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1和eno1
『壹』 如何在linux系统中设置静态ip地址
能够正确的配置网卡IP地址是保证两台服务器互相通信的前提,而Linux系统中的一切都是文件,配置网络的工作其实就是在编辑网卡配置文件。
在红帽RHEL6系统中网卡配置文件的前缀为"eth",第1块即为"eth0",第2块即为"eth1"并依此类推,但在红帽RHEL7系统中的网卡配置文件前缀则以"ifcfg-eno"开始的。
第1步:首先要切换到"/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目录中(该目录存放着网卡的配置文件)。
第2步:使用vim编辑器修改网卡文件"ifcfg-eno13712",逐项写入配置参数并保存退出,因每台电脑的硬件及架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网卡默认名称可使用ifconfig命令自行确认。
设备类型:TYPE=Ethernet
地址分配模式:BOOTPROTO=static
网卡名称:NAME=eno13712
是否启动:ONBOOT=yes
IP地址:IPADDR=192.168.1.11
子网掩码:NETMASK=255.255.255.0
网关地址:GATEWAY=192.168.1.1
DNS地址:DNS1=192.168.1.1
第3步:重启网卡设备并测试网络是否联通: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ping 下同局域网内其他ip或者公网ip,查看是否通。
[root@linuxprobe network-scripts]#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root@linuxprobe network-scripts]# ping 192.168.1.10
PING 192.168.1.10 (192.168.1.10) 56(84) bytes of data.
64 bytes from 192.168.1.10: icmp_seq=1 ttl=64 time=0.081 ms
64 bytes from 192.168.110: icmp_seq=2 ttl=64 time=0.083 ms
64 bytes from 192.168.1.10: icmp_seq=3 ttl=64 time=0.059 ms
64 bytes from 192.168.1.10: icmp_seq=4 ttl=64 time=0.097 ms
^C
--- 192.168.1.10 ping statistics ---
4 packets transmitted, 4 received, 0% packet loss, time 2999ms
rtt www/linuxprobe。COM/min/avg/max/mdev = 0.059/0.080/0.097/0.013 ms
另外,linux命令vim、hostname等基础命令需灵活运用,切记!
『贰』 centos网卡命名规则以及更名方法
Linux 操作系统的网卡设备的传统命名方式是 eth0、eth1、eth2等,而 CentOS7 提供了不同的命名规则,默认是基于固件、拓扑、位置信息来分配。这样做的优点是命名全自动的、可预知的,缺点是比 eth0、wlan0 更难读,比如 ens33 。
规则1:
对于板载设备命名合并固件或 BIOS 提供的索引号,如果来自固件或 BIOS 的信息可读就命名,比如eno1,这种命名是比较常见的,否则使用规则2。
规则2:
命名合并固件或 BIOS 提供的 PCI-E 热插拔口索引号,比如 ens1,如果信息可读就使用,否则使用规则3。
规则3:
命名合并硬件接口的物理位置,比如 enp2s0,可用就命名,失败直接到方案5。
规则4:
命名合并接口的 MAC 地址,比如 enx78e7d1ea46da,默认不使用,除非用户选择使用此方案。
规则5:
使用传统的方案,如果所有的方案都失败,使用类似 eth0 这样的样式。
1、前2个字符的含义
2、第3个字符根据设备类型选择
如果不习惯使用新的命名规则,可以恢复使用传统的方式命名,编辑 grub 文件,增加两个变量,再使用 grub2-mkconfig 重新生成 grub 配置文件即可。
1、编辑 grub 配置文件
2、重新生成 grub 配置文件
然后重新启动 Linux 操作系统,通过 ip addr 可以看到网卡名称已经变为 eth0 。
3、修改网卡配置文件
原来网卡配置文件名称为 ifcfg-ens33,这里需要修改为 ethx 的格式,并适当调整网卡配置文件。
注意:ifcfg-ens33 文件最好删除掉,否则重启 network 服务时候会报错。
『叁』 linux里边网口为什么不叫enth0是ens32
新版的CentOS 7 开始对于网卡的编号有另外一套规则,网卡的代号与网卡的来源有关
1、eno1:代表由主板bios内置的网卡
2、ens1:代表有主板bios内置的PCI-E网卡
3、enp2s0: PCI-E独立网卡
