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C激励制度
⑴ LTC作为一个人的头衔是意思
网络上的本义是:
LTC :以前是“公司”的简称
LTC : 最小总成本法 (Least Total Cost)
***************************************************************
后我翻查大量信息,终于找到了:
>>>>>>>>>>中校 (Lieutanent-Colonel,缩写为 LTC ) <<<<<<<<<<<<<
参考:新加坡军衔制度
新加坡军衔制度采取四类十三级制:
军官类:
中将 (Lieutanent General,缩写为LG)
少将 (Major General,缩写为MG)
准将 (Brigadier General,缩写为BG)
上校 (Colonel,缩写为COL)
中校 (Lieutanent-Colonel,缩写为LTC)
少校 (Major,缩写为MAJ)
上尉 (Captain,缩写为CPT)
中尉 (Lieutanent,缩写为LTA)
少尉 (Second Lieutanent,缩写为2LT)
准尉类:
高级准尉长 (Senior Warrant Officer,缩写为SWO)
准尉长 (Master Warrant Officer,缩写为MWO)
一级准尉 (First Warrant Officer,缩写为1WO)
二级准尉 (Second Warrant Officer,缩写为2WO)
士官类:
军士长 (Master Sergeant,缩写为MSG)
上士长 (Staff Sergeant,缩写为SSG)
一级上士 (First Sergeant,缩写为1SG)
二级上士 (Second Sergeant,缩写为2SG)
三级上士 (Third Sergeant,缩写为3SG)
士兵类
中士 (Corporal,缩写为CPL)
下士 (Lance Corporal,缩写为LCP)
一等兵 (Private First Class,缩写为PFC)
士兵 (Private,缩写为PTE)
新兵 (Recruit,缩写为REC)
当新兵在基本军事训练结束后而因成绩优异而被选入进入军官学校接受军官训练的时候,那些军官训练学员的军阶为Officer Cadet,缩写为OCT。
⑵ 学姐或者学长…你能否帮我写一篇800字的公共政策小论文呢
公共政策视角下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摘要]文章回顾了人口变迁尤其是“婴儿潮”所带来的问题,以揭示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含义。在“经济国家转型期”的总体公共政策框架下,重新审视了家庭结构、居住方式、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以及社会的责任。同时,通过对2006年《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以及相关研究的评析,对老年人收入保障、健康护理以及个人社会服务的发展也进行了考察。在联合国实行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下进一步探讨了老年人的就业、教育及生活方式等内容。最后,讨论了与实现国家的明确目标有关的政策、实践和理论问题。文章强调,为应对老龄化而作充足准备,要考虑个人、家庭、执业人员以及政策制定者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老龄化,公共政策,社会福利与服务,养老护理
一、前言
作为人口变迁的重要过程,中国老龄化问题的特点是人口基数大加上爆炸式激增,政府采取计划生育予以应对。如今,当年“婴儿潮”的一代人开始进入老年期,其后果是社会急剧老龄化,一些社会问题也随之显现。如今中国的家庭结构为 4-2-1的倒金字塔结构,从老年人生活中的长期护理需求(LTC)的角度来看,如今年轻一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由于实行了去政治化的“经济国家”的总体公共政策(GPP,即一个政策体系首要目标及首选手段之指南)以及改革与开放的政策(Chen,1996),中国已积累了大量的资源,因此有能力来应对这样的问题。但与此同时,改革又无可避免地带来了又一个去经济化的过程,即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的角色开始转变成为社会服务的提供者(经济国家转型期)(Chen,2004)。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负担不断加重,社会“抚养比”不断上升,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实现致富目标的一大障碍。此外,由于在中国(尤其是在城市地区)人们一般都会在较早的年纪就退休,所以在退休后很长一段的生活中,他们在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方面的需求显得十分重要。而如今中国这方面的条件却都还很有限,与美国以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落后水平(不考虑一些在福利项目上的实质的区别)。本文通过回顾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中国自身的角度揭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含义,旨在通过了解中国特有的内在关系,明确中国目前为应对老龄化问题所采取措施的现状,从而确定有关重要的课题以供研究、实践以及政策制定参考。
二、人口老龄化和中国人口激增
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中国基本上是没有外来或对外移民的问题。中国与其他发展中新兴工业国家一样,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历着一个快速的人口转型期, 即从一个高死亡率和高出生率的阶段过渡到一个死亡率下降和人口寿命延长(由于医疗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同时维持高出生率的阶段。这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特征是高人口增长率。新中国成立后的高人口增长期刚好与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二战后的 “婴儿潮”是同一时期,但在这一人口转型过程中,中国的人口增长更加快速,规模更大。然而,在这一发展时期,高度政治化的总体公共政策过于强调了政治在经济中的主动性(Chen,2004)。在当时,对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全盘否定,但又无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难题,其结果就是无限制的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计划中的经济发展,后来成为政策制定中越来越感到头痛的问题。最后,在隐性失业和其他相关问题的压力下,尤其是“上山下乡”作为解决失业问题的权宜之计的失败,中国政府终于醒悟过来,从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降低人口的增长率,尤其是在城市,甚至不惜“矫枉过正”。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人口政策的特征。这样的政策有助于人口拥挤的城市降低出生率,但同时也加速了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速度。正如许多人所说的那样:中国还未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准备。20世纪末,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了10%。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已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China State Council,2006)。
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看出中国在应对老龄化社会问题中有哪些不足,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些在中国“婴儿潮”时出生的那一代人,他们现在刚刚好跨进中国法定退休的年龄(男性60岁,女性55岁)。这个群体的巨大规模以及他们的需求是对整个社会严峻的考验,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除此之外,他们的家庭、所在社区、相关制度,还有劳动力市场等等,都会受到这个迅速“老化”的社会的影响(Frazier,2006)。
三、家庭结构和长期护理需要
计划生育政策给中国的家庭结构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中国家庭是多子多福,四世同堂。然而,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这样的家庭结构在慢慢消失(Chen,1996),人口的老龄化使得中国的人口结构变成了一个倒金字塔结构。如今在中国,典型家庭结构(尤其在城市)是一个孩子加上父母两人以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四人,而且现在医疗条件好了,说不定太公、太婆都还在世。此外,现代生活,尤其是都市生活,让几代人同居在一个屋檐下的梦想变得困难了(虽然并不是不可能),这让那些独生子女们想照顾他们年迈的父母和祖父母更是难上加难。随着越来越多的“空巢”家庭,中国人再也不能对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家庭结构抱有理所当然的想法了,这对那些陷于老弱病残的老人来说影响尤其巨大。在这里,我们可以看一个现实报告。这个报告是关于2000年从20个不同省市区调查的20255个中国老龄人的潜在护理需求。报告指出,大约1/3(35%在城市,29.6%在农村)的85岁及以上的老人需要日常的护理(Pei,2007)。
但值得关注的是,对政策制定者、理论家还有普通的中国人来说,无论传统的家庭护理有多么需要,但它却不是应对老龄化潜在护理需求问题的唯一途径。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可以从市场获得几乎所有需要的资源,为老服务,包括长期护理(LTC)也都可以从市场上获得。因此,只要具有一定的经济支付能力,这样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下面两个例子就简要地说明了这个情况。
笔者曾经目睹一个富有的中国生意人在2008年全球播映的卫星电视上,讲述为他的上了年纪的母亲高薪聘请了3个家庭护工。护工们为老人提供了无微不至的长期护理,虽然这些都不是由他本人亲自来做,但并不妨碍他作为孝子尽的一片心。最后她母亲在平和与安详中逝世,而这位百万富翁也算尽了孝道。
笔者也曾经看到一个真实的报告。在农村,一个84岁高龄的老婆婆,膝下无儿无女,房屋破烂,家徒四壁,生活极其困难。她的老年生活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度过。这种状况令人触目惊心。
对比如此两个真实的事例,前一个固然是所有人的期盼,但是由于高昂的费用,看起来也并不是大多数的中国老年人都能够享受到的。也许没有一个中国人愿意看到如第二个事例中那位贫困老人的情形,但是社会却不能忽视这样一群身处社会底层、生活贫困的老人。所以,公共与社会策略应该如何应对这样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
四、社会福利与经济转型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经济国家”(Chen,1996),员工福利或是由其所在工作单位来管理,或是由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来代理的,在农村则是由人民公社的生产队来管理。因为当时的计划经济让所有人的生活水平都处于一个极低的标准,一般群众的养老保障需求并没有显得特别突出(Chen,2004)。多亏了当时中国的人口相对年轻,尽管当时的政治愿望是从经济上赶超发达国家,但是在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也就是所谓的阶级斗争下,却掩盖了经济倒退的事实。
