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德虛擬貨幣
『壹』 我的古幣的市場價值是多少
天命汗錢滿文小平光背 40元
天命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80元 明萬曆四十四十年我國東北地區女真族頭領努爾哈赤,改後金為大清,建元天命,其間鑄天命通寶,面文為老滿文、漢文兩種,滿文錢,面文左右上下序讀,光背無文,小平錢徑2.7--2.8厘米,重5.46。4克,外郭不規整,赤銅,為女真族第一代貸幣,距創有文字僅50餘年。漢文錢,面文真書,直讀光背,錢徑2.6厘米,重4.6--6克,傳世漢文錢少於滿文錢,然較順治以下諸錢為少。
天命通寶篆書折十背滿文 15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5元 順治元年鑄。1644年李自克攻入北京,崇禎自縊煤山,清兵乘明亂入關,適逢吳三桂請兵書來,遂至山海關,敗李自成於一片石,李敗回北京,即皇帝位,第二天撤兵回陝,九月世祖回到北京,十月即皇帝位,十二月撤兵回陝,九月世祖到北京,十月即皇帝位,十二月鑄順治通寶,面文楷書直讀,按背文分為五式,一式仿明錢,光背,徑2.4厘米,重3.6克,二式漢字錢仿會昌開元,鑄局各於穿上下左右。計22字,工戶同福臨東江宣原陝薊昌西河寧廣浙荊延陽雲襄。徑2.5--2.6厘米,重3.8--4.5克,三式權銀一厘錢,穿左一厘,穿右鑄局名。工戶同福臨東江宣原陝薊昌西河寧廣浙之十七字,徑2.6厘米,重4.4克,五式為滿漢文錢:臨寧原同宣江東河薊浙陝昌十二局,徑2.8厘米,重4—5克。二式未見西廣,一厘米同福江較少。另有合背錢,仿明制記重,記值當十大錢,徑4.8厘米,重20克以上。順治錢奠定了有清一代錢幣基礎,為嗣後各代所沿襲。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二」 6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戶」 8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一」 4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戶」 4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工」 1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工」 12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同」 7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浙」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福」 2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陽」 7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左「延」 4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延」 25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延」 45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南」 50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宣」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宣」 15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寧」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昌」 6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東」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荊」 8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荊」 2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河」 2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同一厘」 6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東」上下「一厘」 13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東一厘」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福一厘」 2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戶一厘」 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工一厘」 8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江一厘」 2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原一厘」 2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宣一厘」 2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薊一厘」 3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浙一厘」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河一厘」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昌一厘」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陽一厘」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十二種監局 4元
順治通寶楷書大樣背上「福」 500元
順治通寶楷書折二背寶泉局 5000元
順治通寶楷書折二雕母背「原」 20000元
順治通寶楷書折十背「十一兩」 50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羅漢錢 10元 聖祖康熙年間鑄,面文楷書直讀,背記局,分滿文,滿漢文二種,滿文錢仿順治四式,背寶泉、寶源二局,滿漢文錢仿順治五式,穿左為滿文寶,穿右為漢文記局名;同福臨東江,宣原蘇薊昌,南河寧廣浙,台桂陝雲漳。尚有鞏西二字,徑2.5--2.7厘米,重3.8--5.6克。另有少數背星、月紋及合背錢,記地支錢。當十大錢徑4.7厘米,傳世以背鞏,西,當十大錢罕見,背大字廣,南,面文雙點通背東者亦少見。記地支錢更罕。.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十四種監局 3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小「台」 4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大「台」 15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西」 30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鞏」 20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漳」 1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桂」 2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南」 3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廣」 10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大清」 8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南」星月 4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子」 25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丑」 25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寅」 25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巳」 25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干支「福」 2500元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寶源局雕母 12000元 世宗雍正年間鑄,胤禎得隆科多,羹堯之助,以謀取得帝位。雍正通寶面文楷書,直讀,背穿左為滿文寶字,穿右滿文記局,泉源浙武河昌雲蘇南安黥鞏濟晉台川。雍正錢按順治四式,形態工整,規格統一。在清代諸錢中居少而精地位,一般徑2.6--2.8厘米,重3.6--4.5克。存世尚有寶黔折二大錢,徑3.1厘米,甚罕見,合背錢亦稀少。.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寶泉局雕母 15000元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多局監造普品 3元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背寶安局 10元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晉局 10元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濟局 10元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背寶川局 80元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背寶南局 180元
雍正通寶楷書折二背寶黔局 2000元
--
清
名稱書體特徵幣形 參考價 文字說明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多局監造普品 1元 高宗乾隆元年始鑄。面文楷書直讀,背文沿雍正滿文穿左為寶,穿右為鑄局名,新疆紅錢穿左滿文,穿右為維吾爾文。計有泉源直蘇昌浙福武南川濟晉陝鞏安雲黔台伊,庫車,葉爾羌,葉爾奇木,阿克蘇,烏汁,喀會,和田。幣材多用黃銅、青銅、新疆用紅銅,一般徑2.2--2.5厘米,重2.4--4.8克,分大樣,小樣,少數錢背有星、漢字,又有記年,記值,合背,吉語等錢。傳世以雕母珍貴。...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背上「福」 250元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背右「福」 220元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背阿克蘇局 5元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雕母 4500元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合背 150元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背寶陝局雕母 8000元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母錢 1500元
乾隆通寶楷書折十背寶鞏局 5000元
乾隆通寶楷書特大型背寶泉局 3800元
嘉慶通寶楷書折二背寶泉局 10元 仁宗嘉慶年間鑄。面文楷書直讀,背滿文穿左為寶,穿右為鑄局名;泉源直蘇昌浙福武南川晉陝鞏雲東黔,伊,阿克蘇,幣材含鉛錫各半,故錢質灰暗脆弱,一般徑2.2---2.6厘米,重2--4克,少數錢可見星月紋,另有吉語錢,如福康壽寧,天下太平等。此時的大清朝已是日薄西山。傳世元珍稀品。
嘉慶通寶楷書小平背「桂」 500元
嘉慶通寶楷書折二背「桂」 10000元
嘉慶通寶楷書折二背寶直局 400元
嘉慶通寶楷書折二背寶蘇局寬緣 100元
嘉慶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雕母 5000元
嘉慶通寶楷書折二背寶源局雕母 6000元
嘉慶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源局雕母 6000元
嘉慶通寶楷書折十背寶川局 3500元
道光通寶楷書折二背寶泉局 10元 宣宗道光年間鑄。形制同嘉慶錢,面文楷書,直讀;背滿文記局名:泉源直蘇南昌武川浙福晉陝廣桂雲東黔,伊犁,阿克蘇,庫車,寶新。道光錢製作粗糙,大小不一,輕重懸殊,一般徑2.2--2.4厘米,重2.5--3.6克,清廷由於入不敷出,新疆阿克蘇,庫車,寶新三局始鑄虛值析五,當十錢,亦是清錢虛值錢之始。傳世幾無稀罕之品。...
道光通寶楷書小平背「壹分」 300元
道光通寶楷書小平背「十八年」 20元
道光通寶楷書小平背阿克蘇局精鑄 500元
道光通寶楷書折三背阿克蘇局 1000元
道光通寶楷書小平背寶蘇局雕母 8000元
道光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雕母 5000元
道光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源局雕母 4500元
咸豐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鐵母 2000元 文宗咸豐年間鑄。面文楷書直讀,背滿文記局,滿漢文記局,漢文記值,記重,種類繁多,小平錢稱通寶,當四,五,八十,五十,稱重寶,當八十,百,二百,五百,千稱元寶,其時軍費大增,國庫空虛,使物價飛漲,貨幣嚴重貶值。小平錢徑2.2---2.6厘米,重2.4---4.2克。同是重寶錢,當五十大者徑6厘米,重80克,小者徑4.6厘米,重30克,當百元寶錢更是盡出洋相,重者296克,輕者36克,形制極其混亂。咸豐錢品類浩繁,僅中國歷史博物館珍藏達917種,鑄局有:泉源直薊福陝昌河德晉雲東武桂浙濟台蘇鞏川黔南廣,伊犁,迪化,葉爾羌,庫車,阿克蘇,喀會,傳世以小平雕母,寶福局計值,計重錢少見,新疆寶迪局當八十為珍品。.
