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猥颁厚赉doge
① 节日四个字的成语
普天同庆:天下的人们共同庆贺
张灯结彩: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载歌载舞:载:又.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盛会空前:规模超过以前的盛会.
喜气洋洋: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非常得意或异常欢乐的样子.
五彩缤纷: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欢声笑语:又说又笑,气氛欢快热烈.
流金溢彩:流动的光影,满溢的色彩.形容色彩明丽.
花团锦簇: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锦上添花:在美丽的锦织物上再添加鲜花.比喻略加修饰使美者更美,引伸比喻在原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蔚为壮观:蔚,是“盛大”的意思;为,是“是”的意思;蔚为壮观就是“非常壮观”的意思.
另外还有节日相关的四字成语:
赏心悦目 响彻云霄 锣鼓喧天 鼓乐齐奏
欢声雷动 彩旗飘扬 恭贺新喜 双喜临门
喜上加喜 喜上眉梢 欢天喜地 彻夜狂欢
笑语满堂 扶老携幼 翩翩起舞 灯火辉煌
光彩夺目 琳琅满目 喜气洋洋 欢天喜地
人山人海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金鼓齐鸣
爆竹声声 鞭炮连响 震耳欲聋 情绪高涨
情绪热烈 人群熙攘 人来人往 往来不息
川流不息 水泄不通 成群结队 争先恐后
灯火辉煌 彩带飞舞 装饰一新 千歌万曲
敲锣打鼓 灯笼高挂 斗大金字 人流拥挤
张灯结彩 喜气洋洋 火树银花 车水马龙
② 开国大典一文中精神振奋欢腾雀跃这是什么成语
精神振奋欢腾雀跃都是表示心情高兴,心里激动的成语,形容十分欢乐的情景。
精神振奋,读音为jīng shén zhèn fèn,意思是精神振作,精力充沛,情绪饱满。形容精神振奋,饱满。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精神状态。语出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十四章:“终于这个令人精神振奋的时刻到来了。”
欢腾雀跃,读音为huān téngquè yuè,意思是高兴得像麻雀那样跳跃起来形容非常欢乐。可作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语出春秋庄周《庄子·在宥》:“鸿蒙方将拊髀雀跃而游。”意思是鸿蒙正拍着大腿像雀儿一样跳跃游乐。
(2)而猥颁厚赉doge扩展阅读
精神振奋欢腾雀跃近义词:
1,兴高采烈,拼音:xìng gāo cǎi liè .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语出茅盾《子夜》:“阿二忽然对于曾沧海的威吓全没怕惧,反而兴高采烈的说起来了。”
2,欢天喜地,读音: huān tiān xǐ dì,汉语成语。释义:形容非常高兴。元 无名氏《谢金吾》第二折:“往常时见我来,便欢天喜地;今日见我来,甚是烦恼。”意思是以往看见我来了都非常高兴,今天见到我来,却很是烦恼。
3,欢喜若狂,拼音:huān xǐ ruò kuáng,欢喜得像发疯一样,语出郭沫若《怎样使双十节更值得纪念》:“武汉三镇的人真是欢喜若狂,一直热闹了一个通夜。”
③ 《世说新语》出来的成语
《世说新语》是一部对中国思想文化,特别是士人精神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作品,它以生动传神的笔触,优美精炼的语言,分门别类地记录了汉末、三国、两晋人物的逸闻轶趣,是那个时代的精彩缩影。《世说新语》中有很多成语,现整理如下:
【席不暇暖】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 陈(仲举)曰:“武王式商容之间,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释义:连席子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原指东奔西走,不得安居。后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近义词:应接不暇、日理万机
反义词:无所事事、闲得发愁
【难兄难弟】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 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之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释义:原义形容两兄弟都好,才得相当,难分上下,今指共过患难的人或都处于同样困境(环境艰苦)的人,含贬意。
近义词:一丘之貉、不相上下
反义词:大相径庭、判若云泥
【身无长物】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
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
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释义: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
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近义词:别无长物、空空如也、阮囊羞涩、家徒四壁
反义词:绰有余裕、丰衣足食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释义:小孩子从小便生性聪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但小时虽然很聪明,一到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材的。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释义:鸟巢既倾覆,其卵当皆破,用来比喻事之整体被毁灭,其个体也无以保全。
【黑白分明】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 稽中散语赵景真:“卿瞳子白黑分明,有白起之风,恨量小狭。”
释义:比喻事非界限很清楚。也形容字迹、画面清楚。
近义词:泾渭分明、一清二楚
反义词:不分皂白、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吴牛喘月】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 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
释义: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比喻人遇事过分惧怕,而失去了判断的能力,也形容天气酷热。
近义词:蜀犬吠日
【千里莼羹】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 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曰:“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
释义:多作思乡之辞。
【百感交集】
出
处:《世说新语·言语》
卫阶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云:“见此茫茫,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释义: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近义词:心潮澎湃、浮想联翩
反义词:心如枯槁
【楚楚可怜】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
高世远时亦邻居,语孙曰:“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永无栋梁用耳!”孙曰:“枫柳虽合抱,亦何所施?”
