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协议mac层ringbuffer
㈠ disruptor ringbuffer 缓冲区大小的单位是字节吗
我对Disruptor的最初印象就是ringbuffer。但是后来我意识到尽管ringbuffer是整个模式(Disruptor)的核心,但是Disruptor对ringbuffer的访问控制策略才是真正的关键点所在。
ringbuffer到底是什么?
嗯,正如名字所说的一样,它是一个环(首尾相接的环),你可以把它用做在不同上下文(线程)间传递数据的buffer。
基本来说,ringbuffer拥有一个序号,这个序号指向数组中下一个可用的元素。(校对注:如下图右边的图片表示序号,这个序号指向数组的索引4的位置。)
随着你不停地填充这个buffer(可能也会有相应的读取),这个序号会一直增长,直到绕过这个环。
要找到数组中当前序号指向的元素,可以通过mod操作:
以上面的ringbuffer为例(java的mod语法):12 % 10 = 2。很简单吧。
事实上,上图中的ringbuffer只有10个槽完全是个意外。如果槽的个数是2的N次方更有利于基于二进制的计算机进行计算。
(校对注:2的N次方换成二进制就是1000,100,10,1这样的数字, sequence & (array length-1) = array index,比如一共有8槽,3&(8-1)=3,HashMap就是用这个方式来定位数组元素的,这种方式比取模的速度更快。)
㈡ IEEE802.11协议的MAC层有哪些功能
注解:该协议位于OSI七层协议中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分为上层LLC(Logical Links Control,逻辑链路控制),和下层的MAC(媒体访问控制),MAC主要负责控制与连接物理层的物理介质。在发送数据的时候,MAC协议可以事先判断是否可以发送数据,如果可以发送将给数据加上一些控制信息,最终将数据以及控制信息以规定的格式发送到物理层;在接收数据的时候,MAC协议首先判断输入的信息并是否发生传输错误,如果没有错误,则去掉控制信息发送至LLC(逻辑链路控制)层。
应用:不管是在传统的有线局域网(LAN)中还是在目前流行的无线局域网(WLAN)中,MAC协议都被广泛地应用。在传统局域网中,各种传输介质的物理层对应到相应的MAC层,目前普遍使用的网络采用的是IEEE 802.3的MAC层标准,采用CSMA/CD访问控制方式;而在无线局域网中,MAC所对应的标准为IEEE 802.11,其工作方式采用DCF(分布控制)和PCF(中心控制)。
逻辑链路(Logical Links)是实际电路或逻辑电路上交换通信信息的两个端系统之间的一种协议驱动通信会话。协议栈定义了两个系统在某种介质上的通信。在协议栈低层定义可用的多种不同类型的通信协议,如局域网络(LAN)、城域网(MAN)和象X.25或帧中继这样的分组交换网络。逻辑链路在物理链路(可以是铜线、光纤或其他介质)上的两个通信系统之间形成。根据OSI协议模型,这些逻辑链路只在物理层以上存在。你可以认为逻辑链路是存在于网络两个末断系统间的线路。
面向连接的服务,为了保证可靠的通信,需要建立逻辑线路,但在两个端系统间要维持会话。
面向需要应答连接的服务 分组传输并有返回信号的逻辑线路。这种服务产生更大的开销,但更加可靠。
无应答不连接服务 无需应答和预先的传送。在端系统间没有会话。
OSI协议栈中的数据链路层可进一步细分为较低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和较高的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当它接收到一个分组后,它从MAC子层向上传送。如果有多个网络和设备相连,LLC层可能将分组送给另一个网络。例如,在一个NetWare服务器上,你可能既安装了以太网络适配器又安装了令牌网络适配器,NetWare自动地在连接到适配器的网络间桥接,这样原来在以太网上的分组就可以传送到令牌网上的目的地了,LLC层就象网络段间的交换或链路中继,它将以太网的帧重装成令牌环网的帧。
㈢ ETH-以太坊是什么
gbk