自20世纪70年代末文革结束后,新的中国领导班子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大胆地实行新的总体公共政策,把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通过改革,希望找到解决国家发展困境的出路,同时快速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首先,在经济改革中要做的,就是对国有企业中的福利制度进行改革,因为这些制度阻碍了社会公平竞争和工作的效率。原有的单位福利制度曾被认为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但是它对经济改革却是一种阻碍,它的特点就是每个人都抱着一个“铁饭碗”,一起吃着“大锅饭”,这是导致当时中国经济萎靡的直接原因。笔者曾指出,中国的经济改革首先就是对福利制度的改革(Chen,2004)。中国的改革更多的是将福利供给制度分离而不是像西方福利改革所期望的与经济相结合。这样,中国希望保证企业是以经济发展为主,以提高企业的市场活力,并提供一个更公正的竞争基础。从经济的方面来讲,政府原先是统一集中所有的资源后再通过计划来分配资源,是计划经济的做法,现在则通过征收统一税收来进行调控。一个独立的社会保障系统是要建立在风险分散机制的基础上的,但一个机制本身并不能保证好的效果。如过去在国有单位工作的人,因为进行国企改革,也就是制度因素,很多人下岗了(Hassard et al.,2006)。而当时,完善的福利制度还没有被建立起来,他们原先的福利随着被下岗而被剔除,脱离了社会保障制度。
如同历史上每一次的经济社会变革一样,中国的经济改革中也有赢者和输者。在邓小平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下,最大的赢者无疑是那些敢于冒险创新的企业家。在经济快速转型期,也有人趁着制度还未完善,通过特殊的关系甚至是不法手段,钻制度空子,在国有和集体资产转向市场的过程中侵吞国有财产和集体资产。而对于一些平民百姓,包括现在正好步入退休年龄的人们,他们最大的损失就是改革后造成的单位保障制度与社会独立的社会保障制度之间一度存在的鸿沟,使得他们处于尴尬的境地。还好,如今中国政府已经在努力消除这样的差距了。
中国经济全面的提升是实行新的总体公共政策和改革的结果(包括对外开放政策)。但是,随着资源的丰富和国力的强盛,国家也必须着力来处理那些众多的社会问题,例如人口老龄化。与经济改革初期相比,现在中国的总体公共政策已经由一开始的以保护企业经济发展为中心转变到以社会保护为中心上来(Whiteford,2003)。这是回归改革前的全民皆有保障的一个信号。但与过去不同的是,中国如今是要在一个更加有活力的、更加发达的经济基础上建立全新的全民保障制度。与此同时,全国都在关注,在邓小平通过市场经济政策“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能否适时实现“全面富裕”的下一步发展。在这个条件下,对中国老龄化社会政策的研究是更有意义的。
《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反映了国家为应对1.44亿60岁以上人群需求(在2005年底占总人口数的11%)而在国家总体公共政策上发生的变化,承认国家的发展是不均衡的,明确了国家对老龄人口的法律权益的保护的责任,同时,还给出了一份关于中国政府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进程中所做出的“应对老龄化人口问题的发展模式”的详细工作报告。在白皮书中,反复重申了国家的目标,即“国家重视和珍惜老年人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尊重他们的优良品德,积极创造条件,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鼓励和支持老年人融入社会,继续参与社会发展”(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Ⅰ)。 近20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颁布的老龄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政策达200余件,初步形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基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主体,包括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和有关政策在内的老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框架。在1996年12月12日,国务院成立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统筹规划和协调指导全国的老龄工作,研究、制定老龄事业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协调和推动有关部门实施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指导、督促和检查各地老龄工作。建立了老龄事业统计指标体系和老龄统计工作制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三次进行全国范围的老年人口状况调查,为老龄事业的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鼓励社会广泛参与老龄事业发展,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Ⅰ)。
分析作为重要政策文件的白皮书不仅能更好地了解中国政府的真实目标,同时通过相关的研究也能发现潜在的问题。
五、收入支持、健康护理以及社会服务
2006年《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的重点是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的一贯性,但是建设新的社会保障系统,使其从企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经济改革的“配套改革”,对消除社会差距和不公平来说,不是一条轻松易行的道路。与白皮书中研究观察的对象相比,我们在辨析一些深层事件的同时,也应认识到这些年努力所获得的成果及存在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关于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即收入保障、健康护理和社会服务。
(一) 老年人的社会保障
中国已经把保障老龄人口的最低生活基本标准作为首要任务,在老龄人口白皮书中,强调要大力建设涵盖政府、社会、家庭以及个人全方面的老龄人口保障系统。
首先,在城市地区建立完整的养老保障系统。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退休,继续由国家财政或单位按国家规定标准支付离退休费。相比之下,企业原有的单位福利制度系统有了根本转变。近年来,中国政府逐步建立覆盖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截至2005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75亿人,其中4367万离退休人员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工资增长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China State Council,2006)。截至2005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达4041亿元人民币,同年各级财政补助基本养老保险基金651亿元人民币,当年征缴收入总额达4312亿元人民币(China State Council,2006)。国家积极发展补充性养老保险,引导和扶持有条件的企业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实行基金完全积累,个人账户管理。2005年底,全国已有2.4万家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参加职工达924万人(China State Council,2006)。为了缓解和消除老年贫困。国家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按标准给予补助。2005年,包括贫困老年人在内的2233万城市贫困人口领取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基本实现应保尽保(China State Council,2006)。
其次,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大约60%的中国老年人生活在农村,但他们得到的生活保障却非常有限。2005年底,全国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约1900个县(市、区、旗)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5400多万农民参保,积累保险基金约310亿元人民币,300多万参保农民领取养老金。2005年支付养老保险金21.3亿元人民币(China State Council,2006)。目前已有865万农村人口被纳入农村特困户定期定量救助,985万农村人口被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包括不符合“五保”条件的贫困老年人(China State Council,2006)。对“三无”老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其法定赡养人、扶养人确无赡养、扶养能力的城市老年人),由国家实施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的“五保”供养制度。目前,全国享受“五保”供养的老年人达460多万人。对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农村独生子女或两女户夫妇,在年满60周岁以后,由中央或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2005年底,享受该奖励扶助的人群达到135万人(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Ⅱ)。
白皮书关注农村所取得的成就,学者们则关注他们所面临的挑战(James,2002)。Wang(2006)在2006年就指出,如今中国在农村的养老保障覆盖率远远低于城市,对在中国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养老保障系统的可行性提出了质疑。资金欠缺以及许多空头个人账户都暴露了城镇养老保险系统的沉重负担。而由于农村的低收入以及农村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老人指望依靠家庭养老的愿望成了一纸空谈。城市与农村的养老系统的分离,给在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城市失地农民的生活也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因此,必须加快养老制度体系的改革,为发展经济和社会进步提供长远有效的制度保证(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Ⅱ)。通过实例研究,即使是在城镇养老保险中,也存在着很多差异(Chen & Chen,2007)。那些早期从一般企业退休的员工(辛苦工作一辈子,没有存款),他们所获得的退休金与在政府和事业单位退休的员工相比,少得太多(大约只有他们的1/3)。很明显,这样大的差距对整个经济发展是没有好处的,可能会引起更大的危机乃至社会动荡
(二)健康护理