释义:原指幼松丛密柔弱,后形容女子形体姿态娇柔可爱,也形容神情凄楚或处境令人可怜。
近义词:妩媚动人
反义词:望而生畏、令人作呕
【云兴霞蔚】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
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释义: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近义词:五彩缤纷、云兴霞蔚、花团锦簇
反义词:漆黑一团、暗淡无光
【千岩万壑】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
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释义:形容峰峦、山谷极多。
近义词:千山万水、千山万壑
反义词:一马平川
【应接不暇】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
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释义:指美景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近义词: 目不暇接
反义词: 应付裕如
【一览无余】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
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释义: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
近义词:一目了然、一览而尽、尽收眼底
反义词:一鳞半爪、目不暇接、管中窥豹
【骨肉相残】
出处:《世说新语·政事》
仲弓曰:“盗杀财主,何如骨肉相残?”
释义:比喻自相残杀。
近义词:同室操戈、兄弟阋墙
反义词:情同手足、辅车相依、亲密无间
【牖中窥日】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
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罱人学问,如牖中窥日。
释义:比喻见识不广。
近义词:管中窥豹、坐井观天、以蠡测海
反义词:高瞻远瞩、见多识广、深谋远虑
【拾人牙慧】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
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释义:原指言谈中所流露漂亮言辞,后比喻拾取他人一言半语为己用,或抄袭他人的语言或文字。
近义词:人云亦云
反义词:标新立异
【标新立异】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
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
释义:原指独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后来多指提出新奇的主张,创造新奇的式样;有时带贬义,指另搞一套。
近义词:别出心裁、独树一帜
反义词:故步自封、墨守成规
【登峰造极】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
简文云:“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然陶练之功,尚不可诬。”
释义:比喻学问、技艺等已达到最高的境界。也比喻干坏事猖狂到了极点。
近义词:叹为观止、空前绝后
反义词:平淡无奇、屡见不鲜
【相煎何急】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释义:比喻兄弟或朋友之间自相残杀或迫害。
近义词: 同室操戈、相煎太急
反义词: 情同手足、亲密无间
【掷地有声】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 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
释义:形容语句言词巧妙华美、语言铿锵有致。
近义词:字字珠矶
反义词:诘屈聱牙
【倚马可待】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 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掇笔,俄得七纸,殊可观。
释义: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
【义形于色】
出处:《世说新语·方正》魏文帝受禅,陈群有戚容。帝问曰:“朕应天受命,卿何以不乐?”群曰:“臣与华歆,服膺先朝,今虽欣圣化,犹义形于色,”
释义:伸张正义的神态在脸上流露出来,形容非常义愤。
近义词:义无反顾、义正词严、义愤填膺
反义词:理屈词穷、无理取闹、心怀叵测
【知难而退】
出处:《世说新语·方正》或谓钟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古之道也。”
释义:见到困难就后退。
近义词:望而却步
反义词:勇往无前
【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出处:《世说新语·方正》 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摴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释义:从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有时可以作“管中窥豹,略见一斑”,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近义词:坐井观天
反义词:纵览全局
【拂袖而去】
出处:《世说新语·方正》 子敬瞋目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袖而去。”
释义:形容生了气,一甩袖子就走了。
近义词:扬长而去
反义词:不期而遇
【举止自若】
出处:《世说新语·雅量》 裴叔则被收,神气无变,举止自若/
释义:形容临事镇定,举动不失常态。
近义词:镇定自若
反义词:惊荒失措
【入幕之宾】
出处:《世说新语·雅量》 谢含笑曰:“郗生可谓入幕之宾也。”
释义:比喻关系亲近的人或参与机密的人。讥讽妇女私姘的男人,亦用此语。
【神色自若】
出处:《世说新语·雅量》
初见谢失仪,而神色自若,坐上宾客相贬笑。
释义:神情脸色毫无异样。形容在异常情况下态度镇定,神情不变。
近义词:从容不迫、不慌不忙
反义词:惊慌失措、手足无措
