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虛擬幣百科 » 中裝建設和虛擬貨幣

中裝建設和虛擬貨幣

發布時間: 2021-12-19 06:56:32

Ⅰ 中國數字貨幣有哪些

一般優秀的數字貨幣多為舶來品,例如比特幣萊特幣、以太幣等等。但國內的元寶幣、瑞泰幣、比特元以及歐陸眾籌不同眾籌項目的代幣都是優秀的數字貨幣。

拓展資料

數碼貨幣(英語:Digital currency,又譯為數字貨幣)是電子貨幣形式的替代貨幣。目前,任何政府的中央銀行都沒有表示要發行數碼貨幣,數碼貨幣也不一定要有基準貨幣和中央銀行。

它不同於虛擬世界中的虛擬貨幣,因為它能被用於真實的商品和服務交易,而不局限在網路游戲中。早期的數碼貨幣(數字黃金貨幣)是一種以黃金重量命名的電子貨幣形式。現在的數碼貨幣,比如比特幣、萊特幣和PPCoin是依靠校驗和密碼技術來創建、發行和流通的電子貨幣。

Ⅱ 關於第二套人民幣的投資問題——

第二套人民幣目前大全套價格超過6萬元,其中最稀少的10元券價格就接近5萬元。而其全套14張鈔票的面值不過27.88元,發行50年以來升值了二千多倍。

第二套人民幣是在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范圍內取得勝利,人民政府著手進行經濟恢復和建設,財政經濟狀況逐步好轉,金融物價已趨穩定的情況下,為適應國內外經濟形勢而於1955年3月1日開始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與第一套人民幣的比值為1:10000,有主輔幣之分,計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11種面額,13個票種,14種版別。

第二套人民幣的設計是由於中央美術學院和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專家羅工柳、周令釗、王式廓與印製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張作棟、王益久、沈乃鏞、武志章、劉玉山、高增基等共同完成的。1951年2月開始設計,1952年2月20日政務院審定1、2、5分,1、2、5、 角6種輔幣和1元券的設計稿,1952年3月4日審定2元、3元、5元券設計稿,1954年12月30日批准修改後的10元工農聯盟券設計稿。第二套人民幣的凹版雕刻是首次在國內、國際上展示其藝術水平,參加人物、風景、裝飾、花紋雕刻的人員有吳彭越、林文藝、劉國棟、李曼增、趙亞雲等,其中代表性作品是2元券正面的延安寶塔和5元券的民族團結群像,均出自吳彭越之手。為提高防偽假水平,第二套人民幣在印製工藝上有了很大提高,分券全部採用膠版印刷,角券由膠版和單面凹印製,元券則為膠版和雙面凹版印刷,10元券除採用雙凹印製外還採用了當時比較先進的接紋技術。但限於當時我國的印製條件和能力,3元、5元、10元3種大面額票券不得不委託蘇聯代印。這期間經歷了曲折的過程,大體上經歷了4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52年3月經周總理批准,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派賀曉初為組長的四人印製小組赴蘇洽談代印人民幣事宜,經過反復商談,歷時一年半,於1953年8月17日與蘇方簽訂了代印3、5元券合同,總計15億張,55億元;第二階段是1954年9月30日,由中國駐蘇聯大使張聞天商得蘇方同意代印10元券,經過近兩年的試驗、洽談,於1956年6月14日與蘇方簽訂了代印10元券的補充協定,總計2億張,20億元;第三階段是1961年3月24日經駐蘇大使與蘇方會談,洽商續印10元券問題,8月26日與蘇方簽訂了續印合同,總訂3億張,30億元;第四階段是1962年7月至1964年5月15日,由於中蘇關系惡化,為防止人民幣信譽遭意外破壞,提前收回蘇聯代印的3種票子,並向蘇方索回3種票券的代印資料。