咸豐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雕母 4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背寶泉局「當五」戴書 6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大樣背「伍文」 3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拾文」 8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拾文」 28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鐵線珍寶背「當十」 2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雕母 5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泉局 35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星月「當五十」 5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二十背寶泉「當百」 3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二十背寶泉「當百」星月 8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泉「當百」雕母 1000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泉局「當五百」 500元
咸豐元寶楷書特大型背寶泉局「當千」 900元
咸豐重寶楷書小平背寶源局「當五」 2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背寶源局「當五」 5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源局「當十」 5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二十背寶源局「當百」 40元
咸豐元寶楷書大型背寶源局「當五百」 500元
咸豐元寶楷書大型背寶源局「當千」 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源局「當十」 1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寶直局「當五十」 6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二十背寶直局「當百」 80元
咸豐重寶楷書小平背寶薊局「當五」 6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小平背寶薊局「當十」 8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薊局「當十」 7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寶薊局「當五十」 28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二十背寶薊局「當百」 1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濟局「當十」 1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寶濟局「當五十」 150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濟局「當百」 1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背寶德局「當十」 4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德局「五十」 25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十背寶德局「當五十」 20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二十背寶德局「當百」 25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陝局「當十」 1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陝十」 220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五十背寶陝局「五百」 3000元
咸豐元寶楷書特大型背寶陝局「當千」 3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鞏局「當十」 8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十背寶鞏局「五十」 35元
咸豐重寶楷書大型背寶鞏局「當百」 5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五十背寶鞏局「五百」 300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五十背寶鞏局「當千」 300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二十背寶河局「當五百」 420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河局「當千」 5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浙局「當三十」 2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背寶浙局「當二十」 18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寶浙局「當四十」 3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大型背寶浙局「五十」 3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十背寶浙局當頭「百」 20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浙當十」 5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浙四十」 5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五十」 2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特大型背「浙當百」 7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當頭十」 3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大清背寶福局「一十」 25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十背「二十」 1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桂局「五十」 8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昌局「五十」 25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安局「當五十」 28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雲局「當五十」 3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小平背寶迪局「當八」 10元
咸豐重寶楷書小平背寶迪局「當十」 5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迪局「當五十」 5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十背寶伊局「當五十」 24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伊局「當四」 280元
--
清
名稱書體幣形特徵 參考價 文字說明
祺祥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 3800元 穆宗祺祥年間鑄。其時穆宗初登帝位,由載垣,肅順八大臣輔佐政,改元祺祥,並鑄祺祥通寶,重寶錢。未久慈禧攝政即改元同治,祺祥錢未及通行。面文楷書直讀,背滿文計局,小平徑2.5---2.8厘米,重寶當十錢徑35厘米,重12.5克上下。又有合背錢,祺祥錢傳世均甚少。...
祺祥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源局 2800元
祺祥通寶楷書小平背寶蘇局 20000元
祺祥通寶楷書小平背寶雲局 1000元
祺祥通寶楷書小型背寶鞏局 35000元
祺祥重寶楷書折五背寶源局「當十」 3500元
祺祥重寶楷書折五背寶泉局「當十」 6800元
祺祥重寶楷書折五背寶鞏局「當十」 35000元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多局監造普品 2元 穆宗同治年間鑄。因咸豐大錢造成混亂,平錢用途日減,致使許多省局停鑄,此錢面文楷書,直讀,背滿文記局,計有:泉源直蘇昌浙福濟雲廣桂鞏川東武台陝南晉黔,伊犁,阿克蘇,此錢銅差質輕,一般徑2.2--2.5厘米,重2--3.6克,近期發現一枚背滿漢文,寶東錢,徑2.5厘米,重5.5克,以輔西氏古錢大辭典,套子錢20品描圖之缺,重寶面文同小平錢,背有計值者,徑2.3--3.8厘米,重6--12克,傳世當十個別局較少見。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寶雲局「八」 15元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雕母 7000元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部頒各局樣錢 700元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新十」 8元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背阿無蘇局「當五」 5元
同治通寶楷書折五背寶泉局「當十」 10元
同治通寶楷書折五部頒各局樣錢 1200元
同治通寶楷書折五背寶伊局「當四」 2000元
同治通寶楷書折三背寶鞏局「當五」 8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金」、「宇」 8元 德宗光緒年間鑄。通寶面文多為楷書,少數局亦有篆書,背滿文記局名,漢文年叫記年錢。計有:泉源蘇直浙昌福武南晉陝川廣桂雲黔津沽漳河吉寧東奉新,伊犁,庫車,阿克蘇。另有背記值,星月紋及合背錢,一般徑2--2.4厘米,重1.8--3克。廣東,福建,天津,吉林有機制錢,山西寶晉局鑄大通寶錢徑4.8厘米,重24.2克,吉語錢等。重寶面文較通寶錢清秀工整,楷書直讀背滿文記局名,漢文記值,傳世以雕母為珍品,貴州發現一枚通寶當百小錢,徑2.4厘米,重2.73克,試問此錢何以流通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日」、「往」 8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來」、「列」 8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宙」 8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下「村」 1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蘇」精品 18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白銅背上「福」 15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桂」 25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星月 25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源局雕母 55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部頒各局樣錢 800元
光緒通寶楷書折五背寶泉局「當十」雕母 650元
光緒通寶楷書折二背寶蘇局「當五」 10元
光緒通寶楷書折二背寶源局「當十」 10元
光緒通寶楷書折二背寶源局「當十」 10元
光緒通寶楷書折五部頒各局「當十」 12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寶薊局機制 14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庫平廣一錢」 25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官板四分」 6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寶直局機制 500元
光緒通寶楷書折二背奉天紫銅機制幣 180元
天子萬年楷書折五背江南局機制幣 5000元
一統大清楷書折五背江南局機制幣 3000元
宣統通寶楷書小平小型背寶泉局 7元 清末代皇帝宣統年間鑄。面文楷書直讀,背滿文記局,泉源福廣,小平錢徑1.2---2.4CM,當十徑2.5--3.7CM,近期發現庫車當十錢,寶新當十錢新疆紅錢,為宣統通寶增加新品,徑2.2CM,重3.6克傳世較多。.
宣統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 20元
宣統通寶楷書小平小型背寶鞏局機制 10元
宣統通寶楷書小平小型背寶福局機制 25元
宣統通寶楷書小平小型雕母寶泉局 6500元
天國通寶楷書折五背「通寶」 30000元 太平天國於癸好三年佔領南京時鼓鑄的折十大錢,面文「天國」楷書直讀,背文「通寶」橫讀,徑3.75CM,穿0.95CM重27克,通寶者,表示太平天國通用之寶,因此錢為過渡性錢幣,發行時間十分短暫,後改稱「聖寶」「通寶」錢銷毀改鑄聖寶錢,故流傳至今,亦極罕見,發現地區僅限南京附近。..
天國通寶楷書折五背「聖寶」 230元
太平天國楷書小平宋體背「聖寶」 200元 太平天國鑄。洪秀全於咸豐三年定都南京,並正式鑄行太平天國錢,幣材金,銀,鉛鐵俱有,然以銅幣為主,形制分小平錢徑1.9厘米,重2.2克,折五錢徑2.85厘米,當十徑3.8---4.2厘米,當五十徑4.8--5.2厘米,錢文多為宋體字,次為楷書,國字方框內從王,名稱不一,有太平天國,天國,背文有通寶,聖寶,初期與後期相比,差別很大,實與國力有關,大花錢徑33.5厘米,重達4500克,太平天國錢因其製作精美,廣受喜愛,傳世以面文:太平天國,背文聖寶者最為長見。
太平天國楷書折五宋體背「聖寶」 600元
太平天國楷書折十宋體背「聖寶」 1100元
太平天國楷書折五十宋體背「聖寶」 1700元
太平天國楷書折二背「聖寶」 120元
太平天國楷書折五背「聖寶」 500元
太平天國楷書折二十背「聖寶」 650元
太平天國楷書小平背「太平」 150元
太平天國楷書小平背「聖寶」 25元
太平天國楷書小平大樣背「聖寶」母錢 7000元
太平天國隸書小平大樣背「天國」 220元
太平天國隸書小平背「聖寶」 2000元
太平天國楷書特大型背「聖寶」 70000元
平靖通寶楷書小平背右「中」 1000元 清晚其天地會鑄幣,三合會首領李文茂攻佔廣西和柳州,自稱平靖王,並鑄平靖勝寶錢,面文楷書直讀,形制較通寶欠佳,背文按各軍番號鑄前營,後營,左營,右營,中營及御林軍,長勝軍七種文字,徑2.7厘米,重7--11克,此錢類似錢牌,以表明持有者所在單位。次年李文茂戰敗身亡。所鑄不多,傳世難得一見。
平靖勝寶楷書小平背「長勝軍」 3800元
平靖勝寶楷書小平背「前營」 1200元
平靖勝寶楷書小平背「後營」 1200元
平靖勝寶楷書小平背「中營」 1200元
平靖勝寶楷書小平背「左營」 1200元
平靖勝寶楷書小平背「右營」 1200元
太平通寶楷書小平背月「明」 300元 上海小刀會咸豐四年鑄,面文隸書,直讀,背日、月、或穿下明字,日、月相合乃一明字,以示反清復明之目標,徑2.4厘米,重3.2--4.5克,小刀會之太平通寶鑄行僅一年,故傳世不豐。
太平通寶楷書小平背「文」 500元
天朝通寶楷書小平背「永」 600元 清晚期天地會所鑄會錢,面文隸書,直讀,背穿上銘一永字或穿下永字,經2.3---2.4CM,重4克上下。傳世少見。
皇帝通寶楷書小平小樣背「浙」 400元 清晚期天地會所鑄會錢,面文隸書,直讀,背穿上聖,穿右聖,又有背滿文寶漢文浙錢,徑2.4CM,重5克。背滿文者為混在清錢中攜帶,以避清軍耳目。傳世較多。
皇帝通寶楷書小平背「聖」 2000元
開元通寶楷書小平背「武」 1500元 清晚期天地會所鑄會錢,面文隸書,直讀,開元較通寶大,背穿銘一武字,或穿上,或背右,徑2.3---2.5cm,傳世難得一見。
嗣統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1000元 咸豐十年天地會系統,貴州張保山起義軍鑄幣,他自託大明後裔,號秦王,建元嗣統。面文拙補楷書,直讀,光背無文,徑2.3--2.5CM,重4.5--7克傳世不多。屬罕見品。.
