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報告虛擬貨幣
❶ 求各位大俠幫忙翻譯一下這段英語文獻,萬分謝謝了~~~
(z)鼓勵將「人權互聯網法案」的基本原則納入研究,發展過程中的互聯網相關文書及應用和促進「設計隱私」原則根據隱私和數據的保護要求應盡早引入到新技術發展的生命周期中,保證公民一個友好的用戶環境
(za)支持並要求積極參與歐洲數據保護監督員並且關於工作黨第29條在歐洲立法發展中處理互聯網活動並伴隨著一個在數據保護上的潛在影響。
(zb)號召委員進行一個關於在線廣告隱私方面的深入研究。
❷ 機器人「搶」了人類的工作,它應該交稅嗎
去年5月,由歐洲議會法律事務委員會成員、歐洲議會議員瑪蒂·德爾沃編寫的一份歐洲議會報告草案,提出了針對機器人征稅的想法。報告強調,機器人可能加劇不平等現象,並以此提出或許需要「為了稅收和社會保障繳款的目的,讓企業就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對自身經濟表現的貢獻程度和比例進行申報」。
除了比爾·蓋茨對此表示贊同,公眾是一面倒的反對。過去一年,我們看到Google Home(智能家居設備)這類家務勞動取代型設備的激增;Delphi和NuTonomy公司在新加坡推出的無人駕駛計程車服務已經開始取代計程車司機。
人類勞動替代性創新一旦取得成功,要求向其征稅的呼聲必然日益頻繁。樂觀主義者指出,被技術所取代的人們總會找到新工作,但隨著機器人革命的加速,人們對此的質疑越來越大。對機器人征稅的倡導者希望此舉能減緩這個過程,並提供收入來資助人們的職業轉型,例如對下崗工人進行再培訓。
埃德蒙·菲爾普斯在其《有益的工作》一書中強調,維持一種「社會角色——使命」的根本重要性。當很多人都沒法再找到工作來養家糊口的時候,麻煩的後果就會接踵而來,整個社區的運作可能會受到損害。換句話說,機器人化存在一些外部性,政府對此進行干預無可厚非。
機器人稅的批評者們則強調,「機器人」一詞的模糊性使得稅基難以界定。他們還強調,新機器人對生產率的增長有巨大且不可否認的好處。
但在過渡到另一個職業世界的過程中,我們可不能那麼快就將針對機器人少量征稅徹底否定,此種稅收應該被納入管理機器人革命之後果的總體應對方案。
除了「定額稅」之外的所有稅收,都會在經濟體中引發扭曲作用。但沒有哪個政府可以徵收定額稅,因為這意味著收入越少負擔越重,還可能壓垮窮人。
弗蘭克·拉姆齊在1927年發表的一篇經典論文指出,如果要盡量減少因稅收引起的經濟扭曲,就該對所有的活動都征稅,並提出了一個稅率設定方法。雖然他的抽象理論從來沒有成為指導制定實際稅率的完全可操作原則,但它強有力地反駁了那種認為除少數活動外所有活動的稅收都應該零,或者所有活動都應以同樣稅率征稅的觀點。
具有外部性的活動應該承擔的稅率,可能比拉姆齊所提出的更高。例如,酒精飲料稅是普遍存在的,嗜酒會對婚姻、家庭和個人生活造成破壞。1920年至1933年,美國曾試圖進行更嚴格的市場干預——徹底禁酒。但事實證明這不可能消除飲酒。而與禁酒令的終結相伴而生的酒精稅則是一種更為溫和的遏制形式。
針對機器人稅的討論,應該考慮我們在面對不斷加劇的不平等狀況時,究竟有何種替代方案。探討實施更高的所得累進稅並界定「基本收入」,是自然而然的,但這些措施缺乏廣泛的民眾支持。如果一項稅收得不到廣泛支持,即使實施也難以長久。
當針對高收入者的稅收被提高時,大多數人會自然而然地認為,對成功人士征稅來補助那些平凡的人是在貶低後者,即便是受援助者通常也不希望伸手要錢。
因此,稅制必須重組,以彌補機器人化所引發的收入不平等。針對機器人而不僅僅是高收入人士征稅,可能在政治上更容易接受,從而也是可持續的。雖然這不是像所得稅一樣對個人所取得的成就征稅,但實際上這可能意味著對更高收入者徵收更高的稅,如果這些高收入是在涉及用機器人取代人類的活動中所取得的話。
對機器人適度征稅,即便是僅僅減緩採用這類破壞性技術的臨時稅,似乎是解決日益嚴重不平等現象的政策的天然組件。稅收收入可以投入工資保險,幫助那些被新技術取代的人們過渡到別的職業。這符合我們自然的正義感,因此可能長久稅項。來自機器人家。
前段時間在機器人家看到一則新聞《比爾·蓋茨想要對機器人征稅 但歐盟卻表示不支持》。本人卻認為對機器人征稅這個想法是可行的,畢竟會對一部分的人類造成威脅。
❸ 歐洲的貨幣政策
歐洲中央銀行貨幣政策透析
上傳者: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彭芸 來源:《上海金融》2006年第8期
摘要:歐洲中央銀行的「兩支柱」貨幣政策策略,保證了貨幣政策決策方法的連續性和系統性,不僅有利於穩定通貨膨脹預期,而且有助於建立公眾對歐洲中央銀行的信任。
關鍵詞:歐洲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策略;貨幣政策透明度
一、歐洲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策略
1.確立首要目標,著眼中期,求穩求變。
《馬約》雖然規定歐洲中央銀行的首要目標是維持歐元區物價的穩定,但該條約並未對物價穩定給出明確的界定。為使目標更具可操作性,ECB管理理事會(又稱ECB貨幣政策委員會)於1998年給出了物價穩定的量化定義:整個歐元區的消費物價協調指數(HICP)年增長率不超過2%,而且物價穩定在中期內得以維持。經過近5年的貨幣政策實踐,ECB管理理事會於2003年修正了對物價穩定的界定:中期內消費物價協調指數的通貨膨脹年增長率低於但是接近 2%。
