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虛擬幣百科 » 金本位與虛擬貨幣

金本位與虛擬貨幣

發布時間: 2021-06-24 00:20:43

❶ 什麼是金本位制,它對經濟產生哪些影響

金本位制是以黃金為本位貨幣的貨幣制度。在歷史上,曾有過三種形式的金本位制:金幣本位制、金塊本位制、金匯兌本位制。其中金幣本位制是最典型的形式。廣義的金本位制包括「金幣本位制」、「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通常所說的是狹義的金本位制,即金幣本位制,它的特點是:金幣的形狀、重量和成色由國家法律規定,但可以自由鑄造和自由熔化;輔幣和銀行券可以自由兌換成金幣,具有無限法償能力的主幣和具有有限法償能力的價值符號(輔幣和銀行券)同時流通;貨幣儲備使用黃金,並以黃金進行國際結算,黃金可以自由地輸出輸入國境。這些特點使本位貨幣的名義價值與實際價值相等,國內價值和國外價值趨於一致,保證了貨幣制度的相對穩定性。金本位的貨幣制度,是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而確立起來的。英國早在1861年通過金本位法案,以法律的形式規定黃金作為貨幣的本位,1862年開始鑄造金幣,貨幣單位為英磅。1865年,法國、比利時、瑞士三國組成拉丁貨幣同盟,發行了貨幣史上流通最久的金法郎,規定其含金量為0.9032258克純金,這種國際間通用的金鑄幣,一直到本世紀30年代才停止流通,但至今還有些國際性的組織如國際電訊同盟,仍然以金法郎作為計算與結算單位,歐洲其他的資本主義國家也在19世紀後期實行金本位的貨幣制度。然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經濟規模的擴大,對黃金的需要量不斷增加,而黃金的產量有限,而且在世界各地分布不平衡,加之戰爭等因素的影響,金幣自由鑄造與自由流通的基礎不斷削弱,銀行券等價值符號對金幣自由兌換的可能性日益縮小,黃金在國際間的自由輸出和輸入受到限制,最終導致西方國家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宣告金幣本位制破產,並在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之後,宣布放棄金塊本位制。金幣本位制度在資本主義世界盛行了約百年之久,雖然其已經成為貨幣史上的歷史陳跡,但它給貨巾制度帶來了深遠影響。金幣本位制的基本特徵是:以一定量的黃金為貨幣單位鑄造金幣,作為本位幣;金幣可以自由鑄造,自由熔化,具有無限法償能力,同時限制其它鑄幣的鑄造和償付能力;輔幣和銀行券可以自由兌換金幣或等量黃金;黃金可以自由出入國境;以黃金為唯一準備金。金幣本位制消除了復本位制下存在的價格混亂和貨幣流通不穩的弊病,保證了流通中貨幣對本位幣金屬黃金不發生貶值,保證了世界市場的統一和外匯行市的相對穩定,是一種相對穩定的貨幣制度。金匯兌本位制又稱為「虛金本位制」,其特點是:國內不能流通金幣,而只能流通有法定含金量的紙幣;紙幣不能直接兌換黃金,只能兌換外匯。實行這種制度國家的貨幣同另一個實行金塊本位制國家的貨幣保持固定比價,並在該國存放外匯和黃金作為准備金,體現了小國對大國(「中心國」)的依附關系。通過無限制買賣外匯維持金塊本位國家貨幣的聯系,即「釘住」後者的貨幣。國家禁止黃金自由輸出,黃金的輸出輸入由中央銀行負責辦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一些拉美國家和地區,以及20世紀20年代的德國、義大利、丹麥、挪威等國,均實行過這種制度。 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是在金本位制的穩定性因素受到破壞後出現的兩種不健全的金本位制。這兩種制度下,雖然都規定以黃金為貨幣本位,但只規定貨幣單位的含金量,而不鑄造金幣,實行銀行券流通。所不同的是,在金塊本位制下,銀行券可按規定的含金量在國內兌換金塊,但有數額和用途等方面的限制(如英國1925年規定在1700英鎊以上,法國1928年規定在215000法郎以上方可兌換),黃金集中存儲於本國政府。而在金匯兌本位制下,銀行券在國內不兌換金塊,只規定其與實行金本位制國家貨幣的兌換比率,先兌換外匯,再以外匯兌換黃金,並將准備金存於該國。檢舉回答人的補充 2010-01-22 22:07 國際金本位制_網路詳解國際金本位制度是以黃金作為國際本位貨幣的制度,其特點是各國貨幣之間的匯率由各自的含金量比例決定,黃金可以在各國間自由輸出輸入,國際收支具有自動調節機制。。英國於1816年率先實行金本位制度,19世紀70年代以後歐美各國和日本等國相繼仿效,因此許多國家的貨幣制度逐漸統一,金本位制度由國內制度演變為國際制度。國際金本位制按其貨幣與黃金的聯系程度,可以分為:金幣本位制、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
