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礦機知識 » 湖北澗池金龍山礦還出綠松石嗎

湖北澗池金龍山礦還出綠松石嗎

發布時間: 2021-04-19 01:51:12

A. 陝西省鎮安縣金龍山金礦床

陝西省鎮安縣金龍山金礦床為陝西省秦嶺南坡的鎮安縣米糧鄉所轄,是80年代末武警黃金部隊在南秦嶺鎮旬盆地丁-馬汞銻礦帶上發現的微細浸染型銻-金礦床,經勘查已達到大型規模。

1 區域成礦地質環境

1.1 大地構造單元

金龍山金礦床位於秦嶺褶皺系的南秦嶺印支褶皺帶,區域構造上位於鎮安-板岩鎮斷裂南側,金雞嶺復式向斜北翼的次級復背斜構造中。

1.2 區域地層

區內古生界地層出露較齊全(圖1),有寒武—奧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和二疊系。中生界僅三疊系,新生界僅有第四系零星分布。

圖1 金龍山金礦田地質圖

(據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指揮部,1997)

Q—第四系;P2l—上二疊統龍洞川組;P2y—上二疊統熨斗灘組;P1sh—下二疊統水峽口組;C1-2t—中—下石炭統鐵廠鋪組;C1-2s—中—下石炭統四峽口組;C1y—下石炭統袁家溝組;D3n—上泥盆統南羊山組;D2l—中泥盆統冷水河組。1—斷裂;2—礦脈及編號

古生界主要沿鎮安-旬陽盆地周邊分布,隨著沉積盆地的不斷演化,古生界地層的沉積范圍也不斷擴大,沉積中心向北遷移,賦礦地層上泥盆統南羊山組和下石炭統袁家溝組在沉積盆地的中心地帶發育。三疊系分布於研究區的中部地區,組成金雞嶺復式向斜核部,為一套淺海相碎屑岩和泥質碳酸鹽岩沉積。

1.3 區域構造格架

區內褶皺構造十分發育,主要有金雞嶺復向斜,位於鎮安-板岩斷裂以南,為鎮-旬地區印支褶皺的主體,軸向近東西延伸,背斜核部由三疊系、二疊系和石炭系組成,兩翼及仰起端為泥盆系及下古生界組成,其兩翼為次級褶皺復雜化。斷裂構造主要有商南-丹鳳斷裂、鎮安-板岩鎮斷裂、鳳鎮-山陽斷裂及石泉-安康-竹山大斷裂。

1.4 區域岩漿活動

研究區未發現任何岩體,但區域上岩漿活動較強,侵入岩以印支期花崗岩為主,多分布於研究區西部的鳳縣—寧陝地區,而在研究區兩側則有與銅、鉛、鋅礦化有關的華力西期、加里東期的花崗岩類,與鉻鐵礦有關的超基性岩類,與稀土礦床有關的二長花崗岩類。

2 礦區地質特徵

2.1 賦礦地層

礦體賦存於旬陽盆地的上泥盆統南羊山組(D3n)和下石炭統袁家溝組(C1y)中,其中,南羊山組是金礦床的主要賦礦層位,含礦岩系普遍含有機質(Zhang等,2000)。

南羊山組整合覆於冷水河組之上。區域上岩性岩相橫向變化較大,由西向東大致劃分出層位及時代相當的南羊山組碳泥質粉砂質鈣質板岩,灰岩-粉砂岩-頁岩,粉晶中細晶灰岩3個相地層區段。

袁家溝組整合覆於南羊山組之上,岩性為灰—深灰色中薄層含燧石條帶(團塊)細灰岩、微晶灰岩和粒屑灰岩。岩石中富含有孔蟲、蜓類底棲生物。

2.2 控礦構造

控礦構造具有區域性的褶皺式脆-韌性、韌-脆性剪切變形構造的特點。礦區南(F1)北(F2)大斷裂成為區內最大一級斷裂構造。F1和F2在走向上呈波形彎曲,斷裂面傾向N,傾角為70°~80°,屬高角度逆沖斷層,金龍山礦床即受限2條斷裂之間。NE,NW向斷裂為共軛的同期斷裂,NW向斷裂發育且規模較大,時序較長。NE向斷裂走向40°~60°,斷面向NW陡傾。SN向斷裂與成礦的密切關系無論在區域還是中小尺度都十分明顯。EW,NE,NW,SN向構造復合是金礦形成的一個重要構造條件,它們形成的米字型構造地段及其所處的有利含礦岩性部位,由於應力集中形成包括節理、裂隙和劈理等一系列透入性破裂構造,與金礦化蝕變關系十分密切。當這些透入性破裂構造發育在有利含礦岩層的剪切帶上時,破碎岩石可直接構成工業礦體。

