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套利沒利差
① 在外匯市場中利用利差進行無風險套利
實際上有很多不可預知因素:如戰爭突發事件等引起匯率大的波動,點差巨增,甚至兩邊打,重倉會暴掉的,輕倉賺利息則無意義。另外一些外匯經紀商的信譽問題,一年時間不算短啊,公司關門怎麼辦?而大的公司又不可能不收利息啊。這種方法能行的話,索羅斯巴菲特不早就幹了?為什麼巴菲特去年還虧了幾十億呢?
② 請問,為什麼匯率差大於利率差,就應反向套利,即將資金從利率高的市場調往利率低的市場進行存放
根據利率平價理論,利率高的貨幣遠期貶值,當利率高的貨幣貶值率(匯率升水或貼水率)小於利差時,套匯者會將利率低的貨幣兌換成利率高的貨幣進行存放,獲取利差;實際獲得收益為利差-匯水率;稱為套利;高匯水率大於利差時,利差-匯水率小於零,套利則會損失,而反向操作則會獲利:匯水率-利差,這是利用不同時間的匯率差低購高拋的交易行為,是時間套匯.
③ 利差交易是什麼意思 如何運用利差套利
利息套匯(Interest Arbitrage),又稱套利,是指投資者根據兩個國家金融市場上短期利率水平的高低不同,從利率較低的國家借入資金,將其在即期外匯市場上對換成利率較高的國家的貨幣,並在那個國家進行投資,或直接將自由資金從利率較低的國家調往利率較高的國家進行投資,以賺取利差收益的一種交易。 根據是否對套利交易所涉及的外匯風險進行了抵補,套利可分為未抵補套利(Uncovered Interest Arbitrage)和抵補套利(Covered Interest Arbitrage)。 未抵補套利是指將資金從利率低的貨幣轉向利率高的貨幣,從而賺取利率差額的收入,但不同時進行反方向交易軋平頭寸。這種套利要承受高利率貨幣貶值的風險,具有投機性。 假設在國內,一年期國庫券的年利率為3%,而美國的一年期國庫券的年利率為5%,當時即期外匯市場上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為7.76人民幣/美元。如果以企業想將手頭上暫時閑置的資金100萬美元進行1年期的投資。那麼它現在面臨兩種選擇。一是在國內將美元兌換成人民幣,購買國內的國庫券,那麼到期連本帶息可收到779.28萬人民幣。二是其將100萬美元投資於美國的國庫券市場,到期使連本帶息可收回105萬美元。這兩種投資選擇孰好孰差,就要取決於投資期滿時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的即期匯率。如果匯率繼續維持在7.76的水平,那麼企業將從美國國庫券市場上的所得兌換成814.8萬元人民幣,那麼其將獲利35.52萬元。 然而,相隔1年,外匯市場上的匯率不可能仍然維持在原來水平上。還而言之,投資期滿時的即期匯率往往與進行投資時的即期匯率部一樣,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如果投資結束時的匯率為7.86人民幣/美元,即美元升值,這樣收回的美元投資(105萬美元)可兌換成825.3萬元人民幣。投資者除了獲得利息收入,還可以有一定的外匯收益。但是根據實際的外匯市場,一般情況下,利率較高的國家的貨幣往往匯率會下跌,而利率較低的國家貨幣匯率往往會上升。因此匯率下跌到7.42以下,那麼投資者將在美國市場上的收益兌換成的人民幣會小於其直接在國內進行投資的收益。 總而言之,未抵補套利由於匯率的不確定性,其結果也是不確定的。 抵補套利是指在較低的利率水平上借入一種貨幣,通過即期外匯交易將其兌換成利率水平較高國家的貨幣並用來投資以賺取利差收益。與此同時,為了防止在投資期間匯率變動的風險,這種套利通常與掉期交易結合進行,即從較高的利息收入中減去做掉期交易時買入現匯、賣出期匯所支付的成本,賺取一定的利潤。 