4、eth0:如果以上都不使用,则回到默认的网卡名
ens32则属于第二种类型,即说明网卡是内置的PCI-E网卡。

(3)eth1和eno1扩展阅读:
PCI网卡不仅能实现与局域网传输介质之间的物理连接和电信号匹配,还涉及帧的发送与接收、帧的封装与拆封、介质访问控制、数据的编码与解码以及数据缓存的功能等。
PCI-E采用了目前业内流行的点对点串行连接,比起PCI以及更早期的计算机总线的共享并行架构,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专用连接,不需要向整个总线请求带宽,而且可以把数据传输率提高到一个很高的频率,达到PCI所不能提供的高带宽。
相对于传统PCI总线在单一时间周期内只能实现单向传输,PCI-E的双单工连接能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和质量,它们之间的差异跟半双工和全双工类似。
『肆』 Ubuntu20.04重启不失效的网络配置
修改下面内容
eno1、eno2 是网卡名,我的这个机器有两个网卡,一般机器可能只有一岩差塌个eth0。
dhcp4:false 是不自动获取ip,比如我这里eno1不自动获取ip,使用自定义ip。eno2自动获粗圆取ip。
gateway4: 192.168.10.1 网关地址。
addresses: [192.168.10.2/24] 自定义ip和子网掩码。
nameservers DNS地址。
我这里庆猜先软连接
再编辑
写入
修改
『伍』 centos 修改网卡名称为eth0
1.首先将网卡配置文件名称eno1重命名为eth0: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mv ifcfg-eno1 ifcfg-eth0
2. 编辑ifcfg-eth0 ,修改NAME=eth0 , HWADDR=xx:xx:xx:xx:xx:xx, 如果是静态IP一并修改
3. 修改 etc/default/grub GRUB_CMDLINE_LINUX 增加 "net.ifnames=0 biosdevname=0"
4. 添加网卡规则 vi /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
SUBSYSTEM=="net",ACTION=="add",DRIVERS=="?*",ATTR{address}=="需要修改名称的网卡MAC地址",ATTR{type}=="1" ,KERNEL=="eth*",NAME="eth0"
5. 执行grub2-mkconfig -o /boot/grub2/grub.cfg命令生成更新grub配置参数
6. reboot 重启
『陆』 Linux关于网卡的几个命令
一、Linux网络属性配置
1.Linux主机接入到网络方式
IP/NETMASK:实现本地网络通信
路由(网关):可以进行跨网络通信
DNS服务器地址:基于主机名的通信,Linux可以有三个DNS地址
当第一个地址本身挂了,才会查找其备用地址;若第一个地址无法解析则停止
2.网络属性配置方式
(1)静态指定
1)命令方式
ifcfg系列命令:
ifconfig:配置IP,NETMASK
route:配置路由相关信息
netstat:状态及统计数据查看
iiproute2系列命令:
ip OBJECT:
addr:地址和掩码;
link:接口
route:路由
ss:状态及统计数据查看
CentOS 7:nm(Network Manager)家族
nmcli:命令行工具
nmtui:text window 工具
hostname/hostnamectl:主机名配置
2) 配置文件:
RedHat及相关发行版:/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NETCARD_NAME
DNS服务器指定配置文件:/etc/resolv.conf
本地主机名配置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
注:命令配置能及时生效,但时关闭当前进程之后配置失效,为一次性配置方式
通过配置文件配置网络属性,无法立即生效,需要重启服务、重新加载配置文件或者重启进程
(2)动态分配:依赖于本地网络中有DHCP服务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e Procotol,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此时不能固定IP地址
3.网络接口命名
(1)传统命名
以太网:eth#,例如eth0, eth1, …
PPP网络:ppp#, 例如,ppp0, ppp1, …
(2)可预测命名方案(CentOS 7)
支持多种不同的命名机制,根据Fireware, 拓扑结构等信息自动配置
1) Firmware或BIOS为主板上集成的设备提供的索引信息可用,则根据此索引进行命名,如eno1,eno2, …
2) Firmware或BIOS为PCI-E扩展槽所提供的索引信息可用,且可预测,则根据此索引进行命名,如ens1, ens2, …
3) 如果硬件接口的物理位置信息可用,则根据此信息命名,如enp2s0, …
