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币种行情 » eth是什么化学物质

eth是什么化学物质

发布时间: 2025-08-04 22:57:39

Ⅰ 乙烯利的功效特点是什么

通用名称乙烯利、Ethrel、ETH其他名称一试灵、CEPA化学名称2氯乙基膦酸分子式C2H6ClO3P分子量144.50化学结构ClCH—2CH—2—=PO—OH|OH理化性质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熔点74~75℃,工业品为淡棕色液体,易溶于水、甲醇、丙酮、乙二醇、丙二醇,微溶于甲苯,不溶于石油醚。在pH3以下的酸性溶液中比较稳定,pH4以上逐渐分解并释放出乙烯,随着pH增高,分解速度加快。40%水剂为棕黄色的强酸性液体。毒性低毒。原药大白鼠急性经口LD50为4229毫克/千克,兔急性经皮LD50为5730毫克/千克。对人皮肤、黏膜、眼睛有刺激性,无致突变、致畸和致癌作用。乙烯利与酯类有亲和性,可抑制胆碱酯酶的活力,对鱼低毒,对蜜蜂低毒,对蚯吲无毒。生理作用与功效是促进成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容易被植物吸收,进入植物的茎、叶、花、果等细胞中,并在细胞液微酸性作用下分解释放出乙烯,能起内源激素乙烯所起的生理功能。乙烯几乎参与植物的每一个生理过程,能促进果实成熟及叶片、果实脱落,促进雌花发育,诱导雄性不育,打破某些种子休眠,改变趋向性,减少顶端优势,增加有效分蘖,使植株矮壮等作用。剂型85%原药、40%水剂。