假設,國內外匯市場上,人民幣對美元的即期匯率是1美元=7.76-7.78人民幣,一年期的匯率預測為1美元=7.68-7.70人民幣,美國的一年期利率為5.25%,而國內的利率為3.06%。假定一外資企業在美國市場上買進現匯100萬美元,存放在美國銀行收取利息。同時賣出一年期期匯100萬美元,以防止匯率變動的風險。 掉期成本:買入現匯100萬美元,付出778萬元人民幣。賣出一年期期匯100萬美元,收入768萬元人民幣。掉期成本10萬元人民幣。 利息收支:利息收入 100×5.25%×7.68=40.32萬元,利息成本 778×3.06%=23.81萬元,這樣的話利息凈收益為16.51萬元人民幣。套利凈收入等於利息凈收益減去掉期成本,為6.51萬元。 由此可見採用抵補套利,即使在當前某種貨幣匯率情勢不看好的情況下,也可以根據利率之間的差異進行套利,獲得一定的收益。
④ 如何套利當遠期匯率為多少時無套利機會
匯率不變情況下,由於利率差的存在可以套利,做法:借人民幣即兌換成美元,進行美元投資,到期時,美元投資本利收回再兌換成人民幣,減去借人民幣的本利,即為收益,理論上收益為利差1%。
根據利率平價理論,當利率高的貨幣貶值,貶值率與利差一致的時候就沒有套利的機會了,本例中以一年期為例,理論上當遠期匯率=6.6*(1-1%)=6.534時無套利機會
⑤ 什麼是套利套匯
套利:客戶將所持有的利率較低的外幣買賣成另一種利率較高的外幣從而增加存款的
利息收入。
套匯:客戶利用外匯匯率的頻繁變動,可以通過買賣外匯贏得匯差收益。
如何實現盈利
1.套利:就是將存款利率較低的外幣兌換成利率較高的外幣,獲取更高的利息收益。例如:現在日元一年期存款利率僅為0.0215%,1,000,000日元存一年之後僅能獲得215 日元的利息,這頂多也就是2美元,不到20元人民幣。假設在美元兌日元的匯率為108時將 1,000,000日元兌成9260美元,而美元一年期存款利率為4.4375%,一年之後可得利息410美元,假設匯率未變,合44280日元,比把日元存上一年多賺44065日元,相當於408美元,或約3000多元人民幣。
2.套匯:套匯的基本原則是低買高賣。例如:原有10000美元,在美元兌馬克升至 1.90時買入19000馬克,在美元兌馬克跌至1.82時賣出馬克,換回10440 美元,這相當於在馬克匯率低時買進、匯率高時賣出。這樣買賣一個回合可以賺取440美元的匯差收益。
⑥ 幾種利差套利操作介紹
幾種套利方式簡介 利差套利操作對提高固定收益投資組合回報大有裨益。幾種常見的套利策略包括: 1、使用7 天正回購融資,同時買入央行票據或短期融資券; 2、使用7 天正回購融資,同時申購貨幣市場基金; 3、央行票據和短期融資券之間的信用利差套利。 限於市場流動性,目前的信用利差套利在實現上存在一定障礙,但隨著債券市場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套利操作的交易成本必然逐步降低,可行性也會逐漸增強。 套利策略損益分析 幾種套利方式中,使用 7 日正回購融資,同時申購貨幣市場基金的方法,回報較為穩定風險相對較小;使用7 日正回購融資,同時買入央行票或買入短期融資券的套利方式,在操作方法基本一致,但央票流動性要好於短期融資券,信用風險也小於短融,收益也略低。信用利差套利在幾種套利方式中收益較高,此外情景分析還表明:假定利差不變,當收益率曲線上移時該套利操作回報上升。 幾種套利方式簡介 本文關注的重點主要是當前市場環境下存在一些套利機會。在市場收益率普遍較低的情況下,恰當運用套利機會將對提高投資組合收益有所幫助。