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虛擬幣百科 » 虛擬貨幣犯罪判決

虛擬貨幣犯罪判決

發布時間: 2021-07-02 21:38:57

比特幣成洗錢犯罪新手段,都有哪些經典案例

互聯網上有關比特幣的搜索一直在不斷進行,其價格一直在波動和上漲,並先後突破了3萬美元,4萬美元和5萬美元等多個壁壘。它已經成為虛擬貨幣圈中最受歡迎的投資合同,但是由於市場波動,出於更大的原因,幾乎每個交易日都會進行清算。涉及的巨額資金使一些投資者完全無法平靜下來。當然,對於那些多次獲得利潤的交易者來說,他們自然會賺很多錢,他們的個人財富也會越來越多。因此,在投資虛擬貨幣(例如比特幣)時,當市場急劇波動時,會出現一些快樂和悲傷的現象。

此外,盡管當前比特幣的價格一直在不斷上漲,但在市場上仍然存在很大爭議。許多金融機構持消極態度,認為它是投機性資產,而不是貨幣,因為它缺乏實用性。價值支持,並同時發出了一些警告。此外,印度即將實行加密貨幣禁令,其他國家對虛擬加密貨幣的前景並不十分樂觀,一些罪犯使用其隱藏的洗錢犯罪,因此未來市場趨勢存在許多不確定性。

㈡ 虛擬貨幣涉及金額到達幾百萬怎麼判

這個要看國家的法律規定了,涉及到金額,如果上百萬的話,這個估計判刑會判的很多,這個你可以具體咨詢一下,網上的在線律師。

㈢ 什麼是虛擬貨幣,利用虛擬貨幣犯罪的案例有哪些

舉個例子,比如說網路游戲中使用的游戲幣,事實意義上都是用真實貨幣充值的,或者說是你在游戲中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而得到的游戲獎勵(游戲裝備或等級),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凝結了你的勞動,形成勞動所得,所以當別人侵犯了你在游戲中的虛擬貨幣,即構成犯罪
其形式一般有:游戲詐騙,游戲帳號盜竊等

㈣ 搶劫虛擬貨幣到底該不該歸到犯罪圈,搶了不犯罪

虛擬財產算個人財產嗎?它們也受法律保護嗎?日前一起罕見的搶劫虛擬財產案告訴了我們結果:搶劫虛擬財產一樣獲判搶劫罪。據《法制日報》報道,因迷戀網路游戲,四名青少年使用武力在網吧將一名網路玩家的網路游戲裝備「搶」走。而後,法院認定四名被告搶劫虛擬財產構成搶劫罪,分別判處三年有期徒刑和緩刑,並分別處罰人民幣5000元。本案的判決,標志著對虛擬財產的保護,從虛擬走進了現實。
網路盜賣現象嚴重,用戶遭遇維權難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路游戲已成為年輕人休閑娛樂生活的重要內容,由現實貨幣直接兌換形成的虛擬物品本身也已經具備了數額巨大的財產價值。隨之而來,虛擬財產受侵犯的例子日益增多。
其中,最嚴重的就是虛擬財產失竊案。據新華網新近報道,今年正在讀大三的小張,是網路游戲「夢幻西遊」的老玩家,可是價值3萬多元的網游裝備在一夜之間被盜了。「盜竊案」發生後,小張立馬採取了行動,可尷尬的是想維權卻難維權。一邊,小張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了案,可公安機關不肯立案,因為法律上沒有明確的規定;另一邊,小張與游戲的供應商聯系,但是網易公司的答復卻是,這是一種盜竊的行為,應先向公安機關報案。
無獨有偶。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中,QQ號碼被盜是用戶常遭遇的事,而在遭遇過後,我們常常束手無策,更意想不到的是,它還可能牽涉巨大的經濟損失。據早前《新聞晨報》報道,網友陳學軍發現自己的QQ號「98888」上大批的網友開始掉線,接著幾分鍾之內,「98888」也掉線,再也登錄不進去了,而他自己收藏的QQ號中有46個陸續被「黑」。隨後,陳學軍前往深圳市公安局高新技術園區派出所報案,據估算,其所丟失的46個QQ號涉案金額竟達到60萬元人民幣。
還有一些案例表明,如果消費者可以證明虛擬財產的丟失造成了實體財產權的損害,那麼該財產權還是受到法律保護的。但是,在這類案件中,由於電子證據的易更改性,其證據效力往往大大減弱,而且由於技術原因,很多受害人難以採集足夠的證據,使得相關的權益保護比較困難。
這些事件反映出,網路虛擬財產保護尚不完善,用戶遭遇的除了金錢的損失,最大的痛苦是氣憤與遺憾,更大的尷尬來源於想維權卻難維權。
虛擬財產也是公民合法財產不容侵犯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葉知年曾撰文指出,網路虛擬財產既 可以從游戲開發商處直接購買,也可以從虛擬的貨幣交易市場上獲得,因而虛擬財產已經具備了一般商品的屬性,其真實價值是不言而喻的。
既然如此,耗費了用戶不少時間、心血和金錢的虛擬財產自然也應當是受保護的公民財產。但形成對比的是,玩家們是虛擬世界中的「英雄」,是現實中的消費者,但卻往往也是現實中的「弱者」,虛擬財富與現實世界之間的碰撞在這里真實地反映出來。