在第二套人民幣發行過程中,發生過兩次重要的改版。
一是1953年版紅色1元券的改版。那是1955年7月,即在第二套人民幣剛剛發行4個月以後,就發現了紅色1元券出現嚴重的變色褪色現象。此事立刻引起了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的注意,馬上收集、分析了各地報送的材料,寫出了報告上報中央和國務院。周總理十分重視這一事件,對這個報告進行了細致研究,作了很重要的批示,並轉送毛澤東、劉少奇、鄧不平、彭真等中央領導傳閱。周總理在批示中一方面要求銀行要邀請科學院的專家對紅色1元的物化性能進行技術上的分析鑒定,另一方面又指示公安部門盡快分析調查有無壞分子的破壞,研究對付壞分子偽造破壞的對策。後來,經過技術鑒寫確認,變色褪色的主要原因是油墨的連接料性能差,影響顏料在紙張上的附著力,尤其不利於在松、柏、杉等到木箱中存放。事實也證實了這一點,因為發現紅色1元券變色褪色較嚴重的多在江南地區,那裡的群眾由於喜愛新幣,多願將鈔票放入松、柏、杉等木箱中,再加之南方潮濕氣候的影響,便發生了上述變色褪色問題。技術鑒定還證實,在各種顏色的鈔票中,紅色的可變性最大,而黑色則較為穩定。為了維護人民幣的信譽,中國人民銀行遵照周總理的指示,一方面要求所屬印鈔廠改進油墨的連接料,改變油墨配方,另一方面向中央提出重新設計、印製另一種仍以天安門為主景的藍黑色1元券,以代替變色褪色的紅色1元券的建議報告。在此期間,李先念同志根據銀行的報告寫信經同總理,提議新版1元券用平日的天安門景象,即去掉8個宮燈,加上「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兩條標語。周總理經過認真研究後批示:「同意!」同時還通過他的秘書再次轉達了毛主席不同意在鈔票上放他的像的意見。至於改版後的1元券用什麼顏色的問題,也使銀行領導人和有關設計人員頗費一番心思,因為我國人民有尚紅的習慣,喜歡大紅大綠,用紅色群眾易於接受,用黑色則於鈔票防假有利,因此,就提出了紅、黑兩個方案,陳述各自的優缺點上報李先念和陳雲同志,然後轉呈周總理。陳雲同志批示:「我認為黑色較好,主要理由是油墨耐磨。」周總理看了陳雲批示後批示:「同意採用黑色。」這樣,1956年版藍黑色1元券就這樣確定下來了,它與紅色1元券除了顏色和年號不同外,在天安門上取消了8個宮燈,增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和「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兩條標語。

二是1953年版醬紫色5元券的改版。5元券的改版主要是從自力更生的原則出發規劃我國印鈔事業而出現的一個問題。在我們當時委託蘇聯代印3種大面額票券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像我們這樣一個人品眾多、幅員遼闊的大國,所需鈔票的數量極大,委託外國印製,終非長久之計,必須把立足點放在自力更生基礎之上,必須積極創造條件,在盡早的時間內使鈔票完全自印。為此,在1956年設計製作了一塊5元券的備用版,以備不時之需。備用版的主題圖景仍為「民族大團結」,但在花邊、花符、裝飾、底紋等各個方面,均有較大的變化。1960年,在自力更生方針的指引下,經我國造紙工人們的艱苦奮斗,一種由我國自製圓網造紙機試抄的空心星滿版水印在河北保定造紙廠誕生了。為適應當時政治經濟形勢的需要,這一塊備用版便派上了用場,於當年8月開印了1956年版5元券,由原來醬紫色改成棕色,並於1962年4月20日發行。這是我國印鈔事業走上完全自力更生道路的第一步,也是我國印製鈔票首次使用國產水印鈔票紙,在我國印鈔史上具有重要意義。這樣,第二套人民幣加上上述兩種改版券,一共有13個票種。