4) 如果用户显式定义,也可根据MAC地址命名,例如eno16777736(十六进制MAC), …
5)上述均不可用,则仍使用传统方式命名;
(3)命名格式的组成
en:ethernet,表示因特网网卡接口
wl:wlan,表示无线网网卡接口
ww:wwan,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表示无线广域网网卡
(4)名称类型:
o<index>:集成设备的设备索引号;
s<slot>:扩展槽的索引号;
x<MAC>:基于MAC地址的命名;
p<bus>s<slot>:基于总线及槽的拓扑结构进行命名;
『柒』 linux为什么网卡是ens33
ens33为自动备援模式,名称定为ens33。
有一些关于网卡数量的规则,网卡的代码与网卡的来源有关,Linux继承了UNIX以网络为核心的设计思想,是一个性能稳定的多用户网络操作系统。
1、Eno1:表示主板BIOS内置的网卡。
2、Ens1:表示主板BIOS中内置的PCI-E网卡。
3、Enp2s0:PCI-E独立网卡。
4、Eth0:如果没有使用以上任何一个,则将返回默认的网卡名。
Linux操作系统诞生于1991年10月5日,Linux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但它们都使用Linux内核。

(7)eth1和eno1扩展阅读:
物理层实现无线信号的接收和发送,与无线网卡硬件中的扩频通信机相对应,物理层为MAC层提供估计CCA信息的自由信道,以决定是否可以发送信号,无线网络的CSMA/Ca协议是通过MAC层的控制来实现的。
无线网卡用于连接无线网络,即以无线电波为信息传输媒介的无线局域网,它与有线网络的用途非常相似,最大的区别是传输介质不同,利用无线电技术代替网线可以与有线网络相互备份,但速度太慢。
无线网卡标准:
1、IEEE802.11a:使用5GHz频段,传输速度54Mbps,与802.11b不兼容。
2、IEEE 802.11b :使用2.4GHz频段,传输速度11Mbps。
3、IEEE802.11g:使用2.4GHz频段,传输速度54Mbps,可向下兼容802.11b。
4、IEEE802.11n(Draft 2.0) :用于Intel新的迅驰2笔记本和高端路由上,可向下兼容,传输速度300Mbps。
『捌』 笔记本安装centos7 网络配置步骤
CentOS7中已经取消了ifconfig,用nmcli进行了代替,服务管理也升级为systemd。所以之前在6.x版本上的网络配置操作在7.x上行不通了。
下面介绍一下在CentOS7.x上进行网络配置的方法。
环境准备:新安装的CentOS7.x,最小化安装,没有进行网络配置。
1、查看当前网卡信息
[root@localhost ~]# nmcli connection showNAME UUID TYPE DEVICE
enp0s3 5d58d8cc-8caf-458b-a672-ed0cdf58292e 802-3-ethernet ---
CentOS7中对网上的命名规则有所变更,具体规则如下:
eno1 :代表由主板 BIOS 内建的网卡
ens1 :代表由主板 BIOS 内建的 PCI-E 界面的网卡
enp2s0 :代表 PCI-E 界面的独立网卡,可能有多个网卡接口,因此会有 s0, s1... 的编号
eth0 :如果上述的名称都不适用,就回到原本的预设网卡编号
由于现在网卡没有启用,也没有建立相关的配置文件,因此在DEVICE 栏位里显示的是”—”。在配置完成,重启网络服务后就会显示相应的设备名,在我的虚拟机上显示的是“enp0s3”
2、使用nmcli命令手工配置网卡
需要配置的网络信息:
IP地址:172.20.31.221/24
网关:172.20.31.240
DNS:202.96.69.38
命令:
[root@localhost ~]# nmcli connection modify enp0s3 \> connection.autoconnect yes \
> ipv4.method manual \
> ipv4.address 172.20.31.221/24 \
> ipv4.gateway 172.20.31.240 \
> ipv4.dns 202.96.64.68
autoconnect 是设置开机自动连接
ipv4.method 是设置手工配置IPV4地址
重启网络服务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3、查看配置后的网卡配置信息
[root@localhost ~]# nmcli connection show enp0s3connection.id: enp0s3connection.uuid: 5d58d8cc-8caf-458b-a672-ed0cdf58292e
......(中间省略)......ipv4.method: manualipv4.dns: 202.96.69.38ipv4.dns-search:ipv4.addresses: 172.20.31.221/24ipv4.gateway: 172.20.31.240......(中间省略)......
