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c局势
⑴ 澄海3c,33的时候出kog,15分钟左右我就能出第二个小白羊了,但是为什么都要给ga出mk,而不是
一看楼下都是新手,打33的时候,KOG首选应该保证有传,没传打毛线啊,其次,就是有钱也不要出MK,你要出了MK你让GA哭去啊,GA没有MK 80%的时候连导弹都放不出来,主力都没有用了,一个烂KOG拿着MK又能咱了,我们的原话就是哪个KOG出MK,那肯定就不会打33,第二个小黑猪出CL,这个是KOG出,很明显么,1不能让黑暗拿,要不无限晕,打起来就比较费事,2,KOG可以出去用CL抓人,多一晕,光明PK更有优势,至于说KOG出BMG,我想说,只有黑暗是菜的时候你才能出到BMG,要不早让小Y出了,当然后期有钱再出SF,PK,拆家都很猛的!
⑵ 谁能详细描述一下老挝的互联网状况是怎么样的
分析:透视老挝柬埔寨电信市场
http://www.enet.com.cn/enews/ 2007年06月11日15:50 来源:通信产业报 作者:张姗姗 字号:小 | 大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 张姗姗
老挝、柬埔寨同属于东盟成员国,共处中南半岛。长期以来,这两个国家一直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均GDP很低,急需国际社会援助。在电信方面,老挝和柬埔寨的发展状况较东盟其他国家也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但这也为其电信市场的增长提供了较大空间。
柬埔寨:外资不设防
1953年11月,柬埔寨宣布独立,从此走上了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道路。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在有关国家的帮助下,柬埔寨开始建设自己的工业设施,经济曾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但从70年代初,美国发动印度支那战争的20多年间,柬埔寨连年战乱不断,直至1993年才在联合国的帮助下结束战乱实现和平,成立了战后第一届新的王国政府。
长期的动乱对柬埔寨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也严重影响了电信业的发展。1998年柬埔寨新政府成立后,国内局势开始稳定,为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柬埔寨政府将全国市场向国外开放,外资可以投资于国内的任何行业,且在经营过程中的定价不受柬埔寨政府干预。
低起点与高开放
目前,柬埔寨电信市场的监管机构为柬埔寨邮电部(Ministry of Posts & Telecommunications,MPTC),该部负责制定电信政策、发放牌照、协调各运营商、调整电信资费等;该机构同时也是柬埔寨最大的固定电话运营商。
柬埔寨现行的主要电信政策是政府控制固定电话市场,移动通信和数据通信向外资全面开放,允许建立100%的外资电信企业;政府对运营牌照实施有限度的管理,外商可向政府购买运营牌照获得经营权,无普遍服务要求;对电信设备供应商无入网准入要求;2001年柬埔寨修改投资法,将技术先进的电信基础设施列入鼓励投资项目。
柬埔寨共有6家电信运营商,即柬埔寨邮电部(MPTC)和另外5家私人公司,MPTC还是电信行业的政策制定者和管制者。5家私人公司都有国外战略合作伙伴,大多来自东南亚地区,主要有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柬埔寨的固定电话普及率很低,但移动业务发展迅速。此外,柬埔寨是世界上互联网服务价格最高的国家之一。
电信市场冷热不均
固话相对落后
柬埔寨固定电话的发展始终落后于移动电话。多年的战乱摧毁了原有的固定网络,国家建设资金的严重匮乏又阻碍了新的固定网络的发展。虽然近年来国际社会的援助使该国固定电话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与移动电话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截止到2006年底,固定电话用户仅为4万户左右,普及率只有0.28%,且增长速度缓慢,年增速不到5%。
目前,柬埔寨固定业务市场主要有3家经营者,他们的业务区域有所不同,其中MPTC的经营范围最大。在金边地区,用户可选择MPTC或Camshin和Camintel的WLL网;在各省提供业务的主要是Camintel,不过MPTC现在也开始在各省提供电话服务。总体而言,MPTC在固定电话市场仍占主导地位,另外两家市场占有率差异不大。
移动多网并存
柬埔寨共有4家移动运营商,Casacom、MobiTel、CamShin和CamTel。各运营商采用的移动通信制式很不统一,这使得柬埔寨移动通信市场上既有落后的模拟通信,又有第二代的GSM和CDMA,还有新建的3G网络。
尽管如此,移动通信仍不失为柬埔寨电信市场中的亮点。1992年底,柬埔寨开始引入移动业务,采取单向收费的方式,以美元为结算单位。单向收费极大地促进了柬埔寨移动通信的发展,自从引入之后移动用户数量就迅速增长,到1993年超过了固定电话用户数,柬埔寨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移动用户数超过固定用户数的国家。截至2006年底,柬埔寨移动电话普及率已达到9%左右,用户约为130万,并且每年在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其中,预付费业务发展尤为抢眼,目前预付费用户占到总用户数的90%以上。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吸引了大部分的投资,这也成为导致固定电话业务发展疲软的重要原因之一。
互联网尚待发展
1997年BigPon开始提供本地互联网业务,成为柬埔寨首家提供公众互联网接入服务的运营商。在这之前已经有准ISP在提供电子邮件服务,如CamNet。截至2006年,柬埔寨互联网普及率仍然较低,仅为0.3%,且上网费用与临近国家相比高出很多。上网方式主要包括拨号、DSL、无线宽带和卫星终端。
柬埔寨第一家互联网网吧于1999年在金边开业。由于通信资费,特别是国际通信资费非常高,柬埔寨的网吧也在公开经营VoIP业务。虽然政府明确禁止经营,但VoIP业务仍存在一定的市场空间。
国际社会在柬埔寨的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互联网业务的引入得益于加拿大的援助,国际互联的开展得益于澳大利亚,公众互联网的接入和互联网市场的培育则得益于一些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
老挝:实现稳定发展
老挝比邻中国、越南、柬埔寨,面积236800平方公里,多为山地和森林。老挝于1986年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老挝的第五个国民社会经济发展计划(2001年-2005年)为21世纪的前进方向和2000年之后的工业化、现代化提供了全面的操作平台。其整体目标是保证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截至2005年底,老挝共有人口570万,人均GDP从1975年的76美元提升到2005年的350美元,年平均增长率6%。
国有运营商占主导
在电信方面,老挝的行业主管部门是通信、交通、邮政和建筑部(MCTPC),该部负责制订电信政策。2001年,老挝第一部《电信法》生效实施。电信管制机构则是邮电管理局,该局负责电信市场的管制,包括无线电通信设备和频率许可证的发放等。
目前,老挝共有5家运营商,分别为LTC(老挝电信)、ETL、LAT、MLL(Millicom)和SkyTel,具体情况见后表。
除去SkyTel为新成立的公司以外,老挝的固定电话,GSM和互联网服务主要由其他四家承担,其中LTC占有其中将近50%的份额,在老挝电信市场处于主导地位。