第二套人民幣在票版圖案設計、顏色和油墨配置、票幅和鈔紙的採用以及文字書寫規則、年號的運用等方面都有一些明顯的特點。
一是全套設計思想完整統一,民族風格突出。這套人民幣的設計思想強調設計主題的政治性和藝術性的統一,其主要設計按券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六種輔幣採用現代交通運輸、機械、發電等主題畫面,反映社會主義建設成就;二是1、2、3元券分別採用北京天安門、延安寶塔山、井岡山龍源口等中國革命聖地為主題,反映了中國革命的三個里程碑;三是5、10元券以我國社會主義政治體制為題材,反映各民族大團結和工農聯盟這個主題,體現了新中國的立國之本。上述三個層次的主題其政治內容充分反映了時代的發展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經濟發展的新特點以及我國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全套票券形成了統一的整體,正面上下花邊對稱,邊框改變了舊時鈔票四邊框的呆板形式,背面以國徽和漢、蒙、維、藏四種民族文字的行名和面值為主題,左右花符對稱,活潑大方,別具一格。
二是顏色和油墨配置得當。第二套人民幣主色調分檔配色,冷暖協調和諧,合理地使用了紅、藍、綠、墨、茶、棕、紫等七種顏色,使西票種之間有明顯的區別,易於群眾識別,方便流通使用,且充分考慮了油墨的耐酸、耐鹼、耐曬、耐磨等物化性能。
三是票幅尺寸採取了分檔次的長寬遞增式。輔幣與主幣分檔,券別與券別遞增,使每一種票券尺幅的長幅都有比例地逐步遞增,好看,好數,好用。
四是紙張選用精良。13種票券除分幣券採用芬蘭道林紙和舊存美鈔紙外,其他票券均採用當時中蘇友好背景下由蘇聯供應的專用鈔紙和我國新研製的鈔紙,紙質優良、挺括、耐磨,且均有滿版水印或固定水印,其中1角、2角、5角和1元券為空心五角星滿版水印紙,2元、3元、5元券為實心五角星花紋混合滿版水印紙,10元券為我國國徽圖案固定水印紙,大大提高了防偽性能。
五是文字書寫統一。第二套人民幣上的漢字行名、面額以及年號均由當時總行金融研究員馬文蔚先生書寫,字體為「張黑女」碑體;蒙、維、藏三種少數民族文字也由各少數民族書法高手書寫,並經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審核、簽字。四種文字集中於一個票面上,不僅體現了我國各民族人民之間的大團結,而且美觀大方,為書法藝術中之珍品。
第二套人民幣徹底掃除了我國多年來通貨膨脹的痕跡,徹底結束了我國貨幣制度紊亂的歷史,使我國的貨幣制度從第一套的初步統一,發展到鞏固、穩定和健全,成為新中國第一套完善的貨幣制度,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Ⅲ 鼠幣2020

你好,同一個身份證是可以在同一家銀行約兩個批次的,這個不算跨行預約,沒關系的放心吧。

Ⅳ 傳奇幣網站

架設傳奇網站SF網站在別的空間是不允許的網上的什麼空間都是不可以建設的就算建設好了24小時最多一個星期就會被刷下來的

Ⅳ 隨著虛擬貨幣的產生,它會不會慢慢取代紙貨幣的地位

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央行在推廣數字貨幣」?這是什麼?事實上,數字貨幣是電子貨幣形式的替代貨幣,可以作為商品和服務的真實交易。對於中國消費者來說,移動支付早已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因此,數字貨幣的推出實際上更迎合社會,我們根本不用擔心它會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事實上,數字貨幣的功能和屬性與紙幣完全一樣。這意味著數字貨幣可以取代現金,是一種數字化的人民幣現金。

推出數字貨幣的好處還是非常多的。而且,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中國人可以很快接受數字貨幣。對於老年人來說,數字貨幣的使用要方便得多,也不難學,因為不用網路,不用信號就可以支付。

現在一些銀行已經悄然上線測試,說明央行對數字貨幣的全面推廣非常重視!但是當數字貨幣上線後,支付寶、微信等支付軟體的市場可能會被壓縮!那麼,你期待這種新的支付方式嗎?

