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币种行情 » eth0和eth1相同的mac地址

eth0和eth1相同的mac地址

发布时间: 2022-08-25 02:53:27

① eth1 设备的 MAC 地址与预想的不符,忽略, 而且使用ifconfig查看不到eth1这个网卡

还没启动eth1吧
你应该这么看
ifconfig -all
就可以看到所有的网卡设备了
ifonfig eth1 up
启动eth1看看

② 怎么使用LINUX获取本机的网络接口eth1的IP地址和MAC地址

方法一:
$/sbin/ifconfig ethX | awk '/inet addr/ {print $2}' | cut -f2 -d ":"

方法二:
$/sbin/ifconfig ethX | awk '/inet addr/ {print $2}' | awk -F: '{print $2}'

方法三:
$/sbin/ifconfig ethX | sed -ne 's/\(.*\)addr:\([[:digit:].]*\)\(.*\)/\2/p'

把ethX中的X替换为需要查看网卡的序号,如eth0,eth1...

获得本机所有网卡的IPv4地址,方法如下:
$/sbin/ifconfig | awk '{if ( $1 == "inet" && $3 ~ /^Bcast/) print $2}' | cut -f2 -d ":"

如果是IPv6网络,把上面的命令做简单修改即可,如:
$/sbin/ifconfig | awk '/inet6/ {print $3}' ----全部
$/sbin/ifconfig ethX | awk '/inet6/ {print $3}' ----单个

③ linux下bond网卡eth0、eth1 为什么在解除bond以后,eth0、eth1 的mac地址还是相同

bond本身绑定网卡时就不会吧、把 eth0 和eth1的mac地址给成相同的,你出现的 MAC 地址相同,可能是你配置文件问题。cat /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 看你两块网卡的 MAC 相同吗?

④ 怎样改变eth0,eth1,eth2,eth3所对应的物理网卡

你好, AC地址也叫物理地址、硬件地址或链路地址,由网络设备制造商生产时写在硬件内部。IP地址与MAC地址在计算机里都是以二进制表示的,IP地址是32位的,而MAC地址则是48位的。MAC地址的长度为48位(6个字节),通常表示为12个16进制数,每2个16进制数之间用冒号隔开,如:08:00:20:0A:8C:6D就是一个MAC地址,其中前6位16进制数08:00:20代表网络硬件制造商的编号,它由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分配,而后3位16进制数0A:8C:6D代表该制造商所制造的某个网络产品(如网卡)的系列号。只要你不去更改自己的MAC地址,那么你的MAC地址在世界是惟一的。
希望能帮到你。

⑤ linux KVM中复制虚拟机后eth0变成eth1问题

linux
KVM中复制虚拟机后eth0变成eth1问题当克隆或者重装虚拟机后,再启动系统时会发现系统下不再有eth0,而变成了eth1,当使用/etc/init.d/network重启网络时,会提示找不到设备eth0及eth1的启动脚本。做以下改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重命名为/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1/etc/init.d/network
restart
提示找不到eth0发现脚本中的device一项没有改过来,将其改为eth1(或者删掉)/etc/init.d/network
restart
提示网卡的物理地址不匹配/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中的mac地址为原来eth0网卡的物理地址,而虚拟机为eth1分配新的物理地址,故启动脚本中的信息与实际信息时不匹配的,将MAC的地址信息从脚本中删除,再次重启网络,OK!为什么原来的eth0会变成eth1?很多linux
distribution使用udev动态管理设备文件,并根据设备的信息对其进行持久化命名。udev会在系统引导的过程中识别网卡,将mac地址和网卡名称对应起来记录在udev的规则脚本中。而对于新的虚拟机,VMware会自动为虚拟机的网卡生成MAC地址,当你克隆或者重装虚拟机软件时,由于你使用的是以前系统虚拟硬盘的信息,而该系统中已经有eth0的信息,对于这个新的网卡,udev会自动将其命名为eth1(累加的原则),所以在你的系统启动后,你使用ifconfig看到的网卡名为eth1。如何把名字改回eth0?在fedora
11中,udev记录网络规则的脚本为:/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打开该文件,这时你会发现,里面有eth0,eth1两个网卡的信息,但实际上你ifconfig时只能发现eth1一个网卡的信息,这时因为eth0根本就不存在。将其中eth0的信息删掉,并将eth1信息中的设备名改为eth0,重启系统,你看到的网卡就是eth0了,或者删掉其中所有的信息重启系统udev会帮你发现新的设备的。