电信业务快速增长
在固定电话业务上,到目前为止,老挝的固定电话业务已经完全开放,现在共有固定电话运营商三家,分别为LTC、ETL,以及LAT。
随着移动用户的增多,固定电话数量开始出现负增长。截至到2005年,老挝共有固定电话线路91340条,为三家运营商共同提供。
在移动通信方面,老挝的主要移动运营商有LTC、ETL和MLL三家。老挝的移动用户数1992年仅有290户,1997年增加到了5030户。自从那时起,老挝移动用户数明显增加,截至2005年底的移动用户总数已经超过59万。老挝的GSM网络主要应用于万象市和其他五个省市,其中80%的GSM移动用户集中在万象市。
在互联网服务方面,老挝的相关业务主要由两家基础运营商提供——LAT和ETL。其中,ETL占据38%的市场份额。此外还有5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他们分别从LAT和ETL租用网络。截至2006年9月,老挝共有互联网用户25000户,普及率为0.4%。
中老贸易的现状
中老双边贸易自2003年首次突破1亿美元关口以来一直稳步发展并呈增长势头。据中国海关统计,2005年双边贸易总额为12,892万美元,同比增长13.55%;其中出口10,337万美元,同比增长2.47%;进口2,554万美元,同比增长101.87%。今年开局很好,形势喜人,头两个月,双边贸易额为3,300万美元,增长132.8%,其中出口2,900万美元,增长148.8%,进口400万美元,增长59.2%。
我向老出口主要产品有工业产品、服装及原材料、机动车及零配件、食品、建筑材料、农用机械等。我从老进口主要产品有农产品、矿产品、原木及其制品、手工艺品、服装、藤条和竹子等。
尽管双边贸易额增长较快,但规模仍然很小,在老挝对外贸易总额中也只占到10%左右,远低于泰国和越南。其原因有三:一是商品经济不发达,能大宗出口的拳头产品尚未形成;二是缺乏有实力的大型外贸企业组织商品出口,同时对中国市场需求和贸易政策了解不多。我国给予的300多种零关税或低关税优惠政策几乎没有使用;三是内陆国家无出海口,国内交通等基础设施较差,运输成本高,导致商品价格竞争力不强。
老挝是一个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发展经济,摆脱贫困,鼓励发展毒品替代种植等诸多政策给老挝经济注入了活力。老挝虽然不是现实的商品市场,但却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商品市场。矿业开发和替代种植即将陆续步入产出期,很有可能会形成大宗出口商品,还有很多农产品都是纯天然绿色商品,在我国也很有市场。希望中国企业多多关注和研究老挝市场,尽力用足中国提供的优惠政策,与老挝企业共同培养商品市场。可以考虑与老方相关企业先以备忘录方式确定商品的数量、品质、价格、交货期,由老方组织实施,然后再行进口。这样既可以扩大双边贸易规模,又可以满足我国内需求。
老挝可与中国实现行业对接的领域
老挝自1986年实行革新开放政策以来,经济稳步增长,年均增长率为6.2%,2005年经济增长率为7.2%。人均收入由1985年的203美元增至2005年的504美元。出台了新的投资法、税法等多项法律,进一步规范市场,深入推动革新开放,很多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也都向老挝提供无偿援助和优惠贷款,因而不少外国企业纷纷来老投资创业。老挝的投资、贸易、劳务承包等诸多经贸领域都已成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2005年,我国的国有、民营企业来老投资33个项目,协议金额5,812万美元,是近年来投资金额最高的一年;实际投资额2582万美元。主要项目有矿业开发、摩托车组装、橡胶、木薯种植等。
中老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中方带市场、资金、技术,老方出资源、人力,这种企业模式可以在许多领域中实施。主要有:
一、资源开发领域:老挝的优势资源有三大类:一是矿产资源。蕴藏量较为丰富的钾盐、铝土、铜、铁等矿产资源都是我经济发展极为短缺的资源;二是水利资源。据了解,水利资源可开发的潜力相当可观,装机容量可达2000~3000万千瓦,目前仅开发7%左右;三是土地资源。估计可耕地面积为800万公顷,现只利用10%。土壤、气候条件好,适合多种经济作物生长。
二、生产加工领域:老挝工业基础薄弱,很多行业都是尚未开发的处女地。水泥行业和摩托车组装就是在中国政府或企业帮助下发展起来的。我国目前一些产能过剩的行业可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老挝转移一部分。老挝也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国际社会对其有许多优惠政策,出口商品一般不会受到反倾销、配额和贸易壁垒等限制,如能将一部分经常受到其他国家限制的产品分流一部分来老加工出口,既可以减轻我反倾销和贸易壁垒的压力,又可以促进老经济发展。
三、金融与服务领域:老挝金融业极需发展,很希望中国银行界来开办合资银行,并允诺提供优惠条件。我们认为可以就这一问题进行考察磋商。我国来投资企业日益增多,作为企业血液的银行业的积极参与不仅能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且能在东盟一体化进程中抢占先机。随着老经济进一步发展和相关法规的逐步完善,中国企业可适时介入物流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业。
中国企业在老挝投资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解决途径及给企业的建议
中老两国同属社会主义国家,都肩负着振兴经济的历史使命,实施相同的开放发展战略。我国企业来老投资兴业,老政府真诚欢迎,应该说不存在任何制度或体制上的障碍。但老目前仍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制度法规尚待完善。一些非制度性因素和非政府行为影响其办事效率和企业公平竞争。另外也有少数企业以违规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干扰了投资环境,致使有些企业反映在老挝投资非项目成本有上升趋势。
我处热忱欢迎我国各类企业参与老挝贸易、投资、工程承包等各领域商务活动,并以质量效益型的运作模式,实现跨国发展的目标。为此,特提出如下几点参考性建议:
1.选准项目。选项目关键在于“准”字,也就是说有实力的企业能够得到自己有优势的项目。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在老并没有解决好。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有实力的企业得不到项目,得到项目的企业没有能力实施,大型企业申请项目经常会受到中小企业的干扰。投资项目不少,但效益并不很高。例如比较热门的矿业,我国企业进入最早,目前有43家企业,申请49个矿点,但获得勘探权的只有13家,开采权2家,仅有1家开始生产。由于国内资源短缺,来老开发矿业的企业仍呈上升趋势。其实老挝并非遍地皆矿藏,地质勘探程度低,储藏量查清尚待时日。据专家反映,一些地区有不少的鸡窝矿,可以说这是一个高风险领域,不是每个企业都可进入的,千军万马都走这座独木桥并非明智的选择。企业完全可以根据其优势在其他领域中找到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项目。