2.3 圍岩蝕變

圍岩蝕變一般比較簡單,與銻金礦化較為密切的蝕變主要有硅化和碳酸鹽化,其次為重晶石化、伊利石化、黃鐵礦化、毒砂化、褐鐵礦化和高嶺土化等。礦化蝕變分可為3期:早期以黃鐵礦化、含砷黃鐵礦化、毒砂化及微弱硅化為特徵;中期仍以黃鐵礦化、含砷黃鐵礦化及毒砂化為特徵,但伴隨共生的硅化、鐵白雲石化及方解石化較明顯;晚期礦化蝕變以粗晶黃鐵礦化、輝銻礦化及辰砂化為特徵,同時伴隨強烈的似碧玉岩化、方解石化、重晶石化和少量伊利石化。其中早、中期礦化蝕變作用與金礦化關系密切,含砷黃鐵礦和毒砂是最主要的載金礦物。

3 礦體地質特徵

3.1 礦體特徵

金龍山礦區規模較大的工業礦體主要為1,3,6,16號礦體,其他均規模較小或僅為礦化體。

1號礦體及其外緣蝕變帶總長380m,寬4m左右。礦體南西部分呈脈狀,走向40°~60°;礦體北東部分呈扁豆體狀,走向60°~100°。總體傾向NW—N,局部反傾,傾角72°~86°。礦體在走向和傾向上均呈舒緩波狀,整體呈反之字復雜形態。實際控制礦體長度230m,水平厚度1.03~20.80m,平均厚6.71m。礦體出露最大標高906m,工程式控制制最低標高746m。礦體金品位1.04×10-6~64.26×10-6,平均6.13×10-6。礦體主要由浸染狀黃鐵礦-毒砂金礦石和浸染狀黃鐵礦金礦石組成,在局部NE向脆性斷裂疊加之強烈破碎蝕變帶處,出現角礫狀銻-金礦石。

6號礦體分布於礦段偏東一側,金礦構造蝕變帶長>1000m,寬3.00~12.70m,走向40°~55°,傾向NW,傾角75°~88°。其中,礦體控制長度為280m,水平厚度0.73~14.92m。礦體出露最大標高849.6m,工程式控制制最低標高750.11m,控制斜深257.60m。礦體金品位1.00×10-6~16.47×10-6,平均3.19×10-6。由於厚度上的明顯變化,礦體沿走向、傾向呈舒緩波狀延伸,並向深部礦石品位有明顯變富的趨勢。礦體總體具分叉邊緣之透鏡體狀形態,內部常見有圍岩塊體。礦體主要由浸染狀黃鐵礦—毒砂金礦石和浸染狀黃鐵礦金礦石組成,偶見角礫狀銻—金礦石。

16號礦體分布於礦段東南部,位於金龍山背斜南翼。礦體受近EW 向層間斷裂控制。斷裂長度>300m,走向90°~105°,傾向180°~195°,傾角75°~80°。工程式控制制礦體長98m,礦體水平厚度2.06~9.32m,平均厚5.00m。礦體出露最大標高855m,工程式控制制最低標高733m。礦體金品位1.13×10-6~52.58×10-6,平均8.15×10-6。礦體主要由浸染狀黃鐵礦—毒砂金礦石及浸染狀黃鐵礦金礦石組成。

3號礦體位於金龍山背斜軸部,賦存於南羊山組中-上岩性段,呈近EW向展布,主要受褶皺軸面劈理擴張帶控制。地表控制礦體長度60m,水平厚度5~15m,金品位1.03×10-6~33.53×10-6,平均4.13×10-6。礦體主要由浸染狀黃鐵礦—毒砂金礦石及浸染狀黃鐵礦金礦石組成,形態呈透鏡體狀。

3.2 礦石成分

礦石中主要金屬礦物為含砷黃鐵礦、毒砂、輝銻礦、黃鐵礦及少量辰砂、黃銅礦等。脈石礦物有石英、方解石、鐵白雲石、絹雲母及地開石。主要載金礦物為含砷黃鐵礦及毒砂。金以次顯微狀(0.014~0.075 μm)小圓珠及鏈球狀賦存於含砷黃鐵礦增生環帶及毒砂晶粒中。

