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整治虛擬貨幣
『壹』 中國虛擬貨幣政策2022
中國虛擬貨幣政策如下:「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要從源頭抓起,認清『挖礦』出現的國際背景、巨大隱患和現實危害,提醒居民遠離『挖礦』活動。」宋向清表示,對於地方政府來講,要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嚴禁以任何借口或名義投資建設虛擬貨幣『挖礦』增量項目,禁止打著高科技新基建等名義發展虛擬貨幣「挖礦」項目。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1月10日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修改<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的決定》已經過2021年12月27日第20次委務會議審議通過。在《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淘汰類「一、落後生產工藝裝備」「(十八)其他」中增加第7項,內容為「虛擬貨幣『挖礦』活動」。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陳昱成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碳達峰碳中和的政策背景下,虛擬貨幣「挖礦」活動過度浪費電力資源,既不符合我國產業發展方向,也與碳中和的目標背道而馳。將虛擬貨幣「挖礦」活動淘汰有利於保障產業發展用電需要,推動節能減排、鼓勵資本更好地服務於實體經濟,防範個人「炒幣」金融風險擴大。
我國大力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2021年9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等11個部門印發《關於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的通知》,要求加強虛擬貨幣「挖礦」活動上下游全產業鏈監管,嚴禁新增虛擬貨幣「挖礦」項目,加快存量項目有序退出,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和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如期實現。
全國范圍內已有多個省份出手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例如,內蒙古自治區虛擬貨幣「挖礦」項目已被全面清理取締,全區累計關停虛擬貨幣「挖礦」項目49個,對監測發現的186個虛擬貨幣挖礦IP重點名單實現動態「清零」。
在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看來,全國范圍內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對有序推進科技進步,優化產業結構,穩定金融秩序,推動節能減排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監管政策持續加碼,比特幣「挖礦」的非法性質也在司法實踐中得到進一步明確。2019年12月23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湖南省漢壽縣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顯示,法院認為雙方就買賣「礦機」、「挖礦」所設立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基於無效的買賣「礦機」行為進行結算而形成的民間借貸合同無效,雙方因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
宋向清表示,對於存量虛擬貨幣「挖礦」活動,應通過設置有序退出機制,勸導挖礦者放棄「礦機」,不再充當「礦工」,全面徹底停止「挖礦」活動,從而加快引導轄區虛擬貨幣「挖礦」活動組織者和參與者有序退出,並確保退出過程中不激化矛盾,達到平穩過渡,安全退出的目的。
陳昱成建議,結合業界豐富的大數據資源,建立虛擬貨幣「挖礦」攔截情報中心,將「挖礦」程序從前期的入侵,中期的植入擴散,到後期的回連全流程進行全程監測,從而幫助執法部門形成縱深聯動防禦,保障人民利益。
『貳』 重磅!國家網信辦集中整治涉虛擬貨幣炒作亂象,炒貨幣有何風險