Ⅵ 中國目前有哪一種虛擬數字貨幣是合法的

數字貨幣是合法的。

數字貨幣自身在國內都是合法存在的,數字貨幣在國內被定義為互聯網商品,只是相關的監管仍舊是一片空白,數字貨幣在國內仍舊處於灰色地帶。知名的數字貨幣有比特幣、萊特幣、瑞泰幣、千金卡、狗狗幣等等。

但也有一些不發份子利用數字貨幣的幌子進行傳銷詐騙活動,例如之前比特幣之家網曝光的維卡幣騙局、珍寶幣騙局、波特幣騙局等等。

拓展資料:

數字貨幣不同於虛擬世界中的虛擬貨幣,因為它能被用於真實的商品和服務交易,而不局限在網路游戲中。早期的數碼貨幣(數字黃金貨幣)是一種以黃金重量命名的電子貨幣形式。現在的數碼貨幣,比如比特幣、萊特幣和PPCoin是依靠校驗和密碼技術來創建、發行和流通的電子貨幣。其特點是運用P2P對等網路技術來發行、管理和流通貨幣,理論上避免了官僚機構的審批,讓每個人都有權發行貨幣。

Ⅶ 第二套人民幣的背景資料

第二套人民幣的設計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陳雲、李先念等中央領導同志極大的重視和關懷,尤其是周總理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該套人民幣的初步設計方案,於1950年1月上報中共中央,同年5月,中央原則批准。陳雲批示:「此事應該准備,但僅僅是准備,不能草率。
必須講究紙質之統一,圖案之適當,顏色之配備,秘密符號之擬制……,此外,票面尺寸、票額大小,均須慎重研究才能決定。」1951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再次上報了人民幣的設計、印刷方案。周恩來親自審核了該方案及每一個票版的畫稿,傳達了毛主席的指示,即人民幣上不要印毛主席的像、「中國人民銀行」行名排列應將從右向左改為從左向右的的順序排列,並提出了許多重要修改意見,如1分券的主景設計中,原面的汽車是我國裝配的美式汽車圖樣,建議「還是改一下為好,免得外人誤會」。
2角券上毛澤東號機車頭上有毛主席像,建議改為五角星。
1元券原設計稿主景為天安門,有紅旗、彩燈及毛主席像,批示將紅旗、彩燈和牆上掛像去掉。
2元券原設計稿為金黃色,與其他主幣色調很不協調,且1元券與2元券之間的色樣,「在廣大勞動群眾的習慣上易於混淆」,建議改為藍色。
5元券的主景「民族大團結」,原設計稿為群像中有人高舉毛主席的畫像,周恩來指出:「民族大團結的主景可用,但根據毛主席的意見不要把他的像畫上」,後換為兩幅語錄牌,周恩來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及「中國各民族大團結萬歲」。
對10元券,周恩來指出原設計的工農兵主景中的「農婦」,「年紀太蒼老,要畫得健康一些」,「戰士的形象不夠英勇,手中拿的還是美式卡賓槍,不恰當」,要求重新修改完善。中央領導人的極大關懷和明確指示,為很好的完成這套人民幣的設計與印刷任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套人民幣發行後,人民群眾熱烈稱贊新幣好看、好認、好算、好使。主要因為:一是這套人民幣設計主題思想明確,分票以工業、交通為主題,角票反映農業機械化,搞好生產、建設工業的場面,體現了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風貌;1元、2元、3元券分別採用北京天安門、延安寶塔山、井岡山龍源口圖景,表現了中國共產黨革命的戰斗歷程;5元券和10元券則表現了各族人民大團結和工農聯盟的主題思想。
二是鈔票式樣打破了原有的固定的四邊框形式,採用左右花紋對稱的新規格,票面尺幅按面額大小分檔次遞增,整個圖案、花邊、花紋線條鮮明、精密、美觀、活潑。三是除分幣外,其他面額人民幣全採用膠凹印刷,10元券還採用了當時先進的接線技術。

