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虛擬幣百科 » 虛擬貨幣對我國金融市場的影響

虛擬貨幣對我國金融市場的影響

發布時間: 2021-07-05 15:06:51

『壹』 金融委表態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這會對虛擬貨幣造成什麼影響

金融委表態要嚴格打擊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挖礦和交易,因為這些日子關於虛擬貨幣的詐騙爆發率超過原來的12倍。與之有關的傳銷詐騙,涉嫌到的虛假平台問題,不斷出現,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金融市場的穩定性。

之所以用不斷限制虛擬貨幣,就是因為它現在市場上的投資熱度太高了,越來越多的散戶進入投資這個東西,這不是個好現象啊,因為散戶根本不了解市場信心,賺錢之後他很高興,虧錢之後他覺得自己人生都沒有希望了,覺得這都是騙局,那這種情況下他根本就不適合投資最好選擇就是不斷限制這些虛擬貨幣,讓公眾盡可能少的接觸這個東西,被騙的可能性自然就會下降很多。

『貳』 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我國金融市場的影響有哪些以及近期我國宏觀經濟調控的舉措有哪些

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我國金融市場的影響主要是對我國資本市場的影響。
1、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就是央行通過降息,降存准率等貨幣工具向市場釋放流動性。大量的貨幣湧入股票債券市場,導致對投資需求的擴大,使股票債券價格上漲,如果貨幣量太大,甚至可以催生出一個資金推動型的牛市。
2、如果是美國的量化寬松,如QE3,大量的閑置美元將會在全球尋找投資機會,很多會進入中國,推動我國資產價格的上漲,當然股市肯定是要漲的。
3、還將會使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人們將傾向持有人民幣資產,大批的美元流入,央行必須要通過降息,發行央票、逆回購等手段,對沖這些流入的美元,將造成國內流動性的更加寬松,當然通脹率怕是要不斷高企了
最近央行不斷的在公開市場進行逆回購操作,釋放了幾千億的流動性。
為保增長,發改委不斷審批通過一批基建項目,近萬億元。

『叄』 金融業三大協會發聲整治虛擬貨幣,將會對虛擬幣帶來哪些影響

金融業三大協會對於虛擬貨幣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而且對於目前的整個數字貨幣市場來說,已經出現了比較大的跌幅。

而國家的一些政策就是給這些機構投資者的一個信號,所以說當國家頒布了一定的法律法規和相應的政策限制的時候,那麼對於整個市場的影響是巨大的。

『肆』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金融市場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隊我國的金融,航空,房地產等多個行業會產生深遠影響。航空業:航空公司外幣負債比例高,人民幣升值會造成一次性的匯兌收益;同時,也使進口的航油價格下降,由於燃料費用占航空公司總成本的30%左右,因此,人民幣升值會降低航空公司的成本。如果人民幣升值5%,對各航空公司的影響:南方航空[6.79-2.30%]、東方航空、上海航空、海南航空[7.44-3.38%]每股收益分別增加:0.14、0.095、0.215、0.245。市場人士認為,目前A股航空股仍處於股改含權狀態,而人民幣升值加上H股的強勁表現,後來居上的可能性較大。近階段A股航空股仍處於低位,機會較為明顯。建議重點關注南方航空、東方航空和海南航空。房地產:升值對於房地產股來說則是雙喜臨門。第一喜是房地產公司大都具有大量的土地儲備,在人民幣升值後,房地產公司自身的資產也隨之升值;第二喜是出於對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預期,境外資金將通過各種渠道購進人民幣資產,以獲得升值的利益,其中房地產是外資博人民幣升值選擇的主要對象。兩方面因素對於房地產公司的業績和股價的推動都有刺激。主要是發達地區的房地產股,其次是房地產行業的龍頭公司。造紙業:我國高檔紙生產所需原料一半需要進口,人民幣升值使進口紙漿和廢紙的成本下降的積極影響超過進口紙價格下降對國內市場的負面影響。