從該定義可以看出:(1)ECB對價格是否穩定的判斷是基於整個歐元區中期的價格水平。貨幣政策的變化對物價的影響有一個時滯,而且最終影響的程度也不確定,因此貨幣政策難以在短期內抵銷意外沖擊對價格水平的影響,通貨膨脹率短期內存在一些波動是不可避免的,貨幣政策不會因幾周或幾個月的短期的物價或通貨膨脹的變化進行調整,貨幣政策著眼於中期。(2)HICP年增長率低於但是接近2%,不僅為HICP通貨膨脹率設定了上限,而且也指出通貨緊縮和物價穩定是不相容的。
對物價穩定給出明確的量化定義,既有助於增加貨幣政策的透明度,也為社會公眾提供了一個可以監督的標准;既有利於公眾更好地理解貨幣政策框架,也能更有效地引導公眾對物價走勢的預期。不僅增強了單一貨幣政策的可信度,也提高了單一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2.圍繞目標,構築框架,尋求支柱。
經濟分析和貨幣分析兩個支柱,構成了ECB的貨幣政策框架。在這個框架內,ECB為貨幣政策的制定和調整收集各種信息,充分利用各種分析工具,確保所有相關的信息都不會遺漏,從而確保貨幣政策決策的穩健性。兩支柱策略既不同於通貨膨脹目標的貨幣政策框架,也不同於傳統的以貨幣供應量或匯率作為「名義錨」的做法。
(1)經濟分析。主要是指基於大量的經濟和金融數據、針對影響價格穩定的短期風險而進行的分析。該分析基於如下的認識:短期內價格水平的變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商品、服務和要素市場上的供給和需求所決定。因此,ECB關注的主要變數有:總需求、總產出和勞動力市場的變化,廣義的物價和成本指數的變化,財政政策的變化,資本市場和勞動力市場的狀況,歐元區國際收支的變化等。
(2)貨幣分析。著眼於中長期分析,該分析的基礎是中長期內貨幣供應量增長率與通貨膨脹率變化密切相關。貨幣的變化包含著未來物價變化的信息,因此有助於對物價穩定的風險進行總體評估。 ECB把貨幣供應量指標從一系列備選指標中挑選出來,並公布廣義貨幣M3增長率的參考值,向公眾清楚地表明了它進行貨幣分析的意圖。大量實證分析表明,在M3與物價水平和其他宏觀變數之間,存在一種穩定的關系。M3還預示了未來,特別是中期的通貨膨脹變化。
ECB將從雙柱策略中得出的信息進行評估、反復核對和匯總,形成對經濟的波動程度和本質、經濟運行結果和物價穩定的主要風險的總體評估,為貨幣政策制定提供有力的依據。通過信息交流框架,公眾能了解ECB制定貨幣政策所面臨的復雜的環境,知道ECB在制定貨幣政策時考慮了哪些因素,又是通過什麼樣的程序來做出貨幣政策決策的。
3.注重貨幣政策策略的溝通職能。
透明的貨幣政策要求中央銀行向公眾和市場提供決策相關信息、制定政策所採取的程序、所使用的數據及考慮的因素,並就當前經濟形勢與公眾進行有效的溝通。所有這些都能在一種開放、清晰、及時的狀態下進行。
ECB的溝通面臨的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環境。歐元區12個不同的國家,10種不同的語言,無疑給 ECB的貨幣政策溝通提供了挑戰。ECB強調與公眾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互動,確保公眾能更好地理解貨幣政策的制定程序以及依據,從而提高中央銀行的可信度,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效率。為了讓公眾更好地了解貨幣政策,ECB通過多種渠道向公眾傳遞貨幣政策信息:
(1)每個月第一次貨幣政策委員會會議結束後的新聞發布會,是ECB最重要的溝通方式。ECB是第一個召開新聞發布會的中央銀行。新聞發布會上,ECB行長將向公眾詳細地介紹管理理事會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分析以及與貨幣政策相關的物價穩定的風險評估,並通報管理理事會討論的其他議題和決策的相關信息。與會者也可以與新聞發言人進行互動交流。記者招待會的文字材料也將於同一天刊登在ECB的網站上,以便這些貨幣政策信息能夠及時地呈現給公眾。
(2)ECB每月發布「月度公報」,向公眾公布所有統計信息和貨幣政策決策所依據的數據,也提供專家對貨幣政策的分析文章。此外,ECB行長每個季度都向歐洲議會的經濟與貨幣事務委員會匯報ECB貨幣政策的執行情況,並回答相關問題。ECB每年還向歐洲議會遞交年度報告。
(3)ECB的行長、副行長以及貨幣政策委員會的其他成員,充分利用各種機會與公眾進行交流,闡述ECB的貨幣政策策略、分析框架,不斷提高ECB貨幣政策的可信度。交流包括定期接受媒體的采訪,參加全球和區域經濟金融論壇,到世界各地大學講學。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的發言稿、演講稿,研究人員的分析文章,公眾廣泛關注的政策研究結果,在 ECB的網站和其出版的論文集和專刊上都可以找到。
4.注重中央銀行研究職能的發揮。
ECB經濟研究的目標,一方面是為貨幣政策的決策提供強有力的理論和實證的支撐,另一方面是為了更好地服務ECB與公眾和市場的溝通。