3.3 礦石組構及成礦階段劃分

礦石結構主要為自形—半自形—他形、包含、交代、固溶體分離和溶蝕等;構造為(細脈)浸染狀、角礫狀、團塊狀和(網)脈狀等。

礦床成礦作用劃分為3個成礦期:同生沉積成礦預富集期、構造疊加-熱液改造成礦期和表生氧化次生富集期。構造疊加-熱液改造成礦期可進一步劃分為4個成礦階段:褶皺變形成礦階段、次級褶皺-應變滑劈理變形成礦階段、膝折變形成礦階段和脆性變形成礦階段。

3.4 礦石組分

礦石中富含Au,Cu,Pb,Zn等元素,含量變化大,Au主要與Cu,Ag,Bi,Fe呈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分別為0.86,0.60,0.44,0.30,這與載金礦物主要是黃鐵礦和黃銅礦是基本一致的。

4 礦床成因分析

4.1 礦物包裹體特徵

金龍山金礦帶的流體包裹體特徵、液相成分、氣相成分見表1,2和3(張復新,1997;趙利青,1997)。

包裹體比較發育,但個體偏小,絕大多數<5 μm,一般在1~3 μm之間,而且從金礦化、銻礦化階段到碳酸鹽化階段,包裹體個體逐漸變大,包裹體以液相和氣液相為主,氣液比集中在5%~25%之間。包裹體形態為似球狀、橢圓狀、長條狀和不規則狀等,在40×10倍的顯微鏡下可見晚期樣品中有很多以小黑點形態存在的氣相在液相包裹體中跳動。

成礦流體總體上Cl->F-,Na>K,屬於Cl--Na型流體。

礦物流體包裹體測定,含金成礦流體液相成分的陽離子K>Na,Au>Sb;陰離子(

)>(F-+Cl-);氣相成分以H2O為主,次為CO2,CH4,CO,N2

從金、銻礦化階段到碳酸鹽化階段,包裹體中N2,CO2含量增加,碳酸鹽化階段還測到了一定量的O2,說明隨成礦作用演化,成礦流體系統愈趨開放,越來越多的大氣降水加入到成礦流體中,指示成礦深度逐漸變淺,成礦過程中發生了地殼隆升。

表1 金龍山金礦帶的流體包裹體特徵及均一溫度

表2 金龍山金礦帶的流體包裹體液相成分

註:①未計

;②未計Ca2+;「—」為低於檢測限。

從早到晚,成礦流體中H2O含量降低,CO2含量增加,H2O/CO2比值明顯降低(表3),表明CO2的濃度在逐漸增加,根據化學平衡的原理,溶液中的

離子的含量也應增加。與典型卡林型金礦特徵(Kerrich等,2000;Berger等,1991)一致,也與金龍山金礦帶的礦物組合順序吻合。

表3 金龍山金礦帶流體包裹體氣相成分

註:還原參數R=(H2+CO+CH4)/CO2;「—」為低於檢測限。

表4 金龍山金礦帶礦物及礦物流體包裹體碳(PDB 標准)和氫、氧(SMOW 標准)同位素組成

註:

為計算值,石英和方解石與水的分餾方程式分別採用:1000l nα石英-水=3.4 2×106T-2-2.8 6(張理剛,1985,200~500℃);1000lnα方解石-水=2.78×106T-2-2.89(O'Neil,1969,0~800℃),其餘欄目均為實測值;*者引自張復新等(1997),**者引自趙利青(1997),未知注者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同位素開放實驗室測試,質譜計型號為MAY251EM,碳和氧同位素分析精度為0.2%,氫同位素分析精度為2%;「-」為未測者。

從金龍山和丘嶺金礦床來看,晚期包裹體中CH4,C2H6的含量高於金銻礦化階段,這可能是因為賦礦地層的有機質含量較高,在成礦熱液作用下,氧化分解產生CH4,C2H6和CO2等,從而導致晚期的輕烴含量高於主礦化階段;另一個原因是晚期成礦溫度低,有利於C2H6等的穩定存在。