㈤ 偽造貨幣犯罪情節嚴重該判死刑嗎

根據目前施行的《刑法》規定,偽造貨幣罪最重處罰是無期徒刑。

根據《刑法》第一百七十條【偽造貨幣罪】偽造貨幣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偽造貨幣集團的首要分子;

(二)偽造貨幣數額特別巨大的;

(三)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中國刑事辯護網提供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偽造貨幣等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偽造貨幣的總面額在二千元以上不滿三萬元或者幣量在二百張(枚)以上不足三千張(枚)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條的規定,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偽造貨幣的總面額在三萬元以上的,屬於「偽造貨幣數額特別巨大」。行為人製造貨幣版樣或者與他人事前通謀,為他人偽造貨幣提供版樣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5)虛擬貨幣犯罪判決擴展閱讀

案例:偽造販賣貨幣 五名被告人分別獲刑並罰金

為了獲取高額的利潤,五名被告人鋌而走險,居然打上了偽造販賣貨幣的主意。近日,福建省龍岩市新羅區人民法院一審分別以偽造販賣貨幣和購買假幣罪判處被告人胡艷南有期徒刑十七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十五萬元。

被告人由傑有期徒刑十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四十萬元。被告人薛玉虎有期徒刑十二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三十五萬元。被告人由甲龍有期徒刑十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十五萬元。被告人石道偉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

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間,被告人由傑向被告人胡艷南、石道偉購買20元面額假人民幣的半成品,後被告人由傑將購買後的假人民幣半成品郵寄至龍岩市新羅區,由被告人薛玉虎、由甲龍在龍岩市新羅區西陂街道石橋村一出租房內為20元面額假人民幣半成品燙制金線。

被告人薛玉虎、由甲龍將燙制金線後的20元面額的假人民幣半成品按被告人由傑提供的買家信息,通過速運發往全國各地。至案發時止,被告人由傑、薛玉虎、由甲龍通過此方式共偽造貨幣總額1114170元進行出售。

2016年2月中旬,被告人由傑、胡艷南為賺取利潤,開始謀劃自己印製20元面額假人民幣,被告人由傑在QQ聊天中知道鍾曉聰(另案處理)存有假人民幣模板,就通過QQ聯繫上鍾曉聰,讓鍾曉聰為其自己及被告人胡艷南提供並調制20元人民幣面額的假幣模板,被告人胡艷南為此給鍾曉聰1000元報酬。

之後被告人胡艷南在家利用鍾曉聰提供的模板印製了10974張20元假人民幣(其中3000張已通過鍾曉聰賣出),印製假幣總面額219480元。

2016年3月份開始,被告人石道偉為賺取利潤,自己購買了電腦、彩色列印機、燙金機等設備自己印製假人民幣,至案發時止,共偽造了24張20元版本的假幣,面額共計480元。

2015年12月14日至2016年1月4日,被告人胡艷南向網友「曉曉」購買半成品的20元面額假人民幣,金額共計801000元,後通過支付寶交易的方式分18次出售給被告人由傑。被告人由傑將該假人民幣寄至龍岩市新羅區,再由被告人薛玉虎、由甲龍燙制金線後進行出售。

2016年2月19日至20日,被告人石道偉向網友「不良帥」購買半成品的面額20元假人民幣,金額共計24000元,後通過支付寶交易的方式出售給被告人由傑。被告人由傑將該假人民幣寄至龍岩市新羅區,由被告人薛玉虎、由甲龍燙制金線後進行出售。

㈥ 竊取虛擬貨幣如何定罪

2018年2月10日消息,2017年9月4日,國家七部委發布生效了規制代幣發行活動的《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公告中對於各類代幣及「虛擬貨幣」的性質做出了明確定義:不由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盡管如此,不能否認的是,各類「虛擬貨幣」仍然具有一定的財產價值,是持有人的財產的一部分。那麼,對此類代幣實施的偷竊行為,究竟應當如何認定其行為性質呢?