『伍』 Q幣對人民幣金融體系有何危害

花旗銀行的經濟學家黃益平認為,在Q幣出現這種情況後,Q幣實際上就變成了一種與人民幣同時流通的准貨幣。「從理論上來說,當大量Q幣進入流通後,相當於中國總體貨幣發行量大幅增加,這將導致通貨膨脹。」盡管沒有人認為Q幣的流行有引發貨幣危機的可能,但評估Q幣對經濟的影響很困難,畢竟騰訊沒有透露流通Q幣的數額。
Q幣雖不具備貨幣職能,但也不具有完全的虛擬性。例如QQ商場里的許多物品是以美術設計為賣點,可以看作是商品,而網路游戲中通過Q幣可兌換的游戲幣和一些物品則不具備商品的價值屬性,因為它們很大程度上受游戲商掌控,依賴游戲存在,對社會經濟並沒有較大價值。雖然Q幣目前沒有對人民幣造成沖擊,但國家還是有必要出台相關法規進行對其約束和規范,以防止牟利者通過不法手段獲利。
總之,Q幣目前對我國金融市場體系還沒有沖擊性的力量,但是在科學技術飛速進步的現代,我們也應該防患於未然。尤其是Q幣一類虛擬貨幣的法律地位並不明確,這一缺漏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在凈化網路空間、出台監管虛擬貨幣的法規方面國家應該盡快有所行動。

『陸』 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我國金融市場的影響

2010年11月3日,美聯儲正式宣布重啟定量寬松貨幣政策,宣布在未來8個月內購買6000億美元長期國債。這是繼2009年3月,美聯儲1.7萬億美元注入流動性後的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手段,試圖通過注入流動性的方式來刺激經濟增長。該方案一出,立即引起全世界的廣泛關注和擔憂,這一政策將給世界經濟復甦帶來的負面效應不容小覷。對我國的金融經濟發展也帶來了重要的影響。
(一)短期國際資本流入加劇 在美聯儲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作用下,聯邦基金利率處於歷史低位,美元呈走軟趨勢。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中美利差倒掛和中國經濟企穩回升的良好預期下,2009年以來流入中國的短期國際資本呈現出加速的態勢。然而,一旦美國經濟進入持續復甦,美聯儲必將逐步退出量化寬松和逐漸收緊銀根,美國拆借市場利率和聯邦基金利率將會上升。這將使美元升值,並使部分套利交易平倉。一旦美元企穩走強,國債利率上揚,大宗商品價格回落,資產泡沫可能隨之而破裂。大量投機性資金撤出中國,造成資產價格的大幅波動,給中國的金融穩定埋下巨大的隱患。20世紀90年代東亞國家的資產泡沫破裂並引發金融危機的教訓不可不引以為鑒。
(二)人民幣匯率調整進退兩難 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加大了美元匯率的波動,增加了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的難度。在美元貶值和短期國際資本湧入的背景下,人民幣升值壓力再次顯現,人民幣匯率政策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是選擇緩慢升值還是大幅升值?我們認為,中國政府不太可能選擇大幅升值的策略。首先,在大幅升值方式下,熱錢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獲得升值帶來的收益,熱錢獲利的成本將大大降低。其次,我們很難找到一個均衡匯率點,無法計算怎樣的升值幅度為一個合適的水平。採取大幅升值策略,人民幣匯率很可能出現超調,資金流向逆轉的風險很大,或者是一次性大幅升值以後如果沒有升到位,可能還會有下一次的升值預期,造成過多的游資流入。無論是哪一種情形,都會造成資金大進大出,產生宏觀金融風險。再者,大幅升值對出口型企業將帶來較大沖擊,經濟可能出現大幅下滑,進而引發嚴重的失業問題。
(三)通貨膨脹卷土重來 面對資本流入以及資源價格上漲帶來的通脹風險,中國CPI和PPI已經連續數月環比上升,並將在四季度實現同比「轉正」,預計2010年會出現持續的溫和通脹。根據央行今年第三季度儲戶問卷調查顯示,居民通脹預期持續加強,當季對未來物價預期指數達到 66.7%,已連續第三個季度上升。美聯儲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加大了未來全球通脹風險和資產泡沫風險,並通過各種渠道傳導至新興市場國家。
(四)貨幣政策可能被動跟隨美國進行調整 美國史無前例的量化寬松政策的推出,對中國貨幣政策最直接的影響是,中國被動跟隨美國進行調整。如果中國不跟隨美國和全球的量化寬松政策,人民幣將可能產生更大的升值壓力,帶來更多的資金流入。如果中國跟進美國的政策,由於中國的家庭和金融機構並不存在去杠桿化的問題,那麼中國貨幣供應量將十分充足。因此,無論中國跟隨還是不跟隨美國的貨幣政策,都會出現流動性充裕的情形,這將推動資產價格泡沫的出現。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貨幣政策將追隨美國貨幣政策的調整。當美聯儲加息信號非常明確甚至是宣布加息之後,中國央行才會提升存貸款基準利率。在通貨膨脹顯現的初期,中國貨幣政策的調整將更多的依賴於數量工具,如信貸的「窗口」指導、正回購央票、發行定向票據、存款准備金等,宏觀調控政策緊縮的順序很可能是從窗口指導和審慎監管開始,再到公開市場操作、存款准備金率,這中間可能會伴隨收緊項目審批,最後才是進入加息周期。
中國面對美國啟動的第二輪量化寬松,更多要關注的是美元流入可能造成的資產價格泡沫,在打擊投機資金的同時,要合理引導資金流入實體經濟,做到為我所用,通過優化美元外匯儲備的存量結構,壓縮和控制增量規模,多渠道提高美元資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目前來看,中國可以採取以下應對措施,一是在適當的時候加息,對內適當緊縮,適當回收流動性,管理通貨膨脹預期,防止輸入性通貨膨脹引發嚴重的通貨膨脹。二是打擊投機,防止熱錢大量流入國內資本市場,製造嚴重的資產泡沫。發展金融市場,提高金融市場的深度和廣度,把資金合理導入金融部門,提高金融市場吸收消化境外資金的能力。三是優化美元外匯儲備的配置,防止美元資產過度集中在美國國債上。四是通過貿易渠道和資本渠道的調整,適當壓縮美元外匯儲備規模,降低貿易盈餘佔GDP的比例,減少國際收支失衡。五是採取靈活的人民幣升值和貶值相結合的策略,化解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壓力。六是合理引導資金流入實體經濟當,為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服務。把人民幣國際化作為重大戰略推進,推進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逐漸改變美元「一幣獨大」的局面,主動謀求人民幣的主動權。