4.2 物理化學條件

金礦化階段的包裹體的均一溫度范圍為158~268℃,集中在180~220℃之間,鹽度為5.7%~7.85%(張復新等,1997);銻礦化階段均一溫度為120~277℃,集中在140~220℃之間,鹽度為8.3%~8.6%(張復新等,1997);而成礦晚期的均一溫度為81~184℃,集中在130~180℃之間。表明從主成礦期到成礦晚期,均一溫度逐漸降低,同時顯示了成礦流體具有中低溫、中低鹽度的特徵,符合微細浸染型金礦床的一般特徵。

4.3 同位素地球化學標志

4.3.1 氫氧碳同位素

礦物δ18O集中在16.5‰~25.5‰之間,富集18O,與沉積岩δ18O范圍(5‰~25‰;魏菊英等,1988)接近。從金龍山礦床δ18O的特徵可以看出,從金礦化階段(24.3‰~25.9‰)到碳酸鹽化階段(16.5‰~17.9‰)有降低的趨勢,加之礦化過程的溫度是降低的,故流體的δ18O應是逐漸降低的,表明大氣降水的加入量增多。從早到晚,流體包裹體的δD值逐漸增加(表4)。金龍山礦床主成礦階段流體δD平均值為-87‰,而晚期為-65‰;丘嶺礦床由-83‰變化到-69‰;這些δD值在當地中生代(J-K)大氣降水δD(δD=-88‰)(張理剛,1985)附近波動。在成礦流體δD-δ18O關系圖上,研究區成礦流體投影點位於岩漿水的區間內或左右兩側以及變質水的下邊界附近。絕大部分樣品的投影點相對於大氣降水線都明顯向右漂移,表明流體與圍岩進行了充分的交換或者來自圍岩,從而富集了δ18O,也表明成礦流體可能是由來源於大氣降水的沉積建造水演化而成的(表4)。

從早到晚,成礦流體有向大氣降水演化的趨勢。金龍山金礦帶在δD-δ18O圖上的投影點分布情況與該區同在泥盆系中的八卦廟金礦(石英包裹體的 δD,δ18O 值分別為-117.9‰~-53.5‰和-3.07‰~13.3‰(韋龍明等,1994))和雙王金礦(石英、方解石和鐵白雲石包裹體的δD、δ18O分別為-62.2‰~-131.9‰和8.31‰~15.20‰(樊碩成等,1994))相似,同時還與整個中國微細浸染型金礦(劉東升等,1994)類似。

此外,對於雙王金礦的研究也可以發現,從成礦早期到晚期,流體包裹體δD的平均值分別為-98.0‰(4個樣品)、-78.6‰(6個樣品)和-32.6‰(1個樣品)(樊碩成等,1994),逐漸增加;而δ18O平均值分別為13.9‰,10.8‰和-7.63‰,依次降低,這一變化趨勢和金龍山金礦帶是一致的。

這些相似的特徵可能是與它們具有相同的大地構造背景,從而導致相似的流體演化過程有關。

4.3.2 硫同位素

含礦岩系沉積岩黃鐵礦δ34S值為-4.23×10-3~+0.73×10-3,極差為4.96×10-3,接近隕石硫並偏向負值,顯示具有來自火山熱液硫源,且被生物輕度還原硫的特點,與該含礦岩系中發現與生物成因黃鐵礦共生的少量火山凝灰物質有密切關系。礦石中熱液成因硫化物δ34S值為11.05×10-3~19.76×10-3,極差為8.71×10-3,重硫較富集,早、中期金礦化階段硫化物較晚期銻礦化階段明顯富集重硫,顯示出本區銻金礦床含黃鐵礦較不含金黃鐵礦富集重硫,是本區礦床同位素的地球化學特徵。

4.3.3 鉛同位素

含礦岩系沉積岩黃鐵礦的鉛同位素變化范圍較大,206Pb/204Pb為18.058%~18.478%,207Pb/204Pb為15.523%~15.843%,208Pb/204Pb 為 38.356%~39.117%,變化系數分別為 1.28%,0.96%,2.27%,顯示出地層鉛同位素組成不均一的多來源特徵。

4.4 成礦時代

40Ar/39Ar年齡分析結果表明,金礦成礦年齡為135.5 Ma,即礦床形成於白堊紀早期。

綜合以上分析,初步認為金龍山金礦床為細脈浸染型。

參考文獻

劉新會,劉爽,李淵等.2000.金龍山-丘嶺金礦床成礦流體的儲運規律及區域找金方向.地質找礦論叢,(增):10~14

張靜,陳衍景,張復新等.2002.陝西金龍山卡林型金礦帶成礦流體地球化學研究.礦床地質,21(3):283~291

(張艷春編寫)

B. 鄖西澗池管理綠松石礦工作辛苦嗎

那是肯定了,不幸苦才怪,不過可以弄點綠松石去綠松石門戶網賣也是不錯滴!