中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建立在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之上的。截至2005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退休人员达3761万人。“规定退休人员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对个人账户计入金额和个人负担医疗费的比例给予适当照顾。各地普遍将老年常见病、慢性病等大额医疗费用纳入社会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减少退休人员个人的支付比例”(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Ⅲ)。另外,政府推动各地建立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办法,由个人或企业缴费筹资,为患大病、重病以及长期慢性病的职工及退休人员解决超过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同时,中国政府积极探索建立城市社会医疗救助制度,通过财政拨款、彩票公益金和社会捐助等多种渠道筹集医疗救助基金,对困难群众就医给予补助。“到2005年底,医疗救助试点县(市、区、旗)达1119个,全年累计救助163.3万人次”(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Ⅲ)。
从2003年起,国家开始进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到2006年6月底,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区、旗)扩大到1399个,覆盖农业人口4.95亿,3.96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地区老年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比例超过73%”(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Ⅲ)。全国共补偿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2.82亿人次,补偿资金支出144.12亿元人民币。另外,国家成立了全国性的农村医疗保险系统。“2005年农村实施医疗救助达1112万人次,救助资金总支出10.8亿元人民币”(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Ⅲ)。
各地积极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型,开展老年保健、医疗护理和康复等服务。“截至2005年底,全国城市已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5万多个,95%的地级以上城市、86%的市辖区和一批县级市开展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Ⅲ)。可以相信,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根据老年人的特殊需求,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日间观察、临终关怀等服务。老年人的部分基本健康问题在社区得到解决。
医疗服务是中国学者关注老龄化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正如Kaneda(2006)指出的,中国的医疗服务系统曾经是低收入的农业社会中的典范,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医疗服务价格就开始节节攀升。用另一句话说,就是“一个原本依赖于公共补贴并且平等地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系统已经转变成为一个以市场为导向,成为个人用于资本投资的系统”(Kaneda,2006)。在实证研究方面,Meng and Yeo(2005)通过对家庭调查的数据研究了年龄效应(正相关和负相关)对非预算款项下医疗服务支出的影响,结果显示,年龄效应对从医疗保障条件到医疗健康支出有着明显的间接效果。通过对年龄效应的完全研究,得到的结论是非预算医疗支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对于一般老人,一般支出都会占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尤其是女性。即使在60岁组,医疗自费部分也会占到他们正常收入的20%。从这个结果来看,改革后的医疗服务系统给老年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尤其是女性。自费部分的提高给一般人在寻求早期防治时增加了阻碍,导致看病难,尤其是在城镇与农村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差距。“这样的趋势对老年人至关重要,他们需要高质量的健康服务,但是却没有办法负担得起高昂的费用,而他们在农村人口中占的比重已经超过了年轻人”(Kaneda,2006)。如果一个人生了大病,就目前的医疗保障系统水平来说是不能满足他们的医疗需求的。与此同时,国家也已经在通过各种方式来试图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如通过体育活动、健身等等。但是,基于种种原因,如吸烟、酗酒等诱发疾病的陋习仍然在老年人的生活中占了很大比例(Kaneda,AFP,2006)。
(三)个人社会服务
比起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社保改革,之前的单位福利或是农村生产队都是中国人在除家庭保障以外的重要社会依靠,同时也是一种非正式的社会保障支持网络体系。而经济改革将原先是由单位作为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改为让“社会”来承担这一责任(Chen,1996)。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区、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杰出的成就(Derleth & Koldyk,2004)。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在地方政府民政事务中的创新领导,中国引入了社区服务运动,社区老年人是服务对象主体(Chen,1996)。这项举措在20年间起起伏伏,如今,它的新名字叫作“社区建设”。它从大都市向各个中小城市普及,目标是最终覆盖所有的城市地区。从2001年起,中国政府连续三年实施建设社区老年福利服务设施的“星光计划”,总投资134亿元人民币(China State Council,2006)。同时,快速增长的社会组织不仅为社会提供帮助,更是把为老年人服务的事业认为是黄金阳光产业,并在全国火热发展。
白皮书中还涵盖了题目为“为老社会服务”的章节。里面指出,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进机构养老服务,努力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为老社会服务需求,初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为老社会服务体系。2005年底,全国城市社区服务设施达到19.5万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8479个。各地采取上门服务、定点服务和巡回服务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紧急救援以及其他便利老年人的无偿、低偿服务项目。从2001年起,中国政府连续三年实施建设社区老年福利服务设施的“星光计划”,总投资134亿元人民币,建成“星光老年之家”3.2万个,涵盖老年人入户服务、紧急援助、日间照料、保健康复和文体娱乐等多种功能,受益老年人超过3000万。2005年,全国平均每个街道有1.32个城市老年福利机构,每9.8个社区居委会有1个城市老年福利机构(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Ⅳ)。同时,志愿服务也覆盖了许多社区,包括日常护理、医疗护理以及社会养老看护院里的合法看护,同样也包括家庭一对一的专属看护服务。“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300万人次的志愿者为280多万名老人提供了超过6.3亿小时的志愿服务,建立志愿者为老服务站6万多个”(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Ⅳ)。从1989年开始(当时笔者在中山大学主持了首届全国社会工作师资培训班),随着社会公益事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国家也大力提倡培训专业的养老护理人员为老服务。
是社区护理还是机构护理,这个问题在西方国家困扰了很久,但是社区护理从来没有消除对机构护理的需求(Chen,1996)。近年来,国家加大资金投入,在城镇建立面向“三无”老人的社会福利院。在农村为“五保”老人提供集中供养场所和生活服务。从总体上看,“大力发展老年公寓、养老院和老年护理院,为不同经济状况和生活能力的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病残人群提供机构养老服务……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推动养老机构较快发展” (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Ⅳ)。2005年底,全国城乡有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和老年护理院等养老服务机构39546个,总床位149.7万张,其中农村乡镇敬老院29681个,总床位89.5万张(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Ⅳ)。
这些统计数字对于最有迫切需求的老年人的生活安排和长期护理十分重要。2009年夏天,笔者回到中国,又拜访了一些民营及公共养老机构。其发展令人瞩目,但它们也同样面临着与西方国家一样的问题,如供求问题、收费标准还有护理质量等。通过案例研究,可以了解家庭护理与机构护理仍有明显不同。如一个家庭将88岁的老母亲留在家中照顾,但是由于老人会经常需要医疗方面的护理,家人们还是要经常把老人送去医疗机构,这样往来,给整个家庭带来不小的经济负担。在对养老机构的条件和服务作出了解后,发现其所提供的也多只是老人的住所,养老护理所需的专业服务和医疗服务可以说基本上是没有。当老人需要24小时全方位护理时,还是要家人去承担看护,哪怕已经付了可观的养老院费用。
⑶ 美国游骑兵的军衔制度
Pvt代表Private,也就是列兵,实际上在美国陆军中还分为Private 1和2,分属E-1和E-2级别(涉及薪酬、福利等的等级制度,同军衔制度相关但不完全一样),缩写分别是Pv1和Pv2
接下来依次是:
Pfc:Private First Class,一等兵,E-3级别
Cpl:Corporal,下士。同Spc:Specialist,特种技术人员是E-4级别
Sgt:Sergeant,中士,E-5
Ssg:Staff Sergeant,上士,E-6
Sfc:Sergeant First Class,一级士官和Msg:Master Sergeant,士官长同属E-8级别
1Sg:First Sergeant,通常也翻译成士官长,是一种“未授衔军官”(NCO),名义上依然是士兵(士官),实际上在连以上的单位中担任幕僚参谋或者辅助指挥官的指挥角色
Sgm:Sergeant Major,军士长,NCO,职位一般是营以上级别
Csm:Command Sergeant Major,指挥军士长,跟Sgm类似,担任的是指挥角色
Sma:Sergeant Major of the Army,陆军总军士长,NCO,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牛X职位,整个陆军只有一位总军士长(现任陆军总军士长是Kenneth O. Preston),他的作用相当于所有士兵、士官在军队最高层的发言人、代理人,享受高层军官的待遇,甚至有自己专门的旗帜(用来悬挂在办公室、专车和专机上)
军官中依次是:
2LT:Second Lieutenant,少尉,O-1
1LT:First Lieutenant,中尉,O-2,少尉和中尉通常都缩写为Lt.
