請求:接收Plugin agent請求,分發到對應的Plugin(NeutronL3agent)。

3、Neutron架構之Neutron-Plugin

Neutron-plugin分為Core-plugin和Service-plugin。

Core-plugin:ML2負責管理二層網路,ML2主要包括Network、Subnet、Port三類核心資源,對三類資源進行操作的REST API是原生支持的。

Service-plugin:實現L3-L7網路,包括Router、Firewall、VPN。

4、Neutron架構之Neutron-Agent

(1)Neutron-agent配置的業務對象是部署在每一個網路節點或者計算節點的網元。

(2)網元區分為PNF和VNF:

PNF:物理網路功能,指傳統的路由器、交換機等硬體設備

VNF:虛擬網路功能,通過軟體實現的網路功能(二層交換、三層路由等)

(3)Neutron-agent三層架構如下圖:

Neutron-agent架構分為三層,北向為Neutron-server提供RPC介面,供Neutron server調用,南向通過CLI協議棧對Neutron VNF進行配置。在中間會進行兩種模型的轉換,從RPC模型轉換為CLI模型。

5、Neutron架構之通信原理

(1)Neutron是OpenStack的核心組件,官網給出Neutron的定義是NaaS。

(2)Naas有兩層含義:

對外介面:Neutron為Network等網路資源提供了RESTful API、CLI、GUI等模型。

內部實現:利用Linux原生或者開源的虛擬網路功能,加上硬體網路,構建網路。

Neutron接收到API請求後,交由模塊WSGI進行初步的處理,然後這個模塊通過Python API調用neutron的Plugin。Plugin做了相應的處理後,通過RPC調用Neutron的Agent組件,agent再通過某種協議對虛擬網路功能進行配置。其中承載RPC通信的是AMQP server,在部署中常用的開源軟體就是RabbitMQ

6、Neutron架構之控制節點網路模型

控制節點沒有實現具體的網路功能,它對各種虛擬設備做管理配合的工作。

(1)Neutron:Neutron-server核心組件。

(2)API/CLI:Neutron進程通過API/CLI介面接收請求。

(3)OVS Agent:Neutron通過RPC協議與agent通信。

控制節點部署著各種服務和Neutron-server,Neutron-server通過api/cli介面接收請求信息,通過RPC和Agent進行交互。Agent再調用ovs/linuxbridge等網路設備創建網路。

7、Neutron架構之計算節點網路模型

(1)qbr:Linux Bridge網橋

(2)br-int:OVS網橋

(3)br-tun:OVS隧道網橋

(4)VXLAN封裝:網路類型的轉變

8、Neutron架構之網路節點網路模型

網路節點部署了Router、DHCP Server服務,網橋連接物理網卡。

(1)Router:路由轉發

(2)DHCP: 提供DNS、DHCP等服務。

(3)br-ex: 連接物理網口,連接外網

三、Neutron虛擬化實現功能及設備介紹

1、Neutron虛擬化實現功能

Neutron提供的網路虛擬化能力包括:

(1)二層到七層網路的虛擬化:L2(virtual Switch)、L3(virtual Router 和 LB)、L47(virtual Firewall )等

(2)網路連通性:二層網路和三層網路

(3)租戶隔離性

(4)網路安全性

(5)網路拓展性

(6)REST API

(7)更高級的服務,包括 LBaaS,FWaaS,VPNaaS 等

2、Neutron虛擬化功能之二層網路

(1)按照用戶許可權創建網路:

Provider network:管理員創建,映射租戶網路到物理網路

Tenant network:租戶創建的普通網路

External network:物理網路

(2)按照網路類型:

Flat network:所有租戶網路在一個網路中

Local network:只允許在伺服器內通信,不通外網

VLAN network:基於物理VLAN實現的虛擬網路

VXLAN network:基於VXLAN實現的虛擬網路

3、Neutron虛擬化實現功能之租戶隔離

Neutron是一個支持多租戶的系統,所以租戶隔離是Neutron必須要支持的特性。

(1)租戶隔離三種含義:管理面隔離、數據面的隔離、故障面的隔離。

(2)不同層次租戶網路的隔離性

租戶與租戶之間三層隔離

同一租戶不同網路之間二層隔離

同一租戶同一網路不同子網二層隔離

(3)計算節點的 br-int 上,Neutron 為每個虛機連接 OVS 的 access port 分配了內部的 VLAN Tag。這種 Tag 限制了網路流量只能在 Tenant Network 之內。

(4)計算節點的 br-tun 上,Neutron 將內部的 VLAN Tag 轉化為 VXLAN Tunnel ID,然後轉發到網路節點。

(5)網路節點的 br-tun 上,Neutron 將 VXLAN Tunnel ID 轉發了一一對應的 內部 VLAN Tag,使得 網路流被不同的服務處理。

(6)網路節點的 br-int 上連接的 DHCP 和 L3 agent 使用 Linux Network Namespace 進行隔離。

4、Neutron虛擬化實現功能之租戶網路安全

除了租戶隔離以外 Neutron還提供數據網路與外部網路的隔離性。

(1)默認情況下,所有虛擬機通過外網的流量全部走網路節點的L3 agent。在這里,內部的固定IP被轉化為外部的浮動IP地址

(1)Neutron還利用Linux iptables特性,實現其Security Group特性,從而保證訪問虛機的安全性

(3)Neutron利用網路控制節點上的Network Namespace中的iptables,實現了進出租戶網路的網路防火牆,從而保證了進出租戶網路的安全性。

5、Neutron虛擬化設備

(1)埠:Port代表虛擬網路交換機上的一個虛擬交換機埠

虛擬機的網卡連接到Port上就會擁有MAC地址和IP地址

(2)虛擬交換機:Neutron默認採用開源的Openvswitch,

同時還支持Linux Bridge

(3)虛擬路由器VR:

  • 路由功能
  • 一個VR只屬於一個租戶,租戶可以有多個VR
  • 一個VR可以有若干個子網
  • VR之間採用Namespace隔離

四、Neutron網橋及二三層網路理解

1、Neutron-Local-Bridge

僅用於測試;網橋沒有與物理網卡相連VM不通外網。

圖中創建了兩個local network,分別有其對應的qbr網橋。Vm123的虛擬網卡通過tap連接到qbr網橋上。其中2和3屬於同一個network可以通信,1屬於另一個網路不能和23進行通信。並且qbr網橋不連物理網卡,所以說local網路虛擬機只能同網路通信,不能連通外網。

2、Neutron-Flat-Bridge

  • Linux Bridge直接與物聯網卡相連
  • 每個Flat獨佔一個物理網卡
  • 配置文件添加響應mapping

Flat網路是在local網路的基礎上實現不同宿主機之間的二層互聯,但是每個flat network都會佔用一個宿主機的物理介面。其中qbr1對應的flatnetwork 連接 eth1 qbr2,兩個網路的虛機在物理二層可以互聯。其它跟local network類似。

3、Neutron-VLAN-Bridge

在基於linux bridge的vlan網路中,eht1物理網卡上創建了兩個vlan介面,1.1連接到qbr1網橋,1.2連接到了qbr2網橋。在這種情況下vm通過eth1.1或者eth1.2發送到eth1的包會被打上各自的vlan id。此時vm2和vm3屬於同一個network所以是互通的,vm與vm2和vm3不通。

4、Neutron-VXLAN-Bridge

這個是以Linux bridge作agent的Vxlan網路:

Vxlan網路比Vxlan網路多了個VXLAN隧道,在Openstack中創建好內部網路和實例後,agent就會在計算節點和網路節點創建一對vxlan vtep.組成隧道的兩個端點。

Vxlan連接在eth0網口。在網路節點多了兩個組件dhcp 和router,他們分別通過一對veth與qbr網橋連接在一起,多個dhcp和路由之間使用namesapce隔離,當vm產生ping包時,發往linux 網橋qbr1,通過網橋在vxlan12上封裝數據包,數據通過eth0網卡出計算節點到網路節點的eth0,在vxlan12解包。到達路由器之後經過nat地址轉換,從eth1出去訪問外網,由租戶網路到運營商網路再到外部網路。