以太坊(英文Ethereum)是一个开源的有智能合约功能的公共区块链平台,通过其专用加密货币以太币(Ether)提供去中心化的虚拟机(“以太虚拟机”Ethereum Virtual Machine)来处理点对点合约。以太坊的概念首次在2013至2014年间由程序员Vitalik Buterin受比特币启发现在是2.0了。以太坊2.0也是整个币圈在翘首以待的东西。为了庆祝eth2.0的创世区块在12月1号诞生,中币在香港时间2020年11月20日17:00正式支持ETH2.0验证节点兑换,将自有ETH投入进行验证节点挖矿并兑换QETH以获得流动性,兑入即参与挖矿,现回馈用户福利,前1000枚ETH享受按照1:1.02比例超额兑换QETH。QETH对比ETH2.0的好处太多了:流动性有保障、用户无需承担技术成本、参与门槛无需32个ETH低至0.1ETH、节点由平台维护,收益依据ETH2.0发放。
㈣ 什么是以太币/以太坊ETH
以太币(ETH)是以太坊(Ethereum)的一种数字代币,被视为“比特币2.0版”,采用与比特币不同的区块链技术“以太坊”(Ethereum),一个开源的有智能合约成果的民众区块链平台,由全球成千上万的计算机构成的共鸣网络。开发者们需要支付以太币(ETH)来支撑应用的运行。和其他数字货币一样,以太币可以在交易平台上进行买卖 。
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您在做任何投资之前,应确保自己完全明白该产品的投资性质和所涉及的风险,详细了解和谨慎评估产品后,再自身判断是否参与交易。
应答时间:2020-12-0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㈤ 华为5700交换机eth接口做什么用的怎么使用它
华为5700交换机eth可以作为管理口使用,交换机操作系统丢了 ,但是我可以通过eth口上传操作系统文件,跟console口的功能是类似的。
华为交换机从网桥发展而来,属于OSI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设备。它根据MAC地址寻址,通过站表选择路由,站表的建立和维护由CISCO思科交换机自动进行。
华为在美国、德国、瑞典、俄罗斯、印度以及中国的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设立了多个研究所,近一半的员工从事着产品与解决方案的研发工作。
(5)eth协议mac层ringbuffer扩展阅读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我们拥有热诚的员工和强大的研发能力,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供端到端的客户化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全力帮助客户商业成功,并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不断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
华为产品和解决方案涵盖移动(LTE/HSPA/WCDMA/EDGE/GPRS/GSM, CDMA2000 1xEV-DO/CDMA2000 1X, TD-SCDMA和WiMAX)
核心网(IMS, Mobile Softswitch, NGN)、网络(FTTx, xDSL, 光网络, 路由器和LAN Switch)、电信增值业务(IN, mobile data service, BOSS)和终端(UMTS/CDMA)等领域。
㈥ ETH接口是什么
ETH接口指的是接口,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局域网通讯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协议。而以太网接口就是网络数据连接的端口。
以太网的每个版本都有电缆的最大长度限制(即无须放大的长度),这个范围内的信号可以正常传播,超过这个范围信号将无法传播。
为了允许建设更大的网络,可以用中继器把多条电缆连接起来。中继器是一个物理层设备,它能接收、放大并在两个方向上重发信号。
(6)eth协议mac层ringbuffer扩展阅读
几种常见的以太网接口类型。
1、SC光纤接口
SC光纤接口在100Base-TX以太网时代就已经得到了应用,因此当时称为100Base-FX(F是光纤单词fiber的缩写),不过当时由于性能并不比双绞线突出但是成本却较高,因此没有得到普及,现在业界大力推广千兆网络,SC光纤接口则重新受到重视。
2、RJ-45接口
这种接口就是我们现在最常见的网络设备接口,俗称“水晶头”,专业术语为RJ-45连接器,属于双绞线以太网接口类型。RJ-45插头只能沿固定方向插入,设有一个塑料弹片与RJ-45插槽卡住以防止脱落。
3、FDDI接口