ECB的經濟研究通過多種形式展開:working paper主要是鼓勵對ECB貨幣政策的相關問題展開研究,既包括ECB研究人員的階段性成果,也包括一些學術界的專家學者對貨幣政策的研究。這些文章都可以免費在ECB的網站上獲得,對於公眾對 ECB貨幣政策的了解很有幫助。同時,ECB也運用大量的宏觀經濟模型對歐元區經濟以及歐元區內不同國家進行分析預測,以便為貨幣政策決策提供比較可靠的預測信息。針對歐洲資本市場和金融一體化、歐元區經濟周期變化等問題,ECB建立了廣泛的研究網路。此外,ECB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輪流召開國際貨幣政策論壇,鼓勵從全球的視角來討論貨幣政策的相關問題。
二、對我國貨幣政策操作的啟示
1.進一步提高我國中央銀行的獨立性。
增強央行的獨立性是各國貨幣凋控機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實踐證明,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對其貨幣政策操作具有很大的影響。獨立性強的中央銀行,在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抑制通貨膨脹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馬約》賦予ECB貨幣政策目標上的獨立,而且 ECB還具有工具上、財務上和人員上的獨立,因此為ECB獨立進行貨幣政策操作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經過10多年的發展,中國人民銀行的獨立性雖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依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從目標獨立性來看,雖然《中國人民銀行法》明確規定「貨幣政策目標是保持貨幣幣值的穩定,並以此促進經濟增長」,但我國貨幣政策當前仍受到多目標約束:物價穩定、增加就業、促進經濟增長、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化解金融風險等等。從操作獨立性來看,也存在一些約束,比如金融市場不發達,貨幣政策工具選擇的餘地小,貨幣政策過度依賴國有商業銀行傳導等等。
多目標之間是存在沖突的,這就導致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決策相當困難。而在經濟轉軌過程中,貨幣政策的多目標約束將長期存在,因此提高目標獨立性比提高操作獨立性難度要大。在當前的體制安排下,我們應進一步提高中央銀行的操作獨立性,通過大力發展金融市場特別是貨幣市場,積極推進利率市場化,不斷提高貨幣政策工具、操作目標以及中介目標變數的市場化程度,使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操作更具靈活性和前瞻性,為人民銀行貨幣政策的預防性操作創造條件。
2.盡快建立更加靈活的貨幣政策框架。
以利率、匯率或貨幣供應量等工具變數作為中介目標都存在一個共同缺陷,即貨幣政策的靈活性較差。正因如此,絕大多數國家在放棄貨幣供應量目標後基本沒有再簡單恢復利率目標,反而是越來越多地採用了通貨膨脹目標這類非工具變數目標。也就是說,貨幣政策操作直接盯住通貨膨脹率,同時將貨幣供應量、利率、經濟景氣指標指數等其他重要經濟變數作為監測指標。
歐洲中央銀行在考察過一些其他中央銀行已經或正在採用的貨幣政策策略後,決定採用以穩定為目標的雙柱策略(即經濟分析和貨幣分析)。究其原因,是因為ECB成立的時間不長,歐元區內經濟形勢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使ECB的貨幣政策操作面臨很大的挑戰,因此兩支柱策略賦予ECB在操作貨幣政策過程中更大的靈活性,有利於提高其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和傳導效率。
鑒於我國目前的現狀,近期內實施通貨膨脹目標制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我們也可借鑒ECB的做法,建立一個更具靈活性的貨幣政策框架,為公眾的經濟行為提供決策依據,從而提高貨幣政策的可信度,穩定公眾的預期。積極構建更具靈活性的貨幣政策操作框架,提高對經濟的預測能力,即時採取預防性操作;將會為貨幣政策操作提供更廣闊的空間,提高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3.注重與公眾交流,提高貨幣政策透明度。
ECB非常注重與公眾的溝通和交流,重視預期在貨幣政策傳導中的作用。通過採用「兩支柱」的貨幣政策策略,為央行與各個層面的公眾溝通提供了一個框架。ECB不僅建立了內容廣泛、容易理解的網站,而且還定期出版報告預測各種宏觀經濟變數,如通貨膨脹、貨幣市場狀況以及預測的風險等。 ECB通過各種途徑,向公眾解釋貨幣政策的目標,討論近期通貨膨脹的情況,評價已經採取的貨幣政策的效果,並描述未來通貨膨脹的發展,因為貨幣政策非常透明,因此ECB有時只要顯示其政策意向,並不需要真正干預市場就能達到調控的目的。