盡管本文討論的某些套利策略受市場流動性所限,在實際操作中存在一定障礙,但隨著債券市場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套利操作交易成本必然逐步降低,可行性也會逐漸增強。 ·使用質押式正回購融資,同時買入央行票據的套利操作 從目前的市場利率看 7 天回購利率和央行票據之間存在較為穩定的利差;1Y期央行票據和7 天回購的利差約為50~55bp;3M 期央行票據和7 天回購利差大約在35~40bp。可以在交易日T 進行7 天正回購融入資金,並用融入的資金購買央行票據;在交易日T+7 賣出央行票據獲得資金,並用此資金支付7 天正回購的本金和利息。該方法不佔用資金,但會佔用現券,即在交易日T 進行正回購融資時,套利操作人手中必須持有可以作為抵押券的現券。 ·使用質押式正回購融資,同時買入短期融資券的套利操作 套利操作方法與上相同,只不過在交易日T 買入短期融資券,而非央行票據。由於短期融資券收益率比同期限央行票據高,此方法可獲得較高收益;但應注意的是短期融資券流動性較央行票據略差,套利操作風險也相應較高。投資者在進行套利操作時應選取信用評級高且流動性好的短融。另外,06 年短期融資券發行利率有較大幅度提升,相應券種二級市場收益率也有較大提高,與當前回購利率利差較大,選擇此類券種進行套利操作獲利更高。 ·使用質押式正回購融資,同時申購貨幣市場基金的套利操作 由於貨幣市場基金年化收益率較為穩定(大多數貨幣市場基金7 天年化收益率在1.9%~2.0%之間),與7 天正回購利率利差穩定,且無申購贖回手續費;套利回報較穩定,風險相對較小。但需要指出的是,贖回貨幣市場基金時,資金到帳日和贖回申請日之間可能相隔2~3 個工作日;而且基金管理人有權拒絕或暫停基金投資者的申購申請。 圖1:7 天正回購和央行票據(短期融資券 / 申購貨幣市場基金)套利策略流程圖 資料來源: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 ·央行票據和短期融資券之間的信用利差套利 期限相近但發債主體資信等級不同的債券之間存在信用套利機會,例如期限相近的短期融資券和央行票據。以剩餘期限在1 年左右的短期融資券和央行票據為例,其利差在60bp 左右;可構建如下的套利操作: 交易日 T,進行7 天買斷式逆回購融入央行票據,立即將融入的央票賣出,再用賣出央票獲得的現金購買短期融資券,對短期融資券進行正回購操作,以融入的資金覆蓋買斷式逆回購的融券成本;若上述交易均在1 日之內完成則基本不佔用資金和現券。交易日 T+7,買斷式逆回購到期,買入央票,完成買斷式逆回購交易,獲得現金用於覆蓋買入央行票據的成本;正回購到期,支付交易對手本息,獲得短期融資券,立即將其賣出,並用獲得現金覆蓋完成正回購交易須支付的本息。套利操作流程圖如下。圖2:央行票據和短期融資券套利操作在交易日T 的流程圖 圖3:央行票據和短期融資券套利操作在交易日T+7 的流程圖
⑦ 幾種利差套利操作介紹。
幾種套利方式簡介 利差套利操作對提高固定收益投資組合回報大有裨益。幾種常見的套利策略包括: 1、使用7 天正回購融資,同時買入央行票據或短期融資券; 2、使用7 天正回購融資,同時申購貨幣市場基金; 3、央行票據和短期融資券之間的信用利差套利。 限於市場流動性,目前的信用利差套利在實現上存在一定障礙,但隨著債券市場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套利操作的交易成本必然逐步降低,可行性也會逐漸增強。