⑥ linux 通过IP地址的MAC地址

可以使用ifconfig命令。ifconfig是linux中用于显示或配置网络设备(网络接口卡)的命令,英文全称是network interfaces configuring。它能够显示网卡的IP地址、子网掩码、广播地址、硬件地址等信息。

用法示例:

查看网卡eth0的mac地址

$ ifconfig eth0

mac地址位于上图中的红色方框处。

⑦ linux中网卡文件位置

网卡,即网络接口板,又称网络适配器或NIC (网络接口控制器),是一块被设计用来允许计算机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通讯的计算机硬件。由于其拥有MAC地址,因此属于OSI模型的第1层。它使得用户可以透过电缆或无线相互连接。 每一个网卡都有一个被称为MAC地址的独一无二的48位串行号,它被写在卡上的一块ROM中。

一、环境

VirtualBox + CentOS6.5

二、问题

有时候在克隆服务器之后配置网络时,或者在维护别人建好的服务器时,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如下图所示:

即:在接口配置文件ifcfg-eth0中,配置的是网卡eth1的信息。

这种不一致有可能对强迫症造成一定的困扰,有时候我们更想要的是:在ifcfg-eth0文件中,配置的应该是网卡eth0的信息,而网卡eth1,则应该是在ifcfg-eth1中进行配置。

三、解决办法

要解决上面的问题,大致有两种方法:

1) 将接口配置文件的文件名由ifcfg-eth0修改为ifcfg-eth1;

2) 将网卡eth1的名称修改为eth0.

方法一:

该方法实测是可行的,如下图所示,修改完之后直接重启网络即可。

方法二:

这种方法的直观感觉是直接在ifcfg-eth0配置文件中将网卡名称由eth1修改为eth0,但是这样改的话,重启网络会出现Device eth0 does not seem to be present即:设备 eth0 不存在的错误,如下图所示,该问题的解决参考《L08-Linux解决Device eth0 does not seem to be present,delaying initialization问题》 。

所以还不能简单粗暴的这么改,因为,正如下图由ifconfig –a命令查询到的,服务器所识别的网卡依然是eth1,而不是eth0。

注:记住这里的mac地址08:00:27:74:39:02,在后面的实施步骤中可作为修改的依据,因为一台服务器的IP可以随意改变,但是mac地址是唯一的。

⑧ Linux Bonding 怎么玩

一、什么是bondingLinux bonding 驱动提供了一个把多个网络接口设备捆绑为单个的网络接口设置来使用,用于网络负载均衡及网络冗余二、bonding应用方向1、网络负载均衡对于bonding的网络负载均衡是我们在文件服务器中常用到的,比如把三块网卡,当做一块来用,解决一个IP地址,流量过大,服务器网络压力过大的问题。对于文件服务器来说,比如NFS或SAMBA文件服务器,没有任何一个管理员会把内部网的文件服务器的IP地址弄很多个来解决网络负载的问题。如果在内网中,文件服务器为了管理和应用上的方便,大多是用同一个IP地址。对于一个百M的本地网络来说,文件服务器在多 个用户同时使用的情况下,网络压力是极大的,特别是SAMABA和NFS服务器。为了解决同一个IP地址,突破流量的限制,毕竟网线和网卡对数据的吞吐量是有限制的。如果在有限的资源的情况下,实现网络负载均衡,最好的办法就是 bonding 2、网络冗余对于服务器来说,网络设备的稳定也是比较重要的,特别是网卡。在生产型的系统中,网卡的可靠性就更为重要了。在生产型的系统中,大多通过硬件设备的冗余来提供服务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比如电源。bonding 也能为网卡提供冗余的支持。把多块网卡绑定到一个IP地址,当一块网卡发生物理性损坏的情况下,另一块网卡自动启用,并提供正常的服务,即:默认情况下只有一块网卡工作,其它网卡做备份三、bonding实验环境及配置1、实验环境系统为:CentOS,使用4块网卡(eth0、eth1 ==> bond0;eth2、eth3 ==> bond1)来实现bonding技术2、bonding配置第一步:先查看一下内核是否已经支持bonding1)如果内核已经把bonding编译进内核,那么要做的就是加载该模块到当前内核;其次查看ifenslave该工具是否也已经编译modprobe -l bond*或者 modinfo bondingmodprobe bondinglsmod | grep 'bonding'echo 'modprobe bonding &> /dev/null' >> /etc/rc.local(开机自动加载bonding模块到内核)which ifenslave注意:默认内核安装完后就已经支持bonding模块了,无需要自己手动编译2)如果bonding还没有编译进内核,那么要做的就是编译该模块到内核(1)编译bondingtar -jxvf kernel-XXX.tar.gzcd kernel-XXXmake menuconfig选择 " Network device support " -> " Bonding driver support "make bzImagemake moles && make moles_installmake install(2)编译ifenslave工具gcc -Wall -O -I kernel-XXX/include ifenslave.c -o ifenslave第二步:主要有两种可选择(第1种:实现网络负载均衡,第2种:实现网络冗余)例1:实现网络冗余(即:mod=1方式,使用eth0与eth1)(1)编辑虚拟网络接口配置文件(bond0),并指定网卡IP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0DEVICE=bond0ONBOOT=yesBOOTPROTO=staticIPADDR=192.168.0.254BROADCAST=192.168.0.255NETMASK=255.255.255.0NETWORK=192.168.0.0GATEWAY=192.168.0.1USERCTL=noTYPE=Ethernet注意:建议不要指定MAC地址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DEVICE=eth0BOOTPROTO=noneONBOOT=yesUSERCTL=noMASTER=bond0SLAVE=yes注意:建议不要指定MAC地址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1DEVICE=eth1BOOTPROTO=noneONBOOT=yesUSERCTL=noMASTER=bond0SLAVE=yes注意:建议不要指定MAC地址(2)编辑模块载入配置文件(/etc/modprobe.conf),开机自动加载bonding模块到内核

