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礦機挖ETH
Ⅰ 挖礦是怎麼挖的,在什麼平台挖的
挖礦晶元經歷了CPU挖礦到GPU挖礦到FPGA挖礦,如今走入了ASIC挖礦時代。然而挖礦的方式也經歷了從一兩台礦機挖礦到小礦機作坊,再到如今走入了大規模礦場挖礦的時代。
(1)挖礦方式:從一台礦機到大規模礦場。
如果你開始嘗試挖礦,你需要准備一台礦機、一台能聯網的電腦、一個AUC、一個樹莓派、電源及各種連接線等。各種設備的連接順序為網線->樹莓派->MicroUSB線->AUC->4PIN連接線->礦機和電源。
Ⅱ 做FPGA挖礦機,現在還能做什麼幣
FPGA免費,貌似挖礦很費電,淘寶上好像有賣資料程序的以前
Ⅲ 比特幣挖機如何挖到比特幣
一、挖礦原理
最初的時候,我們用電腦CPU就可以挖到比特幣,比特幣的創始人中本聰就是用他的電腦CPU挖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創世區塊。然而,CPU挖礦的時代早已過去,現在的比特幣挖礦是ASIC挖礦和大規模集群挖礦的時代。
回顧挖礦歷史,比特幣挖礦總共經歷了以下五個時代:
CPU挖礦→GPU挖礦→FPGA挖礦→ASIC挖礦→大規模集群挖礦
挖礦晶元更新換代的同時,帶來的挖礦速度的變化是:
CPU(20MHash/s)→GPU(400MHash/s)→FPGA(25GHash/s)→ASIC(3.5THash/s)→大規模集群挖礦(3.5THash/s*X)
挖礦速度,專業的說法叫算力,就是計算機每秒產生hash碰撞的能力。也就是說,我們手裡的礦機每秒能做多少次hash碰撞,就是算力。算力就是挖比特幣的能力,算力越高,挖得比特幣越多,回報越高。
在比特幣的世界裡,大約每10分鍾會記錄一個數據塊。所有的挖礦計算機都在嘗試打包這個數據塊提交,而最終成功生成這個數據塊的人,就可以得到一筆比特幣報酬。最初,大約每10分鍾就可以產生50個比特幣的比特幣報酬。但是該報酬每4年減半,現在每10分鍾比特幣網路就可以產生25個比特幣。
而要成功生成數據塊,就需要礦工需要找到那個有效的哈希值,而要得到正確的哈希值,沒有捷徑可以走,只能靠猜,猜的過程就是計算機隨機hash碰撞的過程,猜中了,你就得到了比特幣。
二、挖礦方法
1、挖礦方式:從一台礦機到大規模礦場
如果你開始嘗試挖礦,你需要准備一台礦機、一台能聯網的電腦、一個AUC、一個樹莓派、電源及各種連接線等。各種設備的連接順序為網線->樹莓派->MicroUSB線->AUC->4PIN連接線->礦機和電源。
圖3:礦場圖(成千上萬台礦機規模)
如今,抱一台礦機回家或者部署一個家庭小作坊挖礦(幾十台礦機)的中小曠工盈利空間非常有限,挖礦行業也正逐漸向有廉價電資源、有專業化部署能力的企業和團隊集中。
影響挖礦收益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礦機的性能和功耗、全網的算力和難度、礦場的部署和運維能力、有沒有廉價電的資源、以及幣價和政策的導向等等。目前優秀的礦企,他們擁有晶元研發的能力、大量的算力、專業的礦場部署和運營經驗等,在未來,資源、算力會越來越向這些礦企集中。
2、礦池
除了上面的裝備,你還需要一個必備的工具——礦池。礦池的作用是集合大量礦機算力,增大你得到比特幣的幾率,同時將你未來能得到的比特幣收益提前平均分配到你的賬戶里。
簡單的解釋如下:現在比特幣全網每10分鍾產生一個區塊,這個區塊包含25個比特幣。假設全球有1W人參與挖礦,那麼在這10分鍾內,只有1個幸運兒拿走了這25個比特幣,其它人則顆粒無收。而礦池的原理是大家組隊開采,並按約定的分配方式分配,使得礦工的比特幣收益趨於穩定,減少礦工的風險。在此以最常用的PPS分配方式為例,假設你的算力是10T,而整個礦池的算力是100T,你的算力占礦池算力的1/10,假設礦池一天能產生10個比特幣,那你每天就能拿到1個比特幣。
3、雲算力
在現實情況下,挖礦礦機常常供不應求,同時,礦機發貨需要很長的等待期。礦機安裝、調試、維護等流程非常復雜,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礦工們還要忍受礦機的噪音和熱量。對礦工來說,最大的成本還不是這些,是挖礦所消耗的高昂的電費,中小礦工的盈利空間越來越小甚至為負。
三、挖礦收益與風險
挖礦收益可以通過以下公式來計算:
挖礦收益=產生的比特幣*幣價-礦機成本-電費-託管費
如果你只是一個小礦工,一般情況只要扣除礦機成本和電費即可。
挖礦風險如下:
比特幣數量目前不足450萬枚 用不增發
比特幣幣價波動,價格回調就會導致回本周期延長。