C. 綠松石半生礦是什麼意思

綠松石伴生礦,顧名思義,就是和綠松石相伴而生的一種礦石。

伴生礦對於剛接觸綠松石的玩友來說不好區分,無論是從外觀還是價值。也有不良的商家拿伴生礦當做綠松石來售賣,特別是檸檬黃伴生礦加工而成的「檸檬松」,非常像現在市場上價格很高的菜籽黃。

不懂的一定要多問多學多了解後再出手,以免上當受騙。

(3)湖北澗池金龍山礦還出綠松石嗎擴展閱讀:

對於伴生礦綠松石,要知道一個名字、兩個代表。

一個名字:水牛松石

綠松石伴生礦其實並不算新發現的東西,早在之前,伴生礦開采出來後外貿出口至歐美地區。在歐美,綠松石伴生礦有一個好聽的名字——buffalo turqoise。

翻譯過來就是水牛松石,因為那個年代翻譯的問題,我們把它稱為牛角石,由此口傳下來。現在不少人還把綠松石伴生礦叫水牛松石的。

兩大代表:紫羅蘭、檸檬石

紫羅蘭

名字非常好聽,讓人聽到名字就很有美感。不過它多是灰中帶著不規則淡淡的紫色與藍色,被美其名紫羅蘭。

檸檬松石

這個比紫羅蘭還要多,是最近在各個大小文玩市場都突然出現一種「松石」,大多叫檸檬石,更有叫檸檬黃,檸檬綠松。

這種「松石」呈淺綠或淡淡的檸檬黃色,甚少鐵線泥線,有點奶油糖蠟像,色相很誘人。售賣此石的商家一律打著與綠松石同礦旗號,對別人都說屬於稀有礦,倚綠松石之名賣高價。

D. 原礦綠松石說法的來因,背後是炒作還是其他

你好,原礦綠松石的來因是因為,以前根據綠松石的特性加工基本上都是沁膠刷膠的,這樣綠松石加工起來不容易碎.但是後面好多假綠松石看起來跟真的綠松石一樣也不好分辨.就導致了真的綠松石就不沁膠刷膠了,稱作原礦綠松石.

E. 馬鞍山市綠松石礦()

馬鞍山市綠松石礦分布於馬鞍山市向山地區,北起筆架山,南抵馬山,西鄰黃梅山,東至大金山,南北長10公里,東西寬7公里,與寧蕪中段鐵、硫礦帶相重疊。礦床成因類型屬風化殼型。礦床規模較大,礦石品位高、塊度大、顏色鮮艷,采出之礦石即可加工成各類工藝品,檔次高者可做首飾用。該寶玉石礦產地是安徽省首次發現的,它的發現為我國寶玉石事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資源基地。