Ⅷ warframe虛空幣怎麼得

可以在中繼站獲得,在那裡把聖裝零件或設計圖出售,獲得的報酬就是虛空幣。

Ⅸ 如何看待武漢的房企發布虛擬貨幣奧山幣的行為

「虛擬貨幣」在中國大行其道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缺乏多層次、多品類的投資品市場,從而使眾多投資者選擇了「虛擬貨幣」這樣的投機性產品。
因此,中國還應抓緊構建符合時代背景的電子貨幣體系和虛擬貨幣,同時完善投資品市場以及對於新型金融科技體系的監管,在防範金融風險的前提下利用好金融科技,使之可以更好地服務於實體經濟。
實際上,『虛擬貨幣』往往對應的演算法十分復雜。從網路技術創新的角度,『虛擬貨幣』確實有一定的創新價值存在,我們並不應該將這種新生事物全盤否定。
但是,『虛擬貨幣』的開發者、運營者等相關主體也有義務向社會公眾普及這些演算法本身的創新型和價值,確保市場需求源自消費者對『虛擬貨幣』創新價值的真實理解,而不是出於投機炒作的沖動,最終陷入泡沫破滅的深坑。
面對互聯網金融與金融科技的飛速發展,有關部門需要在鼓勵創新的同時扎實做好風險防控工作。應該在現有基礎上建設專門針對「虛擬貨幣」這類創新的監管措施甚至機構,以便更好地規范這一虛擬商品的發展,使其在市場上的交易真正基於使用價值。

Ⅹ 數字貨幣應劃歸為貨幣層次的哪個層次

數字貨幣正向我們走來。近期,一張央行數字貨幣(簡稱DCEP)在農行賬戶內測的照片在網路熱傳,隨後4月17日,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正式宣布,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正穩妥推進,並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新區、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數字貨幣將如何影響我們的「錢袋子」?又將如何與已無處不在的微信、支付寶「相處」和競爭?它的運營又將涉及和使用哪些信息技術?將為信息技術領域帶來哪些新機會?

數字貨幣是什麼樣的「錢」?

央行為什麼會在這個時間節點推出DCEP有很多種猜測。

「央行發行數字貨幣是早晚都會發生的事。」商務部CECBC區塊鏈專委會副主任、數字經濟商學院院長吳桐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人民銀行自2014年開始研究,2019年經國務院批准組織部分實力雄厚的商業銀行和有關機構共同開展數字人民幣體系研發,到今天這個時間節點應該是「瓜熟蒂落」。

至於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原因同樣眾說紛紜,有說DCEP作為官方支付手段,可緩和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對傳統銀行業的沖擊,有的認為央行此舉是利用技術手段彎道超車,終結美元霸權、加速人民幣國際化。

應該說,數字經濟時代,需要更為數字化的支付手段。「與紙幣相比,DCEP能夠降低發行與交易成本,流通效率更高,而且數據可以追溯。一張100元人民幣的發行成本是1元錢,而1元硬幣的發行成本是9角,每年還有大量損耗。」吳桐說。人類的貨幣史在經歷了「實物貨幣」「政府信用」之後,終於來到「數字貨幣」階段。

大家都非常關心這個DCEP究竟長什麼樣子?未來能夠「幹嘛用」和現在的紙幣相比究竟有何不同?它類似於信用卡嗎?