挖礦難度的提升 目前我們的機子是可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斷電 斷網的風險
Ⅳ 以太坊gpu挖礦程序是怎樣的
GPU挖掘
硬體
演算法是內存難解的,為了使DAG適合內存,每個GPU需要1-2GB內存,如果你得到錯誤提示:Error GPU mining. GPU memory fragmentation? 說明你沒有足夠的內存。GPU挖礦軟體是基於OpenCL實現的,AMD GPU會比同一水準的NVIDIA GPU更快。ASIC和FPGA相對低效因而被阻攔。要給晶元集成平台獲取openCL,嘗試:
AMD SDK openCL
NVIDIA CUDA openCL
Ubuntu Linux設置
對於這個快速指南,你會需要Ubuntu 14.04或15.04以及fglrx圖像驅動器。你也可以使用NVidia驅動器和其他平台,但是你必須要找到自己的方式來獲得有效的OpenCL安裝,比如Genoil的ethminer分叉。
如果你在用15.04,到"軟體與更新〉額外的驅動器"設置為"從fglrx為AMD圖形加速器使用視頻驅動器"。
如果你在用14.04,到"軟體與更新〉額外的驅動器"設置為"從fglrx為AMD圖形加速器使用視頻驅動器"。很遺憾,對於一些人來說,這種方法可能不管用,因為Ubuntu 14.04.02中有個已知的程序錯誤會阻止你轉換到GPU挖礦所必須的專屬圖形驅動器。
所以,如果你遇到這個程序錯誤,先到"軟體與更新〉更新"選擇"預發行的可靠更新提議"。然後,回到"軟體與更新〉額外的驅動器"設置為"從fglrx為AMD圖形加速器使用視頻驅動器"。重啟之後,值得檢查一下現在確實正確安裝了驅動器(例如通過再到"額外驅動器")。
不管做什麼,如果你在用14.04.02,一旦安裝之後,就不要改變驅動器或者驅動器配置。例如,aticonfig –initial的使用(尤其是-f, –force選項)會"破壞"你的設置。如果你偶然改變了配置,會需要卸載驅動器,重啟,再次安裝驅動器並重啟。
Ⅳ 比特幣礦機的工作原理,是否是通過電腦發送難度給FPGA、ASIC,然後由礦機算出難度,傳到電腦
挖礦的目的就是為交易塊打包。打包成功了,你就開出一個新的包包,獲得25比特幣的獎勵,以及未來加進這個包的交易的手續費。
然後其他的礦工就開始為你這個新包產生的交易打包直到下一個包的出先。
以後的比特幣挖礦產能小,甚至變零了,你是還有交易費收的。 系統永遠需要」礦工「,礦機還是會存在的。
Ⅵ 阿瓦隆礦機可以挖什麼幣
比特幣,萊特幣 都可以,但是不建議購買,價格浮動大不說,還要擔心美聯儲封殺,回本都是有很大風險的
Ⅶ 比特幣和以太坊挖礦有什麼區別
比特幣採用的是SHA-256加密演算法發,在挖礦的時候,比拼的是算力。為了提高算力,比特幣經歷了CPU挖礦、GPU挖礦、FPGA挖礦和現在的ASIC礦機挖礦四個階段,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
以太坊採用的是Ethash加密演算法,在挖礦的過程中,需要讀取內存並存儲DAG文件。由於每一次讀取內存的帶寬都是有限的,而現有的計算機技術又很難在這個問題上有質的突破,所以無論如何提高計算機的運算效率,內存讀取效率仍然不會有很大的改觀。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以太坊的Ethash加密演算法具有「抗ASIC性」.
加密演算法的不同,導致了比特幣和以太坊的挖礦設備、算力規模差異很大。
目前,比特幣挖礦的、設備主要是專業化程度非常高的ASIC礦機,單台礦機的算力最高達到了110T/s,全網算力的規模在120EH/s以上。
以太坊的挖礦設備主要是顯卡礦機,專業化的ASIC礦機非常少,一方面是因為以太坊挖礦演算法的「抗ASIC性」提高了研發ASIC礦機的門檻,另一方面是因為以太坊升級到2.0之後共識機制會轉型為PoS,礦機無法繼續挖礦。
和ASIC礦機相比,顯卡礦機在啊算力上相差了2個量級。目前,主流的顯卡礦機(8卡)算力約為420MH/s,以太坊全網算力約為230TH/s.
從過去兩年的時間維度上看,比特幣的全網算力增長迅速,以太坊的全網算力增長相對緩慢。
比特幣的ASIC礦機被幾大礦機廠商所壟斷,礦工只能從市場上購買;以太坊的顯卡礦機,雖然也有專門的礦機廠商生產製造,礦工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DIY,從市場上購買配件然後自己組裝。
Ⅷ 能同時挖ETHZEC嗎
我考慮,應該是分別用2個程序挖2種幣吧。用CGminer_fpga挖btc,換個埠換個程序挖ltc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