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池模式下每個礦工的工作量證明如何給出
由於個人挖礦已經很難達到需求,全球的算力在不斷的增加中,單個設備或者是少量的算力都已經很難再挖到比特幣了,也是將大量的礦機組合在一起形成了礦池,礦池的算力是非常強大的,也保證可以更加快速的挖到虛擬貨幣,那麼礦池怎麼挖礦?一起來看看吧!
礦池怎麼挖礦
礦池選址也是非常有講究的,並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建立礦池,而是需要前期資金投入,礦池就是將單個的礦機聯合在一起,由於集合了很多礦工的算力,所以礦池的算力佔比大,挖到比特幣的概率更高。礦池會按照每一個設備的貢獻值,將獎勵分配。
礦池利益分配模式
現在全球大大小小的礦場也有很多,每一個礦池的規模都有大有小,一般小型的礦場已經沒有很大的優勢了,大型礦池具有很多的礦工進行挖礦,對於每個礦工來說,他可以加入任何一個礦池,也可以同時加入多個礦池,礦池的第一大任務即為為礦工分配收益。
(1)PPLNS方式
該方式將所有礦工挖到的分享塊(shares)集中到一起,每當累積到一定數量時(一般為3000萬個shares),礦池會將前一階段的收益按照貢獻的比例分配給礦工。
這種方式下,礦工的收益完全取決於礦池挖到3000萬個shares所需要的時間,如果幸運的話,在短時間內即可挖到,到,那麼相對礦工的收益也會多,反之則會變少。作為回報,礦池會收取3%的稅費。
(2)PPS方式
對用戶來說,該方式收益比較穩定。
收益主要取決於礦工的挖礦速度,只要挖礦的速度穩定,就可以獲得相應的收益,而且收益是實時的,即挖礦機在運行的同時,礦池就會為礦工支付收益。
顯然,每當一個區塊被計算出來時,礦池已經為所有的礦工支付了收益,如果該區塊在後續的確認環節失敗了的話,產生的損失將全部由礦池運營者買單,故這種方式降低了礦工的風險,卻將風險轉移給了礦池的運營者。
所以通常礦池可收取手續費來彌補這些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在這種模式下,礦池的稅費為7.5%。
以上就是關於礦池怎麼挖礦的相關情況了,挖礦難度已經大大增加了,挖礦大軍卻在不斷的擴大,基礎設備如果達不到標准,將很難在礦業有所收獲,因為挖到的虛擬貨幣價值,也許還抵不上一台設備的價格,很多礦工也不僅僅是挖取比特幣了,而是選擇其它虛擬貨幣進行挖掘。
Ⅱ 有誰了解礦池一般採用哪種收益模式不同收益模式的區別是什麼
個人怎樣選擇礦池?