附表

适用作物

主要用于棉花、番茄、西瓜、柑橘、香蕉、咖啡、桃子、柿子等的果实促熟,培育后季稻矮壮秧,增加橡胶乳产量和小麦、大豆等作物产量。

Ⅱ 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

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作用的几类微量有机物质,也被称为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植物激素有五类,即生长素(Auxin)、赤霉素(Gibberellins,GA)、细胞分裂素(Cytokinins,CTK)、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和乙烯(Ethylene,ETH)。它们都是些简单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但它们的生理效应非常复杂、多样,例如影响植物的细胞分裂、伸长、分化,以及发芽、生根、开花、结实、性别的决定、休眠和脱落等。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植物激素的化学结构已为人所知,有的已可以人工合成,如吲哚乙酸;有的还不能人工合成,如赤霉素。目前市场上售出的赤霉素试剂是从赤霉菌的培养过滤物中制取的。这些外加于植物的吲哚乙酸和赤霉素,与植物体自身产生的吲哚乙酸和赤霉素在来源上有所不同,所以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也有称为外源植物激素。最近新确认的植物激素有,茉莉酸(酯)等等。植物体内产生的植物激素有赤霉素、激动素、脱落酸等。现已能人工合成某些类似植物激素作用的物质如2,4-D(2,4-二氯苯酚代乙酚)等。植物自身产生的、运往其他部位后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微量有机物质。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物质称为生长调节剂。已知的植物激素主要有以下5类: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
生长素(Auxin)
- 在1880年,达尔文在研究植物向性运动时发现植物幼嫩的尖端受单侧光照射后产生的一种影响,能传到茎的伸长区引起弯曲。
- 1928年,荷兰F.W.温特从燕麦胚芽鞘尖端分离出一种具生理活性的物质,称为生长素,它正是引起胚芽鞘伸长的物质。
- 1934年,荷兰F.克格尔等从人尿得到生长素的结晶,经鉴定为吲哚乙酸。
- 生长素主要集中在幼嫩、正生长的部位,如禾谷类的胚芽鞘,它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双子叶植物的茎顶端、幼叶、花粉和子房以及正在生长的果实、种子等;衰老器官中含量极少。
- 生长素能使细胞膜的透性增加,在高等植物体内,乙烯可以促进RNA和蛋白质的合成,生长素主要集中在幼嫩、正生长的部位,如禾谷类的胚芽鞘,它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双子叶植物的茎顶端、幼叶、花粉和子房以及正在生长的果实、种子等;衰老器官中含量极少。
赤霉素(Gibberellins,GA)
- 1926年,日本黑泽在水稻恶苗病的研究中,发现感病稻苗的徒长和黄化现象与赤霉菌(Gibberellafujikuroi)有关。
- 1938年,薮田和住木从赤霉菌的分泌物中分离出了有生理活性的物质,定名为赤霉素(GA)。
- 现已从赤霉菌和高等植物中分离出60多种赤霉素,分别被命名为GA1,GA2等。
- 高等植物中的赤霉素主要存在于幼根、幼叶、幼嫩种子和果实等部位,由甲羟戊酸经贝壳杉烯等中间物合成。
- 赤霉素最显著的效应是促进植物茎伸长,无合成赤霉素的遗传基因的矮生品种,用赤霉素处理可以明显地引起茎秆伸长。
细胞分裂素(Cytokinins,CTK)
- 这种物质的发现是从激动素的发现开始的。1955年,美国人F.斯库格等在烟草髓部组织培养中偶然发现培养基中加入从变质鲱鱼精子提取的DNA,可促进烟草愈伤组织强烈生长。
- 高等植物中的赤霉素主要存在于幼根、幼叶、幼嫩种子和果实等部位,即6-呋喃氨基嘌呤。它在植物中并不存在。但后来发现植物中存在其他具有促进细胞分裂作用的物质,总称为细胞分裂素。
- 第一个天然细胞分裂素是1964年D.S.莱瑟姆等从未成熟的玉米种子中分离出来的玉米素。以后从植物中发现有十多种细胞分裂素,都是腺嘌呤的衍生物。
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
- 60年代初,美国人F.T.阿迪科特和英国人P.F.韦尔林分别从脱落的棉花幼果和桦树叶中分离出脱落酸,其分子式为C15H20O4。
- 脱落酸存在于植物的叶、休眠芽、成熟种子中。生长素也有重要作用。通常在衰老的器官或组织中的含量比在幼嫩部分中的多。
- 脱落酸的主要生理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和抑制芽生长,从而抑制茎和侧芽生长,因此是一种生长抑制剂,有利于细胞体积增大。
乙烯(Ethylene,ETH)
- 早在20世纪初就发现用煤气灯照明时有一种气体能促进绿色柠檬变黄而成熟,这种气体就是乙烯。
- 但直至60年代初期用气相层析仪从未成熟的果实中检测出极微量的乙烯后,乙烯才被列为植物激素。
- 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各种组织、器官中,是由蛋氨酸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转化而成的。
- 乙烯可以促进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在高等植物体内,并使细胞膜的透性增加,加速呼吸作用。
植物激素对生长发育和生理过程的调节作用,往往不是某一种植物激素的单独效果。由于植物体内各种内源激素间可以发生增效或拮抗作用,只有各种激素的协调配合,才能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已知的植物激素主要有以下5类: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
植物生长抑制素:
- 它能使茎或枝条的细胞分裂和伸长速度减慢,抑制植株及枝条加长生长。
- 主要有以下几种:B9又叫必久,B995,阿拉,有抑制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抗寒能力,减少生理病害等作用。
- 矮壮素(CCC)又叫三西,纯品为白色结晶,易溶于水,是人工合成的生长延缓剂。它抑制伸长,但不抑制细胞分裂,使植株变矮,茎杆变粗,节间变短,叶色深绿。
- 脱落酸(ABA)是植物体内存在的一种天然抑制剂,广泛存在于植物器官组织中。在将要脱落和休眠的组织器官中含量更高,它与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对抗的。
- 青鲜素(MH)又叫抑芽丹,纯品为白色结晶,微溶于水。它有抑制细胞分裂和伸长提早结束生长,促进枝条成熟,提高抗寒能力等作用。
- 整性素(形态素)抑制生长,对抑制发芽作用更为明显,可使植株矮化,破坏顶端优势,促进花芽分化,促进离层形成,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等。

热点内容
以太坊哪年的价格最高 发布:2025-08-05 01:07:42 浏览:380
区块链代币的发行数量 发布:2025-08-05 01:02:02 浏览:392
以太坊mapping遍历 发布:2025-08-05 00:52:11 浏览:892
存币生息和流动性矿池 发布:2025-08-05 00:50:32 浏览:916
比特币无限可以挖矿吗 发布:2025-08-05 00:48:55 浏览:707
蚂蚁区块链图片版权 发布:2025-08-05 00:31:32 浏览:347
杭州客运中心去宋城 发布:2025-08-05 00:23:15 浏览:386
莱特币跌了很多 发布:2025-08-04 23:56:52 浏览:774
蜘蛛矿池靠谱吗 发布:2025-08-04 23:54:01 浏览:462
币圈宣传渠道 发布:2025-08-04 23:51:24 浏览: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