【怅然若失】
出处:《世说新语·雅量》
殷怅然自失。
释义:心情恍惚,没了主意,像失去什么似的烦恼不痛快。
近义词:若有所失、六神无主
反义词:泰然自若、若无其事
【志大才疏】
出处:《世说新语·识鉴》 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好乘人之弊,此非自全之道。
释义:指人志向大而才能不足
近义词:眼高手低
反义词:雄才大略
【栋梁之材】
出处:《世说新语·赏誉》 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释义: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
同义词:出类拔萃
反义词:庸碌之辈
【拨云见日】
出处:《世说新语·赏誉》 命子弟造之曰:“此人,人之水镜也,见之若拨云雾睹青天。”
释义:拨开乌云见到青天。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近义词:豁然开朗、水落石出
【皮里阳秋】
出处:《世说新语·赏誉》 桓茂伦云:“褚季野皮里阳秋。”谓其裁中也。
释义:指表面不露好恶、不表态度,但内心实际上是有褒贬的。
近义词:指桑骂槐、委婉曲折
反义词: 心直口快、开门见山
【金玉满堂】
出处:《世说新语·赏誉》 王长史谓林公:“真长可谓金玉满堂。”
释义: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用来形容学识丰富。
近义词:堆金积玉
反义词:家徒四壁
【堕云雾中】
出处:《世说新语·赏誉》 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卿故堕其云雾中。”
释义:落入迷茫的云雾中间。比喻迷惑不解。
反义词:豁然开朗
【后起之秀】
出处:《世说新语·赏誉》 范豫章谓王荆州:“卿风流逸望,真后来之秀。”
释义:指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
近义词:青出于蓝
【以天下为己任】
出处:《世说新语·品藻》 陔曰:“通雅博畅,能以天下声教为己任者,不如也。明练简至,立功立事,过之。”
释义:把国家的兴衰治乱作为自己的责任。
【一丘一壑】
出处:《世说新语·品藻》 明帝问谢鲲:“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释义:用来比喻归隐山野、纵情山水、放纵旷达的情怀。
【老生常谈】
出处:《世说新语·规箴》 何晏、邓扬令管辂作卦,云:“不知位至三公不?”卦成,辂称引古义,深以戒之。扬曰:“此老生之常谈。”
释义:老书生经常说的话。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
近义词:陈词滥调、老调重弹
反义词:标新立异、真知灼见
【肃然起敬】
出处:《世说新语·规箴》
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原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畅,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释义: 肃穆地产生恭敬钦佩的态度或心情。
近义词:毕恭毕竟
反义词:嗤之以鼻
【旁若无人】
出处:《世说新语·豪爽》 帝令取鼓与之,(王敦)于坐振袖而起,扬槌奋击,音节谐捷,神气豪上,傍若无人,举坐叹其雄爽。
《世说新语·简傲》 康扬槌不辍,旁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
释义:身旁好像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自高自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也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
近义词:目中无人
反义词:众目睽睽
【面如傅粉】
出处:《世说新语·容止》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脤。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释义:形容男子美貌。
【鹤立鸡群】
出处:《世说新语·容止》 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释义: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近义词:出类拔萃、超群绝伦
反义词:相形见绌、滥竽充数
【自惭形秽】
出处:《世说新语·容止》 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隽爽有风姿,见玠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释义:自己为自己形象不体面或自觉不如别人而羞愧。
近义词:自愧不如
反义词:自命不凡
【琳琅满目】
出处:《世说新语·容止》 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释义:比喻随处可见珍异的物品、出色的文章或杰出的人才。
近义词:美不胜收
反义词:满目疮痍
【国破家亡】
出处:《世说新语·贤媛》 徐曰:“国破家亡,无心至此。今日若能见杀,乃是本怀。”
释义: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反义词:国泰民安
【独木难支】
出处:《世说新语·任诞》 元裒如北夏门,拉捋自欲坏,非一木所能支。
释义:一根木头难以支撑要倒塌的东西,比如单薄的力量无法维持全局。
近义词:力不从心、孤掌难鸣
反义词:力挽狂澜、众志成城
【引人入胜】
出处:《世说新语·任诞》 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着胜地。”
释义: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
近义词:令人神往
反义词:味同嚼蜡
【一往情深】
出处:《世说新语·任诞》 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
释义:指对人或对事物倾注了很深的感情,向往而不能克制。
近义词:深情厚意、情深意重
反义词:朝三暮四、朝秦暮楚
【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出处:《世说新语·任诞》 人问其故,王(子猷)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安道)?”