「其實我們可以理解為,DCEP是更便捷的紙幣。」歐科雲鏈(OKLink)商務負責人姜孜龍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同時,DCEP採取雙層運營制度,央行管理商業銀行,並不直接面向客戶。與信用卡類比並不恰當,但是離線支付的功能是可以實現的。在測試版中,應用具有碼支付、匯款、收款二維碼以及碰一碰的功能。「碰一碰」就是離線支付的功能。

「具體來看,央行數字貨幣的使用需要在手機上安裝DC/EP錢包,該錢包不需要綁定銀行卡,但是需要登錄個人央行數字錢包的賬戶。」賽迪智庫信軟所軟體研究室主任蒲松濤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進一步分析了其可能形態和使用方式。未來民眾獲取央行數字貨幣的方式大概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到銀行開通一個數字貨幣的錢包,直接拿著手上的現金,包括紙幣和硬幣,換成數字貨幣(櫃台辦理);第二類是直接用銀行賬戶的錢兌換數字貨幣;第三類是直接在場外交易。央行數字貨幣的轉賬方式可以掃碼或者碰一碰轉賬,掃碼可能需要網路連接,但是碰一碰功能不需要網路連接。

吳桐認為,離線交易的時間應該不能夠太長,畢竟這些交易是需要後台進行數據處理的。離線交易的設計是為了應對一些無網路狀態下的支付,這樣設計是希望進一步擴大數字貨幣的使用場景。

在數字貨幣研究所的官宣中,還提及了「前台匿名後台不匿名」的設計,這究竟是什麼意思?吳桐表示前台匿名,意味著交易雙方可以不知道對方的信息,進一步增強了用戶信息數據的安全性,但是在後台央行是知道交易具體信息的。

與微信支付寶存在競爭?

如今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已無處不在,所以當DCEP出來,人們一定會拿其與微信、支付寶進行比較。目前看,DCEP與微信、支付寶和人民幣都是一比一等值,「100元就是100元」,都是人民幣的數字化呈現方式,他們究竟有什麼不同?

與支付寶、微信不同點在於,DCEP的功能與紙鈔、硬幣的功能是一致的,主要定位是替代M0,即人民幣數字化替代。「而支付寶、微信等電子支付工具是M1/M2,當你使用微信與支付寶進行支付時是需要與銀行賬戶綁定的,簡單來講DCEP是這些工具的上層結構。」姜孜龍說。央行數字貨幣的貨幣層次屬於M0,而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的貨幣層次是M1或者是M2。」

M0、M1、M2是什麼意思?M0是指流通中的現金;M1是M0+活期存款;M2是M0+M1+儲蓄存款+定期存款+其他存款。「簡單來說,微信、支付寶是一系列金融產品的組合,使用微信、支付寶存放於零錢通、余額寶等錢包中是有利息的,而DCEP就是人民幣,沒有利息,這樣設計是為了讓DCEP有更大的靈活性,當需要有利息時可以有利息。」吳桐表示。

除了貨幣層次不一樣,央行數字貨幣與第三方支付的信用背書不同,央行數字貨幣的背書主體是國家信用,而類似微信與支付寶的第三方支付的背書主體是企業。

從數據安全的角度來看,使用DCEP用戶交易數據只有央行知道,但使用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用戶支付和交易信息騰訊與螞蟻金服是知道的。從這個意義上看,DECP的安全性會更高。

目前透露出來的信息顯示,試點城市蘇州從下月開始,公務員的交通補助金一半將發放數字貨幣,深圳一些銀行已經將DECP用於內部員工繳納黨費,雄安進行DCEP的試點商戶主要為餐飲、娛樂、零售等行業的知名企業。看起來,早期數字貨幣使用場景有限,尚無法與微信、支付寶「同日而語」。

「短期內來看,央行數字貨幣尚不會對微信和支付寶支付的地位產生根本性的動搖,只不過多了一種支付方式而已。但從長遠來看,隨著數字貨幣應用生態的逐步完善,不排除未來貨幣流通主要是通過數字貨幣形態的可能性。央行數字貨幣作為國家信用,每個個體與商戶都不能拒絕央行數字貨幣。」蒲松濤說。