Cpt:Captain,上尉,O-3
Maj:Major,少校,O-4
Ltc:Lieutenant Colonel中校,O-5
Col:Colonel,上校,O-6
BG:Brigadier General,准将,O-7
MG:Major General,少将,O-8
LTG:Lieutenant General,中将,O-9
GEN:General,上将,O-10,是美国陆军中级别最高的军官
GA:General of the Army,也就是常说的五星上将,薪酬级别是Special(特殊
⑷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报考政策解读
一、学校自然情况说明
学校全称: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地点及校址:所有专业均在校本部办学,具体地址为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新城裕农路70号 邮编 110161
办学类型:公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办学层次:高职
办学形式:全日制
主要办学条件:校园占地面积30.6万平方米(约合458.8亩);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4.9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2.4平方米;专任教师418人,其中具有副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17.9%,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53.6%;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908.5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378.8元;图书33.6万册,生均图书20.3册。
二、招生计划特别说明
我校以英语作为外语教学,其他语种考生慎报。
录取男女生比例:录取时无男女比例限制。
学校招生计划按照辽宁省教育厅核准的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执行。
三、专业设置说明
序号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学制
学习年限
科类
学费(元/年/生)
1
560101
机械设计与制造
三年
最长5年
文理兼招
4800
2
560101
机械设计与制造(智能制造)
三年
最长5年
文理兼招
4500
3
560102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三年
最长5年
文理兼招
4500
4
560103
数控技术
三年
最长5年
文理兼招
4800
5
560111
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
三年
最长5年
文理兼招
4500
6
560113
模具设计与制造
三年
最长5年
文理兼招
4500
7
560204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三年
最长5年
文理兼招
4800
8
560110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
三年
最长5年
文理兼招
4800
9
560106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
三年
最长5年
文理兼招
4800
10
560702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三年
最长5年
文理兼招
4800
11
560703
汽车电子技术
三年
最长5年
文理兼招
4800
12
560707
新能源汽车技术
三年
最长5年
文理兼招
4800
13
630702
汽车营销与服务
三年
最长5年
文理兼招
4800
14
560112
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无损检测技术)
三年
最长5年
文理兼招
4800
15
560302
电气自动化技术
三年
最长5年
文理兼招
4500
16
560301
机电一体化技术
三年
最长5年
文理兼招
4500
17
560203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三年
最长5年
文理兼招
4500
18
610102
应用电子技术
三年
最长5年
文理兼招
4500
19
560309
工业机器人技术
三年
最长5年
文理兼招
4800
20
560308
电梯工程技术
三年
最长5年
文理兼招
4800
21
610119
物联网应用技术
三年
最长5年
文理兼招
5000
22
610205
软件技术
三年
最长5年
文理兼招
5000
23
610302
移动通信技术
三年
最长5年
文理兼招
5000
24
610304
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
三年
最长5年
文理兼招
5000
25
630302
会计
三年
最长5年
文理兼招
4000
26
630701
市场营销
三年
最长5年
文理兼招
4000
27
630903
物流管理
三年
最长5年
文理兼招
4000
28
630801
电子商务
三年
最长5年
文理兼招
4500
29
670202
商务英语(跨境电商)
三年
最长5年
文理兼招
4500
学费如有变动以省物价部门文件为准
四、毕业证书说明
学生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成绩合格,达到学校毕业要求的,颁发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毕业证书。
五、收费情况说明
1.学费和住宿费的收取标准
严格按照省物价部门批准的标准向学生收费,各招生专业收取学费标准在“三、专业设置说明”表中具体列明,我校住宿标准为8人间,住宿费800元/年/生,学费和住宿费如有变动以省物价部门文件为准。
2.学费和住宿费的退费办法
学生因故退学或提前结束学业,学校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时间和实际住宿时间,按月计退剩余学费和住宿费。
3.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及有关程序
学院采取奖学金、助学金、协助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勤工助学补助等多种措施激励优秀学生,资助困难学生圆满完成学业。
(1)学院每学年评定一次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根据国家政策,每年在品学兼优的学生中评定一次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和省政府奖学金(8000元/年),同时在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中评定一次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国家一等助学金(4400元/年)和国家二等助学金(2750元/年)(均不兼得)。
(2)学院积极为贫困学生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
(3)根据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在生源地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办理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
(4)依据有关文件精神和学校关于学费减免的制度执行,孤儿学生可以提出学费减免申请,由学生资助中心审核通过后执行。
六、录取办法说明
1.投档比例
调档比例按照各省(市、自治区)规定执行。
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在105%以内。
2.身体健康状况要求
按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入学后学校进行复检,不符合要求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3.院校志愿及录取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方式的省份按照平行志愿方式录取。
实行有序志愿投档录取方式的省份,按考生报考院校志愿选择志愿方式,即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当第一志愿上线考生不足招生计划数时:在同批录取学校控制分数线以上,按考生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当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数多于招生计划数时,不再调阅第二志愿及其他志愿考生档案。录取二志愿及其他志愿考生无分数级差。
4.对加分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考生的处理
对符合加、降分条件投档的考生按各省(市、自治区)招考委关于加、降分的规定执行。
5.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为分数优先。对投档考生成绩相同的考生,文史类根据考生语文、数学和外语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理工类根据考生数学、语文和外语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6.联系电话:024-88045088、88045361
7.学院网址:http://zs.ltcem.com
⑸ 经济学原理论述题
1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传统观点认为,经济发展必然要导致污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克的、矛盾的,要发展经济就必须承受环境污染的代价。许多国家,尤其是部分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几乎都采取了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作法。但这并不能作为后起国家借鉴的样板。当时各发达国家是在资源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发展及人口扩张对环境的压力相对较小,环境威胁是潜在的。但目前,世界经济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历程,环境资源供给相对减少,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因此,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已走不通了,不保护环境资源,经济根本无法实现发展。
现代观点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可以实现协调发展。可以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发展体系之内,将其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使经济主体能够从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中受益,与其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这样可以使保护环境成为人们一种自觉自利的活动,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从相克到相生的转变,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2 环境问题的复杂性
环境问题宽泛而复杂,涉及到技术层面、制度层面、管理层面。技术层面:防污治污技术的研发与利用、环境质量标准的设定、生态保护区的设立等等;制度层面:设计制度,合理构建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管理层面:如何按照既定制度有效组织安排生产。技术、制度与管理哪个更重要?经过多年的环境保护实践,证明制度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好的制度才会催生出好的技术,才会调动企业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的积极性。目前我国治理污染的政策制度比较单一,以收取排污费为主要形式。但由于收费制度本身存在的弊端,企业保护环境缺乏激励及监管不力,所以这一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低效率。
3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制度根源
3.1不合理的GDP核算制度
作为评价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GDP,是广义国民收入指标之一,虽然考虑了产品的中间消耗,即GDP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消耗,也即最终产品价值量之和,但它是建立在资源无限多、生态环境永远好的假设之下。在这样一种假设下,GDP数值越大,那么经济发展越好,人民生活水平就越高,而未考虑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其结果就是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现行的GDP核算指标已无法恰当地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反而会扭曲社会的资源配置方向。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片面地强调GDP的高速增长,而忽略了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因此,从客观上说,现存的GDP核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对环境资源的破坏性使用,造成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克。
3.2现存环境保护制度缺乏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
经济主体的行为是受制度约束的。一个有效率的制度应同时具备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可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而激励机制则有助于经济主体行为自觉的与制度取向相一致,降低制度实施的成本。某些地方的环境保护制度规定,环境部门收取的排污费中有一部分可用于环保部门的行政经费。这种制度设计对于环保部门治理污染来说无疑是一种负激励。试想,一个地区污染程度越轻,环保部门征收的排污费就越少,那么从环保部门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就不如不治理所获得的收益高,因此就会对环境污染姑息迁就,甚至坐视不管。因此,这种制度设计本身就是低效率的。
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制度的一种导向就是环境保护是国家和政府的事,而消费者和企业则是制度的被动遵守者,缺乏自觉遵守制度的激励,并且一旦制度出现了漏洞或监管不力,还会纷纷钻政策的空子,谋取私利。现实中,一些排污企业与监管部门玩“捉迷藏”游戏,一方面说明企业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但同时也说明部分现行环境保护制度确实需要完善与创新了,否则只会导致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行为继续屡禁不止。
3.3与环境保护目标相背离的产业政策加剧了环境恶化
环境问题与经济中各产业有着极高的关联度,因此不仅环境制度本身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也会间接地对环境系统产生影响。有些旨在促进经济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在客观上却给环境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如有些地区将资源性产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大力扶持,而相应的环境保护工作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大大影响了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知,错综复杂的环境问题的解决在依赖技术进步的同时,更需要进行制度上的创新。政府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就是制订有效的制度,并确保制度得到执行。当前,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改变现有的GDP核算体系,变现存的GDP为“绿色GDP”,将生产消费行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引进到GDP的核算中,如果造成环境污染,则予以扣除,从而纠正现存GDP考核方法对经济主体行为的误导。
(2)进行环境保护制度本身的创新,将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制定合理的、有效率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将环境保护与经济主体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使环境保护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达到生产、消费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3)实现环境保护制度与产业政策的配套协调。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方方面面制度的配合,才能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在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时,要把环境影响考虑进去,对保护环境不利的产业政策应予以废止或暂缓执行。
⑹ 莱特币现在多少钱
根据国内比特币、莱特币交易平台比特币中国和火币网的报价:目前莱特币价格约为58元左右。
最近由于收FBI拍卖比特币和传言交行将彻查比特币交易平台账号、比特币核心开发人员爆料比特币基础协议的开发疾呼停滞的影响,比特币和莱特币的价格均出现了回落。其中,莱特币的价格在比特币价格一路上扬是,已然不为之所动,价格适中保持缓慢增长,等比特币价格下跌时,莱特币依然跟下跌。
(6)LTC激励制度扩展阅读:
设计目的
基于比特币(Bitcoin)协议,但不同于比特币的地方在于,即使在现阶段,通过消费级的硬件也可以高效地“挖矿”。Litecoin提供给您更快速的交易确认(平均2.5分钟),它使用硬内存以及基于scrypt(一种加密算法)的挖矿工作量证明算法,面向大多数人使用的普通计算机及图形处理器(GPU)。Litecoin网络预期将生产8400万个货币单位。
Litecoin的设计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挖掘算法,使它能够在挖掘比特币的机器上被同时运行。为挖掘比特币而设计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逐渐兴起的同时,Litecoin也紧跟着技术演变。但在Litecoin货币被广泛应用之前,不太可能会出现专门为Litecoin设计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
⑺ 任正非最新讲话:2014,华为怎么干
以下是任正非讲话全文:
古时候有个寓言,兔子和乌龟赛跑,兔子因为有先天优势,跑得快,不时在中间喝个下午茶,在草地上小憩一会啊!结果让乌龟超过去了。华为就是一只大乌龟,二十五年来,爬呀爬,全然没看见路两旁的鲜花,忘了经济这二十多年来一直在爬坡,许多人都成了富裕的阶层,而我们还在持续艰苦奋斗。爬呀爬……一抬头看见前面矗立着“龙飞船”,跑着“特斯拉”那种神一样的乌龟,我们还在笨拙地爬呀爬,能追过他们吗?