释义:趁着当时的兴致而来,兴致满足了就返回。指兴致融景而产生,又随兴致被破坏而改变最初的想法。
【攀龙附凤】
出处:《世说新语·排调》
犹以文采可观,意思详序,攀龙附凤,并登天府。
释义:比喻依附帝王以成就功业或扬威。也用来比喻依附有声望的人以立名。
近义词:攀龙附骥、攀高结贵
反义词:安贫守道、刚直不阿
【普天同庆】
出处:《世说新语·排调》
元帝皇子生,普赐群臣,殷洪乔谢曰:“皇子诞育,普天同庆,臣无勋焉,而猥颁厚赉。”中宗笑曰:“此事岂可使卿助邪?”
释义:整个天下一块庆祝。
近义词:举国欢腾
反义词:哀鸿遍野
【空洞无物】
出处:《世说新语·排调》 王丞相枕周伯仁膝,指其腹曰:“卿此中何所有?”答曰:“此中空洞无物,然容卿辈数百人。”
释义:没有什么内容,没有东西,多指言谈、文章极其空泛或不切实际。
近义词:空空如也、有名无实
反义词:名副其实、言之有物
【后生可畏】
出处:《世说新语·排调》 郗重熙与谢公书,道:“王敬仁闻一年少怀问鼎,不知桓公德衰?为复后生可畏?”
释义:指青年人势必超过前辈,令人敬畏。
近义词:少年老成
反义词:少不更事
【渐入佳境】
出处:《世说新语·排调》 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问所以,云:“渐至佳境。”
释义:原指甘蔗下端比上端甜,从上到下,越吃越甜。后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
近义词:佳境渐至
反义词:急转直下
【咄咄逼人】
出处:《世说新语·排调》
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殷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殷曰:“咄咄逼人。”仲堪眇目故也。
释义:形容气势汹汹,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近义词:盛气凌人
反义词:和颜悦色
【顾名思义】
出处:《世说新语·排调》 桓南郡与道曜讲老子,王侍中为主簿,在坐。桓曰:“王主簿,可顾名思义。”
释义:看到名字,就可以想到含义。
近义词:望文生义
反义词:名不符实
【望梅止渴】
出处:《世说新语·假谲》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释义: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或别人。
近义词:画饼充饥
反义词:心想事成
【咄咄怪事】
出处:《世说新语·黜免》 殷中军被废后,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释义:使人惊讶的怪事,形容事情不合常理,让人无法理解。
近义词:莫名其妙、不可思议
反义词:顺理成章、天经地义
【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出处:《世说新语·尤悔》 桓公卧语曰:“作此寂寂,将为文、景所笑。”既而屈起坐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邪?”
