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代替黃金的危害
A. 前兩天有人拉我去聽個小會,說是出來個新虛擬貨幣,叫網路黃金,說是繼比特幣,萊特幣之後的又一種。說
很大的幾率是騙人的。因為比特幣這東西是有限的,真正的高手一天也只能弄幾個出來,而萊特幣更是聽都沒聽說過。現在網上騙子這么多,樓主聽我一句勸:天上不會掉餡餅,就算掉了也只有13億分之一的幾率掉你頭上,還是老老實實安心工作才是王道
B. 網路虛擬貨幣有什麼危害,它是如何沖擊傳統商業的
如果虛擬貨幣沒有辦法能夠法定轉移成法定貨幣,那麼它再怎麼發行都沒有什麼現實危害。
但是如果它一旦和法定貨幣有了法定掛鉤的關系,那麼,也就意味著法定貨幣有義務為虛擬貨幣兌換成法定貨幣。這樣就是非常危險的了。
因為虛擬貨幣的發行量沒有限制,如果一旦有法定掛鉤,那就等於是在無限制發行法定貨幣一個道理。
Q幣雖然看起來有貨幣的功能,可以在QQ上買很多東西,但是歸根結底那個都是虛擬的東西,它的本質是商品。
C. 比特幣現在這么爆倉,科學取代黃金嗎
我覺得是沒有辦法取代黃金的,比特幣與黃金不同,是完全虛擬的,與實際上的實體經濟沒有關聯的,有很大的風險。
D. 比特幣到底能不能替代黃金
短時間內不會,原因如下:
首先,嚴格來講,加密數字貨幣是一種貨幣形式,而黃金擁有其它用途,從珠寶到牙科,再到電子產品。
其次,與加密數字貨幣進行虛擬交易不同,黃金可以進行實物交易,這使得黃金在颶風襲擊波多黎各這種情況下尤其有用。據報道,目前波多黎各95%的居民還沒有獲得電力供應,所以該地區只能使用現金。如果你手中有黃金首飾或者金幣,就可以兌換成現金使用。
最後,黃金仍然是最具流動性的資產之一,能夠在全球各地的交易所進行交易。根據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數據,僅在倫敦,每天交易的實物金價值達到138億英鎊(180億美元)。加密數字貨幣市場雖然迅速擴張,但還沒有達到這樣的水平。
E. 虛擬貨幣和黃金的辯論觀點
一、虛擬貨幣的定義
虛擬貨幣本指非真實的貨幣.
在虛擬跟現實有連接的情況下,虛擬的貨幣有其現實價值.知名的虛擬貨幣如騰訊公司的Q幣,Q點、盛大公司的點卷,新浪推出的U幣米票(用於iGame游戲),俠義元寶(用於俠義道游戲),紋銀(用於碧雪情天游戲).
二、虛擬貨幣的種類
如果不算上銀行系統的電子貨幣,網路虛擬貨幣大致可以分為:
第一類是大家熟悉的游戲幣.在單機游戲時代,主角靠打倒敵人、進賭館贏錢等方式積累貨幣,用這些購買草葯和裝備,但只能在自己的游戲機里使用.那時,玩家之間沒有「市場」.自從互聯網建立起門戶和社區、實現游戲聯網以來,虛擬貨幣便有了「金融市場」,玩家之間可以交易游戲幣.
第二類是門戶網站或者即時通訊工具服務商發行的專用貨幣,用於購買本網站內的服務.使用最廣泛的當屬騰訊公司的Q 幣,可用來購買會員資格、QQ秀等增值服務.
三、真實貨幣與虛擬貨幣的區別
第一個特點:價值形成機制不同.
一般貨幣與虛擬貨幣的價值基礎不同,前者代表效用,後者代表價值.
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它所「等」之「價」,語言上雖稱為價值,但實際上是指效用.而虛擬貨幣代表的不是一般等「價」之「效」,而是價值本身.
虛擬貨幣不是一般等價物,而是價值相對性的表現形式,或者說是表現符號;也可以說,虛擬貨幣是個性化貨幣.
第二個特點:貨幣決定機制不同.
一般貨幣由央行決定,虛擬貨幣由個人決定.
反映到貨幣決定機制上,真實貨幣由央行決定;而虛擬貨幣市場(如股市、游戲貨幣市場)是由央行之外的力量決定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在經濟學中有人把股票市場稱為虛擬貨幣市場,把股市和衍生金融市場形成的經濟稱為虛擬經濟.虛擬經濟的本質是以個體為中心的信息經濟.
第三個特點:價值交換機制不同.
一般貨幣的價值轉換,在貨幣市場內完成;而虛擬貨幣的價值轉換,在虛擬貨幣市場內完成.一般貨幣與虛擬貨幣的價值交換,通過兩個市場的總體交換完成,在特殊條件下存在不成熟的個別市場交換關系.因此可以說,一般貨幣與虛擬貨幣處於不同的市場.