一、大公司不是会必然死亡,不一定会惰怠保守的。否则不需要努力成为大公司。
宝马追不追得上特斯拉,一段时间是我们公司内部争辩的一个问题。多数人都认为特斯拉这种颠覆式创新会超越宝马,我支持宝马不断地改进自己、开放自己,宝马也能学习特斯拉的。汽车有几个要素:驱动、智能驾驶(如电子地图、自动换档、自动防撞、直至无人驾驶……)、机械磨损、安全舒适。后两项宝马居优势,前两项只要宝马不封闭保守,是可以追上来的。当然,特斯拉也可以从市场买来后两项,我也没说宝马必须自创前两项呀,宝马需要的是成功,而不是自主创新的狭隘自豪。
华为也就是一个“宝马”(大公司代名词),在瞬息万变,不断涌现颠覆性创新的信息社会中,华为能不能继续生存下来?不管你怎么想,这是一个摆在你面前的问题。我们用了二十五年的时间建立起一个优质的平台,拥有一定的资源,这些优质资源是多少高级干部及专家浪费了多少钱,才积累起来的,是宝贵的财富。过去所有失败的项目、淘汰的产品,其实就是浪费(当然浪费的钱也是大家挣来的),但没有浪费,就没有大家今天坐到这儿。我们珍惜这些失败积累起来的成功,若果不固步自封,敢于打破自己既得的坛坛罐罐,敢于去拥抱新事物,华为不一定会落后。当发现一个战略机会点,我们可以千军万马压上去,后发式追赶,你们要敢于用投资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以人力的方式,把资源堆上去,这就是和小公司创新不一样的地方。人是最宝贵因素,不保守,勇于打破目前既得优势,开放式追赶时代潮流的华为人,是我们最宝贵的基础,我们就有可能追上“特斯拉”。
1、聚焦。我们是一个能力有限的公司,只能在有限的宽度赶超美国公司。不收窄作用面,压强就不会大,就不可以有所突破。我估计战略发展委员会对未来几年的盈利能力有信心,想在战略上多投入一点,就提出潇洒走一回,超越美国的主张。但我们只可能在针尖大的领域里领先美国公司,如果扩展到火柴头或小木棒这么大,就绝不可能实现这种超越。
我们只允许员工在主航道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不能盲目创新,发散了公司的投资与力量。非主航道的业务,还是要认真向成功的公司学习,坚持稳定可靠运行,保持合理有效、尽可能简单的管理体系。要防止盲目创新,四面八方都喊响创新,就是我们的葬歌。
大数据流量时代应该是很恐怖的,因为我们都不知道什么叫大数据。流量之大也令人不可想象。我说的大数据与业界说的也不一样,业界说的大数据,不是大,而是搜索,如邬贺铨院士说的,数据的挖掘、分析、归纳、使用,使数据创造出价值。我说的大数据是指数据流的波涛汹涌,指不知道有多么大的数据要传输与储存。当然我们希望传输的是净水,但我们也阻挡不了垃圾信息的来回被传输与储存,使得大数据更大。不要为互联网的成功所冲动,我们也是互联网公司,是为互联网传递数据流量的管道做铁皮。能做太平洋这么粗的管道铁皮的公司以后会越来越少;做信息传送管道的公司还会有千百家;做信息管理的公司可能有千万家。别光羡慕别人的风光,别那么互联网冲动。有互联网冲动的员工,应该踏踏实实的用互联网的方式,优化内部供应交易的电子化,提高效率,及时、准确地运行。我们现在的年度结算单据流量已超过两万五千亿(人民币),供应点也超过五千个。年度结算单据的发展速度很快会超过五万亿的流量。深刻地分析合同场景,提高合同准确性,降低损耗,这也是贡献,为什么不做好内“互联网”呢。我们要数十年的坚持聚焦在信息管道的能力提升上,别把我们的巨轮拖出主航道。
网络可能会把一切约束精神给松散掉,若没有约束精神,我们还会不会是一个主洪流滚滚向前进?大家唱《中国男儿》,别人很震惊,这个时代还有这么多人来唱这种歌?在我们公司,眼前还有几千个核心骨干的团结,从而团结带领了十五万员工。所以我们必然胜利。
2、我们要持续不懈的努力奋斗。乌龟精神被寓言赋予了持续努力的精神,华为的这种乌龟精神不能变,我也借用这种精神来说明华为人奋斗的理性。我们不需要热血沸腾,因为它不能点燃为基站供电。我们需要的是热烈而镇定的情绪,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一切要以创造价值为基础。
我们要正视美国的强大,它先进的制度、灵活的机制、明确清晰的财产权、对个人权利的尊重与保障,这种良好的商业生态环境,吸引了全世界的优秀人才,从而推动亿万人才在美国土地上创新、挤压、井喷。硅谷那盏不灭的灯,仍然在光芒四射,美国并没落后,它仍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特斯拉不就是例子吗?我们追赶的艰难,决不像喊口号那么容易。口号连篇,就是管理的浪费。徐直军说的潇洒走一回是指不怕失败,不怕牺牲,努力为发展而奋斗。任何工作,我们都要从创造价值来考核评价。
超宽带时代会不会是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最后一场战争?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对我来说应该是。如果我们在超宽带时代失败,也就没有机会了。这次我在莫斯科给兄弟们讲,莫斯科城市是一个环一个环组成,最核心、最有钱的就是大环里,我们十几年来都没有打进莫斯科大环,那我们的超宽带单独在西伯利亚能振兴吗?如果我们不能在高价值区域抢占大数据流机会点,也许这个代表处最终会萎缩、边缘化。这个时代在重新构建分配原则,只有努力占领数据流的高价值区,才有生存点。我们已经打进东京、伦敦……,相信最终也会打进莫斯科大环……。
3、自我批判是拯救公司最重要的行为。从“烧不死的鸟是凤凰”,“从泥坑里爬出的是圣人”,我们就开始了自我批判。正是这种自我纠正的行动,使公司这些年健康成长。
满足客户需求的技术创新和积极响应世界科学进步的不懈探索,以这两个车轮子,来推动着公司的进步。华为要通过自我否定、使用自我批判的工具,勇敢地去拥抱颠覆性创新,在充分发挥存量资产作用的基础上,也不要怕颠覆性创新砸了金饭碗。
我们的2012实验室,就是使用批判的武器,对自己、对今天、对明天批判,以及对批判的批判。他们不仅在研究适应颠覆性技术创新的道路,也在研究把今天技术延续性创新迎接明天的实现形式。在大数据流量上,我们要敢于抢占制高点。我们要创造出适应客户需求的高端产品;在中、低端产品上,硬件要达到德国、日本消费品那样永不维修的水平,软件版本要通过网络升级。高端产品,我们还达不到绝对的稳定,一定要加强服务来弥补。
这个时代前进得太快了,若我们自满自足,只要停留三个月,就会注定会从历史上被抹掉。正因为我们长期坚持自我批判不动摇,才活到了今天。今年,董事会成员都是架着大炮《炮轰华为》;中高层干部都在发表《我们眼中的管理问题》,厚厚一大摞心得,每一篇的发表都是我亲自修改的;大家也可以在心声社区上发表批评,总会有部门会把存在的问题解决,公司会不断优化自己的。
二、价值观是组织的核心与灵魂。未来组织的结构一定要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组织的目的是实现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我们用了二十五年时间,在西方顾问的帮助下,经数千人力资源的职业经理与各级干部、专家的努力,我们基本建立了如胡厚昆所描述的金字塔式的人力资源模型,并推动公司成功达到400亿美金的销售规模。建立金字塔模型的数千优秀干部、专家是伟大的,应授予他们“人力资源英雄”的荣誉,没有他们的努力与成功,就不可能进行今天的金字塔改造。金字塔管理是适应过去机械化战争的,那时的火力配置射程较近,以及信息联络落后,所以必须千军万马上战场,贴身厮杀。塔顶的将军一挥手,塔底的坦克手将数千辆坦克开入战场,数万兵士冲锋去贴身厮杀,才能形成足够的火力。而现代战争,远程火力配置强大,是通过卫星、宽带、大数据,与导弹群组、飞机群、航母集群……来实现。战争是发生在电磁波中,呼唤这些炮火的不一定再是塔顶的将军,而是贴近前线的铁三角。千里之外的炮火支援,胜过千军万马的贴身厮杀。我们公司现在的铁三角,就是通过公司的平台,及时准确、有效地完成了一系列调节,调动了力量。今天我们的销售、交付、服务、财务,不都是这样远程支援的吗?前线铁三角,从概算、投标、交付、财务……,不是孤立一人在作战,而是后方数百人在网络平台上给予支持。这就是胡厚昆所说的“班长的战争”。铁三角的领导,不光是有攻山头的勇气,而应胸怀全局、胸有战略,因此,才有少将连长的提法。为什么不叫少校?这只是一种形容词,故意夸大,让大家更注意这个问题,并不是真正的少将。谁能给你授少将军衔,除非你自己去买颗钮扣缝到衣领上,缝一颗算少将,缝两颗就是中将了。
1、要按价值贡献,拉升人才之间的差距,给火车头加满油,让列车跑得更快些及做功更多。践行价值观一定要有一群带头人。人才不是按管辖面来评价待遇体系,一定要按贡献和责任结果,以及他们在此基础上的奋斗精神。目前人力资源大方向政策已确定,下一步要允许对不同场景、不同环境、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人力资源政策适当差异化。