释义:流芳百世指美好的名声在后世永久流传
遗臭万年指人虽死了,但坏名声却永远传了下去,遭人唾骂。
近义词:流芳百世 永垂不朽、名传千古
遗臭万年 声名狼藉、臭名昭著
反义词:流芳百世 遗臭万年、臭名远扬
遗臭万年 流芳百世、万古流芳
【卿卿我我】
出处:《世说新语·惑溺》
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听之。
释义:形容男女相爱,十分亲昵,情意绵绵。
近义词:两小无猜、儿女情长
反义词:视同陌路、敬而远之
④ 天下的人同时庆祝,这是什么成语
普天同庆
拼音: pǔ tiān tóng qìng
简拼: pttq
解释: 天下的人或全国的人共同庆祝。
近义词: 额手称庆、拍手称快
反义词: 哀鸿遍野、怨声载道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形容国家有令人高兴的事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皇子诞育,普天同庆,臣无勋焉,百猥颁厚赉。”
造句:
1.在这普天同庆的国庆佳节,天安门广场被装点得格外美丽。
2.记得人类第一次登陆月球成功时,举世欢腾,普天同庆。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天,普天同庆,全国一片欢腾。
4.春节到了,大家都忙着张灯结彩、普天同庆,想马上就欢聚一堂。
5.当第一条高速公路通车时,真是普天同庆,万民欢腾。
⑤ 打一成语
答案是【普天同庆】
普天同庆_金山词霸
【拼 音】:
pǔ tiān tóng qìng
【解 释】:
普:普遍;天:天下;庆:庆贺.普天下共同庆祝.
【出 处】:
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元帝生皇子;普赐君臣.殷洪乔谢曰:'皇子诞育;普天同庆;臣无勋焉;百猥颁厚赉.'”
【示 例】: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是我们中国人民~的日子.
⑥ 从《世说新语》中产生的成语典故有哪些
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典故
1、 【难兄难弟】
【含义】比喻兄弟才德都好,难分高下。后来多比喻两人同样坏。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第八条
2、【割席绝交】
【含义】割断席子,表示断绝交情,不再来往。常用来形容朋友绝交不再往来。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第十一条
3、【小时了了】
【含义】 指人不能因为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三条
4、【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含义】字面意思是鸟巢倾覆了,其卵就会破。用来比喻一人罹祸,全家都不得幸免。后也泛指事之整体被毁灭,其个体也无以保全。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五条
5、【拾人牙慧】
【含义】牙慧,原指言谈中所流露之智慧,后喻他人曾说之言论与见解。拾人牙慧,比喻拾取他人一言半语为己用,或抄袭他人之言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第二十七条
6、【标新立异】
【含义】原指独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后来多指提出新奇的主张,创造新奇的式样;有时带贬义,指另搞一套。
【出处】 《世说新语﹒文学》第32条
7、【皮里春秋】
【含义】 指表面不露好恶、不表态度,但内心实际上是有褒贬的。
【出处】 《世说新语﹒赏誉》第66条
8、【嵚崎历落】(qīn qí lì luò)
【含义】比喻品格卓异出群。
【出处】 《世说新语*容止》第20条
9、【黑白分明】
【含义】比喻事非界限很清楚。也形容字迹、画面清楚。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15条
10、【道边苦李】
【含义】比喻庸才,无用之才。
【出处】 《世说新语﹒雅量》第4条
11、【卿卿我我】
【含义】形容男女相爱,十分亲昵,情意绵绵。
【出处】 《世说新语*惑溺》第35条
12、【蒹葭玉树】(亦做蒹葭倚玉树或蒹葭倚玉)
【含义】指两个品貌极不相称的人在一起,比喻一丑一美不能相比。后多表示地位低的人仰攀、依附地位高贵的人。亦常用作谦辞,用作借别人的光的客套话。
【出处】 《世说新语*容止》第3条
13、【身无长物】
【含义】 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指生活节俭。后多用来形容极其贫穷。
【出处】 《世说新语*德行》第44条
14、【竹头木屑】
【含义】厚头,靠近根部的竹头。竹头与木屑,比喻细微的东西。后比喻可供利用的废置之材。
【出处】 《世说新语﹒政事》第16条
15、【楚楚可怜】
【含义】 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84条
17、【芝兰玉树】
【含义】 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92条
18、【渐入佳境】
【含义】 原指甘蔗下端比上端甜,从上到下,越吃越甜。后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
【出处】 《世说新语*排调》第59条
19、【颊上三毛】
【含义】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
【出处】《世说新语*巧艺》第9条
20、【醉玉颓山】亦作【醉山颓倒】
【含义】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出处】 《世说新语*容止》第5条
21、【鹤立鸡群】
【含义】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出处】 《世说新语*容止》第11条
22、【天壤王郎】