明道通寶楷書小平背「天」 1500元 清晚期天地會所鑄會錢,面文楷書混厚拙補,直讀,背穿上天字,徑約2.5cm,傳世不多見。
『貳』 國際貿易中的硬幣和軟幣是什麼
硬幣,即用金屬鑄造的貨幣,指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匯價堅挺並能自由兌換。在我國已有幾千年歷史,最早的金屬鑄幣是商代的寶德銅貝,距今已3000多年。金屬幣具有使用方便,耐磨損,流通壽命長等優點。它除了自身所具備的貨幣職能外,還有很高藝術欣賞和收藏保值功能。
軟幣,又稱」軟貨幣「「弱幣「,一種相對概念,即該概念所指代的貨幣會隨著國家經濟金融狀況的變化而變化。軟幣指西方國家和地區,因受通貨膨脹的影響,匯率波動很大,時有貶值,總的趨勢呈下浮的貨幣。
(2)寶德虛擬貨幣擴展閱讀
硬幣圖案設計不僅要有較高的藝術水平,而且要求在很小的幣面上能夠突出地表現硬幣的主題思想,因此需要有高度的概括性。
硬幣圖案應能夠表現我國和當今世界的重大事件,或歷史名人、名勝古跡、珍稀動植物等,使硬幣具有較大的收藏價值。
硬幣的直徑(少數紀念幣、章除外)一般都不大,流通硬幣目前最大直徑僅32毫米;金銀紀念幣大多數直徑都在60毫米以下,要表現多主題的內容顯然是不合適的。在設計圖案時,只能突出單一的主題。
『叄』 誰知道我這幾個古幣的價格
清承明制,仍稱本朝所鑄銅錢為銅錢,順治年間始定錢法。清廷和地方設局鑄造銅錢,錢式在順治末年以後固定正面漢字錢文,背面滿文紀局。咸豐年間為籌措軍餉,清廷改鑄各式不足值的大錢,地方省局競相仿鑄,面值大小,輕重多不相同,制錢越於衰微,最後為機制幣所逐漸取代。清
名稱書體幣型特徵 參考價 文字說明
天命汗錢滿文小平光背 40元
天命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80元 明萬曆四十四十年我國東北地區女真族頭領努爾哈赤,改後金為大清,建元天命,其間鑄天命通寶,面文為老滿文、漢文兩種,滿文錢,面文左右上下序讀,光背無文,小平錢徑2.7--2.8厘米,重5.46。4克,外郭不規整,赤銅,為女真族第一代貸幣,距創有文字僅50餘年。漢文錢,面文真書,直讀光背,錢徑2.6厘米,重4.6--6克,傳世漢文錢少於滿文錢,然較順治以下諸錢為少。
天命通寶篆書折十背滿文 15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5元 順治元年鑄。1644年李自克攻入北京,崇禎自縊煤山,清兵乘明亂入關,適逢吳三桂請兵書來,遂至山海關,敗李自成於一片石,李敗回北京,即皇帝位,第二天撤兵回陝,九月世祖回到北京,十月即皇帝位,十二月撤兵回陝,九月世祖到北京,十月即皇帝位,十二月鑄順治通寶,面文楷書直讀,按背文分為五式,一式仿明錢,光背,徑2.4厘米,重3.6克,二式漢字錢仿會昌開元,鑄局各於穿上下左右。計22字,工戶同福臨東江宣原陝薊昌西河寧廣浙荊延陽雲襄。徑2.5--2.6厘米,重3.8--4.5克,三式權銀一厘錢,穿左一厘,穿右鑄局名。工戶同福臨東江宣原陝薊昌西河寧廣浙之十七字,徑2.6厘米,重4.4克,五式為滿漢文錢:臨寧原同宣江東河薊浙陝昌十二局,徑2.8厘米,重4—5克。二式未見西廣,一厘米同福江較少。另有合背錢,仿明制記重,記值當十大錢,徑4.8厘米,重20克以上。順治錢奠定了有清一代錢幣基礎,為嗣後各代所沿襲。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二」 6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戶」 8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一」 4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戶」 4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工」 1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工」 12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同」 7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浙」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福」 2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陽」 7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左「延」 4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延」 25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延」 45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南」 50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宣」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宣」 15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寧」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昌」 6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東」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荊」 8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荊」 2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河」 2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同一厘」 6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東」上下「一厘」 13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東一厘」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福一厘」 2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戶一厘」 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工一厘」 8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江一厘」 2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原一厘」 2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宣一厘」 2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薊一厘」 3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浙一厘」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河一厘」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昌一厘」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陽一厘」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十二種監局 4元
順治通寶楷書大樣背上「福」 500元
順治通寶楷書折二背寶泉局 5000元
順治通寶楷書折二雕母背「原」 20000元
順治通寶楷書折十背「十一兩」 50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羅漢錢 10元 聖祖康熙年間鑄,面文楷書直讀,背記局,分滿文,滿漢文二種,滿文錢仿順治四式,背寶泉、寶源二局,滿漢文錢仿順治五式,穿左為滿文寶,穿右為漢文記局名;同福臨東江,宣原蘇薊昌,南河寧廣浙,台桂陝雲漳。尚有鞏西二字,徑2.5--2.7厘米,重3.8--5.6克。另有少數背星、月紋及合背錢,記地支錢。當十大錢徑4.7厘米,傳世以背鞏,西,當十大錢罕見,背大字廣,南,面文雙點通背東者亦少見。記地支錢更罕。.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十四種監局 3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小「台」 4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大「台」 15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西」 30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鞏」 20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漳」 1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桂」 2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南」 3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廣」 10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大清」 8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南」星月 4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子」 25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丑」 25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寅」 25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巳」 25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干支「福」 2500元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寶源局雕母 12000元 世宗雍正年間鑄,胤禎得隆科多,羹堯之助,以謀取得帝位。雍正通寶面文楷書,直讀,背穿左為滿文寶字,穿右滿文記局,泉源浙武河昌雲蘇南安黥鞏濟晉台川。雍正錢按順治四式,形態工整,規格統一。在清代諸錢中居少而精地位,一般徑2.6--2.8厘米,重3.6--4.5克。存世尚有寶黔折二大錢,徑3.1厘米,甚罕見,合背錢亦稀少。.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寶泉局雕母 15000元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多局監造普品 3元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背寶安局 10元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晉局 10元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濟局 10元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背寶川局 80元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背寶南局 180元
雍正通寶楷書折二背寶黔局 2000元
--
清
名稱書體特徵幣形 參考價 文字說明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多局監造普品 1元 高宗乾隆元年始鑄。面文楷書直讀,背文沿雍正滿文穿左為寶,穿右為鑄局名,新疆紅錢穿左滿文,穿右為維吾爾文。計有泉源直蘇昌浙福武南川濟晉陝鞏安雲黔台伊,庫車,葉爾羌,葉爾奇木,阿克蘇,烏汁,喀會,和田。幣材多用黃銅、青銅、新疆用紅銅,一般徑2.2--2.5厘米,重2.4--4.8克,分大樣,小樣,少數錢背有星、漢字,又有記年,記值,合背,吉語等錢。傳世以雕母珍貴。...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背上「福」 250元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背右「福」 220元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背阿克蘇局 5元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雕母 4500元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合背 150元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背寶陝局雕母 8000元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母錢 1500元
乾隆通寶楷書折十背寶鞏局 5000元
乾隆通寶楷書特大型背寶泉局 3800元
嘉慶通寶楷書折二背寶泉局 10元 仁宗嘉慶年間鑄。面文楷書直讀,背滿文穿左為寶,穿右為鑄局名;泉源直蘇昌浙福武南川晉陝鞏雲東黔,伊,阿克蘇,幣材含鉛錫各半,故錢質灰暗脆弱,一般徑2.2---2.6厘米,重2--4克,少數錢可見星月紋,另有吉語錢,如福康壽寧,天下太平等。此時的大清朝已是日薄西山。傳世元珍稀品。
嘉慶通寶楷書小平背「桂」 500元
嘉慶通寶楷書折二背「桂」 10000元
嘉慶通寶楷書折二背寶直局 400元
嘉慶通寶楷書折二背寶蘇局寬緣 100元
嘉慶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雕母 5000元
嘉慶通寶楷書折二背寶源局雕母 6000元
嘉慶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源局雕母 6000元
嘉慶通寶楷書折十背寶川局 3500元
道光通寶楷書折二背寶泉局 10元 宣宗道光年間鑄。形制同嘉慶錢,面文楷書,直讀;背滿文記局名:泉源直蘇南昌武川浙福晉陝廣桂雲東黔,伊犁,阿克蘇,庫車,寶新。道光錢製作粗糙,大小不一,輕重懸殊,一般徑2.2--2.4厘米,重2.5--3.6克,清廷由於入不敷出,新疆阿克蘇,庫車,寶新三局始鑄虛值析五,當十錢,亦是清錢虛值錢之始。傳世幾無稀罕之品。...