一、金幣本位制
金幣本位制是以黃金作為貨幣金屬進行流通的貨幣制度,它是19世紀末到20世紀上半期資本主義各國普遍實行的一種貨幣制度。1816年,英國頒布了(金本位制度法案),開始實行金本位制,促使黃金轉化為世界貨幣。隨後,德國於1871年宣布實行金本位制,丹麥、瑞典、挪威等國於1873年也相繼實行金本位制。到19世紀末,資本主義各國已經普遍實行了這一貨幣制度。
金幣本位制的主要內容包括:①用黃金來規定貨幣所代表的價值,每一貨幣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國貨幣按其所含黃金的重量而有一定的比價;②金幣可以自由鑄造,任何人都可按法定的含金量,自由地將金塊交給國家造幣廠鑄造成金幣,或以金幣向造幣廠換回相當的金塊;③金幣是無限法償的貨幣,具有無限制支付手段的權利;④各國的貨幣儲備是黃金,國際間結算也使用黃金,黃金可以自由輸出或輸入。從這些內容可看出,金幣本體制有三個特點:自由鑄造、自由兌換和自由輸出人。由於金幣可以自由鑄造,金幣的面值與其所含黃金的價值就可保持一致,金幣數量就能自發地滿足流通的需要,從而起到貨幣供求的作用,不會發生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由於黃金可在各國之間自由轉移,這就保證了外匯行市的相對穩定與國際金融市場的統一,因而金幣本位制是一種比較健全和穩定的貨幣制度。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各帝國主義國家為了准備世界大戰,加緊對黃金的掠奪,使金幣自由鑄造、價值符號與金幣自由兌換受到嚴重削弱,黃金的輸出入受到嚴格限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帝國主義國家軍費開支猛烈增加,紛紛停止金幣鑄造和價值符號的兌換,禁止黃金輸出人,從根本上破壞了金幣本位制賴以存在的基礎,導致了金幣本位制的徹底崩潰。
二、金塊本位制與金匯兌本位制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一些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受到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的影響,加之黃金分配的極不均衡,已經難以恢復金幣本位制。1922年在義大利熱那亞城召開的世界貨幣會議上決定採用「節約黃金」的原則,實行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實行金塊本位制的國家主要有英國、法國、美國等。在金塊本位制度下,貨幣單位仍然規定含金量,但黃金只作為貨幣發行的准備金集中於中央銀行,而不再鑄造金幣和實行金幣流通,流通中的貨幣完全由銀行券等價值符號所代替,銀行券在一定數額以上可以按含金量與黃金兌換。英國以銀行券兌換黃金的最低限額為相等於400盎司黃金的銀行券(約合1700英鎊),低於限額不予兌換。法國規定銀行券兌換黃金的最低限額為21500法郎,等於12公斤的黃金。中央銀行掌管黃金的輸出和輸入,禁止私人輸出黃金。中央銀行保持一定數量的黃金儲備,以維持黃金與貨幣之間的聯系。
金匯兌本位制又稱為「虛金本位制」,其特點是:國內不能流通金幣,而只能流通有法定含金量的紙幣;紙幣不能直接兌換黃金,只能兌換外匯。實行這種制度國家的貨幣同另一個實行金塊本位制國家的貨幣保持固定比價,並在該國存放外匯和黃金作為准備金,體現了小國對大國(「中心國」)的依附關系。通過無限制買賣外匯維持金塊本位國家貨幣的聯系,即「釘住」後者的貨幣。國家禁止黃金自由輸出,黃金的輸出輸入由中央銀行負責辦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一些拉美國家和地區,以及20世紀20年代的德國、義大利、丹麥、挪威等國,均實行過這種制度。
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都是被削弱了的國際金本位制。1929—1933年世界性經濟危機的爆發,迫使各國放棄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從此資本主義世界分裂成為相互對立的貨幣集團和貨幣區,國際金本位制退出了歷史舞台。