FDDI是目前成熟的LAN技术中传输速率最高的一种,具有定时令牌协议的特性,支持多种拓扑结构,传输媒体为光纤。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是由美国国家标准化组织(ANSI)制定的在光缆上发送数字信号的一组协议。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以太网接口
㈦ ETH是什么网络协议
局域网络协议
全名:ethnet 以太网
以太网的定义:
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06/0814/A20060814162566.shtml
㈧ 华为静态链路聚合配置
华为链路聚合分为两种:
● 手动负载均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Eth-Trunk的建立、成员接口的加入都是手工配置的,没有协议
的参与。在该模式下所有活动链路都参与数据转发,平均分坦流量。如果某条活动链路出现故障,链
路聚合组自动在剩余的活动链路上平均分配流量。
● LACP模式:在LACP模式中,链路两端的设备相互发送LACP报文,协商聚合参数。协商完成后,两台
设备确定活动接口和非活动接口。LACP模式需要的动创建一个Eth-Trunk口,并添加成员。LACP模式
也叫M:N模式,M代表活动成员链路。N代表非活动链路,用于冗余备份。LACP与手动负载均衡的区别在
于,在LACP模式中,有一些链路充当备份链路,如果有一条活动链路发生故障,该链路传输的数据被
切换到一条优先级最高的备用链路上,这条备用链路转变为活动状态。而在手动负载均衡模式中,所
有的成员都处于转发状态。
㈨ phy,mac,switch芯片有什么区别
一、功能方面的区别
1、MAC芯片的功能,以太网数据链路层其实包含MA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和LLC(逻辑链路控制)子层。一块以太网卡MAC芯片的作用不但要实现MAC子层和LLC子层的功能。
2、PHY的功能就是实现CSMA/CD的部分功能,可以检测到网络上是否有数据在传送,如果有数据在传送中就等待,一旦检测到网络空闲,再等待一个随机时间后将送数据出去。
如果两块网卡碰巧同时送出了数据,这时候,冲突检测机构可以检测到冲突,然后各等待一个随机的时间重新发送数据。
二、数据传输流程的区别
1、MAC是从PCI总线收到IP数据包(或者其他网络层协议的数据包)后,将之拆分并重新打包成最大1518Byte,最小64Byte的帧。这个帧里面包括了目标MAC地址、自己的源MAC地址和数据包里面的协议类型。
2、PHY在发送数据的时候,收到MAC过来的数据(PHY没有帧的概念,都是数据而不管什么地址数据还是CRC),每4bit就增加1bit的检错码,然后把并行数据转化为串行流数据,再按照物理层的编码规则把数据编码,再变为模拟信号把数据送出去。
3、Phy-Mac-Switch分属osi不同层。eth是点对点通讯,两个及以上点要交换eth数据就必须通过switch。
三、信号上的区别
1、PHY芯片,主要是将这些模拟信号进行解码,通过MII等接口,将数字信号传送出去。在解码的过程中,它只是做信号的转换,而不对数字信号进行任何的处理,即使一帧有问题的数据,它也会如实的转发出去。
2、switch芯片是对帧数据的内容做处理,更新MAC地址列表等等,是先有PHY后有switch。
(9)eth协议mac层ringbuffer扩展阅读:
把太网媒体接入控制器MAC和物理接口收发器PHY整合进同一芯片,能去掉许多外接元器件。
以太网MAC由IEEE-802.3以太网标准定义。它实现了一个数据链路层。最新的MAC同时支持10Mbps和100Mbps两种速率。通常情况下,它实现MII接口。
媒体独立接口,它是IEEE-802.3定义的以太网行业标准。它包括一个数据接口,以及一个MAC和PHY之间的管理接口(图1)。MII数据接口总共需要16个信号。管理接口是个双信号接口:一个是时钟信号,另一个是数据信号。通过管理接口,上层能监视和控制PHY。
物理接口收发器,它实现物理层。IEEE-802.3标准定义了以太网PHY。它符合IEEE-802.3k中用于10BaseT(第14条)和100BaseTX(第24条和第25条)的规范。
PHY提供绝大多数模拟支持,但在一个典型实现中,仍需外接6、7只分立元件及一个局域网绝缘模块。绝缘模块一般采用一个1:1的变压器。 这些部件的主要功能是为了保护PHY免遭由于电气失误而引起的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