近年來,我國貨幣政策的透明度不斷提高,這一點可以從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操作實踐中看出。但略顯不足的是,對於我國貨幣政策決策是依據哪些數據的分析,貨幣政策決策過程的程序,以及中央銀行對經濟形勢的預測分析等相關信息還不夠豐富,有待於今後進一步的改善。
4.進一步發揮我國中央銀行的研究職能。
中央銀行不僅具有服務職能、凋節職能和管理職能,而且還具有研究職能。中央銀行要有效對宏觀經濟進行調節,就應該加強對經濟的研究,力爭對經濟的運行有更准確的把握。中國是一個處於轉型中的國家,國內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對貨幣政策操作有很大的影響。如何構建更為靈活的貨幣政策操作框架,以有效防範匯率變化及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對經濟的影響;如何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效率;如何加強與公眾的溝通和交流,提高我國貨幣政策的可信度;如何加強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匯率政策的協調;如何在加快金融開放的過程中防範金融風險;如何加強貨幣政策國際協調……這些都需要中央銀行加強經濟研究,有針對性地為我國貨幣政策決策提供可靠的理淪、模型和數據的支撐。
❹ 求各位高手幫我翻譯一下這段文章,感激不盡~~
敦促所有會員國確定實體使用網路監控,並制定對凈確保合法,相稱性和透明度,監督公開訪問的年度報告;(R)的審查和限制規定的'同意',可請求和提取用戶,無論是由政府或由私人公司放棄對自己的隱私的一部分,因為有一個談判能力和個人用戶之間等機構的知識明顯的不平衡;(s)嚴格限制,界定和規范的案件中,一私人互聯網公司可能被要求披露資料提供給政府機關,進一步確保各國政府使用這些數據是受到嚴格的數據保護標准,建立有效的控制和評估這一進程;(噸)強調互聯網的重要性用戶能夠提高他們有權獲得永久性刪除其個人資料在互聯網上的網站或任何第三方的數據存儲介質所在;確保這種由用戶決定是由互聯網服務提供商,電子商務提供商和信息社會的尊重服務,確保會員國規定了公民的訪問他們的個人資料,包括酌情權的有效執法,對這些數據的刪除或從網站刪除;
❺ 歐洲議會對歐盟政策的約束力有多大求解
●歐盟解除武器禁運必須要經過要歐盟理事會批准,並同時向歐洲議會報告。
●歐盟理事會是歐盟三大機構(歐盟理事會、歐盟委員會和歐洲議會)之一,它是歐盟決策機構,由歐盟首腦會議和部長理事會組成。
●歐洲議會是歐盟的監督和咨詢機構。歐洲議會可建議歐盟委員會和理事會在某些方面採取主動行動。歐盟首腦會議在召開時,需聽取歐洲議會議長代表歐洲議會發表的講話。
●歐盟委員會是歐洲聯盟的常設機構和執行機構,負責實施歐洲聯盟條約和歐盟理事會作出的決定,向理事會和歐洲議會提出報告和立法動議,處理聯盟的日常事務,代表歐盟對外聯系和進行貿易等方面的談判等。歐盟委員會只有建議權和參與權。
❻ 歐洲EUP指令
歐盟在環保方面的最新指令。(up till 2007)文字文字
(1)能耗產品(「Energy-using Procts,簡稱EuP」):是指依靠能源輸入(電力、石化及再生燃料)才能操作,以及那些用來發動、運送及測量該能源的上市產品。這還包括單獨耗能的部件成品(dependant part),以及用電產品內的部件(incorporated part)。
(2)實施方法(「Implementation measures」)是指本指令所指的生態化設計規定方法。
(3)生命周期(「Life cycle」)是指一種EuP產品連續性的階段,涵蓋原料使用至最終處置階段。
(4)生態檔案(「Ecological profile」)是指一種記述說明(description),涵蓋該EuP產品整個生命周期階段的投入與產出(如原料、排放及廢棄物)。這些投入/產出在環境沖擊角度而言最為顯著,以及它們的數量可以被計算。
(5)生態化設計規定(「Eco-design requirement」)是指任何一種關於EuP產品或它的設計在提升環境績效時的規定。
(6)一般生態化設計規定(「Generic eco-design requirement」)是指在生態檔案中的任何一種生態化設計規定,而這無須符合某種特定環境方面的需求。
(7)特定生態化設計規定(「Specific eco-design requirement」)是指一種EuP產品的某個環境方面的可量化/可量測的生態化設計規定,如在使用時的耗能(以能源投入/績效產出作為計算單位)。