盲目參與相關交易活動,給自身財產帶來更大損失風險。隨著虛擬貨幣的興起,炒作、炒作、詐騙等相關活動也越來越激烈。部分網友被虛擬貨幣投資高回報等虛假宣傳所迷惑,網信辦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高度重視網民舉報線索,採取多種措施清理處置一批違法違規信息、賬號以及宣傳和炒作虛擬貨幣的網站。落實主體責任,繼續保持對虛擬貨幣炒作的高壓打擊,加大對誘導虛擬貨幣投資的信息和賬戶的自查自糾力度。
要知道虛擬貨幣生產和交易帶來的風險也越來越突出。數字貨幣不是傳銷,不是資本盤,而是金融投資。以背書的話來證明自己模式的合法性。簡單的禁止顯然不利於社會進步,但國家需要進一步控制,與其禁止,不如改進和規范。很多傳銷團隊打著創新的名義,利用虛擬貨幣進行傳銷詐騙,干擾了正常秩序。
『叄』 國家發改委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虛擬貨幣「挖礦」行為有哪些危害
虛擬貨幣挖危害如下:
虛擬貨幣「挖礦」行為存在極其嚴重的危害。
首先虛擬貨幣「挖礦」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對產業發展、科技進步不具有積極的帶動作用,其次虛擬貨幣生產、交易環節衍生的風險越發突出,其盲目無序發展對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節能減排帶來嚴重不利影響。
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對促進我國產業結構優化、推動節能減排、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整治挖礦行為:
2021年,江蘇省通信管理局全面排查江蘇省虛擬貨幣「挖礦」行為,監測發現江蘇省開展虛擬貨幣活動的礦池出口流量達136.77mbps,參與「挖礦」的互聯網IP地址總數4502個,消耗算力資源超10ph/s,耗能26萬度/天。
以省內虛擬貨幣「挖礦」活動較多的以太坊和比特幣為例,「挖礦」較多的地市有蘇州、徐州、南京。從IP地址歸屬和性質看,歸屬黨政機關、高校、企業被入侵利用開展虛擬貨幣「挖礦」行為的佔比約21%。
江蘇省通信管理局持續開展虛擬貨幣「挖礦」態勢分析,進一步聯合各相關部門,形成「多維度、多層次」的處置體系,依法處置相關網站和移動應用程序,配合做好違法虛擬貨幣交易的溯源與打擊。
『肆』 虛擬貨幣挖礦活動「清零」勢在必行
近些年,隨著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海外行情的火爆, 受巨大的利益誘惑,吸引了不少逐利者蜂擁而上, 催生了大量 虛擬貨幣「挖礦」活動。
「挖礦」就是利用計算機進行特定運算,以獲取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過程。挖礦的人被稱為礦工,他們用計算機運算進行記賬,維持虛擬貨幣系統運行,以此獲得記賬獎勵,計算機的運算能力越強,獲得記賬獎勵的概率就越高,獲得的虛擬貨幣就越多。
虛擬貨幣挖礦對推動經濟 社會 高質量發展和節能減排帶來不利影響。虛擬貨幣生產、交易環節衍生的金融風險突出,具有極高的投資風險,易造成眾多散戶投資者巨大的財產損失,非法「挖礦」活動擾亂正常的金融市場秩序,催生違法犯罪活動。此外,由於挖礦對計算機算力的高要求,比特幣「礦場」往往聚集於水電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耗電量巨大,且由於比特幣供應總量不變,越「挖」餘量越少,每「挖」出一個比特幣的能耗就越來越高。我國每年消耗在比特幣「挖礦」上的電力高達千億度,相應產生數千萬噸碳排放。
為了有效遏制虛擬貨幣挖礦行為,我國加強虛擬貨幣「挖礦」活動上下游全產業鏈監管,嚴禁新增虛擬貨幣「挖礦」項目。2021年9月,國家發改委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嚴禁投資建設增量項目,禁止以任何名義發展虛擬貨幣「挖礦」項目;加快有序退出存量項目。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嚴肅查處整治各地違規虛擬貨幣「挖礦」活動。今後將持續以產業式集中式「挖礦」、國有單位涉及「挖礦」和比特幣「挖礦」為重點開展全面整治。對執行居民電價的單位,若發現參與虛擬貨幣「挖礦」活動,將研究對其加征懲罰性電價,形成持續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的高壓態勢,確保各種形式的「挖礦」行為得到有效清理。
