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v第三大礦池
A. CRV油耗忽然高了
這個油耗突然變高需要檢查一下火花塞,節氣門。
B. 本田crv換了機油後油耗上升很多就解答
豐田本田奧迪寶馬不管什麼車, 燒機油就是不正常;
做網路知道
前幾天有寶馬五系的車,嚴重燒機油,1000公里就要加一桶機油,後來朋友介紹用超美共晶機油,結果半個月過去了,居然一點都不用加。而且他的挖掘機和大柴油車都不燒機油。
還有濮陽土地局的奧迪車,都燒機油,有人給他們用了超美共晶機油,也不燒了,領導都很滿意。
建議你換機油的時候,用超美共晶發動機內部清洗劑,再換超美共晶機油;
如果覺得動力不足,就加幾瓶超美共晶燃油寶;
如果磨損大,就加超美共晶發動機強效抗磨修復劑
C. 本田CRV總共有幾代,有圖最好。
截止到2019年有十代。
1、第一代 1976-1980年 為應對能源危機,探求人車和諧
第一代雅閣是在石油危機和廢氣排放標准大幅提高的大背景下,開發的具有創新意義的節能低公害型轎車。這款轎車以低油耗為設計初衷,並以寬闊的車內空間,優異的行駛性能和新奇的掀背式(Hatchback)形象問世。
2018款本田雅閣動力部分,國產雅閣目前全系配備1.5T發動機,高功率版的260TURBO車型,最大功率195馬力(143千瓦)/5500rpm,最大扭矩260牛·米/1600-5000rpm;低功率版的230TURBO車型,最大功率177馬力(130千瓦)/6000rpm,最大扭矩230牛·米/1500-3000rpm。傳動方面,與之匹配的是CVT變速箱。
D. 雅閣VS crv 哪個有檔次
CR-V和雅閣我都開過,這兩款車我是比較有發言權的。
CR-V是2012款的標配,2.0排量。9代雅閣2.0頂配。
從駕駛角度感覺:還是雅閣舒服一些,高速開起來特別平穩,CR-V也只是看起來高大一些而己,底盤高度一般般,高速120就感覺有些飄,當然了,我駕駛技術一般般;
2012款的CR-V是AT變速箱,9雅是CVT的,這點上還是有區別的,9雅的變速箱還是不那麼敢踩。
CR-V比9雅扛造,各種細節也比9雅要強一些,基本沒有異響,我的9雅剛提回來的時候,就有異響,冬天冷的時候,喇叭按邊上還不響,需要按中間位置。
E. 東風本田思威crv油耗百公里25個什麼毛病
油耗增加的隱性原因及解決方法:
輪胎
輪胎胎壓過低會讓輪胎和地面的接觸面積加大,這樣不僅會導致油耗增加,從而還會對輪胎造成胎壁的傷害,高速行車還會有爆胎的隱患,所以平時要注意保持合理的胎壓。輪胎過度磨損也會導致輪胎打滑,損失動能。另外改裝寬輪胎,增大輪胎與地面摩擦力。
車胎氣壓不均衡,摩擦力與側向轉向阻力也相應增加,還潛在跑偏、轉向困難、制動效果變差問題。車胎紋路,花紋大體可分為三大種類:一種是越野性的;一種是運動性的;一種是舒適寧靜性的。越野性的輪胎花紋較大,適宜在沙石等較壞的路況下行駛,它的油耗量最大。運動性能的輪胎,一般強調抓地力,胎面較寬,操控自如,油耗屬中等。舒適、寧靜性的輪胎因它的花紋細膩、流暢,因此油耗最低。
火花塞積碳
火花塞如果積碳增多或者老化,就會導致點火能量和點火穩定性下降,從而導致油耗增多。建議城市(參配、圖片、詢價) 用車的用戶2-3萬公里清洗一次,根據火花塞材質的不同,定期進行更換。
進氣系統清潔
車的清潔程度直接關繫到發動機工況從而影響油耗,大家要特別注意空濾和節氣門。一般北方地區建議1萬公里換一次空濾,南方地區建議1.5萬公里更換一次,有條件的5千公里時可以用壓縮空氣反向吹空濾。節氣門專家建議每2-3萬公里清洗一次。影響油耗的還有空氣流量計,它的准確與否關繫到發動機空燃比的准確,如果出現問題,勢必導致油耗增多,如果發現流量計損壞一定要更換。