有人擔心游戲虛擬貨幣可能引發通貨膨脹,這是由於他不了解虛擬貨幣的市場交換機制,把貨幣市場與虛擬貨幣市場混為一談了.正如商品市場的供求失衡,不能直接導致貨幣市場的供求失衡,而一定要通過在總體市場上增發貨幣才能導致通貨膨脹一樣;虛擬貨幣市場上的供求失衡,也不能直接導致貨幣市場的通脹.問題的關鍵在於是否形成了統一的虛擬貨幣市場.目前股市是統一市場,而游戲市場還不是這樣.
舉例來說,某種游戲虛擬貨幣與人民幣的比值,最初可能是80萬比1,隨後可能變化為800萬比1.也許今天能夠購買一座城堡的虛擬幣,到明天也許就只夠買一隻戰斧了.這種現象確實可能發生;如果虛擬貨幣形成了統一市場,也確實可能對貨幣市場形成壓力,問題是,現在並不存在這樣的統一市場,游戲幣的發行主體相互獨立,且不具備金融主體的地位,更談不上在金融市場水平與貨幣的交換.而且更主要的是,無論是基礎貨幣還是增值貨幣,貨幣量(M)和貨幣價格水平(V,即流通速度)都沒有因此發生變化,因此不能認為會出現貨幣膨脹或緊縮.
對於當前的游戲幣貶值現象,寧可解釋為作為增值服務的某一游戲的服務條件發生了變化.由於游戲者水平的普遍提高或游戲者數量的增多,對虛擬幣的需求增加,所涉及服務的價格及虛擬幣的價格水平有所下降.由於這種服務供求條件的變化,導致服務價格的下降.這是一個實體商品市場就可以解釋的現象.
F. 虛擬貨幣的快速發展給金融體系帶來哪些危害
凡事都有兩面性的,出來個新事物,能對原來舊事物造成影響和沖擊,肯定有它獨到一面的好處,市場自由的選擇,好比支付寶的誕生,如果不是有些事情壓著做,可能銀行都有一批要關門了。當然了,有益和危害是不可分割的,具有相對性,那就要綜合衡量了,站在大局宏觀的角度來講,這個玩意對我們中華民族的影響究竟是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關於這個,就不用我們小老百姓來操心了,國家有強大的智囊團來出謀劃策,跟著黨和國家的步伐走就好了。
G. 比特幣能否替代黃金
比特幣永遠也代替不了黃金的位置。
拋出這一觀點並不是說我反對比特幣,或是我不看好數字貨幣的發展前景,相反我個人是比較看好數字貨幣的發展的,但是就算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再怎麼發展也永遠替代不了黃金的位置,原因如下:
第一、黃金儲量有限,沒有替代品,而比特幣卻可以隨時被替代。
目前整個地球開采出了約17萬噸黃金,全球各國黃金儲備共33259.2噸,其餘用於珠寶、工業、私人投資領域,而隨著黃金開采越來越多,黃金探明的儲量會越來越少,因此越往後黃金會更加珍貴。
而比特幣不一樣,比特幣只不過是一種虛擬貨幣,說白了就是一個計算機程序,人為可以隨時開發出類似比特幣的數字貨幣出來,所以比特幣是很容易被替代的。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雖然美元也是世界貨幣,但是美國確擁有非常龐大的黃金外匯儲備佔比,這反過來又進一步增強了美元的地位。
所以總的來說,黃金的地位是比特幣永遠也代替不了的。
H. 虛擬貨幣以什麼作為保證,比如真實錢幣用黃金作為保證
真錢早就不用黃金做保證了。。。都靠國家政府信用
虛擬幣僅僅靠需求,哪怕是用來炒作的需求,當這個虛擬幣沒有任何需求了,那就一錢不值了
I. 紙幣為什麼完全取代了黃金
紙幣易於交換,攜帶方便。
紙幣是由國家發行的、強制使用的貨幣符號。
紙幣是金屬貨幣的代表物。紙幣代替金屬貨幣後,人們通常把流通中的紙幣叫做貨幣。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
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儲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的職能,而紙幣主要是代替金屬貨幣發揮流通手段的職能。隨著貨幣的發展,紙幣也某種世界貨幣的職能和支付手段的職能。
J. 從經濟學角度來說,比特幣有可能替代黃金嗎
黃金有價格——因為你相信其有價格——因為別人也相信其有價格——因為歷史上有價格的淘汰的只剩黃金等了(貝殼曾經都是很有價格的東西)——因為稀缺並可長期儲存
比特幣限量2100萬個,全世界互聯網已經不能斷鏈了——所以稀缺性和可長期儲存性都有——還有很多競爭幣(萊特幣、狗幣等)但是現在價格最高的是比特幣(競爭的選擇)——全世界有非常多的人應開始相信比特幣——你也想性,所有人都相信了——是的,比特幣可以代替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