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對促進我國產業結構優化、推動節能減排、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相信通過 切實把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作為促進經濟 社會 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抓住關鍵環節,採取有效措施,全面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 我國實現虛擬貨幣挖礦「清零」目標不會遙遠。
『伍』 國家網信辦集中整治涉虛擬貨幣炒作亂象,起到哪些警示作用
虛擬貨幣,不是真正的貨幣,而是一種以計算機技術為載體,以通信技術為手段,以數字形式儲存,使用范圍有限的虛擬貨幣。隨著虛擬貨幣的發展,也衍生出了一些貨幣炒作亂象。比如虛擬貨幣獎勵亂象,通過主播將虛擬貨幣變現的隱秘賭博模式,以及在直播平台上公然設計虛擬貨幣反向兌換法定貨幣的埠。以及利用虛擬貨幣進行洗錢、賭博等犯罪活動,以及以虛擬貨幣為噱頭的非法集資、傳銷等犯罪活動。此次網信辦集中整治虛擬貨幣炒作亂象,就是為了保護網友們的信息安全和財產安全。
總的來說,網信辦集中整治炒幣亂象不僅進一步整治了網路環境,優化網路環境,而且還進一步打壓了虛擬貨幣引發的金融犯罪的發展。通過加強監管,我們可以有效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最後,小編呼籲所有用戶和全社會共同舉報,共同打擊網路世界,共同凈化我們生活在其中的每一天。
『陸』 如何評價騰訊發布的關於整治ICO、虛擬貨幣亂象的相關措施聲明
對於這個相關措施證明的話,那麼這是他們對於這個現象的一個整治,就是為了避免這種現象,這種情況導致這個平台失去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那麼像這種情況的出現呢,是會影響到人民群眾對於一個平台的一個信任,因為一旦這種情況在一個平台當中成為了常態的話,那就會失去廣大人民群眾對於這個平台的信任,那麼對於一個企業來說,一旦自己公司的一個產品那麼實際的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的話,那麼這個產品就面臨倒閉,這個公司的話也是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的,因為像這種公司那麼都是靠產品靠用戶來生存的,那麼一旦用戶大量的減少,對於整個公司的影響是巨大的
總的來說那麼對於這種措施的出現的話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作為一家公司那麼一旦自家的產品出現了這種問題,那麼整個環境出現了這種情況的話,那麼肯定是要進行一個整治,那麼才能夠讓廣大的人民群眾以及自己家的產品能夠很好的在這個環境生存
『柒』 加強對虛擬貨幣相關非法金融活動的打擊力度,有哪些關於虛擬貨幣的欺詐
加強對虛擬貨幣相關非法金融活動的打擊力度,關於虛擬貨幣的欺詐:
1、國家網信辦加強對網路的監督和管理,著手整治那些誘導網民進行虛擬貨幣數字資產的投資。網信部約談那些涉及虛擬貨幣宣傳炒作的企業,主要包括500餘家,要求各企業全面清理虛擬貨幣所涉及的相關內容。虛擬貨幣所謂的挖礦幣,頭條的內容都是不可信的。國家網信辦要求各部門予以堅決關閉。
4、投資本來就是有風險的,如果對投資的信息不加以甄別就進行投資,那虧損的只能是自己。在投資的時候一定要特別小心對金錢的管理,不要以為注冊信息其實沒有什麼樣的壞處。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有時候一個鏈接可能會讓你喪失財產。因此對於網站所有來源的鏈接和信息都要加以甄別。比特幣輕松掙錢,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捌』 國家對虛擬貨幣的政策
法律分析:國家對虛擬貨幣交易的政策規定:監管嚴格,明令禁止,在處置非法集資部級聯席會議上,中國央行表示,將對涉嫌非法集資的「虛擬貨幣」相關行為進行嚴厲打擊,針對涉嫌非法集資,非法證券活動的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所,央行會同相關部門及時發布公告,明確態度、警示風險、並部署各地開展整治。
法律依據:《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 第十九條 對本行政區域內的下列行為,涉嫌非法集資的,處置非法集資牽頭部門應當及時組織有關行業主管部門、監管部門以及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分支機構、派出機構進行調查認定:
(一)設立互聯網企業、投資及投資咨詢類企業、各類交易場所或者平台、農民專業合作社、資金互助組織以及其他組織吸收資金;
(二)以發行或者轉讓股權、債權,募集基金,銷售保險產品,或者以從事各類資產管理、虛擬貨幣、融資租賃業務等名義吸收資金;