礦池費用
目前礦池的分配方式主要有:PPS、PPS+、FPPS、PPLNS以及SOLO模式。
在相應分配方式上,礦池以一定的費率收取礦工部分收益作為礦池費用。
PPS:收益穩定,只要礦機正常工作就有收益,收益和提交的工作量有關,和礦池幸運值、交易手續費無關。
PPS+ (Pay Per Share Plus) 結算方式是對傳統 PPS 結算方式的一種改進,在傳統的 PPS 結算方式基礎上,增加了礦工費的分配。
FPPS:Full PPS(完全PPS),對包括交易費在內的全部區塊收益進行分配。 相比傳統的PPS結算模式(不分配交易費)可提升 10%-20% 左右收益。
PPLNS (Pay Per Last N Shares) 結算方式下,礦池每發現有效的區塊, 根據過去 N 個難度周期中用戶算力占礦池算力的比例進行分配。 這種方式下礦工的收益和礦池的出塊相關,礦工收益不穩定,但長期平均收益更高。
SOLO 結算方式下,全部收益分配給挖出該塊的礦工,其他礦工不參與分配,礦池收取極少手續費,用於礦池運營和維護。
個人如何選擇礦池:
1.首先,考慮能連上的礦池;
2.其次,選擇你的分配模式,追求穩定還是高收益。一般建議選擇PPS或者大礦池的PPLNS;
3.最後,根據分配模式選擇支持的礦池,從中選擇連接速度快的,收益好的;
4.另外,選擇1-2個備用礦池,以供不時之需。
Ⅲ 礦池主要按照什麼來排名的
礦池是按照算力排的吧,而且像挖易礦業比特幣礦池算力佔全網算力4%左右位居全球前十大礦池之列,四塊科技區塊鏈就比較不錯。
Ⅳ 什麼是礦池
礦池指的是:
由於比特幣全網的運算水準在不斷的呈指數級別上漲,單個設備或少量的算力都無法在比特幣網路上獲取到比特幣網路提供的區塊獎勵。
在全網算力提升到了一定程度後,過低的獲取獎勵的概率,促使一些「bitcointalk」上的極客開發出一種可以將少量算力合並聯合運作的方法,使用這種方式建立的網站便被稱作「礦池」。
(4)礦池模式下每個礦工的工作量證明如何給出擴展閱讀:
礦池的存在降低了比特幣等虛擬數字貨幣開採的難度,降低了開采門檻,真正實現了人人皆可參與的比特幣挖礦理念。
但其弊端也非常明顯,因為算力接入礦池,作為礦池來說,將掌握極其龐大的算力資源,在比特幣世界中,算力代表著記賬權,算力即是一切,如果單家礦池算力達到50%以上,將可以輕易對比特幣等類似的虛擬數字貨幣發動51%攻擊,其後果是非常可怕的:
礦池可使掌握剩餘49%算力的礦池顆粒無收,瞬間退出競爭並倒閉破產,礦池算力超過50%以上,如果發動51%攻擊,將能輕易占據全網全部有效算力。
Ⅳ 比特幣礦機是什麼
比特幣挖礦機,就是用於賺取比特幣的電腦,這類電腦一般有專業的挖礦晶元,多採用燒顯卡的方式工作,耗電量較大。用戶用個人計算機下載軟體然後運行特定演算法,與遠方伺服器通訊後可得到相應比特幣,是獲取比特幣的方式之一。
挖礦實際是性能的競爭、裝備的競爭,是礦工之間比拼算力,擁有較多算力的礦工挖到比特幣的概率更大。隨著全網算力上漲,用傳統的設備(CPU、GPU)挖到比特的難度越來越大,人們開發出專門用來挖礦的晶元。晶元是礦機最核心的零件。晶元運轉的過程會產生大量的熱,為了散熱降溫,比特幣礦機一般配有散熱片和風扇。
(5)礦池模式下每個礦工的工作量證明如何給出擴展閱讀:
比特幣為一種虛擬的貨幣,比特幣挖礦制度為通過計算機硬體為比特幣網路開展數學運算的過程,提供服務的礦工可以得到一筆報酬,因為網路報酬依據礦工完成的任務來計算,為此挖礦的競爭十分激烈。
比特幣挖礦開始於CPU 或者GPU 這種低成本的硬體,不過隨著比特幣的流行,挖礦的過程出現較大變化。如今,挖礦活動轉移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上來,通過優化可以實現哈希速度,這種模式的挖礦效率非常高。
Ⅵ 以太坊的共識機制切換成POS對挖礦有什麼影響
隨著今年以太坊網路升級到2.0版本,共識機制將向PoS轉換,這將對礦工產生巨大影響。礦工的選擇有兩個,一是出售挖礦設備買入ETH來適應PoS的Staking機制;二是將礦機切換到其他支持GPU礦機的網路。美國采礦設備經銷商Kaboomracks的代表Nick Foster表示,大多數ETH的礦工會選擇後者。
以太坊升級至2.0版本PoS機制後,礦工可能將礦機切換到其他網路
由於以太坊終於准備在今年晚些時候啟動其以太坊2.0升級,從而消除了長期的拖延,因此該網路將開始走向權益證明模型。
因此,網路將放棄工作量證明共識演算法,從而使以太(ETH)礦工的選擇餘地很少。由於他們的設備將變得過時,因此他們將被迫開始開采山寨幣,或重新獲得ETH抵押者資格。那麼,以太坊挖礦的現狀如何?隨著即將到來的過渡,整個行業將會發生什麼?