2.严守法规。老政府对投资审批有严格的程序。所有投资项目都必须向国家计划投资委员会申请审批,省级政府按权限审批的项目,亦要报计划投资委员会备案。矿产资源由国家统一管理,计划投资委员会同意后报总理府审批,同时还要报党中央批准。现在老挝有不少中介人、中介公司,其中还有一些中国公民参与其间。中介是一把双刃剑,或者是成功的动力,或者是失败的陷阱,与其合作应该慎之又慎。实际上,老挝政府对外国投资者没有任何限制,原则上是鼓励外商投资的,申报手续也相对简便,重要的是投资者的经济状况、实力和经验。老挝政府不希望外商私下与中介机构合作,但现在有的中介机构针对我国投资者不熟悉老挝投资环境的弱点,声称通过中介机构就能在老挝注册开矿,以从中牟利;而我国有些投资者病急乱投医,不到我驻老使馆经商参处咨询了解情况,反而偏听偏信,结果导致上当受骗,有的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老挝政府致力于用法规规范市场,企业应该熟悉。如投资法规定,项目签署协议后90天后不实施自动失效。税法对企业纳税作了明确规定。总之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互利双赢,应该成为中国企业必须具有的风范。
3.务实推进。我们主张中国企业在老开发投资市场过程中要少说多做或只做不说,踏实肯干,开拓进取。以下三点似应注意:第一,对项目不过分宣传,不炒作,这样可以避免增大前期开发成本;第二,综合性项目,应分批分类规划,并按规划要求及时分布实施,否则给人以纸上谈兵的印象;第三,产业转移不能急功近利。应根据原产地规划要求,上中下游企业立体进入。例如我产能过剩的纺织业转移一部分来老比较理想,但前提是要解决棉花和纺纱问题。中国企业可否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有的利用大量空闲土地种植棉花,有的专司纺纱,有的加工服装。只要规划合理,花几年时间实现目标不是没有可能的。
4.追求效益。老挝投资环境虽有待完善,但仍有良好的发展潜能,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内也有其重要的地位。中国企业以此作为基础开拓自身的发展空间比较理想。追求效益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但在老挝追求短期暴利很不现实。因此,企业在追求自身效益的同时还要关注所在地区的社会效益,不仅要了解企业自身发展的相关成本,而且要了解其他非项目开支,把这多种因素结合起来考虑,使企业真正融入当地社会发展之中,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并且能够长足发展。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最后,我们再次欢迎中国各地区各类型的企业来老寻求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项目,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发展中老双边经贸关系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驻老挝经济商务参赞徐延春)
⑶ 请问老挝的手机销售情况到底怎么样与老挝进行贸易往来需要注意些什么
分析:透视老挝柬埔寨电信市场
http://www.enet.com.cn/enews/ 2007年06月11日15:50 来源:通信产业报 作者:张姗姗 字号:小 | 大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 张姗姗
老挝、柬埔寨同属于东盟成员国,共处中南半岛。长期以来,这两个国家一直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均GDP很低,急需国际社会援助。在电信方面,老挝和柬埔寨的发展状况较东盟其他国家也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但这也为其电信市场的增长提供了较大空间。
柬埔寨:外资不设防
1953年11月,柬埔寨宣布独立,从此走上了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道路。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在有关国家的帮助下,柬埔寨开始建设自己的工业设施,经济曾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但从70年代初,美国发动印度支那战争的20多年间,柬埔寨连年战乱不断,直至1993年才在联合国的帮助下结束战乱实现和平,成立了战后第一届新的王国政府。
长期的动乱对柬埔寨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也严重影响了电信业的发展。1998年柬埔寨新政府成立后,国内局势开始稳定,为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柬埔寨政府将全国市场向国外开放,外资可以投资于国内的任何行业,且在经营过程中的定价不受柬埔寨政府干预。
低起点与高开放
目前,柬埔寨电信市场的监管机构为柬埔寨邮电部(Ministry of Posts & Telecommunications,MPTC),该部负责制定电信政策、发放牌照、协调各运营商、调整电信资费等;该机构同时也是柬埔寨最大的固定电话运营商。
柬埔寨现行的主要电信政策是政府控制固定电话市场,移动通信和数据通信向外资全面开放,允许建立100%的外资电信企业;政府对运营牌照实施有限度的管理,外商可向政府购买运营牌照获得经营权,无普遍服务要求;对电信设备供应商无入网准入要求;2001年柬埔寨修改投资法,将技术先进的电信基础设施列入鼓励投资项目。
柬埔寨共有6家电信运营商,即柬埔寨邮电部(MPTC)和另外5家私人公司,MPTC还是电信行业的政策制定者和管制者。5家私人公司都有国外战略合作伙伴,大多来自东南亚地区,主要有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柬埔寨的固定电话普及率很低,但移动业务发展迅速。此外,柬埔寨是世界上互联网服务价格最高的国家之一。
电信市场冷热不均
固话相对落后
柬埔寨固定电话的发展始终落后于移动电话。多年的战乱摧毁了原有的固定网络,国家建设资金的严重匮乏又阻碍了新的固定网络的发展。虽然近年来国际社会的援助使该国固定电话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与移动电话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截止到2006年底,固定电话用户仅为4万户左右,普及率只有0.28%,且增长速度缓慢,年增速不到5%。
目前,柬埔寨固定业务市场主要有3家经营者,他们的业务区域有所不同,其中MPTC的经营范围最大。在金边地区,用户可选择MPTC或Camshin和Camintel的WLL网;在各省提供业务的主要是Camintel,不过MPTC现在也开始在各省提供电话服务。总体而言,MPTC在固定电话市场仍占主导地位,另外两家市场占有率差异不大。
移动多网并存
柬埔寨共有4家移动运营商,Casacom、MobiTel、CamShin和CamTel。各运营商采用的移动通信制式很不统一,这使得柬埔寨移动通信市场上既有落后的模拟通信,又有第二代的GSM和CDMA,还有新建的3G网络。
尽管如此,移动通信仍不失为柬埔寨电信市场中的亮点。1992年底,柬埔寨开始引入移动业务,采取单向收费的方式,以美元为结算单位。单向收费极大地促进了柬埔寨移动通信的发展,自从引入之后移动用户数量就迅速增长,到1993年超过了固定电话用户数,柬埔寨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移动用户数超过固定用户数的国家。截至2006年底,柬埔寨移动电话普及率已达到9%左右,用户约为130万,并且每年在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其中,预付费业务发展尤为抢眼,目前预付费用户占到总用户数的90%以上。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吸引了大部分的投资,这也成为导致固定电话业务发展疲软的重要原因之一。
互联网尚待发展
1997年BigPon开始提供本地互联网业务,成为柬埔寨首家提供公众互联网接入服务的运营商。在这之前已经有准ISP在提供电子邮件服务,如CamNet。截至2006年,柬埔寨互联网普及率仍然较低,仅为0.3%,且上网费用与临近国家相比高出很多。上网方式主要包括拨号、DSL、无线宽带和卫星终端。