vi /etc/modprobe.conf

alias bond0 bonding options bond0 miimon=100 mode=1

alias net-pf-10 off #关闭ipv6支持说明:miimon是用来进行链路监测的。 比如:miimon=100,那么系统每100ms监测一次链路连接状态,如果有一条线路不通就转入另一条线路;mode的值表示工作模式,他共有0,1,2,3,4,5,6六种模式,常用为0,6,1三种,具体后面会介绍 mode=0,表示load balancing (round-robin)为负载均衡方式,两块网卡都工作,但是与网卡相连的交换必须做特殊配置( 这两个端口应该采取聚合方式),因为做bonding的这两块网卡是使用同一个MAC地址mode=6,表示load balancing (round-robin)为负载均衡方式,两块网卡都工作,但是该模式下无需配置交换机,因为做bonding的这两块网卡是使用不同的MAC地址mode=1,表示fault-tolerance (active-backup)提供冗余功能,工作方式是主备的工作方式,也就是说默认情况下只有一块网卡工作,另一块做备份 注意:bonding只能提供链路监测,即从主机到交换机的链路是否接通。如果只是交换机对外的链路down掉了,而交换机本身并没有故障,那么bonding会认为链路没有问题而继续使用(4)重启并测试第一:由于bonding使用的模式为mod=1(网络冗余),所以eth0、eth1与虚拟的bond0同一个MAC地址注意:对比上面这两个图,可知mode=1模式下,eth0与eth1这两块网卡,只有一块网卡在工作(即:eth0),因为eth1网卡的RX与TX都没有在发生变化第二:测试,用ping指令ping虚拟网卡设备bond0的IP地址(192.168.0.254),然后禁用eth0设备看一下能够继续ping的通说明:如上图可得到,断开eth0(上图的右下角),还是可以ping的通的例2:实现网络负载均衡和网络冗余(即:mod=0方式,使用eth0与eth1)注意:VM中只能做mode=1的实验,其它的工作模式得用真机来实践跟例1的步骤一样,只需要修改模块载入配置文件(/etc/modprobe.conf),如下:

alias bond0 bonding options bond0 miimon=100 mode=0

(1)测试如下##目前两块网卡都处于连接状态root@Web:~# ifconfig | grep 'eth' | awk '{print $1}'eth0eth1##禁用了网卡eth0,用ping指令测试反之,也是一样的!例3:实现网络负载均衡和网络冗余(即:mod=6方式,使用eth0与eth1,其中eth0设置为primay)跟例1的步骤一样,只需要修改模块载入配置文件(/etc/modprobe.conf),如下:alias bond0 bonding options bond0 miimon=100 mode=6上图可知:mode=6时,eth0与eth1所使用的MAC是不一样的(1)测试如下##目前两块网卡都处于连接状态root@Web:~# ifconfig | grep 'eth' | awk '{print $1}'eth0eth1##禁用了网卡eth0,用ping指令测试四、bonding运用的注意事项1、bonding的模式:0-6,即:7种模式第一种模式:mod=0 ,即:(balance-rr) Round-robin policy(平衡抡循环策略)特点:传输数据包顺序是依次传输(即:第1个包走eth0,下一个包就走eth1....一直循环下去,直到最后一个传输完毕), 此模式提供负载平衡和容错能力;但是我们知道如果一个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包从不同的接口发出的话,中途再经过不同的链路,在客户端很有可能会出现数据包无序到达的问题,而无序到达的数据包需要重新要求被发送,这样网络的吞吐量就会下降第二种模式:mod=1,即: (active-backup) Active-backup policy(主-备份策略)特点:只有一个设备处于活动状态,当 一个宕掉另一个马上由备份转换为主设备。mac地址是外部可见得,从外面看来,bond的MAC地址是唯一的,以避免switch(交换机)发生混乱。此模式只提供了容错能力;由此可见此算法的优点是可以提供高网络连接的可用性,但是它的资源利用率较低,只有一个接口处于工作状态,在有 N 个网络接口的情况下,资源利用率为1/N第三种模式:mod=2,即:(balance-xor) XOR policy(平衡策略)特点:基于指定的传输HASH策略传输数据包。缺省的策略是:(源MAC地址 XOR 目标MAC地址) % slave数量。其他的传输策略可以通过xmit_hash_policy选项指定,此模式提供负载平衡和容错能力第四种模式:mod=3,即:broadcast(广播策略)特点:在每个slave接口上传输每个数据包,此模式提供了容错能力第五种模式:mod=4,即:(802.3ad) IEEE 802.3ad Dynamic link aggregation(IEEE 802.3ad 动态链接聚合)特点:创建一个聚合组,它们共享同样的速率和双工设定。根据802.3ad规范将多个slave工作在同一个激活的聚合体下。外出流量的slave选举是基于传输hash策略,该策略可以通过xmit_hash_policy选项从缺省的XOR策略改变到其他策略。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传输策略都是802.3ad适应的,尤其考虑到在802.3ad标准43.2.4章节提及的包乱序问题。不同的实现可能会有不同的适应性。必要条件:条件1:ethtool支持获取每个slave的速率和双工设定条件2:switch(交换机)支持IEEE 802.3ad Dynamic link aggregation条件3:大多数switch(交换机)需要经过特定配置才能支持802.3ad模式第六种模式:mod=5,即:(balance-tlb) Adaptive transmit load balancing(适配器传输负载均衡)特点:不需要任何特别的switch(交换机)支持的通道bonding。在每个slave上根据当前的负载(根据速度计算)分配外出流量。如果正在接受数据的slave出故障了,另一个slave接管失败的slave的MAC地址。该模式的必要条件:ethtool支持获取每个slave的速率第七种模式:mod=6,即:(balance-alb) Adaptive load balancing(适配器适应性负载均衡)特点:该模式包含了balance-tlb模式,同时加上针对IPV4流量的接收负载均衡(receive load balance, rlb),而且不需要任何switch(交换机)的支持。接收负载均衡是通过ARP协商实现的。bonding驱动截获本机发送的ARP应答,并把源硬件地址改写为bond中某个slave的唯一硬件地址,从而使得不同的对端使用不同的硬件地址进行通信。来自服务器端的接收流量也会被均衡。当本机发送ARP请求时,bonding驱动把对端的IP信息从ARP包中复制并保存下来。当ARP应答从对端到达时,bonding驱动把它的硬件地址提取出来,并发起一个ARP应答给bond中的某个slave。使用ARP协商进行负载均衡的一个问题是:每次广播 ARP请求时都会使用bond的硬件地址,因此对端学习到这个硬件地址后,接收流量将会全部刘翔当前的slave。这个问题通过给所有的对端发送更新(ARP应答)来解决,应答中包含他们独一无二的硬件地址,从而导致流量重新分布。当新的slave加入到bond中时,或者某个未激活的slave重新激活时,接收流量也要重新分布。接收的负载被顺序地分布(round robin)在bond中最高速的slave上当某个链路被重新接上,或者一个新的slave加入到bond中,接收流量在所有当前激活的slave中全部重新分配,通过使用指定的MAC地址给每个 client发起ARP应答。下面介绍的updelay参数必须被设置为某个大于等于switch(交换机)转发延时的值,从而保证发往对端的ARP应答不会被switch(交换机)阻截。必要条件:条件1:ethtool支持获取每个slave的速率;条件2:底层驱动支持设置某个设备的硬件地址,从而使得总是有个slave(curr_active_slave)使用bond的硬件地址,同时保证每个bond 中的slave都有一个唯一的硬件地址。如果curr_active_slave出故障,它的硬件地址将会被新选出来的 curr_active_slave接管其实mod=6与mod=0的区别:mod=6,先把eth0流量占满,再占eth1,....ethX;而mod=0的话,会发现2个口的流量都很稳定,基本一样的带宽。