道光通寶楷書小平背「壹分」 300元
道光通寶楷書小平背「十八年」 20元
道光通寶楷書小平背阿克蘇局精鑄 500元
道光通寶楷書折三背阿克蘇局 1000元
道光通寶楷書小平背寶蘇局雕母 8000元
道光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雕母 5000元
道光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源局雕母 4500元
咸豐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鐵母 2000元 文宗咸豐年間鑄。面文楷書直讀,背滿文記局,滿漢文記局,漢文記值,記重,種類繁多,小平錢稱通寶,當四,五,八十,五十,稱重寶,當八十,百,二百,五百,千稱元寶,其時軍費大增,國庫空虛,使物價飛漲,貨幣嚴重貶值。小平錢徑2.2---2.6厘米,重2.4---4.2克。同是重寶錢,當五十大者徑6厘米,重80克,小者徑4.6厘米,重30克,當百元寶錢更是盡出洋相,重者296克,輕者36克,形制極其混亂。咸豐錢品類浩繁,僅中國歷史博物館珍藏達917種,鑄局有:泉源直薊福陝昌河德晉雲東武桂浙濟台蘇鞏川黔南廣,伊犁,迪化,葉爾羌,庫車,阿克蘇,喀會,傳世以小平雕母,寶福局計值,計重錢少見,新疆寶迪局當八十為珍品。.
咸豐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雕母 4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背寶泉局「當五」戴書 6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大樣背「伍文」 3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拾文」 8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拾文」 28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鐵線珍寶背「當十」 2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雕母 5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泉局 35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星月「當五十」 5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二十背寶泉「當百」 3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二十背寶泉「當百」星月 8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泉「當百」雕母 1000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泉局「當五百」 500元
咸豐元寶楷書特大型背寶泉局「當千」 900元
咸豐重寶楷書小平背寶源局「當五」 2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背寶源局「當五」 5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源局「當十」 5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二十背寶源局「當百」 40元
咸豐元寶楷書大型背寶源局「當五百」 500元
咸豐元寶楷書大型背寶源局「當千」 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源局「當十」 1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寶直局「當五十」 6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二十背寶直局「當百」 80元
咸豐重寶楷書小平背寶薊局「當五」 6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小平背寶薊局「當十」 8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薊局「當十」 7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寶薊局「當五十」 28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二十背寶薊局「當百」 1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濟局「當十」 1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寶濟局「當五十」 150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濟局「當百」 1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背寶德局「當十」 4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德局「五十」 25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十背寶德局「當五十」 20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二十背寶德局「當百」 25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陝局「當十」 1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陝十」 220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五十背寶陝局「五百」 3000元
咸豐元寶楷書特大型背寶陝局「當千」 3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鞏局「當十」 8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十背寶鞏局「五十」 35元
咸豐重寶楷書大型背寶鞏局「當百」 5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五十背寶鞏局「五百」 300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五十背寶鞏局「當千」 300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二十背寶河局「當五百」 420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河局「當千」 5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浙局「當三十」 2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背寶浙局「當二十」 18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寶浙局「當四十」 3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大型背寶浙局「五十」 3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十背寶浙局當頭「百」 20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浙當十」 5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浙四十」 5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五十」 2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特大型背「浙當百」 7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當頭十」 3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大清背寶福局「一十」 25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十背「二十」 1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桂局「五十」 8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昌局「五十」 25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安局「當五十」 28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雲局「當五十」 3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小平背寶迪局「當八」 10元
咸豐重寶楷書小平背寶迪局「當十」 5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迪局「當五十」 5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十背寶伊局「當五十」 24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伊局「當四」 280元
-
(續上)
--
清
名稱書體幣形特徵 參考價 文字說明
祺祥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 3800元 穆宗祺祥年間鑄。其時穆宗初登帝位,由載垣,肅順八大臣輔佐政,改元祺祥,並鑄祺祥通寶,重寶錢。未久慈禧攝政即改元同治,祺祥錢未及通行。面文楷書直讀,背滿文計局,小平徑2.5---2.8厘米,重寶當十錢徑35厘米,重12.5克上下。又有合背錢,祺祥錢傳世均甚少。...
祺祥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源局 2800元
祺祥通寶楷書小平背寶蘇局 20000元
祺祥通寶楷書小平背寶雲局 1000元
祺祥通寶楷書小型背寶鞏局 35000元
祺祥重寶楷書折五背寶源局「當十」 3500元
祺祥重寶楷書折五背寶泉局「當十」 6800元
祺祥重寶楷書折五背寶鞏局「當十」 35000元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多局監造普品 2元 穆宗同治年間鑄。因咸豐大錢造成混亂,平錢用途日減,致使許多省局停鑄,此錢面文楷書,直讀,背滿文記局,計有:泉源直蘇昌浙福濟雲廣桂鞏川東武台陝南晉黔,伊犁,阿克蘇,此錢銅差質輕,一般徑2.2--2.5厘米,重2--3.6克,近期發現一枚背滿漢文,寶東錢,徑2.5厘米,重5.5克,以輔西氏古錢大辭典,套子錢20品描圖之缺,重寶面文同小平錢,背有計值者,徑2.3--3.8厘米,重6--12克,傳世當十個別局較少見。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寶雲局「八」 15元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雕母 7000元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部頒各局樣錢 700元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新十」 8元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背阿無蘇局「當五」 5元
同治通寶楷書折五背寶泉局「當十」 10元
同治通寶楷書折五部頒各局樣錢 1200元
同治通寶楷書折五背寶伊局「當四」 2000元
同治通寶楷書折三背寶鞏局「當五」 8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金」、「宇」 8元 德宗光緒年間鑄。通寶面文多為楷書,少數局亦有篆書,背滿文記局名,漢文年叫記年錢。計有:泉源蘇直浙昌福武南晉陝川廣桂雲黔津沽漳河吉寧東奉新,伊犁,庫車,阿克蘇。另有背記值,星月紋及合背錢,一般徑2--2.4厘米,重1.8--3克。廣東,福建,天津,吉林有機制錢,山西寶晉局鑄大通寶錢徑4.8厘米,重24.2克,吉語錢等。重寶面文較通寶錢清秀工整,楷書直讀背滿文記局名,漢文記值,傳世以雕母為珍品,貴州發現一枚通寶當百小錢,徑2.4厘米,重2.73克,試問此錢何以流通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日」、「往」 8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來」、「列」 8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宙」 8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下「村」 1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蘇」精品 18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白銅背上「福」 15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桂」 25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星月 25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源局雕母 55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部頒各局樣錢 800元
光緒通寶楷書折五背寶泉局「當十」雕母 650元
光緒通寶楷書折二背寶蘇局「當五」 10元
光緒通寶楷書折二背寶源局「當十」 10元
光緒通寶楷書折二背寶源局「當十」 10元
光緒通寶楷書折五部頒各局「當十」 12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寶薊局機制 14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庫平廣一錢」 25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官板四分」 6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寶直局機制 500元
光緒通寶楷書折二背奉天紫銅機制幣 180元
天子萬年楷書折五背江南局機制幣 5000元
一統大清楷書折五背江南局機制幣 3000元
宣統通寶楷書小平小型背寶泉局 7元 清末代皇帝宣統年間鑄。面文楷書直讀,背滿文記局,泉源福廣,小平錢徑1.2---2.4CM,當十徑2.5--3.7CM,近期發現庫車當十錢,寶新當十錢新疆紅錢,為宣統通寶增加新品,徑2.2CM,重3.6克傳世較多。.
宣統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 20元
宣統通寶楷書小平小型背寶鞏局機制 10元
宣統通寶楷書小平小型背寶福局機制 25元
宣統通寶楷書小平小型雕母寶泉局 6500元
天國通寶楷書折五背「通寶」 30000元 太平天國於癸好三年佔領南京時鼓鑄的折十大錢,面文「天國」楷書直讀,背文「通寶」橫讀,徑3.75CM,穿0.95CM重27克,通寶者,表示太平天國通用之寶,因此錢為過渡性錢幣,發行時間十分短暫,後改稱「聖寶」「通寶」錢銷毀改鑄聖寶錢,故流傳至今,亦極罕見,發現地區僅限南京附近。..