套利策略損益分析 幾種套利方式中,使用 7 日正回購融資,同時申購貨幣市場基金的方法,回報較為穩定風險相對較小;使用7 日正回購融資,同時買入央行票或買入短期融資券的套利方式,在操作方法基本一致,但央票流動性要好於短期融資券,信用風險也小於短融,收益也略低。信用利差套利在幾種套利方式中收益較高,此外情景分析還表明:假定利差不變,當收益率曲線上移時該套利操作回報上升。 幾種套利方式簡介 本文關注的重點主要是當前市場環境下存在一些套利機會。在市場收益率普遍較低的情況下,恰當運用套利機會將對提高投資組合收益有所幫助。盡管本文討論的某些套利策略受市場流動性所限,在實際操作中存在一定障礙,但隨著債券市場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套利操作交易成本必然逐步降低,可行性也會逐漸增強。
·使用質押式正回購融資,同時買入央行票據的套利操作
從目前的市場利率看 7 天回購利率和央行票據之間存在較為穩定的利差;1Y期央行票據和7 天回購的利差約為50~55bp;3M 期央行票據和7 天回購利差大約在35~40bp。可以在交易日T 進行7 天正回購融入資金,並用融入的資金購買央行票據;在交易日T+7 賣出央行票據獲得資金,並用此資金支付7 天正回購的本金和利息。該方法不佔用資金,但會佔用現券,即在交易日T 進行正回購融資時,套利操作人手中必須持有可以作為抵押券的現券。
·使用質押式正回購融資,同時買入短期融資券的套利操作 套利操作方法與上相同,只不過在交易日T 買入短期融資券,而非央行票據。由於短期融資券收益率比同期限央行票據高,此方法可獲得較高收益;但應注意的是短期融資券流動性較央行票據略差,套利操作風險也相應較高。投資者在進行套利操作時應選取信用評級高且流動性好的短融。另外,06 年短期融資券發行利率有較大幅度提升,相應券種二級市場收益率也有較大提高,與當前回購利率利差較大,選擇此類券種進行套利操作獲利更高。
·使用質押式正回購融資,同時申購貨幣市場基金的套利操作 由於貨幣市場基金年化收益率較為穩定(大多數貨幣市場基金7 天年化收益率在1.9%~2.0%之間),與7 天正回購利率利差穩定,且無申購贖回手續費;套利回報較穩定,風險相對較小。但需要指出的是,贖回貨幣市場基金時,資金到帳日和贖回申請日之間可能相隔2~3 個工作日;而且基金管理人有權拒絕或暫停基金投資者的申購申請。
圖1:7 天正回購和央行票據(短期融資券 / 申購貨幣市場基金)套利策略流程圖
資料來源: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 ·央行票據和短期融資券之間的信用利差套利 期限相近但發債主體資信等級不同的債券之間存在信用套利機會,例如期限相近的短期融資券和央行票據。以剩餘期限在1 年左右的短期融資券和央行票據為例,其利差在60bp 左右;可構建如下的套利操作:
交易日 T,進行7 天買斷式逆回購融入央行票據,立即將融入的央票賣出,再用賣出央票獲得的現金購買短期融資券,對短期融資券進行正回購操作,以融入的資金覆蓋買斷式逆回購的融券成本;若上述交易均在1 日之內完成則基本不佔用資金和現券。交易日 T+7,買斷式逆回購到期,買入央票,完成買斷式逆回購交易,獲得現金用於覆蓋買入央行票據的成本;正回購到期,支付交易對手本息,獲得短期融資券,立即將其賣出,並用獲得現金覆蓋完成正回購交易須支付的本息。套利操作流程圖如下。圖2:央行票據和短期融資券套利操作在交易日T 的流程圖 圖3:央行票據和短期融資券套利操作在交易日T+7 的流程圖
⑧ 匯差、利差和價格差是怎麼形成的投機者又是如何套利的有何影響以及應對方法
匯差和利差的產生與銀行間遠期掉期利率有關,也與公開市場的市場預期有關。從我個人來說,可以利用近期貸款利率和遠期利率差進行套利。過多的套利行為會使倆個市場趨向平衡。市場是最好的應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