機濾和汽濾更換
很多車主會忽視機濾和汽濾的定期更換,機濾很多車主還可以保證在更換機油的時候更換機濾,但是汽濾是很多車主忽略的,當汽濾臟污時,它會給控制單元提供錯誤信號,從而導致油耗增加,建議定期進行兩濾更換。
四輪定位
車輛四輪定位如果不好(束角、傾角不正)就會使輪胎與地面的磨擦增加,不但對輪胎本身有損害,而且也會使油耗增加。
剎車
剎車系統或輪軸故障,影響車輪轉動,增加油耗。
短距離行駛
在實際工作中,冷車的發動機需要相當一段時間後才能讓各部件達到最佳狀態,這個距離一般來說是----4公里。
溫控開關和節溫器損壞
這種情況使得水溫降低,化油器不能正常工作,進而造成汽油霧化不良,增加油耗。
熱車時間過長
不要長時間原地熱車,而要採用動靜結合,冬季氣溫低時,手動擋建議1分鍾左右,自動擋建議2分鍾左右,水溫到達正常前,建議車速控制在50公里每小時以下。早晨熱車不是一味在原地等待車輛轉速下降到正常值,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F. 本田crv買哪款好
如果喜歡時尚的造型,需要偶爾走走自駕游,用車環境比較苛刻,或者周末小越野一下,三菱歐藍德會是更好的選擇.因為新的歐藍德不論底盤調教還是越野的裝備在現在的中型suv里都是拔尖的,三菱的老本行就是玩越野,這點不用懷疑.
本田cr-v定位是都是多功能車,基本上是基於轎車底盤,行走系統調教的很軟,很舒適.發動機也很省油,加上靈活寬大的內部空間,它更像是部理想的家庭用車,適合在城市裡走走停停.
就品牌來說,本田在國內聲譽明顯好於三菱.但新歐藍德因為是整車原裝進口,但價格和國產cr-v差不多,做工會比國產的cr-v嚴謹些,這就看你要品牌還是性價比了.
最後說用車的便利性,東風本田全國各地都有4s店,維修保養很方便,國產配件價格也相對合理.三菱目前還是和北京戴克共用4s店,4s店不多而且網點比較少,進口零件保養費用和4s店維修技術都有小問題存在.
綜合下來還是cr-v更合適些吧,也只是建議下,關鍵看你注重哪個.
G. 本田crv特別耗油
油耗增加的隱性原因及解決方法:
輪胎
輪胎胎壓過低會讓輪胎和地面的接觸面積加大,這樣不僅會導致油耗增加,從而還會對輪胎造成胎壁的傷害,高速行車還會有爆胎的隱患,所以平時要注意保持合理的胎壓。輪胎過度磨損也會導致輪胎打滑,損失動能。另外改裝寬輪胎,增大輪胎與地面摩擦力。
車胎氣壓不均衡,摩擦力與側向轉向阻力也相應增加,還潛在跑偏、轉向困難、制動效果變差問題。車胎紋路,花紋大體可分為三大種類:一種是越野性的;一種是運動性的;一種是舒適寧靜性的。越野性的輪胎花紋較大,適宜在沙石等較壞的路況下行駛,它的油耗量最大。運動性能的輪胎,一般強調抓地力,胎面較寬,操控自如,油耗屬中等。舒適、寧靜性的輪胎因它的花紋細膩、流暢,因此油耗最低。
火花塞積碳
火花塞如果積碳增多或者老化,就會導致點火能量和點火穩定性下降,從而導致油耗增多。建議城市(參配、圖片、詢價) 用車的用戶2-3萬公里清洗一次,根據火花塞材質的不同,定期進行更換。
進氣系統清潔
車的清潔程度直接關繫到發動機工況從而影響油耗,大家要特別注意空濾和節氣門。一般北方地區建議1萬公里換一次空濾,南方地區建議1.5萬公里更換一次,有條件的5千公里時可以用壓縮空氣反向吹空濾。節氣門專家建議每2-3萬公里清洗一次。影響油耗的還有空氣流量計,它的准確與否關繫到發動機空燃比的准確,如果出現問題,勢必導致油耗增多,如果發現流量計損壞一定要更換。