DCEP的推廣方面不會存在挑戰,因為它是法幣,相當於支付寶、微信的上層結構,其目的是替代紙幣在鑄幣、運輸、存儲、防偽等方面的不便捷性與高成本。「而且我猜測支付寶和微信一定會快速行動,開辟與DCEP的兌換通道,快速開展DCEP的相關業務,這才是識時務的做法。」吳桐表示。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此前在網上公開課中表達了與吳桐一致的觀點,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是紙鈔替代,功能和屬性跟紙鈔完全一樣,只不過形態是數字化的,具有國家信用,一旦發行具有強制性,必須要使用。而微信錢包和支付寶不僅僅是一個類似於記賬軟體的功能性軟體,還兼具理財、生活繳費、小額貸款等功能,未來數字貨幣發行以後,這些軟體肯定會接入數字貨幣的。

「DCEP的屬性決定了其必然採取雙層運營體系進行運營。事實上,雙層運營體系也是現階段紙鈔投放運營的體系,央行不可能自己向公民投放紙幣,因此央行在印出紙幣之後,商業銀行給中國人民銀行繳納貨幣發行基金,之後公民就可以在商業銀行的各個網點兌換現鈔。DCEP是同樣的道理,只不過用戶使用數字貨幣更加電子化,減少了鑄幣、運輸、儲存等成本,並不是一個特殊的運營管理方式。」姜孜龍表示。

使用了哪些信息技術?

因為DCEP的試點,股市上區塊鏈相關的概念股就瘋漲了一陣子,只要提及數字貨幣,大家第一個念頭想到的就是區塊鏈,想到了去中心化。但在采訪中,幾乎所有的被訪者都表示,在DCEP體系中目前只有很小的一部分用到了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在其中起了底層數據支持的作用。現階段如果是完全去中心化的公鏈,還無法支持國家數字貨幣的運營。其中,網路安全、代碼設計以及運營體制方面均存在挑戰。蒲松濤說:「因為DCEP作為具備法償性的數字貨幣,任何微小的錯誤均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後果。沒有中心化機構在其中運營監管,完全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在承載價值存儲及流通方面都很難保持長期穩定運行。」

「作為人民幣的數字化替代,它必然要求中心化管理,所以在技術架構上,一定是採用中心化的資料庫,採用成熟的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吳桐表示,「區塊鏈目前只在DCEP的數字身份認證環節可能採用。」

應該說,央行DCEP的發行未來將涉及很多環節、很多技術,它將帶動的不僅僅是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記者了解到,關於目前數字貨幣所用到的信息技術,根據公開信息,央行數字貨幣體系的核心要素為一種幣、兩個庫、三個中心。具體構成要素包括:央行數字貨幣私有雲,用於支撐央行數字貨幣運行的底層基礎設施;數字貨幣是由央行擔保並簽名發行的代表具體金額的加密數字串;數字貨幣發行庫,人民銀行在央行數字貨幣私有雲上存放央行數字貨幣發行基金的資料庫;數字貨幣商業銀行庫,商業銀行存放央行數字貨幣的資料庫,可以在本地也可以在央行數字貨幣私有雲上;數字貨幣數字錢包,指在流通市場上個人或單位用戶使用央行數字貨幣的客戶端,此錢包可以基於硬體也可以基於軟體;認證中心,央行對央行數字貨幣機構及用戶身份信息進行集中管理,它是系統安全的基礎組件,也是可控匿名設計的重要環節;登記中心,記錄央行數字貨幣及對應用戶身份,完成權屬登記,記錄流水,完成央行數字貨幣產生、流通、清點核對及消亡全過程登記;大數據分析中心,反洗錢、支付行為分析、監管調控指標分析等。