GPU v.ASIC
以太坊共識目前基於PoW系統,該系統類似於比特幣(BTC)。因此,以太坊的采礦過程幾乎是相同的,因為礦工使用他們的計算資源來獲得他們設法完成的每個區塊的獎勵。
但是,這些過程之間仍然存在主要差異。盡管比特幣挖礦已幾乎完全依賴於ASIC(大型,響亮的機器,專門為加密貨幣挖礦而設計,這些機器大多聚集在電價便宜的地區),但以太坊的PoW哈希演算法Ethash旨在支持全球晶元製造商(例如, Nvidia和AMD。正如加密貨幣挖礦池F2Pool的全球業務總監Thomas Heller在與Cointelegraph的一次對話中解釋的那樣,GPU比ASIC便宜得多且易於訪問。
「由於ASIC是非常專業的機器,因此當新一代產品發布時,這通常是一次巨大的技術飛躍。因此,它們的哈希率要高得多,並且能源效率要比前一代更好。這意味著那些製造商已經花了很多錢來研究和開發它。他們的機器通常很昂貴,而GPU的價格卻便宜得多。」
海勒補充說,那些使用GPU礦工的人「擁有更大的靈活性,可以挖掘。」 例如,很受歡迎的Nvidia GeForce GTX 1080 Ti卡可以開采15種以上的不同貨幣,而ASIC單元通常僅支持一種貨幣。
盡管如此,以太坊網路並不能完全不受ASIC礦工的影響-至少在目前狀態下如此。在2018年4月,比特大陸發布了Antminer E3,這是一種專門為挖掘以太坊而生產的ASIC。盡管以每秒180兆哈希的散列速率和800瓦的功耗而廣受贊譽,但它還是受到以太坊社區的不同反應。插入ASIC後,相當一部分GPU鑽機所有者似乎遭受了利潤損失,而有些甚至被迫切換到其他網路。
「在白皮書中,ETH必須具有抗ASIC能力。我希望說白皮書代表某事」 是 ar / EtherMining主題中有關Antminer E3宣布之時討論該主題的最高評論之一。另一位Reddit用戶爭辯說:「 800美元僅適用於180mh」 。「分叉或死於民族。」
一些以太坊用戶繼續建議Bitmain的挖掘設備可以導致更大的集中度,從而增加51%攻擊的可能性。不久,一群開發人員提出了「程序化的工作量證明」或ProgPoW,它是當前以太坊演算法Ethash的擴展,旨在使GPU更具競爭力,從而促進分散化。
根據ProgPoW共同創建者Kristy-Leigh Minehan 於3月發表的論文,以太坊的哈希率大約40%由Bitmain ASIC產生。Poolin的副總裁Alejandro De La Torre是ETH的第六大池,他向Cointelegraph確認,以太坊網路的「 GPU挖掘仍然佔主導地位」,並補充說:
「目前,ETH挖礦的利潤不高,GPU設備的管理門檻和成本都高於Asic設備。與Asic設備相比,GPU設備更加靈活,您可以使用其他演算法切換到其他硬幣。」
ProgPoW尚未集成到以太坊中,目前尚不清楚何時會最終實現-3月,以太坊核心開發人員正在爭論ProgPoW是否會在將近兩個小時內真正使網路受益並未能達成共識。值得注意的是,一位Bitmain代表此前曾告訴Cointelegraph,這家采礦硬體巨頭不打算延長Antminer E3的使用壽命,使其在2020年10月之後開始運營:「據我們所知,采礦大約在10月或此後的某個時候結束。」
安全但不確定的未來
的確,以太坊將來會遠離采礦。以太坊2.0計劃於2020年晚些時候推出,是區塊鏈上的主要網路升級,旨在將其當前的PoW共識演算法轉移到礦工為虛擬的PoS(稱為「塊驗證器」)。
