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ethtrunk的模式
⑴ 华为认证Eth-Trunk链路聚合知识点!
华为认证EthTrunk链路聚合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EthTrunk技术概述:
- EthTrunk是一种通过将多个物理接口捆绑成逻辑接口的技术,旨在提供带宽增加、可靠性提升和负载分担功能。
系统LACP优先级:
- 系统LACP优先级用于确定LACP协商中的主动端。优先级越小,优先级越高,默认值为32768。
EthTrunk的应用场景:
- 支持二层和三层链路聚合,能根据需要手动或自动分配流量。
- 手动负载均衡模式适用于旧设备。
- LACP模式更常见,其中M个活跃链路转发数据,N个备用链路备份。
EthTrunk的工作模式:
- 手工负载分担模式:完全手工配置,所有成员接口共同分担流量。
- 静态LACP模式:需要手动配置,但链路状态通过LACP协议进行协商。
- 动态LACP模式:链路状态和成员关系完全通过LACP协议自动协商。
EthTrunk的优势:
- 带宽增强:通过捆绑多个物理接口,提高逻辑接口的带宽。
- 故障转移:在主链路故障时,备用链路自动接管,提高网络可靠性。
- 流量负载分担:根据配置的负载分担策略,将流量均匀分配到各成员接口。
EthTrunk的配置流程:
- 创建EthTrunk。
- 选择工作模式。
- 加入成员接口,并配置系统优先级以确定主动端。
抢占机制:
- 启用抢占机制后,当主链路恢复时,备用链路将释放资源并回到备用状态。
- LACP建立过程涉及互相发送LACPDU报文,以确定主动端和活动链路,并在必要时启用抢占功能。
负载分担策略:
- 负载分担可通过IP地址或包作为散列依据。
- 可设置成员接口权重,以调整各接口的负载分担比例。配置时需谨慎,确保成员接口加入和权重设置正确。
⑵ 华为——二层链路聚合Eth-Trunk (LACP和手工模式)
本文将探讨华为设备中的二层链路聚合Eth-Trunk配置,包括两种模式:LACP和手工模式。此配置有助于提高带宽和实现负载均衡。
实验首先构建拓扑结构,然后通过具体操作实现Eth-Trunk配置。具体操作分为手工配置和LACP-Static配置两部分。
手工配置中,通过在LSW1和LSW2上创建Eth-Trunk接口并指定模式为手动模式,实现接口的负载均衡和带宽增加。通过命令行操作,设置物理接口加入Eth-Trunk接口。实验结果表明,Eth-Trunk接口及其关联物理接口状态均为up,实现负载均衡,带宽为3G。
手工配置模式下,Eth-Trunk接口的配置灵活,无需协商,配置简单快速,且接口状态不受关联物理接口的影响,易于管理。
LACP-Static配置则需要两端设备都配置为LACP模式才能实现Eth-Trunk接口的正常工作。实验结果显示,在LACP-Static模式下,配置完成后Eth-Trunk接口状态正常,数据转发通道稳定。
通过比较两种配置方式,可以发现LACP-Static配置依赖于两端设备的同步工作,而手工配置则更为灵活且易于管理。此外,Eth-Trunk配置还能实现链路聚合,增加带宽,提高链路可靠性,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实验总结,Eth-Trunk链路聚合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网络带宽和稳定性,同时简化网络管理。配置时,需要确保两端设备的配置一致,以实现Eth-Trunk接口的正常工作。
⑶ 华为三层交换机配置实例
华为三层交换机配置实例如下:
一、VLAN配置
创建VLAN:
- 进入交换机配置模式,执行命令[s1]配置vlan batch 3 to 7,以创建VLAN 3至VLAN 7。
接口配置:
- 为特定接口配置VLAN。例如,为接口GigabitEthernet 0/0/13配置VLAN 3:
- [s1]进入接口gigabitethernet 0/0/13
- [s1gigabitethernet0/0/13]设置端口链接类型为接入模式
- [s1gigabitethernet0/0/13]设置端口默认vlan为vlan 3
- 类似地,为其他接口配置相应的VLAN。例如,将接口GigabitEthernet 0/0/1配置为VLAN 4。
- 为特定接口配置VLAN。例如,为接口GigabitEthernet 0/0/13配置VLAN 3:
配置EthTrunk接口:
- 配置EthTrunk 1接口用于汇聚链路,设置为LACP静态模式,并允许所有VLAN通过。
配置VLAN接口IP地址:
- 在每个交换机上,为VLAN接口配置相应的IP地址。例如,在s1上,为vlanif 3配置IP地址为10.0.3.254。
二、静态路由配置
- 在每个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以指向默认网关。例如,对于路由器r1和r3,需进行相应的IP地址和静态路由配置。
三、测试与验证
- 完成配置后,进行VLAN间通信测试,确保VLAN间的通信正常。
- 测试结果表明,每个设备都能根据设置的规则正确地进行数据包转发和路由,形成了一个高效、可靠的通信网络。
注意事项:
- 在实际配置中,需根据具体的网络环境和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复杂配置。
- 配置完成后,务必进行测试与验证,以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⑷ 以太网链路聚合Eth-Trunk
负载分担、增加带宽、提高可靠性
1.创建链路聚合组
2.配置链路聚合模式
改变Eth-Trunk工作模式前应确保该Eth-Trunk中没有加入任何成员接口,否则无法更改Eth-Trunk的工作模式。
3.将成员接口加入聚合组
1.最多加入8个成员
2.每个成员不能配置任何业务和静态MAC地址
3.一个接口只能属于一个Eth-Trunk
4.如果本地设备创建了Eth-Trunk接口,与成员接口直连的对端也必须如此
5.Eth-Trunk链路两端相连的各成员以太网接口的数量、速率、双工模式都必须一样
1.优先级 + System_id(mac地址)
0-65535 15bit 默认取 32768 越小越优
2.协商最大的活跃接口 8条
以最小值的最大活跃数协商(无关主动被动)
3.协商活跃端口号(主动端控制)
本地协商 端口优先级 65535 32768 以小为优 + 端口号
【示例一】配置静态模式的链路聚合
【示例二】配置LACP模式的链路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