天國通寶楷書折五背「聖寶」 230元
太平天國楷書小平宋體背「聖寶」 200元 太平天國鑄。洪秀全於咸豐三年定都南京,並正式鑄行太平天國錢,幣材金,銀,鉛鐵俱有,然以銅幣為主,形制分小平錢徑1.9厘米,重2.2克,折五錢徑2.85厘米,當十徑3.8---4.2厘米,當五十徑4.8--5.2厘米,錢文多為宋體字,次為楷書,國字方框內從王,名稱不一,有太平天國,天國,背文有通寶,聖寶,初期與後期相比,差別很大,實與國力有關,大花錢徑33.5厘米,重達4500克,太平天國錢因其製作精美,廣受喜愛,傳世以面文:太平天國,背文聖寶者最為長見。
太平天國楷書折五宋體背「聖寶」 600元
太平天國楷書折十宋體背「聖寶」 1100元
太平天國楷書折五十宋體背「聖寶」 1700元
太平天國楷書折二背「聖寶」 120元
太平天國楷書折五背「聖寶」 500元
太平天國楷書折二十背「聖寶」 650元
太平天國楷書小平背「太平」 150元
太平天國楷書小平背「聖寶」 25元
太平天國楷書小平大樣背「聖寶」母錢 7000元
太平天國隸書小平大樣背「天國」 220元
太平天國隸書小平背「聖寶」 2000元
太平天國楷書特大型背「聖寶」 70000元
平靖通寶楷書小平背右「中」 1000元 清晚其天地會鑄幣,三合會首領李文茂攻佔廣西和柳州,自稱平靖王,並鑄平靖勝寶錢,面文楷書直讀,形制較通寶欠佳,背文按各軍番號鑄前營,後營,左營,右營,中營及御林軍,長勝軍七種文字,徑2.7厘米,重7--11克,此錢類似錢牌,以表明持有者所在單位。次年李文茂戰敗身亡。所鑄不多,傳世難得一見。
平靖勝寶楷書小平背「長勝軍」 3800元
平靖勝寶楷書小平背「前營」 1200元
平靖勝寶楷書小平背「後營」 1200元
平靖勝寶楷書小平背「中營」 1200元
平靖勝寶楷書小平背「左營」 1200元
平靖勝寶楷書小平背「右營」 1200元
太平通寶楷書小平背月「明」 300元 上海小刀會咸豐四年鑄,面文隸書,直讀,背日、月、或穿下明字,日、月相合乃一明字,以示反清復明之目標,徑2.4厘米,重3.2--4.5克,小刀會之太平通寶鑄行僅一年,故傳世不豐。
太平通寶楷書小平背「文」 500元
天朝通寶楷書小平背「永」 600元 清晚期天地會所鑄會錢,面文隸書,直讀,背穿上銘一永字或穿下永字,經2.3---2.4CM,重4克上下。傳世少見。
皇帝通寶楷書小平小樣背「浙」 400元 清晚期天地會所鑄會錢,面文隸書,直讀,背穿上聖,穿右聖,又有背滿文寶漢文浙錢,徑2.4CM,重5克。背滿文者為混在清錢中攜帶,以避清軍耳目。傳世較多。
皇帝通寶楷書小平背「聖」 2000元
開元通寶楷書小平背「武」 1500元 清晚期天地會所鑄會錢,面文隸書,直讀,開元較通寶大,背穿銘一武字,或穿上,或背右,徑2.3---2.5cm,傳世難得一見。
嗣統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1000元 咸豐十年天地會系統,貴州張保山起義軍鑄幣,他自託大明後裔,號秦王,建元嗣統。面文拙補楷書,直讀,光背無文,徑2.3--2.5CM,重4.5--7克傳世不多。屬罕見品。.
明道通寶楷書小平背「天」 1500元 清晚期天地會所鑄會錢,面文楷書混厚拙補,直讀,背穿上天字,徑約2.5cm,傳世不多見。
-
安南,日本,琉球,朝鮮等古錢
名稱書體特徵幣型 參考價 文字說明
大觀通寶銅小平篆平背 20-15
大治通寶銅小平楷光背 20-15 陳裕宗大治年間,即元至十八年至明洪武元年鑄。錢文書體多種,又妥順讀、旋讀二種。
大治通寶銅小平篆光背 20-55
大治通寶銅小平行光背 10-6
大治通寶銅小平隸光背 20-15
大治通寶銅小平隸(小字)光背 20-15
大治通寶銅小平篆光背 20-15
大治通寶銅小平草光背 10-6
大定通寶銅小平楷光背 8-5 廢帝楊日禮大定元年,即明洪武二年鑄幣。
大定通寶銅小平楷平背 8-5
大寶通寶銅小平大型楷平背 30-25 後黎太宗大寶年間,即明正統五年至七年鑄幣。
大和通寶銅小平楷平背 20-15 後黎仁宗大和年間,即明正統八年至景泰四年鑄幣。
大正通寶銅小平楷平背 30-25 莫太宗大正年間,即明嘉靖九年至十九年鑄。
大正通寶銅小平平背 30-25
太平通寶銅小平楷背皇月 20-15 順化太祖阮璜鑄。背有星月紋,又有重輪者。大都銅色昏暗,製作粗陋。
太平通寶銅小平楷背上雙星 12-8
太平通寶銅小平楷背上「一」下仰月 12-6
太平通寶銅小平隸背上星、下俯月 12-6
太平興寶銅小平隸光背 30-20 丁朝太平年間,即宋開寶三年至太平興國四年鑄幣。面文太平紀年,背紀元國號「丁」。
太平興寶銅小平隸背上「丁」 30-20
太平興寶銅小平隸背下「丁」 30-20
天興通寶銅小平楷光背 60-45 後黎朝天興年間,即明天順三年鑄。
天興通寶銅小平小型楷平背 50-35
天福鎮寶銅小平楷光背 40-25 黎朝黎桓天福五年,始鑄。背紀國號「黎」
天順通寶銅小平小型楷平背 20-12
天明通寶鉛小平楷光背 20-12 鉛錢。順化世宗福潤鑄幣。輪廓淺薄。
天資通寶銅小平楷光背 500-350
天應元寶銅小平大型楷光背 500-350
天感元寶銅小平楷光背 600-450 李太宗天感聖武年間,即宋慶歷四年奉乾王李日中鑄。
天感元寶銅小平小型楷背「乾王」 700-550
天感元寶銅小平小型楷光背 300-200
天聖元寶銅小平小型篆/隸平背 8
天聖元寶銅折二隸光背 400-250
天符元寶銅小平篆/楷光背 10-4
元豐通寶銅小平篆光背 20-10 日本室町時期(1338--1573)鑄幣
元隆通寶銅小平行背右「昌」 30-15 儂文雲元隆年鑄。形制薄小,背有重輪者。
元隆通寶銅小平楷光背 25-12
元佑通寶銅小平篆/楷光背 10-4
元佑通寶銅小平行光背 10-4
永壽通寶鈾小平大型楷光背 15-8 後黎神宗永壽年間,清順治十五年至十八年鑄。版式甚多。
永壽通寶銅小平大型行光背 15-8
永壽之寶銅小平楷平背 30-15
永盛通寶銅小平大型楷背左「已」 15-7 後黎裕宗永盛五年鑄幣。背有紀天干,地支者。
永寧通寶銅小平小型楷光背 30-15
永定通寶銅小平小型楷光背 20-10 莫福源永定年間,即明嘉靖二十六年鑄幣。
永定之寶銅小平小型楷平背 10-4
永治之寶鉛小平小型楷光背寬郭 10-4
永治通寶銅小平楷光背寬郭 15-7
永治元寶銅小平楷光背寬郭 15-7
永始通寶銅小平楷光背 30-15
正隆元寶銅小平小型楷/篆光背 8-4
正元通寶銅小平小型楷光背 10-5
正元通寶銅小平楷光背 15-7
正元法寶銅小平小型楷/篆光背 8-4
正和通寶鉛小平楷光背 8-4
弘治之寶銅小平小型楷光背 15-7
光順通寶銅小平大型楷光背 15-7
光紹通寶銅小平楷光背 40-20
光中通寶銅折二楷背「安南」 50-25
光中通寶銅小平大型楷寬郭光背 1
光中通寶銅小平大型楷重輪光背 1
光寶通寶銅折二楷光背 50-25
光中大寶銅小平楷光背 12-6
安法元寶銅折二楷光背 5 順化肅宗福澎丙辰十一年,以後河倦鎮都督鄭天賜在河倦鎮所鑄。
安付元寶銅小平楷/篆光背 5
光紹通寶銅小平大型楷光背 100-50
同慶通寶銅折二楷光背 40-20 阮景宗同慶元年始鑄。有小平、折二兩種。
同慶通寶銅小平楷光背 20-20
成化通寶銅小平楷光背 20-10
成泰通寶銅小平小型楷光背 25-10 阮成泰帝成泰年間,即清光緒十五年至三十二年鑄。分大小兩等,背有六文、十文等字。
成泰通寶銅小平楷背「六文」 40-20
成泰通寶銅折二小型楷背「十文」 30-15
宋元通寶銅小平隸/篆光背 15-7
佛法僧寶銅小平篆光背 30-15 陳高天應年間鑄。
延寧通寶銅小平大型楷光背 50-25 後黎仁宗延寧元年鑄。
明德通寶銅小平楷光背 20-10 莫太祖明德年間,即明嘉靖六年鑄。
明德通寶銅小平大型楷背「萬歲」 15-7
明道元寶銅小平小型隸光背 20-10 李太宗明道元年鑄。
明命通寶銅小平楷光背 8-4 阮聖祖明命元年,即清嘉慶二十五年始鑄。分小平、當百兩種,大錢背鑄經傳名言,稱美號,有八字者二十三種,四字者十七種。
治平元寶銅小平楷/篆光背 8-4
治平聖寶銅小平楷/篆光背 8-4
治元通寶銅小平楷寬郭光背 15-7 黎文傀治元年間即清道光十三年鑄幣。
『肆』 一元硬幣有那幾種
我國國內目前的流通硬幣有三種,分別是:
長城幣壹圓:
(4)寶德虛擬貨幣擴展閱讀:
硬幣,就是指用金屬鑄造的貨幣。硬幣在我國已有幾千年歷史,最早的金屬鑄幣是商代的寶德銅貝,距今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
金屬幣具有使用方便,耐磨損,流通壽命長等優點。它除了自身所具備的貨幣職能外,還有很高藝術欣賞和收藏保值功能。
『伍』 如何區分真假硬幣。真假硬幣
古代硬幣(HardCurrency),即金屬鑄造的貨幣。用金屬鑄造貨幣在我國已有幾千年歷史,最早的金屬鑄幣是商代的寶德銅貝,距今已3000多年。由於金屬幣具有使用方便,耐磨損,流通壽命長等優點。它除了自身所具備的貨幣職能外,還有很高藝術欣賞和收藏保值功能。
方法一
看色澤。真硬幣呈鎳白色,而假硬幣雖然也鍍過鎳,但其鍍鎳層較薄,較易生銹被腐蝕,且不耐磨。加之,材質不同,所以色澤較暗,差異明細;真硬幣一般不可能生銹,一旦發現一枚生銹的硬幣,那很可能就是假硬幣。
看圖案。假硬幣的圖案一般來說,花紋粗糙模糊。如國徽中的麥穗模糊,綬帶層次感差,細條紋分辨不清;五角星立體感也差,不僅五角星的角尖有長有短,且頂部圓滑;正面漢字、拼音字母筆劃較粗,背面牡丹花葉瓣上的葉脈、花蕊也模糊不清等等。
看圖文中心線。一元真硬幣的圖文中心線都是正對看的;而假硬幣則往往出現不對稱現象;加之厚度不均,重量比較輕;若敲擊它,發出的聲音與真幣也不一樣;何況,假硬幣的輪廓比真幣也稍微大一點,若與真硬幣一比較,就有明顯感覺。
怎樣鑒別真假硬幣
方法二
「摸」:假硬幣花紋往往比真硬幣模糊,而且不如真硬幣光滑,尤其是背面漢字和拼音,假硬幣「中華人民共和國」幾個字體和拼音的筆畫都比較粗糙,真硬幣則比較精緻細膩。
「看」:真硬幣的國徽和「一」字是正對的,很多假硬幣則是歪的。
「找」:2000年以後的硬幣,側面有「RMB」三個字母,找不到這些字母的肯定是假幣。
真硬幣與假硬幣的區別
首先,用手摸,真硬幣摸上去凹凸感特別強,但如果硬幣的邊緣過於光滑則為假幣。
其次是用眼看,一般來說,假硬幣都有明顯的銹跡或圖案模糊。
除此之外,如果上述方法還是無法辨認,可前往銀行用儀器進行鑒別。憑響聲辨別真偽的方法是沒有根據的。
那麼,如何區別真假硬幣呢?專家說,假硬幣分為鑄造和壓印兩種。識別鑄造的假幣,關鍵是一看二聽。
假硬幣比真硬幣薄而輕,有的假硬幣比真硬幣薄約四分之一;
真硬幣的外形都很規整,幣的邊部光滑平整,而假硬幣往往不怎麼規整,厚度不均勻,特別是幣的邊部有些有毛刺或者起線不圓滑,有些有銼刀直條紋路;
真硬幣圖案花紋文字清晰、細膩、挺拔、層次豐富、立體感強,而假硬幣圖紋模糊,細條紋分辨不清,國徽中五角星立體感差,五角星的角尖長短不一,