馬鞍山市綠松石礦有南山、凹山、筆架山、大王山等礦產地,礦體產於中生界白堊系含磷鋁之火山岩和次火山岩風化淋濾帶及原生帶內,與鐵、硫礦床在成因上有密切的關系。礦體有囊狀、脈狀、層狀,單個礦體長幾十厘米至百餘米,厚0.02—1.60米,常成群出現,呈平行排列和雁行排列。礦石結構多為隱晶結構、纖維結構、球粒結構。礦石構造為膠狀構造、結核狀構造、脈狀構造。綠松石是銅的含水鋁磷酸鹽礦物,屬綠松石-鐵綠松石系列。礦石含量0.2—41.03公斤/立方米,遠景儲量約在1000噸以上。本區自50年代以來,許多生產、科研、教學單位先後做了大量的地質工作,對鐵、硫、硬石膏、明礬石、高嶺土進行了勘查,並提交了相應的地質勘查報告和科研成果,唯對綠松石礦未做相應的工作,其主要原因是一般地質人員不認識,誤以為「綠高嶺土」,致使該種貴重寶玉石礦長久沉睡於地下,無人問津。1970年後國內對華東火山岩鐵礦的重視,在該區開展了大規模的鐵(銅)礦成礦條件、成礦規律研究,全國各地的地質專家也來馬鞍山地區進行地質研究和地質考察,發現了南山、凹山鐵礦床內外緣有綠松石的存在。由於當時我國對該礦種的利用未打開銷路,加之地表礦石因氧化緣故,表面呈黃綠色,經濟意義不大,尚未引起足夠重視。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原湖北省鄖縣綠松石的產量劇降,急需尋找新的礦產地,1983年第一期《中國地質》中王福泉撰文,認為凹山鐵礦內的綠松石在采鐵礦石時可回收利用。據此信息,省地礦局三二二隊區調分隊在開展1∶5萬小丹陽幅、慈湖鎮幅區域地質調查中,在技術負責人趙玉琛的領導下,由礦產組許國成(組長)、陳復元、吳敏等人對南山綠松石礦進行地表勘查和研究工作。大家不怕采場的深溝斷塹,不顧酷暑嚴冬,默默地認真仔細工作著。記得當時剛到南山鐵礦床采場時,不時看到一片片、一條條藍色吉祥之光,尤其是雨後,采場內更加燦爛奪目。綠松石呈大脈狀、結核狀,產於黃鐵礦脈內的綠松石呈蔚藍色、靛藍色,真是高貴富麗。礦石的重量(塊度)一般0.1—0.5公斤,部分可達數公斤,偶爾可見數十公斤,價值達數萬元的特大礦石。綠松石具有巨大的經濟意義的消息傳出,地質勘查工作受到嚴重干擾,普查工作只能暫停。最後按地質塊段統計平均品位,估算礦石儲量432噸,1988年編寫了《安徽省馬鞍山市南山綠松石礦床普查評價報告》。

大王山綠松石礦是在普查該點高嶺土礦時發現的,發現後對主礦體以40×40米,局部地段以20×20米的工程間距布置探槽、淺井進行控制,1990年結束野外工作,同年由許國成、陳復元等人編寫了《安徽省馬鞍山市大王山綠松石礦床普查地質報告》,探明儲量41噸。在普查該礦床中,還發現了國內罕見的具磷灰石巨晶的假象綠松石,具有較高的經濟和研究價值。

在總結綠松石礦床成礦條件和成礦規律的基礎上,經進一步工作,相繼發現了凹山、筆架山等一批綠松石礦床(點),擴大了該區綠松石的遠景儲量。

馬鞍山市綠松石礦床交通便利,開采技術條件簡單,礦山在采鐵硫礦石時順便回收。地方政府也組織開采,並建立工藝廠;年產礦石約10—20噸,除少量供本地鄉辦工藝廠加工綠松石產品外,大多數礦石直接銷往河南、湖北、深圳等地。今後應採取探、采、工、貿一條龍,提高經濟效益。

F. 湖北十堰市鄖西縣哪裡有產綠松石 價格便宜的 在鄖西縣哪裡 明確標明地點謝謝

湖北十堰市鄖西縣下營村有產綠松石。比較著名的是出產優質的菜籽黃綠松石。現在已封礦。

G. 大神們幫我看看這綠松石是真的么是原礦的還是磷鎂礦

恐怕多半都不是真正的綠松石。美菱礦染色的假冒綠松石確實模擬度很高,可是還是有很多地方會露出馬腳。這串石頭如果是真正的綠松石,這么漂亮的顏色,而且還每一顆顏色都毫無區別,價格肯定是很高的。不過這藍色一眼看著雖然很漂亮,可是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其實顏色很淺,這正是染色美菱礦的特點。尤其是表面根本看不出天然綠松石那樣的油潤感。所以這手串應該是有問題的。

熱點內容
doge是什麼意思英語翻譯 發布:2025-08-14 07:17:10 瀏覽:714
區塊鏈與未來經濟心得 發布:2025-08-14 07:17:07 瀏覽:908
4hu33wdoge 發布:2025-08-14 07:11:56 瀏覽:513
區塊鏈金服待遇 發布:2025-08-14 07:11:20 瀏覽:56
伺服器eth指示燈 發布:2025-08-14 07:11:19 瀏覽:617
數字貨幣數據是什麼 發布:2025-08-14 07:10:28 瀏覽:572
區塊鏈取代銀行 發布:2025-08-14 06:59:47 瀏覽:150
okcoin幣行btc充值 發布:2025-08-14 06:59:41 瀏覽:137
debianeth0沒了 發布:2025-08-14 06:58:27 瀏覽:312
usdt誰發行的啊 發布:2025-08-14 06:47:53 瀏覽: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