柬埔寨第一家互联网网吧于1999年在金边开业。由于通信资费,特别是国际通信资费非常高,柬埔寨的网吧也在公开经营VoIP业务。虽然政府明确禁止经营,但VoIP业务仍存在一定的市场空间。
国际社会在柬埔寨的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互联网业务的引入得益于加拿大的援助,国际互联的开展得益于澳大利亚,公众互联网的接入和互联网市场的培育则得益于一些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
老挝:实现稳定发展
老挝比邻中国、越南、柬埔寨,面积236800平方公里,多为山地和森林。老挝于1986年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老挝的第五个国民社会经济发展计划(2001年-2005年)为21世纪的前进方向和2000年之后的工业化、现代化提供了全面的操作平台。其整体目标是保证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截至2005年底,老挝共有人口570万,人均GDP从1975年的76美元提升到2005年的350美元,年平均增长率6%。
国有运营商占主导
在电信方面,老挝的行业主管部门是通信、交通、邮政和建筑部(MCTPC),该部负责制订电信政策。2001年,老挝第一部《电信法》生效实施。电信管制机构则是邮电管理局,该局负责电信市场的管制,包括无线电通信设备和频率许可证的发放等。
目前,老挝共有5家运营商,分别为LTC(老挝电信)、ETL、LAT、MLL(Millicom)和SkyTel,具体情况见后表。
除去SkyTel为新成立的公司以外,老挝的固定电话,GSM和互联网服务主要由其他四家承担,其中LTC占有其中将近50%的份额,在老挝电信市场处于主导地位。
电信业务快速增长
在固定电话业务上,到目前为止,老挝的固定电话业务已经完全开放,现在共有固定电话运营商三家,分别为LTC、ETL,以及LAT。
随着移动用户的增多,固定电话数量开始出现负增长。截至到2005年,老挝共有固定电话线路91340条,为三家运营商共同提供。
在移动通信方面,老挝的主要移动运营商有LTC、ETL和MLL三家。老挝的移动用户数1992年仅有290户,1997年增加到了5030户。自从那时起,老挝移动用户数明显增加,截至2005年底的移动用户总数已经超过59万。老挝的GSM网络主要应用于万象市和其他五个省市,其中80%的GSM移动用户集中在万象市。
在互联网服务方面,老挝的相关业务主要由两家基础运营商提供——LAT和ETL。其中,ETL占据38%的市场份额。此外还有5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他们分别从LAT和ETL租用网络。截至2006年9月,老挝共有互联网用户25000户,普及率为0.4%。
中老贸易的现状
中老双边贸易自2003年首次突破1亿美元关口以来一直稳步发展并呈增长势头。据中国海关统计,2005年双边贸易总额为12,892万美元,同比增长13.55%;其中出口10,337万美元,同比增长2.47%;进口2,554万美元,同比增长101.87%。今年开局很好,形势喜人,头两个月,双边贸易额为3,300万美元,增长132.8%,其中出口2,900万美元,增长148.8%,进口400万美元,增长59.2%。
我向老出口主要产品有工业产品、服装及原材料、机动车及零配件、食品、建筑材料、农用机械等。我从老进口主要产品有农产品、矿产品、原木及其制品、手工艺品、服装、藤条和竹子等。
尽管双边贸易额增长较快,但规模仍然很小,在老挝对外贸易总额中也只占到10%左右,远低于泰国和越南。其原因有三:一是商品经济不发达,能大宗出口的拳头产品尚未形成;二是缺乏有实力的大型外贸企业组织商品出口,同时对中国市场需求和贸易政策了解不多。我国给予的300多种零关税或低关税优惠政策几乎没有使用;三是内陆国家无出海口,国内交通等基础设施较差,运输成本高,导致商品价格竞争力不强。
老挝是一个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发展经济,摆脱贫困,鼓励发展毒品替代种植等诸多政策给老挝经济注入了活力。老挝虽然不是现实的商品市场,但却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商品市场。矿业开发和替代种植即将陆续步入产出期,很有可能会形成大宗出口商品,还有很多农产品都是纯天然绿色商品,在我国也很有市场。希望中国企业多多关注和研究老挝市场,尽力用足中国提供的优惠政策,与老挝企业共同培养商品市场。可以考虑与老方相关企业先以备忘录方式确定商品的数量、品质、价格、交货期,由老方组织实施,然后再行进口。这样既可以扩大双边贸易规模,又可以满足我国内需求。
老挝可与中国实现行业对接的领域
老挝自1986年实行革新开放政策以来,经济稳步增长,年均增长率为6.2%,2005年经济增长率为7.2%。人均收入由1985年的203美元增至2005年的504美元。出台了新的投资法、税法等多项法律,进一步规范市场,深入推动革新开放,很多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也都向老挝提供无偿援助和优惠贷款,因而不少外国企业纷纷来老投资创业。老挝的投资、贸易、劳务承包等诸多经贸领域都已成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2005年,我国的国有、民营企业来老投资33个项目,协议金额5,812万美元,是近年来投资金额最高的一年;实际投资额2582万美元。主要项目有矿业开发、摩托车组装、橡胶、木薯种植等。
中老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中方带市场、资金、技术,老方出资源、人力,这种企业模式可以在许多领域中实施。主要有:
一、资源开发领域:老挝的优势资源有三大类:一是矿产资源。蕴藏量较为丰富的钾盐、铝土、铜、铁等矿产资源都是我经济发展极为短缺的资源;二是水利资源。据了解,水利资源可开发的潜力相当可观,装机容量可达2000~3000万千瓦,目前仅开发7%左右;三是土地资源。估计可耕地面积为800万公顷,现只利用10%。土壤、气候条件好,适合多种经济作物生长。
二、生产加工领域:老挝工业基础薄弱,很多行业都是尚未开发的处女地。水泥行业和摩托车组装就是在中国政府或企业帮助下发展起来的。我国目前一些产能过剩的行业可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老挝转移一部分。老挝也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国际社会对其有许多优惠政策,出口商品一般不会受到反倾销、配额和贸易壁垒等限制,如能将一部分经常受到其他国家限制的产品分流一部分来老加工出口,既可以减轻我反倾销和贸易壁垒的压力,又可以促进老经济发展。
三、金融与服务领域:老挝金融业极需发展,很希望中国银行界来开办合资银行,并允诺提供优惠条件。我们认为可以就这一问题进行考察磋商。我国来投资企业日益增多,作为企业血液的银行业的积极参与不仅能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且能在东盟一体化进程中抢占先机。随着老经济进一步发展和相关法规的逐步完善,中国企业可适时介入物流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业。
中国企业在老挝投资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解决途径及给企业的建议
中老两国同属社会主义国家,都肩负着振兴经济的历史使命,实施相同的开放发展战略。我国企业来老投资兴业,老政府真诚欢迎,应该说不存在任何制度或体制上的障碍。但老目前仍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制度法规尚待完善。一些非制度性因素和非政府行为影响其办事效率和企业公平竞争。另外也有少数企业以违规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干扰了投资环境,致使有些企业反映在老挝投资非项目成本有上升趋势。