機濾和汽濾更換
很多車主會忽視機濾和汽濾的定期更換,機濾很多車主還可以保證在更換機油的時候更換機濾,但是汽濾是很多車主忽略的,當汽濾臟污時,它會給控制單元提供錯誤信號,從而導致油耗增加,建議定期進行兩濾更換。
四輪定位
車輛四輪定位如果不好(束角、傾角不正)就會使輪胎與地面的磨擦增加,不但對輪胎本身有損害,而且也會使油耗增加。
剎車
剎車系統或輪軸故障,影響車輪轉動,增加油耗。
短距離行駛
在實際工作中,冷車的發動機需要相當一段時間後才能讓各部件達到最佳狀態,這個距離一般來說是----4公里。
溫控開關和節溫器損壞
這種情況使得水溫降低,化油器不能正常工作,進而造成汽油霧化不良,增加油耗。
熱車時間過長
不要長時間原地熱車,而要採用動靜結合,冬季氣溫低時,手動擋建議1分鍾左右,自動擋建議2分鍾左右,水溫到達正常前,建議車速控制在50公里每小時以下。早晨熱車不是一味在原地等待車輛轉速下降到正常值或是水溫升至正常,這無異於在和自己的錢包過不去。
噴油嘴清洗
由於其噴出燃油霧化是否良好,會直接影響到發動機的燃燒,從而導致油耗增高,所以專家建議每6萬公里左右清洗一次噴油嘴。
發動機水溫
發動機正常的水溫應保持在80℃-90℃之間,過高或不足都會使油耗增加。特別要注意的是,如果水箱水量不足,很容易導致水溫快速攀升,當水溫超過95℃時,油耗比正常溫度時增加30%-40%,並且很容易導致機件磨損和損壞。
潤滑油過多或過少
潤滑油過多,機油參與燃燒,使混合氣燃燒不完全,火花塞、消聲器等部位積炭,油耗增加,增速緩慢,動力下降;潤滑油過少,會造成配合件之間的干摩擦,使發動機過熱,動力下降,油耗增加。
「三濾」長時間未換
車輛在使用過程中,三濾(機油濾清器、空氣濾清器和汽油濾清器)是必須定期更換的,如果長時間未換,它們就會變得臟膩,影響使用,並給發動機控制單元傳遞錯誤信息,造成油料燃燒不充分,發動機積炭增多。
氧感測器
作為內部的控制單元,如果氧感測器發生損壞,那麼油氣混合比同樣也會受到影響,從而增加油耗。
水溫感測器失准
一旦水溫感測器信號失准,或是電子扇線路出現異常,電子扇就會進行不間斷的運轉,此時發動機水溫就會下降,發動機水溫過低油耗肯定就會增加了。
氣缸壓力不足
一般是因為氣缸氣密性差(通常行駛了二三十萬公里的車都有這種問題),導致發動機的能量轉化效率降低,導致能耗增加。
駕駛時猛烈加油一次猛加和緩加
同樣的速度,油耗相差可達12毫升,每公里會排出多餘的0.4克一氧化碳。另外,急加速造成輪胎與地面的強烈磨擦,加速輪胎磨損。還容易造成發動機積碳。
不必要的高速行駛
任何一款車都有它的經濟時速,在這個速度行駛時最省油,低於這個速度或高於這個速度油耗就會上升,再超過一定的速度後,油耗會大幅度上升。一般是在70~90,再高的速度,則產生很大的風阻,車體也會開始飄,還影響安全。
其他
發動機內積炭過多,高速開窗,也更加費油。頻繁剎車,載物過多增加車輛重量,油箱加滿使得汽車負重增加,增加油耗。長時間怠速時不熄火或頻繁打火,車內長時間開空調也會增加油耗。
H. CRV和奇駿那個好
本田CR-V從2004年開始國產化深耕中國市場,多年來在中國獲得了高人氣和高銷量。關注這個級別的消費者自然也會了解另一款SUV:日產奇駿。但提起日產奇駿,給人的感覺卻是話到嘴邊但說不出什麼的滋味。是的,我們知道奇駿近兩年賣得很火,但這個車型進入市場近20年,怎麼留給大家的印象卻如此單薄呢?既然如此,不如圍觀一下本田CR-V和日產奇駿的發家史,你會發現它們的關系這么遠又那麼近.....