『柒』 隨著網路虛擬貨幣(例如QB、淘寶券等)作用影響越來越大,對於我國社會的影響是什麼

虛擬幣只是消費者對某些年代的人
不可能那麼50.60世紀的人還會用現在網路的虛擬幣
但是對於70世紀之後的人。可能會越來越多
在以後可能會造成人民幣跟虛擬幣可以串通的現象。
甚至嚴重一點的話是人民幣會被虛擬幣比下去。
也就是降值.
因為虛擬幣的泛濫,物價上漲,人民幣變得更加不值錢了
這樣的話也使貨幣在流動,防止了貨幣固定不流通的現象

當然,貨幣的使用量始終還是最大的.
畢竟虛擬幣只存在在網路,人民幣的運用在各個方面
像支付寶,財付通都是有人民幣來支付的。
就算Q幣跟抵價卷。也都是用人民幣來或購物之後贈送而成的
所以人民幣還是會佔主導地位

這是我胡亂理解訴說,樓主的經濟學的不錯呀.
向你學習一下.呵

『捌』 虛擬貨幣對金融秩序有哪些影響

虛擬貨幣對金融秩序的影響問題,其實換個提法會更加好,那就是虛擬貨幣具備什麼樣的信用。貨幣的信用,是貨幣對金融秩序造成影響的主要因素。
信用貨幣(credit money)是由國家法律規定的,強制流通不以任何貴金屬為基礎的獨立發揮貨幣職能的貨幣。目前世界各國發行的貨幣,基本都屬於信用貨幣。信用貨幣是由銀行提供的信用流通工具。其本身價值遠遠低於其貨幣價值,而且與代用貨幣不同,它與貴金屬完全脫鉤,不再直接代表任何貴金屬。

信用貨幣作為一般的交換媒介須有兩個條件:
⒈貨幣發行的立法保障;
⒉人們對此貨幣抱有信心。
以上,是討論貨幣是否會對金融秩序造成影響的基本考慮因素。

同時,貨幣信用其實就是政府信用的集中體現。一國財政、經濟穩健,貨幣自然能夠在同等條件下具備更多的信用特徵,那麼對金融秩序的影響也就越大。這里最鮮明的例子就是美元。

那麼說回來,虛擬貨幣。首先,虛擬貨幣並不具備貨幣發行的立法保障。同時,人們對於此貨幣抱有的信心是有限的。原因很簡單,他不能代表國家信用,代表的是發行者的信用,比如企業信用。
那麼虛擬貨幣的影響可以將此和企業債券做一個比較,其信用不會高於債券,因為債券是一種債務所由形式,有償還保障,所以能夠明確定價,而虛擬貨幣缺乏這樣的定價基礎。
同時,若沒有這個基礎,虛擬貨幣的價值是什麼?說不清楚。

