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马上转型现在还能挖吗
A. 以太坊转型后不需要矿工
img src=' https://p26 . toutiaoimg.com/large/tos-cn-I-qvj 2 LQ 49k 0/cc 3c Fe 23 f 56 f 4395 abed 6162 CB 724352 '/
合并后,能源消耗将减少99.95%
据OKLink数据显示,全球最活跃的高液区块链网络以太坊在15537393的块高触发了合并机制,产生了第一个PoS块(高度为15537394)。自此,以太坊共识正式从PoW变为PoS机制,完成了这次“合并”升级。这将给以太坊网络带来显著变化,包括能耗降咐念雹低99.95%,ETH循环减少90%。CoinMarketCap数据显示,以太坊实时价格约为1590美元,24小时内价格下跌约1.11%。此后收复1600美元关口,市值超过1900亿美元。
新的合并机制告别了大型矿机的“矿”时代。
以太坊是一个公共区块链平台,其加密货币是以太坊ETH。在传统的“工作量证明”机制下,过去几年,大量“矿主”购买高性能显卡挖ETH矿。对于矿工来说,如果在以太坊的主网上进行挖掘,合并后,各个网络将完全基于PoS权益证明机制运行。届时,传统的工作量证明(PoW)挖掘已经无法在以太网上进行。以太坊全球最大矿池Ethermine宣布终止工作量证明(PoW)相关服务,以后不再跟进工作量证明(PoW)分叉。
以太坊最初采用PoW(proof-of-work)工作量证明机制,节点的“矿工”根据自己的计算能力争夺打包权,获得打包奖励。如今以太坊依靠PoS(proof-of-stage)股权证明机制,告别了大型矿机挖矿的时代。持有人可以通过质押以太币代币(ETH)来“挖矿”,质押门槛为32 ETH。
以太坊的合并会不会让大量传统的区块链矿工失业?
以太坊的合并会不会让大量传统的区块链矿工失业?根据梅萨里的估计,合并将迫使价值190亿美元的战俘矿工寻找另一条出路。虽然矿工可以为一些Web3协议贡献一些GPU计算能力,但是这些协议很难承担所有的计算能力。从数据上看,除ETH外的GPU可开采令牌总市值仅为41亿美元,约占ETH市值的2%。ETH挖矿收入占GPU矿工日收入的97%,这意味着现有的大多数以太坊矿工无法在市场上找到同样经济效益的POW挖矿币。
根据欧科云链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孙玉林的分析,显卡市场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冲击。部分矿工表示将转衡帆用“以太坊经典(ETC)”(注:部分工作量证明矿工已表示有意抵制合并,并已开始跳回较老的以太坊区块链版本,现名为以太坊经典)继续采矿。此外,以太坊的合并也给了跑马圈地市场机会,一些以太坊矿池也因此推出了跑马圈地相关的转型方案。
以太坊合并会对矿机产业链产生怎样的影响?
以太坊史诗般的“合并”会给中国相关产业链带来什么影响?2017年,随着区块链在全球的崛起,“挖矿”服务的风口开始出现。手里有大量高计算游戏显卡的华强北电脑商,利用自己的资源转型“挖矿”。“挖矿潮”给华强北电脑和显卡经销商带来了丰厚的利润。然而“潮”退去后,显卡价格暴跌。再加上政策打击,“矿工”转向偏远地区秘密作业。
受影响的不仅仅是矿工,矿工制造商的日子也不再轻松。今年8月26日,根据英伟达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代工挖矿芯片等CMP相关业务收入同比下降66%。
相关问答:什么叫虚拟币挖矿?