❷ 什麼叫金本位制度

金本位制就是以黃金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

在金本位制度下,黃金具有貨幣的全部職能,包括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直到19世紀70年代,歐洲和美洲的一些主要國家,先後在國內實行了金本位制。

各國的貨幣儲備是黃金,國際結算也使用黃金,黃金可以自由輸出或輸入,當國際貿易出現赤字時,可以用黃金支付。當不同國家使用金本位時,國家之間的匯率由它們各自貨幣的含金量之比——金平價來決定。

金本位制具有自由鑄造、自由兌換、自由輸入輸出等三大特點:隨著金本位制的形成,黃金承擔了商品交換的一般等價物,成為商品交換過程中的媒介,金本位制是黃金的貨幣屬性表現的高峰。

(2)金本位與虛擬貨幣擴展閱讀:

金幣本位制盛行於1880~1914年間,這是金本位貨幣制度的最早形式,也可以稱為古典的或純粹的金本位制。金幣本位制消除了復本位制下存在的價格混亂和貨幣流通不穩的弊病,保證了流通中貨幣對本位幣金屬黃金不發生貶值,保證了世界市場的統一和外匯行市的相對穩定,是一種相對穩定的貨幣制度。

隨著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矛盾的發展,破壞國際貨幣體系穩定性的因素也日益增長起來。英國在拿破崙戰爭期間,美國在南北戰爭期間都曾經停止黃金與紙幣的兌換。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各國紛紛發行不兌現的紙幣,禁止黃金自由輸出,金本位制隨之告終。

❸ 金本位制的疑惑金本位制下金幣與銀幣的貨幣價值比例怎麼算求金融高手解答

在貨幣史上,銀比金更早地充當本位貨幣。比如 1717年英國立法規定1個基尼金幣等同於21個先令銀幣等值,既金銀間價格比為15.2∶1。但在充當貨幣商品方面,黃金遠勝於白銀。西方國家隨著經濟的發展,銀本位制先是過渡到金銀復本位制,19世紀20年代後又為金本位制所取代。到了19世紀末,隨著白銀采鑄業的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白銀價值不斷降低,金銀之間的比價大幅度波動,呈長期下跌趨勢。白銀價格的起伏不穩,加之體重價低不適合巨額支付影響了經濟的發展。隨著19世紀70年代世界銀價暴跌時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的出現,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實行跛行本位制。在該制度下,雖然金幣與銀幣在法律上擁有同樣的地位,但是銀幣事實上被禁止自由鑄造。美國、法國、比利時、瑞士、義大利等都曾實行過這一制度。可以說她是金銀復本位制向金本位制的過渡。除了中國以外,各國先後放棄了銀本位制。如你所說假設當時中國商人把賺到的銀幣都去兌換黃金,英國政府與銀行的黃金豈不是要被吸干?那麼英國的金本位制豈不是要破產?當時銀幣就如同一種國家的法定貨幣只有銀行可以鑄造所以不存在這個問題。等於本位制經歷了三個階段:銀本位制、金銀復本位制、金本位制。這方面擴展知識挺多的看個一兩天估計就能看明白了。望採納~謝謝

❹ 金本位制、本位幣。請盡量詳細,通俗!