2005年7月6日,歐洲議會和理事會正式公布了關於制定能耗產品環保設計要求框架的指令2005/32/EC(以下簡稱EuP指令),它作為集成產品策略(IPP考慮產品的生命周期對環境影響的潛在可能性,涉及其各個階段相關人員,對各種產品確定責任和提供開放式工具)框架的一部分,考慮了產品在整個生命循環周期對資源能量的消耗和對環境的影響。該指令還同時對理事會92/42/EEC(關於新的燃氣或使用液體燃料熱水鍋爐能效要求的指令)和歐洲議會和理事會指令96/57/EC(關於家用電冰箱、冷凍櫃及其組合件能效要求的指令)及2000/55/EC(關於熒光燈鎮流器能效要求的指令)進行了修訂。自公布起20日(8月11日),2005/32/EC(EuP指令)正式生效,並規定會員國應在2007年8月11日前完成符合本指令所需的國內立法及行政規定。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環境的關注程度也與日俱增。各國政府,特別是發達國家政府在制定政策時,越來越多的考慮環保方面的因素,以保證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使用能源產品(EuP)一般認為在生產、配送、使用、廢棄階段都會對環境造成若干影響,如氣候變遷、能源和資源消耗、產生一般及毒性廢棄物等問題。根據德國環保署(2000),超過80%的環境沖擊跟產品設計有關,也就是在產品開發階段若能考慮環境沖擊,便能改善該產品的環境績效。近年來,電器產品對環境的影響漸漸受到重視,各國紛紛制定產品環境績效改善目標和標准,這種趨勢正是歐盟目前規范此電器環境化設計指令的基礎。
歐盟執委會在完成其內部草擬程序,並經內部會議通過後,在2003年8月1日向歐洲議會提出EuP指令草案,案經歐洲議會主席於同年9月1日交付環境、公共健康及消費者政策委員會審查,並送請產業、外貿、研究與能源委員會及法制與內部市場委員會征詢意見,在2004年4月20日完成全會一讀,並予大幅增修。歐洲議會已咨請執委會根據其增修內容對原草案進行實質修改,或代以新版草案,再提請該會審查。
該指令的提出旨在創造一個完整的法規架構,作為產品環境化設計的基礎,並希望由該指令達成以下四個主要目標:
1. 確保EUP在歐盟地區內部的自由流通;
2. 提升這些產品的全面環境績效,以保護環境;
3. 有助於能源的穩定供應,並提升歐盟經濟體的競爭力;
4. 保護工業和消費者的利益。
EuP指令時間表
2003年8月1日:歐盟委員會公布EuP指令的提案
2003年9月:委員會將提案呈交能源理事會
2003年10月20日:歐盟議會工業委員會發表關於該草案的意見
2004年1月13日:能源理事會就草案摘要進行討論
2004年1月29日:歐洲議會環境委員會決定被提議的修改意見的最終期限
2004年2月5日:委員會公布草案修訂版本
2004年2月17日:採用歐洲議會環境委員會修改報告
2004年3月10日:歐洲議會全體討論
2004年6月29日:與能源理事會達成行政協議
2005年3月:歐洲議會環境委員會內部討論
2005年4月:歐洲議會全體議案二讀
2005年7月6日:最後文本採用
2007年8月11日:各成員國將指令轉換成本國法律、法規
❼ 歐元是哪個國家的貨幣
歐元是歐盟中18個國家的貨幣。歐元的18會員國是愛爾蘭、奧地利、比利時、德國、法國、芬蘭、荷蘭、盧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希臘、義大利、斯洛維尼亞、塞普勒斯、馬爾他、斯洛伐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 。
1999年1月1日在實行歐元的歐盟國家中實行統一貨幣政策(Single Monetary Act),2002年7月歐元成為歐元區唯一合法貨幣。歐元由歐洲中央銀行(European Central Bank,ECB)和各歐元區國家的中央銀行組成的歐洲中央銀行系統(European System of Central Banks,ESCB)負責管理。
拓展資料:
歐元對區域經濟整合有著良好的示範作用。歐洲一體化開世界經濟區域化之先河。半個世紀以來,在歐洲一體化的鼓舞下,世界經濟區域化蔚然成風、欣欣向榮,當今除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合組織三大集團外,還有東盟與「10+3」、南亞經濟共同體、南太平洋自由貿易區、海灣經濟共同體、經濟合作組織(ECO)、加勒比海經濟共同體、南美經濟共同體、西北非經濟共同體、中非經濟共同體、南非經濟共同體等幾十個區域性的經濟集團。
歐元的啟動與使用,為區域整合提供了新的思路,使得現有的區域經濟整合方式向前又邁進了一大步。隨著貨幣聯盟的推進,經濟的整合必然要求政治的聯合,「歐洲聯邦」如今已成為歐盟內熱烈討論的話題。這種超越國界和民族經濟疆界的新型組合方式,對於各國、各集團無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從而鼓勵更多的國家和集團選擇「貨幣聯盟」道路。從長遠來看,歐元的誕生,也為國際經濟一體化繪出了新的藍圖。
❽ 法國,美國,英國現行的貨幣政策是什麼
歐洲中央銀行的「兩支柱」貨幣政策策略,保證了貨幣政策決策方法的連續性和系統性,不僅有利於穩定通貨膨脹預期,而且有助於建立公眾對歐洲中央銀行的信任。
關鍵詞:歐洲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策略;貨幣政策透明度
一、歐洲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策略
1.確立首要目標,著眼中期,求穩求變。
