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虛擬貨幣是否可以流通
打個比方,世界上真的有神么?顯然沒有,但人們還是花人力物力財力去信陽和供奉,得出理論虛假的實物依然有價值的存在與交換。當然這個跟比特幣還是有差別的。比特幣產生的過程,一個好像有點名望的人突然提出一個理論,銷量的蓄力貨幣,這種貨幣剛開始只在少數人中傳播與娛樂(假設在第一年裡有一萬人),當然這些人剛開始只抱著娛樂的態度,就像玩網游。第二年突然有一個團隊或者多個(投機倒把的集團),突然覺得這個有機可圖,就開始低價收購,並掌握大盤。當時間成熟的時候,通過媒體,經濟人等方式宣傳炒作,使全世界都知道了這種貨幣,參與人員由不到五萬人一下抖增到一百萬人,幾百億的資金流入進來,我記得最火的時候是十一月底,當時一個比特幣價格為7900,但當時竟然有很多報道說能漲到四萬一個,而這時候那些投機倒把的團隊覺得已經不可能再漲了,開始大量拋售比特幣,使比特幣價格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跌倒了四千左右,這些團隊賺的金銀滿盆,但由於還有這一百萬的人還在參與,所以價格還會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停在三千左右,但在不斷有人退出的過程中,比特幣將一文不值。(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B. 比特幣為什麼可以使用,一種沒有政府支持的虛擬貨幣為什麼可以流通,得到承認,背後是什麼在支持著這種貨
比特幣很多地方都被用於洗黑錢了,所以你懂的。因此,在中國或者很多國家,這種貨幣不可能被承認
C. 比特幣是一種什麼幣種能流通嗎
能流通,只是現在中國官方不承認其貨幣功能。是產生於網路的演算法之物,被定義成一種貨幣。被承認的風險大。
D. 比特幣是一種什麼貨幣能與人民幣流通嗎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1]。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虛擬的加密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與所有的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該貨幣系統曾在4年內只有不超過1050萬個,之後的總數量將被永久限制在約2100萬個。
2017年1月24日中午12:00起,中國三大比特幣平台正式開始收取交易費。
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發公告稱中國禁止虛擬貨幣交易。
2017年12月17日,比特幣達到歷史最高價19850美元。
2018年11月25日,比特幣跌破4000美元大關,現穩定在3000多美元
2019年4月,比特幣再次站上5000美元大關,創年內新高。
E. 為什麼比特幣不能全面流通
說實話,比特幣是一個好東西,關鍵是監管和經濟體制是否適合其發展。國家的經濟網路土壤是否適合他的發展。在中國,企業經營者太過於關注投機和短期收益,太過於關注投機貨幣的存在性,並且,實體經濟資產不能與比特幣等虛擬經濟資產相配合發展,這才是關鍵。
F. 比特幣會失去流通功能嗎
不可能不會通脹的。什麼是通脹?通脹有兩種:
(一)假定1隻羊可以換10隻雞。一個房間里有1隻羊10隻雞,發行200元貨幣,所以羊值100元,雞值10元。再發行200元,物價就會翻一倍,羊值200元,這是超發貨幣的通脹。
(二)還是上面的例子,這時10隻雞吃掉了,房間里還是200元,只有一隻羊,羊就值200元。這是物品短缺的通脹,貨幣並沒有多發行。
(三)收藏比特幣本身它就失去了貨幣功能,貨幣只是中介,是從以物換物發展來的。所以你是對的,都收藏就會失去貨幣功能。
(四)東西少了,貨幣不變也是通脹,所以說不管是什麼貨幣,虛擬貨幣,有限貨幣也會通脹。
G. 比特幣為什麼不可以成為流通貨幣
比特幣畢竟只是虛擬貨幣,虛擬貨幣存在很大的偶然性,所以央行規定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不具備支付手段的職能,也是保障了大眾的利益。
個人建議最好不要去投資這些虛擬貨幣
H. 比特幣不是虛擬貨幣嗎,隨便一個數據就好了,還有流通價值嗎
當然有價值,其實是一種虛擬經濟。
一個比特幣實際上對應於比特幣程序的一個解,而這個程序的解是有限的,因此比特幣也是數量有限的,最開始時程序很容易運行產生解,因此比特幣價格偏低,但越往後解越少,運行難度也越大,因此比特幣就變得稀少而珍貴了,所以它的價值是由市場供求決定的,不能人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