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ge狗窝
A. 自黑的对象为什么总是狗
在红极一时的合唱《感觉身体被掏空》里,那句累得像条狗不知与多少奋斗在北五环的人产生了共鸣。与之共存的,还有七夕里吃狗粮的单身狗,周末还在工作的搬砖狗,在13号线上挤得快要狗带的IT狗,跪舔甲方满足所有有理无理要求的乙方狗,他们都比狗还要狗。蓦然回事,却发现自己活得还不如狗。
在全民自黑的年代,狗似乎成为了矮矬穷的代名词。随着屌丝文化、反鸡汤文化和负能量文化的扩散,人们不再热衷炫富,而是互相比惨,纷纷自认为狗。好像不把自己比成狗,就不足以表达自己有多low,有多穷,有多颓废;不把自己比做狗,就不能融入这个全是狗的社会。
不止是中国,用狗自黑是个全球性的话题。累成狗在英文中有个对应的词,叫dog-tired。这不是一个新词,它有一个久远的典故。故事的主人公是英国国王阿尔弗雷德大帝(AlfredtheGreat)。这个国王有些奇怪,他不是放狗追人,而是放人追狗。他让他的两个儿子Athelbro和Edwin去追他的猎犬,谁追回的多,谁就可以在当晚获得无上的荣誉——坐在他的右边进餐。两个儿子奋力追狗,回来的时候自然比狗还累,于是就有了这个词。
除了正经狗,还有一只精神污染狗doge,它用睥睨众生的小眼神和高贵的狗姿引爆了全球互联网的膜狗狂欢。最初,一个日本幼师上传了她的柴犬照片,然后美国人把宝宝式破碎英语(baby-talk)标在这只柴犬的身边,这种简单到回归婴儿却明确表达情绪的方式迅速在Facebook上蹿红。
同时,人们发现这张狗脸放任何东西上都毫不违和,以至于人们看见任何黄色的或带有三个黑点的东西都会联想到doge,精神污染由此而来。接着doge又进军了金融业,类似于比特币的虚拟货币狗币(dogecoin)的出现使膜狗狂欢达到了巅峰。就这样,人们建立起了一个健全的狗狗小世界,并沉醉其中。
狗究竟是凭借什么在人类社会占据一席之地的?
早在古希腊时期,人称屌丝鼻祖的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Diogenes)就说自己是条狗了。他不仅这样说了,还身体力行的做了,彻底把自己活成了一条狗。关于第欧根尼的描述都是这样的:他衣不蔽体,蹲在一个桶里,周围都是垃圾,他还当众撒尿,把东西捧在手里吃,行人都避而远之。面对质疑,他向全世界宣告了他向狗看齐的决心:谁给我吃的我就对谁好,谁不给我就龇牙咧嘴对着他叫。他开创的学派叫犬儒主义(cynicism),精髓在于追求质朴的真实,拒绝奢华的伪善。
对于第欧根尼而言,自甘为狗是因为他欣赏狗的特质,虽然放浪形骸,但忠诚可靠,虽靠摇尾乞怜苟活着,却足够真实,敌我分明,敢咬敢斗。
除了第欧根尼,孔子也曾自黑为狗。孔子与弟子周游列国时,在郑国与弟子走散,于是他站在郑国的东门等待弟子。也在寻找孔子的子贡向人打听他的老师,一个郑国人这样形容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找到孔子后把郑国人的话如实相告,孔子笑了,说形状,未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前文的尧、皋陶和子产都是有所成就的历史人物,但孔子却说,他长得不像这些人,说他像丧家犬,倒是说对了。
郑人说孔子像狗,着实不太礼貌,但孔子却欣然接受,甘于自黑,显示了中国人自古就有的谦卑之心,说我长的像伟人,不敢当不敢当,但说我像狗,还是可以接受的。面对不太友好的言论,他的自黑还体现了中国人和为贵的精神。不过归根到底,孔子和第欧根尼一样,是认可狗这种生物的。在孔子的年代,周室已衰,列国相战,他想推行自己的儒家理念来恢复国家的稳定,却并没有人接受,映照的是丧家狗的忠诚之心与流离失所时的沮丧之态。
马克吐温曾从狗的视角写了一个短篇小说,叫狗的自述(ADog’sTale)。作为一只狗,主人公有着狗的单纯与执着,它有情有义,即使主人薄情寡义,它依旧舍生忘死。它牢记母亲教导的狗的责任,从火海中救出还是婴儿的小主人。然而它的孩子却被残暴的人类放上了试验台。在这样强烈的对比下,人们发现被人低视的狗性填补了人性的空缺。
大多数自黑为狗的人潜意识里都深谙这些特性,因此他们的自黑与第欧根尼和孔子一样,的确是自我贬低,但并不是把自己贬的一无是处。
狗白天精力充沛,瞎跑乱跳的,晚上折腾累了就瘫倒在狗窝,搬砖狗们强调的就是这种白天拼命工作的冲劲儿;狗贪吃,看见别的狗有吃的就眼巴巴的望着,单身狗们自赏的是这种虽然人有我无但是不嫉妒光羡慕的直白劲儿。
B. 怎样用包含dog一词翻译面恶心善
对英语有一定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dog”在某些场合和某一词汇搭配时,可以用来表达人,比如我们最常见的”lucky dog”,它表示的就是“幸运儿”的意思,但并不是所有跟“dog”组成的词汇都是这样,比如小张就遇到了这样的尴尬,他的一位外国朋友对他说“I've got a black dog in me”,小张听完疑惑地看着对方,小张心里嘀咕道:“这人脑子坏了, 怎么说自己是黑狗呢”,其实“black dog”的字面意思是指“黑狗”,但是在平时的使用和表达中,它却表示“抑郁症”的意思,这起源于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一句话“心中的抑郁就像是个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从那以后,“black dog”就成了“抑郁症”的代名词,所以在使用英语和外国人沟通时,一定特别留意这些口语表达习惯,因为英语在某些方面和中文极为相似,就是一词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