金本位制就是以黃金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單位的貨幣價值等同於若乾重量的黃金(即貨幣含金量);當不同國家使用金本位時,國家之間的匯率由它們各自貨幣的含金量之比——鑄幣平價來決定。 本位幣,也稱主幣,是一個國家的基本通貨和法定的計價結算貨幣。所謂基本通貨,是指一個國家的計價標准單位。

❺ 什麼是金本位制,它對經濟產生哪些影響

金本位制就是以黃金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或每單位的貨幣價值等同於若乾重量的黃金(即貨幣含金量);當不同國家使用金本位時,國家之間的匯率由它們各自貨幣的含金量之比--鑄幣平價(Mint Parity)來決定。金本位制於19世紀中期開始盛行。
在歷史上,曾有過三種形式的金本位制:金幣本位制、金塊本位制、金匯兌本位制。其中金幣本位制是最典型的形式,就狹義來說,金本位制即指該種貨幣制度金本位制崩潰的主要原因[編輯本段] 金本位制通行了約100年,其崩潰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黃金生產量的增長幅度遠遠低於商品生產增長的幅度,黃金不能滿足日益擴大的商品流通需要,這就極大地削弱了金鑄幣流通的基礎。 第二,黃金存量在各國的分配不平衡。1913年末,美、英、德、法、俄五國佔有世界黃金存量的三分之二。黃金存量大部分為少數強國所掌握,必然導致金幣的自由鑄造和自由流通受到破壞,削弱其他國家金幣流通的基礎。 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黃金被參戰國集中用於購買軍火,並停止自由輸出和銀行券兌現,從而最終導致金本位制的崩潰。
總的說來金本位這個制度只是貨幣制度中的一種,隨著時代的變遷,實際上金本位制度有其不可提高的一些必然性,個人的見解有下面一些內容,大家可以參考:
金本位制度實際上有三種形式,所以並不能直接說金本位制度優點和缺點,而是要根據三種形式來逐一的分析:
第一、 只有金幣在市面流通的純粹金本位制度,這個制度的黃金本身的制度最高點,當然這個制度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大致如下:
1、優點在於貨幣的貶值幾乎是不可能出現的,因為金幣本身的價值,限定貨物的流通,也就是說金幣本身的擁有量,是貨物之間交流的唯一方式。
2、 只有金幣在市面流通的純粹金本位制度限制商品之間的流動,使貿易無法大幅度的展開,這樣會使商業上的很多機會失去。
3、限制其他國家的發展,而壟斷黃金的國家則發展速度加劇,這樣會出現貿易的嚴重不平衡,制約世界經濟的發展。
第二、金幣與可兌換的銀行券和其他貨幣同時流通的混合金本位制度,是一種調節金本位制度的一個改良的金本位制度,優缺點實際也很明顯:
1、這種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黃金壟斷國家的經濟支出,在一定程度上調動資金的周轉,提高了商品貿易的流動性,加強了商品貿易的互通。
2、由於限制的兌換十分明顯,對於黃金儲備低的國家來說,依舊無法擺脫經濟赤字時候的貿易困境,同時嚴重的阻礙黃金儲備低國家的商品需求,經濟在很大范圍內受到限制。
3、銀行和金融機構的交易在相對的環境下增加,但是金融和經濟依舊脫離十分嚴重,對於銀行來說風險在兌換中加劇,一旦出現通貨膨脹,銀行就會出現危機。
第三、流通中的貨幣全部是可兌換的銀行券,而完全沒有金幣流通的金本位制度,這是又一次的改良,這次的改良實際的效果如下:
1、繼續加大黃金儲備國的經濟支出負擔,對於商品需求也在不斷的擴大,這樣貿易的不均衡,在貨幣流通之下更加的明顯。
2、銀行在兌換之中,貿易獲得實際的利潤,而且國與國之間都需要以美元為交易貨幣,增加美元的壟斷性,同時局限其他國家的貨幣兌換,這樣美國的經濟風險也在加劇。
通過上的優劣分析,大家不難看出,金本位制度尤其一定的好處,特別是在二戰結束以後,對於世界經濟的發展取得很大的成功,但是由於經濟和金融,需要自由的空間,這樣的金本位制度就會失去市場,所以金本位制度是歷史上成功的制度,但是隨著歷史新的一頁翻開,金本位制度自自然而然的出現缺點,那麼淘汰也是必然的事情。