我处热忱欢迎我国各类企业参与老挝贸易、投资、工程承包等各领域商务活动,并以质量效益型的运作模式,实现跨国发展的目标。为此,特提出如下几点参考性建议:
1.选准项目。选项目关键在于“准”字,也就是说有实力的企业能够得到自己有优势的项目。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在老并没有解决好。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有实力的企业得不到项目,得到项目的企业没有能力实施,大型企业申请项目经常会受到中小企业的干扰。投资项目不少,但效益并不很高。例如比较热门的矿业,我国企业进入最早,目前有43家企业,申请49个矿点,但获得勘探权的只有13家,开采权2家,仅有1家开始生产。由于国内资源短缺,来老开发矿业的企业仍呈上升趋势。其实老挝并非遍地皆矿藏,地质勘探程度低,储藏量查清尚待时日。据专家反映,一些地区有不少的鸡窝矿,可以说这是一个高风险领域,不是每个企业都可进入的,千军万马都走这座独木桥并非明智的选择。企业完全可以根据其优势在其他领域中找到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项目。
2.严守法规。老政府对投资审批有严格的程序。所有投资项目都必须向国家计划投资委员会申请审批,省级政府按权限审批的项目,亦要报计划投资委员会备案。矿产资源由国家统一管理,计划投资委员会同意后报总理府审批,同时还要报党中央批准。现在老挝有不少中介人、中介公司,其中还有一些中国公民参与其间。中介是一把双刃剑,或者是成功的动力,或者是失败的陷阱,与其合作应该慎之又慎。实际上,老挝政府对外国投资者没有任何限制,原则上是鼓励外商投资的,申报手续也相对简便,重要的是投资者的经济状况、实力和经验。老挝政府不希望外商私下与中介机构合作,但现在有的中介机构针对我国投资者不熟悉老挝投资环境的弱点,声称通过中介机构就能在老挝注册开矿,以从中牟利;而我国有些投资者病急乱投医,不到我驻老使馆经商参处咨询了解情况,反而偏听偏信,结果导致上当受骗,有的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老挝政府致力于用法规规范市场,企业应该熟悉。如投资法规定,项目签署协议后90天后不实施自动失效。税法对企业纳税作了明确规定。总之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互利双赢,应该成为中国企业必须具有的风范。
3.务实推进。我们主张中国企业在老开发投资市场过程中要少说多做或只做不说,踏实肯干,开拓进取。以下三点似应注意:第一,对项目不过分宣传,不炒作,这样可以避免增大前期开发成本;第二,综合性项目,应分批分类规划,并按规划要求及时分布实施,否则给人以纸上谈兵的印象;第三,产业转移不能急功近利。应根据原产地规划要求,上中下游企业立体进入。例如我产能过剩的纺织业转移一部分来老比较理想,但前提是要解决棉花和纺纱问题。中国企业可否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有的利用大量空闲土地种植棉花,有的专司纺纱,有的加工服装。只要规划合理,花几年时间实现目标不是没有可能的。
4.追求效益。老挝投资环境虽有待完善,但仍有良好的发展潜能,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内也有其重要的地位。中国企业以此作为基础开拓自身的发展空间比较理想。追求效益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但在老挝追求短期暴利很不现实。因此,企业在追求自身效益的同时还要关注所在地区的社会效益,不仅要了解企业自身发展的相关成本,而且要了解其他非项目开支,把这多种因素结合起来考虑,使企业真正融入当地社会发展之中,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并且能够长足发展。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最后,我们再次欢迎中国各地区各类型的企业来老寻求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项目,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发展中老双边经贸关系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驻老挝经济商务参赞徐延春)
⑷ 比特币能够代替货币吗
目前来说不能够替代。
比特币拥有世界流通、去中心化、专属权和数量固定等多种优点,而其形成也是在人类经济发展的需求之下。所以,随着比特币的发展,其存在必将为传统货币带来一定的挑战。但是,就目前而言,虽然比特币信奉自由主义和科技原理的货币理念已经为传统货币带来较大的挑战,然而从比特币的流通存在的风险大、监管难和不稳定的特点来看,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比特币也只能与传统货币共存,却终究无法替代传统货币。
⑸ 历史上的军事事件,一战以后到现在的,古代的不要,比如诺曼底登陆,柏林危机,黑鹰坠落之类的
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秘密研制了“北极星”弹道导弹核潜艇。这种武器可隐蔽在大洋深处向敌方战略目标发射导弹。美军方对其严格保密,但一位玩具制造商却将这种武器曝了光。
1960年4月,曾领导研制世界第一艘核动力潜艇、被誉为“核潜艇之父”的美海军中将海曼·里科弗对国会原子能两院联合委员会说,一位玩具制造商生产了一种“北极星”式核潜艇的模型。这个模型极其精确,以致“一位高明的舰艇设计师只要在那个模型上花一小时工夫,就可以对人说他毫不费力地就取得了价值千百万美元的情报”。贴在那个价值2.98美元的玩具上的说明这样写道:“弹道导弹核潜艇是另一组严格按照美海军正式蓝图的规格制造出来的模型。通用动力公司电船部慷慨地向我们提供了整套的精确资料,谨借此机会向该部致以衷心谢意。没有该部的合作,制造绝对精确的模型是不可能的。”这具模型具备这类潜艇的全部内部设备,包括核反应堆、控制室、水手间以及两枚北极星式导弹。这具模型在每一点都与实物无异,比例尺是1∶300。里科弗说,他对这种模型居然会拿到市场上来出售感到“惊讶不已”,因为“如果我是俄国人,我会非常感激美国这种慷慨的做法”,以2.98美元的代价就取得了这种情报。他认为,这具模型在装备反应堆的舱面大小方面以及在操纵这类潜艇的水手人数方面,都提供了准确的数据。
第五纵队:1936年西班牙内战中,叛军佛朗哥的将领魔拉声称他的四个纵队真在进攻首都马德里,而第五纵队已在马德里等待他们。他所说的“第五纵队”是指当时混入革命营、影藏在马德里城内的奸细。从此,“第五纵队”便成了帝国主义在其他国家进行颠覆活动的间谍、特务、内奸的同义语。
珍珠港事件:珍珠港在夏威夷群岛,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重要海军基地。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清晨,日本海、空军对珍珠港进行了经过周密预谋的突然袭击,在很短的时间内以很小的代价一举击毁击伤美国军舰十八艘,飞机两百六十余架,几乎全部摧毁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力。次日,美国对日本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
⑹ 从旅游业的发展历史看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2008上半年旅游产业发展评析
作者:秦川 孙瑞娟
来源:2008年09月22日 中国旅游报
时间:2008-9-22 16:42:01
----------------------------------------------------------------------