了解了以上內容,我們再討論一下現在的虛擬貨幣。的確前期有過流行一段時間,流行過程中,也體現出了虛擬貨幣的兩大作用:第一、投機;第二、洗錢。
投機方面,政府有很多方法抑制過度投機;洗錢方面,看標准了,做得過了,不會沒有人管。
所以最後回答你的問題,虛擬貨幣對金融貨幣的影響有哪些?沒有影響,或者不會產生太大影響,影響到一定程度之後其必將被整治。只有在整治不力的情況下,會造成短暫的金融混亂。同時,虛擬貨幣的存在會增大過度投機者的投機風險,以及國際社會對於洗錢的監管難度。

『玖』 虛擬貨幣的發展對我國現實貨幣需求產生影響嗎

比如QQ幣,網游中的銀兩等等都是虛擬貨幣。往往現實中的貨幣可以直接轉換成虛擬貨幣,虛擬貨幣雖不能直接轉換成現實的貨幣,但是仍然可以通過網友私下的交易,轉換成現實中的貨幣。 貨幣是由國家統一發行的,但是虛擬貨幣是由個別運營商自己發行並且目前還沒有相關法律法規限制它的發行量。當這種出於運營商個人的商業利益發行的虛擬貨幣與現實貨幣的兌換流通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廣,並部分地取代現實貨幣購買市場上的商品或勞務時,就等於增加了現實貨幣供給量。 目前看來,虛擬貨幣有越來越盛之勢,部分虛擬貨幣已經演變成具有一般貨幣所具有的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特徵,因此容易對現實中的通用貨幣產生沖擊,從而影響到正常的金融秩序。