更具體地,考慮到用戶在網路中的財富或他們的「利益」來隨機選擇它們。換句話說,PoS驗證者選擇投入的硬幣越多,作為獎勵的積累的硬幣就越多。
根據以太坊聯合創始人Vitalik Buterin的說法,由於過渡,網路將比比特幣的網路更安全,攻擊成本更高,盡管在加密社區中關於共識演算法更好的爭論已經持續了多年。但是,目前尚不清楚何時啟動以太坊2.0,因為據報道,許多錯誤和管理問題都在延遲該過程。
PoS系統的另一個假定好處是,它比PoW區塊鏈具有更高的能源效率。根據Digiconomist的數據,該加密貨幣的年化總足跡為每小時59.31太瓦,這可與整個希臘的電力消耗相媲美。然而,由於2019年7月的一份報告估計比特幣的開采量中有74%是使用可再生能源完成的,因此比特幣對環境的危害似乎並不那麼嚴重。
實際的以太坊礦工會怎樣?根據作為以太坊2.0路線圖一部分的Casper升級的文檔,該網路最初將支持同時包含PoW和PoS的混合模型,因此,為塊驗證器和GPU / ASIC礦工提供了一定的空間。Skale Network的首席執行官Jack O'Holleran告訴Cointelegraph:「肯定會有兩個網路同時運行的過渡時期。」 Scale Network的首席執行官(基於以太坊的區塊鏈平台)對這一過程進行了詳細說明:
「大多數ETH1過渡到ETH2當然需要時間-可能是數年而不是數月。關於此過渡緩慢的好消息是,DApps和DeFi平台將能夠基於生存能力,安全性和採用的現實世界證據,隨意閑逛。這對以太坊生態系統是一個積極的影響。」
挖還是不挖?
一旦以太坊完全在PoS軌道上運行,礦工將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出售設備,並用這筆錢來積累更多的ETH並開始抵押,另一種是GPU礦工專用的選擇,就是簡單地切換到其他Ethash網路並開采山寨幣。美國采礦設備交易商Kaboomracks的代表Nick Foster告訴Cointelegraph,大多數ETH礦工將選擇後者:
「我想說的是,大多數礦工並沒有真正進入以太坊或特定代幣的開采。是的,有一定數量的礦藏並持有,但我反對這樣的觀點,即大量的山寨幣礦工在任何時間都持有其硬幣。」
Foster接著描述了他如何使用3GB GPU單元開采Ethash點對點區塊鏈資產Ravencoin(RVN),一旦它無法開采ETH,他便說:「這是開采烏鴉,我立即向BTC出售穩定的緣故,然後賣給美元以支付我的權力。我會說很多人正在採用這樣的策略。」
正如Foster總結的那樣,他希望ETH礦工跳出網路,而新參與者-那些沒有在電力基礎設施或鑽機上投資的人-將對ETH持股。他描述了以下情況:
「我無法想像,如果我找到了一個具有0.04美元電力的五年期租賃,我正在開采ETH,我決定賣掉所有東西,然後繼續支付租金,這樣我就可以將ETH作為股份持有。替代。」
采礦固件公司Asic.to的創始人馬克·弗雷薩(Marc Fresa)在與Cointelegraph的一次對話中同意了這一觀點:「如果您投資於采礦業,那麼您就不會賭注,因為您有足夠的發展空間。」
可能從PoW礦工離開以太坊中受益的主要山寨幣之一是以太坊經典(ETC),這是區塊鏈的一種更為保守的版本,據報道沒有PoS相關計劃。由於它也運行在Ethash演算法上,由於以太坊2.0的啟動可能導致礦工遷移,因此其哈希率可能會出現明顯的峰值。