我把“热力学第二定理”从自然科学引入到社会科学中来,意思就是要拉开差距,由数千中坚力量带动十五万人的队伍滚滚向前。我们要不断激活我们的队伍,防止“熵死”。我们决不允许出现组织
“黑洞”,这个黑洞就是惰怠,不能让它吞噬了我们的光和热,吞噬了活力。
2、我们将试点“少将连长”,按员工面对项目的价值与难度,以及已产生的价值与贡献,合理配置管理团队及专家团队。传统金字塔的最底层,过去级别最低,他们恰恰是我们面对CEO团队、面对复杂项目、面对极端困难突破的着力点……。过去的配置恰恰是最软点着力。
我们是要让具有少将能力的人去作连长。支持少将连长存在的基础,是你那儿必须有盈利。我不知道在座各位是否有人愿意做雷锋少将,我是不支持的,雷锋是一种精神,但不能作为一种机制。我们要从有效益,能养高级别专家、干部的代表处开始改革,“优质资源向优质客户倾斜”。只有从优质客户赚到更多的钱,才能提高优质队伍的级别配置,否则哪来的钱呢?
3、内部人才市场、战略预备队的建设,是公司转换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是以真战实备的方式,来建立后备队伍的。
内部人才市场,是寻找加西亚与奋斗者的地方,而不是落后者的摇篮。内部人才市场促进的流动,不仅让员工寻找自己最适合发挥能量的岗位,也是促进各部门主管改进管理的措施,流动就焕发出生命力。
公司要逐步通过重装旅、重大项目部、项目管理资源池这些战略预备队,来促进在项目运行中进行组织、人才、技术、管理方法及经验……的循环流动。从项目的实现中寻找更多的优秀干部、专家,来带领公司的循环进步。
要让人人明白希望在自己手里,努力终会有结果,是金子终会发光的。不埋怨,不怀念,努力前行。那些“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的人,虽然记功碑写不上他什么,写得出成绩的是将军,写不出成绩的可能是未来的统帅,统帅是组织好千军万马。谁搞得清统帅内心的世界怎么成长的,无私就是博大。
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来源于严格、有序、简单的认真管理。
数据流量越来越大,公司也可能会越来越大。公司可以越来越大,管理决不允许越来越复杂。
公司管控目标要逐步从中央集权式,转向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呼唤炮火,让前方组织有责、有权;后方组织赋能及监管。这种组织模式,必须建立在一个有效的管理平台上,包括流程、数据、信息、权力……。历经二十多年来的努力,在西方顾问的帮助下,华为已经构建了一个相对统一平台,对前方作战提供了指导和帮助。在此基础,再用五至十年的时间,逐步实现决策前移及行权支撑。
郭平说:我们的增长方式要从优先追求规模成长,转向效率、效益驱动。项目经营管理是我们的重要手段,也是各级管理者的基本技能。绩效管理是公司干部管理优化、业务变革的实现形式与支撑保障,对责任结果与绩效的理解,要从更宽泛、更长远来看问题。现在我们的考核指标已经改革,未来还会不断减少过程考核的指标,结果比过程更重要。我们要紧紧地把握财经管理变革的正确方向。财经管理对准的是价值创造,而不是价值分配。我们要继续坚持做厚客户及供应商界面,简化内部的核算和考核。
华为的管理进步,正如郭平说的,要立足在项目管理进步的基础上,要好好培养及选拔项目管理的八大员,建立起成熟的程序、庞大的优质管理队伍。我们要以战略预备队的方式,建立起项目管理的干部、专家资源池,要通过人员循环流动任职的方式,把先进的方法、高效的能力,传递到代表处去。要善于发现金种子,并让他们到各地去开花。这些变革都是各级组织发挥价值创造的机会,也是培养干部、识别干部的实践基地。
这些年在管理变革中,涌现出大批优秀人才,我们从选拔“蓝血十杰”开始,对他们实施表彰,以鼓励那些默默无闻作出贡献的人。郭平说要寻找“蓝血十杰”,我认为一定要找到并授予他们光荣,而且逐级的评选鼓舞那些做出贡献的人。我们不仅要选拔未来优秀人才,也不要忘记历史功臣,才能让未来迈进的步伐更加坚定。新生力量取代我们,是历史规律,但过去为公司发展牺牲了青春、健康、生命的人,永远都要记住他们曾经为华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们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待整体管理构架的进步,系统地、建设性地、简单地,建筑一个有机连接的管理体系,要端到端地打通流程,避免孤立改革带来的壁垒。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账实相符,不准说假话。我们要努力使内部作业数据在必要的职责分离约束下,尽可能地减少一跳,提高运营效率。
不单单是技术、市场上……要进步,我们要使管理严格、有序、简单,内部交易逐步电子化、信息化,基于透明的数据共同作业。我们要实现计划预算核算的闭环管理,以保障业务可持续发展,规避风险和敢于投资要平衡发展。
各级干部要互相知晓,财务干部要懂些业务,业务干部应知晓财务管理。有序开展财经和业务的干部互换及通融,财务要懂业务,业务也要懂财务,混凝土结构的作战组织,才能高效、及时、稳健地抓住机会点,在积极进攻中实现稳健经营的目标,使公司推行的LTC、IFS能真正发挥作用。通过闭环管理来完善干部的考核与选拔。
2002年开干部大会是在IT泡沫破灭,华为濒于破产、信心低下的时候召开的,董事会强调在冬天里面改变格局,而且选择了鸡肋战略,在别人削减投资的领域,加大了投资,从后十几位追上来。那时世界处在困难时期,而华为处在困难的困难时期,没有那时的勇于转变,就没有今天。今天华为的转变是在条件好的情况下产生的,我们号召的是发展,以有效的发展为目标。我们应更有信心超越,超越一切艰难险阻,更重要的是超越自己。
从太平洋之东到大西洋之西,从北冰洋之北到南美南之南,从玻利维亚高原到死海的谷地,从无边无际的热带雨林到赤日炎炎的沙漠……,离开家乡,远离亲人,为了让网络覆盖全球,数万中、外员工,奋斗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华为人的艰苦奋斗,我们肩负着为近三十亿人的通信服务,责任激励着我们,鼓舞着我们。
我们的道路多么宽广,我们的前程无比辉煌,我们献身这壮丽的事业,无比幸福,无比荣光。
二○一三年十二月三十日
⑻ DBTC怎么操作
如果一只分叉能在大幅提高转账速度降低手续费的同时,又能重新聚集多数用户和充足 的流动性,那么其使用的普及程度、为社会创造的价值将能够提升几个数量级。
DBTC(dominant bitcoin,大比特)20 秒出块,并给出一套更完善的经济激励机制,让流动性与使用人数快速追上并超过 btc:流用平台只要开通 dbtc 的交易或支付,即可按照一套公开公平的机制分享 2/3 的块奖励。
新的激励机制能使流动性与币价、使用人数与币价进入正反馈循环,实现自我驱动增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进全世界每一个角落。
说明1:流用平台是指交易所等能为数字货币提供流动性的平台,和互联网平台等能为数字货币带来使用用户的平台的统称。
说明2:货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法币,特点是币值稳定,能最大程度上方便本国居民的交易;一类是世界货币,特点是几乎绝对公平,全世界的人都愿意使用,如 btc、ltc、黄金。本文所讨论的货币,是指世界货币一类,如btc的便携性、可分割性优于黄金,dbtc的目标是优化btc等等,而不与法币作对比。
说明3:数字货币分为三类(参考自瑞士金管局):加密货币、token和数字资产。本文仅讨论加密货币一类,未涉及到token与数字资产。
1. 扩容的难点
通过分叉优化转账速度与手续费在技术上容易实现,难的是如何重新聚集起多数用户和 充足的流动性。
2. 比特币网络中经济激励机制的缺陷
数字货币系统中,矿工负责记账并维护账本安全,发行团队负责研发与创新,交易所能 提供流动性,互联网平台能带来用户。四个角色各司其职,共同促进比特币系统繁荣发展, 缺一不可。
2.1 挖矿激励与正反馈循环
挖矿奖励制度下,币价与算力表现出显著的正反馈效应:币价越高,挖矿奖励越大,奖 励越大驱动矿工投入更多的算力;算力越大账本越安全,人们使用 btc 就更放心,这又有利 于币价进一步上升。
由于电费只占挖矿收益的一部分,即使币价短期下跌,矿机并不会被关掉,所以该过程只会单向发展。
⑼ 各种数字货币的简称是什么
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几个主流的数字货币,让大家有个粗略认知。在之后,我会不定时详细聊一聊具体的货币。
比特币