頂部圓滑,背面牡丹花葉瓣上葉脈模糊,牡丹花蕊模糊不清;
真硬幣有柔和的金屬光澤,而假硬幣的金屬色澤發白發悶,有的雖然也有光澤,但其光澤發散,有的像翻砂出來的,幣面有砂眼,用放大鏡觀察就一目瞭然。
『陸』 這是什麼
從你的圖片中可以看出,這個就是一個歐洲的硬幣,具體是歐洲哪個國家,我也不太清楚,你可以去網路搜一下每個歐洲國家的硬幣和你這個圖片做對比就能判斷是哪個國家的硬幣。
『柒』 如何辨別一元硬幣的真假
1、首先在鑒別一元硬幣真假的時候應該先對不同年份的硬幣上面所使用的圖案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由於製造硬幣的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是屬於國家機密,因此其實造假者一般情況下是很難掌握其中所有技術的,所以假的硬幣一般來說圖案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定的瑕疵,要麼看起來線條很粗糙,要麼筆畫不規范等等。
2、其次,一元硬幣的真假也可以從色澤上去判斷,真的1元硬幣的顏色是呈現鎳白色,而假的硬幣則因為使用的材質不一樣色澤差異還是比較明顯的,不管是不銹鋼的假幣還是其他類型的材質的假的硬幣色澤上要麼太過白亮要麼色澤上會呈現一個比較灰的效果。另外,其實如果大家有對硬幣的製造有一定了解的話就會知道正面和背面圖案的中心線必須對稱。
3、最後,鑒別一元硬幣還可以從其本身的厚薄去判斷,不過這個正常來說需要大家自己本身有意識地去注意,同時還要對真幣的厚薄有準確的把握。假的一元硬幣一般來說由於製作的技術有限在厚薄上把握不大,出現厚薄不均的現象極為普遍。
(7)寶德虛擬貨幣擴展閱讀:
人民幣流通硬幣圖案十分精細,幣質均勻,光潔亮澤。特別是國徽、麥穗等處鑄造非常清晰,而假硬幣鑄造的效果則比較模糊。以1元錢人民幣流通硬幣為例:
1、圖案:真1元硬幣的花蕊、稻穗、國徽、天安門等圖案清晰,凹凸感強,而假幣則製作粗糙,圖案模糊。另外,真1元硬幣正反面圖案朝向一致,即使有誤差也非常微小;但假幣通常正反面圖案朝向不一,顯得正反不對稱。
2、圓框邊沿:真幣厚薄均勻、平滑,而假幣則通常厚薄不均,邊沿有切割、磨損狀。
3、材質:真1元硬幣為鎳包鋼,用磁鐵可以吸起,否則肯定是假幣;另外很多假1元硬幣用鉛或鋁,將其向白紙上面畫,會出現鉛筆線一般的清晰痕跡。當然有些含鐵或不含鉛的假硬幣不一定能用該方法驗出。
4、疊放:真1元硬幣疊放在一起時非常平整,但假幣由於厚薄不一致,夾在真幣中疊放,會產生不協調的感覺。
(7)寶德虛擬貨幣擴展閱讀來源:網路_硬幣
『捌』 硬幣,請問這是什麼幣種,還是娛樂幣
這是以色列貨幣里的硬幣——面值是1以色列新謝克爾。參考最新匯率:1以色列新謝克爾約合2.02元人民幣。
『玖』 寶德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業務
深圳市寶德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寶德自強伺服器,並於全國范圍內提供相關售後服務,產品主要有單路伺服器,雙路伺服器,高端伺服器,高性能計算機,CTI,工作站,存儲,工控機;
深圳寶騰互聯科技有限公司——以IDC託管和互聯網信息服務為主要業務,整機租用,虛擬主機,伺服器託管等傳統IDC業務,檢測管理,負載均衡,數據備份等增值IDC業務,網站內容分發加速業務;
深圳寶德軟體開發有限公司——以伺服器應用軟體、系統軟體開發,互聯網軟體開發,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及相關業務主要業務,主要產品有:CDN網路加速軟體,伺服器負載均衡軟體,伺服器導航軟體,安全操作系統,安全伺服器,防火牆軟體,虛擬貨幣交易平台等;
深圳市寶通志遠科技有限公司——主營伺服器/電腦配件產品、軟體、存儲產品,LCD顯示,液晶電視套件;
深圳市寶德通訊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生產SSD 主控晶元、工控主板、伺服器主板、各類伺服器擴展卡、存儲卡、光纖通道卡、上網本、SSD及其他消費電子產品等;
深圳市寶鼎通訊設備有限公司——主營鈑金產品及模具的開發設計和製造,集設計、開發、製造、銷售、服務於一體,主要產品有各類機架式和塔式伺服器機箱、機櫃、導軌及其他設備鈑金外殼;
深圳市寶德物業發展有限公司——公司憑借集團堅強的後盾,通過實行專業化、規范化的管理,以豐富的管理經驗,實踐著公司的管理理念和經營宗旨,力求將優質的服務和優美的環境奉獻給全體員工;
中青寶網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具有自主研發、運營能力、代理能力的專業化網路游戲公司。在成立短短6年時間里,成功研發多款游戲產品: 2D網路游戲《戰國英雄》;國內首款歷史題材網路游戲《抗戰OnLine》、《天道》、《亮劍》、《千秋》;
香港寶通集團有限公司——以IT產品分銷為主要業務,服務於中國的配件和OEM客戶, 寶通集團經過六年多的發展,具有專業的代理能力、高效的信息管理能力、強大的資金運轉能力、雄厚的技術支持能力,快速的售後能力。寶通集團在香港具備完善的庫存管理和財務支持,及優良的配送系統來支持銷售。在國內深圳、廣州、上海、北京、成都五大城市設立配件庫,通過專業渠道,遍布全國的營銷網路,為寶通與客戶的溝通架起了快捷方便的橋梁。
深圳市寶德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業務涉及伺服器、網路游戲、軟體開發、互聯網服務、IT連鎖賣場,股權投資,PE投資等領域,以高新產業技術投資為主。
『拾』 我有1個古代銅錢,希望大家幫我看一下大概值好多錢
看看是不是清代的,如果是,清承明制,仍稱本朝所鑄銅錢為銅錢,順治年間始定錢法。清廷和地方設局鑄造銅錢,錢式在順治末年以後固定正面漢字錢文,背面滿文紀局。咸豐年間為籌措軍餉,清廷改鑄各式不足值的大錢,地方省局競相仿鑄,面值大小,輕重多不相同,制錢越於衰微,最後為機制幣所逐漸取代。清
名稱書體幣型特徵 參考價 文字說明
天命汗錢滿文小平光背30元
天命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70元 明萬曆四十四十年我國東北地區女真族頭領努爾哈赤,改後金為大清,建元天命,其間鑄天命通寶,面文為老滿文、漢文兩種,滿文錢,面文左右上下序讀,光背無文,小平錢徑2.7--2.8厘米,重5.46。4克,外郭不規整,赤銅,為女真族第一代貸幣,距創有文字僅50餘年。漢文錢,面文真書,直讀光背,錢徑2.6厘米,重4.6--6克,傳世漢文錢少於滿文錢,然較順治以下諸錢為少。
天命通寶篆書折十背滿文 14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5元 順治元年鑄。1644年李自克攻入北京,崇禎自縊煤山,清兵乘明亂入關,適逢吳三桂請兵書來,遂至山海關,敗李自成於一片石,李敗回北京,即皇帝位,第二天撤兵回陝,九月世祖回到北京,十月即皇帝位,十二月撤兵回陝,九月世祖到北京,十月即皇帝位,十二月鑄順治通寶,面文楷書直讀,按背文分為五式,一式仿明錢,光背,徑2.4厘米,重3.6克,二式漢字錢仿會昌開元,鑄局各於穿上下左右。計22字,工戶同福臨東江宣原陝薊昌西河寧廣浙荊延陽雲襄。徑2.5--2.6厘米,重3.8--4.5克,三式權銀一厘錢,穿左一厘,穿右鑄局名。工戶同福臨東江宣原陝薊昌西河寧廣浙之十七字,徑2.6厘米,重4.4克,五式為滿漢文錢:臨寧原同宣江東河薊浙陝昌十二局,徑2.8厘米,重4—5克。二式未見西廣,一厘米同福江較少。另有合背錢,仿明制記重,記值當十大錢,徑4.8厘米,重20克以上。順治錢奠定了有清一代錢幣基礎,為嗣後各代所沿襲。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二」 5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戶」 7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一」 3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戶」 4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工」 1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工」 1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同」 7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浙」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福」 2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陽」 7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左「延」 3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延」 20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延」 4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南」 40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宣」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宣」 15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寧」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昌」 6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東」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荊」 7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荊」 2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河」 2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同一厘」 