CR-V紅紅火火之時,奇駿還在設計稿上
作為SUV市場的老大哥,第一代本田CR-V早在1996年在日本推出,它是本田第一款自主設計的緊湊型SUV車型,在此之前,還有一款與五十鈴公司合作研發的SUV車型Honda Passport。由於本田在渠道上沒有過多向CR-V傾斜,導致產品初期未能得到日本市場的重視。直到1996年其首次在美國展出後,才獲得了市場的關注。
1997年2月,本田CRV正式在美國市場上市,很快便超過了當時人氣極高的豐田RAV4,次年一舉成為美國市場緊湊型SUV的銷量冠軍,年度總銷量突破10萬大關。在美國大熱的本田CR-V很快將人氣帶回日本國內,日本消費者才真正開始關注該款車型。到了2000年的時候,本田CR-V成為日本最暢銷SUV,首次超越了當時的冠軍豐田Land ruiser。
同為日本三大汽車廠商的日產,眼看豐田RAV4和本田CR-V在美國市場收獲了如此大的成功,終於在2000年9月推出第一款緊湊型SUV:X-Trail,並在同年11月開始正式銷售。
第一代日產X-Trail很好地吸收了美國市場對SUV的審美,整體設計與當時本田CR-V一樣走硬朗的越野風格,動力和扭矩調校媲美中期改款的本田CR-V。但畢竟產品的推出時間比整個市場的發展落後不少,產品自身的亮點不足,加上海外市場銷售渠道的拓展也比國內上市時間要晚了好幾年,所以第一代日產X-Trail看起來更多是為了填補在緊湊型SUV的空缺,俗稱「占坑」。
雖然如此,日產X-Trail在日本國內的上市適逢第一代本田CR-V產品末期,這讓日產X-Trail有了偷襲的機會,在日本的銷量迅速超越了本田CR-V。
率先國產,CRV曾把奇駿虐得滿地找牙
本田在2002年推出了第二代CR-V,產品的設計改變了前代硬漢的形象,加入了更多圓滑的線條,變得更為運動和時尚,將越野車的產品形象逐漸靠攏為城市SUV的定位。這樣的策略調整可以說是當時市場上的神來之筆,因為當時國內外的產品設計還是以越野車風格為主,這使得第二代本田CR-V獨具一格。加上第二代產品在動力總成和其他配置上均比前代有所提升,幫助它在全球的銷量迅速突破了200萬台。
I. 斯巴魯森林人與本田crv哪個好(綜合)
首先現糾正一下樓下幾位朋友對CRV四驅系統的誤解,CRV一直使用的是本田自己開發的DPS(雙泵系統)四驅,其工作原理其實跟電控多片離合器是一樣的,都是通過液壓油的壓力壓緊離合器片達到傳動動力的目的,不同的是12款之前的CRV的DPS系統簡單說是一種純機械式的被動作動系統,利用前後輪轉速差使液壓泵泵輪轉動通過液壓油提供壓緊離合器片的壓力,而電控多片離合器相當於主動(電控)控制液壓泵通過液壓油提供壓緊離合器片的壓力!而13款四驅CRV升級了四驅系統,裝備了使用在謳歌RDX上的E-DPS系統,其實升級也很簡單,就是把雙泵中其中一個液壓泵換成了電動泵(電機帶動),變被動控制為主動控制!當然大家不要期待這些50以下的SUV有什麼好的越野性能,二三十萬左右的城市SUV是不會主打什麼越野性能的,他們裝備的四驅系統性能其實差不多,都是在公路上出現極限狀態時提高一下可操控性的!!另外掃盲一下,從上一代CRV開始就從來沒有用過什麼粘性聯軸節這種四驅系統,他一直用的是DPS雙泵四驅系統,知道了吧,不要再以訛傳訛!!
再說一下斯巴魯森林人,很多挺森林人貶CRV的朋友拿CRV「裝備」的粘性聯軸節(其實並不是)來說事,但是「很不幸」的是這個粘性連軸節恰恰是2.0排量森林人裝備的,很多人認為粘性聯軸節是騙人的假四驅,其實不然,就連三菱的越野車都有用粘性連軸節的,四驅系統越野性能好不好,主要看廠商對一款車的定位,不是說只要是一款四驅車就有越野能力的,要具備很強的越野能力,光有四驅沒有意義,還要看是否具備一些輔助的脫困裝置,如差速鎖(大家可以看看視頻裝備了伊頓差速鎖的兩驅皮卡越野脫困能力遠高於普通的全時四驅車),除了一些機械脫困裝置外還同時具備四輪電子輔助系統(如中東版陸地巡洋艦),還要看是否帶有扭矩放大能力的分動箱(硬派越野必備,如牧馬人,霸道等),是否具備越野輪胎(最重要的因素),駕駛員的越野技巧(更重要的因素)----所以,在目前汽車行業中各廠商技術實力均等的情況下,一款車具備什麼樣的性能是由廠商對其車輛定位決定的!!