虚拟币的挖矿是利用计算机硬件为虚拟货币网络做数学计算进行交易确认和提高安全性的过程。作为对他们服务的奖励,矿工可以得到他们所确认的交易中包含的手续费,以及新创建的虚拟货币。
B. 科普贴 | “大姨太”和“小姨太”的爱恨情仇
“大姨太”与“小姨太”指的是以太坊(ETH)与以太坊经典(ETC)两个加密货币项目。近期,小姨太价格大幅上涨,一周涨幅高达3倍,触及180美元。这一现象与大姨太即将在年底过渡到以太坊2.0的PoS区块链有关。在大姨太转型前,大量以太坊矿工转而挖取以太经典,ETC单位算力收益高达0.1311美元/天,超过ETH的0.1176美元/天。
在一些社群和论坛中,你可能会看到“大姨太”和“小姨太”这两个词,可能感到一头雾水。其实,“大姨太”指的是以太坊,简称ETH;“小姨太”指的是以太坊经典,简称ETC。
“大姨太”与“小姨太”之间似乎有着爱恨情仇。尽管名字相似,但这两个项目在本质上并没有太大差异,ETC实际上是ETH硬分叉后产生的。硬分叉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分叉创建一个与原链有差异的新链。
在2016年6月,以太坊上线了一个名为The DAO的明星项目。The DAO当时募集了超过1200万个ETH,价值超过1.5亿美元。然而,由于智能合约的漏洞,The DAO遭受到了黑客攻击,损失了360万个ETH。为了挽回投资者的损失,以太坊社区和基金会紧急发起投票,决定升级ETH主链,形成现在的以太坊(ETH)。
但是,社区中的一部分人坚持“代码即法律”的原则,他们认为ETH一旦发布,就应该不可更改,不能因为黑客攻击而随意修改代码。因此,这些人继续支持原来的ETH主链,该链后来更名为以太坊经典(ETC)。由此,出现了以太坊(ETH)和以太坊经典(ETC)并存的局面。
综上所述,以太坊(ETH)和以太坊经典(ETC)两个项目之间的关系复杂而有趣。它们在代码上几乎相同,但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分歧,形成了两个独立的加密货币体系。这一历史背景也解释了近期小姨太价格的波动与增长。
C. eth2.0意味着什么
ETH2.0意味着以太坊的一次重大升级和转型。具体来说:
技术转型:ETH2.0代表着以太坊从工作量证明机制向权益证明机制的转变。这一转变旨在提高网络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并解决当前以太坊网络面临的一些可扩展性问题。
分片技术:ETH2.0引入了分片技术,通过将网络分割成多个较小的部分,每个分片可以并行处理交易,从而显著提高网络的吞吐量。这有助于解决以太坊网络拥堵和手续费高昂的问题。
生态改善:随着ETH2.0的推出,以太坊网络的手续费预计将大幅度降低,这将使得更多用户和开发者能够负担得起在以太坊上进行交易和开发应用。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以太坊生态的繁荣和发展。
经济模式变化:ETH2.0还将使以太坊进入通缩模式,因为部分ETH会被销毁作为网络运营的成本。这有助于增强ETH的稀缺性,从而可能推高其市值。长期来看,ETH的市值超越比特币也并非不可能。
综上所述,ETH2.0对于以太坊来说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升级和转型,它将带来技术、生态和经济模式等多方面的变革。
D. ETH合并的几个小Tips:何时通缩分叉币价值几何
1、共识机制的切换并不是“瞬时”完成:
以太坊 主网合并升级不会立即完成Pow Pos的转变,当前以太坊是两种共识机制同步运行,Pow占90%,Pos占到10%,按照开发组将难度炸弹的时间推迟到9.12日,难度炸弹爆发后伴随合并完成Pow挖矿难度将会逐渐“指数型增加”,届时局于挖矿成本的问题,倒逼Pow矿工逐步退出网络,但该过程可能持续将近6个月以上的时间,Pow网络也将进入“冰河期”
2、冰河期逐步减产,“通缩”并非一蹴而就:
在冰河期,由于以太坊Pow挖矿难度的剧增,出块时间的延长意味着矿工每日出块总奖励减少,按照以往难度炸弹爆发时期的数据,冰河期内大约1个月会进行1次Pow挖矿难度的调增,每次调增的力度都会比上一次更显著,预估持续6个月以太坊网络的总奖励将减少50%以上,持续9个月的时间将减少80%以上,经过6-9个月的时间将会完成大部分的减产,近几日 ETH Burn徘徊在1300附近,因此以太坊真正达到“通缩”需要在合并6个月后即23年上半年才能完成
3、用户端并不会有过多不良体验:
在以往难度炸弹爆发的冰河时期,随着Pow挖矿难度的陡增,用户端可能会产生非常不良的体验,虽然手续费可能并没有很高的提升,但是交互时间延长会明显降低用户体验;不过本次合并之后用户可能不会感受到明显的交互时间延长,合并后共识机制的切换,Pos验证开始将逐渐承载原本Pow验证的份额,出块时间更多的是参照Pos的时间;并且本次难度炸弹爆发和合并相隔时间不长,最多只会有1-2次的挖矿难度调增,最差情况下增加2秒附近的出块时间可能也不会过多影响用户体验