《馬約》雖然規定歐洲中央銀行的首要目標是維持歐元區物價的穩定,但該條約並未對物價穩定給出明確的界定。為使目標更具可操作性,ECB管理理事會(又稱ECB貨幣政策委員會)於1998年給出了物價穩定的量化定義:整個歐元區的消費物價協調指數(HICP)年增長率不超過2%,而且物價穩定在中期內得以維持。經過近5年的貨幣政策實踐,ECB管理理事會於2003年修正了對物價穩定的界定:中期內消費物價協調指數的通貨膨脹年增長率低於但是接近 2%。
從該定義可以看出:(1)ECB對價格是否穩定的判斷是基於整個歐元區中期的價格水平。貨幣政策的變化對物價的影響有一個時滯,而且最終影響的程度也不確定,因此貨幣政策難以在短期內抵銷意外沖擊對價格水平的影響,通貨膨脹率短期內存在一些波動是不可避免的,貨幣政策不會因幾周或幾個月的短期的物價或通貨膨脹的變化進行調整,貨幣政策著眼於中期。(2)HICP年增長率低於但是接近2%,不僅為HICP通貨膨脹率設定了上限,而且也指出通貨緊縮和物價穩定是不相容的。
對物價穩定給出明確的量化定義,既有助於增加貨幣政策的透明度,也為社會公眾提供了一個可以監督的標准;既有利於公眾更好地理解貨幣政策框架,也能更有效地引導公眾對物價走勢的預期。不僅增強了單一貨幣政策的可信度,也提高了單一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2.圍繞目標,構築框架,尋求支柱。
經濟分析和貨幣分析兩個支柱,構成了ECB的貨幣政策框架。在這個框架內,ECB為貨幣政策的制定和調整收集各種信息,充分利用各種分析工具,確保所有相關的信息都不會遺漏,從而確保貨幣政策決策的穩健性。兩支柱策略既不同於通貨膨脹目標的貨幣政策框架,也不同於傳統的以貨幣供應量或匯率作為「名義錨」的做法。
(1)經濟分析。主要是指基於大量的經濟和金融數據、針對影響價格穩定的短期風險而進行的分析。該分析基於如下的認識:短期內價格水平的變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商品、服務和要素市場上的供給和需求所決定。因此,ECB關注的主要變數有:總需求、總產出和勞動力市場的變化,廣義的物價和成本指數的變化,財政政策的變化,資本市場和勞動力市場的狀況,歐元區國際收支的變化等。
(2)貨幣分析。著眼於中長期分析,該分析的基礎是中長期內貨幣供應量增長率與通貨膨脹率變化密切相關。貨幣的變化包含著未來物價變化的信息,因此有助於對物價穩定的風險進行總體評估。 ECB把貨幣供應量指標從一系列備選指標中挑選出來,並公布廣義貨幣M3增長率的參考值,向公眾清楚地表明了它進行貨幣分析的意圖。大量實證分析表明,在M3與物價水平和其他宏觀變數之間,存在一種穩定的關系。M3還預示了未來,特別是中期的通貨膨脹變化。
ECB將從雙柱策略中得出的信息進行評估、反復核對和匯總,形成對經濟的波動程度和本質、經濟運行結果和物價穩定的主要風險的總體評估,為貨幣政策制定提供有力的依據。通過信息交流框架,公眾能了解ECB制定貨幣政策所面臨的復雜的環境,知道ECB在制定貨幣政策時考慮了哪些因素,又是通過什麼樣的程序來做出貨幣政策決策的。
3.注重貨幣政策策略的溝通職能。
透明的貨幣政策要求中央銀行向公眾和市場提供決策相關信息、制定政策所採取的程序、所使用的數據及考慮的因素,並就當前經濟形勢與公眾進行有效的溝通。所有這些都能在一種開放、清晰、及時的狀態下進行。
ECB的溝通面臨的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環境。歐元區12個不同的國家,10種不同的語言,無疑給 ECB的貨幣政策溝通提供了挑戰。ECB強調與公眾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互動,確保公眾能更好地理解貨幣政策的制定程序以及依據,從而提高中央銀行的可信度,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效率。為了讓公眾更好地了解貨幣政策,ECB通過多種渠道向公眾傳遞貨幣政策信息:
(1)每個月第一次貨幣政策委員會會議結束後的新聞發布會,是ECB最重要的溝通方式。ECB是第一個召開新聞發布會的中央銀行。新聞發布會上,ECB行長將向公眾詳細地介紹管理理事會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分析以及與貨幣政策相關的物價穩定的風險評估,並通報管理理事會討論的其他議題和決策的相關信息。與會者也可以與新聞發言人進行互動交流。記者招待會的文字材料也將於同一天刊登在ECB的網站上,以便這些貨幣政策信息能夠及時地呈現給公眾。
(2)ECB每月發布「月度公報」,向公眾公布所有統計信息和貨幣政策決策所依據的數據,也提供專家對貨幣政策的分析文章。此外,ECB行長每個季度都向歐洲議會的經濟與貨幣事務委員會匯報ECB貨幣政策的執行情況,並回答相關問題。ECB每年還向歐洲議會遞交年度報告。
(3)ECB的行長、副行長以及貨幣政策委員會的其他成員,充分利用各種機會與公眾進行交流,闡述ECB的貨幣政策策略、分析框架,不斷提高ECB貨幣政策的可信度。交流包括定期接受媒體的采訪,參加全球和區域經濟金融論壇,到世界各地大學講學。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的發言稿、演講稿,研究人員的分析文章,公眾廣泛關注的政策研究結果,在 ECB的網站和其出版的論文集和專刊上都可以找到。
4.注重中央銀行研究職能的發揮。