『拾』 虛擬貨幣會影響金融嗎

中國經濟或在明年中期遇最大困難 金融海嘯已經在全球許多國家登陸,面對可能到來的經濟衰退,全球正在採取救市措施。在我國三季度GDP增速僅為9%的情況下,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經濟走向如何?我想談幾點看法。 經濟下行難以逆轉 國家統計局20日發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個百分點。以此來推算,三季度GDP增速僅為9%。因此許多人對中國經濟四季度以及2009年走勢表示擔憂。 實際上,經濟下滑已經相當嚴重,根據早前公布的9月份用電量增速已經滑落至3%,1~9月用電量增速滑落至9.9%,按照經驗值,這個用電量水平對應的經濟增速應該至少在9%以下。 主要問題在於出口和投資貢獻下降,其中出口貢獻下降了0.9個點。 現在看來,經濟下行加劇正在進行中,很難判斷何時見底,因為未來中國經濟有硬著陸的風險。一旦發生,底可能是一個很長時期。 從金融動盪到全球總需求大幅下降,會存在一個滯後期,所以明年中期是一個很困難的時期。 四大因素影響通脹壓力 國內9月份CPI上漲4.6%,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PPI上漲9.1%,漲幅比上月回落1.0個百分點。PPI與CPI雙降之後,四季度及2009年的 通脹形勢如何? 其實,CPI回落主要是翹尾因素大幅消失,PPI回落主要是國際商品市場近期大幅下跌。當前國內通脹壓力減輕,四季度通脹有望繼續回落,但2009年通脹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本回答屬◇蓶чī℡ 版權,謝絕粘貼} 西方國家兜底式規模空前的救援計劃,始終是未來中長期內引發通貨膨脹的潛在源頭。就國內來看,幾個方面因素值得注意: 1、能源、糧食等初級產品的價格會否震盪後返身向上。因為市場流動性疏緩後,資金是要找出路的,如果美國經濟沒有出現新的產業亮點的話,只可能有三個去向,消費信貸、新興市場和能源等資源市場。如此一來,商品市場反彈,從而對PPI產生新的推力。 2、財政能力的減弱將迫使政府放鬆價格管制,從而使積壓已久的通脹壓力釋放出來。 3、製造業大量企業倒閉後,製造品的供給層面將產生新的通脹壓力。 4、不得不採取的擴張性貨幣政策與擴張性財政政策將從貨幣供應層面推動物價上漲。 企業最大壓力是外需驟降 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2%,比上年同期回落3.3個百分點,其中,9月份增長11.4%。這一數據反映出了企業經營狀況的惡化加劇,增速回到個位數是大概率事件。 企業面臨四大壓力:匯率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勞動力成本上升、外需驟降。如果歐美經濟陷入深度衰退,對於一個出口已經佔到GDP40%的國家,是致命的。 現在看來,三季度出口依然平穩,主要是上半年訂單延續,而1~9月美國金融危機還沒有從市場明顯擴散至實體經濟層面,美國經濟還維持2%的增長。但是9月份後期,雷曼事件後,感覺明顯不一樣了,市場與實體經濟的防火牆被沖垮,未來幾個季度美國經濟將進入顯著衰退,溢出效應波及全球,中國出口很不樂觀。明年上半年有可能回落至個位數增長。 明年人民幣貶值可能性增加 截至2008年9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1.9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2.92%。9月份外匯儲備增加214億美元,遠低於當月293億美元的貿易順差。 總的看來,7、8、9這三個月資本流入下降很厲害。金融海嘯過後,國際資本從新興市場撤離應該是一個趨勢,而且正在發生。 美國經濟去杠桿,消費信貸會大幅萎縮,與之對應的新興市場出口模式的經濟前景悲觀。同時,變賣資產大量資本撤離去回補母國金融機構的損失,滿足去杠桿的財務調整的要求也是重要因素。若趨勢延續下去,不排除中國外儲2009年中期後出現下降的月份。 事實上,2007年,中國經濟已經走到了一個既有經濟模式的盡頭,勞動生產率的進步已經出現明顯拐點。在中國新的模式出現以前,人民幣實際匯率的升值空間已經耗盡。 這一點,海外最清楚,新加坡1年期不可交割的人民幣匯率已經出現了明顯貼水。2009年人民幣匯率出現貶值得可能性在增加 中國製造業很脆弱 全球經濟放緩對中國製造業影響有多大呢? 在我看來,這是災難性的。因為中國製造業都是大進大出的結構,資源和市場都捏在美歐的手裡。 一方面中國製造業得承受原材料價格上升這種輸入型通脹的壓力;而另一方面,中國製造業又無法將成本壓力外移,因為全球製成品的定價權不在中國,盡管中國被冠以「世界工廠」或者「世界車間」。但現代製造業價值鏈的兩端都不在中國掌控,研發、原材料采購、品牌設計、銷售渠道管理、售後服務、零售壟斷巨頭等等高附加值領域都在美歐手裡。中國製造業只是拿訂單幹活,並不直接面對最終消費者。 這樣的結構非常脆弱,資源和市場雙向一擠,必然是企業大量倒閉。 要做產業價值鏈的延伸 中國是否存在新的增長點支撐經濟呢?對於這個問題,要傷筋動骨的改革才能看到,也才能創造出新的經濟增長點。 宏觀上看,主要是調節投資和消費的結構,通過加快資源性產品和要素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力度,通過加快居民、政府、企業以及居民與居民之間的財富分配上的調整,堅定地轉向內需消費主導的經濟體。 微觀層面上,企業所謂轉型也好,升級也好,都不準確,並不是把我們勞動密集型趕走,內遷,這些都不能解決問題。中國製造業的問題是處於價值分配鏈的低端,在國際分工中任人宰割。 所以問題關鍵是做產業價值鏈的延伸,只有向兩頭延伸,如原材料采購、研發、物流、倉儲、銷售網路、品牌等,才能創造出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從而也就達成了與宏觀目標的一致。

熱點內容
用一條命令顯示本機eth0網卡的ip地址 發布:2025-05-15 10:13:59 瀏覽:833
冷錢包比特幣是不是騙局 發布:2025-05-15 09:59:09 瀏覽:94
區塊鏈項目評審 發布:2025-05-15 09:54:02 瀏覽:502
比特幣確認生效 發布:2025-05-15 09:50:56 瀏覽:39
元宇宙有多少游戲 發布:2025-05-15 09:33:32 瀏覽:997
量化區塊鏈 發布:2025-05-15 08:55:03 瀏覽:758
蕭山去市民中心 發布:2025-05-15 08:54:26 瀏覽:567
以太坊9月13 發布:2025-05-15 08:48:57 瀏覽:541
庄怎樣拉升數字貨幣 發布:2025-05-15 08:40:54 瀏覽:831
深圳區塊鏈微信 發布:2025-05-15 08:34:55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