ETH的更大的礦池留有類似的選擇。當被問及公司的以太坊在PoW之後的計劃時,海勒告訴Cointelegraph,在以太坊PoS升級公告發布之後,F2Pool於2018年初推出了一家姐妹公司,名為story.fish。由於切換延遲了無數次,所以story.fish已開始為其他PoS和委派的PoS項目(例如Tezos(XTZ),Cosmos(ATOM)和Cardano(ADA))提供抵押服務。對於普林來說,由於向PoS過渡,它「可能暫時放棄支持ETH開采」,De La Torre告訴Cointelegraph。
其他頂級ETH礦池,即Nanopool,Ethermine,礦池中心,SparkPool和SpiderPool,均未回復Cointelegraph的置評請求。
Ⅶ 區塊鏈中相當於成交一個記錄。怎麼讓全部人都會記下呢每一個新的區塊都會弄出一個難題又是為什麼呢
我以比特幣網路來講解吧:
一個節點產生一個交易之後,會將交易廣播出去。每個節點會去收集網路上的交易信息,夠一定數量之後,會把這些這些交易打包成一個區塊。
比特幣網路設計了工作量證明的機制。設計了一道數學難題(暴力計算hash值,使計算出的hash值滿足一定難度,實際上是計算區塊頭中的一個欄位值nonce),第一個計算出來的節點把區塊廣播出去,其他網路中的節點驗證這個區塊是否滿足是這個難題的答案。是的話,就把這個節點加到自己的區塊鏈的末尾。
通過廣播,讓所有人記下。所以,如果你去下載bitcore的比特幣客戶端,成為比特幣網路的一個節點,一開始會讓你同步120G(目前)的比特幣區塊信息。
每個新區塊的產生都是礦工通過大量的數學運算,使得計算出的數學結果滿足一定的數學難度。所以,比特幣網路挖礦是為了區塊不斷成鏈。挖礦獎勵比特幣是激勵機制,激勵礦工去挖礦。
Ⅷ 什麼是礦工費
以太坊礦工費。
一、在一個公有鏈上, 任何人都可以讀寫數據。讀取數據是免費的, 但是向公有鏈中寫數據時需要花費一定費用的, 這種開銷有助於阻止垃圾內容, 並通過支付保護其安全性。
二、網路上的任何節點(每個包含賬本拷貝的連接設備被稱作節點) 都可以參與稱作挖礦的方式來保護網路。由於挖礦需要計算能力和電費, 所以礦工們的服務需要得到一定的報酬, 這也是礦工費的由來。
三、以太坊和比特幣的不同之處,以太坊引入了 gas 的概念,gas的目的是限制執行交易所需的工作量,同時為執行支付費用。gas 用來衡量你的這筆交易(或者合約代碼調用)所消耗的資源(包括計算量,存儲,帶寬等)。
(8)礦池模式下每個礦工的工作量證明如何給出擴展閱讀:
礦工十項權利:
1、煤礦企業職工安全生產「十項權利」包括,帶班人員不下井,工人有權不下井;帶班人員早出井,工人有權早出井;安全隱患不排查,工人有權不作業;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工人有權不執行。
2、沒有安全措施,工人有權不開工;不組織班前安全學習,工人有權不下井;未進行「三位一體」(班長、安全檢查員、瓦斯檢查員)安全檢查,工人有權不開工。
3、檢測監控系統安裝不到位,運行不正常,工人有權不開工;不配全合格的勞動保護、防護用品,工人有權不下井;避災路線不標識,工人有權不下井。煤礦不得因上述原因扣發職工工資、辭退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