對於斯巴魯的水平對置發動機,有誤解的人更是大有人在,水平對置發動機相對於直列四缸發動機來說並不先進,從誕生年代來說甚至還要落後,H型水平發動最早使用在活塞發動機的航空器上,但是很快就被淘汰了,淘汰的原因學過活塞發動機原理的人應該都知道,就是雖然水平對置發動機具備震動小,同排量輸出扭矩稍強的優點外,他的缺點也是非常顯著的---維護非常不方便,磨損不均衡(重力原因),滑油消耗量過大等等一系列的缺點,當一種技術的缺點帶來的負面影響超過優點帶來的正面影響時,他就會被淘汰!而斯巴魯是堅持發揚這種技術的不多的廠商之一,通過不斷的努力和技術發展,斯巴魯力爭將水平對置的發動機的優點無限放大,同時極力減小他的缺點帶來的負面影響,在業界,沒有獨特技術的廠商不會生存,而在日本像斯巴魯(僅指斯巴魯的汽車部分,富士重工的航空技術在日本還是首屈一指的),馬自達這樣的小廠商之所以能在三大日系品牌夾縫中活的很滋潤,與他們的獨到技術(如水平對置,馬自達的轉子發動機)是分不開的!!
關於森林人和CRV的選擇,那就見仁見智了,兩款車特點不一樣,那麼哪個適合自己的用車目的哪個就是最好的!
CRV:本田出品,質量的保證---這一點毋庸置疑,本田發動機,變速箱及各部件的可靠性之高是有口皆碑的(這一點連豐田和日產也要甘拜下風,至於一眾可靠性低下的歐洲車,更是要玩蛋去了)
出色的做工----CRV內飾用料並不怎樣,但是並不影響他的裝配工藝和做工
大空間----本田對車內空間的優化技術水平我一直認為是業界第一的,可以自己去看看CRV和思域的空間!
較低的使用成本----保養,保險,維修都要比森林人便宜的多
先進的I-VTEC發動機---別把本田車屁股後面貼的那個I-VTEC標志不當盤菜,這才是本田的看家技術之一(另一個當然是SH-AWD),當然,VTEC本意是用來裝備在高性能車上的高性能發動機,發展到家用車高性能這一優點肯定多少會被閹割(高性能普遍意味著高油耗),但是卻成了高可靠性,低能耗的代名詞---本田發動機技術獨步車壇
缺點:1.雖然本田從來沒有把CRV宣傳成一款越野能力很強的的SUV,人家設計CRV的初衷就是一款具備高可靠性高質量大空間的家用代步旅行車,但是既然有大多數人詬病CRV這一點,姑且算一個缺點吧!2.內飾用料太廉價,二十五六萬的車,其實不便宜了,真不該使用那麼多硬塑料啊本田! 3.懸掛便鬆散,彎道側傾較大 4.離地間隙沒比轎車高,導致通過性降低 5.由於口碑太好,導致變成了街車,毫無個性可言!
森林人:攜著斯巴魯在賽事上的威名,斯巴魯的民用車也理所當然的成為性能的代名詞!13款的森林人通過性相當不錯(僅限2.5和2.0XT車型),有豐富的脫困駕駛模式(如X-MODE),實際上也表現的非常不錯,200多的離地間隙使在很多路況面前CRV只有向森林人深情一瞥的份;還算不錯的質量;在同級別車裡面操控感覺相當不錯,爬坡能力是斯巴魯最讓人喜愛的原因之一!被豐田話事後做工又提高!相比CRV來說給人感覺更結實更沉穩一點的底盤(這個感覺其實跟全時四驅是分不開的,CRV雖然底盤不見得多鬆散,但是CRV大部分情況下是兩驅車,兩驅車帶動長車身,高車身,重車身,就是這種輕飄鬆散的感覺)!!
缺點:其實不用看拆車坊了,我自己都拆過這兩款車,可以說拆下裝飾材料後,兩車的裝配工藝大廠和小廠的水準立現高低!相比CRV的用心造一輛車(例子就是一絲不苟的規范化走線和線路保護),斯巴魯的走線就像是小作坊的作品,感覺很多地方的處理很糊弄事!某國內專家說森林人如果國產了的話也就是一台十幾萬的車,這話我雖然並不贊成,但是看工藝確實很像!!維修不便,保養相對較貴(進口車,這也沒辦法)
寫了這么多,把我累的夠嗆,就是想告訴你這兩款都是不錯的,主要看哪個更適合你!!!(2013年8月25日下午15:50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