6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東」上下「一厘」 12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東一厘」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福一厘」 2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戶一厘」 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工一厘」 8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江一厘」 2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原一厘」 2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宣一厘」 2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薊一厘」 3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浙一厘」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河一厘」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昌一厘」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陽一厘」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十二種監局 4元
順治通寶楷書大樣背上「福」 500元
順治通寶楷書折二背寶泉局 5000元
順治通寶楷書折二雕母背「原」 20000元
順治通寶楷書折十背「十一兩」 50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羅漢錢 10元 聖祖康熙年間鑄,面文楷書直讀,背記局,分滿文,滿漢文二種,滿文錢仿順治四式,背寶泉、寶源二局,滿漢文錢仿順治五式,穿左為滿文寶,穿右為漢文記局名;同福臨東江,宣原蘇薊昌,南河寧廣浙,台桂陝雲漳。尚有鞏西二字,徑2.5--2.7厘米,重3.8--5.6克。另有少數背星、月紋及合背錢,記地支錢。當十大錢徑4.7厘米,傳世以背鞏,西,當十大錢罕見,背大字廣,南,面文雙點通背東者亦少見。記地支錢更罕。.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十四種監局 3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小「台」 4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大「台」 15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西」 30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鞏」 20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漳」 1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桂」 2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南」 3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廣」 10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大清」 7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南」星月 4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子」 25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丑」 25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寅」 25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巳」 25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干支「福」 2500元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寶源局雕母 12000元 世宗雍正年間鑄,胤禎得隆科多,羹堯之助,以謀取得帝位。雍正通寶面文楷書,直讀,背穿左為滿文寶字,穿右滿文記局,泉源浙武河昌雲蘇南安黥鞏濟晉台川。雍正錢按順治四式,形態工整,規格統一。在清代諸錢中居少而精地位,一般徑2.6--2.8厘米,重3.6--4.5克。存世尚有寶黔折二大錢,徑3.1厘米,甚罕見,合背錢亦稀少。.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寶泉局雕母 15000元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多局監造普品 3元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背寶安局 10元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晉局 10元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濟局 10元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背寶川局 80元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背寶南局 180元
雍正通寶楷書折二背寶黔局 2000元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多局監造普品 1元 高宗乾隆元年始鑄。面文楷書直讀,背文沿雍正滿文穿左為寶,穿右為鑄局名,新疆紅錢穿左滿文,穿右為維吾爾文。計有泉源直蘇昌浙福武南川濟晉陝鞏安雲黔台伊,庫車,葉爾羌,葉爾奇木,阿克蘇,烏汁,喀會,和田。幣材多用黃銅、青銅、新疆用紅銅,一般徑2.2--2.5厘米,重2.4--4.8克,分大樣,小樣,少數錢背有星、漢字,又有記年,記值,合背,吉語等錢。傳世以雕母珍貴。...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背上「福」 250元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背右「福」 220元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背阿克蘇局 5元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雕母 4500元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合背 150元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背寶陝局雕母 8000元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母錢 1500元
乾隆通寶楷書折十背寶鞏局 5000元
乾隆通寶楷書特大型背寶泉局 3800元
嘉慶通寶楷書折二背寶泉局 10元 仁宗嘉慶年間鑄。面文楷書直讀,背滿文穿左為寶,穿右為鑄局名;泉源直蘇昌浙福武南川晉陝鞏雲東黔,伊,阿克蘇,幣材含鉛錫各半,故錢質灰暗脆弱,一般徑2.2---2.6厘米,重2--4克,少數錢可見星月紋,另有吉語錢,如福康壽寧,天下太平等。此時的大清朝已是日薄西山。傳世元珍稀品。
嘉慶通寶楷書小平背「桂」 500元
嘉慶通寶楷書折二背「桂」 10000元
嘉慶通寶楷書折二背寶直局 400元
嘉慶通寶楷書折二背寶蘇局寬緣 100元
嘉慶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雕母 5000元
嘉慶通寶楷書折二背寶源局雕母 6000元
嘉慶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源局雕母 6000元
嘉慶通寶楷書折十背寶川局 3500元
道光通寶楷書折二背寶泉局 10元 宣宗道光年間鑄。形制同嘉慶錢,面文楷書,直讀;背滿文記局名:泉源直蘇南昌武川浙福晉陝廣桂雲東黔,伊犁,阿克蘇,庫車,寶新。道光錢製作粗糙,大小不一,輕重懸殊,一般徑2.2--2.4厘米,重2.5--3.6克,清廷由於入不敷出,新疆阿克蘇,庫車,寶新三局始鑄虛值析五,當十錢,亦是清錢虛值錢之始。傳世幾無稀罕之品。...
道光通寶楷書小平背「壹分」 300元
道光通寶楷書小平背「十八年」 20元
道光通寶楷書小平背阿克蘇局精鑄 500元
道光通寶楷書折三背阿克蘇局 1000元
道光通寶楷書小平背寶蘇局雕母 8000元
道光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雕母 5000元
道光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源局雕母 4500元
咸豐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鐵母 2000元 文宗咸豐年間鑄。面文楷書直讀,背滿文記局,滿漢文記局,漢文記值,記重,種類繁多,小平錢稱通寶,當四,五,八十,五十,稱重寶,當八十,百,二百,五百,千稱元寶,其時軍費大增,國庫空虛,使物價飛漲,貨幣嚴重貶值。小平錢徑2.2---2.6厘米,重2.4---4.2克。同是重寶錢,當五十大者徑6厘米,重80克,小者徑4.6厘米,重30克,當百元寶錢更是盡出洋相,重者296克,輕者36克,形制極其混亂。咸豐錢品類浩繁,僅中國歷史博物館珍藏達917種,鑄局有:泉源直薊福陝昌河德晉雲東武桂浙濟台蘇鞏川黔南廣,伊犁,迪化,葉爾羌,庫車,阿克蘇,喀會,傳世以小平雕母,寶福局計值,計重錢少見,新疆寶迪局當八十為珍品。.