(三)在銷售商品、提供服務、投資項目等商業活動中,以承諾給付貨幣、股權、實物等回報的形式吸收資金;
(四)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家有關規定,通過大眾傳播媒介、即時通信工具或者其他方式公開傳播吸收資金信息;
(五)其他涉嫌非法集資的行為。
『玖』 禁止虛擬貨幣交易的法規
《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
為了維護金融穩定,保護人民財產安全,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有關部門就虛擬貨幣交易炒作問題,約談了部分銀行和支付機構。6月21日晚間,中國農業銀行率先發布聲明表示:將嚴格落實國家有關監管要求,堅決打擊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禁止使用本行服務進行虛擬貨幣交易。隨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郵儲銀行、興業銀行和支付寶等機構紛紛發表類似聲明,表示將持續加強排查監測力度,一經發現相關行為,立即採取暫停賬戶交易、終止金融服務等措施,並及時報告有關部門。
【拓展資料】
據我調查發現,隨著各大銀行和支付寶的一紙公告,比特幣交易價格出現大幅波動。根據比特幣網站Coindesk數據顯示,22日晚20時27分,比特幣急速下跌至29771美元,在過去的24小時累計跌幅達到了9.12%,距4月份比特幣史上最高點62829美元已斬至腰部下方。其他虛擬貨幣也大幅下跌,以太坊一度跌超10%,跌破1900美元/枚;幣安幣、艾達幣跌超5%,狗狗幣跌近16%。
監管層層加碼,近期重拳頻出
近年來,監管部門對虛擬貨幣領域的監管和整治從未停止。2013年12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印發了《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明確強調比特幣不是真正意義的貨幣,也不是銀行、保險等金融體系中的金融產品,而是一種虛擬商品。
2017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門發布的《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也明確規定:「代幣發行融資中使用的代幣或「虛擬貨幣」不由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有關部門指導各地集中取締173家非法發售代幣票券的平台,此後保持監管高壓態勢,累計清退38家境內新增平台。
今年5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聯合發布《關於防範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公告》,規定有關機構不得開展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業務,同時提醒消費者也要提高風險防範意識,謹防財產損失。
5月21日,國務院金融委要求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堅決防範個體風險向社會領域傳遞。值得注意的是,這是金融委首次提出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
5月26日,內蒙古發改委發布《關於堅決打擊懲戒虛擬貨幣「挖礦」行為八項措施(徵求意見稿)》。其實早在今年3月份,內蒙古政府就要求在2021年4月末前關停所有虛擬貨幣「挖礦」項目,但是很多礦主換了馬甲繼續「挖礦」。為此,內蒙古發改委專門設立了舉報平台,呼籲廣大群眾積極舉報非法「挖礦」活動。隨後,雲南、青海、四川等部分電價較低地區也紛紛出台文件要求停止虛擬貨幣「挖礦」行為。
金融風險大,與節能減排背道而馳
為何中央、各地方政府頻頻出台相關政策,對虛擬貨幣進行全面封殺主要原因在於虛擬貨幣具有高度匿名性、去中心化發行等特點,不但脫離實體經濟,而且還成為洗錢、販毒、走私、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活動的載體,嚴重擾亂市場經濟金融正常秩序,侵害人民群眾財產安全。據業內人士分析,炒作虛擬貨幣至少存在三大風險:「一是虛擬貨幣沒有實際價值支撐,也沒有主權信用和商業信用,價格容易被操縱,出現暴漲或暴跌現象;二是境內當前已沒有虛擬貨幣交易場所,『翻牆』在境外購買沒有消費者保護措施,投資者只能自負損失;三是虛擬貨幣容易受到『馬斯克式』的炒作,投資者在短時間內被『割韭菜』,從而遭受巨大財產損失。」