❻ 為什麼金本位制是穩定的貨幣制度

金本位制就是以黃金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或每單位的貨幣價值等同於若乾重量的黃金(即貨幣含金量);當不同國家使用金本位時,國家之間的匯率由它們各自貨幣的含金量之比--鑄幣平價(Mint Parity)來決定。金本位制於19世紀中期開始盛行。在歷史上,曾有過三種形式的金本位制:金幣本位制、金塊本位制、金匯兌本位制。其中金幣本位制是最典型的形式,就狹義來說,金本位制即指該種貨幣制度.
1、金幣本位制
以一定量的黃金為貨幣單位鑄造金幣,作為本位幣;
金幣可以自由鑄造,自由熔化,具有無限法償能力,同時限制其它鑄幣的鑄造和償付能力;
輔幣和銀行券可以自由兌換金幣或等量黃金;
黃金可以自由出入國境;
以黃金為唯一準備金。
金幣本位制消除了復本位制下存在的價格混亂和貨幣流通不穩的弊病,保證了流通中貨幣對本位幣金屬黃金不發生貶值,保證了世界市場的統一和外匯行市的相對穩定,是一種相對穩定的貨幣制度。
2、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
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是在金本位制的穩定性因素受到破壞後出現的兩種不健全的金本位制。這兩種制度下,雖然都規定以黃金為貨幣本位,但只規定貨幣單位的含金量,而不鑄造金幣,實行銀行券流通。所不同的是,在金塊本位制下,銀行券可按規定的含金量在國內兌換金塊,但有數額和用途等方面的限制(如英國 1925年規定在1700英鎊以上,法國1928年規定在215000法郎以上方可兌換),黃金集中存儲於本國政府。而在金匯兌本位制下,銀行券在國內不兌換金塊,只規定其與實行金本位制國家貨幣的兌換比率,先兌換外匯,再以外匯兌換黃金,並將准備金存於該國。

-----------------------------------------------(華麗的分割線)
如果你看了《貨幣戰爭》這本書,你會對這個比較了解。

❼ 使用金本位的貨幣與不屬於金本位的貨幣有什麼區別

金本位下的貨幣發行要以黃金為標的 按照一定的標准來發行 ,比如多少美元等於1盎司黃金 這樣的好處是保證了發行的貨幣有有一個良好的信用基礎 這個時候的貨幣是等於一定數額的黃金的,是有價值的
不屬於金本位下的貨幣,就拿當前來說,是以一國的信用為基礎發行的。這樣的貨幣不和一旦等價物掛鉤 如果不是政府的法定效力的話 是沒有任何價值的
金本位下的貨幣發行由於需要一定的黃金作為發行基礎 而黃金的有限性限制了商業流通的發展,因此會被淘汰 而非金本位下的貨幣沒有這個限制 但是政府按照自己的意願來發行貨幣 必將導致錢不值錢 最後通貨膨脹

❽ 什麼是金本位

金本位即金本位制 (Gold standard),金本位制就是以黃金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單位的貨幣價值等同於若乾重量的黃金(即貨幣含金量);當不同國家使用金本位時,國家之間的匯率由它們各自貨幣的含金量之比——金平價來決定。金本位制於19世紀中期開始盛行。

金匯兌本位制是一種持有金塊本位制或金幣本位制國家的貨幣,准許本國貨幣無限制地兌換成該國貨幣的金本位制。

在該制度下,國內只流通銀行券,銀行券不能兌換黃金,只能兌換實行金塊或金本位制國家的貨幣,國際儲備除黃金外,還有一定比重的外匯,外匯在國外才可兌換黃金,黃金是最後的支付手段。