咸豐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雕母 4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背寶泉局「當五」戴書 6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大樣背「伍文」 3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拾文」 8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拾文」 28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鐵線珍寶背「當十」 2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雕母 5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泉局 35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星月「當五十」 5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二十背寶泉「當百」 3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二十背寶泉「當百」星月 8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泉「當百」雕母 1000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泉局「當五百」 500元
咸豐元寶楷書特大型背寶泉局「當千」 900元
咸豐重寶楷書小平背寶源局「當五」 2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背寶源局「當五」 5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源局「當十」 5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二十背寶源局「當百」 40元
咸豐元寶楷書大型背寶源局「當五百」 500元
咸豐元寶楷書大型背寶源局「當千」 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源局「當十」 1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寶直局「當五十」 6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二十背寶直局「當百」 80元
咸豐重寶楷書小平背寶薊局「當五」 6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小平背寶薊局「當十」 8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薊局「當十」 7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寶薊局「當五十」 28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二十背寶薊局「當百」 1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濟局「當十」 1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寶濟局「當五十」 150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濟局「當百」 1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背寶德局「當十」 4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德局「五十」 25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十背寶德局「當五十」 20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二十背寶德局「當百」 25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陝局「當十」 1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陝十」 220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五十背寶陝局「五百」 3000元
咸豐元寶楷書特大型背寶陝局「當千」 3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鞏局「當十」 8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十背寶鞏局「五十」 35元
咸豐重寶楷書大型背寶鞏局「當百」 5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五十背寶鞏局「五百」 300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五十背寶鞏局「當千」 300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二十背寶河局「當五百」 420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河局「當千」 5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浙局「當三十」 2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背寶浙局「當二十」 18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寶浙局「當四十」 3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大型背寶浙局「五十」 3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十背寶浙局當頭「百」 20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浙當十」 5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浙四十」 5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五十」 2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特大型背「浙當百」 7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當頭十」 3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大清背寶福局「一十」 25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十背「二十」 1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桂局「五十」 8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昌局「五十」 25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安局「當五十」 28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雲局「當五十」 3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小平背寶迪局「當八」 10元
咸豐重寶楷書小平背寶迪局「當十」 5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迪局「當五十」 5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十背寶伊局「當五十」 24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伊局「當四」 280元
祺祥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 3800元 穆宗祺祥年間鑄。其時穆宗初登帝位,由載垣,肅順八大臣輔佐政,改元祺祥,並鑄祺祥通寶,重寶錢。未久慈禧攝政即改元同治,祺祥錢未及通行。面文楷書直讀,背滿文計局,小平徑2.5---2.8厘米,重寶當十錢徑35厘米,重12.5克上下。又有合背錢,祺祥錢傳世均甚少。...
祺祥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源局 2800元
祺祥通寶楷書小平背寶蘇局 20000元
祺祥通寶楷書小平背寶雲局 1000元
祺祥通寶楷書小型背寶鞏局 35000元
祺祥重寶楷書折五背寶源局「當十」 3500元
祺祥重寶楷書折五背寶泉局「當十」 6800元
祺祥重寶楷書折五背寶鞏局「當十」 35000元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多局監造普品 2元 穆宗同治年間鑄。因咸豐大錢造成混亂,平錢用途日減,致使許多省局停鑄,此錢面文楷書,直讀,背滿文記局,計有:泉源直蘇昌浙福濟雲廣桂鞏川東武台陝南晉黔,伊犁,阿克蘇,此錢銅差質輕,一般徑2.2--2.5厘米,重2--3.6克,近期發現一枚背滿漢文,寶東錢,徑2.5厘米,重5.5克,以輔西氏古錢大辭典,套子錢20品描圖之缺,重寶面文同小平錢,背有計值者,徑2.3--3.8厘米,重6--12克,傳世當十個別局較少見。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寶雲局「八」 15元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雕母 7000元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部頒各局樣錢 700元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新十」 8元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背阿無蘇局「當五」 5元
同治通寶楷書折五背寶泉局「當十」 10元
同治通寶楷書折五部頒各局樣錢 1200元
同治通寶楷書折五背寶伊局「當四」 2000元
同治通寶楷書折三背寶鞏局「當五」 8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金」、「宇」 8元 德宗光緒年間鑄。通寶面文多為楷書,少數局亦有篆書,背滿文記局名,漢文年叫記年錢。計有:泉源蘇直浙昌福武南晉陝川廣桂雲黔津沽漳河吉寧東奉新,伊犁,庫車,阿克蘇。另有背記值,星月紋及合背錢,一般徑2--2.4厘米,重1.8--3克。廣東,福建,天津,吉林有機制錢,山西寶晉局鑄大通寶錢徑4.8厘米,重24.2克,吉語錢等。重寶面文較通寶錢清秀工整,楷書直讀背滿文記局名,漢文記值,傳世以雕母為珍品,貴州發現一枚通寶當百小錢,徑2.4厘米,重2.73克,試問此錢何以流通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日」、「往」 8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來」、「列」 8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宙」 8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下「村」 1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蘇」精品 18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白銅背上「福」 15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桂」 25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星月 25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源局雕母 55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部頒各局樣錢 800元
光緒通寶楷書折五背寶泉局「當十」雕母 650元
光緒通寶楷書折二背寶蘇局「當五」 10元
光緒通寶楷書折二背寶源局「當十」 10元
光緒通寶楷書折二背寶源局「當十」 10元
光緒通寶楷書折五部頒各局「當十」 12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寶薊局機制 14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庫平廣一錢」 25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官板四分」 6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寶直局機制 500元
光緒通寶楷書折二背奉天紫銅機制幣 180元
天子萬年楷書折五背江南局機制幣 5000元
一統大清楷書折五背江南局機制幣 3000元
宣統通寶楷書小平小型背寶泉局 7元 清末代皇帝宣統年間鑄。面文楷書直讀,背滿文記局,泉源福廣,小平錢徑1.2---2.4CM,當十徑2.5--3.7CM,近期發現庫車當十錢,寶新當十錢新疆紅錢,為宣統通寶增加新品,徑2.2CM,重3.6克傳世較多。.
宣統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 20元
宣統通寶楷書小平小型背寶鞏局機制 10元
宣統通寶楷書小平小型背寶福局機制 25元
宣統通寶楷書小平小型雕母寶泉局 6500元
太平天國
天國通寶楷書折五背「通寶」 30000元 太平天國於癸好三年佔領南京時鼓鑄的折十大錢,面文「天國」楷書直讀,背文「通寶」橫讀,徑3.75CM,穿0.95CM重27克,通寶者,表示太平天國通用之寶,因此錢為過渡性錢幣,發行時間十分短暫,後改稱「聖寶」「通寶」錢銷毀改鑄聖寶錢,故流傳至今,亦極罕見,發現地區僅限南京附近。..
天國通寶楷書折五背「聖寶」 230元
太平天國楷書小平宋體背「聖寶」 200元 太平天國鑄。洪秀全於咸豐三年定都南京,並正式鑄行太平天國錢,幣材金,銀,鉛鐵俱有,然以銅幣為主,形制分小平錢徑1.9厘米,重2.2克,折五錢徑2.85厘米,當十徑3.8---4.2厘米,當五十徑4.8--5.2厘米,錢文多為宋體字,次為楷書,國字方框內從王,名稱不一,有太平天國,天國,背文有通寶,聖寶,初期與後期相比,差別很大,實與國力有關,大花錢徑33.5厘米,重達4500克,太平天國錢因其製作精美,廣受喜愛,傳世以面文:太平天國,背文聖寶者最為長見。
太平天國楷書折五宋體背「聖寶」 600元
太平天國楷書折十宋體背「聖寶」 1100元
太平天國楷書折五十宋體背「聖寶」 1700元
太平天國楷書折二背「聖寶」 120元
太平天國楷書折五背「聖寶」 500元
太平天國楷書折二十背「聖寶」 650元
太平天國楷書小平背「太平」 150元
太平天國楷書小平背「聖寶」 25元
太平天國楷書小平大樣背「聖寶」母錢 7000元
太平天國隸書小平大樣背「天國」 220元
太平天國隸書小平背「聖寶」 2000元
太平天國楷書特大型背「聖寶」 70000元
平靖通寶楷書小平背右「中」 1000元 清晚其天地會鑄幣,三合會首領李文茂攻佔廣西和柳州,自稱平靖王,並鑄平靖勝寶錢,面文楷書直讀,形制較通寶欠佳,背文按各軍番號鑄前營,後營,左營,右營,中營及御林軍,長勝軍七種文字,徑2.7厘米,重7--11克,此錢類似錢牌,以表明持有者所在單位。次年李文茂戰敗身亡。所鑄不多,傳世難得一見。
平靖勝寶楷書小平背「長勝軍」 3800元
平靖勝寶楷書小平背「前營」 1200元
平靖勝寶楷書小平背「後營」 1200元
平靖勝寶楷書小平背「中營」 1200元
平靖勝寶楷書小平背「左營」 1200元
平靖勝寶楷書小平背「右營」 1200元
太平通寶楷書小平背月「明」 300元 上海小刀會咸豐四年鑄,面文隸書,直讀,背日、月、或穿下明字,日、月相合乃一明字,以示反清復明之目標,徑2.4厘米,重3.2--4.5克,小刀會之太平通寶鑄行僅一年,故傳世不豐。
太平通寶楷書小平背「文」 500元
天朝通寶楷書小平背「永」 600元 清晚期天地會所鑄會錢,面文隸書,直讀,背穿上銘一永字或穿下永字,經2.3---2.4CM,重4克上下。傳世少見。
皇帝通寶楷書小平小樣背「浙」 400元 清晚期天地會所鑄會錢,面文隸書,直讀,背穿上聖,穿右聖,又有背滿文寶漢文浙錢,徑2.4CM,重5克。背滿文者為混在清錢中攜帶,以避清軍耳目。傳世較多。
皇帝通寶楷書小平背「聖」 2000元
開元通寶楷書小平背「武」 1500元 清晚期天地會所鑄會錢,面文隸書,直讀,開元較通寶大,背穿銘一武字,或穿上,或背右,徑2.3---2.5cm,傳世難得一見。
嗣統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1000元 咸豐十年天地會系統,貴州張保山起義軍鑄幣,他自託大明後裔,號秦王,建元嗣統。面文拙補楷書,直讀,光背無文,徑2.3--2.5CM,重4.5--7克傳世不多。屬罕見品。.
明道通寶楷書小平背「天」 1500元 清晚期天地會所鑄會錢,面文楷書混厚拙補,直讀,背穿上天字,徑約2.5cm,傳世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