ECB經濟研究的目標,一方面是為貨幣政策的決策提供強有力的理論和實證的支撐,另一方面是為了更好地服務ECB與公眾和市場的溝通。
ECB的經濟研究通過多種形式展開:working paper主要是鼓勵對ECB貨幣政策的相關問題展開研究,既包括ECB研究人員的階段性成果,也包括一些學術界的專家學者對貨幣政策的研究。這些文章都可以免費在ECB的網站上獲得,對於公眾對 ECB貨幣政策的了解很有幫助。同時,ECB也運用大量的宏觀經濟模型對歐元區經濟以及歐元區內不同國家進行分析預測,以便為貨幣政策決策提供比較可靠的預測信息。針對歐洲資本市場和金融一體化、歐元區經濟周期變化等問題,ECB建立了廣泛的研究網路。此外,ECB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輪流召開國際貨幣政策論壇,鼓勵從全球的視角來討論貨幣政策的相關問題。
二、對我國貨幣政策操作的啟示
1.進一步提高我國中央銀行的獨立性。
增強央行的獨立性是各國貨幣凋控機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實踐證明,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對其貨幣政策操作具有很大的影響。獨立性強的中央銀行,在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抑制通貨膨脹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馬約》賦予ECB貨幣政策目標上的獨立,而且 ECB還具有工具上、財務上和人員上的獨立,因此為ECB獨立進行貨幣政策操作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經過10多年的發展,中國人民銀行的獨立性雖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依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從目標獨立性來看,雖然《中國人民銀行法》明確規定「貨幣政策目標是保持貨幣幣值的穩定,並以此促進經濟增長」,但我國貨幣政策當前仍受到多目標約束:物價穩定、增加就業、促進經濟增長、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化解金融風險等等。從操作獨立性來看,也存在一些約束,比如金融市場不發達,貨幣政策工具選擇的餘地小,貨幣政策過度依賴國有商業銀行傳導等等。
多目標之間是存在沖突的,這就導致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決策相當困難。而在經濟轉軌過程中,貨幣政策的多目標約束將長期存在,因此提高目標獨立性比提高操作獨立性難度要大。在當前的體制安排下,我們應進一步提高中央銀行的操作獨立性,通過大力發展金融市場特別是貨幣市場,積極推進利率市場化,不斷提高貨幣政策工具、操作目標以及中介目標變數的市場化程度,使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操作更具靈活性和前瞻性,為人民銀行貨幣政策的預防性操作創造條件。
2.盡快建立更加靈活的貨幣政策框架。
以利率、匯率或貨幣供應量等工具變數作為中介目標都存在一個共同缺陷,即貨幣政策的靈活性較差。正因如此,絕大多數國家在放棄貨幣供應量目標後基本沒有再簡單恢復利率目標,反而是越來越多地採用了通貨膨脹目標這類非工具變數目標。也就是說,貨幣政策操作直接盯住通貨膨脹率,同時將貨幣供應量、利率、經濟景氣指標指數等其他重要經濟變數作為監測指標。
歐洲中央銀行在考察過一些其他中央銀行已經或正在採用的貨幣政策策略後,決定採用以穩定為目標的雙柱策略(即經濟分析和貨幣分析)。究其原因,是因為ECB成立的時間不長,歐元區內經濟形勢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使ECB的貨幣政策操作面臨很大的挑戰,因此兩支柱策略賦予ECB在操作貨幣政策過程中更大的靈活性,有利於提高其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和傳導效率。
鑒於我國目前的現狀,近期內實施通貨膨脹目標制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我們也可借鑒ECB的做法,建立一個更具靈活性的貨幣政策框架,為公眾的經濟行為提供決策依據,從而提高貨幣政策的可信度,穩定公眾的預期。積極構建更具靈活性的貨幣政策操作框架,提高對經濟的預測能力,即時採取預防性操作;將會為貨幣政策操作提供更廣闊的空間,提高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3.注重與公眾交流,提高貨幣政策透明度。
ECB非常注重與公眾的溝通和交流,重視預期在貨幣政策傳導中的作用。通過採用「兩支柱」的貨幣政策策略,為央行與各個層面的公眾溝通提供了一個框架。ECB不僅建立了內容廣泛、容易理解的網站,而且還定期出版報告預測各種宏觀經濟變數,如通貨膨脹、貨幣市場狀況以及預測的風險等。 ECB通過各種途徑,向公眾解釋貨幣政策的目標,討論近期通貨膨脹的情況,評價已經採取的貨幣政策的效果,並描述未來通貨膨脹的發展,因為貨幣政策非常透明,因此ECB有時只要顯示其政策意向,並不需要真正干預市場就能達到調控的目的。