而mod=6,会发现第一个口流量很高,第2个口只占了小部分流量2、bonding驱动选项Bonding驱动的选项是通过在加载时指定参数来设定的。可以通过insmod或modprobe命令的命令行参数来指定,但通常在/etc/modprobe.conf配置文件中指定,或其他的配置文件中下面列出可用的bonding驱动参数。如果参数没有指定,驱动会使用缺省参数。刚开始配置bond的时候,建议在一个终端窗口中运行"tail -f /var/log/messages"来观察bonding驱动的错误信息【译注:/var/log/messages一般会打印内核中的调试信息】有些参数必须要正确的设定,比如miimon、arp_interval和arp_ip_target,否则在链接故障时会导致严重的网络性能退化。很少的设备不支持miimon,因此没有任何理由不使用它们。有些选项不仅支持文本值的设定,出于兼容性的考虑,也支持数值的设定,比如,"mode=802.3ad"和"mode=4"效果是一样的具体的参数列表:1)primay指定哪个slave成为主设备(primary device),取值为字符串,如eth0,eth1等。只要指定的设备可用,它将一直是激活的slave。只有在主设备(primary device)断线时才会切换设备。这在希望某个slave设备优先使用的情形下很有用,比如,某个slave设备有更高的吞吐率注意: primary选项只对active-backup模式有效2)updelay指定当发现一个链路恢复时,在激活该链路之前的等待时间,以毫秒计算。该选项只对miimon链路侦听有效。updelay应该是miimon值的整数倍,如果不是,它将会被向下取整到最近的整数。缺省值为03)arp_interval指定ARP链路监控频率,单位是毫秒(ms)。如果APR监控工作于以太兼容模式(模式0和模式2)下,需要把switch(交换机)配置为在所有链路上均匀的分发网络包。如果switch(交换机)被配置为以XOR方式分发网络包,所有来自ARP目标的应答将会被同一个链路上的其他设备收到,这将会导致其他设备的失败。ARP监控不应该和miimon同时使用。设定为0将禁止ARP监控。缺省值为04)arp_ip_target指定一组IP地址用于ARP监控的目标,它只在arp_interval > 0时有效。这些IP地址是ARP请求发送的目标,用于判定到目标地址的链路是否工作正常。该设定值为ddd.ddd.ddd.ddd格式。多个IP地址通过逗号分隔。至少指定一个IP地址。最多可以指定16个IP地址。缺省值是没有IP地址5)downdelay指定一个时间,用于在发现链路故障后,等待一段时间然后禁止一个slave,单位是毫秒(ms)。该选项只对miimon监控有效。downdelay值应该是miimon值的整数倍,否则它将会被取整到最接近的整数倍。缺省值为06)lacp_rate指定在802.3ad模式下,我们希望的链接对端传输LACPDU包的速率。可能的选项:(1)slow 或者 0请求对端每30s传输LACPDU(2)fast 或者 1请求对端每1s传输LACPDU(3)缺省值是slow7)max_bonds为bonding驱动指定创建bonding设备的数量。比如:如果max_bonds为3,而且bonding驱动还没有加载,那么bond0,bond1,bond2将会被创建。缺省值为16)miimon指定MII链路监控频率,单位是毫秒(ms)。这将决定驱动检查每个slave链路状态频率0表示禁止MII链路监控。100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初始参考值。下面的use_carrier选项将会影响如果检测链路状态。更多的信息可以参考“高可靠性”章节。缺省值为08)mode指定bonding的策略。缺省是balance-rr (round robin,循环赛)。可选的mode包括:0,1,2,3,4,5,63、bonding链路监测方法官方文档里说有两种针对链路的监测方法(注意:这两种监测不能同时使用)第一种:miimon(这种方法是最常见的,此方法使用系统的mii-tool命令进行监测)模块加载设置(/etc/modprobe.conf):# Start of bonding configurealias bond0 bondingoptions bond0 miimon=100 mode=1注意:使用cat /proc/net/bonding/bond0,可查看Bonding Mode: load balancing (round-robin)状态options bond0 miimon=100 mode=0注意:使用cat /proc/net/bonding/bond0,可查看Bonding Mode: load balancing ((active-backup))状态 root@Web:~# mii-tooleth0: negotiated 100baseTx-HD, link oketh1: negotiated 100baseTx-HD, link ok缺点:这种方法,只能监测交换机与该网卡之间的链路;如果它们之外的链路的地方断了,而交换机本身没有问题,也就是说你的网卡和交换机之间还是UP状态,它是不会认为网络中断,除非你的网卡是DOWN状态,它才会把链路转到另一块网卡上,就像是拔掉网线一样,或者把交换机端口shutdown一样第二种:arp(这种方法比较实用,你可以把它看作是arp的ping(二层ping),但是可能会给网关造成一定的压力)模块加载:alias bond0 bondingoptions bond0 arp_interval=100 arp_ip_target=192.168.1.1 mode=active-backup primary=eth0解析如下:arp_interval=100,表示arp的检测时间,等同于miimon=100的作用arp_ip_target=192.168.1.1,表示arp检测的目标IP,必须是同网段的,最好就是网关注意:如果使用arp来ping网关不通,那么在/proc/net/bonding/bond0里会一会down,一会up的优点:使用arp这种方法,如果交换机的上出现问题,网络不通,它就会把链转到另一块网卡上,但是不管是哪种方法,在第一块网卡出现问题,链路转到第二块后,如果第一块恢复正常,链路自己不会恢复的