为了更好地把握2008年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市场趋势,《旅游运营·投融资》专版组织了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的专业研究人员,对上半年的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分析。《旅游上市公司2008上半年业绩评析》(9月12日在本版发表)是旅游产业总结的第一部分,今天见报的是第二部分。
一、上半年中国旅游发展总体情况
2008年对中国来说是个喜庆的年份,但同时也伴随着不利的因素,这些都影响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中国将向全球传递“安全的中国”、“友好的中国”、“文明的中国”等有利于旅游产业发展的讯息,将极大地传播中国国家的文化与品牌,从而拉动旅游产业的发展。但是,春节前后的雪灾、“5·12”汶川大地震等灾害,对中国旅游影响巨大。同时,《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执行,取消了五一黄金周,导致旅游市场格局重组。这些重大事件的发生,对旅游业发展趋势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总体上,我国旅游业发展在曲折中不断前进。
1、入境旅游
今年上半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为6491.37万人次,同比增长2.44%。其中,入境旅游的外国人达1264.0527万人次,同比增长4.34%。全国共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02.32亿美元,同比增长2.12%。
总体来说,我国入境旅游受影响较小,诸多负面影响难掩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但增速较去年有较大减缓。
2、国内旅游
受灾害事件影响,我国国内旅游业快速增长的势头受到不小打击。从一季度部分省的统计数字来看,南方受雪灾影响严重的省市国内游同比增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没有受影响的北方省市则保持高速增长;拉萨“3·14”事件使得西藏旅游业受到严重影响,5月份西藏自治区接待旅游人数为11.3万人次,同比下降76%。“5·12汶川”大地震对四川旅游业造成沉重打击,按5月底四川省旅游局公布的最新数字来看,此次灾害导致四川省旅游行业直接损失合计625亿元,占四川省旅游收入的一半。陕西、甘肃、西藏、重庆、云南的旅游,也受到地震的一定影响。
3、出境旅游
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情况,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出境旅游的发展。2008年1至4月,除2月受到恶劣的天气因素影响导致内地到港人数同比有所下降外,其余月份仍然保持了快速增长趋势。大陆公民赴台旅游成行,而我国公民赴美旅游首发团也于6月17日顺利从北京、上海、广东三地启程。总体来说,出境旅游的市场格局保持稳定。小黄金周的调整刺激港澳等短途出境旅游市场继续升温。
二、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对旅游的影响
旅游业的关联性非常强,因此影响旅游发展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旅游又是高消费行业,国内经济发展状况,对旅游的影响非常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价上涨
去年以来,我国价格总水平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甚至同比涨幅连续5个月超过6%。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而产生的社会需求拉动;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提高产品成本和消费能力,从两方面促进物价上涨;食品价格上涨迅猛;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原材料、粮食、原油等);企业成本推动以及资源价格和服务价格改革推动(税制改革鼓励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价格上涨传导至服务价格)等。
物价上涨对旅游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景区门票上涨;交通支出普遍增加;购物消费提高以及其他旅游要素如餐饮住宿等的上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2、人民币升值对旅游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旅游影响主要表现在出境游和入境游上,对国内游影响不大。
一方面,人民币升值能够让日趋红火的出境游更添一把火,既能增加无计划出境游的旅游者,又能转移一部分原国内旅游的客群。出境旅游者增多,直接导致旅游消费增多,使得国内大量闲散资金输出,加剧旅游国际收支不平衡现象。同时,出境旅游者增多,会对国内旅游产业有一定影响。
另一方面,对入境游来说,人民币升值是起到了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入境客流增速、降低旅行社经营利润和减少景区(旅游)外汇收入上。但由于中国旅游产品和服务价格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非常便宜的,即使人民币升值,对本来就很便宜的中国旅游而言,入境旅游者数量不会因价格效应而明显减少。同时奥运会的举办,将极大地提升中国的国际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外国出境旅游者,因此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入境旅游长远影响不大。
3、其他
包括房地产市场低迷、股市低迷等,这对我国旅游发展也有着一定程度的消极作用———资产减值,导致消费意愿降低。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投资的热度下降,不少闲置资金瞄准中长线且现金流稳定的旅游行业,这对旅游投资来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上半年重大事件对旅游的影响
1、奥运:入境游趋缓,奥运城市游升温
2008年上半年属于前奥运阶段,对我国旅游业影响并不是特别突出。2008年1至3月,我国入境游接待总人数达3260.15万人次,同比增长7.04%;其中接待外国游客625.28万人,同比增长14.59%,增速均低于2007年同期水平。
以北京为例,1至3月,北京接待入境游客84.6万,同比增长6.6%,其中港澳台游客10.7万,同比下降10.1%;4月接待入境游客38.6万,同比下降5.3%,其中港澳台游客3.8万,同比下降30%。据悉,5月份的下滑更为明显。究其原因,可能受奥运期间举办城市酒店价格大幅增长、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增加了入境游的成本;与此同时,对中国感兴趣的游客也更愿意在奥运后选择到北京,而不是选择去“挤车”。
