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首談虛擬貨幣
A. 高曉松說:阿里人開會不談數字不談錢,到底阿里人開會談什麼
阿里人的確開會的時候不喜歡談數字,也不喜歡談錢,但是他們開會的時候會講一些理念。例如如何去賺錢,怎麼樣花最少的時間去賺更多的錢,應該去賺什麼樣人的錢,怎麼樣賺他們的錢,到底賺多少錢。一個公司不可能完全不談數字不談錢,他們是要擺脫錢和數字的這個圈子,從一定真正的實際出發去想如何才能夠搞到錢,搞到這么多的數字。所以阿里一直是在引導員工去思考,而並不是讓員工一味的去賺錢。
所以說阿里的人在開會的時候,他們不會僅僅的去談那些數字,談那些錢,而他們主要談的是他們公司的規劃方向以及接下來的計劃。所以阿里巴巴的員工他們每天目標都非常明確,他們都有方向,他們在花費金錢與時間進行研究的時候,不僅僅只是想這些研究會給他們帶來怎樣的利潤,而是在想這些研究將會對我們社會造成多大的進步,多大的發展。所以只有你站得高你才能看得遠,你才能有所成就。
B. 高曉松在曉松奇談里提到一句話,意思大概是千年的傷疤結的痂解開才最痛,求原句
說的是英國脫歐的事。沖洗傷口總是痛的。
C. 高曉松首談暴瘦原因,他減肥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高曉松談起自己減肥的原因,他說是因為在過生日之前突然之間感覺有點焦慮了,他不希望生活就這么繼續下去,被生活推著走,他希望還是能夠和生活稍微抗爭一下,爭取做一個有顏值的人,於是就開始了瘋狂減肥模式。
在飲食方面嚴格克制自己,半個月時間來,基本上除了一些極簡單的素食之外,再也沒有吃過其他的東西,甚至連碳水化合物對他而言都是非常危險的東西,所以他成功的在生日之前瘦了20斤。
所以能否減下肥來,最重要的是能不能保持自律,有的人可以很輕松的做到這些,而有的人卻終其一生都做不到。在拍電影的時候,有很多人可能會為了適應電影中的角色從而不斷的增肥或者讓自己身體暴瘦,這種演員非常敬業。
像梁朝偉等人,他們在拍電影的時候,為了演出電影中那種形銷骨立的形象,在自己身體本來就苗條的情況下,還進行飲食控制,讓自己瘦的如同皮包骨一般。這樣的人著實非常厲害,自律能力強到可怕的程度。
D. 高曉松首談暴瘦原因,為何說想和生活比拼顏值
為什麼高曉松說要和生活比拼顏值?原因是他在去年10月底的某一天,突然感覺到生日要到了,開始有焦慮,感覺得不應該向生活繳械,能抵抗就抵抗一下,於是他就想和生活比劃一下顏值,減肥之路就開始了。
當一個人真正下決心要和過去的自己做抵抗的時候,可想而知,他之前的生活是有受多大的打擊了。這點對於之前雙下巴沒脖子大象腿的他來說,是非常大的壓力,減肥決心有多大。現在我們也看到他減肥成功了,也為他感到很開心。在采訪的某節目里還表示“其實老天對我夠好了”這般凡爾賽語言。
想和生活比拼顏值,一方面人肥胖有的是先天遺傳,另一方面就是後天條件造成的肥胖。先天遺傳肯定改變不了,但至少可以通過鍛煉身體來維持一個強壯的體格,後天肥胖的人可以通過改變不良生活方式來減肥,基本上可以做到和肥胖之前一樣。因為後天我們都知道是由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引起,比如暴飲暴食、不運動、飲食不均衡,所以沒必要給自己那麼大的壓力說一定要減多少斤,只要生活方式習慣好了,減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E. 求關於高曉松的作文素材,要正面的,有意義的
生高曉松(1969年11月14日-),出生於中國北京,作曲、填詞人、音樂製作人及導演,「校園民謠」的代表人物。
1969年,高曉松生於北京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祖父高景德是清華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電機工程學家;外祖父張維為深圳大學首任校長,舅父張克潛則是知名電子學教授。1988年畢業於北京四中。同年考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雷達專業本科。1991年從清華大學退學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預備班學習電影。
[編輯]創作期間