近年來,我國貨幣政策的透明度不斷提高,這一點可以從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操作實踐中看出。但略顯不足的是,對於我國貨幣政策決策是依據哪些數據的分析,貨幣政策決策過程的程序,以及中央銀行對經濟形勢的預測分析等相關信息還不夠豐富,有待於今後進一步的改善。
4.進一步發揮我國中央銀行的研究職能。
中央銀行不僅具有服務職能、凋節職能和管理職能,而且還具有研究職能。中央銀行要有效對宏觀經濟進行調節,就應該加強對經濟的研究,力爭對經濟的運行有更准確的把握。中國是一個處於轉型中的國家,國內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對貨幣政策操作有很大的影響。如何構建更為靈活的貨幣政策操作框架,以有效防範匯率變化及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對經濟的影響;如何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效率;如何加強與公眾的溝通和交流,提高我國貨幣政策的可信度;如何加強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匯率政策的協調;如何在加快金融開放的過程中防範金融風險;如何加強貨幣政策國際協調……這些都需要中央銀行加強經濟研究,有針對性地為我國貨幣政策決策提供可靠的理淪、模型和數據的支撐。
❾ ELV報告什麼意思
ELV(End-of-Life Vehicle)即報廢車輛指令。 ELV為歐盟委員會和歐洲議會為保護環境,減少車輛報廢產生的廢棄物,制定的報廢車輛回收指令。
有2個內容,一為2003年7月以後生產的汽車禁用鉛、鎘、汞和6價鉻四種有害物,第二為提高報廢汽車回收利用率,回收費用成本的全部或大部分由製造廠承擔。
回收指令確定了歐盟報廢汽車「再使用與再利用」和「再使用與回收利用」的兩個階段及回收利用率目標,並明確說明了回收利用率的限值及禁止或限制使用的重金屬。
國外認證
做ELV測試的國外認證行
BV必維國際檢驗集團,成立於1828年,總部設在法國巴黎, 是全球知名的國際檢驗、認證集團,其服務領域中在質量、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以及社會責任評估領域。
從成立至今,必維國際檢驗集團的服務網路覆蓋150多個國家,擁有850多個辦事處和實驗室,約33, 000名員工為全球終端市場的300, 000個不同領域的客戶服務。
必維國際檢驗集團旗下的電子電氣消費品部,是由法國的LCIE,台灣的ADT,美國的Curtis-Straus及及德國的INNOVA合並而成的全球領先的測試、認證、驗貨機構。
❿ 歐盟委員會和歐洲理事會有什麼區別
1、成員不同
歐洲理事會又稱歐盟首腦會議或歐盟峰會,是歐盟最高決策機構,由歐盟成員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及歐洲理事會主席、歐盟委員會主席組成。
歐盟委員會設有28個委員,其中一名擔任歐盟委員會主席領導整個委員會,非主席的那些委員也根據其職責領域被稱為歐盟某某(比如外交)事務專員。
歐洲理事會主席產生:歐洲理事會主席將通過選舉方式產生,任期為兩年半。
歐盟委員會主席產生:歐盟委員會主席由歐盟理事會和成員國政府首腦一起決定,並需要得到歐洲議會的贊成。
2、機構不同
歐洲委員會是最高決策和執行機構,由各成員國一名代表組成,每年召開兩次會議。下設部長代表委員會,由成員國各派一名常駐代表(大使級)組成,處理日常事務。部長委員會主席由各成員國代表輪流擔任,任期半年。
歐盟理事會是決策機構。歐盟部長理事會負責准備每次歐洲理事會並和歐洲議會一起編寫把歐洲理事會決策付之實施的法律文件,制定歐盟法律和法規。
3、職能不同
歐洲委員會實際是另外一個獨立的機構,雖然它和歐盟委員會的駐地都在斯特拉斯堡,但不能把它和歐盟委員會混淆。歐盟委員會相當於歐洲的「政府」,但是它的職能還沒有發展到政府的階段。
歐盟理事會是各個國家派一名部長到歐盟總部組成的機構。各國部長的工作就是要在理事會討論具體事宜的時候代表本國的利益。
參考資料:
歐洲理事會的組織結構:
1、組織成員
(1)歐盟成員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
(2)歐盟委員會主席和委員代表;
(3)歐盟委員會秘書長;
(4)歐盟成員國外長;
(5)歐盟理事會秘書長;
(6)歐洲議會議長;
(7)歐洲理事會輪值主席所選其他官員。
2、組織機構
(1)歐洲議會
每次首腦會議的開始歐洲議會議長都會發表一份宣言。
輪值主席國主席必須在其任期內向歐洲議會所有議員介紹接下來六個月內歐盟的主要活動,並通過辯論的方式和議員們討論。
(2)歐盟委員會
歐盟委員會主席出席理事會的每次會議,每次會議之後理事會向歐盟委員會交付書面決定和提議。
(3)歐盟理事會
歐盟部長理事會負責准備每次歐洲理事會並和歐洲議會一起編寫把歐洲理事會決策付之實施的法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