对主办和协办城市来说,奥运带来了一些新的旅游契机,如北京一改5月的下滑,6月前后就掀起了为错开高峰而提前赴京感受奥运气氛的旅游小高潮,鸟巢、水立方等也进入旅行社的观赏线路之中;天津也积极利用奥运商机,主动进行旅游推介,并拿出10多亿元提升城市环境。今年前5个月,天津接待游客近500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约四成;青岛作为奥帆赛举办城市,在春节长假中大有斩获,仅2月5日、6日奥帆基地免费对外开放的两天里,慕名前往参观的游客日均超过2万人;香港作为奥运会赛马比赛的举办地和奥运火炬国内传递的第一站,旅游发展局不惜斥资4000余万港币大力进行奥运推广活动,而与五一小长假同期的火炬传递也达到8.4万和7.8万人(1、2日),均比2007年同期增长2万多人。
2、雪灾:对全年影响有限
今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发生了大范围雪灾,截至2月9日,全国旅游业因雪灾导致直接经济损失约69.7亿元。初步统计,全国旅行社退团1.58万个,约30万人,其中入境旅游者约6万、国内旅游者约24万;全国19个受灾省份中,有824处景观遭受严重破坏,5231间建筑、1.5万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2542公里旅游道路不同程度损坏,1662家景区被迫停业关闭,雪灾对旅游行业造成巨大损失。《2008年春节黄金周旅游统计报告》显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春节黄金周共接待游客8737万人次,同比下降5.2%;实现旅游收入393亿元,同比下降6.2%。这是我国2000年实施第一个春节黄金周以来,客流量和旅游收入首次出现减速现象,但部分没有受雪灾影响的传统旅游热点城市,游客仍呈增长势头。
具体到旅游相关的方方面面,雪灾对餐饮酒店行业影响不大,一方面由于家中电、气紧张甚至短缺,使得市民倾向于外出就餐住宿,同时,交通瘫痪极大地限制了旅游区的旅游就餐人员;对景区景点来说,雪灾既损坏了一些基础设施以及古树名木,同时也因交通原因导致游客锐减,个别景区形成的特色雪景也很难表达;对旅行社行业来说,则由于酒店等的预订和退团,损失巨大;对旅游交通来说,则是最直接的负面影响;对其他相关的方面,如旅游购物、娱乐等,雪灾也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就全年旅游而言,雪灾的影响则较为有限,甚至不足1%,因为雪灾的影响时间较短而且集中在春节前后,此时是全国旅游的淡季,春节黄金周在旅游中的贡献也有限(2008年全国同比减少6.2%),仅占全国的4%左右。从以往灾后旅游的发展情况来看,由于推动我国旅游业长期快速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没有变化、带薪休假制度的试行和法定节假日的改变、奥运会的举办,灾后中国旅游业本来应迎来迅速回升期,但雪灾后我国又发生了汶川地震等灾害性事件,这进一步延缓旅游高增长期的到来。
3、汶川地震:重创四川旅游
“5·12”汶川大地震的发生使我国许多产业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旅游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属于可选择性消费范畴,地震之后的消费收缩对旅游业的负面影响将超过大部分行业。
据初步估计,地震灾害给四川旅游带来的直接损失由三部分组成:第一个是有形资产的损失,数额达到400多亿;第二是产能损失,也就是生产能力遭到了破坏,到6月15号开放以前,达到92个亿;第三是抗震救灾的支出,约2000万。因此,总的来说,地震给四川旅游带来500多亿的经济损失。因为地震,四川全省384家旅游景区、524家星级饭店、684家旅行社、58家旅游汽车公司停业或基本停业,全省超过30万旅游从业人员面临没有工作、减少或没有收入的困境。
四川世界遗产地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在这次地震中基本未受损害,通过震后恢复工作正式解禁后,游客也以散客为主,游客量较小,灾后九寨沟仅门票一项就损失上亿。今年1月到7月,四川旅游总收入下降了19%,入境游客量不到震前的20%。
除了对本省的影响之外,地震对周边市场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按照国家旅游局的紧急通知,各地旅行社5月12日起即被要求停止组织赴灾区或途经灾区的旅游业务,由于周边重庆、西藏、云南等地区的很多旅游线路与川西受灾景区联系在一起,因此,在川西受灾导致旅行社大面积退团后,周边地区的旅游业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重庆旅行社业已经取消团队7540个,共计19.85万人次,收入损失6.79亿元,各景区境外、国内取消团队人数10万人次。重庆旅游业内人士预计后半年到明年初将减少70万人次,近20000个团队被取消,预计损失20亿元左右,地震对重庆旅游业的负面影响已经超过了非典。
4、黄金周:调整迎接新发展
黄金周长假曾经给全国百姓提供了良好的旅游机会,2001年至2006年,每年三个黄金周旅游接待人数从1.83亿人次增加到3.57亿人次。在19个黄金周中,共计接待游客16.3亿人次,总计实现旅游收入6704亿元,黄金周旅游在拉动内需,扩大消费方面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2008年,维持8年的五一黄金周改为五一、清明、端午、中秋四个3天的小长假,黄金周旅游格局也随之发生改变。下表为只用5月1至3日这3天时间进行五一黄金周与小长假的比较。
根据119个直报景区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小长假日均接待同比只下降6.5%,在今年这个多事之秋,是可以接受的。云南、海南等外省旅游大省受影响较大,略有下降,而其他省份则呈上升区势,可见人们旅游的热情并没有因为假期的缩短而降低。若将2008年上半年已经经历的3个小长假的旅游人数相加,则基本能和2007年五一黄金周在人数上基本持平。就总体出游情况而言,五一在三个小长假中出游人数最多,端午和清明的总体出游情况相近,为五一出游人数的70%多。携程的统计数据表明:短途方面,清明期间的出游人次比平时周末多出3倍,五一期间比平时周末多出5倍,端午比平时周末多了4倍。
随着小长假的来临,旅游市场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短线游备受青睐,而历年火暴的长线游呈明显下降趋势。今年五一统计的游客中,有80%都是省内游,且出游天数也是1至2日居多,比如银川市的过夜游客比去年下降了20%,一日游游客增长了9.7%。二是休闲游和乡村旅游成为人们旅游的主要选择,比如长沙周边“农家乐”这类农业休闲旅游企业,5月1日至3日床位出租率高达94%,远高于同期全市住宿设施77%的平均出租率。三是自由行,自助游,自驾车旅游成为旅游的主要方式,根据部分景区反映,每日游客之中80%属于此类,而以往承担人们旅游载体的传统旅行社业,在改革假期制度后面临了严峻的挑战。招商国旅称,今年五一很多长线旅游路线的人都没有招满,整体出游人数只有去年的一半左右。中旅称,五一出游路线中,只有自驾游路线最好,其余的都很一般。
总体来说,2008年上半年3个小长假虽然没有带来像往年黄金周那样的旅游明显增长,但是却使人们进行旅游的时间安排得更合理化,改变了以前三个黄金周占到全年旅游六七成的不合理规律。虽然短期内若黄金周取消,对于旅游行业特别是景点行业的影响较大,但从长远考虑,休闲时间的增多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旅游行业必将因此而受益,而且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消费升级等都将有利于中国旅游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5、其他
其他主要事件包括拉萨“3·14”事件等,2008年5月以来,西藏接待游客11.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6%,而拉萨“3·14”事件以前的1、2月,西藏接待游客11万人次,创造了西藏旅游淡季的新高峰。统计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西藏接待游客总数为34.2万人次,同比下降69%;上半年旅游总收入2.9亿元,同比下降71.2%。随着北京奥运圣火5月8日在珠穆朗玛峰成功登顶,6月21日又在拉萨顺利传递,显示了西藏稳定的局势,西藏旅游正在全面恢复中,长期发展依然看好。