1994年出版《校園民謠I》,以《同桌的你》一曲獲當年度幾乎所有流行音樂獎之最佳金曲、最佳作詞、最佳作曲。1995年以《戀戀風塵》、《蕾》等歌曲獲得當年各種金曲詞曲獎。1996年與宋柯共同成立「麥田音樂」,任音樂總監。次年出版個人音樂作品集《青春無悔》。並在當年於南京五台山體育館舉辦個人作品音樂會。
1997、1998年游歷歐美各國。完成小說《寫在牆上的臉》、劇本《那時花開》。
1999年,導演電影《那時花開》。與認識僅三天的沈歡閃電結婚,並把《那時花開》的女主角改名為「歡子」。
2000年3月底出版小說《寫在牆上的臉》[1]。
[編輯]2000年後
2000年其受聘搜狐娛樂事業發展總監。2001年4月出任新浪文化事業戰略顧問。這年與妻子沈歡離異。
2005年10月,高曉松在新浪開設博客,連載長文《1990如喪青春》回憶了他和老狼等朋友的往事,一些早期作品的背景。並在這個博客里發表了《彼得堡遺書》和《殺了她喂豬》等單曲作品。2006年3月,捲入韓寒與白燁的網路論戰,隨後關閉了自己的博客。
2009年擔任快樂女聲評委。2010年擔任湖南衛視「快樂男聲」比賽評委。同年又擔任東方衛視中國達人秀評委。
2011年4月,在發生轟動全國的葯家鑫故意殺人案及西安音樂學院學生力挺葯家鑫的言論後,高曉松號召音樂界封殺葯家鑫的母校西安音樂學院,引起輿論熱議。高曉松在其微博中說,「今後音樂界將不接受他們」,「生命都漠視的人會愛音樂嗎?」
2011年5月9日,高曉松因醉酒駕駛造成四車連撞,四人受傷,在北京被刑事拘留[2]。高曉松在派出所內寫下「永不酒駕」並向媒體道歉。5月16日,北京市東城區交通支隊向高曉松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吊銷駕駛證,五年內不得重新考取。高還因為沒有在有效期內更換新的駕照,被處以1000元罰款。5月17日,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判決高曉松犯危險駕駛罪,處拘役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四千元。[3][4]成為刑法修正案實施後首位醉駕入刑的名人。事後有網友惡搞高曉松作品《同桌的你》製作《酒桌的你》。
2012年3月,由韓寒命名的脫口秀欄目《曉說》開始播出,這檔節目高曉松自由發揮,說歷史、評人物、聊八卦、論文化、談熱點,打造視頻化的「高曉松專欄文章」。由優酷視頻出品。
F. 高曉松寫的這首歌流行了25年,他本人賺了800元,原唱賺了多少
有了這首歌,如果你在同學聚會,KTV一定要點的歌是《同桌的你》,歌詞是高寫的。出人意料的是,高在接受采訪時說,他寫這首歌賺了800元,賺了800萬。這首歌有什麼特別的?流行了25年,聽起來還是很懷舊。
雖然的歌曲作者高只獲得了800元,但他們也為他贏得了很多名氣,這肯定是沒有損失的。好歌傳世。高的《同桌的你》就屬於這種類型。你呢?你聽過這首《同桌的你》嗎?說說吧。
G. 高曉松談美國政治制度是什麼節目
《曉松奇談》。
《曉松奇談2015》之扒一扒美利堅系列。
《曉松奇談》(曉說)是由愛奇藝視頻網站於2014年6月6日開辦的一檔互聯網文化類脫口秀節目,由愛奇藝視頻網站旗下高曉松工作室打造,固定由高曉松主持人。
《曉松奇談》每期節目有不同的主題,主持人高曉松開談天文地理,海外見聞,中西野史,並在節目中設置幽默動畫版塊以及資料片段。
H. 高曉松談流量明星,他的評價一針見血,他是怎麼說的
其實高曉松的話,如果從中總結劃出重點的話就是說如今大多數的流量明星都僅僅會在意自身利益和自己的粉絲群體,而他如果想成為一個行業內的大腕,有好的未來就需要學會為整個行業作出貢獻,如果一個明星太過自私,如此發展下去最後的結局往往只會是曇花一現。2.流量明星未來的發展方向在何處
先拋開專注於偶像的粉絲群體不說,絕大部分的觀眾肯定都希望自己所看到的作品是高質量的,是能夠帶給大家一些積極引導的。現在的這些流量明星,如果還不能夠積極認識到自身問題,就像高曉松所說的,不想著為整個行業做出貢獻,而是只圖賺快錢,那肯定涼的會很快。這些流量明星們應該讓自己慢下來了,好好的磨練自身行業能力,為大眾帶來優質的作品,唯有這樣才能夠有更加優質的發展。
I. 高曉松送給張昕宇梁紅什麼銀幣
「11月8日,立冬,期滿,歸。184天,最長的半年。大家都好嗎?外面蹉跎嗎?」
J. 高曉松首次月入2000萬,付費聽音頻,你會不會捧場
「矮大緊」發達了!