(8)金本位與虛擬貨幣擴展閱讀

金幣本位制是一種穩定的貨幣制度。黃金自由發揮世界貨幣的職能,促進了各國商品生產的發展和國際貿易的擴展,促進了資本主義信用事業的發展,也促進了資本輸出。金本位制自動調節國際收支,促進了資本主義上升階段世界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金本位制下,匯率固定,消除了匯率波動的不確定性,有利於世界貿易的進行;各國央行有固定的黃金價格,從而貨幣實際價值穩定;沒有一個國家擁有特權地位。但是同時,金本位制限制了貨幣政策應付國內均衡目標的能力,只有貨幣與黃金掛鉤才能保證價格穩定;

❾ 銀本位和金本位的區別


銀本位和金本位的區別如下:

1、概念不同

金本位即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就是以黃金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單位的貨幣價值等同於若乾重量的黃金(即貨幣含金量);當不同國家使用金本位時,國家之間的匯率由它們各自貨幣的含金量之比—金平價來決定。

銀本位制是以白銀為本位貨幣的貨幣制度。通貨的基本單位由定量的銀規定的貨幣本位制。

2、內容不同

金本位用黃金來規定所發行貨幣代表的價值,每一貨幣單位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國貨幣按其所含黃金的重量而形成一定的比價關系。

銀兩本位和銀幣本位兩種類型。銀兩本位是以白銀重量「兩」為價格標准實行銀塊流通。銀幣本位則是國家規定白銀為貨幣金屬,並要求鑄成一定形狀、重量和成色的銀幣;銀幣可以自由鑄造成和自由熔化;銀行券可以自由兌換銀幣或白銀;銀幣和白銀可自由輸出或輸入,以保證外匯市場的穩定。

3、意義不同

金幣本位制是一種穩定的貨幣制度。黃金自由發揮世界貨幣的職能,促進了各國商品生產的發展和國際貿易的擴展,促進了資本主義信用事業的發展,也促進了資本輸出。金本位制自動調節國際收支,促進了資本主義上升階段世界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在貨幣史上,銀比金更早的充當本位貨幣。但在充當貨幣商品方面,黃金遠勝於白金。西方國家隨著經濟的發展,銀本位制現實過度到金銀復本位制,19世紀20年代後又為金本位制所取代。只有墨西哥、日本、印度等還保留銀本位制。

(9)金本位與虛擬貨幣擴展閱讀:

金本位的特點

1、用黃金來規定貨幣所代表的價值,每一貨幣單位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國貨幣按其所含黃金重量而有一定的比價。

2、金幣可以自由鑄造,任何人都可按本位幣的含金量將金塊交給國家造幣廠鑄成金幣。

3、金幣是無限法償的貨幣,具有無限制的支付手段的權利。

4、各國的貨幣儲備是黃金,國際的結算也使用黃金,黃金可以自由輸出與輸入。

5、由於黃金可在各國之間自由轉移,這就保證了外匯行市的相對穩定與國際金融市場的統一。

熱點內容
幣圈中誰的粉絲最多 發布:2025-05-25 07:56:14 瀏覽:201
波場tron算力 發布:2025-05-25 06:53:55 瀏覽:170
中國多久挖一枚比特幣 發布:2025-05-25 06:48:07 瀏覽:980
eth監聽區塊eth余額交易記錄 發布:2025-05-25 06:31:08 瀏覽:683
微電影元宇宙 發布:2025-05-25 06:25:17 瀏覽:817
gtx750ticuda算力 發布:2025-05-25 06:07:04 瀏覽:132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傳輸 發布:2025-05-25 06:06:57 瀏覽:443
散戶合約比特幣 發布:2025-05-25 05:50:49 瀏覽:853
惠州市中心怎麼去 發布:2025-05-25 05:37:29 瀏覽:8
智能合約是區塊鏈上的一個代碼 發布:2025-05-25 05:31:00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