⑨ Linux的网卡由eth0变成了eth1,怎么修复

在fedora中,udev记录网络规则的脚本为:/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

[user@localhost ~]$ vi /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

# This file was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by the /lib/udev/write_net_rules
# program run by the persistent-net-generator.rules rules file.
#
# You can modify it, as long as you keep each rule on a single line.
# PCI device 0x1022:0x2000 (pcnet32)
SUBSYSTEM=="net", ACTION=="add", DRIVERS=="?*", ATTR{address}=="00:0c:29:5a:6c:73", ATTR{type}=="1", KERNEL=="eth*", NAME="eth0"
SUBSYSTEM=="net", ACTION=="add", DRIVERS=="?*", ATTR{address}=="00:0c:29:a9:22:9d", ATTR{type}=="1", KERNEL=="eth*", NAME="eth1"

打开该文件,这时你会发现,里面有eth0,eth1两个网卡的信息,但实际上你ifconfig时只能发现eth1一个网卡的信息,这时因为eth0根本就不存在。

将其中eth0的信息删掉,并将eth1信息中的设备名改为eth0,重启系统,你看到的网卡就是eth0了,或者删掉其中所有的信息重启系统udev会帮你发现新的设备的。

另外还有一个启动脚本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该文件中的mac地址为原来eth0网卡的物理地址,而虚拟机为eth1分配新的物理地址,故启动脚本中的信息与实际信息时不匹配的,将MAC的地址信息修改为70-persistent-net.rules中的eth1的MAC地址,再次重启网络,就完全恢复到以前eth0网卡的状态了。

⑩ 各位达人,REDHAT 5.6 LINUX 2个网卡配置了2个IP,为什么一个网段通,另一个不同呢。

先看看普通网卡IP地址的配置,修改/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文件内容为:

DEVICE=eth0 #物理设备名
HWADDR=00:0C:29:01:98:27 #MAC地址
BOOTPROTO=static #静态分配
IPADDR=192.168.1.103 #这就是你设置的静态IP地址
NETMASK=255.255.255.0 #子网掩码
GATEWAY=192.168.1.1 #网关地址
ONBOOT=yes #引导或启动网卡服务时是否激活设备