從公開信息來看,除了四大商業銀行在數字貨幣上積極布局,三大運營商也參與了其中,而在試運營的過程中,許多信息技術企業都參與到其中。DCEP從發行到流通、投放、支付到監管等階段,參與到其中的產業環節主要包括了幾大方向:銀行IT改造、ATM機對DCEP支持、數字貨幣錢包APP(改造或新開發)、密碼保護、數字貨幣的監控與應用等,以上環節有望受益於數字貨幣新體系的建設。DCEP試運營信息公布,從銀行IT改造到POS機具改造、保密安全、數字認證等相關概念股又一路上漲。僅以終端來看,2019年,銀行卡跨行支付系統聯網商戶2362萬戶,聯網POS機3089萬台,ATM機109萬台,這些設備的改造,將帶來巨大的市場。根據IDC此前的預測,我國2020年銀行IT投資規模將達到1488.7億元,同比增速10.2%。如果數字貨幣加速到來,銀行IT的投資必將進一步加大。

除了數字貨幣從發行、流通、投放、支付到監管等核心環節需要大量的IT技術,而在數據經濟時代,其未來應用同樣被看好。

從記者采訪中,受訪企業看好的是 「智能合約」應用,因為DCEP是智能化貨幣,已經具備可載入智能合約的特性,可定向流通,可追蹤。智能合約究竟是什麼,按照網路的解釋是一種旨在以信息化方式傳播、驗證或執行合同的計算機協議。智能合約允許在沒有第三方的情況下進行可信交易,這些交易可追蹤且不可逆轉。

蒲松濤用了一個咨詢的故事形象地解釋了智能合約,「比如我們兩人約定做一個咨詢,1個小時為200元錢,我們沒有簽署紙質協議,口頭約定,隨後我們開始咨詢,合約會自動執行,如果是半個小時,會自動扣除您100元,執行完成後,錢如數進入我的賬戶。在數據經濟時代,智能合約有很大的應用空間。」隨著DCEP的應用環節進一步擴大,很可能在未來載入智能合約。

隨著央行不斷推進DCEP,未來將有更大的想像空間。4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商湯科技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開展人工智慧技術在金融場景中的應用開發,加速推進金融領域的人工智慧創新研究。

關於商湯與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的合作,商湯沒有給出更多的說法。蒲松濤認為,從整個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大勢來看,數字貨幣和AI技術的融合創新具有巨大的潛力,將有望拓展數字貨幣的功能實現模式和價值體現途徑。但從短期來看,尚無法判斷二者結合所帶來的實際作用和價值。「目前可以想像到AI有可能應用在兩個方面:其一是在支付的便利性上,AI使貨幣功能實現更智能化。其二是數字貨幣發行使用等方面,運用大數據AI實現預警。」蒲松濤說。

姜孜龍認為:「DCEP與物聯網技術將結合。作為數字貨幣,其在鏈下進行價值交換時,必須要聯通鏈上信息的相關設備,這一點來看,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是不可替代的。」各種物聯網終端載入數字貨幣支付也同樣有可能。

相信,在未來數字經濟時代,數字貨幣將與各種信息技術越走越近。

熱點內容
btce公告 發布:2025-05-24 00:09:11 瀏覽:383
微信怎麼找數字貨幣 發布:2025-05-24 00:02:31 瀏覽:680
很元宇宙 發布:2025-05-24 00:00:10 瀏覽:620
比特幣怎麼看收益 發布:2025-05-24 00:00:06 瀏覽:310
智能合約怎麼運行 發布:2025-05-23 23:03:09 瀏覽:785
1080ti挖eth算力低 發布:2025-05-23 22:56:37 瀏覽:995
礦池直接支付到交易所 發布:2025-05-23 22:36:42 瀏覽:277
元宇宙加盟 發布:2025-05-23 22:16:11 瀏覽:58
國際會計處理數字貨幣 發布:2025-05-23 21:55:57 瀏覽:686
中文在線元宇宙公司 發布:2025-05-23 21:50:37 瀏覽: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