数字货币鼻祖,最具价值的虚拟货币。因勒索病毒点名只收比特币而进入大众视野,2017年比特币自身价格的暴涨更是吸引了大批投资者进入数字货币市场。由于数量较少只有2100万,具有强烈的通缩属性。
对于比特币的未来,我当然是极其看好的。当然,也有很多人不看好数字货币。在这里,引用克鲁格曼的观点最为中肯:
“至少目前来说,买入比特币还是一笔好的投资。但是这并不说明这次实验成功了。我们建立一个货币制度的初衷不是使得那些持有货币的人变得富有,而是让交易变得便利,让整个经济体获益。而这些比特币都没能带给我们。”
瑞波币
由瑞博公司发行的一种协议币,瑞波网络的基础货币,它可以在整个瑞波网络中流通,总数量为1000亿,并且随着交易的增多而逐渐减少,瑞波币是ripple系统中唯一的通用货币,其不同于ripple系统中的其他货币,瑞波币的运营公司为Ripple Labs(其前身为OpenCoin)。
和比特币不同,瑞波币是一种交易协议,专业术语叫智能合约。支持人民用任意货币进行支付交易,而且无需中央数据交换中心的特性使Ripple的交易确认时间仅为35秒,而比特币则需要10-40分钟。
以太币
以太币是以太坊中使用的货币名称,用于在以太坊虚拟机内支付计算。以太坊是一种能够用于部署去中心化应用的区块链,是一个开源计算机平台和区块链平台。2013年末由俄罗斯程序员Vitalik Buterin创建。
以太坊和比特币所使用的区块链技术之间存在着关键性区别,以太坊的数据处理比比特币的速度更快,因为一经同意,以太坊的系统会自动适用于合同中的条款和条件。
不同于比特币,以太币的价值取决于以太坊这个平台上应用是否繁荣,就像使用石油的机器多了,石油价格就会上涨。
比特币现金
比特币现金是比特币的一个分叉。为了解决比特币交易时间过长的问题,在2017年8月1日20:20,一小部分矿机开始使用8M的区块开始挖矿,交易确认速度是使用1M区块的比特币的数千倍。
不过严格来说,这是比特币的新的分支还是另外一种“山寨币”,业内论调不一。不过现在比特币现金的报价已经近20000元,当做一种瓜分比特币流量的“山寨币”也并不为过。
艾达币
艾达币,英文为 ADA,是Cardano项目的产物。艾达币总量45亿,30亿参与认购。其中25亿ADA用于平台认购,5亿用于开发公司运营公司的资金支持,还有15亿个ADA币以区块奖励的形式不断发放中。
Cardano是一项从2015年开始的项目,旨在改变加密货币的设计和开发的方式。这个项目定位的是技术上的改良派,对于比特币和现有平台的技术改良。如果说比特币,以太坊以及其他的项目大大小小的很多其他缺点,那么cardano就是能解决他们的补丁。
莱特币
基于比特币协议的一种货币,但是并不要求极高的计算能力,使用普通电脑也可进行挖掘。莱特币的算法,源于Dr Colin Percival为Tarsnap安全在线备份服务(供linux及其他开源操作系统备份)设计的算法。
长期原来一直有种声音“莱特币会取代比特币”,这是不可能的。将来的世界很可能存在多种密码学货币,但任何一种山寨币都取代不了比特币的主流地位,无论它的算法与比特币相比是多么优秀。
恒星币
恒星币(Stellar),一个由前瑞波币(Ripple)创始人Jed McCaleb发起的数字货币项目,用于搭建一个数字货币与法定货币之间传输的去中心化网关。将通过免费发放的形式提供给用户,其供应上线为1000亿,其中95%数量的恒星币用于免费发放。
恒星是一个多元化的团队,董事会成员有包括前Square首席运营官Keith Rabois,Stripe首席执行官Patrick Collison,而狗狗币联合创始人Jackson Palmer以及AngelList联合创始人Naval Ravikant 将作为该项目的顾问。
新经币
新经济运动—— New Economy Movement 简称NEM,创始于2014年1月19日。创始人是一个名为Utopianfuture的Bitcointalk.org论坛神秘人士。Utopianfuture起初的意图仅仅是建立一个二代数字货币NXT的副本。他随后意识到NXT的分配模式不合理,于是投身于拥有平等主义分配方式的NEM。
作为一种加密货币,新经币不需要多少运算资源来维持节点运转,NEM的重要性证明(POI)引擎使得参与无传统区块链的运算资源门槛降低。
达世币
曾用名暗黑币,一种比特币的山寨币,主打匿名功能。有很多创新,主节点网络、快速支付、混币匿名技术、有提案能投票、开发者有固定预算支持。核心由独特的激励制P2P网络构成。 矿工们维护区块链安全得到奖励;而主节点持有者则是为用户验证交易、存储数据以及提供多种服务而获得奖励。
匿名的特性满足了一些投资者对绝对隐私的需求。虽然比特币也因为具有匿名性而被广泛运用于洗钱和其他违禁物品等非法交易,但其实只是“伪匿名”,比特币的交易仍可以追本溯源到交易者本身。
⑽ 四种市场长/短期均衡条件总结
1,三面等价原则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2,国内生产总值(GDP)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3,国民生产总值(GNP)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国民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4,GDP=GNP-NFP(国外净要素支付)NFP=外国对本国的要素支付-本国对外国的要素支付GDP=C+I+G+(X-M)C,消费(支出)。I,投资(固定投资,存货投资)。G,政府购买支出。X-M,净出口。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折旧5,两部门经济:C+I=Y=C+S I=S三部门经济:C+I+G=Y=C+S+T I=S+(T-G)四部门经济:C+I+G+(X-M)=Y=C+S+T I+(X-M)=S+(T-G)6,消费函数:表示消费和收入关系的函数。7,APC+APS=1 MPC+MPS=18,投资函数:表示投资与利率关系的函数。资本的边际效率准则:资本边际效益大于等于利率9,乘数定义:是一个倍数,是用来表示自变量增加引起的因变量增加倍数的概念。应用前提:(1)存在未得到利用的资源(2)投资与储蓄的决定相互独立(3)货币供应量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10,加速原理:在原有资本存量已充分利用且技术不变的情况下,产量的增长引起的投资的加速增长。应用前提:(1)无过剩的生产能力(2)技术水平长期不变(资本产出比不变)(3)不考虑预期(4)生产设备供给及时11,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仅包括产品市场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12,政府对总支出的影响途径(1)政府购买(2)税收(3)转移支付 13,支出收入模型的理论意义:解释了一定条件下支出水平变动对收入或产出水平的影响,说明了总需求对总收入的决定性作用。现实意义:为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依据(1)鼓励消费(2)鼓励投资(3)积极的财政政策(4)转移支付(5)限制进口14,IS曲线表示:产品市场上均衡利率与均衡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反向)。总需求增加,IS曲线右移。15,货币需求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16,货币供给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点上所保持的不属于政府和银行的通货与银行存款总和。17,LM曲线表示:货币市场上均衡利率与均衡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正向)。交易需求变大,LM曲线向左移动,投机需求变大,LM曲线向右移动,货币供给量变大,LM曲线向右移动。18,总需求:在一定价格水平上,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总的需求量。19,长期总供给:在每个企业都发挥了生产能力,而且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时,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供给量。20,短期总供给:生产要素价格不变,尤其是工资率不变时物品与劳务的总供给量。21,影响总供给的因素:潜在产出能力、生产成本。