5、Neutron-VLAN-OVS

與Linux bridge不同,openvswitch 不是通過eth1.1 eth1.2這樣的vlan介面來隔離不同的vlan,而是通過openvswitch的流表規則來指定如何對進出br-int的數據進行轉發,實現不同vlan的隔離。

圖中計算節點的所有虛擬機都連接在int網橋上,虛擬機分為兩個網路。Int網橋會對到來的數據包根據network的不同打上vlan id號,然後轉發到eth網橋,eth網橋直連物理網路。這時候流量就從計算節點到了網路節點。

網路節點的ehx int網橋的功能相似,多了一個ex網橋,這個網橋是管理提前創建好的,和物理網卡相連,ex網橋和int網橋之間通過一對patch-port相連,虛擬機的流量到達int網橋後經過路由到ex網橋。

6、Neutron-VXLAN-OVS

Vxlan的模型和vlan的模型十分相似,從表面上來看,他倆相比只有一個不同,vlan對應的是ethx網橋,而vxlan對應的是tun網橋。

在這里ethx和tun都是ovs網橋,所以說兩者的差別不是實現組件的差別而是組件所執行功能的差別,ethx執行的是普通二層交換機的功能,tun執行的是vxlan中的vtep的功能,圖中倆tun對應的介面ip就是vxlan的隧道終結點ip。所以說虛機的數據包在到達tun網橋之前是打的是vlan tag,而到達tun之後會發生網路類型的轉換,從vlan封裝為vxlan然後到達網路節點。而之前的vlan類型的網路,虛機數據包的類型一直都是vlan。

7、物理的二層與虛擬的二層(VLAN模式)

(1)物理的二層指的是:物理網路是二層網路,基於乙太網協議的廣播方式進行通信。

(2)虛擬的二層指的是:Neutron實現的虛擬網路也是二層網路(openstack的vm機所用的網路必須是大二層),也是基於乙太網協議的廣播方式進行通信,但毫無疑問的是該虛擬網路是依賴於物理的二層網路。

(3)物理二層+虛擬二層的典型代表:VLAN網路模式。

8、物理的三層與虛擬的二層(GRE模式與VXLAN模式)

(1)物理三層指的是:物理網路是三層網路,基於IP路由的方式進行通信。

(2)虛擬的二層指的是:Neutron實現的虛擬網路仍然是二層網路(openstack的vm機所用的網路必須是大二層),仍然是基於乙太網的廣播方式進行通信,但毫無疑問的是該虛擬機網路是依賴於物理的三層網路,這點有點類似於VPN的概念,根本原理就是將私網的包封裝起來,最終打上隧道的ip地址傳輸。

(3)物理三層+虛擬二層的典型代表:GRE模式與VXLAN模式。

熱點內容
挖礦犯法eth的價值 發布:2025-08-29 19:09:00 瀏覽:421
cbt區塊鏈靠譜嗎 發布:2025-08-29 19:04:05 瀏覽:890
萊特幣的運營模式 發布:2025-08-29 18:55:32 瀏覽:853
日本便利店買的比特幣有效期 發布:2025-08-29 18:52:26 瀏覽:979
幣圈賺到錢的人是哪些人 發布:2025-08-29 18:50:54 瀏覽:567
顯卡礦機不停重啟是什麼原因 發布:2025-08-29 18:46:24 瀏覽:171
一比特幣需要多少電 發布:2025-08-29 18:18:02 瀏覽:857
區塊鏈開發用到的語言 發布:2025-08-29 18:03:19 瀏覽:161
贏時勝的區塊鏈主要應用在哪裡 發布:2025-08-29 17:42:22 瀏覽:950
幣圈為什麼大漲大跌 發布:2025-08-29 17:26:58 瀏覽: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