一個月的時間,
靠著「賣聲」,
高曉松賺了2000多萬,
《矮大緊指北》這檔音頻節目由三個板塊組成——指北排行榜、文青手冊、閑情偶寄,主要是高曉松以個人視角來敘述歷史事件,評價時事人物,墊底音樂較為簡單活潑,更多時候可以看作是「電台版」的《曉說》(高曉松的互聯網視頻節目)。
高曉松說希望聽了節目的人都能夠更加快樂、更加幸福,而不僅僅是更加成功。對於節目內容,高曉松認為,「其實就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一個聊天節目,陪你聊的是有獨特精神文化的百曉生。」
「錄的時候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幸福。」高曉松說。
用戶會不會買單?
顯然,高曉松的幸福,在數據上有了很好的呈現。
其實,當初找高曉松的時候,蜻蜓FM也有些顧慮的,在當下這種追求技能學習的知識焦慮時代,用戶會為這種侃侃而談的節目形式買單嗎?
事實證明,「文青手冊」、「閑情偶寄」、「指北排行榜」這些高曉松根據蜻蜓FM平台數據有針對性製作的內容,觀眾們是買賬的。
《矮大緊指北》的用戶甚至抱怨節目時長太短,聽得不夠過癮。蜻蜓FM的副總裁郭嘉表示,按照以往講授「知」的經驗,課程時長不宜超過 15 分鍾,但現在發現類似《矮大緊指北》的課程,可能半個小時才夠。上線一個月,《矮大緊指北》就售出了 10 萬份,銷售額高達2000 萬元,蜻蜓FM的品牌也藉此獲得了更為廣泛的傳播。
而蜻蜓FM總裁鍾文明認為,十萬只是一個開始。「目前這檔節目在沒有宣傳推廣的情況下,才一個月,付費用戶就超過10萬,後面還有11個月,大家可以算算這筆賬。」
就在《矮大緊指北》不斷創行業新高的同時,蜻蜓FM另一款與作家蔣勛合作的付費音頻節目《細說紅樓夢》,目前累計播放量也超過2億次。
而此前,吳曉波與蜻蜓FM聯合打造的首款付費節目《騰訊是怎樣長大的》也賣出了88元的價格,這檔節目只有5期,節目總時長也只有300分鍾,但無論是收聽數量和收入均超出預期,成為付費精品專區第一個「爆款」。此後,包括蔣勛、馮侖、梁宏達、梁冬、金庸武俠全集等付費內容紛紛上線。
「我們這個行業還很新,但潛力非常大,大在哪裡呢?我們一旦賺錢就是暴利。」鍾文明說。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收益率,原因就在於與視頻相比,音頻的製作成本更為可控,製作門檻也更低。
頭部內容知「識」付費的風口來了
有傳聞說,為了爭奪高曉松,另外一家平台開出了高於蜻蜓FM好幾倍的價格。
業內人士指出,「現在大家都在做付費,只有頭部內容才有讓人付費的強烈意願。對於平台來說,中長尾將來會是收入構成的一部分,但在目前階段,頭部還是最重要的。」
爭搶頭部內容,主要是為了爭奪內容付費市場
頭部節目對內容也有很高要求。一方面,主講人需要有獨立的見解和原創的內容;另一方面,節目應該具備較強的話題性,比如目前大火的綜藝《中國有嘻哈》。
在傳統的音頻平台盈利主要是靠廣告,但在互聯網時代,僅靠廣告的商業模式已經過去。例如今年3月,羅振宇正式宣布《羅輯思維》將從視頻轉向音頻,並且不再全平台分發,只在得到APP播出。這意味著,原本在喜馬拉雅等第三方平台收聽《邏輯思維》的用戶,要想繼續聽到羅胖的聲音,就不得不轉戰到得到APP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