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立案的數額
1. 偽造貨幣罪立案標準是
1、追訴標准:1
(一)偽造貨幣,總面額在二千元以上或者幣量在二百張(枚)以上的;
(二)製造貨幣版樣或者為他人偽造貨幣提供版樣的;
(三)其他偽造貨幣應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2、特別嚴重情節:
(一)偽造貨幣集團的首要分子;
(二)偽造貨幣數額特別巨大的(總面額在三萬元以上的2);
(三)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
具體可以咨詢 太琨律
2. 虛擬貨幣否據備立案條件,能不能追究刑事責任。
網路上的虛擬貨幣也若具有財產的屬性(如需要花費一定的人民幣予以購買或者需要付出一定的勞動才能得到的),也可認定是財產,具備財產屬性的虛擬貨幣受到損害,達到數額較大標準的,可以立案。
3. 被別人用8塊錢騙走價值1600元的虛擬貨幣以立案嗎
被別人用8塊錢騙走價值1600元的虛擬貨幣不能立案。按照現在的司法解釋規定,詐騙罪的立案標準是3000元以上。
4. 請問被那種虛擬貨幣平台騙了1300元錢 這種情況報警可以立案嗎 讓往裡面轉一萬多塊才能取
可以立案,但不是刑事立案。
刑事立案標准,各地不同,但基本都在三千元以上。1300這個數額不足刑事,只能以治安違法立案。
問題是,治安違法通常是當地轄區派出所的工作,網路詐騙的話,當地派出所也無能為力,只能上報,情況如何就難說了。
5. 116萬虛擬貨幣相當於1160人民幣被盜怎麼報警會立案嘛
低於5000都不會立案的,警察偵破案件也需要成本的,你這也不是刑事案件,就這么點錢,破案的成本都比你丟的價值高的多,還是算了吧,別折騰警察折騰自己了,而且你這玩意還是虛擬貨幣,就更別扯淡了,取證就是一個大麻煩。
6. 虛擬貨幣交易被騙公安機關會立案嗎
虛擬貨幣交易被騙公安機關立案的可能性不大,因為虛擬貨幣交易騙局一般涉及的人數多、范圍廣、金額小、匿名性較強。
公安機關收集取證較難、抓捕行動也難以進行,因為大多虛擬貨幣騙局的創世運營團隊的信息是不公開的,無從取證,也許主謀被抓以後也會成為受害者。
隨著虛擬貨幣的流行,與之相關的糾紛頻頻出現。近日,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宗因投資買賣虛擬貨幣引發的糾紛。法院提醒,虛擬貨幣的投資交易不受法律保護,投資者要保持清醒理性。
(6)虛擬貨幣立案的數額擴展閱讀:
司法機關對犯罪案件或民事糾紛審查後,決定列為訴訟案件進行偵查或審理的訴訟活動,是訴訟活動的開始階段。一般包含刑事案件立案、行政訴訟案件立案及民事訴訟立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立案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有犯罪事實存在。
2.該犯罪事實依法需追究刑事責任。如果有犯罪事實,但法律規定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不能立案。
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不能立案;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宣告無罪。
①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的。
②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③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④依刑法告訴乃論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⑤被告人已經死亡的。
⑥其他法律、法規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7. 虛擬游戲幣買賣交易,被騙金額多少以上可以報警立案
虛擬貨幣交易被騙也屬於詐騙范疇,會不會立案要看你被騙多少錢,如果金額比較大是會立案的
8. 網路虛擬貨幣被盜的話多少錢夠立案多少夠判刑
這要看當地的立案標准,一般在800-2000為起點,當然這得要虛擬貨幣可以折算成人民幣
9. 游戲幣被盜20萬可否立案
如果是游戲里的金幣那就算了,如果是QB可以立案!
10. 數字貨幣被騙能立案嗎
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多名虛擬貨幣詐騙案的受害者稱:他們向當地警方報案時被拒絕立案,理由是虛擬貨幣無法估價,難以達到盜竊罪或詐騙罪的起點損失金額。此種情況可能是受七部委於2017年9月4日發布的《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影響。一般來說,詐騙等侵犯財產權的犯罪都有「數額較大」的立案起點。《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000元以上的,屬於「數額較大」。但《公告》中明確指出,「任何所謂的代幣融資交易平台不得為代幣或虛擬貨幣提供定價、信息中介等服務。」因此,公安機關難以認可交易平台所顯示的虛擬貨幣價格,在受害者遭遇虛擬貨幣詐騙時也難以對虛擬貨幣的價值做出估算,進而無法確定案情是否達到立案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