RHEL6下bond的双网卡绑定服务
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如下:
1、注意事项:
首先确认要绑定的是哪2个网口,避免绑定时绑错网口。
2、说明:
这里以绑定eth0和eth1的2个网口为例。
配置文件都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目录下。
操作步骤
绑定前需要彻底关闭NetworlManger服务,否则会和bond网卡冲突
12 chkconfig NetworlMangeroff #停止开机启动该服务
service NetworlManger stop #停止网卡管理服务,其中网卡配置文件中NM_CONTROLLED=yes //设备eth0是否可以由Network Manager图形管理工具托管,可以直接删除本行。

1、编辑新的ifcfg-bond0文件
cd/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cp–rfifcfg-eth0ifcfg-bond0##复制ifcfg-eth0到ifcfg-bond0
ls##查看文件,即可看到有ifcfg-bond0文件
增加或修改如下内容:

# vi ifcfg-bond0
DEVICE=bond0
IPADDR=192.168.1.155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1.254 ##此IP信息为客户要求信息
ONBOOT=yes
BOOTPROTO=static
USERCTL=no
BONDING_OPTS=”mode=0 miimon=100 primary=eth0” ##设置eth0为主通信网口,具体以现场情况为准

保存退出
2、分别编辑ifcfg-eth0和ifcfg-eth1文件

# vi ifcfg-eth0
DEVICE=eth0
HWADDR=AB:CD:EF:12:34:56 注意eth0的MAC地址要保留。不要删除或屏蔽
USERCTL=no
ONBOOT=yes
MASTER=bond0
SLAVE=yes
BOOTPROTO=none
#vi ifcfg-eth1
HWADDR=AB:CD:EF:12:34:57 注意eth1 的MAC地址要保留。不要删除或屏蔽
DEVICE=eth1
USERCTL=no
ONBOOT=yes
MASTER=bond0
SLAVE=yes
BOOTPROTO=none

注意:其他未要求设置网口,需将网卡配置文件中的全部屏蔽或去掉,MAC地址必须保留。以免硬盘网卡绑定,造成网卡顺序漂移。
不过不用担心,在linux系统中有个记录eth设备网卡名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表

3、修改/etc/modprobe.d/dist.conf文件,添加以下内容:

alias bond0 bonding
options bond0 miimon=100 mode=0 ##具体以施工现场要求为准

说明:
miimon是用来进行链路监测的。比如:miimon=100,那么系统每100ms监测一次链路连接状态,如果有一条线路不通就转入另一条线路;
mode的值表示工作模式,他共有0,1,2,3四种模式,常用的为0,1两种。需根据交换机可提供的工作模式选择。
mode=0表示loadbalancing(round-robin)为负载均衡方式,两块网卡都工作。
mode=1表示fault-tolerance(active-backup)提供冗余功能,工作方式是主备的工作方式,也就是说默认情况下只有一块网卡工作,另一块做备份。
※注意:
a、bonding只能提供链路监测,即从主机到交换机的链路是否接通。如果只是交换机对外的链路down掉了,而交换机本身并没有故障,那么bonding会认为链路没有问题而继续使用。
b、设置的模式要与交换机设置的模式一致。

4、重启系统
系统启动时,会自动加载bond模块和激活冗余网卡设置。可使用以下命令进行判断:
#ifconfig
即可看到bond0的信息,bond0会自动获取eth0的MAC地址。
若确认bond0网卡已经激活,可通过插拔网线或ifdownethX操作进行切换测试。在切换过程中,网络连接正常即可。

比较细心的人就会发现,bond0、eth0、eth1这组的三个网卡的MAC地址是一样的。

热点内容
树莓派3eth0 发布:2025-08-30 09:49:05 浏览:836
币圈崩盘显卡 发布:2025-08-30 09:20:47 浏览:417
比特币预防通货膨胀 发布:2025-08-30 09:06:51 浏览:818
有人买比特币矿机吗 发布:2025-08-30 08:53:52 浏览:926
比特币与分布式账本 发布:2025-08-30 08:53:42 浏览:339
aot慈善币矿机型号 发布:2025-08-30 08:45:21 浏览:592
比特币中两个人同时挖出矿来怎么办 发布:2025-08-30 08:44:25 浏览:668
比特币挖矿机需要固定ip吗 发布:2025-08-30 08:29:30 浏览:904
奇亚币矿池集群 发布:2025-08-30 08:26:57 浏览:231
以太坊测试币有用吗 发布:2025-08-30 08:26:51 浏览: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