【含义】原是谢道蕴轻视其丈夫王凝之的话,后用以喻对丈夫不满意或者指一门子弟子,才貌等某一方面差距很大。
【出处】 《世说新语﹒贤媛》第26条
23、【千里莼羹】
【含义】原为具有吴地风味的名菜,后泛指本乡特产,含思乡之意。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第26条
24、【看杀卫玠】
【含义】原指卫玠被人看死,后比喻为群众所仰慕的人。
【出处】《世说新语﹒容止》第19条
25、【真金百炼】
【含义】 比喻人经过长久、多次的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出处】 《世说新语﹒文学》第97条
26【吴牛喘月】
【含义】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比喻人遇事过分惧怕,而失去了判断的能力。也形容天气酷热。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20条
27、【望梅止渴】
【含义】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 《世说新语﹒;假谲》第2条
⑦ 形容庆祝的成语
歌舞升平 升平:太平。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
普天同庆 天下的人或全国的人共同庆祝。
万人空巷 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敲锣打鼓 1.谓欢庆祝贺。2.形容大造声势,大肆进行舆论宣扬。
率土同庆 犹言普天同庆。天下的人或全国的人共同庆祝。
举手加额 拱手与额相齐,是古人表示欢庆的意思。
黄龙痛饮 宋金交战,岳飞曾说要直捣黄龙府,与人痛饮。后遂以“黄龙痛饮”指彻底击败敌人,欢庆胜利。
溥天同庆 遍天下的人一同欢庆。
敲锣打鼓 1.谓欢庆祝贺。2.形容大造声势,大肆进行舆论宣扬。
拓展资料:
庆祝,读作: qìng zhù。庆祝词意为为共同的喜事而进行某些活动表示高兴或纪念。
如:庆祝胜利。
引证解释
1. 庆贺祝颂。
明张居正《圣寿节贺表一》:“凡在照临,举同庆祝。”
2. 后指对喜事进行一些活动表示欢庆或纪念。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在广州,我觉得纪念和庆祝的盛典似乎特别多。”
巴金《家》六:“祖父和父亲为了他的婚礼特别在家里搭了戏台演戏庆祝。”
⑧ 猥颁厚赉的读音
猥(wěi)
颁(bān)
厚(hòu)
赉(lài)
⑨ 《世说新语》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03 世说新语(第一,二季)》网络网盘免费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CkMzQNUocmysFrhaj6hq0Q
1、雪夜访戴
原文: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译文:王子猷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一次夜里下大雪,从睡眠中醒来,打开窗户,命令仆人斟上酒。四处望去,一片洁白银亮,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间想到了戴逵,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
2、钟会见嵇康
原文:钟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嵇康;钟要于时贤俊之士,俱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槌不辍,傍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译文:钟会(钟士季)有精深的才思,先前不认识嵇康;钟会邀请当时一些才德出众人士一起去寻访嵇康。碰上嵇康正在树下打铁,向子期打下手拉风箱。嵇康继续挥动铁槌,没有停下,也不和钟会说一句话。钟会起身要走,嵇康问他:“听到了什么才来的?看到了什么才走的?”钟会说:“听到了所听到的才来,看到了所看到的才走。”
3、王蓝田食鸡子
原文: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王右军闻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犹当无一豪可论,况蓝田邪?”
译文:王蓝田性子急。曾经吃鸡蛋,用筷子扎鸡蛋,没有成功,十分生气,把鸡蛋扔地上。鸡蛋在地上不停旋转,他从席上下来用鞋齿踩,又没有成功。愤怒至极,从地上拾取放入口中,把蛋咬破了就吐掉。王羲之听说这件事后,大笑着说“即使安期(王蓝田父亲王承)有这个脾气,也没什么值得可取的,何况是王蓝田呢!”
4、汗不敢出
原文: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译文:钟毓、钟会在少年时期就有声誉。十三岁时,魏文帝曹丕听说这两个孩子的聪慧,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这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奉旨进见。钟毓脸上冒有汗水,魏文帝问:“你为什么出汗?”钟毓:“由于恐惧发抖,汗水像水浆一样流出。”文帝又问钟会:“你为什么不出汗?”钟会:“由于恐惧发抖,汗水也不敢冒出。”
5、酒以成礼
原文: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译文:钟毓兄弟小时候在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药酒喝。他们的父亲当时已发觉,暂且故意装睡,看他们怎么样。钟毓行礼后才喝酒,钟会只喝酒不行礼。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回答说:“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窃是非礼的行为,所以用不着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