IP4.地址[1]: 172.20.31.221/24IP4.网关: 172.20.31.240IP4.DNS[1]: 202.96.69.38......(以下省略)......
因为在CentOS7.x中取消了ifconfig命令, 我们使用ip addr来代替。
[root@localhost ~]# ip addr1: lo: <LOOPBACK,UP,LOWER_UP> mtu 65536 qdisc noqueue state UNKNOWNlink/loopback 00:00:00:00:00:00 brd 00:00:00:00:00:00
inet 127.0.0.1/8 scope host lo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inet6 ::1/128 scope host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2: enp0s3: <BROADCAST,MULTICAST,UP,LOWER_UP> mtu 1500 qdisc pfifo_fast state UP qlen 1000
link/ether 08:00:27:ef:69:36 brd ff:ff:ff:ff:ff:ff
inet 172.20.31.221/24 brd 172.20.31.255 scope global enp0s3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inet6 fe80::a00:27ff:feef:6936/64 scope link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4、设置双IP
[root@localhost ~]#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root@localhost network-scripts]# cp ifcfg-enp0s3 ifcfg-enp0s3:1[root@localhost network-scripts]# vi ifcfg-enp0s3:1
将下列二项内容进行修改:
NAME=enp0s3:1DEVICE=enp0s3:1IPADDR=172.20.31.222PREFIX=24
保存退出后,生词网络服务,然后查看配置信息
[root@localhost ~]# nmcli connection show enp0s3connection.id: enp0s3connection.uuid: 5d58d8cc-8caf-458b-a672-ed0cdf58292e
......(中间省略)......ipv4.method: manualipv4.dns: 202.96.69.38ipv4.dns-search:ipv4.addresses: 172.20.31.221/24, 172.20.31.222/24ipv4.gateway: 172.20.31.240......(中间省略)......
IP4.地址[1]: 172.20.31.221/24IP4.地址[2]: 172.20.31.222/24IP4.网关: 172.20.31.240IP4.DNS[1]: 202.96.69.38......(以下省略)......
查看全部网络设备信息
[root@localhost network-scripts]# ip addr1: lo: <LOOPBACK,UP,LOWER_UP> mtu 65536 qdisc noqueue state UNKNOWN link/loopback 00:00:00:00:00:00 brd 00:00:00:00:00:00
inet 127.0.0.1/8 scope host lo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inet6 ::1/128 scope host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2: enp0s3: <BROADCAST,MULTICAST,UP,LOWER_UP> mtu 1500 qdisc pfifo_fast state UP qlen 1000
link/ether 08:00:27:ef:69:36 brd ff:ff:ff:ff:ff:ff
inet 172.20.31.221/24 brd 172.20.31.255 scope global enp0s3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inet 172.20.31.222/24 brd 172.20.31.255 scope global secondary enp0s3:1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inet6 fe80::a00:27ff:feef:6936/64 scope link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在enp0s3中会出现二个”inet”,包含配置过的二个IP的信息。
5、配置hostname
使用hostnamectl来配置主机的hostname
[root@localhost network-scripts]#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www.cmzsteven.com[root@localhost network-scripts]# cat /etc/hostnamewww.cmzsteven.com
重新登录后生效。
6、自动获取IP地址
如果局域网里有DHCP服务器,那么可以使用自动获取来取得主机的IP等相关信息
[root@localhost ~]# nmcli connection modify eth0 \> connection.autoconnect yes \
> ipv4.method auto
然后重启网络服务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