4、矿工分叉价值几何?定价权在交易所:
2017年 比特币 经过了一波分叉潮,潮水过后最终发现大家都在裸泳,只有比特币仍然屹立不倒,当时市场更多的是看不懂、看不清,分叉的“好”与“坏”在激辩中没有定论,交易所上线分叉也不会背负更多的骂名,市场的犹豫成为交易所争夺流量的工具;但今日非同往昔,主流的声音都是力挺主链,小型交易所可能会应为流量争夺被迫上线,而头部交易所应更加爱惜自身的羽毛,没有头部交易所支持失去流动性的分叉将是一地鸡毛;不过分叉币大概率还是会存在
5、算力迁移能否成真?或是伪命题:
市场更多的是在计价炒作预期。市场中大约80%以上为Gpu矿机,大部分GPU矿场会转型,为视频流应用程序构建基础架构、2D 和 3D 对象的渲染以及云服务器,因此也能保证一定的利润;算力迁移的过程伴随着挖矿难度的骤增,奖励也会随之减少,甚至入不敷出,因此并不认为大矿工会顶着巨额的成本拉高ETC没有生态支持的币价,更何况Gpu矿机也并非一条出路。而算力迁移和币价是否有直观的联系更像是先有鸡还是蛋的问题
E. 全球加密货币、Web3.0教父肖风:ETH的“上海时刻”
ETH的“上海时刻”标志着ETH向权益证明的转型以及区块链技术史上的重要飞跃。以下是关于这一时刻的详细解答:
历史性的转型:
- 2022年9月15日,ETH迎来了历史性的“The Merge”,即其从工作量证明向权益证明的转型。
- 这一转型旨在显著降低能源消耗,控制发行量,并提升ETH的性能和扩展性。
性能与扩展性的提升:
- 向POS的转型为ETH奠定了作为元宇宙基础设施的基石。
- 性能的提升将为未来十年的区块链世界带来革命性变化,使ETH有望成为协议堆栈的核心。
上海在ETH历史中的地位:
- 2016年,ETH的中国故事在上海拉开序幕,DEVCON2大会在上海举行,推动了区块链技术在中国的普及。
- 上海见证了全球区块链技术的碰撞,并促进了ETH在中国的落地和发展。
万向区块链的支持:
- 万向区块链向ETH基金会捐赠了50万美元,支持技术研发与社区信心的建立。
- 万向区块链实验室的成立以及后续的一系列活动,如峰会、投资分布式资本等,对ETH社区的繁荣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对未来的影响:
- ETH的“The Merge”将重塑区块链格局,预示着ETH在未来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其他公链可能会与ETH形成互补,共同构建一个互联互通的区块链新世界。
- 加密货币投资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已深远地影响着全球的经济和社会格局。
F. ETH升级2.0官方解读分析-ETH鸡肋升级
以太坊ETH 2.0升级并非鸡肋,而是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转型尝试,但确实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以下是针对此次升级的官方解读分析:
1. 合并升级与质押机制 质押锁定与收益补偿:合并升级后,质押在信标链的ETH将暂时无法取出,需等待上海升级后才能逐步解锁。质押期间,质押者将获得收益作为补偿。 gas费调整与销毁机制:EIP1599协议调整了gas费的分配,大部分gas费将被销毁,未来可能分配给质押者更多。这一机制旨在减少ETH的流通量,但gas费是否继续燃烧以及ETH的通胀情况尚不确定。
2. 技术转型与挖矿方式变化 直接过渡至POS模式:升级过程中,以太坊网络不会中断,直接由POW模式过渡至POS模式。 质押挖矿的影响:质押挖矿的引入降低了大矿池的形成风险,但可能出现较大的质押节点。此转变确保了以太坊的强势地位,但技术上并无显著创新。
3. 对以太坊生态的影响 高昂gas费的挑战:尽管升级对ETH价值有所提升,但高昂的gas费仍限制了以太坊生态的发展。此次升级对生态的实质性帮助有限,主要体现在估值提振上。 L2与侧链的机遇:尽管面临挑战,L2解决方案和侧链的发展仍为以太坊生态带来了机遇。这些技术有助于缓解高昂gas费带来的压力,促进生态的多元化发展。
4. ETH分叉后的前景 不确定性与升级策略:ETH分叉后的前景存在不确定性。若技术团队和基金会能推动逐步升级,实现POW和POS并存,并调整升级策略,ETHW或许能迎来成功的机会。
总结:以太坊ETH 2.0升级是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转型尝试,旨在通过质押挖矿和gas费调整等机制提升ETH价值并促进生态发展。然而,高昂的gas费、质押机制的局限性以及分叉后的不确定性等因素限制了此次升级的实质性效果。未来,以太坊仍需探索更有效的路径以克服这些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