筆者擬通過一則有關新聞報道及相關案例對此類問題進行探討,以起到保護「虛擬代幣」持有人的合法權益的作用。

偷竊比特幣

近日,一則新聞報道稱,北京海淀警方破獲一起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案。嫌疑人仲某利用自己管理員的許可權,修改公司電腦內應用程序,盜取100個比特幣,還未來得及銷贓,仲某便被警方抓獲。目前,仲某因涉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被刑事拘留。

從報道中可以看到,對於行為人偷竊比特幣的行為警方是以涉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而對其予以刑事拘留的。我國《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條規定的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指的是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干擾,造成計算機信息系統不能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或者對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後果嚴重的,以及故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影響計算機系統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行為。

虛擬貨幣的財產屬性

筆者看來,該罪名在我國《刑法》第六章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之中,即該罪名保護的法益實質上是我國社會的公共秩序,而並非數字貨幣持有人的財產利益,實際上否認了數字貨幣的財產價值,而是僅僅將其作為一種計算機系統中的數據或系統功能而進行保護的。這樣的做法筆者認為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首先,我國2013年發布的《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中提到,雖然比特幣被稱為「貨幣」,但由於其不是由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並不是真正意義的貨幣。比特幣具有沒有集中發行方、總量有限、使用不受地域限制和匿名性等四個主要特點。因為其在性質上來看應當屬於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通知》中也明確提到,比特幣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但是作為一種虛擬商品,其背後所具備的財產價值不可忽視。

其次,我國去年10月1日生效的《民法總則》第一百二十七條規定:法律對數據、網路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盡管只是對網路虛擬財產的保護做出了原則性的規定,但是不能否認的是這表明了我國對於網路虛擬財產的保護態度。雖然我國尚未有針對數據與網路虛擬財產保護的專門法律,但是從民法總則的規定來看,預測未來必然會有相關內容的立法。

最後,從相關案例中我們也能夠看到,我國司法實踐中對於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財產屬性的認可。2013年4、5月,劉某預謀成立比特幣交易平台,遂招募金某、黃某金(均已判刑)共同組建 「比特幣」交易平台。期間,劉某、黃某金、金某和被告人賀某除了其他直接盜取客戶資金的行為外,還頻繁通過變賣客戶的比特幣來兌現人民幣,轉走了網站上的120個比特幣。最終法院以詐騙罪對被告人予以定罪處刑,被告人所轉走的比特幣也是被納入了受害人的財產損失中的。因此,從司法案例中也可得出國家對於比特幣等虛擬貨幣財產屬性的認可。

基於以上原因,筆者認為,對於偷竊虛擬貨幣的行為僅以涉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予以規制,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我們應該正視其背後所隱藏的財產價值,考慮我國《刑法》中侵犯財產犯罪罪名的適用。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有效保護我國數字貨幣持有人的合法權益與財產。


㈦ 盜取我的雷達幣價值12000多元虛擬幣夠判刑嗎

應當進行物價評估,如果價值超過三千元以上就涉嫌詐騙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果不足三千元就不構成犯罪,就不能判刑。

㈧ 江蘇比特幣第一大案破獲,上繳國庫31萬個比特幣,案由是什麼

“幣圈第一大案”PlusToken案二審在江蘇·鹽城宣判。案件涉及參與人員200餘萬人,層級關系多達3000餘層,涉案數字貨幣總值逾400億元。

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一份二審刑事裁定書,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一審判決,被告人陳波、丁贊清、彭一軒等14名被告人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被告人陳滔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判處二年至十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19年初 ,鹽城公安機關接到報警,有人利用Plustoken網路平台進行傳銷犯罪,鹽城市公安機關對涉案嫌疑人立案偵查。

在公安部協調組織下,專案組民警分赴萬那杜、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配合當地警方成功將藏匿在境外的27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同時在境內也抓獲1名主要犯罪嫌疑人。

20年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將涉嫌傳銷犯罪的82名骨幹成員全部抓獲。

㈨ 摧毀利用虛擬幣交易販毒團伙,這些涉案人員會被判死刑嗎

這要區分不同的涉案人員在這個案件里所起的作用,如果是首要分子罪行,嚴重可能會被判死刑,因為我國刑法對不同的犯罪行為是有不同的處理的。

熱點內容
調研組在調研btc天 發布:2025-05-18 04:19:18 瀏覽:556
數字貨幣ddm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8 04:14:59 瀏覽:266
怎麼算摩擦力的能量 發布:2025-05-18 04:13:26 瀏覽:694
幣印礦池dcr算力驟減 發布:2025-05-18 04:11:52 瀏覽:646
虛擬貨幣唯有茅台和比特幣 發布:2025-05-18 03:56:07 瀏覽:944
比特幣挖礦不是浪費錢 發布:2025-05-18 03:51:32 瀏覽:403
usdt如何賣出人民幣 發布:2025-05-18 03:43:08 瀏覽:417
元宇宙區塊鏈代幣yyz 發布:2025-05-18 03:42:28 瀏覽:419
測繪次新元宇宙 發布:2025-05-18 02:37:55 瀏覽:970
比特幣轉讓幣手續 發布:2025-05-18 02:37:53 瀏覽: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