22,失业者: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且在寻找工作的人。中国:具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待业登记的人员。23,自然失业率:是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也是在维持通货膨胀率不变时的最低失业率。24,奥肯定律:失业率与国民产出成反比。25,失业的有利影响:(1)对就业劳动者形成外在压力,克服惰性、提高效率。(2)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通货膨胀压力。(3)可以比较灵活地适应经济的发展、周期变化和需要。 (4)实现整个社会劳动力的最优配置。 26,失业对策:周期失业:刺激需求,抑制供给;自然失业:提供培训、提供信息、反对歧视、消除障碍、鼓励工作。27,通货膨胀: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张。28,通货膨胀率:平均物价水平变动的百分比。29,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衡量组成国民生产总值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平均物价指数。30,通货膨胀的原因:(1)货币过量说(2)需求拉上说(3)成本推动说(4)供需混合推进说(5)结构性通胀说(6)惯性通胀说(7)抑制性通胀说(8)外国输入说31,货币的价值:一定量的货币所能购买的物品与劳务。32,通货膨胀的影响:一、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影响(1)在工资率既定的条件下,发生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时,短期内有利于雇主,不利于雇员。有利于生产者,不利于消费者,尤其不利于只有固定收入的人。(2)在利率既定的条件下,发生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时,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有利于银行,不利于储户。(3)在发生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时,对财富储存形式的影响:有利于实物形式,不利于货币形式(4)在税率既定的条件下,发生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时,有利于政府,不利于普通民众。二、对资源配置的影响三、对产出和就业水平的影响(一)较高的通货膨胀率长期中弊大于利:1、投资率下降2、产业结构失衡3、商品流通秩序混乱4、企业管理水平下降5、金融领域压力增大6、国际收支失衡(二)通货膨胀对提高就业和产出有利的前提:1、未达到充分就业之前2、通货膨胀是未被预期的3、通货膨胀是温和的33,经济增长: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增长是指国民产出的增加,严格地讲经济增长是指潜在国民产出或生产能力的提高。34,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自然资源、劳动、资本、技术进步。35,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要点:A、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为背景而产生的理论。强调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强调劳动分工、强调与经济史的一致性。B、将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增长引入经济增长模型中,认为专业化的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可以产生收益递增,从而使总的规模收益递增。C、将技术进步内生化。a、知识源于追求利润最大化而进行投资决策的努力,知识的增加与人们为之付出的资源成比例。b、知识(技术)可以提高投资收益,具有递增的边际生产率。c、投资促进知识积累,知识积累又促进投资,是一个良性循环。d、知识发现或技术创新需要以对它的垄断力做激励。D、对在增长中各要素作用的认识: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知识积累、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水平。E、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贸易能加速增长。36,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的扩张与收缩反复交替出现的波动现象。37,经济周期形成原因:(1)熊比特的创新理论:经济周期是创新导致的、新旧平衡状态转换完成的过程(2)弗里德曼的纯货币理论:银行信用的交替扩大与收缩引起经济周期(3)卡尔多经济周期模型:投资与储蓄不相等引起经济周期(4)乘数—加速数模型: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的相互作用引起经济周期(5)理性预期经济周期模型(6)心理经济周期(7)太阳黑子理论(8)政治性经济周期理论38,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持续增长,国际收支平衡。39,四大目标之间的矛盾: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的矛盾,充分就业与持续增长的矛盾,持续增长与物价稳定的矛盾,充分就业与收支平衡的矛盾。40,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在政府既定的税收和财政开支结构下,社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应该有的财政预算情况。是判断财政政策是否积极的标准。41,货币政策的基本手段:(1)公开市场业务(2)调整贴现率(3)调整法定准备金率42,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则:(1)相机抉择(2)合理搭配(3)内外兼顾实施的注意点:(1)时滞问题(2)局限性问题(3)负作用问题43,费雪方程式:MV=PY44,剑桥方程式:M=KPY45,萨伊定律:A 供给创造需求 B 货币中性 C 市场机制可使资源充分利用46,凯恩斯革命含义:(1)理论的革命 A 否定萨伊定律,提出了“需求决定供给” B 批判“二分法”,统一了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理论(2)分析方法的革命:总量分析(3)经济政策观念和设计的革命:A 观念上:反对自由放任,强调国家干预 B 设计上:重点—财政政策,目标—充分就业,途径—调节总需求47,有效需求: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能形成支出的需求。48,三大心理规律:边际消费收益递减,投资边际收益递减,流动性偏好49,凯恩斯理论概要:充分就业是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均衡的最佳状态。由于受三大心理规律的影响,人们的收入不能全部转化为需求,使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不能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政府必须运用财政和货币手段对需求进行管理,刺激消费和投资。50,现代货币主义:出现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以现代货币数量论为理论基础,理论要点是货币的重要性,货币数量的重要性,货币政策的重要性。51,供给学派以萨伊定律和拉弗曲线为理论支柱,主张(1)减税(2)削减政府开支、平衡预算(3)减少政策限制、发挥企业创造性(4)恢复金本位制、制止通货膨胀52,新凯恩斯注意以保罗.萨缪尔森为代表,理论特色是(1)使微观与宏观紧密结合(2)综合了各学派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