四、未来旅游总体发展趋好
纵观我国上半年发生的旅游大事及旅游业的影响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由于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总体上呈明显下降趋势,对旅游业将产生较大负面影响。而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受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和旅游消费升级两轮驱动的影响,我国旅游业将会进入景气回升周期。因此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均收入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旅游行业长期向好趋势不会因灾害事件而改变。
1、灾害性事件影响是短暂性的
对以往对于中国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的大事件进行分析发现,这些事件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都是暂时性的,1998年洪灾、2003年SARS都未能阻止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步伐。因此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雪灾、地震等灾害性事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将是短暂的。经过对雪灾、地震等事件对旅游的影响分析得出,这些事件对我国旅游市场的影响也将是短暂的、区域性的,随着国内旅游环境的不断完善和事件影响的衰退,我国旅游市场将会稳步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2、奥运将对我国旅游产生长远影响
奥运会的举办提升了我国的国际知名度,并使得北京、青岛等举办城市的经济规模和基础软、硬件设施跃上了新的台阶,为我国奥运后续旅游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举办奥运会,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同时对部分著名景点进行修葺,美化了城市环境,提高了城市吸引力。如申办奥运会时,北京向奥委会承诺:到2008年将建有星级饭店800家,其中五星级饭店40家,四星级饭店70家。这些承诺的实现将大大提升了北京服务业的质量。类似这种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是长远的,有助于各城市旅游业的长期发展。
3、经济持续增长将继续推动旅游发展
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将继续推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2007年我国GDP增长11.4%中的消费拉动4.4个百分点,高于投资0.1个百分点,总体消费的增长带动对GDP的贡献七年来首次超过投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最根本的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以文化和休闲为特征的旅游消费将是中国人消费升级的重要内容。根据国际经验,当一国的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旅游消费就将启动,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将普遍产生跨境游。我国在2003年人均GDP就超过了1000美元,到2010年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因此,可以说我国的国内旅游消费才刚刚启动,而出国旅游消费将进入启动阶段,今后几年我国旅游业进入又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据国家统计局分析,我国人均消费从2003年到2020年将以每年10.8%的速度递增,在这种大好形势下,随着整个消费升级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及政府关于职工带薪休假政策的出台,人们将会不断地向更高生活水平看齐,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4、假期政策的调整助推旅游业发展
带薪假期的实行,为人们走出去提供了时间保证,旅游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随着黄金周假期的调整和小长假政策的实施,居民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带薪假期使得长距离旅游成为可能;由于小长假时间较短,因此对短途旅游市场影响较大。总的来说,我国假期政策的调整,成为旅游发展的助推器,不断地推动着我国旅游市场向好发展。
因此,尽管我国上半年发生了众多不利于旅游发展的灾害性事件,但在中国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奥运热潮的推动下,我国未来旅游业发展将继续呈现出良好态势
⑺ 中国比较有实力的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有哪些
国内有实力的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选百思特管理咨询集团百思特初始于2000年,是一家全价值链端到端解决方案式咨询机构,拥有最完善的管理咨询创新服务,从战略规划到业务执行全体系覆盖,涉及战略、营销、IPD研发、ISC供应链、流程、IFS集成财经、数字化转型和人力资源等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全面提升竞争力。【企业管理问题点击咨询】
百思特核心竞争优势:
_ 一体化平台运作
“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客户量身打造定制化解决方案并配置最佳资源;“以客户成功”为企业目标,举全公司之力,确保每个项目的有效落地,对每位客户负责。
_ 沉浸式赋能服务
顾问“沉浸式”驻场服务模式,躬身入局,零距离贴近客户,深入企业内部,展开全面调研,直击业务痛点,帮助企业真正解决核心关键问题,有效保障项目质量并赋能企业。
_ 国际化视野人才
百思特顾问团队均来自于IBM、华为、埃森哲、腾讯等国内外标杆企业中高管理层,具有广泛国际视野,并深度掌握全球领先的方法论,管理工具与技术。
_ 全球标杆企业实战背景
百思特核心成员中有IBM驻华为首批外籍顾问,深度主导或参与华为30+年不同阶段、不同领域持续变革的负责人和专业精英,对中国标杆企业变革发展路径具有深度理解,并全面打通变革底层逻辑。
_ 中国企业最佳咨询实践
百思特基于全球领先的管理技术和方法,结合中国标杆企业变革成功经验,总结归纳了一套与中国本土企业高度适配的管理体系。已成功赋能2000多家企业,服务近500家上市公司,助力近百家企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标杆和隐形冠军。
⑻ 您认为最经典的电影!
肖申克的救赎
阿甘正传
黑客帝国系列
魔戒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